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2: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道真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 刘双琼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1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

课件,玩具小猪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也拍了几张照片,你能猜猜老师拍的是什么吗?(课件依次呈现出几张物体的一部分以及物体完整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看)紧接着老师又出示两张张老师的照片以及我在民族广场采集到的照片,让学生说说是否认出了张老师以及我拍的是哪儿?(课件上依次出现两张张老师的照片和两张分别从人物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能根据物体的局部很快想象出物体的全貌,那拍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2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题材,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模拟给玩具小猪“拍照”。

(1)、指导“拍照”方法:请玩具小猪“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玩具小猪“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实地“拍照”: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玩具小猪“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再变换角度,从小猪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设计意图]: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 3 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玩具小猪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猪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数学书、小恐龙、茶壶“拍照”。

(1)、出示3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数学书、小恐龙、茶壶拍照的场景及3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设计意图]:有了上面给小猪“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 4 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4、课堂游戏活动

(1)观察自己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同学?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得到的结果。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其他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

(3)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观察对象由单个物体发展到两个物体的组合,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所不同。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 5 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闯关练习,说说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几组观察物体的练习题,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2、引导学生想象:从物体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物体的照片想象物体前、后、左、右的视图,由于在课堂里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这对二年级的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里向学生提出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种机会。在学生展开想象并交流想象结果的基础上,再出示各种视图,一方面让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反馈。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6 [设计意图]:本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设计者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作了精心设计。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二年级上《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修改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