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教案2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课前活动: 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及父母对你所给予的期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回顾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总结、记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补充课文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对于王承书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资料) 5.课件补充资料,学生阅读并谈体会。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 巩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一)临危受命

引:王承书,这是一个怎样的名字?课文中是如何评价的呢? 1.找出课文中评价王承书名字的段落,自己读一读。 2.教师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指名说说王承书是个怎样的名字。

引:从刚才课前做的小游戏当中,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名字都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都寄托着父母对儿女的期盼。那么王承书这样一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里可能会包涵着怎样的含义呢?

1.利用字典,了解并选择“承”的意思。

课件出示“承”在新华字典里的义项,学生读“承”的意思,思考并选择:“王承书”里的“承”可能是什么意思?(承担、担当)

2.在课文里,王承书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呢? 3.王承书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担当起这个使命的? 4.有感情朗读句子,此时,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工具书及课文内容,挖掘出王承书里“承”字的第一个涵义:承担,担当,体会王承书勇于承担使命的魄力。

(二)超常承受

引:当王承书答应为祖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他将要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很多很多,所以,我认为王承书的“承”字还应是“承受”的承。板书:承受

1.从1961年春季的那一天起,从她说出那三个字的一刻起,她将要承受些什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她真的又承受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出重点的词句,多读几遍,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读自悟,批注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A.当王承书答应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一辈子时,她将要承受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句子:

“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来说,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读句子:师:这三个字会让王承书放弃这么多,这些王承书知道吗?(知道)知道了,她却仍然不假思索地对钱三强说:“ !”生接读句子后半部分。

(3)对此,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 板书:淡泊名利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承”字的第二个涵义:承受。体会王承书为了祖国的核事业甘愿承受各种压力、苦难的爱国情怀。

B.那么在接受使命后,她真的放弃这些了吗? 1.课件出示句子:

“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也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1)指名读句子,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理解“消失了”的含义。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引:那么,由此可以看出,王承书的这个“承”还应该是信守承诺的“承”。 板书:信守承诺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挖掘到“承”字的第三个涵义:信守承诺。懂得王承书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引:王承书还承受了哪些常人无法承受的困难呢? 2.课件出示句子:

“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理解“一下一下、不分昼夜”的含义,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将这种感情送到句子里去,读读句子。 引:其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句话。 3.课件出示句子:

“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2)作为科学家,王承书是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你认为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著名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一个人事业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当事业和家庭都成功了,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由此看来,王承书还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板书:甘于奉献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品味王承书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搭建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C.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1964年10月16日,是每个中国人都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颗浸满王承书心血的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了,作为不折不扣的功臣王承书来说,虽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她依然选择了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那么,她这样做是一时的冲动吗?你从哪儿读懂的?

课件出示句子: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放弃名利了。 (1)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王承书第一次放弃了哪些名和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你觉得这样写怎么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三)别样人生

引:此时此刻,我想王承书名字里这个“书”的含义,大家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了。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王承书用自己的 书写了 。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练习说话。

三、拓展延伸,认识英雄

同学们,在我国像王承书这样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很多,你们还认识谁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1)学生试着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2)教师课件补充有关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等英雄的资料,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更多的了解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总结全文

花的事业是灿烂的;叶的事业是奉献的。英雄的事业是需要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为之奋斗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座的37位同学中能涌现出一些甚至是一批像王承书、邓稼先这样的能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的英雄来,那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更加强大。同学们,好好努力吧!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英雄学习。

五、作业设计:

经常听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说,要好好念书,长大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个高工资,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你们自己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之不懈的奋斗。今天,学习了《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之后,相信你们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请以“我的一生将这样度过”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肯定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想法,不吐不快。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倾诉的平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

承: 承担 承受 信守承诺 .... 制造原子弹 放弃……放弃……放弃…… 淡泊名利

消失了

王承书 提炼浓缩铀 不分昼夜 不屈不挠

出现……出现…… 甘于奉献

由于……也

书:王承书用 书写了 。 ..【设计意图】以挖掘王承书“承”和“书’涵义为主线,先整体把握王承书伟大的事迹,然后通过品读具体事例中的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出王承书的高尚品质,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很好的回扣了本次教学设计 “勇于担当 人如其名”的主题。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S版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最新教学设计 教案

《隐姓埋名三十年》习题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2课时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教案2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