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1: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s版五年级下册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教学目标:

1.认识“撤”等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积累“渺小”等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王承书在隐姓埋名的三十年间为祖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体会王承书热爱祖国、淡薄名利的精神。

3.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启迪学生淡薄名利,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有关的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理解“隐姓埋名”的不容易,以及王承书“隐姓埋名”的坚定和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搜集王承书的资料。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1)谁隐姓埋名三十年?

(2)这个人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 (3)这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人都做了什么? (4)课文主要写了王承书的那些事迹?

二、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2.引导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王承书资料。 3.指生汇报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1.展示资料,了解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l957年ll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南部诞生(它的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钱学森出任首任院长。集中力量办大事,协同作战显威力。60年代初,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战略火箭发射成功,独立自主的火箭事业有了腾飞的基础。而我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更是震惊了全世界。

2.教师小结:为了这一天,多少技术难关,多少繁杂工序,多步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功勋榜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王承书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为此隐姓埋名三十年是多么不容易啊!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隐姓埋名”,全班读一读。 2.指名说说“隐姓埋名”的意思。(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3.教师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深入文本 品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教师导读: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找看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隐姓埋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读一至三自然段

3.指名反馈: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隐姓埋名的哪些不易?(得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得放弃一切名利;得放弃一切学术待遇和荣誉。)

4.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隐姓埋名之难,以及作者刘壬承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5.教师小结:同学们,王承书隐姓埋名,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弃一切学术待遇和荣誉、放弃一切名利。面对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要她隐姓埋名的请求,王承书是如何做出答复的?

6.学生读文,画出来。 7.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8.指名说说“不假思索”的意思。(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9.指导学生读“我愿意!”三个字。(读出王承书的不假思索和坚定)

(二)读四至八自然段

1.教师启发:同学们,作为当时已经闻名于世的王承书,她已经拥有了极高的荣誉和名利,她为什么这么坚定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呢?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一问题。

3.指名反馈。(因为她热爱祖国,淡薄名利)

4.教师:为了证实王承书对祖国的热爱,对名利的藐视,课文为我们回忆了一件感人的事情。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五至八自然段。 5.指名反馈:作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新中国成立,王承书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难关,和丈夫一起回到祖国,为中国科学院工作。)

6.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王承书冲破了哪些难关?(自身: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外界:特务的跟踪、美国的非法传讯、威逼利诱。)

7.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件事情中感受到当时的王承书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指名反馈: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需要我,我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九至十五自然段。

1.指名反馈: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她都了什么呢?(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的技术,并刻苦攻克难关,提炼出了高纯度的浓缩铀。) 2.教师小结:二十年,隐姓埋名就为一件事: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的技术。请同学们再读这部分内容,画出令你有感触的语句,读一读,再把自己的感触写在旁边。 3.集体反馈,交流感触。

⑴“从事这项工作.一切要重新开始。这需要极大的牺牲自我的极大勇气!但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感触要点:热爱祖国,为了祖国毫不犹豫地准备着牺牲自己的一切;敢于挑战困难)

⑵“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感触要点:热爱祖国,淡薄名利,默默奉献)

⑶“为了获取精确数据……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感触要点:工作繁重,但她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地奉献着、奋斗着)

三、拓展延伸 主题升华

1.教师小结:王承书的牺牲和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64年l0月16日,中国第一颢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2.教师指名反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激动、喜悦、自豪、兴奋、到处是鲜花和掌声……)

3.教师导读:可此时,作为功臣的王承书只能静静地、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十七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突出对王承书的敬佩和赞叹)

5.教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王承书说什么呢?

四、积少成多 学以致用

1.教师总结:同学们,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知道她的名字和丰功伟业。但是,王承书这个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2.背诵让你感动的段落。 教学反思: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教案2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习题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

《隐姓埋名三十年》小学生读后感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反思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4隐姓埋名三十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