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隐姓埋名三十年 第二课时修改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8: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隐姓埋名三十年》第二课时

袁伟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在《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中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名字叫——(王承书)。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写她的名字。(板书:王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二、讲授新课 出示导学提示: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她隐姓埋名意味着什么?她隐姓埋名又是怎样工作的?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自由阅读课文,读读画画,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一)埋名

1.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

(1)指名回答,读第一自然段。

(2)谁来说说对原子弹、核武器的了解。

过渡:是的,中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增强国力,不是为了使用它。王承书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隐姓埋名,将意味着什么呢? 2.王承书隐姓埋名意味着什么? (1)生回答,出示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王承书隐姓埋名作出的牺牲:同学们,如果你的名字出现在学习标兵的光荣榜上,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心情会怎样?或者说你的作文发表了,你的同学、亲人都知道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当我们取得成绩,希望所有人都知道,是吧?而年近五十的王承书已是闻名于世的科学家,在科学领域上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此时,要她放弃一切容易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需要作出多大的牺牲啊!可王承书是怎么回答的? (3)她是怎样说出这三个字的?(不假思索)

①“不假思索“什么意思?”不假思索“可以换成哪一个词?(坚定、果断、毫不犹豫、斩钉截铁)

②从此,她要放弃自己为之奋斗,并取得成绩的专业,但她依然坚定地说:(生接)“我愿意!”

从此,所有的先进,所有的荣誉,所有的名和利,她都要放弃,但她依然果断地说:(生接)“我愿意!” 从此,她无论做出多大贡献,都不再像其他人那样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说:(生接)“我愿意!”

从此,她无论做出多大的贡献,她的名字也无人知晓,但她依然不假思索地说:(生接)“我愿意!”

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多么坚定的决心啊!王承书做到隐姓埋名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5)生找到12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

①从哪些词语看出王承书做到隐姓埋名?(消失了、再也没有发表、也不署名) ②师引导:两个“从此„„”及“再也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名”,看出她言必行,行必果,诚而有信,决不食言。那名同学愿意读一读,读出它的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③师:就这样,王承书信守了承诺——隐姓埋名,完完全全淡出了我们所有人的视线。(完全擦去王承书的名字)

过渡:王承书信守了承诺,隐姓埋名地研制原子弹,她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3.王承书隐姓埋名后是怎样工作的?

(1)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虽然王承书从没有接触过提炼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的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得的有用的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

①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体会:面对困难,她以极大的热情知难而上,为了取得数据,王承书带领大家克服困难,艰苦奋斗。通过不分昼夜表达出做事不停歇,从早到晚都在干。一下一下敲打着键盘干了一年多,仅有用的数据装满了三个抽屉,看出大家没日没夜地勤奋工作。)

展开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来,请男同学读出她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以及科学家们的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2)同学们,知道提炼浓缩铀的实验室是怎样的吗?(全封闭的)为什么?(因为铀是放射性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除了研究人员,其他人是不可以进入实验室的。)在一个全封闭的,不能与外人接触的环境了工作,工作该多枯燥无味啊!同学们,研制核武器的基地在哪?(大西北的戈壁滩上)

①戈壁滩是怎样的?(生说,看图片)请你们想象一下,王承书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地工作的,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生写,师巡看。生汇报。 过渡:瘦弱的王承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工作着,或许她还能忍受环境的恶劣,但亲情是难于割舍的,王承书即使因工作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亲人团聚,看看正在读小学的儿子。作为一个母亲,王承书多想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多想抱抱自己的孩子,多想亲亲自己的孩子,可这样的机会很少很少,从哪个词能看出来?(几乎),王承书为了工作只能忍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工作多么辛苦,无论思念多么强烈,王承书还是选择隐姓埋名,她为了什么?(为了研制原子弹)为谁而研制?(为了共和国)

②为了国家,没有时间顾小家。女生,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4.同学们,王承书的付出没有白费,她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浸满王承书心血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1)作为中国人,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你的心情怎样? 是啊!,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中国,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我们怎能不激动呢?中华大地也(沸腾起来),中华人民都(欢欣鼓舞)。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激动读一读第16段。

作为不折不扣的功臣王承书此时却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能上台领奖,报刊的喜讯也没提到她的名字,这时她是怎么做的?(还是心甘情愿继续选择隐姓埋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隐姓埋名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是一个什么概念?举个例子:三十年就是你们从出生到三十岁,这一阶段,你们历经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啊!但王承书还是心甘情愿地选择——隐姓埋名。

(二)正名

为了核武器事业,为了新中国国力增强,隐姓埋名三十年的王承书,她的名字是响亮的,是(熠熠生辉的)。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生一起书写王承书的名字。

三、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像王承书这样隐姓埋名的科学家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那我们的祖国将更加强大。让我们努力吧!

四、作业

1.我们怎样看待王承书隐姓埋名工作取得的成绩?查找“核武器”的资料,了解它的更多用处。

2.读读像王承书那样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的故事。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2课时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习题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案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24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小学生读后感

隐姓埋名三十年 第二课时修改稿
《隐姓埋名三十年 第二课时修改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