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2: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撤”等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积累“渺小”等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王承书在隐姓埋名的三十年间为祖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体会王承书热爱祖国、淡薄名利的精神。

3、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启迪学生淡薄名利,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赤子情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感受到了谁的赤子情怀?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认识一位女科学家,感受她的赤子情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质疑课题: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

2、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⑴谁隐姓埋名三十年?

⑵这个人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 ⑶这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人都做了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1)集体读一读。 (2)教师进行再强调。

字音:“撕、忱、撤、拆、署、昼、眈、键、炼”。

字形:“毁、拆”;注意区别“撒”和“撕”、“署”和“暑”、“炼”和“练”的区别。

2、出示词语卡片

渺小

热忱

掌握

采购

撕毁

关键

刊物

署名

提炼 (1)开火车指名读。 (2)集体再读,巩固认读。

1 / 4

3、出示四字词语

隐姓埋名

不假思索

闻名于世

报效祖国

威逼利诱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毫不犹豫

热泪满面

扬眉吐气

不折不扣

心甘情愿

默默奉献

熠熠生辉

(1)指生读。 (2)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王承书的那些事迹。

2、指生汇报。

四、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教师导读: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找看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隐姓埋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读一至三自然段

3.指名反馈: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隐姓埋名的哪些不易?(得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得放弃一切名利;得放弃一切学术待遇和荣誉。)

4.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隐姓埋名之难,以及作者刘壬承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5.教师小结:同学们,王承书隐姓埋名,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弃一切学术待遇和荣誉、放弃一切名利。面对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要她隐姓埋名的请求,王承书是如何做出答复的?

6.学生读文,画出来。 7.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

“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8.指名说说“不假思索”的意思。(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9.指导学生读“我愿意!”三个字。(读出王承书的不假思索和坚定)

(二)1.教师启发:同学们,作为当时已经闻名于世的王承书,她已经拥有了极高的荣誉和名利,她为什么这么坚定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呢?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一问题。

2 / 4 3.指名反馈。(因为她热爱祖国,淡薄名利)

4.教师:为了证实王承书对祖国的热爱,对名利的藐视,课文为我们回忆了一件感人的事情。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五至八自然段。

5.指名反馈:作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新中国成立,王承书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难关,和丈夫一起回到祖国,为中国科学院工作。)

6.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王承书冲破了哪些难关?(自身: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先进的工作条件;外界:特务的跟踪、美国的非法传讯、威逼利诱。)

7.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件事情中感受到当时的王承书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指名反馈: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现在祖国需要我,我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九至十五自然段。

2.指名反馈: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她都了什么呢?(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的技术,并刻苦攻克难关,提炼出了高纯度的浓缩铀。)

3.教师小结:二十年,隐姓埋名就为一件事:研究掌握提炼浓缩铀的技术。请同学们再读这部分内容,画出令你有感触的语句,读一读,再把自己的感触写在旁边。

4.集体反馈,交流感触。

⑴“从事这项工作.一切要重新开始。这需要极大的牺牲自我的极大勇气!但王承书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感触要点:热爱祖国,为了祖国毫不犹豫地准备着牺牲自己的一切;敢于挑战困难)

⑵“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感触要点:热爱祖国,淡薄名利,默默奉献)

⑶“为了获取精确数据„„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感触要点:工作繁重,但她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地奉献着、奋斗着)

教学步骤:①指名反馈语句,说感触。②同学补充感触。③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做适当的引导。④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3 / 4

五、总结全文,启迪学生

1.教师小结:王承书的牺牲和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64年lO月16日,中国第一颢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2.教师指名反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激动、喜悦、自豪、兴奋、到处是鲜花和掌声„„)

3.教师导读:可此时,作为功臣的王承书只能静静地、默默地感受着这一切。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第十七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突出对王承书的敬佩和赞叹) 5.教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王承书说什么呢?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知道她的名字和丰功伟业。但是,王承书这个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七、当堂检测 背诵让你感动的段落

4 / 4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反思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反思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2课时

五年级下册《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