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歌教案3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歌教案

二、教学内容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三、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品味并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想象诗中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初步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述诗意。

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吗?(课件演示鹿柴的风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鹿柴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来。)

2、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这里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的鹿柴风景区。(板书:鹿柴)在这里“柴”的读音“zhài”是山寨的意思。刚才大家看了鹿柴的风景了,那你觉得鹿柴这个地方怎么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唐代大诗人王维游览到这里的时候,也跟大家一样,颇有感触,于是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是(老师指“鹿柴”,学生齐读课题。)

二、合作学习,质疑解疑。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老师读时的语气、停顿和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做到读准每字每句,读得正确流利。

3、同桌或小组间互读互检,然后指名读进一步检验学生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4、再读古诗,想想你都读懂了什么,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帮助。

5、学生汇报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个别字的识记方法,对词的理解或在哪里见过这些字词,都是怎样用的。还可以是质疑,或针对同学的质疑谈自己的看法。)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空山之中能有什么声音?(风声、鸟声、水声等)那为什么作者在诗中却没有写这些,单单写了“人语响”?(板书:“人语响”)你能猜出作者的用意吗?(作者用这种反衬的手法是想突出鹿柴的“静”)

如果你置身于这鹿柴之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幽静、悠闲、安逸、平和)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试读。

师指导朗读:“但闻人语响”用轻重两种方式对比读,让学生体会,因为听得不够清楚,有回声,声音要轻一些。

学生练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美读)

(引导学生体会到人在山中,山静,人心更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美。)

2、如果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一种幽静之美,那么夕阳西下时的鹿柴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诗人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来描写的,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师随机板书“返景”“深林”“青苔上”)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一抹阳光照进深林,为这幽静的深林增添一份独特的美。请大家看老师搜集到的一段影片。(观看鹿柴夕照影片。)

师指导朗读:“返景入深林”用快、慢两种方式对比读,使学生理解,因为有一抹阳光为幽静的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读的稍快一些、有生气;“复照青苔上”读时要充分表现对这种悠闲、安逸环境的喜爱。

学生练读。

谁想做一回大诗人王维,给同学们朗诵这两行诗句?(同学朗诵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想象当时画面。)

3、让我们共同再来领略一下鹿柴的美景吧!(学生再次看课件)

4、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首诗。

5、采用同桌互背、指名背、配乐齐背等形式检验背诵情况。

四、动笔勾画,深化诗情。

这首诗意境清幽,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板书:诗中有画意境清幽)请同学们也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看到的鹿柴是什么样,并且画出来,然后边吟诵边将这首诗题写在画中恰当的位置上。

五、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1、其实,描写山林的诗还有很多,请大家先欣赏配乐师朗诵《山居秋瞑》大家体味一下诗中的意境。(师真情朗诵,学生感悟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希望同学们常走近它、欣赏它、品味它,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相关材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且能在课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

板书设计:

鹿柴

唐:王维 不见人

深林

静 暗 人语响

返景

3诗歌鉴赏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

诗歌教案3
《诗歌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