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绪论

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 2.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P58—P60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56(重要)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P61最后一段至P62

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85 5.什么是内外因辩证关系? P60(重要)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和及其规律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94

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

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P115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P117 5.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重要)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P154最后一段 2.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P168 3.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观点?P169(重要)

4.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P140 5.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P173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97 3.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99 4.资本的本质是?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200 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重要)206--208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28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重要)230 3.商业利润的形成和来源是这样的?

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重要)

5、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有那些形式?267 2.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73 3.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275 4.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具体表现是怎样的?291 5.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新变化?(重要)29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怎样的再认识?311

2、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它们的异同之点何在?304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那些论述?321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1.为什么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一元论与二元论

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B.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A.社会性B.民族性

C.实践性D.时代性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运动变化性

C.可知性D.广延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7.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 B.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

8.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

11.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掌握火候,适可而止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社会意识的变革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

D.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C.可知论的认识路线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路线

2

) D.能动革命反映论的认识路线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1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活动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自实践活动 D.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5.在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正确的说法是(

A.多数人的意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统治者的意志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以往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

C.社会关系D.科学技术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体质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来实现

C.对人的生存条件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是(

) 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B.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

C.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20.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B.保卫社会秩序安定的机关

C.保卫领土主权完整的机关 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机关

21.按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22.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辩证决定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 A.具有社会性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现实性 D.具有历史性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C.人民群众没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强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6.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B.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

C.科学家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 D.引进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交往属于(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经济体制的状况 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社会道德的水平

29.“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A.违背人性善的观点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违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D.违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观点

30.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 D.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新成就

D.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

E.现代西方哲学

32.下列各项体现社会的物质性的有(

A.物质生产是社会产生的前提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物质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物质关系

E.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3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

A.循环论 B.激变论

C.朴素唯物论 D.庸俗进化论

E.庸俗唯物论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原始森林的破坏与生物物种的减少

B.工业污水的排放与水质严重污染

C.彗星的出现与海啸的发生

D.过度放牧与草原荒漠化

E.毁林开荒与严重水土流失

3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6.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E.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

C.人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

D.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E.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

3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国体和政体关系的有(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B.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

D.政体对国体有影响作用

E.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也必定相同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表现有(

A.人民群众的任何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创造者

40.下列各项中体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E.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观基本问题是(

) A.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C.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C.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唯物主义

3.我国宋朝的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5.空间是(

)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B.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

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人脑与意识关系的是(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7.人们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参加社会实践

B.掌握科学理论

5 C.依靠广大群众

D.认识客观规律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位置的改变 C.事物性质的变化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辩证否定的观点 C.量度和质变的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 A.事物发展经过一次辩证否定后表现出来的 B.事物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C.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后表现出来的 D.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表现出来的

11.2005年10月11—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奋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斗志。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

) A.一果多因 C.一因多果

12.真象和假象区别的表现是(

)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 C.真象是内在的、稳定的,假象是外在的、多变的 D.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坚持(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观点 B.同果异因 D.同因异果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B.事物数量的增减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1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次飞跃的是(

) A.从感觉到知觉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从判断到推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5.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永恒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相对性

16.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被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C.大多数人的意见相符合 17.生产方式包括(

6

B.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原有的书本知识相符合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 A.草木繁茂的热带 C.气候适中的温带

B.土地肥沃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9.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是(

) A.生产资料 C.生产力

B.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20.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自然科学 C.语言学

B.逻辑学 D.宗教观点

21.国家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 A.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 C.建设和管理各项公共设施

B.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D.调整各种社会矛盾

2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 A.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D.蒙昧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23.“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C.政治与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是(

) 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6.社会改革是(

) A.改变社会经济制度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B.改变社会政治制度 D.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B.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D.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 D.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7 28.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C.生产力的发展

29.在对社会历史的说明上,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

) A.人的政治地位出发 C.抽象的人出发

B.人的思想观念出发 D.现实的人出发 B.民主程度的提高 D.社会风尚的改善

30.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是(

) A.处理好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C.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B.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E.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有(

)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E.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33.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 A.森林覆盖面的减少引起气候的恶化 C.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 E.纸币发行量过大引起通货膨胀

34.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 A.庸俗进化论 C.庸俗唯物论 E.循环论

35.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真理由语言文字这种客观形式来表达 E.真理是不依赖意识的客观实在

36.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

B.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C.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D.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8

B.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D.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汽车尾气排量的增加引起大气环境污染 D.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交通拥堵

B.激变论 D.直线论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D.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E.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37.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准备性因素 E.政治性因素

38.下列各项属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 A.一切为了群众 C.一切按群众的要求办事 E.群众运动天然合理

39.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深化的过程 C.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循序渐进的过程 D.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变革过程 E.根本改变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过程

40.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E.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A.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D.决定论思想

B.一切依靠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

) A.社会性 C.系统性

B.历史性 D.实践性

4.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

) A.必要准备 C.一种特殊状态

B.外在表现 D.一种必然结果

9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A.客观性 C.方向性

6.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 A.主观反映 C.虚幻反映

B.歪曲反映 D.正确反映 B.无限性 D.一维性

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 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

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8.“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 A.同一性 B.普遍性 C.绝对性

D.客观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

) 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4.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10 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 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1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 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 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2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 A.阶级性 B.继承性 C.社会性

D.主观性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维护社会安定的机关 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机关 C.阶级压迫的机关

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22.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它们是(

) A.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划分法 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法 C.进步社会和落后社会划分法

D.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24.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

) 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26.从本质上看,科学是(

) A.知识的理论体系 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 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D.一切知识的总汇 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 11

) 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

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

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A.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29.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

) 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 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

30.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

) A.从现实的人出发 B.从抽象的人出发 C.从经济的人出发 D.从政治的人出发

二、多项选择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 A.控制论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生物进化论

E.信息论

32.运动的基本形式有(

) A.机械运动 B.物理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命运动

E.社会运动

3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 A.量体裁衣 B.对症下药 C.声东击西 D.因地制宜

E.因材施教

34.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 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 C.机械决定论 D.庸俗唯物论

E.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满足人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12

) 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E.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C.生产方式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7.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 A.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E.它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8.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C.工业社会 E.现代社会

3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当前的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的有(

) A.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C.我国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D.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 E.我国的改革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40.下列各项属于衡量社会进步标准的有(

) A.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B.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C.一种经济体制代替另一种经济体制 D.一种政治制度演变为另一种政治制度 E.良好的道德风尚代替腐朽的道德风尚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 A.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D.决定论思想 B.农业社会 D.信息社会

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13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3.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4.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 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6.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绝对性

D.规律性

7.从本质上说,意识是(

) A.绝对精神的表现 B.人脑的主观创造 C.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A.朴素辩证法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11.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14

) A.歌手演唱歌曲 C.球员参加比赛

B.农民收割水稻 D.法官审理案件

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15.感觉、知觉、表象是(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直接性 C.摹写性

B.主观性 D.抽象性

17.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 A.能够直立行走 C.表达喜怒哀乐

B.制造使用工具 D.区分长幼尊卑

1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19.生产力概念反映的是(

)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 D.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 20.社会意识是(

) 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对政治状况的反映 D.人民群众愿望的表现 B.家庭关系 D.思想关系

21.区分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根据是(

)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民主的发展程度 C.法制的健全程度

D.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22.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A.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15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2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才能发展

24.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C.最终动力

B.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25.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6.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27.从本质上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 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社会活动 C.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 D.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2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 A.人的自然属性 C.人的社会属性

29.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A.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 C.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

30.人的社会价值是指(

) A.人的社会地位和威信

B.人的社会职务和权力

16

B.人的道德属性 D.人的精神属性

B.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D.人对社会提出的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

3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在于(

) A.它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B.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C.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规律 D.它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E.它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方法

32.下列说法中,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的有(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E.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3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E.祸福相因,有无相生

35.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 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36.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 C.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

E.政治制度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17

) C.生产工具的发展程度

E.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D.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3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9.下列各项属于改革的社会作用的有(

) A.改革可以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B.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 C.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

D.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E.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4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的有(

) A.只有正确认识必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自由就是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和制约 D.自由与必然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E.自由是对必然的无条件服从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