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精雕细琢——让语文课散发美的韵味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2: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精雕细琢——让语文课散发美的韵味

精雕细琢——让语文课散发美的韵味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想让职业高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必须以“美”为突破口,让语文课散发出美的韵味。从课堂教学来看,需要美的教态、美的教学语言和美的教学形式等要素。使知识在学生面前闪烁诱人的光芒,在学生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最终实现语文课的教学宗旨。

关键词:语文课 美 教态 教学语言 教学形式

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认为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就行了。他们认为学不学文化基础课无关紧要,因此,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如何上好语文课,让学生能身心愉悦地接受语文课,一直是我们职高语文老师梦想并思索的问题。经过长期思考,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接纳我们的思想并喜欢上语文课,必须以“美”为突破口,让语文课变美,而且要美得有韵味。作为美丽课堂的总设计师——教师,需要从教态、教学语言和教学形式上进行精雕细琢。

一、亲其师,信其道——塑造美的教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态“对儿童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他强调了教态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美的教态是美的教学品格的重要因素,表现着教师的心态、品格、气质和修养。

教态美,首先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仪表的静态美和表情、动作、姿势等的动态美。仪表是教师文化素质的审美修养的外在表现,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引导和熏陶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发式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在整洁、大方、自然、庄重中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使学生感到真诚可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姿态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教学艺术,一个适度的手势、一种饱含某种感情的眼神、一个自然或严肃的表情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增强教学效果。表情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使学生在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中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从而使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深化。

其次,美的教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美的情绪。美的情绪展现着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创造美的教态的前提和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情绪中进行并受一定情绪控制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步入讲台前的教师一

1 定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任何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应用自己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绪影响和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效应,实现情与理的统一。

教态美推动着良好课堂气氛的生成和发展,课堂也因美丽的教态而精彩。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具备广博的知识、健康的心态,就能充分发挥教态艺术的魅力,促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和交融,进而实现“课堂教学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精雕美的教学语言

“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① 教学语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去甚远。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使语言具有科学美、激情美、逻辑美、情趣美、韵味美,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诱发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②

(一)要有科学美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语言是否具有科学美。语言的科学美表现在课堂用语的专业性和对知识阐述的准确性、科学性上面。课堂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保证传情达意,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以词害意,甚至忘了科学性、教育性,使课堂语言杂乱无章,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体会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教师的讲解就必须运用准确、清晰、真切的语言,说理要精辟、透彻。例如:在学习梁思成的《千篇1律与千变万化》一文时,先以舒伯特的《鳟鱼》、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为例说明音乐、舞蹈和绘画都是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再以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园的谐趣园和长廊等建筑为例,证明绝大多数建筑物都是千篇1律与千变万化的有机统一,教师在不仅要讲清文章内部结构的逻辑性,还要在课堂的安排上具有合理性,并用科学的语言讲清“建筑中的重复和变化”与“音乐、舞蹈、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联系和特点,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语言的科学美,取决于教师的学识美。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文各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这样,在讲课时才不至于出现差错,才能揭示出语文学科的科学之美。

(二)要有激情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语言如果缺少激情,就会苍白无力,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在教学语言里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畅,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感触是迟钝的”。反之,教师的讲述充满激情,流动着炽热的情感,就会使台下学生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眼里放出求知的光芒。语言有激情就要抑扬顿挫,高亢时就象飞瀑激流,动人心魄;描述时语言则宜平缓清晰,犹如溪流滴水,叮当有声。譬如,在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时,我用深沉而热烈的感情去朗诵这首诗,把作者满腔的爱国热情表现出来。这时,学生也受到了感染,共同来朗诵这首诗,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水乳交融。

语文教师讲课必须要有激情,既要触动学生,引起心灵上的震颤,也要控制好感情使它在合适的度内流动,激情过度也会失去美。要使语言具有激情美,必须在理论的经典中注入时代的气息,在深沉的理智中蕴含激越的情怀。

(三)要有逻辑美

教师的语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内涵,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自身也要合乎逻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的形式、规则和规律。语言有了逻辑美,才会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连成“网”形成“块”。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教学,进行层层深入分析,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在学习《劝学》这篇课文时,作者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大量的比喻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古人尚且知道“学不可以已”,那么,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这样一步一步的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又能达到心服口服的教育目标,又使记忆变得清晰牢固。掌握和运用逻辑学知识,提高语言和说理的逻辑修养,强化语言的逻辑力量,才能使语文课散发出思维的光芒,引人流连忘返。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逻辑学知识,提高语言和说理的逻辑修养,强化语言的逻辑力量,使语言具有逻辑美。

(四)要有情趣美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教师在讲解复杂的问题、抽象的理论、深奥的道理时,要恰当地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笑话或幽默故事、趣事轶事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空洞说教,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例如我在讲《口语与交际》中的“交谈”方面的知识和特点时,插进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英国作家萧伯纳在街头散步,一辆自行车向他直冲过来,双方躲闪不及,一起跌倒在地。骑车人深感不安地说:“太抱歉了,先生!对不起,真是太不幸了!”萧伯纳幽默地说:“是太不

3 ③幸了。不过,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劲儿,那就可以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名垂史册啦!”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萧伯纳一句幽默的妙语不仅消弭了可能激化的矛盾,而且也产生了批评骑车人的效果。这些小故事真是学生喜欢听的,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他们懂得了交谈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情趣美在语文课教学中能为教学锦上添花,恰到好处的运用能引人入胜。情趣美的表现是建立在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上的,所以,语文老师不仅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拓展其他知识面,甚至生活实践。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走向,在不知不觉中,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

(五)要有韵味美

“丰收不失一,曲韵皆尽意”,具有韵味美的语言才有艺术感染力,学生听了才能够感到轻松愉快,神清气爽。语言的韵味美,要求语言首先要有一定的力度美;其次要有一定的色彩美;第三,要有一定的自然美;第四,要有一定的节奏美。语言的韵味美,表现着教师的成熟与自信,能给学生可信赖感。例如,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时,我用恳切的语气去讲课文;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使语言染上了浪漫的色彩;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我用沉稳的语气去解读诗歌;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我使语言有了悲痛的感情;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使语气加上淡淡的忧愁„„总之,随着内容的变化,我们的课堂语言既要有石上清泉感的平铺直叙,又要有惊涛骇浪般的感情倾泻;既要有莺歌燕语的阴柔之仪,又要有高山飞瀑的阳刚之慨!美的课堂语言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能起到净化心灵、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审美意识、升华道德情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潜心研究、细心琢磨,努力创造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课堂语言艺术。

三、灵活多变——细啄美的教学形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本以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为载体,它以真为精髓,以善为血肉,以美为仪态,集真、善、美于一身,因而只有通过美的教学形式,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高层次、高品位地实现教学宗旨。美的教学形式应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首先,是美的教学方法。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发放的知识”。中国也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材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上。教须有法,教无定法,贵在

4 得法。讲究教学方法不是要人们摆花架子,而是要人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动力和内驱力。比如,启发式、情感式、多向式、开放式等,这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在动脑、动口、动手中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充分显示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教学方法,都是美的教学方法。

其次,是美的教学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高层次、高品位地实现教学目标,在选用恰当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辅助手段,比如使用多媒体、走进阅览室、走出课堂去参观、调查、采访等,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美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衡量课堂科学结构模式是否美,应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来认识,凡是根据教学内容难易、抽象程度采用最能落实教学内容的方法,并达到最佳效果的课题结构模式,都应该是美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以启发式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情境——陶冶的教学模式、集体讨论的教学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都是美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创造性地构建和尝试美的教学模式,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课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真、善、美的特点,只有通过美的教态、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学形式,才能散发出绚丽的光芒。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有韵味的课堂,使学生从心底里喜欢语文课,并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① 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新)

③ 霍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④ 孙天正主编《教师素质理论》丛书“语言行为”卷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年版。 ⑤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

品读让语文课散发语言魅力

让阅读散发弥久醇香

让阅读散发弥久醇香

让课堂散发生长的气息

让酒店个性化服务散发光彩

让高中地理教学的散发乡土气息

让幼儿成长档案散发光彩

精雕细琢方成器

精雕细琢出精品

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精雕细琢——让语文课散发美的韵味
《精雕细琢——让语文课散发美的韵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