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八单元基于课程标准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本课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2、教材分析

“9加几”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前面的基础,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3、学情分析

10以内加减法和10加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

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评价任务

1.“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

活动一: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 4+10 5+10 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活动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

1、

2、3„„

12、13依次数。 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

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活动三: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 2个行吗? 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活动四: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 ④板书计算过程

活动五: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 + 4

9 + 7

9 + 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

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环节三:巩固练习活动一:基本练习(1)卡片抢答。

9 + 3 = 9 + 5 = 9 + 9 = 2 + 9 = 7 + 9 =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活动二:拓展延伸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 + 8 = 17 17>14 不能买。

9 + 5 =14

14<15 可以买。

(2)适当延伸: 8 + 5

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环节四:总结

师: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课后反思: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在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

2、教材分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这一部分内容,如果没有掌握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在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3、学情分析

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目标

1.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算法。

2.在不同形式的练习内容中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评价任务

1.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运算技能。

2.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灵活解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目,学生进行抢答,个别题目请学生叙述算法。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动态情境,激发已有经验。

(1)师: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兔姐姐已经拔了9根萝卜,兔弟弟又送来了2根萝卜,问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2)请学生根据教师叙述,重复问题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已经拔了9根萝卜和又送来了2根萝卜)以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3)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拔了的9根萝卜是一个部分,又送来的2根萝卜是另一个部分,求它们的整体,需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11(根)。

活动二:静态情境,观察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共同交流,找到两个条件(小熊已经摘了9个桔子,还要再摘6个)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熊一共摘了几个桔子)。

(4)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摘的9个桔子是一个部分,还要摘的6个桔子是另一个部分,要求的是它们的整体,用加法来解决。

(5)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6=15(个)。

活动三:看图叙述提问

(1)课件出示图画应用题。

(2)引导学生观察“大括号线图”,找到图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说清图意——篮子外有3个苹果,篮子里有9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3)通过交流,学生得出这次仍需将已知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整体。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3+9=12(个)。

(5)小结:无论是实物图还是大括号线图,同学们都是利用了两个部分求出了整体,正确地用加法解决了问题。 环节三:巩固练习活动一:认识整时

(1)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4题情境图。

(2)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尝试找到图中藏着的条件信息,并提出一个相关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随即汇报。

(4)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图中可以找到如下条件,提出相关问题:

①左边有9只蜜蜂,右边有5只蜜蜂,一共有几只蜜蜂? ②左边有9朵红花,右边有4朵红花,一共有几朵红花? ③左边有6朵黄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黄花? (5)请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条件信息标注在情境图中相关事物旁,并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条件,在书上列算式解决问题,每人解决两个问题。 (6)同桌交流自己所列算式,相互评价。 活动二:接近整时

(1)出示情境图。

(2)请说一下小熊购买的午餐中各个商品的价格。 (3)请计算一下小熊购买的午餐一共要花多少钱。

环节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反思: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掌握了

8、

7、6加几的计算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习,巩固学生计算的方法,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题目中数字特点,并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意识。

2、教材分析

8、

7、6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

3、学情分析

在学习9加几的时候,学生对“凑十法”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是单一的练习,只知道机械地分出一个1来,为什么要分出1来却不太清楚,所以在学习

8、

7、6加几的时候对要分出几来凑十在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目标

1.巩固

8、

7、6加几的计算算理和计算方法。正确应用计算知识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化。

2.经历利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会分析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计算能力。

评价任务

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8、

7、6加几的不同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2.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了如何计算

8、

7、6加几,聪明的小熊来了, 带来一道练习题,请你读一读,算一算,并说一说计算方法是什么?

出示练习题目:8+6= 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8+6的和,教师给予肯定,并主要展示凑十的方法,巩固计算算理。

小结:计算这道题,同学们既可以把8拆成4和4,4和6凑十;也可以把6拆成2和4,2和8凑十,共同点:都是凑十法,再计算算式的和。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口算练习,体会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师:小羊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不过它有一个小挑战----口算闯关,如果你既会算题目、又会说方法,才能顺利过关,我们一起看一看! 先进行计算,再观察两组的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这是重要的规律。同学们能发现这个规律真的了不起。

活动二:.解决问题,体会计算的应用价值

师:看!聪明的小猪也来欢迎你们,它还准备了大苹果。 课件演示:

教师请学生说出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列式解决问题。

预设:学生认真观看课件的演示过程,认真分析题目中知道的信息:左边有7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以及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问题。

小结:大家能从图中找到条件和问题,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问题。

活动三:游戏:分苹果,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师:小猪想把这些苹果分成两队,一队是大于13,一队是小于13,苹果上有算式,你能根据算式信息,快速判断这个苹果应该分到哪一队吗? 幻灯演示带有算式的苹果:8+

2、8+

9、7+

7、6+

5、7+5,在学生迅速判断的同时,请学生说明判断的方法?

出现算式:6+2+4,学生在判断的同时,请学生说明计算的方法,教师适时追问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出现算式:6+☆,教师说明要求:☆代表一位数,请学生想一想,如果6+☆代表进位加法,当☆代表多少时可以加入大于13这一队?当☆代表多少时可以加入小于13这一队?

(2)引导学生观察“大括号线图”,找到图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说清图意——篮子外有3个苹果,篮子里有9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3)通过交流,学生得出这次仍需将已知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整体。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3+9=12(个)。

(5)小结:无论是实物图还是大括号线图,同学们都是利用了两个部分求出了整体,正确地用加法解决了问题。

活动四:填数游戏,体会算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师:小动物要进行抱球比赛,小猪队的号码是11,小猪特别需要你们的支持,你能从它给出的这些数中,任意挑选2个数,写一个进位加法算式,得数就是12? 教师出示幻灯:

教师依次呈现学生的算式: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

并请学生读一读这一列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藏在算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计算本领!

环节三:巩固练习活动一:想一想

出示问题情境:在抱球比赛中,小猪和小羊抱了9个球,小兔和小羊抱了8个球,小羊抱了2个球,你知道小猪和小兔一共抱了几个球吗?

环节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畅游数学王国,共同对

8、

7、6加几的计算知识进行了练习巩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用到刚刚学过的“凑十法”,还用到整体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其实,在解决问题中会用到多种知识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本课是学生在掌握了

9、

8、

7、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规律的发现,类比迁移,自主探究

5、

4、

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前面所学习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另一种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的计算,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虽然这种转化的方法在8前面已经学过,但也是在接下来的计算中要广泛使用到的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及

8、

7、6加几的方法,并且理解“交换加数得数不变”这一规律。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较为容易。

目标

1.掌握

5、

4、

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

2.在解决

5、

4、

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掌握

5、

4、

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2.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

5、

4、

3、2加几的算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师生互动复习算法。 以6+9为例复习

9、

8、

7、6加几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 活动二:学生抢答快速计算。

9+2=

8+5=

8+3= 7+5=

6+4=

9+5=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在题组计算中初步感受规律存在。

2+8=

10+5=

8+6=

9+7= 8+2=

5+10=

6+8=

7+9= (1)学生独立计算出以上每组题的结果。 (2)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活动二: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看一看:观察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 想一想: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说一说: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相同的。

(2)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自主总结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活动三:观察特点。

(1)出示例题。(教材第95页例4)

5+7=

5+8= 4+8=

3+9=

(2)引导学生观察“大括号线图”,找到图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说清图意——篮子外有3个苹果,篮子里有9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3)通过交流,学生得出这次仍需将已知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整体。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3+9=12(个)。 (5)小结:无论是实物图还是大括号线图,同学们都是利用了两个部分求出了整体,正确地用加法解决了问题。

活动四:探究方法。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4的学习。

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①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预设一:继续用“凑十法”解决

5、

4、

3、2加几的计算问题。 预设二:借助刚才的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结果。 如计算5+7时想7+5;计算4+8时想8+4;计算5+8时想8+5;计算3+9时想9+3。

②全班内交流,总结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

环节三:巩固练习

活动一:看图列式并计算。

活动二:快速抢答巩固方法。

环节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反思: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学生已经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学习了

5、

4、

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师提供典型的题目,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反思中总结出计算的易错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前面所学习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另一种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的计算,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虽然这种转化的方法在8前面已经学过,但也是在接下来的计算中要广泛使用到的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及

8、

7、6加几的方法,并且理解“交换加数得数不变”这一规律。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较为容易。

目标

1.巩固练习

5、

4、

3、2加几的进位计算,进一步熟悉“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2.学会从表格形式中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评价任务

1.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逆向计算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课件出示:

1.请学生分别计算3+

8、4+8和5+8。 教师随着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板书。

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复习算法的多样性) 提问:在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会相应增加。 2.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出示算式:2+

9、3+

9、4+

9、5+9。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再请学生说出这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计算这组算式:7+

7、5+

7、3+

7、6+

7、4+7。

小结: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找到了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让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

5、

4、

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熊、小兔子、小猪、小蜗牛和小乌龟来到了数学乐园,门票上的算式算对了,就可以进入大门啦!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1.说算理,巩固计算。

教师挑选1个算式追问其计算方法,强调算法的多样化。 活动二:课件出示: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强调方法的多样化,可以通过上一题方法计算,也可以通过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或者和之间的变化规律,解决这类计算问题。

环节三:巩固练习

活动一:1.学会从表格中提取信息。

(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求篮球一共有几个? 活动二:课件出示:

(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解答呢? 环节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反思:

(3)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3)为什么用加法?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本课是学生在掌握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能通过逆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时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采用画图表示信息的方法来帮助理解,从而找出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之后,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中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依据不同的标准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找到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分析情境图、搜集正确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看图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一幅具体的情境图,能够较为全面地搜集信息,能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认识“逆向求和”的问题,并能运用整体部分的数量关系解决这类问题。

2.通过读题、画图的方式理解题目的含义;掌握解决“逆向求和”的方法。

评价任务

1.建立解决“逆向求和”问题的模型。

2.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逆向”求和的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环节一:游戏导入 活动一: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老师这里有一个漂亮的魔法盒,里面装着很多的小球,请一个同学从盒子里拿出几个小球,另一个同学再数一数盒子里还剩下几个小球,最后请同学们猜一猜,原来盒子里一共有几个小球? 活动二:玩一玩

教师演示游戏方法,与学生一共可以玩三次。之后进行全班学生进行游戏。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引导观察,提取信息。

(1)课件出示p98例6 (2)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①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出现。

老师去商店买口哨,已经领走了7个。(板书:领走7个)。 ②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口哨?你是怎么想的呢? 预设1:如果商店的口哨领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

预设2:如果商店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

8、9„„个。 (总之,不少于7个)

③出示剩下一部分情境图。说算理,巩固计算。

商店还剩下5个,(板书:剩下5个)。 ④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板书)

⑤由同学完整地叙述题意。(可以边指图边说)

活动二:画图理解,自主探究

(1)用画图方式表达你对题目的理解。 (2)独立思考后独立画图,组内交流 (3)展示学生作品,分享解读。 预设可能出现的作品:

(4)寻找不同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结:大家画的图虽然不一样,但是都画出了拿走的口哨个数与剩下的口哨个数。

活动三:列式解答,构建方法

(1)怎样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呢? 列式是:7+5=12(个) (2)明明是拿走了其中的7个口哨,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解决呢? 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是整体,拿走的口哨是其中的部分,剩下的口哨是另一部分,把它们合并起来,就可以求出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口哨,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活动四:回顾反思,提升方法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谁能说说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回顾:读题(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画图(把数学信息转化成好理解的直观图)、分享交流大家画图的作品(在分享中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列式解答(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思考)、找到用加法的道理(用数量关系说明这样解决问题的道理)。

总结:求原来一共的个数,就把拿走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合并起来。用到数量关系是“整体=部分+部分”。 环节三:巩固练习

活动一:完成教材第100页第6题。

①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样多的呢? ②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③列式解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你这样解答的理由。

活动二:游戏。

①拿出上课伊始游戏中的魔法盒子,盒子中放了一些彩色的小球,两人一组,一边玩摸球游戏,一边解答下面问题。

②从盒子里拿出(

)个小球,还剩下(

)个小球,盒子原来一共有几个小球?

③从盒子里拿出(

)个小球,又拿出(

)个小球,还剩下(

)个小球,盒子原来一共有几个小球?

环节四:总结

师:我们明明从盒子里往外拿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在解决这样问题中还有什么困难?遇到困难大家有好办法吗? 课后反思: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本课是学生在掌握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能通过逆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时体会到,当问题不好理解时,可以采用画图表示信息的方法来帮助理解,从而找出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2、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加法的含义,并能应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加法计算“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稍微复杂一些,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方式不一致,数量关系也更加隐蔽。因此,无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的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的求和问题。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只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学生就可以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算理。

目标

1.借助小棒、点子图,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巩固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含义,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1.20以内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2.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梳理。理解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异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第八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连线等)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注意什么?最难的是什么? (3)你能讲一讲认为自己学的最好的内容吗? 活动二:以7+6为例,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活动三:请依次写出和是

11、

12、

13、14„„18的加法算式,并把它们制作成卡片进行整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活动一:交流复习任务1中的三个问题。

汇总:

活动二:以7+6为例,说一说并写一写口算的过程。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整理口算的方法,小组上台展示。

活动三:算式进行整理

课件出示加法表:

思考1:这是我们班×××同学整理的加法表,你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整理的吗?

学生汇报、交流整理的方法

师:是这样吗?(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小组中说一说,点名说得数。)

思考2: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3:这个表你还可以怎么看,又发现了什么? 活动4:解决问题(出示课本第101页第2题)

思考4: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活动四:结合梳理,完成思维导图

根据刚才同学们成长小档案的交流,我们已经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很好地梳理,看(出示思维导图),是不是看起来就更清晰了?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识。

环节三:巩固练习活动一:圈一圈,填一填。

活动二:课本第102页第4题。

8+6=

2+9=

7+5=

13-2=

环节四: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3+9= 4+7= 10+4=

6+7= 9+4= 8-3=

5+8= 3+7= 9+8=

4+8=

0+6=

10-5=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一年级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第八单元基于课程标准教案
《第八单元基于课程标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