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课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9: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郭秋平

昨天,我有幸到实验小学参加任城区小学语文新课程研讨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首先是李杰老师讲的《生日礼物》,她着重抓住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运用课件,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紧紧围绕“读”,读中感知,使孩子们在充满学习的课堂氛围中自由徜徉。特别是对读书的要求,比如:轻声读,放声朗读,并且用特殊的符号标出,使学生对读书的要求一目了然。在朗读训练中,抓住了标点符号,训练朗读,是一创新又是一亮点。在识字教学中,李老师先是自由读、指名读、领读、,接着是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送礼物、重新排排队等游戏来加深巩固生字宝宝,这样不仅关注了学生认识生字的规律及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的扎实有效,并且抓住重点字在课堂上设置情境反复出现,达到一生二熟的效果。

说到读书批注,惭愧地说,我一直以来是不屑一顾的,认为书读了就读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非得写出来吗?是显示给别人这本书我读了而且是认真思考了吗?写批注多浪费时间哪,还会打断自己的阅读思路。

今天听了李平老师的《窃读记》一课后,我恍然大悟。他们读书读的那么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进行批注式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呦、啊”同样是拟声词,呦后面跟的是逗号,而“啊”后面跟的是叹号。标点符号不一样,李平老师让学生体会,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标点,竟有它的独到之处。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我茅塞顿开。一篇课文,李老师批注的密密麻麻,可见读得透彻,思得深刻。正是她的批注,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向学生示范了如何高质量的进行批注。学生课前在李老师的预习下也进行了批注,相信他们看到李老师的批注后会对如何批注有很大启发的。李老师的这一课,让我真正看到了批注对文本细读的重要作用。听课后,我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思考,把自己从课堂上得到的启示进行梳理。

一、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停留在浅表性的阅读,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过目既忘。而批注法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毛病,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

二、预习课文写批注,可以一改以前简简单单地抄写生字词的***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三、批注式阅读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核心目标,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批注可以是符号(“~~~” “○○○○” “——” “?” “‖”“/”等),可以是文字性的(自己的初步解读、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要点、简单的心得体会等),符号文字结合,文字性批注效果更佳。

当然,就个人认为最好的一节课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整节课很干净,无暇,透明,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花美、人美、课更美!

一是结构美。这篇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是美学大师,老师的这节课也把季先生的这一作品以很美的结构方式呈现给了大家。整节课思路清晰,线条简洁,从德国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开始,让学生欣赏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再引领他们认识了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从而体悟到“人认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从整个教学设计的外在形态来看,呈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则表现出一种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从中体现出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二是情境美。课文记叙的是作者两次赴德的见闻和感受,文中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异国风情。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老师把文字改成一首小诗,让优美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德国,带进了一个花的世界,不仅让学生看到了鲜花,还让他们闻到了花香,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这样增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发了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共鸣,真正体会到了“花美,人更美”的美好境界。

三是语言美。课堂上,老师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文本声情并茂的范读,还是对文章立意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都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打动着学生的心灵,也打动着所有听课老师的心灵。而且,老师不仅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传神,还努力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文本,强化语感,从鲜活的语言实例出发,从具体的语境中领会语义。如对“莞尔一笑”一词的理解,老师亲切说:“女同学能用,台下的女人也能用。在座的男同学不能有,台下的男人也不能用”从而让学生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当然,除了结构美,情境美,语言美,这节课还有太多的亮点,太多的美。如节奏美、生成美、板书美等等。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我无法进行一一阐述。总之,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原来语文课是可以上得这么美的!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
《听课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听课感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