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9: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章

本章小结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应。思维具有概括性与间接性的特点。

2.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3.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的思维活动。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4.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5.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

6.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7.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8.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9.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10.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11.顿悟通常包括对问题元素的重新组织,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是解决问题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方法。

12.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

13.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14.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15.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

16.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7.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包括: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典型化四种形式。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8.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9.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小结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小结

心理学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学科教育心理学》 学习小结

第六章学习小结

辽宁省心理学考试大纲

心理学小结

新教育第六章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小结
《辽宁省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