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小抄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4: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

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期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间是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主义两大创新: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

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

范畴。物质和运动时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无知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9.实践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0.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1.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

验等。

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

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化,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

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2)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1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

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7: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

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

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0.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因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22.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这里的无条件型、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基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又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23.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知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

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

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4.如何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他作为劳动

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无视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为生产力月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9.为什么说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

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人类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含义: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月和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30.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

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注入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所

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恰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他设计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人士和时间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知道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环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淡然,如果问题是有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边个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势。

3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其决定作用?(或者群众使馆或创造

历史作用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2.怎样健全群众史观?

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3.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

因素,是使用价值和机制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同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时劳动产品,生产产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任何一种劳

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和两次劳动,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他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

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5.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7.劳动力商品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特点: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生产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8.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或者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依据:资本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意义: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

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又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目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40.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 来表示。 4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

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43.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

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44.金融寡头掌控世界金融的方式

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上层建筑,

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还通过建立证词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

主义。

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

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

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

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的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本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

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势,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

4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

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动因: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后果:积极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及也有积极的影响。 消极的: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

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

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7.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

条件出发,认为物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

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

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列宁所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给俄国带来的革命形势,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论断的正确性。

48.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

空想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49.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

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50.列宁领导的岁为爱恶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

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展示共产主义时期、又展示共产主义(取消商品的货币关系)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商品的货币关系)。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51.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

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1933年斯大林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时说:由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了70%,所以,苏联已经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5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

战略方面来看,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道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5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

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证券,既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追忆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54.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

主义呢?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5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行驶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

因。

5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相近的细节描绘。 5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8.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和

“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

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他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的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么鉴定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事件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小抄
《马克思小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