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与象共舞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柴湖镇小学

易成凤

教学目标:

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在辨别与争论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与象共舞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比较与欣赏中感受人象共舞的和谐画面,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读”作为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懂得——读要目标明晰,读要由浅入深,读要辨析比较。在一次次的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词语入手提炼主要内容,从词语入手感受和谐画面,逐步提升阅读质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神游另外一个国家(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富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无处不有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妩媚动人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今天,我们既不去欣赏泰国迷人的热带风情,也不去感受它佛教文化的神秘,而是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板书课题:强调“象”与“舞”的写法)

二、触摸词语,初步感受“象为国宝”的独特风情 预设一:朗读词语 师:《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上板书略读课文的符号“﹡”),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大家读通课文,特别留意课文中标注了拼音的生字。现在我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我们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 师:这是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五个成语,谁来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把这五个词读一下! 预设二:朗读语句

师:还记得吗,这五个词语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都是写谁的? 师:没错!都是写大象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大像的呢?我们看—— (屏幕出示: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五句话、五个词儿都在写大象,谁来读第一句? 生1:(朗读句一)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熟视无睹”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大象看到人群跟没看到似的,是吗?你不觉得这有点儿奇怪吗?第二句——

生2:(朗读句二)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

师:噢!原来大象曾经是战象,是吧?曾经和武士们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好的,第三句——

生3:(轻声、慢速地朗读句三)大象会小心翼翼地为人做按摩。 (注意“小心翼翼”)

师:嗯,你也读得够小心的。大象用什么给人做按摩呢? 生3:用粗壮的脚。

师:嗯,粗壮这个词用的好,还有鼻子,是吗?你想一想,大象粗壮的大腿,肥大的鼻子,居然会小心翼翼地给人做什么?

生:(自由应答)按摩。

师:你不觉得这有点奇怪?好,继续读下一句—— 生4:(朗读句四)大象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师:最后一句,谁来? 生5:(朗读句五,)大象翩翩起舞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 师:“翩翩起舞”让你想到了什么?(落叶,蝴蝶)

大象如此庞大,如此魁梧,如此粗壮,居然能够和人群一起干什么? 生:(自由应答)跳舞

师:翩翩起舞。你不觉得这更让人奇怪,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吗?来,我们一起把这五个句子读一读!我读“大象”,你们读后边的部分,明白吗?

师生:(合作朗读句一至句五,教师通过每一句的主语“大象”示范引领句子的情感、语气)

预设三:诱发思考

师:多么独特的风情啊!你们知道如此独特的风情作者是在哪儿看到、哪儿听到的呢?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没错,是在泰国。在咱们中国能看到吗? 师:去澳大利亚能看到吗? 师:去美国能看到吗?

师:去法国德国意大利能看到吗? 师:只有—— 生:(自由应答)泰国。 师:你不觉得奇怪吗?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冒出来想问问自己、也问问大家吗?

生1:为什么在泰国大象会这样?

生2:为什么泰国的大象就能给人小心翼翼地做按摩? 生3:为什么泰国的人不怕大象?

师: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重要的是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文,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遍,思考:课文有五个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都在写些什么?如果能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出来就更好!开始!

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用时约2分钟)

三、把握中心句,深入理解“人象无间”的浓情厚意 预设一:概括中心句

师:第一段写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请! 生:写了在泰国如果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师:嗯,再简单一点!就刚才你说的那句话再简单一点。哪怕减少一个词都好。

师:好极了,我知道你准行!就是这一句。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一: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生:(齐读)在泰国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把它划下来。就在第一句话中,但是你可以少划一些词儿。 师:第二段——

生3:象对泰国人很好。

师:象对泰国人好,所以象在泰国人心中,在泰国的地位,它就是—— 生3:国宝。

师:把那个句子读出来! 生: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极了,就是这一句,把它划下来。 (屏幕出示句二:象是泰国的国宝。)

师:好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句

一、句二。

师:两句话,两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你有没有发现就在你们刚才的概括当中藏着一个诀窍——谁发现了? 生: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没错,而且这个中心句的位置在哪儿? 生:在第一句。

师:没错,就在第一句,这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而这一段的中心句,正好概括了这一段的段落大意。这就是你们刚才发现的诀窍。这个诀窍到底灵不灵呢?咱们拭目以待。用这个诀窍再去看看一看下面的三个自然段,看你能不能很快地概括下一段的段落大意。

生:(自读课文,找中心句。)

师:你看,方法一对头,速度就加快了,这就叫事半功倍。 师:第三段,来,请讲! 生1: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屏幕出示句三:在泰国人和象没有距离)

师:真好,把这句话划下来。好的,继续第四段,来,你请! 生2: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屏幕出示句四:象是一种聪明有灵气的动物。)

师:来,把这一句话划下来。好的!还有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实不用多说,不用多问,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已经划下来了。咱们一起读——

(屏幕出示句五: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师:是的,没错。大家看,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 (屏幕出示:句一至句五。)

师: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网打尽。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跟老师一起读。

师:在泰国—— 生:(齐读)遇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 师:注意第二句,在泰国—— 生(齐读):象是国宝。 师:在泰国—— 生:(齐读)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在泰国,大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 生:(齐读)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性的动物 师:真好!在泰国—— 生:(齐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预设二:感悟“没有距离”

师:好极了,多么奇特的风情!这也只有在泰国才可以看到,才可以听到。还记得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其实你们刚才思考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你觉得其中的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你那么多问题的答案?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再读一遍!

生: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太好了,一起读! 生:(齐读)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师:没有距离。孩子们,把这四个字,写在课题“与象共舞”的旁边。 生:(动笔批注)

师:好的,把笔放下,抬头看黑板。看王老师写一个字,(师在课题下板书“人”)孩子们,我在这个位置写一个“人”字,你想一想,这个“象”字应该写在哪儿?谁来写一写?好的,你请!

生1:(在黑板上紧贴“人”的下面写了一个“象”)

师:孩子,不好意思。向你讨教一下,为什么这个“象”字写在这儿? 生1:因为人骑在象的上面。

师:人骑在象的上面,他们之间还有距离吗? 生1:没有。

师: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书写啊!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师:这又叫象人之间—— 生:(自由应答)没有距离!

四、聚焦重点语段,升华感悟“与象共舞”的天地奇观 预设: 师:说到人象之间没有距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子想到人象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生:人和大象在一起跳舞。 师:是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孩子脑海之中会留下这幅画面,这幅画面就是人和大象一起舞之蹈之。这也是作者赵丽宏最难以忘怀的一幅画面。来,打开书,默读这一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人象之间没有距离。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画面,谁来读一读“与象共舞”的画面?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看屏幕朗读)

师:好,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与象共舞”的画面。 生:(齐读段落)

师:孩子们,请你特别留意大象跳舞的动作,你仔细看一看,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象时而——

生1:摇头晃脑。 师:时而——

生2:踮脚抬腿 。 师:时而——

生3: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 师:时而——

生4: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

师:没错,就是这样的节奏,就是这样热烈的气氛。读一读吧,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来,谁来读一读?读出欢乐、读出热烈、读出舞蹈的节奏! 生1:(朗读段落)

师: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在欢乐的音乐中,象群翩翩起舞。” 生:(齐读课文)

师: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一定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是吗?愿意做观众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的,把你们的这种陶醉读出来,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观众、我们就是人群,我们就是舞之蹈之的每一个人,请把带有符号的词语换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我们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我们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我们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记住,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人群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群!来,我们一起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集体替换角色朗读) 师:多么热烈的气氛,多么陶醉的场景啊!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东巴乐园,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一头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吗?愿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家伙,都想做大象。请你记住,我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陶醉其中舞之蹈之的象群,请把带符号的地方读成“我们”。

(屏幕出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生1:(替换角色朗读) 师:还有谁也想成为大象?来,我们站起来,我们用自己的动作,用自己语言,用自己的声音,和大象舞之蹈之,起!

生:(全体起立,替换角色朗读)

师:注意,舞蹈的我们加上动作读,预备起! 生:(教师进行动作指导,部分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

师:你听!你听!舞之蹈之的观众在对大象说:朋友——朋友在哪儿? 生1:朋友,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吧! 师:你再听,舞之蹈之的大象在对观众说,朋友—— 生2:好,我们一起来吧!

师:好,我们一起来舞之蹈之,我们一起来吧! 生:(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请坐,孩子们。你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舞之蹈之的大象和舞之蹈之的观众还有距离吗?

生:没有。

师:除了身体,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1:心灵。

师:心灵也没有距离!还有什么呢? 生2:友情。

师:友情没有距离!还有什么也没有了距离? 生3:亲密无间。

师:好一个亲密无间!是的,所以你想一想,此时此刻,在舞之蹈之的观众眼中,大象还是大象吗,大象就是——

生4:我们自己。

师,所以你再想一想,在舞之蹈之的大象眼里,观众还是观众吗? 生:不是,观众就是大象。

师:没错,孩子们,这就叫人象之间—— 生:没有距离。

师:这就叫“人象合一”。作者赵丽宏也曾这样说:“那真是天地间的美妙奇观,那真是匪夷所思的天作之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这与象共舞的美好奇观,再一次感受这人象合一的天作之合!

生:(声情并茂地齐读“与象共舞”的场面)

师:毫无疑问,我和你们一样,陶醉在与象共舞之中了!下课!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人

没有距离 象

反思: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教材(五下)的一篇略读课文,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章浅显易懂,学习中既要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激发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又要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分述的表达特点,提高欣赏语言的能力。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习状况,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尊重学生,放手自学”的原则,从学习目标的制订就开始放手,逐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感受自我学习的快乐。为了有效完成学习目标,我进行了大胆取舍,只选取课文最高潮(第五段)进行学习,以保证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这一节课的价值取向是阅读本位,这堂课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让孩子们借助与象共舞锤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我顺序而教,一段一段,依次而行。为了读,课堂的落脚点在形象的感受,在情绪的感染,在内涵的感悟;为了读,我对语言的把握是整体的,通过象、通过境、通过情,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地走近文字的,和文字融为一体,就像人和象融为一体。

首先,从词入手,出示五个写大象的关键词让学生读;由词到句,出示五个含有上面五个词的写大象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连句成篇,这五个句子其实就是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样提纲挈领地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第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人”字,让学生来写“象”字,学生把“象”字写在了“人”字的上下左右,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老师也藉此检查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

第三,以读代讲,整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老师引读,角色换位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感受人象合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大教无痕,润物无声,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与象共舞教案

《与象共舞》教案

与象共舞__教案

与象共舞教案

与象共舞 教案

与象共舞

《与象共舞》

与象共舞

与象共舞

与象共舞

与象共舞教案
《与象共舞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曳步舞教案 共舞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