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计算工具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6: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可以说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部分知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本节课时努力体现以下两点:

1.在学生了解了计数工具的发展历史后让学生认识计数工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拨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

2.让学生认识当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因此,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发现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

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把计算和探究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2.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数方法。

3.初步学会使用简单计算器的方法,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4.感受到使用计算工具计算的方便、快捷。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学习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

明确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计算器功能键指示图,两种不同的算盘图,计算器。

学具准备:计算器每人一个,算盘每组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谜语:脑子真灵便,是数就会算;算盘比它老,它比算盘小。(打一电子用具)

2.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计算工具。

3.相机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1.猜谜语——计算器。

2.说自己见过的计算工具。

3.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1.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使用的计数工具是(

)。

答:算盘。

2.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

)。

答案:计算器。

3.(

)世纪(

)年代,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电子计算器。

答案:20

40

4.拨珠练习。在算盘上拨出924,4630,25307,3579082。同时指出哪一档是个位。

提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订正。

5.用计算器计算。

(1)462+

768=

(2)2501-193=

(3)39×56=

(4)8032÷32=

(5)139×24=

(6)2017-1098=

答案:(1)1230(2)

2308

(3)2184(4)251(5)3336

(6)919

6.找规律填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例:

9×9+7=88

98×9+6=888

(1)987×9+5=

(2)9876×9+4=

(3)98765×9+3=

(4)987654×9+2=

答案:(1)

8888

(2)88888

(3)

888888

(4)8888888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算盘的认识和使用。

(1)师介绍算盘。了解算盘的组成,欣赏不同的算盘图。

(2)引导学生交流算盘的有关知识。

(3)组织学生读出教材第24页算盘上的数,并写出来。

3.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便捷和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感受科技发展的迅速。

2.(1)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并了解算盘。学生用手指一指档和梁,拨一拨算珠,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算盘的组成。

在老师的组织下欣赏不同的算盘图。

(2)在交流中了解算盘的有关知识。

(3)同桌两人互读、订正,然后写下来。

3.(1)观察情境图,感知计算器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交流它的广泛应用。

(2)拿出自己的计算器,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交流、验证每个功能键的作用。

(2)认识计算器,验证各个功能键的作用。

(3)补充说明计算器上具有特别功能的键。

(4)计算器和算盘相比,有哪些优点?

4.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

(1)出示第26页例1:

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2)在使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问吗?

(3)巩固练习。

825-138

26×39

312÷8

(4)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

5.观察,发现规律。

(1)出示例2,组织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尝试根据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例2中各题的答案。

(3)倾听老师的讲解,感知小计算器的大用途。

(4)通过对比发现:计算器更加好学、好用、便捷。

4.(1)使用计算器计算,汇报计算结果。

(2)自由说一说,交流自己的疑惑。

(3)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

(4)老师出题,全班进行计算比赛。

5.(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观察算式和结果,发现规律。

(2)直接写出右边各题的答案,用计算器验证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上网了解计算器的其它功能。

1.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2.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就抓住了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这根纽带,营造了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的体验、感悟、思考。

整节课的安排上,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计算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本节课中,最大限度的营造了数学氛围,让学生充分的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师点评和总结: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