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荷塘月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1:28: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大纲

说课人: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写作背景。

4.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领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5.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3.教学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

4、

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介绍朱自清的生平2.解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

提问: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 明确: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提问:哪里写荷塘,哪里写月色。 明确:荷塘月色互相衬托。

三、课文分析:

1.请同学分别读第

四、

五、六段,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提问: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说出理由。 明确:了解通感等修辞手法。

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传神的动词。

第五段的“画”字能否换作“印”,为什么。 明确:散文炼字的艺术。

2.请同学总结这三段写景的语言特色。

明确:叠音词的使用、通感的手法、情景交融的描写。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剩下全部课文的阅读鉴赏,总结课文主题、线索、艺术手法。并请同学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请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2.检查课文背诵

二、段落分析(9~11) 提问:作者为什么提到江南?

作者为什么说既爱热闹也爱宁静? 明确:作者由荷塘联想到采莲

采莲的热闹与赏荷的宁静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三、总结文章主题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大自然的美让他陶醉,因而淡淡喜悦;想要摆脱烦闷而不得,因而有淡淡的哀愁。他的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而是目睹家国之乱、身感黎民之苦而束手无策的焦急,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彷徨。

四、梳理线索

请同学找出能体现全文线索的关键词。

1.情感上,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空间上,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

五、总结艺术手法(写作特色)

请同学自由的将课文再读一遍,体味写作特点。 1.语言形象生动(语言特色)。

比喻鲜明生动。

通感的手法。

叠词的运用。 2.细致的观察。 3.用词精当。 4.寓情于景。

六、探究学习

请同学根据本课所学的关于散文写景的知识创作一段描写桂花的文字。 明确:要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多种修辞手法

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