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荷塘月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2: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与能力:感受文章中细腻传神的语言表达和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习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叠词的运用技巧

(二)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了解,扫清文字障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总体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识,导入课文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的是高中必修二的课文学习,把书翻到第一单元,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接触到的是写景状物散文,散文这种文体的学习,我们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并不陌生,我们知道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对于散文的学习,而针对这种写景状物的散文,我们可以通过去透过它的形(景,物)的分析来抓住文章的神(情感,思想),这就是学习散文的一种方法,透形抓神法。这样我们就能达到理解一篇散文的目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方法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我们通过学习《荷塘月色》一起体会一下。

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

(三)解析题目:荷塘——清华园的荷花池,一个特定的场所

月色——月色下的荷塘,点明了时间

(四)讲授新课,全文总体把握:

1、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整体和和段落的大意 ,大家能不能复述一下整篇课文大概说了什么?

那么能不能从文章中概括出作者的行踪呢?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明确: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我们可以概括出作者的行踪应该是:出家门——途径小路——赏荷塘——回家门

2、问题:得出这样的一个夏夜游历行踪的线索后,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将文章的八个自然段来进行一个层次划分呢?(引导:给同学一些提示:从行踪路线了进行思考。) 明确:赏荷塘前:(1~3)

赏荷塘中:(4~6)

赏荷塘后:(7~8)

3、(找一找)根据我们一起的分析完作者的夜游行踪后,我们可以把自己比做作者本人,来想想,作者为什么要在晚上夜深宁静之时,去荷塘转悠转悠呢?结合老师开始给同学们介绍的作者的写作背景,是不是作者内心有些愁闷呢,装着心事呢?所以要去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散散步。那么作者这一路上有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我们前面分析出来的感情路线来找一找文章具体的感情线索。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求宁静)~“我且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得宁静)”——“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宁静)

即得出:(感情线索)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

小结:分析过后,我们看出来了作者将自己烦闷之时的一次夏夜游历的行踪的空间顺序与作者一路的情感的变化相互交融,写作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二、详细教学过程

(二)细细品读,探究分析

同学们,以下我们还是按照上面的这个行踪的主线路来展开细致的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 【游赏荷塘前(1~3):出家门——途径小路】 请同学朗读第一段

问题: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问题:作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明确:结合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知人论世,探究其中不宁静的缘由,请同学自己来说。 2请同学齐声朗读第二三段,我们一起来品读探讨了这一部分的二三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呢?用简洁的话概括。

明确:第二自然段:途径小径(曲折、幽僻、树多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去荷塘的内心感受着(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而来)。 问题: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分析最后一句话:“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赞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 【赏荷塘(4~6)】

4、诵读、鉴赏第四自然段 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一) 阅读鉴赏第4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是个什么样呢? 明确:月下荷塘图

3、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明确: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其中也如同作者的心绪一般。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3.分析完这段中运用不同修辞手法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朱自清先生作为散文大家在文笔上的得天独厚,其中叠词也是一大亮点。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叠词来,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缕缕的清香,密密的挨着,脉脉的流水

(效果)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优美动人;给我们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使文章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小结本段:本段运用了不少的修辞手法和叠词,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叠词的运用,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 从中我们也看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学习运用,提高自己的文章水平和韵味。

5、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自创的对仗句子来总结一下荷塘月色: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有诗有画又有情,所以作者流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感。 【存留疑问】

作者接下来又描写了什么样的迷人的景色呢?在开头的颇不宁静的感情基调是否又在这荷塘之中,月色之下给消融了呢?这些问题我们就留到下节课再来解答。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作者笔下的月下荷塘图,想必大家还都沉浸在那无边的美丽的荷塘美景之中,迫不及待的想继续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美文,那么现在我们就继续来跟随朱自清先生来享受这美丽荷塘中的其他美景和感受作者的心情。

(一)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提问:请同学能按照第四段鉴赏的方法,来用几个字来概述这段的内容? 明确:塘中月色图

从文中能不能找出相应的话来描写的呢?(比喻)

明确: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明确: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这样分析后,发现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 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二)朗读第6自然段

1、提问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呢?谁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呢? 明确:荷塘四周景物图,(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自然段的回应,也是第

4、5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四周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到之前分析了一半的作者行踪的感情线索:从荷塘中得到宁静拥有片刻的宁静后——感情又发生了变化,“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感情的变化是不是一种出静呢?我们往下接着分析 【赏荷塘后:(7~8)——回家门】

(三)第7段到第8段 请同学朗读分析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明确: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

从游荷塘的感情线路看,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谐音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犹如两幅画图,形成了“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本文小结: 1.把握全文,结合背景,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3)表现了一种我行我素的闲适心情;(4)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