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走进桃花坞”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02 10:34: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走进桃花坞”校本课程

引入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基于校本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桃花坞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必然性,学校开发了“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本文具体阐述了架构“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的背景;“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的理性思考; “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的目标定位;实施方法和评价措施。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引入 综合实践活动

一、架构“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的背景:

(一)校本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整合,力求把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研究“桃花坞文化”,开发从学生——课程——学校的教育资源,加速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桃花坞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长期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吴文化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仅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项目的有20多项,被列入省级项目的有60多项。桃花坞因唐寅的《桃花庵》歌闻名于世,又因桃花坞木刻年画、檀香扇等众多非物质遗产而被世人瞩目。“桃花坞文化”是吴文化的代表之一,随着沧桑岁月,桃花坞地区许多人文景观、精美艺术逐渐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因此,让学生从小了解和继承“桃花坞文化”迫在眉睫。

(三)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必然性

我校地处桃花坞内,历史悠久,得天独厚。我校承担的苏州市“十一五”重点立项课题《“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学生艺术素养创新发展研究》,充分研究了桃花坞木刻文化与学校课程教育结合的可能性,使学生艺术素养获得创新发展,形成了校园文化的教育特色。学校承担的苏州市“十二五”课题《“桃花坞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校本研究》将进一步挖掘“桃花坞文化”转化成学校教育资源的

第1页

可能性,进一步丰富学校特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架构“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并有序实施是课题研究落实的一个重要层面。

二、“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的理性思考: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此,《纲要》为我们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培养科学人才的意义。

诚如一些研究者所讲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全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近年,在课程改革的号召下,我校走“桃花坞文化入校园”的特色之路,在师资培养、木刻特色与课程结合等方面作过一定的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是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也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高素质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我校在逐渐形成“桃花坞文化”特色的过程中,主动摸索将桃花坞文化引入综合实践活动,正式建立在实现对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情趣、文化继承的发展之路的理想思考上。

三、“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的构想:

(一)定位课程目标:

此校本课程的实施将充分挖掘“桃花坞文化”的历史、人文、艺术素养等教育元素,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进学校特色教育之中,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校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小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桃花坞历史、名人事迹及桃花坞文化,从而加深对桃花坞文化的了解。

(2) 学习“桃花坞木刻”技巧,以创作的木刻画表现桃花坞文化、解读桃花坞文化。

第2页

(3) 通过学生分组活动,提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综合表达的能力,发展合作、分享的个性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走访等形式收集桃花坞历史、名人事迹、桃花坞诗词、名胜建筑等,丰富课堂内容。

(2) 引导学生亲近桃花坞文化,挖掘善言善行,关注时代的发展,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

(3) 创建并运用“桃花坞文化”网上资源库,把丰富的声、像导入综合实践和研究性课成,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激发起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热情,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参与组织筹划、合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协调,明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2) 从本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身边的环境、社会、风土人情。通过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感悟与反思,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关注生活, 进而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受到文化的涵养。

(二)走进“桃花坞文化”

“桃花坞文化”是指苏州桃花坞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人文、艺术等古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所有成果。通过引导学生搜集、鉴别、整理与“桃花坞文化”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 “桃花坞文化”的科学认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在广泛搜集“桃花坞文化”文献资料基础上,走访、调查桃花坞地区的名胜古迹、手工艺大师,学讲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挖掘出“桃花坞文化”精髓——至德思想。“至德——至高无暇的品德”,源于“泰伯三让天下”。至德思想包括宽容、谦让、守礼、慎独等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学校以“至德思想”的一个层面“日行一善”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由“寻善源”到“存善心”、“纳善言”最终实现“行善事”,成为一个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的孩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形成善的观念,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继承吴文化 “谦逊有礼、海纳百川”的人文思想。

(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各条走廊悬挂的是学生创作的桃花坞地区名胜古迹的木刻画;各幢教学楼以“允明”、“六如”等明才子的号或别名命名,布置“桃花坞名人墙”,让

第3页

学生熟知桃花坞名人,学习名人们勤奋、坚毅的品质;课题组精心设计小“桃苑”,突出校外“桃花坞”、校内“小桃坞”的人文德育氛围。此外,学校还以“桃花坞文化”的班级主题角设置、“走进‘非遗传人’”、“桃花坞小导游”等特色活动全力创建“桃花坞文化特色校园”。学校充分利用“桃花坞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感染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创造一个惬意、舒适、丰富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的成长在美德的熏陶下留下坚实的脚印。

(四)校内外结合,课程渗透

以“走进桃花坞文化”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通过晨会、班会、学科渗透、兴趣小组、综合素质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落实。课题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每月分年级设定主题,学生全员参与。低年级了解桃花坞、学讲桃花坞故事;中年级诵读桃花坞诗词、走访桃花坞胜迹、参观博物馆;高年级采访“桃花坞‘非遗’传人”、学习制作桃花坞工艺。在老师、校外辅导员、家长的带领下,学生的足迹遍布桃花坞各地。他们有的用一句话表达活动感受,有的用手抄报展示活动成果,还有的拍下视频、照片向同学们介绍。

四、“桃花坞文化”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措施

该活动的评价采用年级积分制,各年级的学生,每参加一项活动,由负责老师在积分卡上计10分。每学年根据学生的积分情况,授予“桃花坞小博士”、“桃花坞小硕士”、“桃花坞小学士”称号。

“走进桃花坞”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课程资源,提升了学生传承吴地传统文化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第4页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6课时)

走进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走进田园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童话》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走进桃花坞”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走进桃花坞”校本课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