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落花生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9: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国第一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落花生》说课稿

学校:南阳理工学院

院系:教育学院

专业:初等教育(中文) 姓名:张园园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收获》的第一篇《落花生》,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环节来进行展示。

一、说教材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作者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过程,并在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通过对比、借物喻理等手法,揭示出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行文朴实、自然、亲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应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2.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

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6个字:辟、获、尝、吩、咐、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中父亲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③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并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⑵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②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 ⑶教学准备:多媒体、花生

四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思维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辩是非,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他们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更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二、说教法

本课通过借物喻理的手法,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中花生品格的学习,深刻认识到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所以教本这篇课文,我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谜语导入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1.使用谜语导入法,因为课文花生可以用一个谜语导

入,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用谜语导入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发思考,从而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2.使用谈话法,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下引导学生用自己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文中的疑点,难点,利用这一方法,目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使用情景教学法,是因为课文采用到借物喻理的手

法,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花生的外形不美却很实用,我特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使用启发式教学,是确定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导思

想,教师对文中的问题给予指点,指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为调动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学习全过程起到主要作用。

三、说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了给同学们的‚点 金术‚授之以渔,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理解及运用读、思、议、说的方法去学习。这样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针对学生的特点,导入时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我将用谜语导入法,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从而引出‚花生‛一题,为了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我将自带的花生分发给每一位同学,待同学们安静下来,板书课题《落花生》,看到题目后同学们可能会提出质疑,问:‚老师,为什么是落花生而不是花生呢?‛我将给同学们解答‚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与此同时,出示花生根叶图,让同学们观察花生的整体结构,认识花生,了解花生。接下来,我将提出问题‚本文的作者是谁?笔名叫什么?‛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接着,我会给同学们介绍许地山的笔名由来,‚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笔名为落花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因为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对生字词读音已初步了解,我将让同学们齐读课后生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带着上述问题去揭示课文主题。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陶行 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引用谜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2.整体感知,重点导读。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 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事物,而老师只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行了。如:在本节课的质疑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质疑。在同学们通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们提问,同学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母亲要请爹爹来?‛‚爹爹去哪里了?‛‚花生的成长需要几个月?‛等等,我将一一作答,并给积极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从而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接着,我会补充一些问题‚本文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小组讨论后,用动词填写屏幕上的空,( )花生→( )花生→( )→花生→( )花生‛,待同学们讨论之后,指名学生回答。为实现‚学生是主体‛这一课堂理念,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谈话的方式重点讲议花生,我先播放一段视频(播放),播放完毕,让同学们从爹爹、妹妹、哥哥、我、妈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去朗读他们对花生的评价。最后,我将会做一个总结:兄妹们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做了几次评论?几次评论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能会答:‚通过写桃子、石榴、苹果,写花生的好处。‛为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花生品格的学习,我将播放一段自制的音频,并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水果家族,听听他们的声音。‛播放完毕,我将让他们从桃子、石榴、苹果、花生中自选角色进行争辩。之后,我将出示这些水果及花生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他们外貌的不同之处。这样,在听和看中,不仅学会了什么是对比手法,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花生的了解。 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们抓住关键词去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我将采用理解文中‚羡慕之心”‚体面‛两个关键词直奔主题的方法,让同学们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父亲的两次议论,使他们在思维的表达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我便启发学生体会父亲第二次谈论的深刻含义,进而揭示本文的主题——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 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要善于启发,诱导,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因而,我会提出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在你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同学们可能会回答说有老师、清洁工、警察……在同学们讨论之后,我将作总结: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希望我们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能成为像落花生那样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陶行知说:‚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教者充分地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和写作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因此,在教学结束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花生品格的深刻认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巧妙地设计了两道小练笔。

⑴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 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⑵我爱﹏﹏﹏,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 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一样吗?他﹏﹏﹏。

五、板书设计

‚浓缩就是精华‛,好的板书,能简洁地概括出课文内容, 因此,我以简单、形象、直观,具有主体性的板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落花生 ——许地山 种花生

↓ 收花生 ↓ 吃花生

↓ ↗ 对比 ↘

议花生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 借物喻人↗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
《落花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