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备好一节盲校语文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4: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备好一节盲校语文课》 ——备《听潮》有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因此,潜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由于学生及其使用文字工具的特殊性,盲校语文课存在许多与普通学校语文课不同的地方,在潜心备课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以盲校学生特殊性为出发点,备出盲校语文课的特色。

1、仔细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将课文读出新意,讲出新意。只有自己读懂课文、从中受到感悟,才能教会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悟。当我拿到课文《听潮》时,结合教参,对课文进行详细的研读,从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到文章章法、主题思想,一一进行解读。当我读到文章中描写大海落潮的语言时,我的心也仿佛平静下来,当我读到文章中描写大海涨潮的语言时,我的心也仿佛跟着兴奋起来,我立刻被这优美的语言吸引。可这又是不够的,我疑惑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写到“伟大的乐章”,疑惑作者面对大海为何要描写出此起彼伏的心情乐章,当我再次阅读作者的简介和创作背景时,终于领悟了文章的主题,作者的一句话“我爱大海,我爱人生”,使我领悟到作者那起伏变化的人生乐章,明白了作者面对的是大海,感悟的是人生,潮起潮落正如人生的起伏变化。面对这篇3十年代的文学作品,我读出了它新时代的意义,读出了自己的体验,将作者的感悟和自身的感悟进行对照,得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那就是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通过解读,我对这篇文章首先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初步设定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

2、自己解读文章的过程,只是自己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有所感悟,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就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阅读文章,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有什么疑问,在此基础上,结合盲校学生的特点,将起初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修改。比如《听潮》这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用语言来描写听到的海潮声的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写作手法,起初我把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定为通过研读文章,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当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虽然这是一篇描写听到的声音的文章,但由于它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其中有些语言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学生很难通过语言走进作者描写的乐章般的情境,更难理解作者面对大海时心中真正的感悟。于是,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朗读训练,学会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海潮的艺术手法,学会抓住特征描写大海的刚柔相济,体会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另外,学生层次多,也是我需要关注的,盲校班级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这一点出发,我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A层同学能够通过深入分析海潮特点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情感及其人生态度;B层同学能够通过引导了解潮起潮落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感情;C层同学能够知道本文课题和作者,了解本文的内容。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括的分层,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偏差,有的层次的学生可能会超出老师设定的目标,有的同学可能达不到,这就需要老师课堂上的随机进行调整。

3、教学重点的设置基于课程目标和文本本身,难点来源于学生,从盲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而制定教学重难点。在《听潮》时,当我以学生的角色阅读文章后,确定了教学重点,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阅读中体会文章抓住海潮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绘声绘色地把海潮的声音、情态、性格表现得生动而深刻的写法。考虑到学生由于视力缺陷,很难把语言抽象为头脑中的一幅幅画面,很难通过语言阅读进入文章所描写的乐章般的情境当中,再加上很多学生没有亲临大海,对大海的了解也只存在于表面,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乐章意境;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4、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后,将自己放回到教师的角色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考如何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这个过程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在最初自己研读课文时,脑中就产生了一些小的火花,觉得可以这样或那样进行教学;当我以学生的身份去读文章时,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我都会及时将它记录下来,可是这个时候我觉得杂乱无章,不知道哪一个方法是最合适的;当我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时候,我逐渐明确了教学思路,无论思考哪一种教学方式,它都需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围绕这个中心,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由浅入深、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这就是我的教学思路,循着这个思路,我设计了四步教学法:导入(创造情境)→听读(初触海潮之貌)→研读(细听海潮之音)→赏读(静悟海潮人生)。这四个步骤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围绕了教学目标,学生跟着老师进入情境后,听读描写海潮起落的文字,有了初步的感受,再通过老师不同方式地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字仔细聆听海潮的声音,再结合作者背景和自身体验,感悟海潮人生。

5、初步的教学思路的确定并不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因为仅仅有这个框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微观上去把握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方法:

①如何导入。《听潮》这篇课文,如何创造情境导入,我思考了很多方式,最后我决定使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那就是身边的一位盲人朋友每年都到海边去听海的亲身经历,他那用心听海的体验,使学生产生了兴趣,是什么吸引盲人朋友每年去海边听海,用心听会有怎样不同的声音呢,作者用心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于是,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②结合盲校学生特点,学生由于视力缺陷和地域特征,无法真正见到大海,更没有真正听到过声音,因此在初触海潮声音时,我设计了听读这一个环节,并在这一环节中采用了海潮起潮落的视频,使低视力学生能够利用残余视力看视频,盲生通过听视频中海潮涨落的声音,拉近与大海的距离,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海刚柔相济的特点做准备,此时学生也与文本擦出了心灵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配合视频中海潮涨落的声音,老师背诵描写海潮涨落的文字,学生看、摸课文,听声音,相辅相成,将文字所描写的景象用视频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③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描写大海的刚柔相济,体会其艺术手法,在研读环节中,学生分析三幅图画时,我通过逐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字来把握海的特点,如讲到海睡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方面看出大海睡了?让学生通过抓住文本本身体会潮起前的宁静;第二幅海醒图中,问学生:从哪些动作看出海醒了?让学生通过抓住文中描写海醒时动作性的句子来体会海醒时的兴奋;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体会海的刚柔相济,又可以学习作者的手法。

④为突破重难点,使学生进入文章所描写的乐章般的情境当中,我依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于学生的视力缺陷,对文字描写的具体可观的形象很难理解,因此我将着眼点放在描写声音的文字上,利用通感效果,依据课文描写起伏的乐章意境,用给人不同感觉的音乐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情境,而且在播放给人不同感觉的音乐时,老师进行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将学生带入那不同的情境中去。我分别使用了《舒缓小夜曲》、《月光奏鸣曲》和《命运交响曲》这三首差别很大的曲子,当学生听着音乐,听着老师的讲解,情感也随之变化。听见小夜曲感到静,听见月光奏鸣曲感到兴奋,听到命运交响曲感到愤怒„„他们逐渐进入了潮起潮落的情境中。当然,光有这一方法的设计是不够的,当我思考如何真正让学生体会大海醒时的兴奋时,遇到了困难,觉得怎么设计都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此时,我考虑到,应该利用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去掌握他们未学过的知识和能力。于是,我想到了学生的想象力,我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潮起时的凶猛情景,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潮起时的兴奋和潮涨时的凶猛了。让学生想象在不同的图画描写中,大海分别像什么,利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学生通过想象大海分别像什么,进而把握大海涨潮落潮时不同的特点。如何带学生进入乐章般的情境这一难点得到了突破,那么如何使学生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我结合自己在研读课文时的体会,这样设计教学问题:在研读环节中,分别讲每一幅图画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或者自己说出作者的心情,在赏读环节中,我让学生结合作者背景,通过总结,水到渠成,得出作者对人生的态度,那就是积极乐观,敢于奋进。此时,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

⑤当从宏观到微观设计教学环节之后,还有一点需要仔细考虑,那就是如何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衔接自然。从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听读课文精彩文字,听读完文字后,老师通过提问同学听后的感觉,引出对三幅图画的概括,进而过渡到研读三幅图画的环节中。这个过程其实是将之前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再次整理的过程。

⑥盲校学生学习课文存在自身的难题,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听潮》教学中,我采用了网页的形式,它可以将视频、音频、图画、动画和文字融为一体,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另外,网页中的文字,学生可以通过阳光进行朗读,有效帮助学生自己读文字,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当然,这个网页的设计要遵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将有用的材料整合在一个网页中。其中,文字设置成蓝底白字,便于低视生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进行教学,比如,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原话时,可以用笔直接在网页上进行批注,非常醒目,便于低视生看,理清思路。

⑦利用电子白板,精心设计板书。板书的书写要和课堂教学环节相结合,并且要融入教学环节中,同时还要起到过渡总结等作用。例如,导入时海潮涨落的三个阶段的概括性板书,起到了过渡到分析文本环节的作用,小结时写出作者在不同阶段时不同心情的词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最后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写下来,老师边说边写,满足了低视生和盲生的需求,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也得到突破。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遵从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的原则,课后备课就是每讲完一节课,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修改,充实提高,经过“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比如在上过一篇课文之后,我写下这样的小结:学生的感觉和我预测的不吻合,如果有合适的回答,可以借此直接导入下一个环节;老师评价语言还不够,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然后思考:如果下次再上这篇课文,应该怎么改进。如此循环,直至完善。

总之,备好一节盲校语文课,需要从课本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结合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完成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备好一节盲校语文课,才能上好一节盲校语文课。 (作者:陈瑜 写作时间:2009年3月 获奖情况:“2009年北京市特殊教育征文”活动二等奖)

如何备好一节小学语文课

怎样备好一节个性化的语文课

如何备好语文课

怎样备好一节英语课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怎样备好一节美术课

如何备好一节化学课

怎样备好一节音乐课

如何备好一堂语文课

新教师如何备好语文课

《如何备好一节盲校语文课》
《《如何备好一节盲校语文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