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德育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7: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巧用“大摆臂行走卡”评价,培养责任心

一学期以来 大摆臂行走可谓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积极参与“大摆臂行走卡”评价实施,特别在大摆臂行走卡的正面评价纠正评价方面做了些探索,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了,自信心被提高了,行为习惯也日趋完善。“大摆臂行走卡”评价使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给孩子的不断成长注入持久努力的不竭动力。

由于孩子的个性差异,在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学习差个性强,爱出风头,行为控制能力较差,遇事易冲动,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受校风校纪约束,不顾周围同学的感受。他们身上缺少一种责任心。 小王就是这群特殊学生中的一个。分班时他的成绩排名在我班是倒数第一。该生 “球场上是指挥官,课堂上是捣乱王,上课铃声响过未见他入座,下课铃刚响已冲出。”在家里,父母更是拿他没有办法,曾多次向我表示不管了放弃了,我也曾多次对她妈妈说,老师不会放弃的。但学校刚开始开展星级班评比时,我班总会因课间行走、红领巾没有佩戴等扣分,没能获得满分班牌,而每项扣分基本跟小王有关。两周下来,班级里有部分同学耐不住了,当面或背地里埋怨他耽误了满分班的奖励。对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绝对是无效的,每到课间总会用五年级的同学来告状,在楼道行走不规范,厕所打闹。恰好学校实行了大摆臂行走,还好,他很讲义气,有股侠义心肠。想试试“投其所好”一招。私下里,我找到他对他说想不想得到大摆臂卡,他眼里放光,很是期待。鼓励班长张子昂兼他的同桌多护着小王,在班级尽量找机会夸夸奖他。经过一周努力,终于领到了“大摆臂行走卡”,我在教室里隆重地给每个同学颁奖,表扬他们懂得对他人负责,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大家同心协力才有我们今天的收获!下课后,我让小王到办公室,夸他像个真正的男子汉,很有责任心,说道做到,小王连连向我表示,以后不会让班级扣分了。 果然他的纪律性强了,再也没在星级班评比中给班级减分。

每天看着他兴冲冲地的在我面前展示他的胜利果实我又灵机一动,何不利用大摆臂行走卡促进他学习的进步呢?其实从开学初我班就开展了“语文激励卡”评比活动,效果很好,但对于他这样的后进生收效甚微。我问他每天能不能完成作业?否则要扣大摆臂行走卡。但如果能完成,坚持三次换一张大摆臂行走卡。毕竟原来10次作业得有10次写不完,他坚持到第三天就犯了老毛病,当我没收他的大摆臂行走卡时,他哭着在书包里掏了半天才掏出来。我当即表示如果能坚持三天按时完成作业,没收的归还,再奖励一张。接下来的三天他果然做到了,我在班里大肆表扬,并表示坚持一个星期再重奖,并且坚持到月底要发奖品。在月底的总结表彰会上他真的走上了领奖台。几个月的坚持他在纪律上未给班级减过分,学习上进步也很快,语文成绩由原来的三四十分得了80分,特别是我把这一方法告诉了英语老师,他的英语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由原来的十几分考到了72分。

小小的“大摆臂行走卡”改变了小王,也改变了班级里几位特殊学生,班级里好人好事也多起来,成绩都提高了! 一个孩子在班集体里,都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这个集体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都应该有种“我为班级添光彩”的责任心,这样的班级凝聚力才会越来越强大。

让教学生活化

---《北京的春节》目标教学案例分析

初教学《北京的春季》这篇课文感叹于没把它提到开学初去上,这样的话,年味留有余温,大概学生更有兴趣,教学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吧。但通过教学,发现,其实不然,回味过年生活,再走近北京人的春节风俗,学生的热情丝毫未减,让教学生活化,感触挺深。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了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选文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第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疏通字词障碍,并口头说说课文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第二课时本人重在引导学生根据时间为线索进行研读感悟,并结合学生自己的春节生活和我们云和当地风土人情,让学生边说边感悟。这一环节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截取其中一个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除夕这一天是过年当中令我们最兴奋的一天了,在这一天,北京人又有哪些风俗呢?另外和我们云和人的风俗有哪些差异?

生:(读有关段落)

生1:“除夕这一天,北京人喜欢贴上红对联,贴上各色的年画,这一天要做年菜”这和我们家也是一样的。

生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也和我们一样。

师:过年过节,关于“年”还有一个传说,有谁知道? 生3:其实“年”是一种怪兽,人们过年穿红的,贴红的,放鞭炮,就是为了赶走怪兽。

(在这里,学生还把“年的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课前我也查过很多关于“年”的资料,众说风云,不管学生讲得对错与否也不重要,作为一个插曲,还可以激发大家的兴趣)

师:大家的课外知识还真是丰富。的确,北京的除夕夜真是太热闹了,小朋友还要守岁呢,除夕之夜,你们守岁了吗?谁知道,为什么要“守岁”呢?

生4:我们守不牢的,守着守着就睡着了。我知道“守岁”可以让父母亲和老人长寿。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文中有句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天你们家都团圆了吗?你有什么想法?

(上到这里,学生便说开了,开始说团圆桌上有多少人,团圆桌上有多少菜,谁的哥哥又从哪里回来了,谁的叔叔过年又买回了什么……好生热闹。)

师:相信大家意犹未尽,留到下课再说吧。北京的除夕和我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讲究团圆,我们不管吃的多好,穿得多漂亮,最高兴的还是一家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本堂课的教学还有一个片段就是关于“元宵”的,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谈,此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不需要表达得有多华丽,孩子们生活化的语言让课堂的气氛急剧升温,了解民风民俗还有什么比这更具有说服力呢?像《北京的春节》,我们的学生不知道真正的北京是啥样,北京人的春节现场会是什么样,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我们本地人过春节是怎样的。于是他们会用自己的经历去推想北京人的春节生活,再借助语言文字,可以尽情领略一番,受益匪浅。语文的知识很丰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学习更多的语言文字,最终就是为了走向生活,相信语文教学会更具时效性。生活化的语文应该抓住的是生活中的契机,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去拓展延伸,反之有时候也可以借助生活去理解文本,相辅相成。

让教学生活化,静静地,走进课文里,悄悄地,从生活中走出来吧!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德育小案例 德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