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哲学导论论教育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7: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教育学》读书笔记

姓名:******学号:******专业:******

1、内容摘要

① 导论

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P3

那些从小被母亲娇生惯养的人也是无可救药的,因为一旦他们踏进社会,就会越来越多的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和打击。P4

人需要保育和塑造。这里所说的塑造意味着规训和教导。P4

由于见识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复又取决于见识,故教育只能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一代人将其经验与知识传给下一代人、由这一代加以改进后再传给下一代的方式,才能产生出正确的关于教育方式的概念。P7

只有在君主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时,我们才能指望“善”会自上而下的实现。P9

靠驯服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问题首先在于孩子们学习思考,对那些一切行动由之而出的原则进行思考。P113

② 论自然性的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必须注意,教育的最初阶段必须只是否定性的,也就是说,一定不要在自然的安排上再增加什么,而只要不妨碍自然就了。P18

对孩子最早的败坏乃是依从他们独裁式的意志,让他们靠哭喊就能迫使一切人就范。P20 人为的工具用得越多,人就会越依赖器具。P20

当孩子想靠哭喊来迫使大人做什么时,可以对其不予理会,但他友好的要求的东西,只要是对他有好处的,就应该给他。这样孩子就能习惯于坦率地表达想法。P22

人类很多弱点的产生,不是因为人们没有交给他什么,而是因为给了他虚假的印象,P23 对人来说,最好的休息是劳动之后的休息。P28

散漫是绝不能允许的,至少在学校里是这样,因为他最终会导致某种散漫的偏好和习惯。最好的人才也会由于散漫而荒废。P30

培养人心灵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让一个人自己去做他想做到的事。制作对于理解来说是最有用的辅助工具。对于那些仿佛是完全从自身出发学会的东西,人们总是掌握的最彻底,记得也最牢。P33

当儿童说谎时,一定不要惩罚他,而要让他面对轻蔑,并且告诉他,人们将来会不信任他。如果儿童做了坏事大人就加以惩罚,做了好事则予以表扬,就会使他为了得到好处而做好事。往后,当他进入一个并无这种奖惩的世界,做好事而无奖赏、做坏事而无惩罚时,就会变得只关心自己在世上过得怎么样,他之行善或作恶,取决于怎样做对他来说最有好处。P35

儿童所受的教导应该与其年龄相称。一个儿童的聪慧必须是孩子式的聪慧,而不是对成人的盲目模仿。P39

③ 论实践教育

礼仪是塑造外在形象的艺术,人们必须掌握它。P40

遮掩并不总是扭曲,因此有时是可以容许的,但他与虚伪只有一步之遥。P41

如果人们要塑造一种好的品格,那么首先就必须去除激情。人们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即不使自己的禀好变成激情,学会在被拒绝时承受那种得不到满足的匮乏。P41 办事要有坚定的决心,并能将其付诸实践。

要是我想别人做了允诺,我就要信守它,即使这会给我带来坏处。因为如果一个人决定要做某事,却不付诸行动,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那种一再拖延,而不能把自己的决定付诸实行的人是不可靠的,不能指望他们将来会有所谓的浪子回头。P42

人们一定不要把儿童的心变的软弱,即总是为他人的命运所感染,而是要是他们坚强。P44

如果宗教不与道德良心相结合,他就没有作用。没有道德良知的宗教只不过是对神的迷信的侍奉。当人们赞美上帝,赞美他的力量和智慧时,只是想侍奉上帝,却没有因此而思考人应该如何贯彻上帝的法则,没有去认识和探究他的智慧和力量。P48

人们应该让年轻人绝对地依其自身、而非依据他人来进行评价。在绝不构成人之价值的方面仰慕他人,只是虚荣而已。进而人们还必须向他指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严肃认真,不是单纯看上去认真,而是努力真正做到这样。必须让他注意,当他经过深思熟虑决意要做某事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行动都必须落在实处。要么就干脆不做决定,而让事情存疑。P51

——摘录自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论教育学》

2、读书心得

说实话,我并不十分了解康德。熟悉的只有他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最敬畏的是心中的道德律和头顶上的星空。哲学的世界令人心醉神迷,却每每让我打开封面之后就陷入瞌睡。更多的时候,只能借助于二手的言说心向往之,也许这是另外一种保持敬畏之心吧,远观而不敢(无力)亵玩焉。

吾道不孤,如我这样的在康德门前逡巡的人何止千万!我常常自我安慰,不敢不能走入康德的世界,恰恰正如那个矮个子不能走出柯尼斯堡那座小镇一样。我们的世界和哲人的天地绝对犯冲。

而今终于抗住诱人的瞌睡,拜读完了康德的《论教育学》,内容还是那么生涩,道理却让人心悦诚服。

在《导言》中,康德试图要阐明,或者要反复强调的是:人必须要接受教育。根据人成长的不同阶段,康德所理解的教育更贴近这些阶段的规律,即包括保育、规训(训诫)、塑造在内的教导。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就康德所说的,“人类应该将其人性之全部自然禀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从自身中发挥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恰恰是教育的介入。比如,对于规训的强调,在康德看来这有利于防止人由于动物性的驱使而偏离其规定性——人性。也就是说,康德试图向我们指出的是,训诫可以让人摆脱动物性而回归到自然的人性中。这也是他所极力推演出的结论性的定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我深以为然。

1) 之于自然性教育的感悟

自然性教育,其实从吃第一口奶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孩子和周围世界沟通最有效,也几乎是唯一的工具就是哭声了。他们一哭,大人们总是过去喂他,或者逗他。康德认为,这是败坏心志和道德的开始。他们会把哭作为手段和武器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他们的不合理的、任性的要求必须不予理睬。否则,以后这种自然禀赋一旦败坏,再扭转就必须依靠严厉的惩罚才行。

摇篮、襁褓、牵引带、学步车,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而且是有害的。人为的工具越多,人的依赖性就越强。

康德的这些观点,现在会有很多父母痛骂他狠心肠的,而且也注定没有市场。不信你可以到市场上看看到处充斥的是什么东西。我真疑心,也许这些商家一定是读了康德的书,一意要和他反着来的。

教育太难,堕落很容易。 也许一些父母,先前也打算严肃的教育孩子,但是对上那么一双懵懂的与自己血脉相连的眼睛,狠心也就变成了不忍心。尤其是现在,计划生育作为基

本国策,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更是宠爱,任孩子予取予求。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不知会培育出多少任性骄纵的孩子。

不过,对于孩子友好要求的东西,对他有益的,尽可以满足他,这样孩子就能坦率地表达内心想法,而不失一味的哭求。

灵魂的培养目的在于自然,去除人为工具,保持天然能力,大胆尝试各种运动,参与游戏,学好忍受匮乏,实际上,欲求把小孩生活一切都变成游戏是一种妄想,他们最终必须进入事务性的生活。所以,不要懒散,学好劳动是最重要的。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要是无所事事,也是难以忍受的。我记得在中小学的时候,两周必有一次劳动课,栽树拔草清洁搬运之类的,打打闹闹,比上课有意思多了,在那样的活动中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根本没有的东西。现在的课堂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些东西了?

总之,自然性的教育应与年龄相称,不要教导孩子小小年纪就去学老成。父母也应树立起榜样,不要让孩子的模仿未入歧途。

2) 之于教育理想的感悟

在我们看来,教育所进行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的传承,但这并非教育的全部,也不是人从教育中得到的全部。康德指出:“教育一方面是把某些东西教给人,另一方面还要使某些东西靠其自身发展出来”。事实上,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的重任,同时也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教会思考,促进思想的融合、内化,直至最后升华,最终使人获得完美的人性。这远远高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从这个层面上说,真正的教与真正的学,这二者不可或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去弱化教师的“教”的同时,空泛地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课堂热闹是热闹了,可是这样的“学”仅仅是技巧层面的演示而已。用课堂上表面的喧哗去代替冷静的思考、在热闹的背后缺少触动学生心灵的东西,如此,学生如何抵达自身,发展个人的自然禀赋,他们离完美的人性又有多远呢?

康德说“人应该首先发展其向“善”的禀赋„„改善自己,培养自己,如果自己是恶的,就要让自己变得有道德——这就是人应该做的„„因此,能够对人提出的最大、最难的问题就是教育。由于见识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复又取决于见识,故教育只能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一代人将其经验与知识传给下一代人,由这一代人加以改进后再传给下一代人的方式,才能产生出正确的关于教育方式的概念。”

而今天当我们热衷于创新花样百出的教育方式、教育理论,试图通过素质教育来颠覆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对此有着理性的思考,我们的创新在哪里?除了术语的创新,还有些什么?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它们最终要把孩子导向哪里?在素质教育中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其实,在18世纪康德对此有过怎样睿智的思考。

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人回归到人的本质属性,这恰恰是教育所要抵达的理想彼岸。怀有理想并始终给人以终极关怀的教育,才是我们所需要所追求的。这样的教育理想必然能培植出人性之美,促进人最终能愉悦地回归自己。 “最后要向他们(年轻人)指出,他们有必要每天给自己做一个总结,这样当生命结束时,他们就能对自己一生的价值作出评价”。

对于康德,我怀有永久的崇敬,因为他留给世界的是一座沟通了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桥梁。他对于人性改造的执著理想和信念,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科学哲学导论读后感

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教学大纲

哲学导论教案

政治哲学导论

《教育哲学》读后感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中国海洋大学

语文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论文

中国哲学智慧读后感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哲学导论论教育学读后感
《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哲学导论论教育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