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9:4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刘瑜《民主的细节》有感

作者:张伯逸

学号:41104005

最近读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再加上听谭老师的课,感触颇深。基于民主这个话题太大,鄙人又学识鄙陋,实在理不出个一二三四点的逻辑,只好按照最近的经历加上对《民主的细节》(后文省略为《民主》)的理解走走说说,故本文或行文凌乱,没有明确的中心,还望见谅。 先从今天课上谭老说的天堂地狱说起吧,天堂与地狱除人不同,其他均一样,吃饭时每个人都是用一双长长的筷子,天堂之人(应该是灵魂吧)将菜夹给对方,大家都能吃上;地狱之人各顾各的,筷子都打到一起,结果大家都吃不上。不过,这也就是天堂之所以能称之为天堂的原因。地狱里大家都是利己的,天堂里大家都是有道德的(不能说天堂的人都是利他的,如果有一个人不给对方夹菜,要么整个天堂原有的道德系统不复存在,天堂沦为地狱,要么天堂会把伪装成“天使”的“魔鬼”清除,但无论如何,天堂的道德都是基于每个人都能吃到菜这个本质上利己“经济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集体主义吧),但是这个道德的存在又要基于大家的互相信任,没有绝对的信任是不可能达到天堂的状态的。

刚刚说到集体主义,其实我觉得集体主义本质上是好的,只是中国不是适合孕育集体主义的沃土,相反的,我觉得美国反而更适合。可能由于中国人长期被封建专制统治太久,在现如今的社会又被应试教育压迫了很久,再加之社会制度各方面的不完善和媒体导向的问题,许多中国人都十分渴望自由(e.g.89年6月),但是又不能成熟地运用自己的自由,再加上现今中国主流意识过分强调“集体主义”,使得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就像妈妈整天啰啰嗦嗦叫我们做些什么事,就算明知那是对的也不听。相反,我们一贯认为自由,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其实不然),却能在集体上做的很好,例如他们的民主就明显是集体主义的,让个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时候,由个人构成的集体的利益必然也是得到保障的;他们的自由也是确保其他人的自由不被侵犯下的

1 /

4自由,所以这所谓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完全的那么“个人”,或许也正是他们强调“个人”并能切实的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使得他们由“每一个人”组成的集体能够得到利益最大化吧。所以一切去个人的集体主义都是浮云,而可惜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恰恰一直在强调这浮云。

想到今天课上说到的禁欲问题,突然想到一部电影《撕裂的末日》(Librium(2002) by Kurt Wimmer),这部电影不仅涉及到禁欲,还有未来的理想社会还有权力的腐化等等问题,一部有剧情的科幻片还如此有主题真是不简单。影片的主要内容是讲未来一个叫做耶和华教的教会统治世界(搞的跟中世纪差不多),世界也达到了金庸所说的没有国与国区别的世界(即无国家存在的世界),还没有被统一的国家耶和华就用武力统一(这又搞的跟日本差不多),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由于“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不知谁说的),所以科技这么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统治者必然要在意识形态上下功夫,故他们研制了种不知叫什么的药,每人每天都要注射,使得自己没有欲望,也就不会有什么反抗之类的心理了,而实际上耶和华最高领导人就从来不注射,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他可能本来是想着打救这个世界,最后被过大的权力腐化了,又或者只是打着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这个道德幌子,而做着看似为了别人实际为了自己的事(如像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样统一别的国家)。所以我们最起码得到的启示是:权力坐大的确很容易腐化,所以权力制衡的制度是很必要的;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貌似很道德很为别人或别的团体着想的人;己所欲,勿施于人(如日本说我们这么繁荣,不如让大东亚也共荣共荣?玩笑而已;又如欧盟见到希腊债券这么3211 参考《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你管得着吗》一章,209页;《先天下之急而急》一章,215页;《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一章,220页。221页:当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伤害他人的”自由”时,他就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222页:自由的悖论恰恰在于,自由的保障,来抑郁对自由的限制.

2 未来社会中,人类的思想和情绪受到政府的完全控制,所有能引人情绪波动的如艺术品、书籍等都被严格禁止,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铁腕机构来摧毁那些违禁品和试图反抗的地下组织,但人类的天性又岂是能被如此禁锢的?

故事发生的时间锁定在一场虚构的世界核战争后。在这场人类的大浩劫之后,为了寻求人类不至于被自己毁灭,政府开始推行一种奇异的设想。给每个人注射一种麻痹情感神经的药物,使人们不再拥有感情,变成一堆行尸走肉。而约翰·普莱斯顿则是这个政府的忠实“看门狗”,军事部门高级官员。他摧毁一切艺术品、工艺品,并将一切抗令不抛弃自己感情的人杀死,甚至于自己的同僚派彻吉。而原因仅仅是,派彻吉非法藏有一本违禁的书籍。 在一次行动中,约翰遇到了敢于向他挑战的玛丽·奥布赖恩。她使得约翰开始断绝药物,试图体会有感情的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他被那些第一次出现在他生命里的奇妙动人景象所陶醉了,也深深的为每天履行的破坏艺术的行为感到愧疚和内疚。他的反常行为,被一直窥探其位置的新同事布兰特看在眼里,于是想尽办法,试探约翰的虚实。在工作与道义之间,在危险与安逸之间,在情感与沦丧之间,约翰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主角约翰·普雷斯顿是高级教士,具有超人的反射神经,能在敌人即将要出手的情况下把对方制服,将枪炮武术发挥到了极致,还能用心感应到违禁品的位置。开始他是一个忠实的古拉曼顿教士,冷血无情,自己的妻子被火化而没有悲伤,下令焚毁〈蒙娜丽莎〉,亲手杀死阅读叶芝动人诗篇的搭档。直到被贝多芬的音乐所感动,看到阳光照耀下世界的美丽,停止服用帕西姆,并还有点隐蔽的拯救小狗的性命,他开始觉醒并有了痛苦和喜悦,人类的情感开始复活。(来源:百度百科) 3参考《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一章,14页

危机,琢磨这要不要帮他先垫着,让些懒惰的希腊人向我们那样多上上班,多干干活,经济更加繁荣?从希腊的公投我们就知道希腊人是不领情的)。

说到电影想起安吉丽娜茱莉的《换子疑云》,里面反映出美国洛杉矶警方也曾经是腐败的,掩盖事情真相的,总之中国人现在用于评论中国警察的各种负面词语都可以用在当时美国LA警方身上,此外,《民主》一书也指出美国也曾经出现过现今中国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只是美国政治体制纠错能力比较强,免疫力比中国好。所以说我们不要一味的说美国的自由民主有多好,事实上他们也有失效的时候,也有遇到像中国这样的问题,不过人家体制修复了,中国其实也可以,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中国只要改革就好了,但是中国的最大问题就是像我们宿舍的人,明知道早起床是对的,但是就是起不来,又或者像刘瑜所说的美国人那样,一方面斥责政府为了”拥有石油”而打仗,另一方面却享受着”石油文明”带来的各种好处那样自相矛盾无所适从吧。另外改革又不知从何改起,直接套用三权分立吧,又不能说是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所以中国改革何去何从,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此外,《换子疑云》中牧师Gustav Briegleb 曾说过:”Anyone reading the newspaper with half a brain would see through it instantly.Sadly, that would exclude about half the readership of the Times.”由此可见美国也曾出现过如中国一样的民众的普遍“愚昧”(至少国人曾经这样评论过自己),随便听信媒体的言论,而大众传媒也一如中国绝大多数传媒那样是御用文人,只为当局说话,而且很多的权威、专家、学者(如Dr.Tarr),也一如中国的counterparts那样,只为政府说话,政府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大众传媒要用于说76544 故事发生在1928年的洛杉矶,安吉莉娜·朱丽所饰演的母亲Christine上班前跟她的儿子Walter告别,然而等她下班回来后却发现儿子不见了,Christine苦苦寻找多日仍毫无音讯,几个月后,警察将一个9岁大的男孩带到Christine面前,这名男孩声称自己就是失踪了的Walter,然而Christine并不认识这个男孩,在面对成群的警察和记者情况下,Christine还是收留了这个孩子。回家之后Christine发现领回来的孩子比失踪前的Walter要矮3英寸并且割了包皮。警方为了使Christine相信找回来的孩子是Walter,派遣专门从事儿童研究的医生Dr.Earl W.Tarr 与Christine会面并且”有科学根据地”解释了Walter变矮原因。(来源:百度百科)

5参考《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所谓细节》一章,20页

6

7参考《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控制石油的什么》一章,112页That iue of Times read:”Acting on the request of the 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 Dr.Earl W.Tarr, a child specialist, examined Walter Collins to determine to cause of his lo of weight, palene, confusion and rundown condition noticed since the return of the boy to his mother last Monday.‘I examined the boy thoroughly,’ Dr.Tarr said, ‘and it’s clear that he has something to tell.I’m sure that in time he will give his boyish story of the entire affair, but not until he has the faith in his listener.And that is what he is lacking here, faith in the poor lad’s story.Course of my examination, I found nothing to dispute the findings of the LAPD.’”(Source from: Times)

真话,不要只说些大众爱听的话或者是些无关痛痒的话,真相比大众的喜好更重要,说到这里我就觉得某本政治书中所说的“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有问题。另外,说实话,中国太像当年的美国的,各种制度不够成熟,人民的思想也不够成熟,不过既然美国能走过来,我们这比美国资本主义还要先进的社会主义是不是就会走的更好呢?我只能继续说,我们拭目以待。

再讲讲我理解的边沁的功利主义吧,刚进校没开学带我们的学姐就说我们学校不像综合型大学有多种思维,只有一种思维,利益。其实最大幸福未必是好事,就像最大利益一样。结合我刚学的《经济学原理》谈谈吧,不过由于是英文上课,所以下文术语均为英文,请见谅!由于有negative externality 的存在,政府要对公司征税,而征税会产生dead weight lo,从而使得total surplus减少,也就使得consumers & producers的利益都减少, 而由于在经济学中,我们假定people are rational,所以显然产生negative externality的人是不会承担externality的费用,虽然total surplus会减少,但是征税还是必要的,因为总要有人对negative externality负责,由此可见maximum happine不一定是好事.另一方面,在《民主》里也有提到,Starbucks相当一部分咖啡豆都是fairly traded的,所以导致Starbucks 的咖啡卖那么贵(fairly traded 的咖啡豆是普通的价格三倍,旨在帮助种咖啡豆的农民),不过许多消费者反而愿意买这些贵的咖啡,不过金钱利益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情况下,幸福感或许得到了最大化,咖啡农挣了更多,Starbucks赢得社会尊重,消费者因帮助别人而得到满足,不追求金钱利益最大化而追求幸福最大化,舍弃金钱而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这或许是功利主义的真谛吧…

暂时就先写这么多了,文章凌乱,多多包涵! 1312101198

8

9 参考高中政治课本《政治文化生活》一书以下内容参考Princile of Economics (fourth edition) by N.G.Mankiw, preed by CENGAGE LearingTM, published in 2009Refer to Principle of Economics (fourth edition)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page 204 11 Refer to Principle of Economics (fourth edition) Chapter 8,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page 160 12 Refer to Principle of Economics (fourth edition) Chapter 9,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ge 178 1013参考《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章,96页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读后感民主的细节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 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

敢于《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