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国梦”

学生:徐凌超 20090840523

最近无意在豆瓣读书上看到对这本《民主的细节》评价很高,出于兴趣,我就买了一本回来。翻开目录一看,话题很大很深奥,既有权利制衡、公民社会,也有福利平等、法治自由等。想来就当是政治学课本去看了,于是把这当做“任务”对待。然而看了几页,我欣喜了,我发现这并不是一本纯理论的教科书。这本书的妙处在于作者刘瑜她不跟你讲理论,而是把政治当作故事来说。于是乎,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评论,经过她散文式的语言分析,生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且丝毫不损逻辑的严谨性。记得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我想刘瑜做到了,她把枯燥难懂的政治知识装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实事里,既言之有物,又不失作者特有的韵味,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作者试图用故事的方式讲述民主与美国,讲述民主的细节,美国的细节。对于美国,从小耳濡目染,尽管没有亲自去过,仅从教科书以及老师的教导中,我了解到了我们要警惕美帝国主义,因为它支持台独分子,因为它时不时对中国指手画脚。然而了解止于此,从来没跨出过国门,甚至身边的人都没有去过美国的经历。再长大点,是高中同学的出国热,是大学时同学们对谁谁能出国的羡慕,尤其是能去美国。这个美国跟自己以往认识的那个美国,其实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再称呼它为美帝国主义,我们了解到了在美国你可以指着总统大骂而相安无事,知道了在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中国的N倍,也了解了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知道美国的种族冲突,然而,我们每个人心中似乎都充斥着一个“美国梦”,这个梦她意味着公平,自由,以及平等。找工作不需要凭关系,到处托人,网络上不会有人随意对你的言论进行审查,更不会有人带着一帮人,强制拆除你家房子。

我们会发现越是长大,这个梦想越是在滋生,而现实却越来越远离梦想。《民主的细节》又一次让我重新审视心目中的“美国梦”。我们大多数人没离开过中国,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有一些好奇和感到奇异,正如作者在书中描述的: ABC电台天天骂总统、为什么美国前司法部长会去给萨达姆做辩护律师、老百姓自掏腰包购买比较贵的咖啡以支持巴西的咖啡农、巴菲特抱怨自己的收入税交的太少或者是美国人至今还在津津乐道的谴责30多年前的“水门事件”。

我惊异,因为想不通;想不通,因为这些事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从来没发生过。不仅仅是我,就连当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参观美国之后写道:“在所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我很快发现了这个基本事实对整个社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给公众舆论带来一定的方向,给法律带来一定的基调,给统治机构传输新的公理,给被统治者带去特殊的习惯……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资深的基本事实……”

所有的这些都在告诉我一个事实,那就是抛开所谓的意识形态,从细节去解读一个国家。正如作者试图提醒人们的那样:别忘了细节!美国是一个细节的美国,政治也是细节的政治,我们从个人的细节往往能更好地解读一个人,对于国家同样也是一个道理,我想“民主的细节”正寓意于此。

当然,任何一种政治都有它的两面性,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美国梦”仅仅是美丽的泡影与真实的谎言。然而正如《民主的细节》获评为新京报2009年度社科书之后,刘瑜的答谢辞里说到的那样: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完美的人性、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政治,但是完美的不存在,不应该是我们放弃追求“稍微美好一些”社会的理由。我们应该用自己手中的能力去建设我们自己心中的“美国梦”!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读后感民主的细节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 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

敢于《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