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入党教材教案 第一章

发布时间:2020-03-03 04:38: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理解两个先锋队的含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体现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党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亮点】

结合党的性质的理论知识讲解,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指导大学生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重难点】

中国共产党先锋队性质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实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座的同学都是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入党积极分子了。你们对于中国共产党有多少认识呢?你们既然要加入一个组织,尤其是一个政治团体,那么首先要搞清楚她的性质。通俗地说,就是要搞清楚她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既然同学们都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 。 我们党建党已经90年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我们的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性质在新时期有没有发生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先锋队性质是发展变化的。党的十六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只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增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表述。这一变化是我们党在对新时期国内形势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体现了我们党的与时俱进。这一表述深刻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一、为什么首先强调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了党的鲜明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是以先进理论,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强调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党的传统。

二、新时期我国的工人阶级是否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教师启发式思考: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已不再是产业工人,而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对立起来。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

教师点评:(1)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最先进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我们党建立的根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人阶级除包括产业工人、农业工人、服务业工人,还包括职员,从事文教、科研以及卫生事业的工作人员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大机器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基础。(2)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传统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相当数量的农民不断转化为工人,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3)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成为产业工人的劳动方式。工人阶级队伍从来就包括同先进科学技术相联系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观点已经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理论中的基本科学论断之一。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没有也不可能割断产业工人同知识分子的联系,反而使两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主体,而且越来越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很可能使大批职工下岗。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延伸阅读

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无产阶级是指不占有生产资料,在雇佣劳动关系依靠工资收入而获得生活资料的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集团。中关村从事编程和软件开发的人员最为典型,他们直接称呼自己为‚IT民工‛,也很形象的说明了自身雇佣劳动的特征。恩格斯指出:‚希望你们的努力将使大学生们愈益意识到,正是从他们的行列中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脑力雇佣劳动者同体力雇佣劳动者越来越趋同。根据教育部的公报,2007年入学大学生567万,当年应届毕业生495万;根据2006年人事部调查数据,6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农民工对月平均工资的预期为1100元,而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预期已降至1000元左右,且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广州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官员甚至认为‚大学生不如农民工有竞争力‛,浙江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争着去餐厅做服务人员,‚跟农民工抢饭碗‛。因此,准确地说,当代知识分子主体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尽管很多知识分子并不会主动认同这一点。

(有关中国工人阶级变化的历史参见【资料库】)

三、为什么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说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广泛的群众性。我们党从来就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就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工人阶级中不断涌现出先进分子,其他社会阶层中也在不断涌现先进分子。党的大门应当向所有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敞开。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党不仅应当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而且应当成为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集合体”。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离不开党的群众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是建立在广泛的代表性基础上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建党90年来,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使命,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取得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变成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执政党。这一表述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拓宽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使党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把千千万万的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组成浩浩荡荡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谓之百姓,蚩尤后裔称之黎民,合称为黎民百姓。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最早主体。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发展与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总之,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中华民族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确定的未识别民族,包括土生葡人、夏尔巴人以及中国犹太人等。

1902年,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这是‚中华民族‛一词的最早使用。孙中山在倒满成功之后继而认可了‚中华民族‛的观念,认为各族在中国境内只要接受中华文化则皆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中华民族并非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上,具有相同血系、语言、住所、习惯、宗教、精神体系的真正民族,而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在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这句话有三方面的含义:

其一,“中国人民先锋队”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其二,“中国人民先锋队”意味着我们党重新确立划分政治上先进与否的标准。以前是把财产占有方式作为划分敌我的重要政治标准,现在的标准是“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和财产的多少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样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其三,“中国人民先锋队”内涵了对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新认识。意在警醒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真正懂得:我们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把权委托给我们,也可以把权收回去;执政最大风险不是来自外部敌对势力的威胁,而是脱离人民群众;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在思想观念中,把人民视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执政过程中,真心实意“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意味着中华百年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表明我们党领导现代化事业开阔的思路和胸怀。 第三,“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内涵我们党根据世界局势变化对国际战略的重新调整。

第四,“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暗含了我们党对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 “两个先锋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一个先锋队是基础,只有具有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后一个先锋队是第一个先锋队在我们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后的发展,是形势发展对我们党的要求。两个先锋队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展现了我们对党的性质认识的深化。

六、中国共产党是否会演变为“全民党”?

有人认为我们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有可能演变为“全民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曲解了党的先进性和党的社会基础的广泛的关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但同时必须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个先进性本身就要求党同时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即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党才真正有资格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起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性质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但党的性质并不是“全民的”。也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而且,明确党的阶级性和允许不同阶层出身的人加入党组织是两回事。无产阶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以外,还包括其他阶级出身的党员。这些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人,并不是作为其他阶级的代表来参加党的。他们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就必须抛弃他们原来的阶级立场,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如果有其他阶级中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有人说,把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党内,就意味着把我们党变成了“全民党”。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能把面向社会各阶层吸收党员和“全民党”等同起来。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党就对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持“热烈欢迎的态度,向他们开门”。我们通常把社会民主党叫做“全民党”,主要不是因为社会民主党向社会各阶层开放,而是因为社会民主党为了把选民群众吸引到自己身边,赢得更多的选票,强调任何人不分世界观,不分宗教信仰,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党员。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不等于社会各阶层和群体的人都可以入党,就如同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并不等于所有工人都可以成为党员一样。我们要吸收的是这些阶层和群体中的优秀分子。这和所谓的“全民党”毫无干系。

(有关全民党的介绍参见【资料库】)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新中国成立的6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经济从“一穷二白”变成现在“国富民强”,外交从“孤立无援”到“广交朋友”,人民的生活从贫穷到小康并迈向赋予,中国这条巨龙在腾飞„„从根本上说,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古老的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战争和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大肆掠夺中国的领土和财富,践踏中国的主权,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近代中国被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双重压力下的近代中国,无数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承担起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从而绘当代中国带来了划时代的历史巨变。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胜利,都证明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年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民族的希望,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更快地发展中国。

第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事业中来,不断取得胜利。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安定团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第三,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真正实施这一方略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必然要领导人民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并成为遵守、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这样才能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实行了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与当时党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较长时期内仍沿袭了这种体制和领导方式。实践证明,以党代政,党的组织直接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权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积极性,势必严重妨碍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执政党对国家权力系统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通过发挥政治影响、推荐重要干部、管好权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提出有关国家重大事务的主张并使之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在执政过程中,党政有各自的职能,不能随意混淆或合一。

(3)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建立最大限度地及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要求、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党的民主和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把严格执纪执法和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和党纪国法约束的两道防线,形成从严治党的管理约束体系,切实解决在党的建设上失之于宽和疏于管理的问题。坚决惩治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纯洁。

第三节

三个代表

一、三个代表是对先锋队性质和领导核心的具体化

做到了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就有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执政要务;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历史使命;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做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应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代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应该要全面理解党的性质,要把“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和“三个代表”结合起来,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要体现先进性,要实践三个代表。

当代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

六旬老人落入两米深的冰湖命悬一线,生死关头,南开学子陈永刚毫不犹豫跃入湖中,成功地将老人安全救起。2010年5月5日,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陈永刚,因为冰湖救人而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称号。

近年来,像陈永刚这样的大学生英雄个人以及群体屡屡出现,不断打动人们的心。安徽涉外经济学院学生卢帅为救落水儿童挺身而出,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刘家霖从拖拉机下救人而身受重伤;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在少年溺水时结成‚人链‛舍身下江;咸宁学院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4名大学生在危急关头再现‚人链精神‛,勇救落水母子。

作为大学生运动员,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在北京奥运会上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奥运男子百米第二轮的运动员,并且作为接力比赛的主力,带领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奥运会男子接力决赛。

理想升华生命,自强成就青春。无论是我国造血干细胞跨国捐献第一人、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吴渝,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第一人、河南中医学院学生王一硕,还是为挽救一名垂危的素不相识的18岁维吾尔族学生,无偿捐出自己左肾的新疆大学学生王燕娜,以及胡凯,他们都中国当代大学生的骄傲,是大学生中的先进人物,优秀分子。 课堂讨论:

1.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体现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

大学生保持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上体现出先进,成为学生中的带头人。具体要求就是:

在学习上,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专业课和非专业课都要力争优秀,保证尽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在生活上,要关心和爱护其他同学,要善于团结同学,帮助同学。 在活动中,要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活动中实践三个代表。比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等等。

案例1 大学生下乡服务,实践三个代表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服务队一行16人进驻金华婺城区人民东路杨思岭居委会,他们在20天的时间里运用多种形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社会,增长才干,展示新一代大学生党员的风采。服务队成员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头顶烈日为广大村民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宣传保健常识,家电维修,裁剪,修鞋等,受服务对象估计在300人次以上。义务服务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义诊活动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案例2 大学生当义工

2010年10月24日,来自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学生党员服务站的24位大学生义工,以及福建义工俱乐部的2位义工,冒雨进行劝导。24位大学生义工兵分6路,分别站在多个路口,劝导行人莫乱穿马路,以及自行车、电动车车主不要逆行。

(更多案例参见【资料库】) 2.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内容(经验)?

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第二,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这些宝贵经验来之不易,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长期指导作用。

【资料库】

1.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内涵不断外延的历史。

工人阶级的最大特征是‚无产‛。准确来说,这个‚产‛不是财产,而是生产资料。因此,我们通常在概念使用上并不严格区分‚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表示‚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1888年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加注时再次作出解释:‚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然而,工人阶级从来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在不断泛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深刻的内部分化,并产生了需要关注的困难群体。

内涵的三次外延:

新中国成立初始:工人阶级主要指产业工人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按照政治和经济双重标准,对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划分,在新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出‚四阶级——阶层‛的社会阶级阶层模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既与工人阶级密切联系又因特殊社会功能独立于工人阶级的管理者阶层。

这时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而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劳动者被称为职员。当时我国劳动统计对职工的定义是‚职员和工人‛,显然把产业工人与从事脑力劳动的管理者区分开来。相应地,产业工人成立的群众组织是工会,职员成立的群众组织是职代会。随着其他阶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并逐渐转化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同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产业工人的数量急剧增长,到1956年底产业工人的人数已达4651万。

第一次外延:干部、职员都属于工人阶级

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结构逐渐趋向单一,只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工人阶级相对人数和绝对人数都进一步扩大。同时,社会阶级阶层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消失,中国只剩下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二阶级——阶层‛的社会结构。

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日益丰富,管理阶层不再独立,而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相应地,这一时期的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划分为干部和工人两种政治身份。‚职员‛的身份消失,职员与工人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商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代会‛都改称工会。

第二次外延:知识分子阶层的定位

在如何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经历了比较曲折的过程。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对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分析,认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我们党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这个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没有这个团结,这个专政就不能巩固。‛同一时期的刘少奇则更加明确,认为教员、记者、演员等文化教育工作者‚都是雇佣劳动者‛,应该包括在工人阶级之内;工程师、技师等职员,都是‚雇佣劳动者‛,从事‚脑力劳动‛,‚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

但是随着中国政治思想领域逐步进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不断发展。特别是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两个基本估计‛:教育战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扩展到整个知识分子阶层。这段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对知识分子实行了教育和改造的政策,并没有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直到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才真正从理论上把知识分子纳入到工人阶级的范畴,进一步扩大了工人阶级的内涵。

第三次外延:农民工阶层兴起

农民工是指农民户籍身份还未能得以转换,而又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被雇佣群体。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开始涌现。在2003年举行的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农民工大体可被分为两类:一是离土离乡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厂矿、机关、商业、服务行业劳动;二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在本乡本村的乡镇企业或在附近城镇的工厂、商店、机关劳动。从劳动关系上讲,这两种农民工都应该属于工人阶级。

可以说,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近期正式公布的数据,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2亿。其中,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加起来,

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已经有8300万之多。

当代的农民工与以往来自农民的工人有很大不同:首先,它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它不但是对工人阶级队伍的大量补充,也是对现有产业工人的有力冲击;其次,与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进入工人队伍的过程不同,这次基本上是自发的,而且其主要流向是合资、外资、私营企业,成为典型的雇佣工人;再次,农民工享受不到城镇国有企业工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处于城市里的社会底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大批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新兴产业职工源源不断地加入工人阶级队伍。

根据2008年度的国家统计年鉴,2007年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其中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分别占6424万人、718万人,只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不到1/4,其余超过3/4的就业分布在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同时,乡镇企业和乡村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分别达到15090万、2672万。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有学者采用最经典的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以财富、权力和声望作为综合标准,把泛化的工人阶级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层次:管理者为上层,由党政干部、高层经营管理者、高级专业人员构成;专业技术人员为上中层,由拥有高新技术的人员、国家垄断行业的职工构成;产业工人为中层,由国企、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构成;一些特殊工人为下层,由失业下岗职工、失业工人和城市外来农民工构成。

2.杨善洲精神启示录

新华网昆明3月1日电(记者杨跃萍)‚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杨善洲走了,不仅给家乡人民留下5.6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更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启迪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坦荡无私的精神,在人生路上书写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名利观。 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被群众称为‚草帽书记‛。他担任领导干部30多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典型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他很少呆在机关,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随身带着锄头、镰刀、嫁接刀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块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两把,谁家需要嫁接苗木就帮着嫁接。地里看过了,群众访问过了,这才到乡上县上。

群众觉得他没有‚官架子‛,劳动中和他唠家常、诉委屈,就像邻家老农一样。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他发现问题,剖析矛盾,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并受到群众认可和欢迎的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有力措施。

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杨善洲深入基层的精神启示我们,不同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永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坚实基础。

杨善洲一辈子顾大家,舍小家。他去世后,人们整理他的文稿时读到:我对家庭欠债很多……但当时只有如此选择,不然,革命不成功,家庭无从说起

他担任地委书记后,按照政策组织部门上交了他家人‚农转非‛的报告,他闻讯后坚决要求撤销了报告。当时,‚农转非‛指标很紧俏,他说,‚机关里大多数干部家属的农转非没有解决,不能只解决我的嘛。‛他的妻子和大女儿一辈子都在农村刨土取食。

他担任地县领导干部30多年,工资不低,可直到退休也没有能力为在农村的家盖一所像样的房,他家的房曾经是全村最差的。他的钱,大多‚散‛到了困难群众那儿,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劝他不必,他说:‚我是这里的书记,老百姓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 杨善洲先人后己的精神启示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永远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产党人并非不体恤亲人,不讲亲情,但群众有困难,怎么能够只顾自家过好日子,而不顾群众利益呢?杨善洲持有并践行的朴素思想,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把党的光辉形象刻在了人民群众心坎上。

杨善洲一辈子把‚后门‛关得紧紧的。然而,他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前门‛却总是敞开的。

多少年来,杨善洲没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没打过一个‚后门‛电话。他的大女儿辍学回家务农,乡卫生所、供销社让她去工作,杨善洲不同意。他的二女儿初中毕业后想去参加县上招工考试,但由于户口是农村的,不能报考,就请父亲找找人帮她转成城市户口,杨善洲不同意。后来,二女儿到乡下做了代课教师,通过考试转正,至今一直在施甸乡下小学教书。

但他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不马虎。他了解到有科技人员和农村老教师的家属在农村,生活困难,就主动帮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要求有关部门及时为一批科技干部和农村骨干教师家属办理了‚农转非‛。

他说:‚不要想人民、党对不起我们,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

杨善洲公私分明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做到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对人民群众怀着一种谦卑与敬重,手中的权力当会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搞特殊化;行使权力以符合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后门‛上的那把锁就不会轻易打开,但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钥匙却可以揣上一大串,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杨善洲一辈子辛劳,忙的是公家的事、老百姓的事。乐中其中,他从来不计个人得失。

退休后,他走进山光水枯的施甸县大亮山,与15名职工一道开始了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的生活,在四面通风透雨的油毛毡棚,一住就是9年。为了节约造林资金,他到集贸市场捡果核,到村寨路上捡牲畜粪给树苗做底肥。他说,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却坚持不从林场领取报酬。按照当地规定,这些年他创办林场前前后后引进的资金应该有40万元的提成,他从来没要过一分钱。他说:‚引进项目是本分,怎好意思提成!‛

22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达5.6万亩,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2009年,82岁的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20万元,捐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余4万元留给他一生愧疚的老伴。

他说,‚作为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杨善洲淡泊名利的精神启示我们,一个人对名利的态度,其实取决于他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方向,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党性。坚守理想信念,自然就会脚踏实地践行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杨善洲一辈子固守着下乡和出差自己缴伙食费、公车不私用的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平凡,却清清楚楚地记录下共产党员的作风账和领导干部的纪律账。这些‚账‛,经得住考验。

他下乡、出差,碰上饭点,大伙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绝无例外。他不允许别人为自己付伙食费。

他的家在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村,离保山有100多公里。他在职时回家,都是自己买车票坐班车回到施甸县城,往下的路当时不通车,他就徒步走回到大柳水村。他的理由很简单:‚回家是私事,不能用公车!‛

退休后领办大亮山林场,杨善洲还是坚持每次出差大家伙平摊吃饭钱。作为林场指挥长,22年间,他在林场从没开过一张发票,没报过一张单子。他的老伴因外出看病,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事后杨善洲向林场交了370元。 杨善洲这样对人解释:‚我觉得当个领导就想多占点便宜,太不应该了。‛ 杨善洲‚不占便宜‛的精神启示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自重、自省、自警,是杜绝假公济私的思想基础,这与制度建设同样重要。挥霍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不良现象,说起来是小节问题,却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一颗饱含对群众体恤之情的公仆心,是不会容忍假公济私的。

3.全民党

所谓‚全民党‛主要是指相对于阶级政党的、具有全民性质的政党,思想组织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对社会结构的基本判断是‚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已经消失‛,党的社会基础是全体国民,成员来自社会不同的阶级、阶层。第二,它声称其纲领反映全体人民甚至是全人类的利益,即主张要实现‚全体国民的价值‛或‚全人类的价值观‛。第三,它的指导思想是多元的,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强调所谓的‚思想民主‛。第四,它的组织是松散的,主张把政党变成松散的政治俱乐部。

在历史上,最早提出建立‚全民党‛的是西欧的社会民主党。‚全民党‛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观点。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相继诞生了独立的工人政党,它们大都称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19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苏黎世‚三人团‛(因赫希伯格、施拉姆、伯恩斯坦联名发表《德国社会主义的运动》而得名)鼓吹‚党应当不是片面的工人党‛,而应该成为‚‘一切富有真正仁爱精神的人’的全面的党‛,这是‚全民党‛的最初提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经过相对‚和平‛发展时期,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的策略也有所改变,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成为可能。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发生分裂,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相继出现。他们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通过合法斗争和改良主义道路,实现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但由于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没有制定出党纲和党章,俄国各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政党。在1989到1902年期间,俄国群众的自发斗争不断高涨,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迫切要求有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而当时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却处于混乱、分散和动摇的状态。俄国工人运动内部的某些社会主义派别就把党同阶级混为一谈,甚至主张每一个罢工者,每个示威者,每个教授、中学生都有权宣布自己是党员,认为党员的称号散布得越广越好。列宁在批驳这些错误观点时,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应当是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原则。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连工会都不能包括整个工人阶级,何况党组织。他也坚决反对把党和群众混为一谈,指出,‚把作为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党和整个阶级混淆起来,显然是绝对不行的‛(《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473页),如果把党扩大到每个参加工人运动的‚罢工者‛或每个靠近党、同情党的人,就必然会把党降低到一般群众的水平,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修正主义思想的泛滥,右翼社会民主党人纷纷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在党的建设上,伯恩斯坦就曾要改变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叫嚷党不应该成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成为‚和平的党‛、‚民族的党‛、‚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良政党‛。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同它们实行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决裂,抛弃了被它们玷污和败坏了的‚社会民主党人‛这个称号,恢复了共产党人这个称号。而社会民主党右翼和中派则坚持反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立场,主张取消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使党成为具有‚人民性‛、‚民族性‛的改良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民主党彻底脱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民主社会主义‛成了国际社会民主党激烈反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纲领。1951年,各国社会民主党的代表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社会党国际,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的和任务》的纲领,继承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基本理论,公开用民主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社会主义。在党的性质上,社会党公开否定党的阶级属性,不承认自己是无产阶级政党,宣布自己代表‚全人类的利益‛,是‚容纳一切人的党‛,不再坚持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正式宣布:‚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政党‛。接着,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都先后改成了‚全民党‛、‚人民党‛、‚民族的党‛、‚群众的党‛、‚领薪者的党‛等等。

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也开始强调共产党是‚全民党‛、‚群众党‛、‚同胞党‛和‚民族党‛,否定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1961年,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公开打出了改变苏联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旗号。他宣布用所谓‚全民党‛来代替无产阶级政党。苏共纲领说:‚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由于苏维埃社会的一致的加强,工人阶级的共产党已经变成苏联人民的先锋队,成了全体人民的党‛。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声称,苏共已经‚成为全民政治组织‛。赫鲁晓夫提出全民党的目标后,遭到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反对。为此,在1963年7月的中苏两党会谈中和苏联报刊上,赫鲁晓夫再次论证了把苏联共产党建成全民党的几条理由。赫鲁晓夫说,把苏联共产党改变成为‚全民党‛,是由于:第一,苏联共产党代表着全民的利益。第二,全体人民接受了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工人阶级的目标——建成共产主义——已经成为全民的目标。第三,苏共的队伍是由工人、集体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组成的,苏共在自己的队伍里联合着全国一百多个民族和部族的代表。第四,党的活动的民主方法也符合党的全民性质。

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台后,坚持‚党本身要进行改革‛。1988年,在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把他的新思维概括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要求把它作为苏共的目标。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彻底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1990年苏共2月中央全会以及苏共28大正式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写进了苏共纲领,宣布‚苏共的目标是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而不再是共产主义。从此,改革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苏共28大决定‚结束意识形态垄断‛,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市场经济‛,允许‚各种所有制自由平等发展‛。在党内‚抛弃与全民和全人类价值相对立的阶级立场‛,以使党真正成为全民党;取消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提法,改掉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东剧变,原苏联东欧国家在进行政党制度变革中,有许多政党宣称自己要建立‚全民党‛。东欧一些共产党相继正式改名为‚社会民主党‛、‚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宣布抛弃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道路,抛弃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抛弃党的理想——共产主义,抛弃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抛弃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世纪之交,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运动、生态运动、人权运动、女权运动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蓬勃兴起,党魁党、阶级政党、团体性政党等传统政党逐渐向所谓‚全民化‛方向发展。西方社会党、工党、社会民主党,在组织制度、政治纲领等方面进行改革后,其成员构成极其复杂,没有固定的社会阶层,过去鲜明的阶级特色逐渐消失,‚全民化‛趋势明显。这不仅仅是西欧左翼政党的一种竞选战略,而且体现了一种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传统政党试图迎合新时代的利益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反映,这在西方具有普遍性,是政党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时,西欧各国各类政党都在寻找新的发挥作用的途径,它们的政策调整也有其实务性,即着眼于国内,以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为重点,政策灵活务实。这一特点表明,政党政治的兴奋点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政治斗争目标拓宽到经济社会发展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政治与经济并重,政党作用发挥的空间比以前更为广大,政党的‚全民化‛倾向化以前更浓了。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告诉我们,政党和国家一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一切政党,都是具有阶级性的。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从来没有什么非阶级的、超阶级的政党,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不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所谓‚全民党‛。

从概念上看,‚全民党‛(All Peoples Party-APP)这个提法本身是不成立的。首先,我们从‚党‛这个概念来看。在西方,Party(党)是由Part(部分)演变而来的,来源于拉丁文的Pars,意思是部分而非全体,故‚党‛与‚派‛(faction、gang)大抵相同,最初都是指一部分意见或利害相同的人的结合,其所作所为,无非是党同伐异,这和我国历史上‚朋党‛概念的意思是一致的。其次,我们再从‚政党‛这个概论来看,政党是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从理论上讲,如果在全体国民中,每个人对政治问题的意见完全一致,则无结合政党之必要,相反,如果每个人对政治问题的意见都不一致,亦无结合政党的可能。所以政党必须是部分对政治有兴趣,而且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全民‛和‚政党‛这两个词是联系不到一起的,‚全民党‛这个提法是不能成立的。

从政党属性来看,‚全民党‛理论不符合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告诉我们:政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任何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反映一定阶级的本质特征,体现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以实现其阶级经济和政治理想为奋斗目标的,因而都是阶级的政党。只要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政党就一定是阶级的政党。恩格斯指出:‚阶级对立,……是政党形成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4卷,192页)。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151页)。这表明,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又是阶级的政治核心,组织者和领导者。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一旦阶级消灭,政党就不存在了,共产党也不例外。政党的消亡是与阶级消亡相联系的。‚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1468页)。因此,有阶级,就谈不上是全民党;如果是全民的,政党就会消亡,所谓超阶级的‚全民党‛是根本不存在的。

从政党的指导思想看,主张政党指导思想多元化的依据也是不对的。世界各国政党政治发展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主张或指导思想。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没有思想灵魂,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会归于失败。从政党政治的发展来看,政党原来就是一批有主张有理想有政治目标者组成的政治集团。因此,政党应该有其主义作为指导。孙中山先生曾说,‚政党以主义而成立‛。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23页)‚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4卷,380页。转引自《斯大林选集》上卷,200页)一个政党如果不标明其理想与主义,则必然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的政党都十分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都特别注重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伟大旗帜。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2卷,39~40页)这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苏联共产党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用所谓‚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改变了‚主义‛,搞乱了共产党内部的思想意识,使党丧失了先进性和凝聚力。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江泽民:《论‚三个代表‛》,165页)

从政党发展史看,自政党产生以来,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全民党。当今世界,由于阶级并没有消灭,因而没有真正的全民党,但有自称是全民性质的政党,也有把政党名称叫做‚全民党‛的政党。如1962年成立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在1989年召开的‚五大‛上改名为‚全民党‛。该党之所以更名为全民党,是因为根据莫桑比克政党法规定:各党派必须遵循维护国家统

一、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巩固莫桑比克民主三项原则,各政党必须具有全国性质,不得以个别地区、部落、宗教为基础;必须有利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不得谋求通过暴力改变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秩序;不得搞分裂主义;每省至少有100名党员方能登记,其总部必须设在首都。因此,所谓莫桑比克全民党,实际上只是相对于地区性政党而言的全国性的政党,类似于西欧社会民主党。此外,尼日利亚第二大党——全民党,实际上是一个地区性的政党,因为主要成员来自西部约鲁巴族聚居地区。此外,还有加纳全民党,也只是一个全国性的政党。

世界政党史的全部经验,包括苏共所谓‚全民党‛的破产,反复证明,只有全国性的政党(相对于地区性政党而言)、国际性的政党(相对于民族政党而言)和自称为‚全民党‛的政党(实质是阶级性的政党或民族性的政党),而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全民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首次提出: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檄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国内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5.大学生先进性案例

A.大学生参军的先进人物 肖利丽——不爱红妆爱武装

肖利丽,2002年9月考入广西大学植产专业,同年12月参军入伍,在云南省军区某部话务连服役;2004年9月考入重庆通信学院无线通信指挥大专班,2006年7月专升本,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重庆通信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2002年,从小就对绿色军营有着美好憧憬的广西大学大一新生肖利丽,得知在广西招收大学生士兵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第一个冲到报名点报了名。最后,她如愿来到云南,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话务员。

刚开始,面对艰苦而又火热的军营生活,她有点‚水土不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她一度想要放弃,渴望早日回到大学里。

指导员见她情绪有些异常,便找她谈心,了解情况后,指导员语重心长地说:‚当兵是有志青年为国家尽义务而不是就业,部队更不是企业,本职岗位才是建功立业的舞台。‛指导员还带她参观了连队荣誉室,介绍了大学生士兵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等。肖利丽回到宿舍后,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段话激励自己:‚错过了晨曦,可以欣赏晚霞。我尽管缺少了大学生的洒脱,但我更增添了军人的坚韧与刚强。‛

肖利丽把百倍的努力投入到训练和工作中,由于出色完成通信保障任务,她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值机员‛。登上领奖台时,她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灿烂。

入伍第二年,肖利丽得知:退伍的大学生士兵在广西大学可以任意自选专业,毕业后还可直接安排到一些较好的单位就业。这时的肖利丽又一次站在选择的路口:‚是留在部队还是回去上大学?‛她不甘心军旅生涯这样草草‚收兵‛,毅然决定报考军校,向着成为军官的目标迈进。

大学生再考军校,对肖利丽来说并不困难。指导员发现这个女秀才后,就让她在连里发挥‚酵母‛作用,给战友当小教员,带着战友一起备考复习。在她的辅导和带动下,连队当年包括她在内共有9名士兵考上了军校。

重庆通信学院对大专生没有过英语四六级的硬性要求,肖利丽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还要争取专科升为本科。这期间,她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天道酬勤。肖利丽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而从容。这期间,她多次捧回‚优秀学员‛、‚优秀共产党员‛的大红证书。

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肖利丽说:‚如果没有当兵的经历,我难有今天的进步,是军营锻造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品格,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B.大学生志愿者教小学生当环保超人

2010年10月26日,山东师大附小的100名小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环保游戏课——‚绿色小厨师‛,50名来自山大、山财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与他们‚大手牵小手‛,在游戏中向小学生传授绿色食品知识。山大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代表陆达伟介绍说,他们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帮助这100名小学生分别完成六个阶段的环保游戏课程,把孩子们培养成‚绿色小超人‛。在仪式上,100名小学生都收到一份特殊的‚六一节‛礼物——一本设计精美的环保游戏手册,孩子们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这本名为《必胜客绿色小超人成长记》的游戏手册卡通味十足,共分《绿色小厨师》、《绿色小管家》、《绿色小记者》、《绿色小博士》、《绿色设计师》、《绿色发明家》等6部分,涵盖了绿色食品、节约用水、新能源、环保汽车、变废为宝等环保知识点,以孩子们熟悉的游戏、图画、作文、手工等表现形式,让孩子们学习环保知识。 据了解,不仅在济南,北京、天津、西安、沈阳、哈尔滨、杭州、南京、合肥、广州、深圳、福州、厦门、武汉、长沙、成都等17个城市,有超过1700名小学生和山师附小的小朋友一样,在850多名大学环保志愿者的帮助下,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学做‚绿色小厨师‛、争当‚绿色小超人‛。

【学而有思】

参考阅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文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整章总结】

党的性质问题是一个政党的首要问题,是这个党一切理论和活动的核心,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宗旨的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经验证明,我们党总是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阶级状况、社会经济结构状况和社会思想领域的变化,适应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形势,理解党的性质,明确党的宗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解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呼声,从而保证了我们党能够始终承担起历史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

通过学习,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政党,与其他政党有哪些区别,从思想上树立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感和责任。

第一章+双语教材教法教案

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教案

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教案

入党教材心得体会

入党教材笔记

入党教材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上海教材)第一章练习题

入党教材教案 第一章
《入党教材教案 第一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