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 杨玉竹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3: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及反思

汶上中学 杨玉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对本文出现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有节奏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 (2) 能力目标:

掌握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理解孟子思想主张和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德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崛起成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学习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媒体: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本文出现的“逆境造就人才”名人书籍,了解他们相关的故事并口述名人故事。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 读准下列字音:傅说 胶鬲 法家 拂士 曾益

(2) 注意句子的节奏,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试疏通文意,合作探究,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4、每组出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特别注意通假字及使动用法。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理解文章内容。(屏幕出示下列问题) (1) 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2)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摆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磨练。内部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

二、三

2、背诵《孟子两章》 3、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列举事实: 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个人-----处忧患,能进取 正反论证

国家-----处安乐,国恒亡 结 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陇南市美德好少年演讲稿杨玉竹

(杨发文)教学设计

《白 杨》教学设计

田野玉竹运动会详细

杨设计

杨红霞 琥珀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爱丽教学设计

杨莉莉综合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杨玉竹
《教学设计 杨玉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