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杨修之死

执教:安徽省灵璧中学 徐晓

教学目标:

1、简述故事,梳理情节。

2、概括杨修、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从分析人物入手,多角度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多角度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词,它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这个主题词告诉我们:要淡泊名利,不要争名夺利,因为名利等东西会随着“滚滚长江”逝去,“是非成败转头空”,没有必要计较。有人说“阅读名著,犹如奔赴一场盛宴,在历史的隧道口抽干、分化,然后留下思索„„”这节课,我们将穿越杨修的骨骸,去嚼一嚼名著留给我们的味道。

出示课题《杨修之死》

二、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1、简述故事,梳理情节。

2、概括杨修、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从分析人物入手,多角度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

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三国演义中,刘备的EQ比较高,明明是个无赖,却有关羽和张飞舍命相随,三顾茅庐就收买了诸葛孔明的一生,致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检查预习:

1、简介作品、作者及相关人物。

本文作者 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 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章回体 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2、生字及解词:(见课件)

3、初读课文,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及故事结局。

四、速读课文 自主思考: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事件 曹操的心理反应

改造花园门事件 虽称美,甚忌之

分食 一盒酥事件 心恶之 梦中杀人事件 愈恶之

告发曹丕事件 愈恶之

教植斩门吏事件 大怒,亦不喜植

代作答教事件 已有杀修之心。

五、初步探究:

(1)主簿是一个什么官职?那他与曹操是什么关系?(君臣关系) (2)杨修因什么事件而死?(鸡肋事件)

(3)其他事件是依据什么安排先后顺序的?文章运用了什么叙事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按曹操对杨修的忌恨程度为序。从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操大怒,亦不喜值—已有杀修之心,层层加深。

(明确:本文运用的是插叙。古典小说的插叙,大致可分为四种:临时插、事前插、事后插、附带插。本文属于事后插。所谓事后插,就是在一件事写完之后,再补充交代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或其他情节。本文先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再插叙杨修被杀的缘由,即曹、杨二人矛盾的形成过程。这种插叙的运用,能使事情的前因后果更加完整,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曹操杀修之心早已有之, 1 要找一个堂皇的理由以免旁人猜忌,用插叙是为了揭示这种阴暗心理的逐渐发展过程,说明杀修的真实意图,用插叙,追述“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意”的事实。)

六、提升探究——解读自我:杨修该不该死?

有人说,鸡肋事件只是一个借口,导火线,杨修之死曹操要负全部责任,也有人认为杨修之死是咎由自取,不论是谁的责任,似乎争论点都集中在这两人的性格上,性格决定命运,到底这二人是怎样的人,《三国演义》留给我们的就只有这些事件,我们不妨就事论事,看看他们各自都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杨修到底该不该死?

1、发表自己的看法。请用格式:

读了 ,我觉得杨修是一个 的人? 读了 ,我觉得曹操是一个 的人?

2、讨论: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

曹操兵败,证明杨修预测的正确性,怕众人对他杀杨修有疑义,厚葬杨修,是为了堵众人之口,以表现自己知错就改,显示了曹操的阴险、虚伪。

3、归纳总结曹操和杨修各自的性格特征。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阴险虚伪、奸诈狡猾、嫉贤妒能、老谋深算

4、你觉得杨修该不该死?

(杨修被杀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共同的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修之过?曹之过? ——小议《杨修之死》

读罢《杨修之死》,掩卷沉思,心中不禁升起疑团:修之过?操之过?思之良久,才恍然大悟:修之过也。

杨修之过,一曰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学识渊博,才华过人。但是综观杨修一生,并没有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像郭嘉、程昱那样;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

二曰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校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法,岂能乱来? 三曰小事聪明,大事胡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 也夸他“真知魏王之肺腑”。但是对于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参与曹氏家族立世子的斗争,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把他放过,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问过谋士贾诩,贾诩就不敢表态,在大事上他显然比杨修要聪明多了。

总之,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怨不得别人的。

看起来,一个人聪明有才华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用到点子上,又不能谦虚谨慎,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七、拓展探究:

1、杨修这个素有才名的文士,却因为恃才放旷而招致杀身之祸,真是可惜可叹。请根据你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一句话。 甲生:一代英才,可惜未逢明主。

乙生:聪慧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 我的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__走单骑_、华容道义释_曹操_、过五关__斩六将__、水淹_七军_、败走麦城。

八、结束语:

2 杨修死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扬起的尘土注释着繁华后的沧桑,落魄后的崛起,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希望大家能多读名著,用书来装扮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课后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三国演义》,再次嚼一嚼历史的味道!

九、作业:

1、以《从杨修之死想到》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的认识。

2、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你心目中的曹操形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