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6:06: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分析课文故事发展的层次;

2、理解课文中人物性格的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交给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在阅读时先疏通文字,理解内容,梳理文中记叙的七个故事。在此基础讨论和理解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

2、学生复述七个故事。

3、此文为课内自读课文,所以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2、介绍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 (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经历了元末社会*,曾参加过农民起义,明统一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有关他的生平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一种以封建纲常名数为支柱的统

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作品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另外还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和一些乐府隐语。

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故事最早流传于晋代和南北朝时期,晋代陈寿曾修撰《三国志》史书,南朝宋人斐松之采集许多佚闻传说为其作法。 至隋唐,三国故事已在民间讲唱;宋代则有了专门说“三国”故事的科目和专业艺人;金元时期, 三国故事被大量编为戏剧在舞台上演出。罗贯中正是根据上述各类材料经过艺术再造,写成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小说,应避免把它看成历史教科书。

3、整体感知,把握文章情节。 (1) (2)

(恃才)──────矛盾冲突──────(忌才)

杨修

故事

曹操 1、杨修被杀

2、改建园门 (心忌之)

恃才放旷 3、分食酥饼 (心恶之) 一般矛盾 虚伪奸诈

4、语破奸心 (愈恶之)

狂妄轻率 5、轻视吴质 (愈恶之)

老谋深算

6、教植斩吏 (操大怒) 政治矛盾

7、巧作答教 (欲杀之)

8、失利葬修 正音正字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情节,复述故事。 (3) 根据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小说中的曹操多为“奸雄”形象。毛宗岗说:“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说明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典型,他既是“治世能臣”,又是“乱世奸雄”,既有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又有多疑、奸邪、伪诈、阴险、凶残的人性弱点。历史上的曹操(公元155~220)是东汉末年的大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开创“建安风骨”的杰出诗人;他字孟德,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市),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及丞相,后又封为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历史上曾统一北方,兴屯田、抑兼并,结束了当时北方“千里无鸡鸣”的惨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今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曹操集》。

有人认为杨修的“有才与不义有时是混合在一起的,他的性格还是有诡诈和凶恶的特点”,杨修的被杀“并非属于卓越人物或一般轻佻者的被枉杀,他本人亦有诡诈和不义的一面”,因而他并非是个正面人物。有的观点认为“杨修不乏可爱、可贵、甚至可敬的地方”,他“未曾卖尽自己,这既是他难能的那么点‘骨气’,也正是他‘不识时务’的口实”,他是一个“不易养”的奴才,“也不是一个乖顺的典型的中国人,所以他也一直不讨中国人的喜欢,至今我们还在骂他,笑他”。“他的天性不够奴性,不够世故,也不够中庸”。还有的人对杨修评价很高,认为他具有“正直的道德”“正义的品质”“勇敢的气质”和“深刻的洞察力”,会“为被压迫者鸣不平”。

(4) 两大因素。

一,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利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二,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而政治观念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及弥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见忌。

(5) 分析写作特色。

1、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 2、在记叙顺序上,本文采纳了插叙。 (6)从杨修之死来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第

一、替别人保守秘密。

二、不要自作聪明。

三、不要目中无人。

四、亲疏有间。

第五、不要插手内部的权力相争。 (7)拓展延伸。

青少年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8)作业。

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明确,生动详实。

讨论研究杨修被杀的原因。

杨修死的罪名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死因比较复杂,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上的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