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传播学概论讲稿3(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1: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 江 警 察 学 院 备 课 纸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首先请两位同学来回顾一下上一堂课的内容。……很好,看来大家还没有把上堂课的东西全部忘光光,我应该说我很荣幸吗?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有同学说历史这东西很枯燥,很没有意义,但是,其实历史是个好东西,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道传播的历史,你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传播,学习传播。没有历史的人是没有根的,就找不到归属,就是随波逐流的飘萍,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知道去向哪里。中国是有历史的,而且是有据可查的历史,文明古国总是让我们感到自豪无比,这是精神的寄托和归属。为什么有魅力的男人年纪都不会小?因为年轻人缺乏历史感,老男人才有故事。有故事的人才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去关注,去寻找。曾经我不喜欢历史,因为历史总是残酷的,而我个人不喜欢悲剧。但是历史就在那里,不会因为你不去了解就改变分毫,还有可能因为你不去了解历史而认不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直面历史,了解历史才是应该有的选择。就好像人们对于美国的态度一样,有很多年轻的学子迫不及待地投入美国的怀抱,以为民主、自由、公平在那里才能得到。但是,事实呢。如果去读读美国的历史,那些民族的、宗教的、殖民主义的、霸权的,你还会如此迷恋美国吗?应该说,这些人,有享受的欲望,没有奋斗的勇气。有历史的积淀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学习人类传播的历史,你才会知道你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希望你们已经找到了那个方向。

我们今天将学习的,是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最近几年,关于520(我爱你)、1314(爱你一生一世)的数字玩法很多,在这样的日子里,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扎堆去领证结婚。当然,也有上午领结婚证,下午领离婚证的。类似的数字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车牌。一般001的车牌是很牛的,那代表了权利,如果全是8的,或者全是6的车牌,也很牛,那代表的是金钱,也可能是金钱与权利的结合,比如这几张图。同学们注意到了没,这些车都是什么车?宾利,豪车。好马配好鞍,这样的车配上这么牛掰的车牌,相得益彰。你能想象一个人开着QQ,却挂着一个价值四五十万的车牌的情形吗?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照片,都是汽车标志,我相信男同学肯定都认识,女同学不一定。那么问题来了。关于这些所谓的幸运数字,

1、它真的有意义吗?

2、是由谁赋予的?

3、怎么就赋予了呢?

4、怎样获得认同的?

5、还有类似的案例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等下我抽几个同学来回答一下。……很好。讲了这么多,什么是符号,我想大家也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但是到底什么是符号?

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信号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如冒烟是着火的信号,这种对应关系是客观的、具有因果性的联系。二是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比如极乐鸟跳舞,就是在求偶。象征符与信号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象征符 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其次,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第三,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第四,象征符 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

1

浙 江 警 察 学 院 备 课 纸

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今天主要讲讲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的几种类型:一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度等。也称为副语言。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二是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在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卓别林,比如憨豆先生,这两位都是体态符号使用的高手。三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如仪式和习惯、服装恶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今年的毕业典礼,就有学校穿汉服,而非现代的学士服等。

符号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种: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传播者,传播对象。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二是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三是思考功能。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在选择车牌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某些数字的追崇,他们看中的到底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数字本身,二是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中国人喜欢成双的数字,成双成对一般寓意圆满,儿8与发字类同,6与顺字类同,所以中国人喜欢8和6,但是作为双数的4,因与死字类同,就不是那么的招人待见,不过也不是那么绝对,因为有一个词叫四季发财,所以有时候,四也挺招人喜欢。这里就牵涉到了一个概念,意义。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符号的意义也有不同的分类:一是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二是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春秋战国时代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二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诡辩的着名例子广泛为人们所引述。普遍常识告诉我们白马明明是马,说它不是马肯定错误,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诚然,公孙龙在论证“白马非马”命题时,犯上了把“马”与“白”,“白马”与“马”截然分离,绝对对立的错误。例如,他回答“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时说:“离白之谓也;不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显然,他已经走极端,不承认白马是马,而陷入诡辩。可是,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论域来说,“白马非马”的命题是十分合逻辑的。 因此,当孔夫子的六世孙,大名鼎鼎的孔穿为了这事找上门去与公孙龙辩论上述命题时,结果被公孙龙驳得无话可说,吃了败仗。 公孙龙对孔穿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楚王曾经开繁弱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场圃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随从请求去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 仲尼听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 公孙龙评论道:照这样说,仲尼是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人们肯定仲尼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说法,却否定我把“白马”和“马”区别开来的说法,这是不对的。 上述故事说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是指严格逻辑意义上“白马”的概念不是“马”的概念,即白马不等于马。 从内涵来说,公孙龙认为,“马”只揭示了马形,“白马”不仅有“马之形”的内涵,而且还有“白之色”的内涵。所有的马固然都有颜色,但“马”的颜色是不确定的,而“白马”、“黄马”、“黑马”等的

2

浙 江 警 察 学 院 备 课 纸

颜色则是确定的。因此,公孙龙揭示了“马”与“白马”的不同内涵,前者“不取其色”,后者“取其色”。 从外延方面看,公孙龙指出,你要一匹“马”,给你牵一匹黄马或黑马都可以算数;但若你要的是一匹“白马”,那就不能用黄马、黑马来顶数。“马”是包括了黄马、黑马的,而“白马”却不包括黄马、黑马。“白马非马”的命题区分了“马”与“白马”的外延是不等的。 从以上例子中知道,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的内容或质的规定性,而外延则是指事物的适用范围或量的规定性。三是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但是,我们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现,语言符号的意义也不是那么的明晰。这就是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二是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在传播过程中,意义也不是完全传达的,这是因为传播过程牵涉到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的情境。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情境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还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是人类特有的。 象征符具有双层意义,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两层意义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象征性互动理论,倡始人是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象征性社会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 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认识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称为符号互动,意义互动。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是,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对受传者而言,是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人类创造出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又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文化符号

3

浙 江 警 察 学 院 备 课 纸

体系的内容和含义是以社会合约的方式形成的,而它们一旦具有了这种共同性和统一性,就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这种约束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到处充满了象征符,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的等。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现代消费文化:现代社会的消费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流行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象征符过滥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文化有两个特点:

1、文化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

2、文化是以象征符来作为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并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了解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来看看消费文化。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目的之一,就是购物,也有专门去购物,特别是被世人称之为奢侈品的物品。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去购买奢侈品?他们购买的不是奢侈品本身,而是这些奢侈品所宣扬的理念,比如地位、比如权利,比如高贵,比如品味,都是些很吸引人的概念。所以说,法国学者J.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涵的意义消费。消费文化的实质是: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我调查一下,班上有多少同学是不用苹果手机的,举手示意一下。找个同学来说说,你问什么不用苹果手机?……关键词,个性化选择。给大家看个数据啊,这是2011国内的年苹果手机用户的年龄分布,大家可以看出,苹果手机用户基本集中在青年群体当中。现在的青年人,都非常有个性,求异心理很突出。我先不说,给大家看看苹果的几个广告,大家看看苹果所宣传的理念,是不是打中了你的心理? 请几个同学来谈谈你看了这些广告后的感受。

好了,我就讲到这里,给大家留了三道思考题,回去之后好好思考思考。有不懂的地方随时与我联系。

思考题:

1、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3、谈谈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

4

传播学概论讲稿1

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概论试卷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 重点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优秀读后感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解释(推荐)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

传播学概论讲稿3(版)
《传播学概论讲稿3(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