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力》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9: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力》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以问题为起点、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通过情景创设、列举实例、实验活动的展开,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问题的解决中自主建构有关“力”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现象归纳出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采用直观手段丰富感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气球2个、滑板1个、实验微、多媒体。

2学生分组实验:弹簧1条、塑料瓶2个、橡皮筋2条、磁铁两块、尺子1把、小车1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题。(从生活到物理)

师:将气球吹大并放开,观察现象,问:气球为什么会向上飞?

生:思考、回答

二、探究新知

(一)归纳概括力的概念

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事例,并将典型事例展示在PPT上,思考共同点、认识力的概念。

如:

王明军《力》教学设计王明军《力》教学设计推土机

渔翁

渔网

水桶

运动员

杠铃

运动员

磁铁

排斥

磁铁

学生完成活动一的内容。

【活动一:认识什么是力?】

分析比较图6-1几幅表现力的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

2通过这些力的实例归纳“力”的概念。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小组间交流得出这些事例中的共同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得出力的概念。对于“作用”教师可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直接讲授。

在分析比较几幅图的共同点前可先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只有人才能产生力吗?

2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3单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设计意图:其实让学生直接从几幅图中概括出力的定义是比较难的,所以设计了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来降低难度。同时让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加深了对力的概念的力理解。

(二)力的作用效果

让学生设计一些物体对物体作用的实验

完成堂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二的内容

学生利用桌上的提供实验器材进行探究活动,然后“小组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组展示、组间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二:发现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设计一些物体对物体作用的实验。

你的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2能得出结论是: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化认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在“运动状态”方面可根据实际点拨引导。

2看视频判断有无力的存在?

教师播放演示微小形变实验微视频。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全体同学用手用力拍桌子(问:用手拍桌子能产生哪些效果?)

提出问题: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

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思考。

学生完成学案上活动三的内容

【活动三: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设计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你的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2解释生活中的应用例子(播放划船、神七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验感知到总结规律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再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三、堂小结:(1)与同学们一同回顾本节的内容并展示。

(2)学生谈收获。

四、堂练习(详见PPT)

五、作业布置:后练习

【板书设计】

61力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性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力》教案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纸绳力量大》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纸绳力量大》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力》教案设计
《《力》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