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福克纳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 廖白玲

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具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从70年代 末以来逐渐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近期更掀起一阵‚福学‛热潮。本文试图探讨福克纳作品及相关资料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福克纳研究的特点,并就现阶段的不足之处提出商榷。

关键词: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以其悲壮恢宏 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向人们展现了处在新旧更替 时期美国南方社会沉重的历史画卷。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新颖的艺术风格,国外研究者们对他的兴趣长 盛不衰。我国的福克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迅速升温,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历 年来福克纳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无疑能够促使福克纳研 究走向深入。

一 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我国对福克纳的介绍早在20 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1936年翻译界的老前辈赵家璧先生 在一本中国早期研究美国现代小说的专著里,以单独的一章 评介了福克纳;另有30年代《现代杂志》刊发的短篇《伊 莱》,及50年代《译文杂志》登载的《胜利》和《拖死狗》; 此外袁可嘉在其1964年所撰写的《美英意识流小说述评》 一文中也论及了福克纳和他的作品。然总体而言,此间中国 对福克纳的译介可谓凤毛麟角。

直到70年代末福克纳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才真正在我国 展开。1979年《文艺报》发表了李文俊撰写的论文‚从海 洋到闪烁的海洋——战后的美国文学‛。该文对福克纳作了 较为详尽的介绍,使这位‚留恋已逝的历史…在艺术上刻意 求工,尝试各种表现方式‛[1]的美国现代主义经典作家再 次走进国人尘封的记忆中。稍后袁可嘉在‚略论西方现代派 文学‛一文中以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说明现代派 文学在章法结构上具有变化突兀或多层次的特点。福克纳最 著名的短篇《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也于70年代末由 《外国文艺》介绍到中国。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 出了由李文俊编选的《福克纳评论集》,该文集收入了国外 著名学者对福克纳的研究性论文,以及福克纳自己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国内第一本以福克纳为研究 对象的论文集,它的问世是福克纳研究在我国起步的重要标 志。

80年代我国对福克纳作品的译介情况如下:1984年10 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李文俊翻译的《喧哗与骚动》;次 年7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推出了《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 及至1988年5月,《世界文学》为福克纳编写专辑,其中收 入了李文俊翻译的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福克纳作品的 文体风格以晦涩、朦胧、冗长著称,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中所使用的意识流、内心独白等现代派创作 手法更为翻译增添了一层难度,李文俊先生的译作既保留了 原文的神韵和风貌,又兼顾了国内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可谓 字字珠玑。

除作品外,这一时期我国还译介了一些有关福克纳的评 论文章。例如由美国的沙贝尔撰写、张增武等翻译的‚《弥 留之际》的思维和语言‛和艾〃泰特著、启温译的‚威廉〃福 克纳,1897-1962‛等。这些作品和评论的初步译介无疑为 我国早期的福克纳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福克纳研究在我国起步以来便受到了重视,80年代国 内报刊发表了福克纳研究方面的论文20余篇。这些文章反 映出福克纳研究在我国发展初期的种种特点:第一,绝大部 分评论家都将目光集中在《喧哗与骚动》这部福克纳的代表 作上,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等方面阐发自己对作品 的理解,其中不乏精彩独到的论述。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7年刊发的江海林的‚试析《喧哗与骚动》的小说技巧‛ 一文以意识流手法、叙述角度、结构、时间为着眼点,论述 了福克纳对小说创作技巧的苦苦探索,认为《喧哗与骚动》 不同于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作品,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 混合体。第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 颇有价值的文章。例如,程光炜和王丽丽的‚沈从文与福克90 纳创作视角比较‛,以敏锐的眼光对沈从文与福克纳的创作 基地湘西和约克纳帕塌法县进行对比,揭示两位作家在他们 的作品中所展现的‚淳厚的乡村生活与近代文明的强烈对 照‛[2],以及他们‚对日常生活背后普通人命运的关心‛[2]。 又如韩海燕在‚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作品中的年轻女性‛ 一文中将《萨特奥里斯》中的那西霞、《喧哗与骚动》中的 凯蒂分别与宝钗、黛玉进行了比较,指出《喧哗与骚动》与 《红楼梦》的共同主题是大家族的没落,其观点之独特,令 人耳目一新。第三,这段时期的某些评论文章带有一定的政 治倾向性。以1980年的‚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绿 头巾想到的‛一文为例,作者在介绍了西方的批评家怎样用 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爱米丽的‚恋父情结‛后,便用马列主 义的文艺批评方法对精神分析法进行批判,指出爱米丽的悲 剧实质在于她是没落的南方旧制度的象征和牺牲品。尽管作 者的文艺观在一定程度上稍失偏颇,但其关于爱米丽悲剧实 质的论述是基本正确的。 总之,80年代在李文俊等许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 我国的福克纳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二 90年代我国先后两次举办了福克纳学术研讨会。1992 年5月初由北大英语系和中国社科院美国所联合组织的福 克纳研讨会在北大召开,到会学者分别就福克纳作品的意 义、价值取向、文体风格、技巧手法以及比较研究作了专 题发言。这是我国首次召开福克纳专题研讨会,它体现了 我国福克纳研究的新进展。1997年,时值福克纳诞辰百年 之际,北京大学英语系、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和香港中文 大学港美中心在北京共同主办了国内首届国际福克纳研讨 会。来自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中国大陆等地的与会代 表分别就福克纳与美国南方的关系、福克纳的成就与影响、阅读与讲授福克纳的方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 论。两次研讨会的召开促使更多的学者对福克纳及其作品 产生了兴趣。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90年代发表的‚福学‛论文已逾 70篇之多。除论文之外,1997年还出版了填补空白的专著 —《威廉〃福克纳研究》。作者肖明翰先生在书中深入地分 析了福克纳和他的创作与美国南方社会、南方基督教文化传 统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为当代中国的福克纳 研究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90年代中国关于福克 纳的论著还包括1998年肖明翰的《骚动的心灵》和1999 年李文俊的《福克纳评传》,另外陶洁于1998年主编了论文 集《福克纳的魅力》。中译福克纳传记也在这一时期问世, 1994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顾连理翻译的《福克纳传》 (戴维〃明特著)。同一时期又有几部福克纳作品的译著出 现在我国读者面前:199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去吧, 摩西》(李文俊译),次年出版了陶洁翻译的《圣殿》;1998 年蓝仁哲翻译的福克纳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八月之 光》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又推出了福克纳的封笔之作《掠夺者》(王颖、杨菁译)。此 外,陶洁选编的《福克纳作品精粹》于1990年由河北教育 出版社出版。

这个时期的福克纳研究在广度、深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 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除《喧哗与骚动》外, 福克纳的另外几部长篇小说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包括 《圣殿》、《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和《八月之 光》等。在中短篇小说方面评论家开始将目光从《献给爱米 丽的一朵玫瑰花》延伸至《老人》、《熊》、《夕阳》等其他福 克纳的名篇上。第二,研究者不再局限于作品思想内容、艺 术特色的分析,开始从更多的角度、以更新的方法研究福克 纳。以《喧哗与骚动》为例,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时间为着眼 点的‚《喧哗与骚动》中变异时空的美学价值‛;以作品的叙 事结构为切入点的‚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结构‛;以神 话原型批评法为理论依据的‚《圣经》和《喧哗与骚动》‛等 论文。在其他作品方面,较为突出的有肖明翰运用巴赫金的 对话理论对《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不可确定性的分析;章 启平使用接受文学理论对《八月之光》中的反结构成分的探 讨;李汉之对《圣殿》中的蒙太奇手法与创造性阅读的探索; 王屹对《老人》的存在主义解读;以及石坚对《去吧,摩西》 中的混血儿形象的剖析。此外学者们还从文化、心理分析、社会历史、作者生平等角度对福克纳的创作进行了整体性的 探究。第三,90年代对福克纳的比较研究更加深入。1990年 胡小林等对福克纳和莫言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家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在‚福克纳、莫言比较论‛一文中阐述道:‚中国青年作家莫言…非常巧妙 高明地借鉴发扬了福克纳留下的技巧和传统,带着北方大 地的雄浑气象和红高粱般火热醇厚的民族精神,在当代文 坛上掀起了核裂变式的‘爆炸’‛[3]。1992年四川师范大 学学报发表了肖明翰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力作‚巴金 与福克纳的家庭小说比较‛,文章通过对巴金与福克纳家庭 小说中的父亲形象、青年形象和妇女形象的对比分析,指 出巴金与福克纳虽然文学气质大不相同,但他们的作品都 致力于反映处于动荡年代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特殊的 敏锐性和深刻性。这时期的研究者在致力于考察福克纳对 中国作家影响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他与国外某些作家的关 系。邵旭东撰文探讨了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与德国 作家托〃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之间可能存在的借鉴关 系,以及两位作家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共通之处。孔耕蕻则 在他的‚《喧哗与骚动》、《高老头》叙事艺术异同论‛一文 中通过评析这两部作品的叙事艺术,阐明福克纳在巴尔扎 克基础上有一种历史性的超越。 90年代涌现的福克纳研究的新成果,表明了我国福克 纳研究正不断开拓、走向深化。

三 新世纪,我国福克纳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首先表现在 又有几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2000年7月上海译文出版社91 推出了李文俊的第四部福克纳译著《押沙龙,押沙龙!》;9 月,出版了陶洁所译的《坟墓的闯入者》。另外,南京译林 出版社于2001年推出了陶洁所编的第二本福克纳作品集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与80 年代出版的《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集》相比,这本集子收入了 《两个士兵》、《干旱的九月》、《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等原 来没有的名篇。陶洁先生在前言部分指出福克纳的短篇小说 题材广泛,情节鲜明,叙述技巧独具匠心,与他的长篇小说 一样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出版使我国研 究者更加关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同时也使国内读者充分感 受到福克纳讲故事的才能。21世纪我国对福克纳作品的译 介成果中,笔者以为李文俊翻译的《押沙龙,押沙龙!》意 义尤为重大。这部被福克纳自己称为‚有史以来美国人所写 的最好的小说‛[4]中,长句比比皆是,结构错综复杂。李 文俊先生本着‚在中文用心读可以读懂的极限内,尽可能多 地保留原作的原汁原味‛[4]的准则,凭借其精深的技艺, 以极大的耐心和令人敬佩的毅力完成了被许多评论家认为 是福克纳‚最复杂、深奥,最具史诗色彩‛[4]的作品的翻译 工作,这为中国学者更加深入全面地探索福克纳及其创作提 供了更多的参考。 这一时期我国的福克纳研究队伍迅猛壮大,除李文俊、陶洁、肖明翰等福克纳研究的干将外,又涌现出了更多的‚福 学‛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四 年内,由我国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福克纳研究的论文已达 150余篇,超过了前两个阶段的总和。笔者试图从个案分析、整体性探究和比较研究三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我国福克纳 研究出现的新成果进行简要概述。

在对福克纳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时,研究者采用了比以往 更为独特的批评视角。例如:易晓明的‚作为关联物的他者 —对《喧哗与骚动》的一种现象学解读‛运用胡塞尔的‚意 向性‛建构理论,分析了《喧哗与骚动》中人物之间的意念 关系。作者阐述道,小说中的凯蒂只出现在昆丁、杰生和班 吉的意念之中,是他们意识中的关联物,凯蒂不是作为独立 的个体而存在,她真实的生命和内心的需求是永远被忽略 的;冯季庆的‚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我弥留之际》中呈现的语义学意义上 的二项对立,并指出《我弥留之际》对死的序列的有向运作 蕴涵了福克纳的伦理道德评判和意识形态倾向;王卫东在对 《押沙龙,押沙龙!》进行解构主义解读时指出,主人公‚塞 德潘身上体现了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他的形象似乎具有一定 的虚无性,但他自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他的故事里呈现了美 国南方的过去、进行着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内在情绪‛[5];陈 才忆则从生态批评学的角度探讨了福克纳在《熊》中所反映 出的对具有毁灭性和邪恶性的美国白人文明的反思。 在对福克纳创作的整体性探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李常磊的‚福克纳的时间哲学‛,魏玉杰的‚福克纳与后现 代主义‛,孔庆华的‚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吴童 的‚魔怪形象之画廊—小议福克纳小说中的怪诞人物形象‛ 和朱振武的‚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等。 其中朱振武的文章探讨了福克纳作为无意识范式主体在其 女性形象创作方面的自主性活动,作者认为,福克纳在作品 中描述的南方女性的形象之所以是被毁灭的女性,主要是因 为‚成长于美国南方的福克纳作为男性话语的代表在创作中 把自己对南方生活和对生命的体验这一内心范式不由自主 地转化为象征性范式的结果‛[6]。‚论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通 俗意识‛是朱振武的又一力作,文章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 西部幽默和方言口语、恐怖因素和传奇手法、哥特氛围与侦 探模式,指出福克纳的小说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 因就在于他冲破了雅俗文学之间的界限,从而更好地实现与 读者的心灵沟通。另外,还有不少论文探讨了福克纳作品中 的人道主义思想、立体交叉结构、基督教文化、象征手法、自卑情结、荒原情结和女性情结等,因篇幅所限,此处不再 一一赘述。

在比较研究方面,2001年出现了俞利军发表在《美国 研究》上的论文‚在喧哗与骚动中活着—福克纳与余华比较 研究‛。作者认为,福克纳和余华都是极端关注内心冲突的 现代派作家,他们均善于发掘家乡题材、突出苦难和暴力主 题、运用现代技巧,且都富有人文精神的底蕴;余华作品的 多面性虽不及福克纳作品的琳琅满目,但其激情和幽默却比 福克纳有过之而无不及。同年,章汝雯撰写了‚艺术手法的 继承思想内容的超越—评《宠儿》及《喧哗与骚动》‛,对 福克纳和托尼〃莫里森这两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 进行了比较。作者既论证了福克纳与托尼〃莫里森在运用内 心独白、多角度、蒙太奇等创作手法上的相似之处,又强调 了二者在黑人形象的塑造上的差异:福克纳笔下的黑人善良 纯朴、忠心耿耿,而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有着很强的自由意 识和民族自尊心。按照作者的观点,托尼〃莫里森在艺术手 法上继承了福克纳的风格,在思想内容上却超越了她的前 辈。本世纪在福克纳比较研究方面的新成果还包括对《喧哗 与骚动》与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的没落主题和白痴视角 的比较,对《喧哗与骚动》和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结构 比较,以及对福克纳、哈代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本结构 的探究等。

综观中国各个阶段的福克纳研究状况,虽然我们在广度 和深度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笔者不揣浅陋,试提一二。其一,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 看,国内对福克纳的研究仍然以《喧哗与骚动》和《献给爱 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少数代表作为主,发展不够平衡。据 不完全统计,在本世纪头四年见诸报刊的百余篇论文中,对 《押沙龙,押沙龙!》的研究论文只占11篇,研究《我弥留 之际》的只有5篇,研究《圣殿》和《八月之光》的只有2 篇。我们期待研究者以开放的思想、广阔的视野评析福克纳 的创作,从而促使更多的开辟崭新研究领域的论文问世。其 二,福克纳一生创作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70余篇, 这些作品许多都互相关联,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才能更清 晰地窥见福克纳艺术探索的轨迹。而目前《大宅》、《小镇》、

福克纳文献综述

福克纳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威廉·福克纳

护理研究综述

钢铁企业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2

新药研究综述

福克纳研究综述
《福克纳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