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1: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5年教学工作会议专题材料

以课改为抓手,促进学生教师的共同进步

一、回顾我校一学年来的课改做法。

我校继2014学年度课改工作以来,按照丹教办2014(1)号文件的精神,2015学年度年全面推进“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对于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进行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卢敬云任组长,教学副校长雷金贵任副组长具体落实课改工作,课改的实施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每位教师和学生和班级为抓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开展课改研讨活动为辅助手段,教导处和政教处齐抓共管,全面推进“一管四学五法”教学改革。

全校先搞班级建设,建立“139班级管理系统”。2014年9月,学校在教研室组织下继续完善课改小组建设,学校根据本校课改落实的情况,结合课改评价标准,对学校课改工作进行反思,修改部署,并进一步明确分工与职责。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王燕主抓“139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管理,由政教处具体组织落实;教导处主要负责课堂教学改革,一是由教导主任邹隆基负责按《丹江口市课堂改革评价标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二是由教导副主任启明星教师孙凤莲负责课改研讨活动及新教师培养。明确的分工与职责,保证了我校的课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2、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2014年秋季,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一管四学五法》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一管四学五法》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等。积

极批研路四胡的研育就班评培我名辅容作班校行委动第课编不提识整识课组织教师参加外出学习和培训,本学期我校分次外出课改学习达40余人次,积极参加市教室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特别是专程到襄阳前进小学学习,同时承办了教研室的语文学科一管学五法展演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的程雄、丹丹老师在课改课的展示中受到领导和同仁高度好评。尤其程雄老师的课,多次得到市教室李敏主席的肯定和称赞,受丹江口市继续教中心邀请,程雄老师在全市班主任培训会上,课改做了一次经验交流,她的《“一管”在我的运用与坚持》论文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同时学校实施了以继教处为中心的年轻教师养工程,利用下午六点—八点的下班时间,对校的胡丹丹、余雪晴、李金泽、肖莉莉等12年轻教师的跟踪培养活动,对他们的备、讲、、考、评教学环节、师德、教育技术装备等内跟踪考核培养。

3、依规监管,全面落实

在“班级建设”和“日查、周报、月评”工中,以政教处为龙头,以班主任为核心,做好级布臵,小组建设,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在教学改革实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方法。 本学年为了推进“一管四学五法”,我校实了三个梯次的公开课展示活动:第一梯队,校会成员在十月初进行了新上岗教师的展示活,第二梯队年轻教师在十月下旬展示公开课,三梯队,剩余教师在十一月份讲了课改课。在改课的展示活动中,教师精心准备,调查学情,写导学案,课堂展示,课后认真说课,评课,走过场,不搞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高了全校教师对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的认,提高了教师对新课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广大教师真正认到课改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让广大教师享受到改的实惠。

大教鼓感课成一的没长的工好这任对任管每长记体主星布对四周遐者的

二、以课改为抓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借助“导学案”和“一管四学五法”两载体,大力度推行“有特色的四学五法新课堂”学模式。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展学生认识、情、技能。我校全体学生都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改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动力和改变,课堂为他们的舞台。尤其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年的课改,他们的收获是最大的,他们是课改赢家,六年级的学生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学习,有一个孩子不爱课堂。班主任程雄老师邀请家们观课,每每家长们观完课后,无不拍手称赞,甚至激动地泪流满面的。

2、在“班级建设”和“日查、周报、月评”作中,以政教处为龙头,以班主任为核心,做班级布臵,小组建设,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块的工作有管政教的副校长王燕和政教主厉国富领头,其他校委会成员深入班级,尤其各班“139管理系统”进行扎实的推进,班主首先培养一名副班主任,在课前三分钟、班级理、分数统计给其更多的的锻炼机会,政教处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我校55名小组组集中培训,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录分数的方法,通过以上措施,我校139管理系日趋成熟,每周五的下午放学前,各班副班任就将周之星报政教处,一月汇总产生月之,在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中,有值周领导公周之星和月之星的名单,学校拿出一部分资金其进行物资奖励。一年来,我校获奖的学生达百余人次,其中,一年级的曹灵珊、侯秋君、一璐,三年级的郭凯星、王吉祥,六年级的邹冉等同学屡次获得表彰,是我校学生中的佼佼,在学生家长、社会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3、2015年春季,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我校对“139管理系统”的考核内容进

行管管生集长学行学明时处之获进了理理的体监生,生礼都每星得了中午雪师明德进过理的扶养成报之延伸和发展。经过半年打磨,我校对学生的内容不仅仅在学习上、课堂上,将对学生的范围延伸到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对学课堂学习、劳动卫生、就餐纪律、路队安全、活动、道德品质全方位考核办法,形成小组督学生、教师监督学生、值周领导监督学生、监督学生齐抓共管的局面,经过半年的运学校的环境卫生干净了,乱扔纸屑的少了;课间疯狂打闹的少了,安静学习的多了;文仪时时见,脏话粗话处处无;小雷锋每班每有,学生尊敬师长表现到处都是,学校政教月评出“雷锋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学习”“劳动之星”等,半年来我校八十余人次奖励,在学校、社会、家长中得到认可,促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的育人的目的。

三、以课改为抓手,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1、学校以课改为抓手,实施了以继教处为心的年轻教师培养工程,利用周一到周五的下六点—八点的课余时间,对我校的胡丹丹、余晴、李兰兰、李金泽、肖莉莉等12名年轻教的跟踪培养活动,首先学校安排骨干教师、启星教师担任不同专题的讲师,从职业道德、师师风、教学管理、课改困惑等专题对年轻教师行培训,设臵讲授、答疑、交流三个环节,通学习,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大提升,搭建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2、以课改为契机,建立帮扶对子,对他们备、讲、辅、考、评教学环节建立一对一的帮对子、师德、教育技术装备等内容跟踪考核培,其中胡丹丹、余雪晴、肖莉莉老师脱颖而出,为年轻教师的楷模,骨干。

四、课改探索中,产生了实用的“日查、周、月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我校以教导处为核心,除了对课改课堂规范外,主要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日常规范监控。值

周进种时关学教师铃课一学管全课领行结间的生室未五前个习理隐改升。有进制教学流行为我为课效革如人会效行定师案程个打校核题的评何人、导必须在上午和下午两次对教师课堂行为检查,根据下列情况界定为规范和不规范两果,一周结束交教导处。

1、严格上下课的,不得提前下课

2、课堂上不得干与教学无事,不许接打手机。

3、不得体罚变相体罚。

4、无课堂事故:上课三分钟后或者中途无人为脱岗现象。

5、不迟到,铃声响了教到三分钟以内为迟到,下午上午第一节预备分钟后未到教室门口。

6、下午上午第一节,有歌声。

7、不坐讲坐批等不雅教学行为。

8、班学生在一节课时间不得进行不同学科的活动。考核结果运用于绩效工资,通过以上,我校的课堂教学井然有序,避免了课堂安患和课堂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课堂效率,为奠定了基础,真正做到了有效课堂。

五、课改探索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大力提

1、进行联校备课形式。实行了联校备课的整合,将导案、学案分离,同学科教师合作学案二次生成,统一印制,发放到学生手中,并规范联校集体备课对学案二次生成制度。根据教导处审查后的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再结合班级实际重点针对教师活动、教学和学生活动方面的设计进行二次生成,即进性化批注,形成导案。课后写出教学反思,造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2、学校组织《一管四学五法》常规研究。语文、数学、综合,各教研组 以教研组长心,分别制定方案,定时间,定地点,定微定中心发言人,对《一管四学五法》扎实有讨论学习与研究,产生了语文学科《课堂改价新标准》,数学组《在四学五法的指导下扩大课堂容量》等微课题的研究,人人参与,发言,三个教研组每周一次集中,我校反思集体备课次数达到50余次。

理新展习多周户求流动实源课半围字师很师科准题进地教时课通高

3、多形式理论研究。一是进行“四学五法”论再研究。学校每周都规定有以“四学五法”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分“独立自主、小组合作、示引导、评价提升”相关内容的文章供教师学。二是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借助当前我校名青年教师正在参与的国培培训活动,利用每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分学科让教师足不出,了解最权威的课改动态及课堂教学走向,要教师认真学习,寻找差距,写出体会,互相交。三是将课改与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晒课等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多媒体室、电脑室、验室等功能设施设备,自主开发整合课程资。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堂效益。

4、因为课改,教师们爱上科研,2015年上年,我校承担了五个微课研究,每个课题都是绕课改进行的。如语文组《一管四学五法在写教学中的运用》、《如何让学生爱上独学》,老们在微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热情似火,又学到了多,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不仅仅教们的教学能力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教研的方式和方法。

六、课改永远在路上。

我们在总结中认真反思课改工作的得失,找问题,对症下药。将当前课改工作中发现的问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创新举措,强力推学校课改工作。

一是课堂活力不够的问题。作为课改的主阵和课改的核心,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和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效果参差不齐。 二是课改与检验教学效果的方式---考试短期无法匹配。少数中年教师惯性讲解,不愿将堂还给学生,采取讲练结合,师生习惯该模式,过考试成绩教学效果也不错,在教师中呼声较,而部分教师课改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了,但眼高手低,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引起教师对课改得疑惑。

三是班级学习小组合作简单的问题。小组学习秩序不好,合作意识不够,学生发言没有中心,部分同学把它当成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讨论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还有的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

四是农村教研能力较低的教师无法对由名师编印的导学案进行二次生成,即使勉强二次生成,也是敷衍了事。

课改永远在路上,我们相信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勤于反思,努力进取,不停摸索,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是一片光亮。

丁家营镇小学

2015-8-29

课改典型经验材料论文

课改经验材料

课改经验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经验论文

学校课改经验介绍

个人课改经验材料

阅读北京市课改经验

中心小学课改经验论文

中学课改经验材料

高中课改经验介绍

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
《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