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灵台县文体广电局 (2012年6月12日)

简要汇报三个方面。

一、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县的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一些工作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授予“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全省文化先进县”,朝那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我们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体系。累计投资1.2亿元,建成了县文化广场、宣传文化中心、皇甫谧大剧院、博物馆、广电中心大楼、荆山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创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均被命名为“全国三级馆”。博物馆馆藏文物73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古籍、地方文献、报纸、期刊、视听资料等资源总量达4.9万册(件),年借阅量5.6万人次,流通书刊5.8万册次,电子阅览量2.7万人次。 “三馆”均实行了免费开放措施,其中:博物馆于2008年5月向社会免费开放,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近四年共接待观众13万人(次);图书馆实行错时开放,全年周

六、周日夏季每天晚上19:00至21:00正常开放;文化馆周一至周日每天按时开放,并且在周一至周五晚增加了文体活动室开放项目。图书馆、文化馆日接待人数达到100多人次,较好的发挥了公共文化鉴赏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0年以来,投资15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独店、朝那等11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使用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设有图书阅览室、科技培训室、文体娱乐室、多功能活动厅。全县半数以上的村有村级文化活动广场,配套有体育器材和文化设施。建成农家书屋184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每个书屋配送图书1400本、有管理人员1名,年接待读者11.6万人(次),流通书刊5.1万册(次)。2011年共培训农家书屋管理人员178人,举办各类实用技术知识讲座326场(次),受益群众达到4.8万人(次)。建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灵台支中心,在全县184个行政村建成了村级服务网点。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为契机,健全完善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等基层服务点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全部实现了阅览时间、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三落实”,有效解决了群众读书、看报、开展文化活动方面的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三)以城带乡,完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体系。以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为重点,积极创新载体,活化形式,充分吸纳城乡群众参与,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先后组织举办了县城文化广场落成庆典、2006′中国·灵台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全市中医药师承教育拜师大会等文化盛会。从2007年起,连续4年举办了 “灵台风情”、“灵台风韵”、“盛世欢歌”、“荆山之秋”等全县性大型文化周活动,开展了音乐、舞蹈、戏曲、综艺、秦腔等各个门类的专场演出。成功举办了灵台煤炭资源勘探告捷庆祝大会、“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旅游推介、崆峒武林大会文化旅游展演等文艺演出活动。今年5月18日,举行了2012年崆峒文化旅游节暨皇甫谧文化园开园庆典“针灸中华颂”文艺演出和广场秦腔文化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同时,坚持每年举办迎五

一、庆国庆全民运动会,深入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三下乡”活动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精心组织乡村秧歌社火调演、农民运动会、秦腔自乐班演唱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水平。

(四)扩大覆盖,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县广播电视台现开设14个栏目,每天播出13.5小时,全年播出约5000小时。今年以来,县广播电视台立足“新闻立台、栏目兴台、创新活台、管理强台”这一基本思路,创新思维,力争主动,增栏目、增设施,整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开办的《10

- 34

(七)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共涉及电影公司、秦剧团、广播电视网络中心三个单位,其中电影公司、秦剧团属于转企改制,网络中心属于整合上划。电影公司改制从去年底开始,历时半年时间,今年年初已全部完成改制任务。秦剧团转企改制工作按照省市国有院团改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制定了转企改制方案, 5月28日已经正式挂牌成立了“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进行清产核资、债务清理、人员安置等工作。广播电视网络中心上划工作,目前制定了《灵台县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方案》,推荐确定了分公司负责人,6月2日已经正式挂牌,正在进行清产核资、人员安置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

经过全县上下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发展的形势相衡量,还有许多差距和问题:一是乡镇文化站职能弱化。从全县来看,乡镇文化站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存在专业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的问题,且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年龄大,报酬少,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县“三馆” 缺乏骨干人才。全县“三馆”人员编制虽有所增加,但缺少文物保护管理专业人才、文学艺术创作人才、大型文化活动策划、编导专业人才、农村文化活动倡导、辅导人才。三是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文化人才流动机制不活,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县野外文物管理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四是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极其紧困的情况下,逐年增加了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但依然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存在问题,我们要抢抓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政策机遇,认真研究分析,逐一细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及国务院《纲要》的出台,必将确定一批重大的文化扶持政策和项目。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研读政策、抢抓机遇,从文化体育惠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公益文化活动创建、古商周皇甫谧文化研究、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精品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文化产业开发、宣传媒体打造提升10个方面入手,积极争取实施一批事关全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项目,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积极争取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台(站)改造、示范性文化站、农家书屋创建、农村文化活动带头人培训、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等小项目,不断满足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灵台县文体中心、“古灵台”改扩建、灵台县体育馆、数字影院等项目的实施。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全县184个行政村基本建成村文化室,县图书馆总藏书量达到11万册。加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公共文化

- 7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绍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讲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读

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