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西执法监察通报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0: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

关于2008年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重点检查情况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08年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66号)和《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2008年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晋国税发〔2008〕98号),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省局组织力量于10月中旬对太原、朔州、忻州、晋中、长治市国家税务局、省局直属税务分局(以下简称被查单位)2007年1月——2008年6月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运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以下简称重点检查)。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局始终将重点检查作为落实总局部署、推进“三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列入议事日程,并逐年不断加强。纵观本次重点检查,与以往年度相比,呈现以下特点:

(一)准备充分。一是围绕重点检查深入基层进行了查前调研,充分听取了一线人员对检查工作的具体意见。二是建立了自查问题备案制度,要求各单位对自查查出的问题以县(区)局为单位向省局备案,以避免重复检查,提高检查效率。三是成立了以许月刚局长为组长、高建文副局长和贾志坚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检查工作领导组。四是制定了详细的检查实施方案,对重点检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五是编制了内容详尽的检查指南并提前下发各检查组学习讨论,细化了检查内容、优化了检查方法。六是在检查开始前即向被查单位统一拨付了检查经费。七是在检查之前,集中检查人员进行了查前培训,并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确保了检查工作各环节的统一高效。

(二)检查到位。一是检查面到位。共对5个市局和省局直属税务分局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面达到总局要求的50%;对5个市局的直属税务分局在税收执法权方面进行了延伸检查,对5个县(区)局在税务行政管理权方面进行了延伸检查,涉及企业上千户次,资料一万余份。无论从检查面还是延伸检查单位数量来看,均为近年来最大最多。二是检查力量到位。从被查单位之外各市局抽调52名业务骨干,由各市局处级领导担任组长,省局处级干部担任联络员,组成了六个检查组。他们认真负责,作风过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检查,保证了检查质量。三是检查程序方法到位。根据《税务执法检查规则》和省局要求,各检查组进入被查单位后,认真听取了各单位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自查及整改情况的汇报,严格按照省局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有关问题和情况及时向被查单位进行了通报反馈,充分听取了被查单位的申辩意见。四是查后措施到位。检查结束后,六个检查组及时向省局重点检查领导组进行了专题汇报,领导组迅速对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了审理,省局及时对被查单位下达了处理决定书。

(三)交流广泛。一是检查单位之间交流广泛。针对3个方面11项检查内容,各检查单位在检查前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相互深入研究了相关问题和对策。二是检查单位与被查单位交流广泛。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发现和学到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如晋中市国家税务局围绕“抓组织、抓预防、抓队伍、抓关键、抓效果、抓整改”的工作思路,自行开发了“四位一体互动管理工作平台”,有效地提升了执法水平。长治市国家税务局坚持自主创新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机制,运行税收执法三级审核管理机制,开展税收执法分析工作,推动了全市国税征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太原市国家税务局执法检查中坚持“自查为主、基层第一”的原则,切实把自查工作落到了实处,有效地促进执法检查工作的扎实开展,全市16个基层单位自查累计发现问题1832个,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检查的整体效率。三是各单位与省局之间交流广泛。在检查汇报中,各小组不仅汇报了发现的问题,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准备充分,检查组工作到位,被查单位积极配合,检查工作取得了应有效果,受到省局领导充分肯定。

二、检查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被查单位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3方面11项重点内容的检查结果来看,这六个单位在日常执法中能够认真执行税法和国家税收政策,履行执法程序,紧紧围绕税收工作主题,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强化“两权”监督,在推进“三大战略”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检查没有发现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但是通过严格认真的检查,也发现了这些单位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共发现7方面103个问题,涉及企业811户次。

(一)税收执法权方面

——政策法规部分

1.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方面

有一个单位存在未按规定执行文件会签、报备制度问题,涉及文件4个。如××市局流转税科2007年7月23日制定的文件《××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车辆购置税实行属地征收管理的通知》,未经法规部门会签,也未上报省局备案。 2.2007年度税收执法检查查出问题的整改方面

(1)有一个单位存在税务稽查案件未按规定程序审理,未进行整改。如××县局稽查局2007年检查发现的达到审理标准未经审理直接下达处理决定的问题直到本次检查也未进行相应处理。

(2)有一个单位2007年检查发现有4户企业年销售额达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未认定一般纳税人问题,直到本次检查也未进行整改。

(3)个别单位2007年执法检查发现的所得税问题未进行整改。如××企业使用不合法票据列支成本,税务机关未及时审核检查,只做行政处罚,企业未做出相应的纳税调整问题直到本次检查也未进行整改。

3.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方面

(1)有一个单位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过错申辩调整。如:××分局2008年1月至6月执法过错数量共59件,申辩调整数量为0件,以上过错行为均未见责任追究资料。 (2)对执法过错行为进行了无过错申辩调整。如:××分局发生的过错行为是税务行政处罚依据错误,过错原因是引用的处罚依据未指明具体条款,却作了无过错申辩调整。 (3)有一个单位进行执法过错调整时,存在机内确认在前,实际调查在后的问题。2008年5月在一项执法过错申辩调整处理时,执法系统内的调查确认日期为5月12日,而纸质调查表显示的实际调查时间为5月13日。

(4)申辩处理单缺章漏项、资料短缺。如:××直属分局申辩处理单缺受理、调查、审批意见;××市局无过错申辩调整了17次,没有相关书面举证材料。

——税收征收管理部分(7个方面共发现问题38类204户次) 1.办理税务登记方面(共有10种问题类型,89户次)

(1)文书资料不齐全,涉及13户次。如缺少税种登记表、注册地址及生产经营地址证明等问题。

(2)税务登记表内容缺章漏项,涉及5户次。如没有填写纳税人识别号、投资方信息和税务登记核准日期等问题。

(3)办理税务登记时间逻辑关系混乱,涉及4户次。如:××公司2007年4月24日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5月8日办结,而办理税务登记调查报告日期却为5月30日。 (4)核准税务登记超过规定的办结时限,涉及15户次。

(5)归档资料不规范,涉及23户次。纳税人报送的有关资料复印件均没有“与原件相符”字样及相关人员签章,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上没有送达人签名。

(6)办理“重新税务登记”文书使用错误,涉及1户次。如:××公司办理重新税务登记,用《税务登记表》代替《重新税务登记申请核准表》。

(7)扣缴税务登记资料中缺少扣缴登记相关资料,涉及20户次。

(8)税种登记不完整,涉及2户次。《税种登记表》中未对纳税人认定情况和应管理的税种进行鉴定。如:××公司经营范围为室内外家庭装修装饰,零售建筑材料,室内外装修材料,但未做增值税税种鉴定。

(9)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资料不完整,涉及2户次。如:××企业资料中缺少《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

(10)企业所得税鉴定不规范,涉及4户次。如:××分局没有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进行鉴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没有初审、审批意见及签字。 2.变更登记方面(共有5种问题类型,15户次)

(1)文书使用错误,涉及5户次。企业变更银行帐户属备案类项目,只需填写《银行存款帐户报告表》,而××局将部分企业此项目按变更税务登记办理,错误使用《变更税务登记表》,并进行实地调查审批。

(2)文书资料不齐全、缺章漏项,涉及5户次。 (3)逾期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没有依法进行处罚,涉及3户次。如:××商贸有限公司变更基本账户,变更银行账户日期为2008年1月17日,向税务机关报告日期为2008年5月27日,超过规定的报告时限,应处罚而未处罚。

(4)没有在综合征管软件中对纳税人经营期限进行变更,涉及1户次。

(5)补正文书资料日期逻辑关系不合理,涉及1户次。调查审批时间早于企业申请时间。如:××公司 2008年6月12日申请变更,但是税源部门于2008年6月3日出具调查报告,并于2008年6月4日审批结束。

3.注销登记方面(共有7种问题类型,31户次)

(1)文书填写缺章漏项,涉及16户次。如:××公司《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中的缴销发票环节没有审核人员签字。××公司《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无纳税人签章,无批准机关签章。

(2)个别单位存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没有注销登记资料的问题,没有收缴税务登记证件,只有调查报告,涉及2户次。

(3)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超过规定时限,涉及1户次。

(4)时间逻辑关系不合理,涉及2户次。如:××公司《注销审批表》中税务机关检查日期为2007年7月18日,而批准注销时间为2007年7月9日。

(5)个别单位存在注销登记多缴税款应退税而未退的问题,涉及1户次。××营销处2007年8月注销税务登记,在企业清算及税收管理员核查报告中均证明企业多缴企业所得税1443.91元,在注销时未予以办理退税手续。

(6)个别单位存在注销税务登记时罚款或滞纳金没有清缴的问题,涉及2户次。如:××公司税务部门其他罚没收入,所属期为2006年11月,限缴期限为2006年12月11日,开票缴款日期为2006年12月18日,迟缴7天所产生的加处罚款420元在办理注销登记前没有处理。××公司2006年8月8日申报开票后,于8月9日缴纳了税款,税务机关的上解销号日期为8月14日,由于迟销号导致系统产生滞纳金153.90元,在办理注销登记前没有处理。

(7)CTAIS审批与纸质审批文书脱节,CTAIS中注销日期远滞后于纸质注销审批文书时间,涉及7户次。如:××公司物资贸易分公司2006年7月17日核准注销,CTAIS中核准注销日期为2007年5月17日。

4.非正常户管理方面(共有2种问题类型, 7户次)

(1)认定非正常户超过3个月没有按规定处理,涉及4户次。如:××公司非正常户认定时间为2007年1月22日,公告日期2007年11月30日,注销日期2008年3月13日。 (2)没有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就直接认定为非正常户,涉及3户次。 5.发票使用和管理方面(共有4种问题类型, 15户次)

(1)纳税人日常购票业务使用《普通发票领购申请审批表(日常用)》,增加了审批环节,涉及8户次。

(2)不属于纳税人首次申请印制衔头发票而采用行政许可程序进行审批,涉及5户次。 (3)办理使用衔头发票审批时间逻辑关系不合理,涉及1户次。如:××公司2007年10月6日提出申请,税源管理部门2007年10月9日组织核查,主管税务机关2007年10月10日审核上报市局,市局向省局提出请示的时间为2007年10月8日。

(4)申请发票增量使用文书不当,涉及1户次。应使用《发票用量调整申请审批表》而使用了《纳税人票种核定表》。

6.发票领购资格审核方面(共有5种问题类型, 38户次)

(1)对普通发票领购资格仍进行税务行政许可审批,涉及1户次。如: 2008年8月13日,仍受理××公司发票领购资格行政许可。

(2)要求纳税人提供不需提供的资料,涉及1户次。如:××公司提出发票领购资格申请时,所提供的资料中有《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3)文书填写不规范,缺章漏项,涉及31户次。如:《纳税人票种核定表》初审、复审环节缺税务机关签章。《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表》无申请日期、受理人未签字、无收到日期,没有填写姓名、身份证件、电话、邮编、住址等项目。《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税务行政许可决定书》没有文书编号。

(4)归档资料不完整,涉及3户次。无企业购票申请,缺少《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表》、《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或《税务行政许可决定书》。 (5)发票领购资格审批超过规定的时限,涉及2户次。 7.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方面(共有5种问题类型, 9户次) (1)核查报告没有调查人员手工签字,涉及4户次。

(2)以金融部门提供的“明细帐”代替“银行对帐单” ,涉及1户次。

(3)纳税人申请日期、税源管理部门调查日期和审批日期前后倒置,逻辑混乱,涉及2户次。如:××公司2007年10月9日提出延期缴纳税款申请,税源管理部门10月8日出具调查报告。

(4)延期缴纳税款审批资料中缺少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明文件,涉及1户次。如:××公司《延期缴纳税款审批表》申请延期缴纳税款3864099.78元,申请中显示欠缴养老金4773804.47元。

——流转税部分(7个方面共发现问题34类324户次)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方面(共有13种问题类型,142户次) (1)超标准未认定一般纳税人,涉及12户次。如: ××公司,2008年1-6月销售收入已经达到360万元,但主管税务机关既没有在CTAIS中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也没有按规定按适用税率征税。

(2)超标准未认定一般纳税人期间未按适用税率征税,涉及3户次。如:××公司,2006年度增值税收入已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但直至2007年10月份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该企业2007年1至9月份取得收入1371645.54元,在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606387.66元,未按适用税率征税。 (3)对不达标准的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涉及4户次。如:××公司,于2006年7月14日办理税务登记,该企业2007年1至3月份收入仅83745.65元,2007年4月2日认定为辅导期一般纳税人。

(4)未经辅导期直接认定一般纳税人,涉及1户次。如:××公司于2007年11月14日直接由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5)辅导期(暂认定期)一般纳税人提前转正。涉及2户次,如:2007年8月31日公司暂认定一般纳税人期限为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在2007年6月20日转为正式一般纳税人。

(6)税种登记和一般纳税人转正不符,涉及1户次。如:××公司2008年6月30日转正为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申请认定表中,年实际销售收入为批零销售额4454万元,征管系统中税种登记为商业17%,但审批意见是按工业企业临时一般纳税人满一年批准转正。 (7)临时(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转正不及时,涉及5户次。如:××公司2005年2月1日起被认定为临时一般纳税人,2007年11月办理一般纳税人转正审批,超期21个月。 (8)超时限审批,涉及5户次。如:××公司,认定档案中企业申请表中日期2007年12月29日,审批日期为2008年3月31日,逾期36个工作日办理。

(9)一般纳税人认定资料文书不规范,涉及17户次。如:××市局直属分局所辖17户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和转正时未使用省局征管规范中的文书,而是使用自行设计的文书;档案中有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表和一般纳税人录入信息表;无系统打印的《一般纳税人认定通知书》。

(10)认定资料不齐全,涉及51户次。如:××公司认定一般纳税人时,无生产厂房、设备等必备生产条件的调查说明。

(11)缺章漏项,涉及35户次。如:××公司认定一般纳税人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无税务机关核实数,审批意见中认定级别、认定资格、认定期限起等内容为空。

(12)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逾期转正无处罚依据而实施处罚,涉及1户次。如:××公司于2005年11月1日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2008年4月1日转为正式一般纳税人。××局以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企业处以500元罚款。

(13)程序错误,涉及5户次。如:××公司,税务机关出具调查报告在2008年3月20日,而实地核查纪录和约谈纪录在2008年3月26日.

2、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收申请审批方面(共有1种问题类型,1户次)

审批资料短缺,涉及1户次。如:××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认定为临时一般纳税人,2007年12月28日公司提出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收申请,税源管理单位于2008年2月20日实地调查,分局于2008年2月29日审批,审批资料中没有《一般纳税人简易征收审批表》。

3.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企业资格认定方面(共有2种问题类型,16户次)

(1)资格认定资料不完整,涉及9户次。如:××公司,认定资料中无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复印件,部分劳动合同未在劳动部门备案。 (2)资格认定文书存在缺章漏项问题,涉及7户次。如:××厂办理资格认定时,税务机关发出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无税务机关签章、发文字号,调查报告无调查人签字。

4、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认定方面(共有2种问题类型,2户次)

(1)程序不规范,涉及1户次。如:××局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无集体审批会议记录。 (2)缺章漏项,涉及1户次。如:对××公司的税源调查报告无调查人员签字,只有税源科签章;税务机关审批认定确认表中,初审、复审意见均未签章;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申请表中无经办人签字,无审批意见。

5、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资格认定方面(共有5种问题类型,14户次)

(1)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涉及1户次。如:××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20 日提出资格认定申请,xx国税局税源管理二科于2007年5月31日实地调查,××局于2007年7月8日进行调查,2007年8月6日出具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没有签字,但在资格认定表中签字时间为2007年7月6日,存在未调查先签字现象。

(2)文书填写不规范,涉及1户次,如:××局对××贸易有限公司出具调查报告时,无明确上报单位名称和被上报单位名称,只有调查人员签字。 (3)缺章漏项,涉及1户次。

(4)超时限办理,涉及7户次。如:××商贸有限公司2007年4月16日取得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认定资格,而基层局CTAIS系统录入认定日期为2007年8月1日。

(5)资料短缺,涉及4户次。如:××物资回收公司审批文书没有使用《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而是使用了《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免税资格认定表》。

6、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方面(共有7问题类型,144户次) (1)非行政许可项目使用行政许可文书,涉及24户次。如:××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和2008年领购增值税普通发票时,使用行政许可文书办理。

(2)行政许可项目未使用行政许可文书,涉及14户次。如:××有限责任公司最高开票限额申请,审批时没有使用行政许可文书。

(3)违规审批办理,涉及1户次。如:××商贸有限公司,2007年5月1日认定为辅导期一般纳税人,企业首次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局批准使用万元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涉及8户次。如:××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6日提出使用十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申请,调查报告的日期为2007年1月12日。

(5)未按规定时限办理,涉及1户次。如:××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处申请使用十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日期为2007年 1月22日,××市局审批日期为2007年3月1日,逾期19个工作日办理。

(6)资料不齐全、不规范,涉及39户次。如:××有限公司申请使用十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档案中无《调查报告》; ××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1日认定为辅导期一般纳税人,2007年5月30日申请使用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资料中无纳税人的书面申请; ××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批资料中缺少调查报告.(7)缺章漏项,涉及57户次。如:××市局17户企业《最高开票限额申请审批表》中的市局审批意见一栏都没有经办人、审批人的签字和审批日期,只加盖了市局公章和加盖公章日期。

7、涉农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方面(共有4种问题类型,5户次)

(1)重复审批,涉及1户次。如:××植物园艺有限公司2006年11月1日提出增值税减免税申请并经税务机关审批, 2007年11月13日再次提出申请,税务机关重新调查并办理审批手续。

(2)享受优惠企业未及时备案,涉及1户次。如:××种业有限公司未在系统中进行减免税备案,但是在申报时进行了减免税处理。

(3)系统信息录入错误,涉及2户次。如:××公司在CTAIS系统中备案“减免类型”为森工企业,实际为“其它植物”的种植。

(4)系统备案时间早于企业备案资料时间,涉及1户次。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CTAIS系统中备案时间为2007年1月1日,而企业于2007年11月12日才提出减免申请。

——企业所得税部分 (3个方面共发现问题12类167户次) 1.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审批方面(共有4种问题类型,14户次)

(1)申请审批表项目填写不齐全、缺减免税审批表,涉及10户次。如: ××公司申请审批表缺财务负责人、经办人签字;

(2)未按规定时限办理,涉及2户次。如:××分局办理2户审批,一公司减免税四个月办结,另一公司两个半月办结。

(3)对应办理退税的业务按减免税进行了办理,涉及1户次。如××公司2007年多缴税款17000元,未办理退税申请,2008年季度申报时,按减免税进行了操作。

(4)执行所得税减免政策错误,涉及1户次。如××分局在2008年4月17日审批1户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所得税减免中,未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执行。 2.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方面(共有5种问题类型,100户次)

(1)审批资料不齐全、不规范,涉及57户次。如:××公司申请审批的归档资料中,缺少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公司财产损失审批资料中只有评估报告没有审核报告; (2)申请审批表项目填写不齐全,涉及22户次。如:××中心申请审批表中“计税所得额”项目栏未填写;申请核销的坏账企业名称全部为简写,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呼市炼化公司朔州分公司、北京燕山公司怀仁轮胎经销部、应县事务局劳动服务公司,简称为呼炼、北京燕山公司、事务局。

(3)对不符合债务重组的损失按债务重组进行损失审批,涉及1户次。如:××矿2006年2月销售货物,由于质量问题形成销售折让62162.10元,双方于2006年6月26日达成债务重组协议,2007年按债务重组形成的损失申请审批××局给予了审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该项业务不符合债务重组条件,形成的损失不应审批。 (4)未在规定的时限即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涉及19户次。如××市国税局受理××银行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的时间为2008年1月11日,而审结时间为2008年7月18 日,超出规定时间160天。

(5)不符合条件税前扣除审批,涉及1户次。如:××分局2007年对××银行的审批中,将发生在2004年7月20日的损失,当作2006年度损失进行了审批。

3、所得税申报征收方面(共有3种问题类型,53户次)

(1)文书内容不规范,涉及2户次。如:××公司2006年度企业申请报告申请税前扣除数为771395.27,税务审批税前扣除数均为701559.97元,相差69835.3元,没有注明不予审批的原因;又如:××公司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中税前扣除数为314496.15元,企业申请表、税务批文税前扣除数为321996.15元,相差7500元,无任何说明。

(2)申报表使用错误问题,涉及6户次。如××分局对实行查帐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使用所得税B类预缴申报表。

(3)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单位税种登记管理混乱问题,涉及45户。具体是:办理企业登记类型错误,涉及22户,如××企业为股份有限公司错误登记为国有企业;企业登记预算科目错误,涉及12户,如××公司预算科目应为股份公司所得税,错误登记为其他国有企业所得税;

——国际税收管理部分(3个方面共发现问题3类5户次)

1.涉外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审批方面,未按规定时限审批,涉及1户次。如××公司2007年4月9日提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申请,税务机关于2007年6月25日审批,而该企业早在2007年5月底前进行2006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已经自行计算减免。

2.涉外企业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批方面,审批超时限,涉及3户次。××公司于2007年1月4日提出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申请,××市局于2007年6月29日审结,超过审批时限145天。

3.再投资退税审批方面,附报资料短缺,涉及1户次。如××公司2007年再投资退税资料中,短缺中国注册会计师查帐报告。

——进出口税收管理部分(2个方面共发现问题9类111户次) 1.出口企业退税资格审批方面(共有5种问题类型,59户次)

(1)未对超期办理认定手续的企业处罚,涉及16户次。如××公司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超过30日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企业退(免)税认定手续,税务机关未按规定进行处罚。

(2)办理认定登记超时限,涉及10户次。如××公司于2007年8月6日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于2007年9月21日才办理完毕。 (3)行政处罚违法事实认定错误,涉及2户次。如××公司超过规定期限办理退(免)税认定手续,税务机关的处罚文书中违法事实应认定为“其他税务登记违法”,而误认定为“逾期未办理变更登记”。

(4)附报资料不全、缺章漏项、使用不规范,涉及30户次。如××市在检查所属期内,所有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手续的企业附报资料中,无银行基本账户、账号资料;所有的复印件均没有“与原件相符”字样,没有出口企业签章确认。

(5)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变更登记,涉及1户次。如××公司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变更时,主管税务机关未按规定上报市级退税部门。

2.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方面(共有4种问题类型,52户次)

(1)附报资料缺章漏项,涉及12户次。如××公司出口核销单中无货物名称、数量、币种总价,报关单号及核销日期。 (2)审批超时限,涉及33户次。

(3)对零申报企业未按月进行审批,涉及6户次。如××局对××公司2007年4月至2007年7月的出口退税申报资料进行了合并审批。

(4)未按规定对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进行处理,涉及1户次。如××企业2008年2月增值税纳税申报中,未对上月形成的免抵退税不得抵扣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分局未对此进行审核并予以及时调整,造成2008年2月该企业纳税申报时少计进项税额转出7042.28元。

(二)税务行政管理权方面

1、基建工程方面

(1)一些单位的维修费用年初无预算。

(2)个别单位超过10万元的基本建设维修项目,未按规定上报省局立项审批。

2、大宗物品采购方面

(1)个别单位采购大宗物品无预算和采购计划。

(2)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大宗物品,个别单位采购时未按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3、固定资产管理和处置方面

(1)个别单位购置物品应记固定资产而未记。 (2)一些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无预算或超预算。 (3)个别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未按规定进行评估。

三、几点要求

省局认为,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表明对我们的执法水平不能估计过高,对干部队伍素质不能估计过高,对内部管理水平不能估计过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增强推进“三大战略”的紧迫感、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步各单位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查原因、找对策、建立长效机制”为着力点,认真作好整改、纠正问题等各项工作。

(一)严格整改不留死角,切实落实检查成果。查出问题不整改,等于没有检查,也就谈不上检查成果。为此,各被查单位一定要对照省局下达的重点检查处理决定书,对检查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进行认真整改,对于确实已经不能整改的问题,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按照要求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省局。对此次检查的整改落实情况,省局将适时进行专门检查,确保今年的重点检查取得实效。

(二)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全面扩大检查成果。从此次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来看,很多问题属于我们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的共性问题。被查单位之外各单位,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照问题,举一反三,查清本单位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全面扩大此次重点检查的成果,把此次检查的成果推广到全省。

(三)总结执法监察经验,明确重点常抓不懈。税收执法监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级国税部门要善于探索和总结工作规律,按照税收工作的发展趋势,确定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日常性的执法监察工作,注重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调整与创新,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力争每年解决几个重点问题。

(四)拓展执法监察范围,深化监察工作效果。根据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与纳税企业的紧密联系,要紧紧抓住干部以税谋私、与企业相互勾结偷逃骗税、以为企业服务为名索要好处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与税收执法检查、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征管基础质量检查、税务稽查以及今年开展的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的协作配合,在开展部门内部检查的同时,抓住线索深入纳税企业进行认真核实,充分依靠各方面力量,取得税收执法监察的最佳效果。

(五)深入开展“查原因、找对策、建立长效机制”工作。目前,本年度执法检查工作已进入整改总结阶段,各单位要按照省局领导的指示,在此阶段深入开展“查原因、找对策、建立长效机制”工作。查原因,要具体到问题,具体到责任人,查明具体原因;找对策,要针对具体原因,具体情形,提出防止和杜绝问题再次发生的具体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要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按照晋国税函〔2007〕553号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执法问题分析,集中全力探索建立避免问题屡查屡犯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把问题的原因类型、应对措施类型以及拟建立的长效机制或相关建议作为年末执法检查工作总结报告的专项内容,一并报送省局。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三日

执法监察

环境监察通报

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监察执法汇报

执法监察汇报

土地执法监察

执法监察工作情况

执法监察工作总结

山西执法监察通报
《山西执法监察通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