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题修改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6: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项目负责人:文芳

申请单位:贵州省凯里市第九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1、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人数比较多。凯里市第九小学属于凯里市洗马河辖区,位于凯里市东面,第九小学坐落在凯运大道一侧。学校周围有民房、商品房、安置房,居住人员比较复杂,有本地的,外地的。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租房居住比较多,固然这部分的随迁子女在我校就读也比较多。据统计,我校1500多名学生有近一半是进城务工子女。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形式严峻。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把“做人”的教育当做家庭教育的主旋律;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特别是“居无定所”的务工族,家庭教育内容与方式出现偏颇:重生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等等,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再则,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家长却往往做出负面的表率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破坏传统美德、抵触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出现“5+2=0”的结局。进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就是针对现实问题,谋求解决方案,为新时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方法。

3、明确责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第一次出现在教育方针,而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教育方针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也居诸育之首,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是小学教育的灵魂。

4、适应社会:立德树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利国利民,市场经济推动建设,先进管理值得学习。但是,金钱至上、恶性竞争、个人主义等思想也迅速蔓延,特别表现在部分“务工族”当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到子女们。争强好斗、性格怪癖也逐渐在孩子们身上体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修身养性、爱国主义等备受冷落。因此,立德树人是促进和谐环境的形成,是实现孩子远大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关键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本课题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以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理论价值。课题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二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三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机理,立德树人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都缺乏整体设计和深入研究,本课题将从这样三个角度研究,应该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以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理论价值。课题探讨三个问题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提供丰富的案例,从这些研究案例中提炼相关实践理论,以补充和丰富相关教育理论,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支撑,做出贡献。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创造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范式、典型案例,并通过这些教育范式和教育案例,对全年级、全校甚至对全市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工作进行点面结合的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有效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弥补现阶段学校教育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家庭其他成员也会受到积极的教育和感染,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基础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离不开一群群勤劳“智慧”的务工人员。然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却令人堪忧。在我校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要么性格古怪,要么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经常逃课等现象,种种表现总是令老师们束手无策。众所知之,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文化素质低,子女又比较多,他们大部分重生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等等,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有的甚至抱着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为了解放这部分家长的思想,改变观念,端正行为,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们从小培养成一个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接班人。如今,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我们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解决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基本手段。

四、课题的界定与诠释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国家有相关的规定:家长要满足基本条件,即家长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如此家长即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不是户籍人口。符合这种情况的家长,其子女属于随迁子女,未来上学可按当地随迁子女政策入学或参加升学考试。本课题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属于凯里市内的、而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凯里市内来务工,他们的子女也跟随到凯里市内的,即个体、做零工等流动人群的子女。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广义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本课题中得家庭教育指的是广义的家庭教育,因为立德树人是今天全体成员的事情,而且,只有家长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3、立德树人。“立德”,立:树立。德:德业。“立德”即树立德业。立德树人要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

4、实践研究。本课题特别提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进行“实践研究”,就是要经过实践研究各种问题,经过实践考虑各类因素,经过实践理清各种关系,对课题进行整体设计。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是指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等等新的社会条件下,深入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原理与规律,深刻研究立德树人的目标与内容,深刻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区别于联系,探索适合凯里市第九小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范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寻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规律以及问题解决的办法,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指导、引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落实立德树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古意和其时代特征,领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找到立德树人的科学机理,借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这个平台,扎实有效的实施立德树人。

3、理清两者关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理清立德树人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

4、构建教育范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全校各年级关注立德树人,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计划、方法、策略、评价等,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教育范式。

(二)研究内容

1、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文献研究和理性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理性思考,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意义,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联系,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寻求方法。

3、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受阻研究。正规的家庭教育起步较晚,问题较多,难度较大;明确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刚刚在“十八大”提出的,人们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课题组需要深入研究其实施过程中的“受阻因素”,为课题研究指引方向。

4、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效范式的研究与建构。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计划、方法、策略、评价等的研究,构建行之有效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范式,并在推广性实验中逐步完善。

5、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案例与叙事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具有个性化。不同家庭文化层次、不同成员构成、不同方式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课题组可以开展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深刻解剖,提炼规律,指导全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科题研究需要两年的时间,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7月)

1、开展课题工作会议及课题组成员相关资料的学习培训等。

2、做好开题工作,开展具体的课题研究。

3、阶段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开展课题组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举办课题工作年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校园网、宣传栏公布研究阶段性成果;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及时调整、完善研究中各项操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2月)

整理相关资料,课题组成员进行分析与研究,交流成果与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成果送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等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进行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确定正确的方向。

2、个案研究法: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凯里市第九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组织多层次的座谈会,分别选择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个案研究。总结推广部分优秀家长的先进经验。

3、文献研究法:购买与本课题相关的书籍、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分析、整理。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成果进行实验,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操作性。

七、课题的观点与创新

(一)主要观点

1、立德树人是国家意志、家庭责任和成长需要。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的教育方针的主要目标,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立德树人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必然要求。

2、立德树人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因为今天的社会,社会竞争、市场经济、生活变革、价值多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遭到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些淡薄,立德树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才能见效。

(二)创新之处

1、研究理念的创新。课题首次把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形成“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念,家庭教育是手段和方式,立德树人是内容和目的,因此,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是手段与目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2、研究内容的创新。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对京城务工家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再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进行点滴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增强进取心,拥有远大的抱负,从而自觉做到文明守纪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3、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的良好变化给其他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使有些学生在家庭道德教育缺失中能够做到“个个明礼知耻,人人崇德向善”的和谐氛围。

4、研究方式的创新。建设网络平台,构建校讯通,加强家校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阶段成果

1、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研究的文献综述(材料)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调查报告(报告)

3、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方案)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范式(论文)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案例(案例集)

(二)最终成果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研究报告(报告)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案例集(文集)

3、论文集

4、《家长学校教材》(教材)

九、课题研究的计划与保障

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等。

(一)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负责人: 文芳)

组成课题实验组:构建课题目标,确立研究内容,制订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 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教科研能力,同时组织开题工作。

2、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6年10月)(具体参与人:全体研究人员)

本阶段主要进行调查研究、个案研究与分析,实施课题中期管理。

3、总结阶段(2016年10月)(具体负责人:

刘书贵、文芳)

整理相关资料,课题组成员进行分析与研究,交流成果与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成果送审。

(二)课题研究措施及经费保障

1、加强领导,建立中心课题研究组,明确专人分管。

2、加强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学习、培训及交流活动,形成团结、合作、求实、创新、勤于研究的良好氛围。

3、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会根据研究需要随时划拨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原稿修改

课题前言修改

课题开题启动仪式基本方案(修改)

课题名称修改说明

课题中期报告 (修改)

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

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课题修改方案
《课题修改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