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短文》教学设计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夸父逐日》

《两小儿辩日》

2《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多角度理解短文的内涵

2.诵读文,理解大意。学习积累文言文词语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文,积累文言文词语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短文的内涵 《夸父逐日》

一、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逐日:追赶太阳。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2、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

3、古今异义。

古:距离。(名词)

古:热水。

今:走

(动词)

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二、探究品味内容。

1、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1)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2)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2、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三、《夸父逐日》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两小儿辩日》

一、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下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答: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 孔子不能决也。

答: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②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

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

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6教学教案

24、短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导学案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1教学教案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短文》教学设计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短文》教学设计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