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4: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考改革

摘要:众所周知,高考制度既是连接大学与高中的枢纽,又是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它承载着素质教育导向、教育资源配置、社会公平维护等诸多重任,是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4年启动至今,全国除广西等个别省区之外的绝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课改实验,与课改相对应的高考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正在全国铺开,在新课改下的高考改革,要遵循怎样的原则?会遇到什么困难?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改革;原则;困难

2010年,教育部明确全国各省(市、区)高中全面进人新一轮课程改革,2012 年,新课程条件下的高考改革将在全国各省铺开。这项改革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课程方案(实验)为起源。已有16个试点的省份陆续出台新课改条件下高考方案,各省统考内容和考试科目安排呈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新面貌。笔者力图透过新课改下的高考改革,高考改革的原则,探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高考改革的方向。

一、新课改条件下高考改革凸显的变化

新课改的主要特色是将过去高中教育统一的课程安排,改革为多元的模块式菜单型课程体系。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可以按照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即学生在学习共同的必修模块之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应的模块,高中毕业的学生可以是学习不同课程内容的学生。课程内容多元性带动了高考方案多元性的演变,使高考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选择,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重点。 新课改条件下的各省高考改革方案形式多样,其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高考方案的向多元化发展

各省的高考改革围绕新课改的多样化原则,形成了格局统

一、形式多样的高考新方案。如海南的“3+文/理综合+基础会考”;宁夏、北京的“3+文/理综合”;山东的“3+文/理综合+基本能力”;广东的“3+X+理科/文科基础”。另外江苏方案采“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浙江采用分类考试模式;形成“3+文理综合+自选模块”;“3+文/理综合”;“3十技术”三类考试方案考试方案的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分数结算方式和择优评价机制。打破了过去全国高度统一的高考评价体系,使高考的多样性以区域形式在全国展开同时,在16个省市开展的高考分省命题,不但打破了高考一张试卷统天下的格局。也使新课改高考设计更加贴近地方教育发展要求。科目和内容安排更加多元,个性更加鲜活。

(二)、考试内容由统一转向多元

新课改实行走班式教学和选择性的课程安排。从同一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自

行选择部分不同课程内容学习,体现了教育以全体为基础,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要求。高考选拔对象也同步变为面对有着不同学习背景和学习经历的学生。

新课改高考的各学科考试内容从过去统一版式变为有选做内容或附加内容,甚至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不同招生专业的考试科目也不相同,考试内容从统一转变为多元。如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卷的多题选一的设计,浙江的分类考试、自选模块考试、多次考试的可选性设计,江苏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可选性安排等,都刻意安排了高考改革的选择性架构。

(三)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向平台

新课改教学中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育理念,学生的成长过程比教学结果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和关注,高中教育对学生的评价转变为不但要关注其文化知识的掌握结果,更要重视他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受此影响,高考的综合评价从过去的思想政治情况评语转为各种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综合评价。如山东的“基本能力测试”江苏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分数形式计人高考总分,更多的省份如浙江、安徽等则是以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不同侧面评价学生表现,采集学生不同年度的会考成绩、综合评价结果及实证材料等内容进人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二、高考改革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高考改革的系统性原则是制订改革方案必须首先把握的一个原则。高考改革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过程,绝不会一朝得法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因为高考受制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与社会观念,以及就业和劳动分配制度等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考改革尤其要避免设计中的应时性或形式化的短视现象,如果仅针对某一突出问题进行孤立的论证和思考,可能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教育层面上甚至是社会层面上更大的矛盾。比如,“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几十年来共同谴责的弊害,但如果简单地改为多次考试,将直接涉及教学计划、考试负担、分数平衡及录取、考试收费等,甚至涉及中学和大学的教学体制等诸多因素。因此,高考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协调互动的一个系统工程。

(二)、适应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原则

我国高等学校自1999 年开始扩大招生,大学的年招生量和在校生规模连续六年一直保持了较大的增长幅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跨越。北京、上海等地区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逼近60 %的水平,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接近发达国家同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精英教育形式,高考理念也始终定位在这样的层面上。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向了大众化、普及化,而社会对于高考仍普遍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的思维模式中,如对于公平的要求、对于择优录取的要求、对于命题的要求,等等,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录取的原则

对于高考采用多元评价方法,目前社会的关注点集中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及其结果的使用上。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对的矛盾心理。耐人寻味的是,这两种心理有时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表现出来。第一种心理反应,认为高考“一考定终身”,录取时不考查、衡量学生的道德品质、公益活动表现、日常学习行为等,斥责这是高考的最大弊端,声称“非改不可”。 第二种心理反应,一说到综合素质评价,就怀疑其准确性、可用性,担心一旦同录取挂钩,就会破坏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此时又呼吁万万不能使用,只用根据考试成绩。这样的心态反映了人们对于仅以考试分数录取方式的深恶痛绝,同时却对参照非考试记录录取表现出更大的担心。 从长远的观点看,高考如仅仅针对科目调整或变换分数组合进行改革,排斥其他评价元素的加入,其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对于实现高考改革的根本目标来说一样没有实质性意义。长久以来,高考的价值取向固化为分数的至高无上,不突破这一传统的价值理念,高考自身不可能产生突破性的改革。新课改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这将为建立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奠定基础。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的建立不仅有赖于考试方式的多样化,更有赖于学生的日常评价和记录的充分与完善,有赖于基础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命题的能力立意原则

20 世纪80 年代末,考试业内人士就关注到了考查能力的问题。90 年代中期,高考内容的改革逐步进入到了可操作性阶段,提出了能力考查的改革目标。此后,能力考查的研究继续深入,一直深入到如何考查综合能力的问题。1999 年2 月, 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高考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 高考命题不再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覆盖率,而是注重考查思维方式、思维容量和思维层次,注重考查考生继续学习的潜能。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改革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在反复经历着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探索过程。 目前,能力考查存在几个突出的难点。首先,是大规模的纸笔测验形式的限定,使得一些需要通过动手操作等其他形式表达的能力难以考查;其次,能力的分类、能力的表达形式和考查能力的操作性依据还有待深入研究;再次,表征能力、学科能力的各种要素和要素的特征尚不明确,能力立意命题没有操作标准。

(五)、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原则

近30年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始终是贯穿高考改革的一条主线,尽管其中有些波折。以发展的眼光看,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因此也是未来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同时,自主招生也是一种高校甄选与高考统一考试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对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考察筛选,又以统一测试保证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

(六)平稳过渡的原则

高考改革平稳过渡是各省设计改革方案时自觉或不自觉的遵从的一条重要原则。各省的改革方案尽管各有特色,但都是在本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础上的改革,因为各省的高中教学和社会认知基本上适应了原有的考试形式,平稳过渡的主要 意义是保持考生和社会心态的稳定。同时,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往往在中

学教学中被加倍放大,平稳过渡就是要不因高考的左右摆动使得中学教学疲于跟从,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尽管人们对于高考改革有着较高的期待,但两次高考改革中的调查却显示出原有的考试形式具有较大的“惯性”。在21世纪初的改革中,当“3 + 综合”替代原有的“3 + 2”科目组合时,高中教学界对已经十分熟悉的原有高考模式具有相当程度的留恋,而在这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调查中,人们又表现出对“3 + 综合”模式的留恋。其实,这种“惯性”体现了人们希望稳定,对大起大落的改革变化的排斥。对于高考这种高利害性的事物的变革,平稳过渡是社会最易于接受的改革方式。

高考改革的原则对高考改革走向是一种粗线条的描绘。其中,“高考改革的系统性的原则”、“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的能力立意原则”、“平稳过渡的原则”是当前和将来高考改革中都要始终遵从的原则,因而带有根本性;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原则”、“适应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原则”、“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录取的原则”,是目前正在进入到高考改革操作中的理念(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年来只是进行了小范围的探索)。可以预见,这三项原则在今后的改革中还将占有更大比重。

三、高考改革的困难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高等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人口增长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以及改革具有很大难度等原因,高考制度的改革并不尽如人意,难以有效适应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这既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教育因素有关,也与高考自身面临的两难困境密不可分。具体而言,高考改革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考改革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高考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时还承载了更多的附加要求,包括社会人才观的引导、素质教育的导向、高中学业水平的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测量、学生创造潜能的甄别等。与此同时,社会上激烈的就业竞争也集中反映到了教育领域的高考竞争中来。在社会多重压力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统一的考试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自然会招致各种各样的批评和非议。如有学者认为,统考是泯灭民族创造性的罪魁祸首,取消统考是“中华民族更新教育文化功能、应答新世纪挑战、走向中兴的最关键一环”。也有人大代表指出,“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考虑废除高考的时候了”。还有学者认,高考阻碍素质教育,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更有学者在长篇报告文学《高考殇》中对高考大加批评,结论是“把高考送进坟墓”。不可否认,实行统一的高考制度,自有其弊病;但如果废止考试制度,则必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在中国传统的人情关系社会中,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可以说,在目前还找不到更科学的替代办法时,高考仍是相对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二)、激烈的高考竞争致使考生负担过重

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学习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招致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批评,要求中学“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不断。但是改来改去,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如故。那么如何认识考生负担过重的问题?高考制度是不是导致这一问题的“罪魁祸首”?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片追”、文理偏科、学生负担过、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中学,“考什么就学什么教什么”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片面应试的结果就是智育一支独秀,高考也因此被批评为“异化的高考”和“考试地狱”等。其实,应试教育的出现并非由高考制度本身造成,而是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高考竞争的实质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差别,如城乡差别、脑体差别等,高考选拔实际上起着对高中毕业生进行第一次社会分工的作用。只要存在着社会差别就必然存在高考竞争。

(三)、单一的人才选拔模式难以适应大众化阶段多样化人才选拔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之后,整个高教系统更趋完整和丰富,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出现。大众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多元化、结构的多层次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行的高考模式之间存在着矛盾。以往为选拔少数精英而建立的高考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共用一张试卷,难以选拔和甄别类型多样的合格学生。此外,入学机会的增加和入学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扩大招生考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使高考科目、内容、形式、录取等方面的改革都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现实的挑战。如果继续沿用录取精英的考卷去招收30%、50%甚至是70%的学生入学,对中学教学的导向和高校创新人才的选拔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逐步优化、培养目标渐趋多元的情况下,高考应从考试科目与内容、考试形式与录取制度等方面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以使高考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高校分类发展的要求。

总之,由于受基本国情、传统文化及社会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考竞争不断升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考的结构性竞争开始凸显;报考规模的不断扩大,民众维权意识的不断高涨,都使高考改革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教育问题。因此,高考的旧问题和新挑战同时并存,高考改革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高考凸显了适应新课改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悄悄的影响着高考的发展。这些变化不都是积极的有益的,所以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变化,客观的分析。认真学习把握高考改革中的原则,不断细化、完善或者添加新的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原则。总而言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充分考虑考生和高校的需求,灵活地实施自主招生的改革。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发展教育学 教育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