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英语不同课型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08:23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英语对话课型教案

《牛津小学英语》3A 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3 Parks and playgrounds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本课时教师抓住三年级学生特点,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次授课内容为《牛津英语》在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3中最后一个单元Unit 3第一课时,本课是在Module 2中第二单元Unit 2中已学过的Is it a„?基础上,学习七种颜色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并根据颜色,套用Is it the„?来猜物体。

二、教学目标:

1、本课的知识目标是:(1)学习七种颜色的名称。(2)学习单词a tree,a slide,a ball,a balloon和the sun。(3)the的用法。(4)能够听懂What colour is it?Is it the„?等句型。

2、本课的能力目标是:(1)听读能力目标:能听懂What colour is it?Is it the„„?提问,并能作出正确的应答。(2)交际能力目标:学生能用颜色作为提示来判断物体。(3)思维能力目标: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不同的颜色的提示,来判断所猜的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表示七种颜色的单词。(2)单词a tree,a balloon,a slide,a ball以及答语。(3)句型What colour is it?和Is it the„?以及答语。

2、教学难点:句型句型What colour is it?和Is it the„?以及答语。

四、教具准备:

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鼓、各种颜色的花。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问候、热身。

师生互相问候后,让同学们边说边做动作,Two fat boys in the rain„,活跃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朗诵刚刚学过的歌谣,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学习。)

(二)复习旧知:

拿出pen,pencil,rubber,dog,ruler等物品,问What′s this?让学生用It′s a„?回答,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在袋子里,让学生猜,学生套用Is it the„?来回答。

(设计意图;因为本课的核心内容为两组问答,其中第二组就是要用Is it the„?句型来猜物体,而这是已学过的,所以通过复习旧知,使用句型Is it the„?为本课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能化解本课的部分难点。)

(三)新课呈现:

(1)拿一幅没有色彩,只有线条的图画问学生 T:What′s this? S:It′s a picture。 T:Is it beautiful? S:No。

T:Now I′m a magician.I can make the picture more beautiful。Don′t you belive?Come on!

(设计意图:教师扮演“魔术师”手拿“魔杖”在学生眼前一亮相,学生对这个造型充满好奇,并且对这幅由不美丽到美丽的图画充满期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拿起一个黄色的圆形问学生 T:What′s this? S1:It′a biscuit。 S2: It′a circle。

S3:„(让学生放开思维猜)。 T:It′s the sun (写板书。)Look at the sun.What colour is it?It′s yellow.(板书并解释。) Yellow,↗ Yellow,↘the sun is yellow.(出示几幅有色彩的图片)Look at the pictures,which one is yellow?

S1:Yellow,↗ Yellow,↘the car is yellow.„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课前把它们贴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把图片当中黄色的物体找出来,并用此句型描述)。

依次出示绿色的树,桔黄色的气球,白色的兔子和红色的书包,教授的方法如上。黑板上只剩下一个黄色和绿色的球和一个橘黄色的和红色的滑梯.(3)T:Look at the ball.What colour is it?It has two colours.It′s yellow and green.教授学生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读法。

(4)由于教师把色彩鲜艳的各种卡片一一贴在原本无任何颜色的卡纸上,所以图片变得非常漂亮。

T:Now 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picture again.Is it beautiful? S:Yes.(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教师解释说,和刚才那幅图相比,这幅图要漂亮的多,是因为它具有多彩的颜色,正是有了这些颜色,我们周围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多彩和美丽。

(设计意图:由一幅色彩单一的图片,逐一增加色彩变成一幅美丽的图,学生们刚学完一种颜色就会期待第二种、第三种色彩的出现,正是由于对知识的期待,才会使单调的颜色学习变得不再单一。)

(四)练习及游戏:

(1)对单词和句子的练习:采用集体读,串火车读,看老师口型猜单词,把单词套用句子读,以组one by one等方式读。

(2)游戏: T:Next,let’s play a gane.XXX,come to the blackboard,please knock at the drum,you pa the flower,When he stops,the one has the flower must answer the questions like this:What′s this?What colour is it? 在多媒体课件中储存一些色彩艳丽的图片,鼓点停后,老师打开课件,拿花者必须看课件中的图片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答对者奖励花,在奖励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花,继而在评价中体现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儿童需要大量的机会来复习和巩固语言,教师则为学生大量使用语言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鼓励孩子们用所学的语言来创造性进行交际,让学生在交际中建立自信,产生学习过程的乐趣和体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支配感,形成外语学习动机。)

(五)升华:

同学们,我们已学了颜色和物体,那么,我们能否做个游戏,通过提供颜色的信息来猜物品呢?(叫一个同学和我做两个练习)取出几张非常漂亮的小卡片让他记住,凭借记忆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S:What colour is it? T:It′s orange and yellow.S:Is it the ice-cream? T:Yes.Good job.Now pair practise.Take out your pictures and play the gueing game.让他们四人小组取出事先自己画好的图片共四张,以组进行对话练习,并对这四幅画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在本句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和询问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我和学生对物品进行猜测,无形中给学生做了两个句型示范。让学生以此为例,主动地去获取信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六)拓展:

打开课件,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及彩虹。

T:Look at the screen,Wow! So many colourful pictures.They are so beautiful,那么颜色的作用除了能使我们的世界美丽外,它还有什么作用呢?Look at the screen.What are they?Yes,they’re traffic lights.What colour are they? S:They are red, yellow and green.T:Yes.Red means‘stop’,yellow means ‘wait’and green means‘go’.So there is a rhyme:Red, red, stop.Yellow, yellow wait.Green,green,go.解释含义,并学说小诗。强调我们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拓展交通灯与颜色的关系,对学生而言相对熟悉,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并强调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完成对情感目标的学习。)

(七)总结:

(放舒缓的音乐)这节课我们讲了关于colour的话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颜色有两个作用,它不仅能使我们周围的世界更美,而且还有一定实际功效。So colour is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useful.Let′s love the colourful world.(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之中总结本课颜色的两个作用,并再一次升华情感目标,让学生热爱多彩的世界和人生。)

Unit 3 Parks and playgrounds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心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而设计的。

我将课分为三部分进行处理。第一部分是通过复习“猜东西”这个环节来让学生巩固以前内容,为新授内容作铺垫,化解本课难点。第二部分是通过在一副毫无彩色的图上“添色”的过程教授单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交流中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第三部分是通过游戏把前两部分内容合二为一,完整的呈现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如果课堂只是单一的知识传递的空间,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乐趣和体验,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先是采用“变魔术”的方式把一幅没有色彩的图片变成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片,让学生既学习了单词和句子又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又采用开火车读,根据教师口形猜句子等多种方式来练习句子。最后又通过游戏来巩固全文,并以热爱大自然作为课堂的德育目标,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活动中灵活运用语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整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以机构训练为主,真实交际的场景设计不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不够。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进行真实交流时,教师应退居其次,教师在这节课上教的内容只有一部分基础特别好的学生可以完全接受,学生还可以有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有待加强。

(作者:山西省阳泉市实验小学 张继荣 )

推荐第2篇:关于小学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小学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以下几种课型:词汇和句型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和练习教学。对不同课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目的为了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课型更清晰化,更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得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模式化、单一化、呆板化的倾向,课堂效率不高,气氛不活。那么,应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呢?五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各种不同的教学课型在我头脑中渐渐地清晰起来。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一直都在摸索着每节课该怎么上才算是一堂好课。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体现自身的价值,体现英语学习的价值。

不管是听同事的课、在本地区听兄弟学校教师的课、还是听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大赛的课,几乎每堂课都很精彩,而且每位英语教师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但不论是沉稳严谨的课,还是生动活泼的课,大家几乎都是一种课型:即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最后扩展到在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然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课型并非如此单一。我们不是每堂课都在使用着同一种课型。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新的词汇和句型,还要处理教学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朗读的问题、书写的问题、课文的理解问题、故事的教学、练习的处理和学生语言知识的扩展和应用等。以一堂精彩的课来调动学生暂时的英语学习兴趣可能比较容易,但若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既能够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的教学实效,恐怕不是单一的一种课型所能解决的。英语的学习是一个艰苦而又耗时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的同时,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面临的问题。这里,我想以课型为切入点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以期同行们的指点。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课型;词汇和句型的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和练习教学。

一、词汇和句型的教学

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是其他几种课型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这一课型的设计至关重要。一般地,是在旧句型中引出新词汇并练习;而在新句型的呈现阶段,多用旧的词汇来引出新的句型并练习。这样,可以分解和降低学习的难度,减少学生学习的挫败感。当然,还有创设真实情境来引出词汇和句型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含义,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句型。低年级或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多以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和练习词汇和句型。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句子的结构,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造句练习,或者是玩句子接龙的游戏,将所学的句子进行反复操练。有时是单句,有时是简单地对话造句练习。如:A: Do you like burgers? B: No, I don’t.学生可以自己发挥,两人一组,造出新的对话,如A: Do you like juice? B: Yes, I do.还有更复杂一些的对话,我让学生模仿课文自编一段对话,然后来表演。他们很高兴,而且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话。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已经告诉我,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学生编的对话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他们不仅仅囿于新学的句型和词汇,而且还把前面学过的句子都编进了自己的对话中,编出的对话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学得很快,让他们表演时,一组比一组编的好!他们很会在别人的成果之上,改进自己的创作。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模仿,这将大大地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喜欢看他人的表演。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总之,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方法非常多,而且,英语教师们在这方面的教学已经非常成熟,在此,我不必赘述。

二、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

一、二级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因此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 / No的问题或简单的选择题,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三)阅读教学的教学渠道

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同时,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三、口语交际教学

情景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通过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以情景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由于其强调语言和环境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小学生理解能力不高但擅长对感性认识的记忆,因此情景教学法非常适合教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进行口语交际时使用。主要从文本情境、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走进“情景”学英语,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萌动想说的欲望,产生敢说的胆量,达到会说的目的。

(一)在文本情境中口语交际

我们认为可以从模拟文本情境、拓展文本情境和渲染文本情境三个纬度有效利用文本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在模拟文本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教师要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它创设成为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并对一些情境优化、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使他们对文本的探究能不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对话表演、为动画配音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熟悉文本,学习文本;在轻松的表演和会话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2.在拓展文本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教材只不过是一个文本例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把握课本的精髓,重组教材,采用活动课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就应该具备把文本情境转化为课堂活动的能力。拓展文本情境就是其中的一个途径,它可提供丰富的、与课文联系紧密的材料,在扩大阅读范围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输入更多的口语交际的“原材料”。在扩展中学生不断地进行相似的口语交际,文本的时内涵也在交际中更加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内化。

3.在渲染文本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言、动作、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声音情境、图像情境、影视情境、信息资源情境等,营造出适合文本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的情感基调保持一致。经过渲染后的文本情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兴趣,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表象或经验,完成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

(二)在生活情境中口语交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大殿堂,为学生设定现实的生活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的生活体验,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生活,教学才能成为活水之源。学生才能在真正领会文本实际意义的前提下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从创设生活情境和模拟生活情境两个方面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口语交际方面的重要性。

1.模拟生活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对一门语言来说,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及身份等因素都制约着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教师应该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口语交际。

2.创设生活情境中开展口语交际

语言产生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英语作为一门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对于学生来说,英语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口语交际也就会变的枯燥和乏味。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语言产生、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知、理解、运用语言。当学生习得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以后,他们已经具有一个英语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时期习得的知识灵活运用一个情境中来。

(三)在活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少年儿童好动,爱表现,对音乐及游戏有着天生的喜好。因而,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简单的任务带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简单的任务红兴趣盎然地学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学习乐趣不言而喻。

1.设计游戏,开展口语交际

关注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兴趣,精心设计游戏和活动突破难点,巩固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进行口语交际。其具体要求是:(1)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新授环节后设计针对重、难点而进行的游戏和活动。(2)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3)注意游戏和活动的实效性,不要一味迎合学生玩乐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2.布置任务,进行口语交际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教学途径。通俗地讲就是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在与人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英语。

四、作文教学

近几年,我市的小学英语考试题型有了一个很大的改革,特别是高年级段附加了英语作文这一题。英语写作马上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而如何教学生写好一篇小段文也成为英语教师共同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外语学习技能中,“写”对学习者的要求是最高的,而要在小学阶段教学生这一技能难度也就更高,毕竟很多小学生自己的母语写作还没学好,要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写作可谓是难上加难。作为一名高年级英语教师,这两年来我也尝试了英语写作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单词积累。一篇作文,脱不了是由单词——句子——段落等要素所组成的,单词是一篇作文最基础的部分,过分强调它是不妥,但却也不能忽略。强大的单词积累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后盾。所以,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强调学生掌握好单词的拼写和单词的运用。

(二)抓好课本教学,夯实英语基础。在小学,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课堂学习时间。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于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课本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语法知识,词汇等。所以,对于课本中的内容,可适当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善于模仿,通过背诵课文,一些句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这样的句子进行写作。课文中的句子一般来说是很规范的,学生的写作也会较规范。记忆中的课文也是学生写作时句子处理的依据。凭语感和课文结构,利用个人的智慧和对作文题目及要求的理解,学生会写出语法正确,句意通顺,结构严谨规范的作文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加强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词汇量,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实践证明,学生平时课外阅读面越宽,语言实践量越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就越强。通过日积月累的积累,学生在自然的习得中学得大量了的英语单词、句子,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还要注意:文章太易,不利于知识的提高,文章太难会挫伤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性。难易适中的文章指生词率不超过10%的文章。

(四)开展扎实的写作训练 1.一句话日记

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写日记,用日记来记录他们成长的足迹。如果学生能用英语来写日记,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从写一句话日记开始训练学生的写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如何写好一句话日记呢?可以从以下两点告诉学生:第

一、写什么。(写一写你看到或听到的人、事、景。)

二、怎么写。(写出人物在做什么或景物是怎么样的。)告诉学生只要能把这两点写出来,也就可以写好一句话日记拉。以下是两篇学生所写的一句话日子。虽然简单,但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May 3 th

Tuesday

Cloudy

Mi Zhang is ill today, We mi her very much.October 22 th

Sunday

Sunny

Today is Sunday, I can help my mother do housework.2.一段话日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一句话日记训练,学生在英语表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英语作文的信心也建立起来啦,这时,可把一句话日记加强为一段话日记。在写一段话日记前,可从以下三点教学生如何完成一段话日记。第

一、些什么。(写你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第

二、在哪里?(写出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第

三、做什么。(写出人物在做什么事情)。

March 12th

Saturday

Cloudy

My parents and I went to the park to fly a kite today! It was cloudy.Many people were in the park.There were children、women and man.I was happy.

3.看图写作

看图写作也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办法。它的长处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增加图片与英语思维、表达的直接联系,减少对中文的依赖。为了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写作教学,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看图写作的图画可发动学生在报刊杂志网络上挑选他们喜爱与适合他们水平的图画或照片,带到课堂上使用。实践证明,学生提供的图画生动多样,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4.命题作文

经过日记,看图写作的训练,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进步。这时,可根据学生的教材,就每个单元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一个命题作文给学生练笔。如:My _____ Teacher, My School Days, I am Helpful.等等题目。这些题目紧扣他们学习的内容,书本上的内容给他们写作提供了模仿的对象,而且跟他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

(五)提供学生发表的舞台,激发协作的动力

如果学生知道自己所写的作文能以个人名义发表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认真积极很多。因此在鼓励学生认真写作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的舞台,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动力。例如:1.每天用课前十分钟为优秀作品发布会,教师表扬优秀作业名单,并让小作者到讲台前发表演说,教师夸张地大力表扬。2.把学生的英语习作张贴在教室的公布栏,共同学习,一起进步。3.编制优秀作品集,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写作的成功感。4.此外,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学校的网站也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好平台。

英语写作不经持续、有效的训练是很难达到一定水平的。因此,英语写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语教学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我们必须更新写作教学理论与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知识与能力,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五、练习教学

练习课一般是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练习,老师批阅后,根据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和一些难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渗透相关语法知识,并且关注平时容易忽视的细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面批才能解决问题。

以上几种课型并不是每个年级都适合。第

一、二种课型是在刚接触英语的班级常用的课型。而后面几种课型适合于中、高年级、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课型,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每位英语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喜悦;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服务。

推荐第3篇:不同课型的学案教学要求

不同课型的学案教学要求

1、新授课

新授课以学习新知识为主要任务,它既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去展开教学。

(1)备课:

作为新授课,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编写学案时,教师要做双重角色,既要依据新课标要求站在老师的高度理解所要学习内容,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解释一些问题。

①学习目标: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分为三类,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目标。每一目标都要用具体的限定行为动词表示,如了解水平的可用: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理解水平的可用: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绘;应用水平的可用: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等。

②重难点:列出学生将要学习的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③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点,读书思考题,观察思考题,归纳与结论几项。其中读书思考题、观察与思考一栏是老师重点下功夫的一栏。一般要考虑到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或者提供一些媒体资料要学生观察并作思考;随后将有关思考题目的看法或把观察思考进行交流内容并填写在学案空白处。学生归纳的一些知识点主要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只让学生填出一些重要的关键的词语即可。

④反馈训练:反馈训练并不是随意的找几个题目凑数,而是要完成2个功能:一是教材中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学生一看就会,教师不用讲,通过设置练习题考查即可掌握;二是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设置一组题目(3-5个),让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其题目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题目的数量取决于学案纸的空白(根据学案纸的多少设计),学生能当堂完成最好。

⑤补充材料:补充材料主要是给学生补充交叉学科的知识;相关学科最新发展的知识以及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已经忘记的知识等,该栏目并不是每一个学案都要有的栏目。

(2)课堂实施:

①导言:导言的设计首先满足的一个原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如实验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

②课堂教学:提出要求让学生做学案,并提示学生,若有不会的问题可以与同学研究或请教老师。教师在学生做学案时,要巡回走动,辅导学生,发现学生在做学案时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讲解做准备。用学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动眼动脑动手,待学生做完一部分后,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做的学案情况,请其他同学帮助分析,该同学所做的问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教师常用的是“谁有不同意见?”“谁还有不同解法?”“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予以肯定,同时要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整个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按照“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认知过程来学习。

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反馈训练,基本题目要人人达标,同时要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深化。

2、复习课

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要达到巩固并进一步加深课本知识的目的,要对已学过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备课要求:

必须提前一周制订出下周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重点、难点、步骤、方法、反馈与评价等,最好是分工编制每节课的学案。复习课要在双基练习、能力训练方面做文章,在编制学案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做到“四点排查”,即排查知识重点、章节连接点、考点、疑点。通过平时的作业或错题集设计填空、表格比较、概念图、问题探究等客观题目做到四点清查,逐步清查。如果内容较多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来完成这项工作。

②能够指导学生用点面结合、记忆、比较等方法多管齐下,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理解及把握上,通过学案的整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知识网络,构建成知识框架。

③学案中配套的反馈练习,要做到精选、精练、精讲。要选取学科知识点、能力点、学科思维特点和考点的题目。

④注重“两中”,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两中”即中等生或边缘生、中档题。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训练量都以适合中等生为原则,抓住边缘生,创造整体最佳效益。

⑤学习过程及反馈训练中的习题要精选,每选一个题目要有较强地目的性,选取经典题目、历年中考试题等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强化训练。对部分学习好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己依据资料来选题,培养发展他们的能力。

(2)课堂实施步骤:

①先让学生采取尝试回忆,来填写及分析学案中的内容,不明确的再结合课本整理,这样才能检测出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明确自己需要进一步复习的内容。

②教师分板块组织学生,就学案中所设计的重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每一组要对所分的任务题目做详细分析并归纳为结论或者是解题方法,然后各组进行交流,从而达到能力的共同提升。

③学生做反馈练习。要定时定量的进行课堂训练,并要求学生精力高度集中,让平时的训练达到考试的临场发挥状态。

3、讲评课

讲评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特殊意义。

(1)备课

教师首先要根据所学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选题、组题,使考试题目有较强地针对性,反对使用成套题目。学生做完题后,要认真改题,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在试卷讲评时,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引发其深入思考,发散思维。因此教师更多的是做幕后工作,认真组织实施。

①测试后及时批阅,并进行分类统计,作到“三统”:一统学生的考试成绩,二统各题得失分人数,三统各题失分具体原因分析。尤其是第三统,对典型错误要找准病根并探究创新解题思路和方法,并要求学生将这类题目上错题本。

②典型错误按知识点归类,在黑板上制定一个大致的学案。

③搜集资料,设计变式训练。

(2)课堂实施过程

①学生自查,交流、讨论:分发已批阅后的试卷和答案,首先让学生对照答案审查试卷的错误,找寻错因并重新组织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交流,互相帮助,探究错因所在,并共同拓展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②学案展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将学案板书于黑板上,错误集中点显而易见。

③讲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集中的阶段。按知识点顺序,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见解。就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讨论、发散、解决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会发现许多新问题和新方法。当然教师在此期间要适度穿针引线,并适时总结肯定。总之要让学生在问题引导的前提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个个可充当“小先生”。

④变式训练:对每个点整理清晰后及时训练,巩固战果。这也是小组间比较课堂效率的一种方式。

⑤矫正补偿:尽管课堂中学习气氛,学习效率看似都比较好,但真正落实还要体现在动手整理改错的这一阶段。“好脑筋不如个烂笔头”,而且按照知识遗忘的规律,此时应是“黄金记忆时间”,因此讲评课一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整理、记忆。改错本及试卷上交教师批阅。

说明:集体备课的5点要求:

①列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②找出这些知识点的前挂后连;

③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将知识点进行排序;

④设计突破各个知识点的方法(习题法、学生讨论法、爬黑板法、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述法等)

⑤确定出每一节课只处理最重要的2~3个问题,其余的知识点主要以题目的形式在课堂上、课下作业或单元练习题中处理;

学生:保留各个学案,就是以后的复习资料。学生可以不订成套资料或少订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教师:保留好教案和学案,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料。

学校:选择优秀的教案和学案存档,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

格式定为:课题名称,设计人,审核人,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写出),学习重点(根据课程目标,不设难点,以免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暗示),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学习过程(设计问题、训练、拓展性测评),评价与反思(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己反思后的心得与体会)。

推荐第4篇:复习课型教案

九年级复习课型

课 题:课 型:课 时:上课时间:作 者:单 位:

复习课型

年10月26日

于 艳

薛城奚仲中学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复习

1 2012 复习课型教案

(一)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复习

复习准备:

1.背诵第三单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课文。2.会翻译两篇课文并熟记重点课下注释。 相关课程标准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复习目标:

1.掌握“记”的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

2.背诵默写重点句段,整理并掌握重点文言词句。3.通过比较鉴赏理解两课的内容、主旨和写法的异同。 评价任务

1.通过检查背诵默写,落实重点句段。

2.通过课堂练习检查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重点句子和文言字词的识记。3.通过比较鉴赏能理解两课的内容、主旨和写法的异同。

4、通过当堂检测训练能掌握语段阅读的重难点训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优美的写景散文,一篇写雄浑的洞庭景色,一篇写秀丽的琅玡风光,文采横溢,交相辉映,是中国文学史空前绝后的“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将通过比较复习,深入挖掘文本,再一次感受这些孤独而又高贵的灵魂,聆听他们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 二. 展示目标,明确方向

1.掌握“记”的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

2.背诵默写重点句段,整理并掌握重点文言词句。3.通过比较鉴赏理解两课的内容、主旨和写法的异同。 三. 重点回顾 , 夯实基础

(一)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回顾

1、“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学生回忆,梳理所学古代其他文体。

还学过“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2、作家作品知多少(多媒体填空)

范仲淹,字_____,北宋____、政治家、军事家,作品有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词___________ 欧阳修,字_____,号_____,晚年号_____。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_________。

(二)美文再现,背诵默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背诵,查缺补漏。教师抽查重点句段默写。

(1)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 。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月夜”景色的几句:

(3)《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4)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 。 (5)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 。 (6)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 。 (7)描写醉翁亭春夏之景的句子: , 。 (8)描写醉翁亭朝暮之景的句子: , 。 (9) ,在乎山水之间也。

(10)《醉翁亭记》表现太守与民同乐情怀的主旨句:

(三)重点词句整理复习

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整理两课的重点文言词句,最后汇总归纳: 成语: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 百废具兴 .

太守谓谁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不见曦月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古今异义: 去国怀乡

颓然乎其间

负者休于树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吾谁与归(归依) ...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若夫霪雨霏霏(繁密的样子) ...特殊句式:

判断句: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装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固定句式:

然则何时而乐耶?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四. 巧对对联,比较欣赏

1.教师出示三幅对联的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

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

(洞庭湖壮阔浩淼。)

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欧阳修与吏民同乐共饮。) 在学生所作对联中择优展示,教师引导三幅对联分别从内容、写景、主旨三个方面对两篇课文作了总结。

2.赏析《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的精彩的句子自由赏析。 例:“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使用对偶、比喻修辞,以动衬静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来衬托迁客骚人内心的喜悦、平静、心胸开阔,景物的特点是欢快明朗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加以描绘。使用对偶、排比句式描写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现了四幅画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教师点拨写景作用的异同:

同: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情景交融。

异:写景的作用不同。《岳阳楼记》是通过联想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悲喜之情,从而引出古仁人形成对比,抒发作者豁达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而《醉翁亭记》则是通过醉翁记事这亲闻亲见,描绘滁州的山美、水美、亭美、人更美,抒写了他与民同乐的复杂情愫。

3.《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与《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 “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同: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异:

1、主题深度有别:《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先忧后乐,后天下人之乐,的远大抱负,规劝友人,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突出一个“乐”字,多少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情怀。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2、表达主题的方式不同:《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小结:欧阳修抛弃个人荣辱,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当作自己的社会理想,表现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这种思想境界明显高出范公一筹的。 五. 拓展延伸 ,了解文化

这两文的作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因为同一政治事件,一贬邓州,一贬滁州,可说都是“迁客骚人”,但他们都没有“以物喜,以己悲”,从他们的身上,你能汲取一些怎样的精神力量?你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哪些“迁客骚人” ?你能举例谈谈他们各自的人生态度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

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有很多“以物喜,以己悲”之人,但是也有一些人虽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但创作愿望和创作激情更加强烈了。由于对人事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司马迁被宫(比贬谪更残酷),撰成《史记》; 李白流放夜郎,许多名诗传于后世;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便诞生了 \'三吏\'、\'三别\';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近体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流传千年;刘禹锡两度被贬,终成一代大家;苏轼乌台诗案,前后《赤壁赋》闪烁熠熠光华;欧阳修多次被贬,《醉翁亭记》等名作如雨后春笋„„

这些人的作品不约而同的体现了一种共同的人生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甚至“穷亦能心系天下”,无论他们处境如何艰难,但他们都能心胸豁达,借景抒怀,排解抑郁,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这就是中国“儒家文化”和“贬官文化”的一大特色。(出示多媒体) 六.当堂检测 ,轻松中考

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负者歌于途( ) B.杂然而前陈者( ) ..C去国还乡( ) D长烟一空(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微斯人,吾谁与归?译:

②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 译: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4.从上面的两篇文章看,优美的自然景物都触发了文人们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两文,说说两人与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区别?

答:

5.读了两文,作为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的身上都闪烁着时代的进步的光芒,结合你的所学,请你概括几点体现在他们身上的时代的进步的光芒点。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

1.A负(背着) B.陈(摆放)C国(国都) D 一 (全) 2.(1) 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 (2)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 D 教学反思:

复习课既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温故知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收获,因此本节复习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1.注意基础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落实。基础知识部分 “文体复习”和“重难点词句复习”采取 “边讲解边练习”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牢固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深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2.通过比较鉴赏的方法进行复习,从两篇文章的内容到景物描写再到主旨理解,层层深入,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同种求异,异中有同,加深理解。

3.拓展延伸上升到中国文化的高度。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心常戚然,无论隐居还是被贬,其实都是一种无奈,但艰难困苦,玉汝乃成,正是这种无奈,使得他们的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华。而初中所选的课文又多此两类文章,若想读懂这些文章,并能发掘文中深层意蕴,首先要“知人论世”,对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并且不拘一人一时,把零散的知识点连缀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我把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贬官文化作为本课的拓展升华,给学生人文文化熏陶。

推荐第5篇:英语说课 写作课型

写作

Part 5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Read the requirements.(2____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of my design: (1) to analyz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mposition.

Step 2.Collect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ions about the composition.Task 1.(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 work; _____min) Let 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2.(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 work; _____m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w, collect all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ions about the composition.

Step 3.Make sentences.Task 1.(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 work; _____min) Skimming: Ss should read the material fast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topic sentence for each paragraph.Para 1 ___________________ Para 2 ___________________ Para 3 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4.Write the composition.Task 1.(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 work; _____min) (接task3)Ask Ss to close books and finish the summary according their notes.(接task4)Retell the story /Sum up the paage in Ss’ own words according to the chart.Step 5.Revise the composition themselves.

Step 6.Work in pairs to revise other’s compositions.

Step 7.Commend on the compositions.Show students the good compositions and give advice to those compositions that do not so well.

Step 8.Write another similar composition.

Module 2 Writing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本模块以________________为话题,旨在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了解__________。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就__________写___________。英语写作是一个创作性的学习过程。它对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文章的条理性都比口语要求更高。也因为在reading 等输入之后,写作做为输出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本单元的写作课,以及以往的每次写作课都是根据这一原则进行授课的。 2)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把握如何写____。 ②技能目标:掌握___的写作。

③情感目标:通过_____,培养学生_____,同时________。 3)教学用具: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依据导入-分析—写作-讲评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主要运用了学生为中心,任务为中心,活动为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全班分享,学生不觉得写作课是单调的,反而觉得有兴趣。

三、学习方法

1) 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去背 诵或模仿好的句子,只有平时积累了,考试时自然会胸有成竹。

2) 指导学生写一封好的求职信。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阅读并翻译一则招聘广告,继而对比学生和老师翻译的不同。

把广告翻译成中文,主要是想让学生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把握广告这种文体的语言特点。课本提供了五则广告,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只翻译了一则。

当在学生说了自己的答案之后,我把自己的翻译展示出来 由于这之间的差异,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调动起来。

既然有了兴趣,那么我们如果想要应聘怎么办? 同学们回答,写求职信,那么如何写好求职信呢? 自然进入第二个环节———写作文 2.写作文:

(1)阅读课本上所给出的求职信,并分析求职信的结构。(除了开头,结尾,主体是中间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求职信的缘由及动机;第二部分介绍个人情况;第三部分通常是询问、安排参加面试的时间或说明彼此联系的方式。包括在结尾处的客套话。)

(2)拓展:1)由于考虑到求职信有很多可以套用的句型,所以在这里我给学生拓展了不少固定句型。 比如,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其中斜体部分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更改。这一环节主要运用了齐读,造句等方式,让学生记忆,为接下来写作文打基础。

2)拿到今天的课堂任务---中文叙述的求职信,进行写作。

(3)讨论。由于所给任务与所达要求有较大出入,所以这一环节很有必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至少5分钟,让各层次的同学共同做好写作的准备。针对考试要求,我提出一下要求:要点全面,结构准确,关键词正确。比如,一共包含几个要点;第一部分缘由是什么,第二部分又怎么介绍自己;具体到关键词“特别”怎么说,“秘书”“打字员”又怎么拼写。

(4)写作:根据刚才讨论所做的笔记,学生自己完成任务。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经过前面内容的输入,可谓水到渠成。按考试的要求,需要13-15分钟。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黑板上写较之下面写要慢,所以我找了两个同学,其中一个写开头和结尾的两段,另一个写中间自我介绍这段。 (5)①作文讲评。分析黑板上作文的错误。

②打分。拿出一分钟左右让同学们给打个分数,引导同学们不仅关注怎样写作文,更要注意什么样的作文可以得高分。这才是最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6)范文展示。 看范文对于每个要点,结构,及关键词的处理。并让同学们齐读,把范文大声读出来。 3.总结:最后课堂小结,重现求职信的结构,如有时间,让学生改写作文。 4.作业。改写并课下上交。

五、时间分配:

导入:5分钟 分析结构:3分钟 展示句型,作业:4分钟 讨论:5分钟 写作:15分钟 讲评:3分钟 范文展示:3分钟 总结:2分钟

以上就是整节课的过程,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殷切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论对外汉语教学不同课型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从它的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区别于对汉语为母语者进行教学时的特点。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刘询先生在归纳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中提出“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等特点。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同时掌握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由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可以衍生出相应的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及综合训练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课。技能课与综合课是基于课程间的横向关系来划分的,即同一教学阶段的课程配置来说的。与之相对的纵向关系则是指教学的阶段性,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课程安排。

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概括的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里特别指出了语法功能――对语言规则系统地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规则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可见作为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的语法在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特点,对外汉语课堂上的的语法教学也有自身的特点,不仅如此,在不同阶段、课型上的语法教学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法教学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中有明确的分工的。首先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课型的选择,听力课、口语课、综合课可以同时出现在初中高阶段,出于学习者学习程度的考虑,阅读课及写作课则一般出现在中高级阶段。由于语法知识的抽象性,定义式的语法规则不适合出现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的摄入量也不宜过多。

一、综合课的语法教学

综合课是对汉语基础知识的加强巩固,要求对学习者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训练,既要重视语言要素的教学,也不可忽视学习者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综合课里囊括了语音、词汇、语法、课文等教学内容。与其他技能课相比,综合课的语法讲解集中度相对要高,有专门的语法点板块,但也仍脱不开精讲多练的原则。

(1)语法点的确定。语法点的确定是对于教师讲某个语法点、讲哪些内容、重点讲解哪些而言。在选择语法点时,选择的内容的应该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程度、母语、年龄等状况有所了解,也要对教学内容有确切的把握。

(2)语法点的编排。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真正掌握语法点并准确运用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学者在输入过程中要坚持i+1的原则,特别要注意语法点灌入的渐进性与层级性,综合学习者学习程度、接受力与所教授的语言点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的分工组合。

(3)语法点的导入。在讲解课文时指出文章中与语法点共现的成分达到语法点的预现、复习与教授语法点相关的语法点、引用一些例子都是比较好的导入方式。

(4)语法点的讲解。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不同于对母语者的语法教学,应当尽量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在综合课的语法教学中,或是直接讲解语法规则,联系上下文,让学习者从中体会语法点的用法,加以操练(演绎法);或是将语言点与学过的内容、学习者的母语结合比对讲解(对比法);或是让学习者接触具体的语言现象并进行大量练习,概括归纳出语法规则(综合法)。

(5)语法点的练习。练习的类型分为机械性的、有意义的、交际性的练习。机械性练习,例如综合课对语法点中例句的跟读、语法点的替换扩展练习等;有意义的练习,例如复述课文、用语法点完成句子或回答问题等;交际性的练习,例如课堂讨论、自由会话、角色扮演等。练习类型的多样性与可操作性,有利于练习有效性的提高,最终达到训练、强化知识的目的。

二、听力课的语法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用录音机或是利用多媒体播放语音材料,放一句,要求学生尽量准确地跟读一次,从而训练还原录音原文的能力。但是听力理解毕竟是学习者在接受信号后对其进行解码、重组的过程,主要考察的主要是学习者的辨别分析、记忆储存、联想猜测等能力。加上时间上的停顿与记忆上的滞后,其实更多程度上还是考察学生对信息的重组。在重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的对词语、词组、句子的搭配规则有一定把握。

在听力训练后的题目讲解中,如何对特殊搭配、特殊句型、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捕捉并加以理解是听力课上教学的重点。

三、口语课的语法教学

口语课更加强调对学习者的语音规范化训练,但不能忽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的表达离不开词法、句法规则的内化,甚至对语义、语用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口语课作为语言表达方面的专项训练,不宜对某一语法点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否则很容易喧宾夺主,让语法讲解的时间占用学习者口语表达的时间。这一部分,一般通过某一话题、设定某一情景,让学习者进行交流,若出现语法方面的错误进行适当的纠正即可。

总而言之,不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课型上,还是在学习者学习的不同阶段,都离不开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有利于语法能力的培养,语法能力不仅是是语言能力不可缺乏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一步。由于学习者学习阶段的不同,会有不同课型的设置。语法教学在这些课型上的分工是不同的,根据上文的分析,语法教学相对集中突出的课型应该是综合课与写作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更加侧重的是专项技能的训练,语法的教学相对次要,甚至只是起辅助技能养成或是巩固语法知识的作用。虽然语法教学的比重分工有所不同,但不同课型的语法教学又相互合作,学习、训练、巩固、强化的循环操作形成统一的语法体系。

推荐第7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同课型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同课型教学方法》

2010-02-27 16:21:05

一、品德与社会课不同课型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就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而言,我们可以把课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爱为主题,向学生渗透爱的教育的。

如三年级下《家人的爱》,《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四年级上《让爷爷奶奶高兴》,《伸出爱的手》。四年级下《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2.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

如四年级上《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呵护我们的身体》。 3.培养学生行为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如三年级上《我和规则交朋友》单元,《做学习的主人》。 4.向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渗透的。

如五年级上《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生活中的民主》。年级上《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中部分内容等。

5.让学生了解简单历史、地理常识的。

如五年级上《江山多娇》,《祖国多辽阔》,《祖国的宝岛台湾》。年级下《蔚蓝色的地球》,《我们的地球村》等。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小学品社课程中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正如巴甫洛夫所说:“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次的规律,从而更有效的改造世界。”所以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在品社课教学中选择适当、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同类型的品德与社会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爱、珍爱生命、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品社课,可以采用故事喻理法、情境渲染法、讨论研究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学方法。而知识性较强的一些教学内容则可以采用搜集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交流汇报法、社会实践法等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无论哪种课型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对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各种教学方法可以是交互使用的。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使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通过查找资料,结合平时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到的、感悟到的,现将品德与社会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一)故事喻理

这是品社课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讲故事时,除了可以使用教材里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这样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实际,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故事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还可以通过正反对照给学生以启发,引发学生思考,从故事中明白道理。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要注意从故事中挖掘道理。

在教学五年级《让诚信伴随我》这一单元时,我就通过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讨论并续写书中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学生讲故事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故事,讲古今中外诚信的故事,以及续写书中故事等方式,明白了“人无信不立”的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自学书中故事(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这时,船夫对年轻人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渡过难关。”年轻人看着七个背囊思来想去,最后把“诚信”抛进水里„„)——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讲出来——讨论: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续写故事:年轻人将诚信扔掉后会有怎样的后果。

2、教师讲故事——明理

3、学生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交流——明理

在这一单元教学时,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故事,可以说是这些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学生,而且每节课学生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情境渲染

在教学中通过故事、音乐、语言、画面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在创设的特定课堂环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激发道德感悟,促使品德内化。

记得曾经听过《美丽的生命》一课,教师采用的情境渲染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因为生命的存在而美丽,从而教学学生珍爱生命。教师首先出示了一段课件,展示有生命存在的生机勃勃的美丽的世界的景象,接着话锋一转,让学生想象假设现在地球上的花枯了,草谢了,动物都灭绝了„„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配以一段音像,凄惨的音乐,悲凉的景色,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好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在课件的最后再配上一段震撼人心的文字,学生从所看到的情境中明白了世界没有了生命将会是多么的凄凉,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角色体验

要让课堂活起来,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的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让孩子获得体验,通过角色的体验,产生学习兴趣,感悟道理,强化 “知”、“行”统一,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伸出爱的手》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残疾人行动的不便,有的教师采用让学生蒙住眼睛找座位或者玩贴鼻子的游戏,有的教师让学生用一只手收拾书包、系鞋带等,这种体验旨在引得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体验的过程成为学生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同情、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这样的课堂真正把学生引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对生活的有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得到了情感的深刻认识,教学效果非常好,可以说亲身的体验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效地多。

还有一位教师在讲《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戴“布眼镜”和“纱眼镜”的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眼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首先让学生戴上布眼镜书写自己的名字,当学生拿下眼镜看到自己写的名字如此难看时,学生明白了眼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有让学生戴上事先准备好的“纱眼镜”,让学生戴着纱眼镜把大屏幕上出示的家庭作业抄下去,学生自然看不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明白了近视眼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知道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位教师做到了教育无痕,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四)以情激情

人的情感是有感染力的,它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共同体验,在品社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动,教师首先必须自己感动。”教师必须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应掌握以“师情”激“生情”的教学技巧,用感人的话语、传情的眼神、恰当的手势创设情境,才能鼓舞学生,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共同创设和谐、融洽、符合教学大纲需要的感情氛围,变单调、空洞的说理为情真意切的实例感悟,从而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如在教授《我爱我的家》一课的第二个环节“我想我的家”时,我先播放《我想有个家》的音乐,创设家的氛围,然后我说道“老师也有想家的时候,下面听听老师想家的故事吧”。一曲动人的乐曲,激发了学生对家的情感,一个熟悉的话题,诉说这倾诉不完的思家之情,老师把自己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话题和感想,起到了以情激情的目的。 如在教授《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我很有感情的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书本教学里。所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时,恰当地选取了一些台湾风光画面,截取了几段国家领导人关于台湾问题讲话的视频,激发了学生对台湾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又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次》一课时,利用多媒体介绍汶川地震中那个被截去一条腿的勇敢的爱跳舞的小女孩李月的故事时,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

类似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经常使用,如在教授《家乡的自然环境》,《我们的地球村》,《祖国多辽阔》,《江山多娇》等课时,我们将其中的一些景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美景不是我们用语言能描述出来的,学生由于阅历所限,条件所限,也很少有人亲身去体验过,所以借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去领略祖国的,世界的美丽风光,会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六)参观访问、社会调查

要想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充分的接触社会。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的教学方法就为学生创造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参观访问法可以与学校的大队活动相结合,带领学生有目的的通过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认识。社会调查法可以由老师带领、家长带领、也可以自己独立去完成。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授四年级上《安全地生活》这一单元时,刘红艳老师带领学生到消防中队参观,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比在教室中枯燥的讲解要有效的多。在教授《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可以让家长带领学生实际去调查一下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教师应当注意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查前的辅导,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

(七)讨论明理

孩子在面临道德两难的时候,就要进行道德选择,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时机,所以,讨论、辩论也是品社课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在教授这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辩论等方式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

在教授四年级上《钱该怎样花》一课中“我想要与我能要”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是我想要的,哪些是我能要的,有些东西为什么想要而不能要。通过学生的辩论,使学生明白了我们平时花钱要有计划,要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同时明白了家长赚钱不容易,我们要学会节约。

以上是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一些探讨,《品德与社会》课虽然是小课堂,反映的确是大社会。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品社课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相信我们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定会让品社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推荐第8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龙南中学陈燕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模式可以来源于教学实践,但使实践概括化和集约化,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模式也可以来源于理论思辩,使某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具体化、操作化,从而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从研究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思想、教学规律等问题概括为“教学原理”,是教学论的基础理论部分的话,那么,研究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中介,它具有处方性、优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去设计教学, 组织和实施教学。

正如冯克诚先生主编的《最新教学模式全书》(1997年版)中所指出的:模式和模式化是一项工作成熟、规范的集中的和形式化的体现。教学模式即是进行教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范式,是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念化,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

一、关于课型

1.课型的定义和分类

课的类型,简称课型。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按某种分类基准(或方法)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中关于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课的类别。二是指课的模型,它是在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在这种意义下,课型与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相关。

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区别。

如果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一般分为两类:⑴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教学过程某一特定阶段的教学任务,称单一课,通常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⑵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以上或全部教学阶段任务,称综合课,通常用于小学中低年级。

如果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每一类课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型。例如,自然科学课型中新授课,按内容的不同可再分为:⑴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⑵以“概念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⑶以“规律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⑷以“联系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⑸以“方法(技能)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等。

如果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

课型的分类因基准选择不同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不管那种分类都要遵循如下原则:⑴科学性原则,要求根据事物的属性,分类基点(准则)的选择恰当、明晰,分类不重,不漏,不交叉;⑵从实际出发,按需分类的原则;⑶简明,便于操作原则。

2.课型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方法)之间重要的、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这些联系和作用方式的功能大小明显地受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策略的取向不同而区别。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充分调动和激活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使各种课型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遵循认识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是使各种课型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和生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过程,课堂的交往中,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一种是知识信息,一种是心理信息。两种交往形态和两种信息交往内容对各种课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所以,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功能。这几个特征是:

⑴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

⑵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性;

⑶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交往性。

我们需要选择各学科重要的基本课型,研究和揭示其结构和性质,从而认识不同课型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实施自觉地遵循和符合课型的特征和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自然科学新授课几种课型的结构的同异比较如下表:

3.课型的特征和对教学的要求

特征是事物的全部属性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本质属性,特征的表述应是简约的、具体的。

课型的特征是由课的性质、任务、结构和功能决定的。

这种课型特征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⑴让学生掌握与基本操作技能有关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基础。如要学会操作键盘就要先认识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键、主要功能键的位置和功能。

⑵基本操作教学,教师必须先向学生作出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准确动作的示范,示范要先作分解动作,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错误,通过反馈矫正,直至掌握操作要领,形成基本技能。

⑶科学、合理地安排操作技能的整套训练是基本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整套训练是在单项的分解训练的基础上组合而形成的,包括整套训练的目标、内容和程序。整套训练还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一般可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整套训练以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获得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坚实基础,终生受益。

⑷组织练习训练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多运用分组竞赛等方式,激发练习的兴趣,克服训练枯燥而产生的心理及行为障碍。

认识和掌握不同课型的结构和特征,目的不在于为教师提供固定的模式,而是使他们了解课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的方法,认识不同类型的课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以便他们能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创造性地安排和设计不同的课,组织好每一个单元以及整门课程的教学。

1.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词义来源于“模型”。《辞源》中对“模型”的语义解释有三:⑴模型,规范;⑵模范,楷式;⑶模仿,效法。“模型”最初本义是指一种用实物做模的方法,词义拓展后,有模范,示范,模仿的意义。后来,模型由实物模型发展为非实物的形式模型,最普遍使用的是“数学模型”,即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为用数学符号、图形表示数学问题,即称“数学模型”。后来,这种非实物的形式模型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并使用“模式”这词。例如,文化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等等。在这个时候,“模”包括了实物模型的意义,“式”包括了形式、样式的意义。“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与形式两大类。

模式的范畴,包括实物模式和形式模式。形式模式包括语义模式、数学模式、图象模式等。

对各种各样的模式的研究,发展成“模式论”,模式理论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门重要分支,模式方法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去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解决问题。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事物本质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模式方法要求,把事物的主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现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模拟、测量和理论分析。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提出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22种教学模式,首次采用了较规范的方式进行分类和阐述,最后归纳成信息处理、个人发展、社会相互作用和行为教学4大类教学模式,即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和行为控制教学模式。稍后,美国学者冈特、施瓦布等在《教学:一种模式观》(1990年)中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他们认为,教学就是构造课堂环境,对能力、兴趣、需要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教学模式则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由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和对象的各种教学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选择和运用,才能创造出最有效的教学。为此,他们提出了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及应用实例作了系统的阐述。这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本文后面将再作介绍。他们认为,在当前学校情景下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包括组合运用)这八种基本教学模式,可以较优地完成各种预期的教学任务。

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渐趋重视,并出现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也有多种,有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不同教学阶段协调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系统”。有从教学结构范畴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特定教学思想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的范型”。也有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来定义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笔者认为,最后一种定义,较接近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看法。

教学模式上联教育理论,是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指出教学的目标,规范了师生双边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因而,它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模式下联教学实践,它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程序,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它的处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因此,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理论 <===>

模式 <===> 实践

可见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和构建,既能丰富、发展教育理论,又能指导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可以使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时不至于感到“空洞”,在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时,不至于感到“盲目”。

2.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在空间上,表现为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处理、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怎样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或环节的程序。这样,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师生活动的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由下述要素组成:

⑴提出模式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这是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指导下构建的。例如,布鲁纳发现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我们在学习、研究、运用和构建各种教学模式时,必须首先关注提出模式所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

⑵提出模式所针对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重要要素。

由于模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直接反映了该模式的价值观,决定了实现目标的内容和方法选择和运用策略,师生交往方式,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⑶建立教学活动程序,这是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问题。

教学活动程序是指教学中各步骤应完成的任务,其实质是处理好师生针对教学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教学活动步骤。

例如凯洛夫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

⑷师生角色,这是构成教学模式重要的能动的要素。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生的交往活动,包含了认知信息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交往,这种交往的价值取向、方式和方法,互动与配合成为构成教学模式重要的能动的要素。不同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及角色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可以是专制型(高度集中型)、民主型或放任型,这种差异是由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的特征及选择的教学策略等因素决定的。

⑸提出的教学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它是指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和。教学策略是影响模式功能的重要要素。

⑹提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情景和范围,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有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反馈、调控方法。

⑺所必需的支持条件。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内部及外部支持条件,这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保障。例如,教师的素质(师德、专业水平,教学技能等)、教学设备、环境、师生人际关系,等等。

以上七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3.教学模式的功能

美国学者多伊奇曾研究一般模式的功能,他认为模式一般具有四种功能:

⑴构造功能 它能指出事物中各系统、各部分的关系和作用,能使我们对事物有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⑵解释功能 它能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说明事物的复杂现象。

⑶启发功能 它能揭示各种关系,以表明某种排列秩序。

⑷推断功能 它能根据规律推断出预期的结果。

有学者指出,教学模式的研究能较好地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它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又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学模式是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它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对教学过程诸要素、诸环节进行审视,进行重组重构,有利于突破原有的教学理论框架,较好地解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离的现状。教学模式研究,可以促进教学理论学习和普及;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学工作理性化、概括化,还可以帮助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科学化。

⑵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有效的教学经验通过理论概括,总结上升为范式、范型,从而丰富和发展理论,促进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⑶由于教学模式具有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有时一种教学模式往往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因此,它有利于教育理论的推广,便于教师理解、掌握和运用。它的处方性、参照性特点,使它能揭示出模式具有“如果运用„„教学模式,就必然产生„„的教学效果”的功能。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大面积改善课堂教学现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教学模式的分类

教学模式林林总总,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可归结为若干类型。一些重要的分类,可例举如下:

分类之一(着眼于心理科学):

⑴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以认知学派理论为依据)

⑵行为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

⑶个性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

⑷交往教学模式(以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

⑸合作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

分类之二(着眼于现代教学理论):

⑴着重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

例如,原苏联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模式;原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等。

⑵着重于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原苏联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日本广冈亮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模式等。

⑶着重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

例如,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模式;萨奇曼的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等。

⑷着重于技能训练和行为形成的教学模式。

例如,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等。

⑸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例如,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模式;保加利亚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模式等。

分类之三(着眼于教学活动特征):

⑴指导—接受教学模式

⑵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⑶探索—发现教学模式

⑷情趣—陶冶教学模式

⑸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分类之四(着眼于教学基本模式系列):

由美国学者冈特、埃斯特斯等人在多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八种模式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系列,这八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的基础。

⑴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教授基本事实、知识和技能,可用于各科教学。

⑵概念获得模式。适用于界定、理解和运用概念,注重于如何获得概念。

⑶概念发展模式。适用于围绕概念的归纳性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模式注重如何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理解,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

⑷群辩法模式。通过在集体中交流不同意见,利用非理性力量达成新的理解的创造性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⑸探究模式。用于问题解决和探究,这一模式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家面临疑难情境,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达成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成为探究模式的基础。

⑹课堂讨论模式。用于提出问题,培养洞察力及促进批判性思维,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⑺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

⑻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两个独立的策略:探索情感策略和解决矛盾策略。运用这一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将学习与他们的情感、态度联系起来,学会如何处理矛盾情境。

上面介绍的八种基本教学模式体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综合地运用这些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教学功能,满足来自学生、社会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需要。教师将这些模式运用于教学实际时,必须考虑四个因素:规划、教学、评价和课堂管理。确定目标,设计教学单元,选择教学内容的规划过程,实施规划和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评定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以及有效的课堂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5.教学模式的构建

模式的构建,可以从实践出发,经过概括、归纳、综合提出各种模式,模式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

模式的构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过类比、演绎、分析而提出各种模式,进而到实践中加以应用,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其图示如下:

现代科学方法论中,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方法。从模式论看,则有定性建模和定量建模两种建模方式。教学建模主要采用定性建模的方法。

教学模式的构建要遵循教学模式的结构进行。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提出定性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⑴建模目的。明确建立教学模式所达到的目的。

⑵典型实例。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一个典型的个案。

⑶抓住特征。通过理论分析,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程序)。

⑷确定关键词。进行语义比较,找出表述模式的关键词。

⑸简要表述。对模式作出简要的定性表述。

⑹具体实施。在教学中实施模式,注意充分体现模式的特征和过程。

⑺形成子模式群。在教学实践中,因不同实际情况,能“变换”、“适应”,从而形成系列的子模式群。

⑻建模评价。对模式设计和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改进。

上述各个阶段应是联系的,多向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经过修改、完善、发展才能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

6.学习、研究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研究教学模式,包括了学模、用模、评模、建模这几个重要的方面。

“学模”是指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外各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包括每种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实施的目的、程序、策略和条件,适用的范围、长处及局限性。并能结合实例掌握其特征和要义。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是选模、用模的前提和基础。

“用模”是指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能选择,能应用。在用模中,凡是不了解条件,盲目地使用;不变化,僵化地使用;不组合,孤立地使用,都不会是有效的。

“评模”是指要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评价既要包括理论的审视,又要考虑其实施和操作的可行性、有效性。要通过评价,修正、完善、发展教学模式。

“建模”是更高的要求。将有效的成功的教学实践通过概括、归纳、提炼上升为有典型意义的操作范式,模式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建立教学模式,掌握教学模式,最终是为了超越教学模式。教学既是科学,也是哲学;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建立某种教学模式,最终都应超越这种教学模式,这才是达到艺术境界的教学,才算是掌握了学模、用模、评模、建模的精髓。

7.课型和教学模式的联系和区别

课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念而转移。模式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改造,因为模式内蕴含着构建者和运用者的思想、观念,所认同的教学原则,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要依据和反映课型的特征,使教学活动更贴近教学规律。体现不同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对特定课型的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对某种课型,有人用认知模式去表征,有人则用行为模式去表征。

综上所述,课型和教学模式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图意说明:⑴课型与模式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⑵一种课型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教学模式表征;一种模式可以应用于多种课型。

推荐第9篇: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

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

第一学段 第一部分 阅读教学

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形式上提倡随文识字,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鉴于课文短小精美,建议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尽量能在一个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3分钟)

操作建议:注意研究教学的起点,紧扣单元主题和学生学习实际,可采用谈话、讲故事、猜谜语、多媒体课件(图片、歌曲、flash动画)演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然后由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放手试读,整体感知(10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初读阶段的要求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这一环节既是读文,又是在课文这一大环境中识字的过程。应留给学生自己尝试读读文的时间,尽量通过潜能生的朗读来暴露面临的问题;进而发挥老师和优等生的示范作用以及小组合作的优势,使每一个人都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形式以朗读为主,把读书与识字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对词句的粗浅理解结合起来,把读书与解决课后习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多读而不觉得单调、厌烦,循序渐进地达到把课文读通、读好的目的。

[环节三]识字学词,识读结合(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以随文识字为主,在语境中走一个完整的来回。先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缩小语境,由短句到词语,再到生字,把字音与字

形对应起来,有意识地识记。一般做法有:出示短语、词语、生字,学生自由尝试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认读;集体活动测试等来巩固识字。 再把字放回到课文中,逐步扩大语境,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会认、适度理解以及会用的目的。要力求遵循寓识于读、识读结合的原则。要注重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识字。 一般做法:指名读课文,互读互评,纠正字音,带着问题读、表演读等。

[环节四]练习写字,注意笔顺(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要充分用好教材,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自主写字的能力,提高观察字形的能力,注意笔画顺序,在书写的实践中让学生自我提高。坚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练字时间,生字较多的课文可以分散练习。

一般做法:

1、出示新字,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是如何占位、分析交流易错的笔画;

2、学生练写,由描红到临写,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

3、板演展示(师生评价——学生对照自评);

4、巩固。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3分钟)

操作建议:要注重实效,从检测识字、写字或读课文入手。然后顺势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环节二]自主合作,达成目标。(8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针对课堂学习目标,根据单元主题和课文要点以及课后习题的提示,设计有一定涵盖的问题或话题做载体,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以学生自读为主,边读边思,学习圈点勾画;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分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各组展示,以读为主,辅以其他形式,在此过程中,其他学生要注意倾听,完善观点。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况,

以评导读,以讲助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质疑、批注、倾听及交流的习惯。

[环节三]熟读背诵,巩固检测(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在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和渗透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背诵课文、积累词句,除了课本提示的背诵篇、段外,应适度加大积累的数量;课后练习题的处理课采取两个步骤,一是前期的引领读书,二是读后的理解交流和笔练;设计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笔试,也可以口头回答,其内容应以“双基”为主。

[环节四]个体质疑,合作释疑。

问题始终是学习的先导和动力,学会质疑问难,也是学生学习能力之一,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

[环节五]拓展阅读,增强积累(10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补充与单元主题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读、合作议,以巩固和扩大单元教学成果。

第二部分 说话写话

第一学段的说话写话练习,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选择适合的话题进行。可独立教学,也可穿插在课文教学中。

[环节一]明确目标,激趣导入。(2—3分钟)

操作建议:此环节要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激活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可采用图片、实物、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说写的欲望。还可适时用语言文字描述说写要求,使学生明确任务。

[环节二]创设情境,练习说话。(8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说是写的基础,此环节采用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流畅地写话打下基

础。要指导学生说真话,说想说的话,不盲从别人,更不能说假话。根据提示,学生先自主表达,然后小组同学相互启发帮助。鼓励学生运用从课内外学到的词句和表达方法。

在指导看图时要展开想象,从人物或动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方面点拨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把话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环节三]练习写话,随机指导。(8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实实在在地写话指导和训练,能不断提高其写话能力。提倡纸上练兵,自由表达,这样既能巩固识字写字成果,又能学习表达方法。

老师要把优秀习作当堂朗读,让学生欣赏品评,在交流比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能力。

第二学段

第一部分 阅读教学

根据课标精神和我是课改设想,阅读课要体现一个“读”字,围绕单元主题,增加课堂的容量,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我们反对精耕细作式的教学,倡导粗放式的、大语文观指导下的增量阅读。对于一般课文的教学,鼓励教师利用一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

[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教学时,可由讲故事、名言、新旧知识链接、多媒体、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环节二]预习检测,初步感知。(5分钟左右)

鉴于我市规范化办学的有利条件,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

操作建议:

在检测读书过程中了解识字学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检测学生独立识字情况。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生字放在词、句中让学生认读,听写重点生字。不要对所有生字的教学平均使用力量,对新词、难理解的词放在语言环境中解决;

2、检测课文朗读情况,是不是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不是读书时能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难读的长句能合理断开;方式上课整篇接读、对读,也可读重点段落。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可充分发挥同桌和小组的力量;

3、根据情况,也可检测学生能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不要有过高要求。

[环节三]重点研读,一课一得。(15分钟左右)

一篇课文承载的任务不能过多,根据学段要求、单元主题及编者提示,选定

一、两个难易适中的问题在读书交流中解决,借此机会,多读课文、品味词句、增强语感、提高认识。尽最大努力杜绝串讲、“灌”讲、“电”讲等不良现象。

操作建议:

1、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工具书、现有资料和已有学习经验,对重点内容进行阅读、感悟、批注,做好和同伴交流的准备;

2、明确分工,合作提升。每个人都是集体中平等的一员,都有展示自己学习思考成果的权利,都有提出自己观点并向他人学习的义务。在合作学习中,要逐步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友善交流、随时记录的好习惯。

3、展示交流。一人发言,他人补充,让小组合作的智慧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4、教师作为参与者,要抓住时机,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顺学施导,精巧点拨。

[环节四]自学字词,语言积累。(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对教材提示或老师布置或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朗读背诵。

2、练习写摘录笔记。除了课本上规定的词句外,还要找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进行摘记。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检测,整体回顾。(2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抽查。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是否已经巩固。抽测较难的生字,重点词,了解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资源及运用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教学迁移做好铺垫。

[环节二]注重积累,练习迁移。(10分钟左右) 重在积累和运用,背一背,写一写,读一读。 操作建议:

1、口答填空式;

2、读背式;

3、笔练式,如抄写优美句段、续写、仿写等;

4、探究式,即围绕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开展讨论会、辩论会等。

[环节三]质疑问难,合作解决。(3分钟左右) [环节四]增量阅读,提高能力。(10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共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2、议一议,写一写。

第二部分习作教学

北师大版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主题单元的整体设计,这就较好地为读到写的能力迁移提供了便利。在阅读不同的文体中学习到认识事物的角度和表现的方法,相关的语文活动中为习作积累了素材,“笔下生花”则以宽泛的提示使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可能成为现实。因此,习作教学不要另起炉灶,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积累和感受,培养好文风,养成好习惯,写出好作品。

[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创设氛围,帮助学生引出话题由头,确定话题范围,打开生活源头,激活已有经验,切实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2、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写什么。与学生一起交流与本次习作相关信息,激活素材储备,梳理有用的素材,让学生思维突破习惯性思维框架,超越时空限制,浮想联翩,跃跃欲试。

3、为了使学生的习作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习作前少点范文、格式、建议之类的束缚。

[环节二]独立习作,形成初稿。(10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好写的时机,在学生的思路打开,内心迸发出习作冲动时,就应及时转入到写的过程,把构思形成的“胸中之竹”变成“手中之竹”。

2、习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了目标,有了表达的冲动,有了初步的方法,就可以先写出来。不一定是完全符合要求的作品,但基本材料、大的框架在第一次独立习作时是能够确定的。

2、习作时需要安安静静的,教师不要干扰学生,或不时强调什么,以免打断学生思维。要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3、在学生写的过程中,老师是一个二度备课的过程,巡视学生,点拨思路受阻的学生,发现写作框架典型的学生,观察学生整体写作情况,看通病在哪里,为最后的点评和第二课时的修改做好准备。

[环节三]师生评议,二次习作。(1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习作评析是促进学生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教师要顺势而为,不要越殂代疱。一般做法:

1、自主修改,读一读,补充完善;

2、小组互评,交换互读,欣赏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评点,主要侧重于材料的选择(真实、特色)、语言的运用(鼓励使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的方法等;

4、学生个人再次修改。

[环节四]作品展示,扩大成果。(时间不定)

待二次习作完成后,学生便可把习作本交给老师评改。老师可对照习作目标,对每一篇文章给以切合实际的简要的评价,总结出本次习作共性得失,然后举行专门的学生习作交流展示活动,如出板报、办手抄报、出册子、给家长阅读、投稿等,在广泛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第三学段

第一部分

阅读教学

由于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教师可放手给其机会实践。一般课文力争用一个课时完成,以便留出时间来安排增量阅读。

第一课时

【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激趣可从单元主题、相关故事、音乐或由课文题目等入手,找准教学的起点。

2、出示预设的学习目标,学生简单交流。

【环节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主要检测能否正确读书和概括课文大意,要注意研究综合性的方法,不求面面俱到。

1、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老师可顺势重点指导部分字词;

2、指名通读课文,达到读通全文,难读的长句多读或教师指导;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情况,整体感知文本。

【环节三】依据目标,自主合作,解决所疑,交流所得。(8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先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按照提示自主尝试达成目标,然后分组展示和交流。

1、学生交流读书所得(可同桌、小组内、全班内交流);

2、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包括课后问答题,可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质疑,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或由教师点拨指导。

【环节四】语言积累及运用。(5分钟)

操作建议:

1、学生书写生字词;

2、学生摘抄优美的句段;

3、读书思考疑难的问题,或者同步阅读和积累。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2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或听写,或读书展示,或作其他必要的练习。 【环节二】围绕

一、两个重要话题或问题进行学习探究。(10分钟)

操作建议:

1、根据学习实际需要和教材要求,教师提出适合的话题或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并批注,为交流做准备;

3、分组探究,完善观点。

【环节三】巩固检测,能力迁移。(5分钟)

操作建议:

1、出示习题进行测评。

2、总结收获。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写法等。

【环节四】增量阅读。(8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材料补充;

2、针对阅读材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探究、交流。

第二部分 “拓展阅读”的教学

拓展阅读和开卷有益所选课文也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不能放任学生随意浏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灵活有效地使用,根据需要也可把拓展阅读内容调整为主体课文。

【环节一】根据课后提示,明确阅读目标。(2分钟左右) 【环节二】自主读文、感悟。(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生自主选择:可以让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形式,如默读、浏览、有针对性地重点阅读;可以读思结合、读查结合,边读边理解疑难问题;可以读中批注感受或标出不懂的问题。

【环节三】合作交流,精要点拨。(5分钟分钟)

操作建议:

1、可同桌或小组交流,可直接进行全班交流;

2、教师只对重点部分做简单精当的点拨,不做大量的讲解和分析。

【环节四】积累运用。(5分钟)

操作建议:

1、对自己感兴趣的句段进行赏读(背诵、摘抄、绘画……)

2、联系本单元课文,或者学生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学到学习方法,指导今后学习方向。

(建议以上操作根据实情自主选择)

第三部分习作教学

一、原则:以学生为本,内容上开放,形式上解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正确的写作态度,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增强对语文的感情。

二、一般程序:

1、定向。(5分钟)。主要是根据习作内容,师生一起确定方向,在目标的引领下,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这个环节一般包括“题目”和 “要求”两部分。一般做法是从对题目、题材以及说明等的分析后,简要列出条款。

2、研讨。(10分钟)。包括老师写前的指导,但又不完全是老师一人的工作。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一定要广泛参与到研讨中来,我认为,还是四方对话为好,包括教师的指导、教材的要求、编者的提示、学生的认识等。在这个环节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不能过于夸大范文的作用,更不能把学过的课文再来统篇分析,以耽误过多的时间。如果年级高了,教师可以尝试推荐参考篇目。在这个阶段,我们常常安排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但“合”不是归一,而是在相互启发下的完善。

3、习作。(20分钟)。这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时间分配上,低年级可以少一点,高年级独立空间则应相对大一些。一般说,应分构思和写作两部分,但不论构思还是写作,都应让学生有个好的环境去独立完成。在构思阶段,学生可以阅读相关篇目,可以列出提纲,也应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只打腹稿。写的时间一定要保障,不应有来自任何方面的干扰,这也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我们提倡一气呵成,同时要注意字体规范,行款整齐,尽量少写错别字。也有的老师让学生打草稿,再正式誊写,如果内容没有增删,只是写字工整了,这好像没有多大必要。既然习作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妨从小就培养学生即时构思、列提纲、习作、修改的习惯。

4、修改。(10——15分钟)。包括学生的自改和同学间的互改。我们不光要给学生以时间,还要给方法,让他们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比如自改时可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靠着已有的语感去优化自己的习作。同学间的互改,要引导他们先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然后学会善意地指出不足,这个过程也是交流学习的机会。

5、品评。(10分钟)可以在学生自己修改以及同学互改的基础上,自荐或推荐好的作品来共同学习,教师做为参与者之一,要适时给以有针对地指导,除了优秀文章外,还允许在学生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帮助这另一类学生提高自己习作的质量。老师也可以抽阅或全阅学生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

6、展示。(剩余时间和课外)有了前面品评的环节,学生肯定对自己的习作有了再加工的冲动,让他们根据大家的意见,再行修改,或朗读,或出手抄报,或展览,使他们能用自己的成功来激励自己做下一次练习。

小学文言文教学一般模式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2分)

操作建议:可从文言文特点、作者、作品或相关的故事等方面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环节二】范读引路,准确断句。(8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教师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并给出学生如何断句的参考。

2、学生自主练习。

3、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部分词句。

4、再让学生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环节三】结合译文,自读自悟(5分钟)

操作建议:

1、结合译文,试着把每句话的意思说下来;

2、对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可以利用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3、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准备质疑。

【环节四】品读课文,熟读成诵(5分钟)

操作建议:

1、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就一些离现在的生活和学生实际较远、古今异义变化较大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适当的讲解,突破教学难点。

2、品读中可以插入体验性读、分角色读、表演性读、竞技性读。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积累语言的目的。

【环节五】

五、总结寓意,拓展提升(3分钟)

操作建议:

1、教师或是抓住关键文句,或是进行对比、想象,或是进行讨论、表演,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对文言文中的经典语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运用。

小学散文教学一般模式

【环节一】创设境地,激趣导入。(2分钟)

操作建议:播放相关图片及视频文件,形象、活泼地再现课文内部实质意义,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旷神怡中感触文本。

【环节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

1、检查预习,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指导对整篇课文进行正确流畅地朗读。

【环节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1,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对文章的优美句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作批注。

2、在小组内与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读书见解、内心感受。

【环节四】深入研读、感触领悟。(5分钟左右 )

操作建议:1.针对重点语句,边读边想象,领悟意境,把握情感。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环节五】语言积累,活用文本。(5分钟)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

小学语文不同学段不同文体教学模式参考

1、

[环节三]练习写话,随机指导

操作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实实在在地写话指导和训练,能不断提高其写话能力。提倡纸上练兵,自由表达,这样既能巩固识字写字成果,又能学习表达方法。教师要把优秀习作当堂朗读,让学生欣赏品评,在交流比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能力。

分工,合作提升。每个人都是集体中平等的一员,都有展示自己学习思考成果的权利,都有提出自己观点并向他人学习的义务。在合作学习中,要逐步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友善交流、随时记录的好习惯。③展示交流。一人发言,他人补充,让小组合作的智慧放射出灿烂的光芒。④教师作为参与者,要抓住时机,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顺学施导,精巧点拨。

[环节四]自学字词,语言积累

操作建议:①对教材提示或老师布置或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朗读背诵。②练习写摘录笔记。除了课本上规定的词句外,还要找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进行摘记。

[环节二]独立习作,形成初稿

操作建议:①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好写的时机,在学生的思路打开、内心迸发出习作冲动时,就应及时转入到写的过程,把构思形成的“胸中之竹”变成“手中之竹”。②习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了目标,有了表达的冲动,有了初步的方法,就可以先写出来,不一定是完全符合要求的作品,但基本材料、大的框架在

【环节三】自主合作,交流所得

操作建议:先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按照提示自主尝试达成目标,然后分组展示和交流。①学生交流读书所得(可同桌、小组内、全班内交流);②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包括课后问答题,可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质疑,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或由教师点拨指导。

【环节四】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操作建议:①学生书写生字词。②学生摘抄优美的句段。③读书思考疑难的问题。

的完善。

3、习作。一般说,应分构思和写作两部分,但不论构思还是写作,都应让学生有个好的环境去独立完成。在构思阶段,学生可以阅读相关篇目,可以列出提纲,也应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只打腹稿。写的时间一定要保障,不应有来自任何方面的干扰,这也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我们提倡一气呵成,同时要注意字体规范,行款整齐,尽量少写错别字。也有的老师让学生打草稿,再正式誊写,如果内容没有增删,只是写字工整了,这好像没有多大必要。既然习作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妨从小就培养学生即时构思、列提纲、习作、修改的习惯。

4、修改。包括学生的自改和同学间的互改。我们不光要给学生以时间,还要给方法,让他们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比如自改时可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靠着已有的语感去优化自己的习作。同学间的互改,要引导他们先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然后学会善意地指出不足,这个过程也是交流学习的机会。

5、品评。可以在学生自己修改以及同学互改的基础上,自荐或推荐好的作品来共同学习,教师做为参与者之一,要适时给以有针对地指导,除了优秀文章外,还允许在学生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帮助这另一类学生提高自己习作的质量。老师也可以抽阅或全阅学生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

6、展示。(剩余时间和课外)有了前面品评的环节,学生肯定对自己的习作有了再加工的冲动,让他们根据大家的意见,再行修改,或朗读,或出手抄报,或展览,使他们能用自己的成功来激励自己做下一次练习。

小学写人记事类课文一般教学模式

(包括小说类)

【环节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操作建议:初步了解人物,为体会人物特点作好展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操作建议:随之完成熟悉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主要脉络任务,为部分精读作好展垫。

【环节三】部分精读,感受特点

操作建议: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品质,把握读书方法。

【环节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

操作建议: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对人物特点理解,练习运用读书方法) 【环节五】完善形象,揭示写法

操作建议:在总结完善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引发学生领悟发现写人的方法与技巧,为读写结合作好展垫。

【环节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

操作建议:激发学生探究爱好,培养扎实读书的好习惯,加深理解人物特点。 【环节七】诵读积累,激发共鸣

操作建议:对优美的人物描写片断进行感情诵读直至成诵,激发学生与课文人物内心共鸣,同时为模仿写人作好展垫。

【环节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操作建议:完成写字任务及重点词句练习任务,人物或事情细节描写小练笔,培养写人技能,实现读写结合。

备注:以上八个环节可分两个课时完成,

操作建议:引领学生捉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美。 【环节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

操作建议:运用前面的方法体会景物特点,在自由读书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加深理解。

【环节五】总结课文,揭示特点,

操作建议:提炼写法,为学习游记、参观访问记写法打基础。 【环节六】感情诵读,强化积累

操作建议: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诵读以至成诵。

【环节七】巩固练习

操作建议:巩固识字,指导写字,及必要的词句练习。 【环节八】拓展应用

操作建议:可模仿文中写景方法写一个景物片断。

备注:上述环节可安排2个课时完成,

小学散文一般教学模式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操作建议:播放相关图片及视频文件,形象、活泼地再现课文内部实质意义,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旷神怡中感触文本。

【环节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操作建议:①检查预习,解决不认识的字词。②指导对整篇课文进行正确流畅地朗读。

【环节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操作建议:①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对文章的优美句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作批注。②在小组内与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读书见解、内心感受。

【环节四】深入研读,感触领悟

操作建议:①针对重点语句,边读边想象,领悟意境,把握情感。②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环节五】积累语言,活用文本

小学文言文教学一般模式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操作建议:可从文言文特点、作者、作品或相关的故事等方面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环节二】范读引路,准确断句

操作建议:①教师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并给出学生如何断句的参考。②学生自主练习。③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部分词句。④再让学生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

【环节三】结合注释,自读自悟

操作建议:①结合注释,试着把每句话的意思说下来。②对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可以利用工具书来帮助理解。③不理解的字、词、句或问题可以圈出来准备质疑。

【环节四】品读课文,熟读成诵

操作建议:①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就一些离现在的生活和学生实际较远、古今异义变化较大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适当的讲解,突破教学难点。②品读中可以插入体验性读、分角色读、表演性读、竞技性读。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积累语言的目的。

【环节五】总结寓意,拓展提升

操作建议:①教师或是抓住关键文句,或是进行对比、想象, 或是进行讨论、表演,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②对文言文中的经典语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运用。

小学说明文教学一般模式

说明文在语文学科中也具有本身的个性特点,教学说明文贵在给人以知,教人以用,而应用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把握住这个根本点。但在目前存在一些偏差,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浅显易懂,没啥教头,只要把说明文知识教给学生就算达到目的了。针对这些特点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自读自悟、自我创新”阅读教学新策略,优化小学说明文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说课题,激发兴趣

操作建议:说明文故事性不强,不吸引人,学生学起来乏味。针对这一特点,说明文一开课就应引说课题,激发学习兴趣。以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看课文内容,审清课题含义的基础上,猜想课文内容、写作过程。这样不但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迫不及待地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

【环节二】 建立框架,弄清条理

操作建议:概要了解文章是先容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完成熟悉生字、新词任务及读通课文任务。这里的“框架”就是指在激起了学习说明文兴趣时,要建立说明文学案框架。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愉快地接受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法。

【环节三】自读自悟,加深理解

操作建议:这是本模式的自主学习、独立探索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自读提纲独立探索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出示学案自学提纲、启发、点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根据学案独立学习、勾画批注。(这一步学案自学提纲重在语言运用、章法结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练习设计。) 【环节四】导读导悟,深入理解

操作建议:这一步是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设计一条合理有效的教学主线,有效地探讨说明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梳理归纳写作特点。要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色等。

【环节五】仿说仿写,积累运用

操作建议:这一步是本模式学习效果的检验阶段。落实了“自读自悟、自我创新”中的“自创”。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所学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色进行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在写作练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运用能力。可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特点及说明方法(举例、比较、列数字、拟人、比喻),在仿说仿说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创新想象能力。

小学童话教学一般模式

(含文学童话、神话类、科学童话等)

【环节一】简介背景,激趣导课

操作建议:“事物”指童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操作建议: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随之完成熟悉生字新词及读通课文任务。

【环节三】部分精读,体会特点

操作建议: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部分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蕴含的科学知识。 【环节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

操作建议:在交流中深化理解故事情感,或进一步体会蕴含的科学知识。

【环节五】总结课文,揭示意义

操作建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或总结故事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并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即“意义”或“知识”怎么写出来的。

【环节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

操作建议: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爱好,加深理解。 【环节七】巩固练习,诵读积累

操作建议:完成写字及词句练习,感情特别浓郁的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感情诵读或背诵部分章节,科学童话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口述。

备注:八个环节可分两个课时完成,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一般模式

【环节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操作建议:教师应该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环节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操作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环节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操作建议:

1、会说基本句子。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环节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园地一般教学模式

【环节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操作建议: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学困生。

【环节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操作建议: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环节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操作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小学习作教学一般模式

习作指导课

【环节一】课前准备

操作建议: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环节二】谈话导入

操作建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环节三】习作指导

操作建议: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学生可以用

一、两句话或一段话表述自己所写的重点内容。比如说说用什么样的题材来进行习作,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等等。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要求进行较细致的指导,也可以出示范文予以引导等。

5、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动笔书写自己真实的习作。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动笔书写时间(20—25分钟),随时解答学生个体的疑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评价。写完的同学可以找伙伴自由交流、互相评价。也可以全班交流、评价。

【环节四】归纳总结

操作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已经成稿的,要求认真修改。没有成稿的,课后完成草稿。

习作讲评课

【环节一】导入新课

操作建议:

1、总结本次习作情况。教师将本次习作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向学生做一汇报。

2、进入情境。在汇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下一环节。

【环节二】欣赏讲评 操作建议:

(一)出示本次习作的内容与要求。

1、指名读。

2、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结合本次习作的优缺点,师生共同总结出讲评要点。

(二)优秀佳作欣赏。

1、出示优秀的习作题目进行赏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2、欣赏优秀佳作或优秀片段。出示优秀习作或片段,依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从词语的运用、语句的通顺、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感的流露以及重点是否突出,经过是否具体,选材是否新颖等各方面进行点评。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谈。

(三)问题习作评析。

1、出示不成功习作。教师利用实物显示器展示作文,没有实物投影的学校,可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要边听边做好记录,然后进行评改。

2、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修改问题习作。

(四)互动交流评改。

1、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展示自己的习作。

2、其他同学

认真倾听,并动笔记录自己认为写的精彩之处或者不足的地方,做到在互评互议的过程中有理有据。

(五)指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再次展示自己的习作。在此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设立奖项活动,鼓励学生改出好文章。

【环节三】归纳总结,布置准备下一次习作内容。

小学识字教学一般模式

【环节六】质疑释难,拓展延伸

操作建议: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还可根据课文特点,将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或布置课后收集资料等。

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环节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操作建议: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环节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操作建议: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经过读、背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若时间紧,背诵可放在

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固定这一模式。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有的课,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操作建议: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形式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边读边体会,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精读课文的主要区别是,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主要要求。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也可在品读感悟阶段加入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环节五】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环节六】教师小结 【环节七】布置作业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一般模式

小学语文试卷讲评课一般模式

【环节一】总结情况,激情导入

操作建议:向学生简要介绍测试情况。即最高分是多少,优秀率为多少,及格率为多少,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试卷中存在哪些问题;表扬成绩好的学生、提高幅度大的学生、原来基础差但个别题答得有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的学生等,让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环节二】紧扣要点,针对讲解

操作建议:教师重点讲解重、难点知识及错误率较高的题,指出存在的问题,错因及解题技巧。

【环节三】突出主体,学生汇报

操作建议:对错误率较高的典型试题,请几名解题错误的同学走上讲台,分析其思维过程,剖析其错误原因,提出改正的办法;请1名优秀作文的作者介绍自己在考场上是如何审题、选材、立意、构思以及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的;请1名中等作文的作者读自己的文章,让全体学生评议。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目的是让其他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答题中的错误,从而达到提高辨析能力的目的。

【环节四】小组交流,总结完善

操作建议:有些试题和答案存在一定缺陷甚至错误,特别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对于这样的个性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纠正错误,完善答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环节五】自主归纳,纠正错误

操作建议:消化讲评内容,自主整理笔记,改正错误并建立“错题库”。 【环节六】模拟训练,巩固提高

操作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抓住容易失分的典型题型,设计若干道类似题目,以巩固练习的形式,再次训练,达到人人弄懂,个个会做的程度。

第11篇:浅说小学品德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设计

浅说小学品德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设计

小学品德课(含“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是以生活德育、实践德育和生本理念为指导,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课程实施的价值追求,运用系统方法论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和实践的总称,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法,更关注学生的学法。如,对话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景体验法、活动教学法,经验交流法、现场操练法、多元评价法、自学探究法、发现法等,都是品德课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同课型的小学品德课,其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应该各有侧重。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内容结构,笔者将小学品德课大致分为了生活学习型、道德品质型、公民意识型、史地常识型四个基本课型。下面就这四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设计谈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生活学习型。这类课型是以教育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品德与生活课。因这类课型教材编排基本以图为主,所以,设计这类课型的教学方法时,要在尊重在教材主题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尊重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起点,通过设置情景体验、经验交流、现场操练、多元评价等教学活动形式,帮助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提升价值观念,自主构建道德意义,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生活、学习能力。

如,一年级上册(苏)《学习真有趣》。本课教学设计的主题是:让儿童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主题下,预设了六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想告诉你:学习真有趣(借助教材提供两幅图的小朋友学习感受而设计)

活动二:瞧我的:学到的本领可真多(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的交流)

活动三:儿歌告诉我:快乐学习好处多(用儿歌帮助学生明白快乐学习带来的好处)

活动四: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不要退缩,要想办法哟(用一案例启发学生要勇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五:现场试一试,我的写字方法好吗(现场操练写字姿势和方法,实施技能训练,体验学习乐趣)

活动六:评说学习效果,树立更好学习的志向(对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质量和进步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述六个教学环节,分别渗透了情景体验、经验交流、现场操练、师生评价等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让刚入学的孩子学到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为今后的有效快乐学习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的认知基础。

二、道德品质型。这类课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为主要目标,以析事明理为主要教学形式品德教育课。道德品质教育贯穿于小学各册教材之中,但大多集中在

三、四年级。如(鄂)三上的《同学之间》、三下的《让我说声谢谢你》、四上的《学会合作》、四下的《我懂得了》等。设计这类课型的教学方法,应多以案例剖析法、故事明理法、榜样激励法、行为评价法为主。通过设计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例(故事),从中引导学生挖掘出其中的道德意义,然后针对当下社会现象或学生的实际道德表现,进行深入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分析,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进而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正确的道德意义。

如,二下(鄂)《和诚实交朋友》一课,为了引导二年级学生懂得待人要诚实的道理,并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师设计了故事明理法。首先选取了《第31个蛋》的童话故事,通过视频展播形象直观的画面和对故事情节的讨论分析,将二年级的学生引向做人做事要诚实的道德境界。接下来设计了具有现实生活意义、且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案例:一位病人患了肺癌,医生一边对病人家属告知实情,一边又安慰患者说:不要紧,只是肺部感染,在医院住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让学生评价:医生的行为是不是诚实的行为?

像这样,设计具有价值冲突的真实社会案例,在实际教学中能引发学生对“诚实”意义的深度思考。所谓诚实,就应该是真实地表达主体所拥有信息的行为。这位医生的行为算诚实吗?答案显而易见:医生虽然没有对患者本人说出真实的病情,但他己向家属告知了病人的实情,应该算是一位诚实且有医德的医生,对病人的安慰话算是“善意”的谎言,这也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关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诚实善良之人”的道德品质教育目标,就在这两难情景的辩析中得以达成。

三、公民意识型。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际是为培养具有爱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公德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等内容。这类教材内容多集中在中、高年级。如(鄂)四下《法律护我成长》、五上的《阳光少年知荣辱》、《我有一份责任》等。设计这类课型的教学预案,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问题,或选取最新、最近的社会生活案例,创设多种情境,设计层层深入的教学主体活动,引发学生的道德舆论,拨动学生道德心弦,让学生获得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道德感悟。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观,增强其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

如,三下(鄂)《远亲不如近邻》教学目标是:体验和睦的邻里关系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感受不和谐的邻里生活带来的烦恼和危害;树立为创建文明健康的邻里生活而努力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这样四个主体活动:

----精彩回放说一说。同学们,愉快的春节已经悄悄的向我们挥手告别,愿意和老师一起说一说春节时你与邻居间的开心事吗?

----快乐再现演一演。(1)同学们谈了春节期间那么多与邻居相处的开心事,这些事儿真让人感到快乐。你想知道老师家的邻居们相处的情况吗?(播放课件《快乐的邻里生活》:老爷爷们在一起下棋;孩子们在一起打球、游戏;妈妈们在一起打毛衣、聊天等。谈看后感受)。(2)在你平时的生活中,你的邻居们都相处得怎样呢?现在请大家动动脑筋,把你或你家人与邻里相处的快乐事表演出来,愿意吗?

----真情告白评一评。(1)快乐的邻里生活,真是让人愉快幸福。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还有一些邻里关系不尽人意,上周我就收到了一封来信,写信的人曾是老师教过的学生,名叫王丽。她在信中向我倾诉了她的烦恼。你们知道是什么烦恼吗?大家愿意帮帮她吗?(师播放王丽的录音故事。故事梗概是:己读初一的王丽,邻居家的李叔叔三番五次来家里动员他爸爸去买码,他爸爸再也不再辅导她的作业,整天只记得买码,家里钱输光了,妈妈因此经常和他吵架。以前那种祥和的邻里环境、家庭气氛再也找不到了。)(2)在你们的左邻右舍,还发现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呢?

----文明共建做一做。你们想让邻里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快乐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为邻居相处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活动吧!

上述教例中,教师选取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最新、最近的社会生活事例,并设计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做一做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邻里和睦友好相处”的社会公德意识。

四、史地常识型。让学生了解一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污染破坏等一些共同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懂得世界和平共处的重要意义等,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史、地常识性内容多集中在小学高段的教材中。如,五上(鄂)《我们的祖先》、《博大精深的文化》、五下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六上的《异域采风》、《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等。由于此类教材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时空有较大距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情,在学生低起点、容易激发的兴奋点和认知盲点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近世界。特别注重要把静态的教材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的社会信息资源,及时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和亲近感。此类教材的教学设计,应多以目标导学、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主。让学生围绕教材主题思想提出问题,借助教材和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自主(或合作)探究问题,在探究的基础上发现其道德意义,从中得出有价值的社会观点或结论。

如,六上(鄂)《话说地球》,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的海陆分布及地表主要地形、自然景观等基本常识,初步感知地球是个美丽的星球,从而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以目标导学及探究发现为主的教学方法,预设了四个主要环节:

----课首提出问题,制定教学目标。开课揭题后,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主题提出问题,制定学习目标。“同学们,你们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地球的哪些基本常识呢?”将学生提出学习问题进行随机整理,制定学习目标:(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地表海陆分布;(3)地表主要地形、景观”,并以副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认识地球。本环节是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围绕课首提出的问题(即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发现人类对地球的科学探究精神,发现地球的美丽可爱。其探究的主要问题随学生交流时相机呈现:

1、现在人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古代人们认为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

2、透过哪些自然现象,让人们对“开圆地方”的说法产生的怀疑?又有哪些大胆的猜想?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3、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4、地球表面真实的面貌又是怎样的呢?(海陆分布、主要地形地貌、自然景观。

5、从刚才的探究学习中,发现了什么?说说我们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地球呢?

----回归目标总结,建构地球印象。在课尾环节,引导学生对课首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回顾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前提出的问题都弄明白了吗?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地球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上述教案中设计的目标导学和探究发现性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了解认识地球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还让学生发现地球是宇宙间非常美丽的星球,它带给了人类及其所有生命体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从中增强了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及社会意识。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品德课上述四种基本课型并不是绝对独立分开的,而是相互有依存,相互渗透,螺旋上升的。其教学方法的设计也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把握品德课的主题教育意义,体现生活德育、实践德育及生本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于益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都应该给予考虑,并科学预设,以促进小学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第12篇:我型我塑心理课教案

我型我塑

一、导入

暖身活动:猜猜他是谁

1、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公众人物小时候的照片,让大家一起来猜猜

2、导入新课

二、活动过程

1、“抓”出未来

1.1简单介绍抓周的意义

古时的“抓周”仪式:

将秤、书、钱币、升斗等物品放在大簸箕里,端至炕(床)上,任小孩选择抓取,众人围观,以小孩所取物件,预卜他(她)的前程。从前多信为灵验,今则引发欢笑而已。俗传,抓到秤,将来会做买卖;抓到书,必成文人;抓到钱币,做事能够发财;抓到升斗,全家皆可丰衣足食„„

1.2用多媒体展示抓周的内容

1.3任务:找一位学生从展示的内容中作出选择,并把选择的结果告诉老师,但不能让其他同学知道,由同学们来讨论可能的答案及原因

1.4由该学生公布自己的选项及原因

2、我塑我型

2.1塑造自我,先从自己的形体及行为开始(PPT)

2.2选取自我形象中的一个方面,如坐姿,指导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可以由一位同学进行现场表演)

2.3小插曲:与人交谈的合适距离

3、我塑我神

3.1同桌之间相互观察各自的神情

3.2想一想

3.3分别体会自己最无精打采和最有精神的模样,并保持15秒

4、我塑我心(根据时间调整)

4.1听故事、明道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

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郊区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养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长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些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火车站,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4.2结论:由于观念的不同,造成个人的命运有如天壤之别。可见观念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改变我们的命运。

5、我塑生活(根据时间调整)

5.1讨论: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5.2作业:设计一天的生活安排,明天试着去实践一下

6、结束语

一位成功学家说过:每个人的天赋都是持久而独特的,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所以不要让你某些方面的不足阻碍自己奔向美好前程的步伐。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后悔上,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和精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优势。

第13篇:美术拓展型兴趣课教案

巧用旧报纸 学生状况分析 :

现在城市生活的初中学生物质生活条件大多比较的富裕,随手浪费的现象也很常见,各种课外的阅读报纸,家庭的报刊量较大,经过观察初一学生对于废旧的报纸的处理,有的随手丢弃,有的能注意收集最后回收到废品收购站,也有个别同学用报纸包书,卷成纸筒进行游戏。但能观察报纸材料的特点,有效利用报纸,进行小创造的同学较少。同时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艺术表现经验,对纸制材料的制作方法也做过不少尝试。绘画、拼贴、剪、折等都是美术课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也为引导学生 “变废为宝”利用旧报纸进行小创作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报纸材质的特点、感悟材料的美感。能利用材料的特点,和不同的制作方法进行小创作。

过程与方法: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导入活动,欣赏(神奇的报纸服装)作品,分析报纸材质特点,结合材质特点,引发创作思考,进行巧用旧报纸的创作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作中激发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体验一种环保、再利用的生活方式,并感受自己动手创作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感悟材料的美感。利用旧报纸特点进行小创作,潜移默化中体现环保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旧报纸的特点进行小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相关图片。

学具:学生收集的各种废旧报纸,绘画工具,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今天下午我们就要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了,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大扫除中往往会有灰尘弄脏我们的头发。那该怎么办?有什么实用的解决办法吗?

1 学生各抒己见

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废旧报纸为自己在大扫除中准备一顶帽子 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用各种方法为自己做一顶防尘帽,大小要合适。 帽子做好了,各式各样,请同学们戴上感受一下。 教师再次提出要求:试着想想办法让你的帽子更漂亮 学生再次开始活动:

有的往上涂颜色,有的在帽子上添加其他装饰物,有的改变帽子的原有的造型, 美丽的帽子做好了(再一次的进行展示) 出示课题: 《巧用旧报纸》

说明:导入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不起眼的废旧报纸,从试着做一顶实用的防尘帽子,到思考帽子造型色彩的美观性,逐步引导到美术活动中去。

二、感悟报纸材料的独特美感

教师 : 报纸制作的帽子有什么特点吗?

帽子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吗?

你们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的? 引导学生总结报纸材质的特点

色彩特点:报纸的色彩既有黑白单色的,也有大篇幅的彩版。

制作特点:材质薄,柔软便于制作,剪、折、撕、贴、卷等方法都可以。 总结:利用这些特点,巧妙设计利用报纸,这样平凡普通的材料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出示作品欣赏(神奇的报纸服装)

请同学欣赏并请学生挑选一组自己最喜欢的服装,分析设计师是如何巧妙利用报纸材质的特点。

例如:

图一中的服装,设计师收集有蓝色色彩的彩版报纸,巧妙利用报纸的色彩,用折的方法体现了裙子的特点,创作出非常时尚靓丽的服装。

2 图二中设计师选择黑白的单色报纸,巧妙运用黑色体现了一种怀旧的风情。 图三中小女孩的衣服选择报纸头版那一抹靓丽的红色,显得活泼可爱。 说明:引导学生对(神奇的报纸服装)的欣赏,关注生活中平凡普通的报纸材料,作品中出其不意的惊喜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感受“化腐朽为神奇”力量是来源与在生活中寻找美的能力。并能发现和感悟材料的美,从而转化为创作美。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结合材质特点,引发创作思考

1、板书回顾报纸材质的特点

色彩特点:报纸的色彩既有黑白单色的,也有大篇幅的彩版。

制作特点:材质薄,柔软便于制作,剪、折、撕、贴、卷等方法都可以。

2、教师提问:还可以利用报纸的特点创作哪些形式的作品呢? 学生讨论:

例:用贴的方法可以怎样设计呢?可以贴在哪儿呢?怎样贴呢?你喜欢用怎样的色彩贴呢?贴好报纸的作品还能往上填颜色吗? 通过提问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考。

可以整张报纸贴、撕碎贴、剪碎贴、用黑白色贴、彩色报纸贴等。

说明:根据报纸材质特点,引发创作思考。报纸材质的特点多种多样,如何结合特点进行创作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列举了报纸材质可以贴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对创作进行初步的思考。

3、结合材质特点你还有什么设想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从中点拨。

四、布臵练习要求,学生创作练习

练习要求:利用废报纸制作一个你喜欢的玩具或装饰品。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例如:服装的设计),并为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鼓励学生之间交换所需材料)

五、作业评价 1、成果展示,

3 2、学生自评互评,分析作品成功之处,评选最有创意的作品,最受喜爱的作品, 3、教师点评,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尝试。

说明: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要善于在画面中寻找闪光点,培养学生发现美、评价美的能力。

课堂总结: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每一个细小的部分,发现美好的事物,一双慧眼、一双巧手、多一份琢磨、多一份创造,“化腐朽为神奇”改造自己周围的环境,在创作中体会动手的乐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这份小小的力量,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那么我们美丽的森林将更充满活力,我们的地球村也将会充满着希望。

六、布臵课后拓展练习

(1)除了收集报纸,回收再利用,还有什么纸张可以收集的。

(2)设计一条呼吁大家有效利用纸张、不浪费资源的标语。用美术字的方式书写,布臵校园宣传环保意识。 (3)思考:你能为保护森林做点什么?

说明:此环节是对这堂课内容的拓展,环保的意识不因为这堂课的结束而结束。在课外的创作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体验一种环保、再利用的生活方式。“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无论是回收废旧物品还是旧物巧利用,或是参于到环保意识的宣传中,都是希望 “回收既是资源”这种意识渗透到生活中去。环保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课题:拼贴人物 隐性渗透:

情感与审美:通过表现生活中的人物提高审美意识 想象与创意:想象人物的表情,创作有个性的人 教学准备学具:色纸、广告纸、花布等,剪刀、胶水 教具:示范作业,各种综合材料 作业内容:用各种材料拼贴一幅人物画 知识要素:色块之间的搭配 技能要求:色块的拼贴组合

4 教学重点: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

要注意的问题:注意人物的比例和细节表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和失败

二、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用各种材料简单拼贴出人物形象 深化层面:能注意到五官、发型、姿态等各种细节 探究层面:注意人物大致比例,采用水粉与拼贴相结合

三、教学环节与指导要点

(一)引入与交流:

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与感受:

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 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三)创作与辅导:

1.学生制作: ①选择材料; ②画草图; ③选择表现方法;

④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5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总评。

四、讨论与探究

学生对拼贴画已有一些基础。巧妙拼贴产生的意外效果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成功感,但制作拼贴画较复杂,因此它也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操作技能(提示)

1)鼓励学生用主观色彩表现感受,不要求必须写实,可以对形、色进行大胆夸张。

2)注意脸、衣服和背景大色彩的对比关系,特别是脸的色彩倾向。 3)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塑造形象。

4)仔细回忆要表现人物的特征,并想象一下最渴望表现的五官、发型、姿态与装扮。对细小部位可用水笔画出。 5)巧妙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人物形态。

6)完善作业,鼓励学生结合水粉添加环境,达到画面完整。

(三)教学渗透

1.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关心身边的人,增加友谊,提高合作能力。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材料美。 课题:摇摆不倒翁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会摇玩具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2、培养学生折、剪、贴、画等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敢想敢说,培养学生大胆创造的意识。

2、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6 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巧用乒乓球,制作会摇摆的玩具。 教学难点:了解不倒翁会摇的特点和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学生:彩色卡纸、乒乓球、剪刀、双面胶、即时贴。

教师:不倒翁玩具、纸制不倒翁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欣赏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玩玩具,(出示)你们还记得一年级时我们学习制作的摇摆玩具吗?(生答:略)那么,会摇的玩具是靠什么方法使它能够摇动起来的呢?(生答:略)不错,会摇的玩具是利用底部的圆形使它能够摇起来。多有趣呀。(师演示玩具----小猪)。

2、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玩具,(出示)知道这是什么玩具?对,它叫不倒翁。(师实物演示不倒翁玩具)它与会摇的小猪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答:略),对了,他们都会摇,而且底部都是圆形。

3、对于不倒翁,你了解吗? 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或玩过不倒翁玩具?(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所玩会摇玩具的种类和特征。)(生回答)

4、师介绍:不倒翁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间玩具,它从唐朝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那时的不倒翁造型大多都是这样的。(课件欣赏)现在,他的造型丰富了许多,也更可爱了。

3、【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老师这里有两个不倒翁玩具,(出示),我请两个同学上来动一动,玩一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找一找,不倒翁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出示,(生答,略)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不倒翁摇而不倒是因为除了它的【底部呈圆弧形】,还因为它的身体是【下重上轻】,所以它才会摇而不倒。

4、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来动动脑筋,共同探究,用桌上的材料,使一个半乒乓球【摇摆】(出示课题)起来。

学生分组探究尝试。请小组代表说说探究结果。(用泥做重心固定) 老师总结:乒乓球会摇起来,是因为我们在它的里面加了彩泥,底部加重,所以,他会摇而不倒(演示)。同学们的本领真大,通过你们的试验,这两个乒乓球已经具备了不倒翁的外形条件。

二、欣赏、体验

1、要使它成为一件可爱的玩具还必须进行装饰,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一看,说一说:书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美化装饰的?(生回答)老师总结:【剪、折、贴、画等】。

2、你打算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造型呢?又准备用什么方法把它变成一个更有趣的形象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说想法、作法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设计、装饰

1、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都发表了自己一些好的想法,大家都有了装饰不倒翁的好创意,老师也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是怎样利用材料,设计出可爱形象的。【演示】怎样?好玩吗?你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构思巧妙利用材料,进行设计装饰,使它成为可爱的摇摆【不倒翁】(课题完整)。

2、作业要求:【运用折、剪、贴、画】(出示)等方法,选用不同的材料, 进行装饰。

3、学生设计,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引导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玩具取名。评一评、看一看,我的玩具做的【会摇、有趣】、【造型新奇】、【巧妙利用材料】。

四、展示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玩具展台】请已经做好的同学,把桌子整理一下,我们进行2分钟的参观活动。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说说你最成功的地方。你觉得这些玩具哪一个外形最有趣?为什么?

3、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还可以利用哪些材料进行制作?

4、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制作第二个。

五、小结

这节课,大家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利用平时一些不起眼的材料,学习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玩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

8 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的积极地思考,将我们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作品来,下课。 让纸条变成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板材组合的形式美和线条的剪、刻、贴技巧。 过程与方法:用立起来的纸条贴画,做成装饰品美化生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纸条贴画的特点和形式美感,并乐于用作品装饰和美化生活。发现他人作品中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技法。 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纸条、彩色纸条、剪刀、白胶等 教具:纸条贴画作品图片等

教学重点:把纸条立起来粘贴成简单、美观的装饰画 教学难点:画面的线、形组合简单、富有装饰感

要注意的问题:纸条粘贴得不牢,有歪斜,影响画面效果。画面线条疏密安排不当,没有装饰意味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立起来的纸条贴出一幅简单美观的装饰画 拓展层面:作品线条的花纹装饰有一定的疏密变化 探究层面:能创造出多种纸条的变化方式进行综合设计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讨论:

1.出示纸条,请学生尝试对纸条进行怎样的加工,会有哪些变化。 2.分小组或班级形式开展交流活动。 3.教师小结:

纸条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以卷曲、弯折,可以塑造出多种造型效果。 4.揭示课题。

(二)欣赏与启发:

1.欣赏用立起来的纸条粘贴而成的装饰画作品。 2.交流感受。

9 3.发现制作步骤,讨论相关要求。

①裁出粗细一致的纸条。②设计装饰画草图。③粘贴固定纸条

4.小结:装饰画面简洁,线条有疏密变化。纸条粘贴牢固,作品整洁挺括。

(三)想象与实践:

1.创意制作。

①画面简洁美观,有装饰性。

②线条组合有疏密变化,点线面多种组合相结合。 ③纸条粘贴牢固,弯折效果好。

④创意表现纸条的多种变化,并综合运用在装饰画面中。 ⑤色彩搭配和谐。 2.可合作进行作业。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介绍如何用这幅作品美化生活。 3.互评,教师评议。 ①画面图案的装饰感如何? ②点线面及疏密关系的组合设计。 ③线条粘贴的美观性。 ④纸条变化的创意性。 ⑤美化生活的好点子。

(五)评价内容参考

1.图案设计是否具有装饰感。 2.线条的排列组合是否有疏密变化。 3.能否创意纸条的表现方法。 4.作品的新意,整洁与挺括。

10

纸的立体造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发现生活中简洁、美观的立体造型 过程与方法:用纸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立体造型的丰富变化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折的方法,把纸设计制作成立体造型 拓展层面:用折、刻的方法,制作几个纸立体造型 探究层面:综合运用折、刻、卷等技法,制作出纸立体造型 教学环节与指导要点:

(一)欣赏与感受:

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立体造型的相关图片。

2.分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图片的交流,介绍自己搜集的立体造型。 3.教师出示立体造型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4.教师小结:

立体造型美观、简洁,具有立体感强、变化丰富、视觉效果好的特点。

(二)启发与尝试:

1.请学生尝试:把平面的纸张制作出立体效果。 2.讨论、交流不同的制作方法。

3.小结;折是最基本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进行刻、剪、卷等,都可以让平面的纸张呈现出立体效果。

4.设计草图并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5.小结:设计的时候,线条不宜复杂,要注意线条的疏密、曲直组合和变化。

(三)想象与实践:

1.在尝试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具体的困难? 2.讨论、交流,解决折痕不够清晰、流畅的问题。

11 3.创意制作立体造型。 ①设计草图。

②用刀片轻划需折制的线条。 ③用刀片刻划需刻的线条、部位。 ④折制,最后完成纸张的立体效果。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所用的方法。 2.互评,教师评议。

①线条组合如何,是否简洁又有变化? ②运用了哪些技法,是否有创新? ③线条折知是否清晰,立体感是否强? 3.立体造型还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

1)导入方法:从欣赏生活中的立体造型入手,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欣赏纸立体造型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如何让平面的纸张有立体效果的设问,调动学生思维;尝试作业来引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2)在尝试作业的过程中能引出许多问题:制作的技法、线形的组合要求、折痕的光挺、立体感的体现等等。让学生在体验、发现、讨论、交流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3)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单纯地制作几个纸立体造型,也可以让学生在制作时思考作品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去。 2.操作技能

1)线形的组合设计要符合立体造型简洁的特点,不在多,而是要有一定的疏密变化,巧妙组合,凸显立体感。

2)直线的折制比较容易,但是曲线往往难以折得光滑、清晰。可以借助刀片先在折线上轻轻地划出印痕,再折。力气大小要把握好,不能划破纸张。同时要注意,设计曲线时,弯曲的角度大一些,也方便折制。

3)单个的立体造型在排列的时候也有丰富的变化:可一个方向整齐排列,也可以有规律地变化组合。组成的墙面就不会千篇1律。 4)作业时,提醒学生注意工具的合理使用,安全操作。

(四)评价内容参考 1)评价宗旨与基本要求:

①纸立体造型的设计制作是否简洁、美观,立体感强。 ②能否综合运用多种技能进行制作。 ③折制得是否光挺、整洁。 2)评价内容和方法:

①自评、互评教师评议相结合。 ②评议要求:

③作品的制作方法是否有新意? ④是否达到纸工作业的基本要求? 3)发现与讨论:

①怎样组合,能使

二、三个几何体的构成既有联系、又呈现出丰富变化的整体美感。

②经过组合,模型的形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13

纸的巧组合

课题名称:纸条巧组合 教学类别:版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准备学具:收集各种材料、剪刀、糨糊等 教具:各种综合材料、剪刀、胶水、油墨、滚筒等 作业内容:综合版画制作 知识要素:肌理的搭配与组合 技能要求:制版与拓印技巧

教学重点:巧妙的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教学难点:掌握熟练的制作和印制过程

要注意的问题:粘贴要牢固,否则无法印制。注意画面的节奏感,合理运用构图原理

一、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感受其肌理效果 创意与表现:通过不同的材料和丰富的想象,组合画面 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中的巧妙之处

二、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挖掘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拓展层面:发挥想象,巧妙运用材料,使造型富有创意 探究层面:印制出独特的富有美感的作品

三、教学环节与指导要点

(一)欣赏与感受:

1.出示次序打乱的版画制作步骤图。 2.请学生讨论并整理有序。

14 3.教师小结版画制作步骤。

4.欣赏各种版画,讨论它们的制作材料。 5.出示课题。

(二)体验与讨论:

1.出示不同材料,感受他们的不同肌理,激发起制作的愿望。 2.小组讨论想象,进行巧妙的构思。确立制作内容。 3.讨论、了解制作步骤以及相关要求。 ①设计草图 ②选择材料

③粘贴组合,固定在底版上 ④印制完成

(三)想象与实践:

1.创意制作 材料与构思巧妙结合 块面线条组合有节奏变化 印制清晰美观

2.可进行小组合作作业

3.“印版”可以再做修改反复印制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交流独特的设计思路 3.互评、教师评议

是否产生了各种有趣的肌理效果? 巧妙的构思使其成为了一幅独特的版画。 印制清晰,画面效果美观。

综合版画的重点在对材料的巧妙组合上,可以是较为抽象的具有形式美感的作品,也可以是较为巧妙的具象构思作品。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着力于一方面来进行。

4)教学展示时,可以发现巧妙运用的散光点。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画面整体布局的协调性和构图原理的合理运用。 2.操作技能

15 1)构思在本课中显得由为重要,因此操作之前小组的讨论要落到实处,扑捉到每个同学脑中的闪光点。

2)先将实物摆放到适合的位臵,如果不理想可以进行修改调整。调整满意后可以进行粘贴固定,要使它有足够的牢固度。

3)印制时,教师可以提供单独的场所,避免和制作时的材料混在一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教学渗透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眼、手、脑的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运用头脑将其美化。

(五)评价内容参考

1)是否产生了各种有趣的肌理效果? 2)巧妙的构思使其成为了一幅独特的版画。 3)印制清晰,画面效果美观。

废旧方盒DIY——建筑模型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方立体”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掌握“方立体”的形体和空间特点。

过程与方法:用“方立体”的构建手法和折、剪、粘、刻等手法制作建造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通过建筑模型设计和竞赛,提高学生探索立体空间的兴趣和审美水平。通过对方立体的再创造——在建筑模型的设计过程中,赞美改革开放的伟大,体会上海发展的迅速。

教学重点:在理解方盒制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方立体再创造。用旧包装盒或图画纸为材料,设计制作建筑模型。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提高学生探索立体空间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学生准备方盒,剪刀,图画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用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

17 的举办,到那时将有许多表示性的建筑诞生。我们是建设未来的主人,为了上海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参与设计上海辉煌的未来。 2.引出课题:方立体的再创造——建筑模型设计。

3.多媒体图片欣赏。(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象征,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通过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和竞赛,提高学生探索立体空间的兴趣。)

4.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个体的模型设计,再组合聚集一个“XXX小区”、“XXX公寓”、“XXX别墅”。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

5.建筑模型制作要求:对方立体的再创造(建筑模型设计造型要新颖、别致、有创造性)。可以利用旧包装盒,也可以用一至两张16K铅画纸为材料制作模型,先设计建筑模型的整体造型。

(详看下图几个方立体的变化造型,请学生说出下列模型与立方体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更多的造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造型设计好后,不能粘合,剪好内外阳台,再进行粘合。这一点非常重要。) 6.学生优秀作品选:(把学生制作好的建筑模型,组合在一起,如何排列,提高学生探索立体空间的能力。并取一个“XXX小区”、“XXX公寓”、“XXX别墅”。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 7.师生交流小结。

8.本堂课中学生优秀作品展示。教学评价: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1、能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的整体造型。

2、能设计制作新颖、别致、有创造性造型的建筑模型。

3、能设计制作造型有创意且细部制作精良的建筑模型。

我们可以因人而宜,分层对待,关键看想法,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

软陶小鸡仔的制作 塑个可爱小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有关浅浮雕的知识,能运用已学过的泥工基本技能,尝试用浅浮雕的方法来捏塑自己喜爱的动物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浅浮雕的特点。在了解相关动物基本造型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浅浮雕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欣赏浅浮雕作品,感受其独特的形式美。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对浅浮雕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泥工浮雕的制作方法。 (2)、难点:表现动物的造型特征。 〃作业要求:

21 (1)、基础层面: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泥工技能,用浅浮雕的形式制作出一个动物形象。

(2)、拓展层面:主动发现浅浮雕作品的特征,表现出动物的基本特征。

(3)、探究层面:能夸张、概括地表现出动物的形象,特征鲜明。 〃教学过程与分析:

揭题:教 师 活 动:

1、观察、比较(欣赏:同一个动物的泥塑作品。一件用浅浮雕来表现,一件用圆雕来表现。)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地方。

2、简单介绍浅浮雕。

3、揭示课题

用浅浮雕的方法来塑个可爱小动物

学 生 活 动:学生欣赏,发现两种不同的泥塑表现形式。简单了解什么是浅浮雕。

教 学 分 析: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浅浮雕,并能感受其独特的形式美。 比较与发现: 教师提问:

1、我们可以用以前学习过的哪些泥塑方法来表现这种浅浮雕?

2、方法的简单演示:

方法①:搓圆或条-压扁-组合成形-添加完成。 方法②:压成一整块泥片-刻形-添加成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演示方法,边演示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3、成形演示

让学生看一个外轮廓,猜猜它会是什么动物。

教师演示:根据同一个外形,进行添加后,可以变成不同的动物。

学生:参与教师活动并知道做浅浮雕的方法。学生欣赏并发现每个动物都有不同特征,要抓住它们的特征进行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对制作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

通过这个环节,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明白要抓住动物的特征来表现。

22 创意与制作:教师:

1、欣赏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不同特征。 (我们也可以对动物进行夸张、变形。)

2、和自己的小伙伴说说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做小动物,它的特征是什么。

3、出示作业要求

4、请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及时展示、表扬和鼓励优秀学生作品。

学生:学生欣赏观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认识某一个动物的特征。 学生尝试用浅浮雕的表现方法来制作一个小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比较,让学生更清晰地发现动物的不同特征。

有针对性的说一说,加强了学生对动物基本特征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创作。 展示评价:教师:

1、教师设立几个奖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评出每个组员可以得到哪一个奖项。

2、教师点评。

3、教师小结。学生:学生自评,说说为什么给他这个奖。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让每个学生都分享到了各自成功的喜悦。 制作步骤:

1、根据自已所喜欢的颜色选择陶泥,注意色彩搭配,如下图,黄色的用来做鸡仔的身体,红色用来做羽毛,橙色用来做鸡仔的爪子和嘴,白色做眼睛。

2、将黄色的陶泥搓成两个圆球,用来做鸡仔的身体和头部,比例大致1:2。

3、再将红色的陶泥压成片,并用工具刀刻出星状的图案,大小能盖住大球的一半。剩下的泥片再刻出一个小三角形,用来鸡仔的鸡冠。

4、将星状的泥片覆盖住黄色的大球,随意调整它的尖角,并稍微压紧。

23

5、将橙色的泥搓成泥条,并用工具刀切成十小段。每五小段做成一个爪子,其中四小段做成贴地的部分,一小段做成小腿,如下图所示。差点忘了,还要做个小尖嘴。

6、现在来做鸡仔的尾巴,用红色的陶泥捏成同样形状,依次大小的泥条,注意底部稍微捏平一点,以便能容易的结合在一起。如下图:

7、将鸡仔的头部、尾巴、爪子还有尖嘴都和鸡仔的身子结合在一起。注意位臵要合理。另外再用黄色陶泥做两个翅膀,贴在身体的两侧。

8、用白色的陶泥捏两个小圆球,并用黄色的泥片将球体覆盖一半,然后在适当的位臵用尖的工具扎两个小眼当做眼珠。最后把一对眼睛贴在鸡仔的头部,贴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将眼睛底压平一些,以便粘得更牢固。

9、最后贴上鸡仔的红色冠子,这就算是大公告成了,原来是一只小公鸡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下,感觉还不错吧。有兴趣的快快来试一下,相信你也可以做出可爱的小动物。

24

彩泥圣诞树

会用以学的制作软陶的技能,制作一颗能为我们带来好运和愉快的圣诞树。 第一步 和制作所有的东东一样,取一些软陶,放在手心里搓软,搓成一个球状备用。

第二步 将刚才搓好的软陶分出一大一小两部分,小的搓成圆柱形,大的搓成长条。

第三步 将两个部分按图的样子盘绕成一颗卡通树的样子。

第四步 取一些玫红色软陶,搓成长条,盘绕在圣诞树上做为彩带。

25

第五步 取一些白色的软陶和黄色的软陶,搓成一颗颗圆珠的形状,用手指轻轻按捏在圣诞树上,做成彩灯。

第六步 取一些白色的软陶和黄色的软陶,搓成一颗颗圆珠的形状,用手指轻轻按捏在圣诞树上,做成彩灯。

第七步 取一些黄色的软陶,先搓成圆形,再用手指按捏成如图所示的方形,我们用它来做一个小礼盒。

第八步 取一些红色的软陶搓成长条形如图所示围着礼盒绕一下,用手指轻轻压扁成礼盒上的包装带。

26

第九步 取一些红色的软陶搓成长条形如图所示,用来做礼盒上的装饰物。

第十步 将刚才做好的红色长条两端卷起。

第十一步 用手指轻轻按在礼盒上。

第十二步 用手指轻轻按在礼盒上。

第十三步 取一些黄色的软陶搓成两个长条,分别对折,做成半个蝴蝶结的形状。

第十四步 用上述方法用软陶做一个长方形的蓝色礼盒,搓一根黄色长条来做礼盒的包装带,并将上一步做好的蝴蝶结轻轻按捏在礼盒上。

27

第十五步 将圣诞树和两个礼物放进烤箱,130度左右烤15分钟左右。

可以用一颗星星的串球用胶水粘在圣诞树的顶端,瞧!好可爱的圣诞节!

28

第14篇:拓展型作文指导课教案

《喜看美好家园、感恩党的伟大》

思维拓展型作文指导课教案 旺苍城关中学 赵宗良

一、指导目的

1、使学生努力形成感恩报恩、文明奋进、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和围绕主题选取最佳生活题材的能力

二、写作要求

1、紧扣“喜看美好家园、感恩党的伟大”这一主题。

2、以书信形式反映灾后重建后的家园、校园更加美丽,热情讴歌灾后重建中的先进人物和动人事迹,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体现感动、感激、感恩情怀。

3、书信参与者可以写信给提供帮扶的各级领导、部队官兵、人民警察、医护工作者、地震中的英雄、援建单位、广大志愿者,以及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给予自己帮助的所有人。体裁不限,诗歌、散文、绘画等均可。

三、指导过程

1、让学生明确专题书信的基本格式

(1)老师:专题书信的基本格式怎样?有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必须有一个专题。如:给×××的一封信;感谢×××伸出援助之手;重建后的“七一中学”„„称呼(必须顶格写);问候语(空两格写起);④正文(另起行,空两格写;可写诗、散文、小说,也可写人物通讯、夹叙夹议的记述文;语言通顺流畅、情感真实亲切、笔法灵活多变„„);⑤祝语(正文后换行,空两格。)⑥署名(正文右下角,名前要有称谓);⑦日期(署名下边)。

2、让学生明确:

①书信的写作对象(即阅读书信的人)很多,包括提供帮扶的各级领导、部队官兵、人民警察、医护工作者、地震中的英雄、援建单位、广大志愿者,以及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给予自己帮助的所有人;

②写作内容丰富。灾后援建和重建中所有的人、事、景、物都是写作的范围,但必须围绕“感恩党的伟大”这一主题来写;

③选择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的题材。提示学生注意;我校是特殊党费援建学校,全国七千多万党员每人都交纳了特殊党费,为“旺苍七一中学”的重建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你的亲人之中,只要他(她)是党员,都曾为我校的重建奉献了一份爱心。你可选一位你认识的亲人(无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叔叔、阿姨、舅舅、舅妈、姑姑、姑父;或是哥哥、姐姐、表哥、表姐„„都可以),写信告诉他(或她),现在的“旺苍七一中学”是什么样儿的,描述一下“七一中学”高大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介绍一下在“七一中学”的建筑中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并表明自己进入“七一中学”后,认真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感谢亲人的援助和党恩的伟大。同时,在“七一中学”的建筑中,旺苍境内有不少务工的农民和建筑工人,还有两位因公殉职的建筑工人,承建这一工程的“四川宏达建筑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做出了奉献,只要我们熟悉的人和事,都可以给他们写信,表示感谢。

3、信封的填写。收信人邮编(要查清楚);收信人地址(省、市、县、镇、村、社;或市、区、街道、楼道、门牌号);收信人姓名(地址下,写中间);收信人地址(写学校的地址或家庭住址);寄信人邮编(旺苍628200)

第15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

一、第一种分法:新授课与复习课

根据教材的整体结构与体例,小学三到六年级英语课课型主要分为新授课与复习课两大类,其中复习课包括单元复习课与综合复习课(即Fun Time部分)两部分。

新授课每节课为一课时。

单元复习课是每个单元结束有一课,复习并运用这一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为一课时。综合复习课是每3个单元结束有1个Fun Time,每个Fun Time包括3部分(即Part

1、Part

2、Part3),复习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一共3课时。

二、第二种分法:词汇和句型教学课与课文教学课

由于人教新版《小学英语》教材1—4册的编写体例与5—8册的编写体例有所不同,所以

三、四年的课型与

五、六年级的课型也有所不同。

三、四年级新授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每课为一课时,每课学习3—4个新单词或短语和一篇短会话,短会话中包括1—2个新句型。

五、六年级新授课按照单课与双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课型,单课是课文教学课,双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每课均为一课时。

课文教学课分为会话式课文教学与语篇式课文教学两种。课文教学着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课文内容是针对某一话题的一篇长会话或一篇短文。课文中应用了一些新的词汇与句型,包含了一些语法和功能知识。

双课重点是词汇和句型教学。每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4—6个新词汇和2—4个新句型,第二部分是掌握一些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的词汇和句型,第三部分是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第四部分是学习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律。

小学英语新授课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热身活动——新知呈现——语言操练——综合运用——小结并布置作业。

1、热身/复习活动(Warming-up/Revision)

此环节的目的是:激活大脑和激活已学知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热身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

1、Sing some English songs(歌曲).2、Say the poem or chant(歌谣).

3、Play some games(游戏).4、TPR活动

5、Do the actions.(角色扮演)

6、Greetings(问候)

7、Free talk(问答交流或日常交流)

8、Repeat the text(复述课文)等等。

注意活动的互动形式应为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

2、新知呈现(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阶段是学生语言输入的最初阶段,是一节课的重点教学环节。 这阶段的教学原则是:

(1)设置真实语境。(2)聚焦重点语言。(3)优选呈现方式。(4)体现短时高效。

新学习项目的呈现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呈现方式应当直观、生动有趣,能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这堂课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

呈现方式主要有:实物、图片、简笔画、挂图、课件、录音、游戏、歌曲、歌谣、表演、TPR等等。

3、语言操练 (Practice)

语言操练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新知呈现阶段的学习,还需要大量的语言操练,以达到真正的语言输入,并且为语言输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避免枯燥无味的练习,同时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这阶段的教学原则是:

(1)明确操练内容。(2)操练方法要多样有效。(3)活动形式要多样有效。。

语言操练方法主要包括:替换练习、问答交流、看图写单词、游戏、歌谣、歌曲、表演、TPR等等。

活动形式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两人、小组等)。

4、综合运用(Production)

综合应用阶段就要结合真实生活完成1——2个真实任务或解决一些问题,是学生的语言输出的重要阶段。在本环节中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创设恰当的情景并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或模拟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阶段的教学原则是:在本环节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拓展语言,即根据情景的需要充分利用所学语言,包括过去所学的知识以及新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交际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表演课文、改编对话、调查采访、情境表演、话题讨论等等。

5、学习小结(Sum-up)

学习小结阶段既要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要评价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实际效果。尽量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

6、布置作业(Homework)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口头与笔头的结合,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结合。

除常见的机械性的作业外,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创编对话、说说做做、调查、特色作业(如单词卡片、英语小报)等形式多样的作业。

第16篇:英语磨课教案

第一次磨课

1.课本图片在ppt上有些暗,需要再亮一些,在清晰一些。2.说的英语,有时候学生听不懂可以适当的翻译出来,提示一下学生。

3.贴在黑板上的句子条单词有些小可以换的大一些。

4.开始的时候放的歌,让学生跟着唱,老师也可以大声的唱出来。5.口语说的时候有些快,要适当的放慢速度。 6.适当的增加小组的活动。

7.重点句子It will…./It will be ….多加练习。 8.注意板书的书写,汉字要按正确的顺序。 9.适当的要给予学生奖励。

10.最后一部分的游戏的时候音乐声音有些大盖过了学生的声音,可以适当的换一个声音小一些的音乐。11.掌握好时间,安排的时间尽量要紧凑一些。

12.老师要及时,尽量多的表扬孩子,更加亲和一些,多笑一笑。13.单词的跟读太多一些,可以适当的减少。

14.讲到使用It will …/It won’t ….解释一下will和won’t.

第二次磨课

1. 上课的时候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

2. 可以穿颜色鲜亮一些的衣服,会让课堂看起来更加活泼。 3. 每个环节之间加上连接语,这样不会显得很生硬。 4. 把给学生的粘贴换成大一些的,直接粘在衣服上。 5. 视频如果可以直接点开更好,不然换成歌曲的形式不用来回换。

6. 最后的游戏换成轻音乐效果也不是很好,可以换成其他的游戏形式。

7. 天气的卡片黏上去可以不用在拿下来了。 8. 单词的阅读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展现。 9. 时间没有把握很好,注意把握好时间。

第三次磨课、

1.最后的游戏的卡片有点小,可以换成大的。2.一定不能忘记主板书。

3.做游戏前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准备。4.最后的游戏试着换成更好的方式来训练。 5.提前准备好教案。 6.in Beijing/ Hangzhou on Friday/Monday 尽量板书上给学生注意一下。 7.教师要更加热情一些。

第17篇:英语优课教案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The first period of part A

杨伟伟 课时目标

1.能听说读写表示季节的单词 season spring summer autumn 和winter.2.能用句型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询问最喜欢的季节,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3.能理解 Read and match 部分描述的景象,并正确连线。 4.引导学生关注季节的变化。 重难点

1.能听说读写表示季节的单词 season spring summer autumn 和winter.2.能用句型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询问最喜欢的季节,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Greetings.课堂口语练习。Good morning./How are you today?学生回答后也会反问我How are you today? 我随即回答道:I am not fine .并做感到冷的动作,打喷嚏,引出表示冷的单词cold。 二.课前准备 借助刚才的情景,询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回忆起一些表示天气的英语单词; cold, warm, hot, cool.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并板书 My favourite season.三.新课呈现 1.Let’s learn (1) 学习课题中的单词 season,拿出单词卡片,讲解书写格式,并领读单词,学生边书写单词边跟读。

(2) 出示PPT,展示春季图片,由图片引出单词 spring,拿出单词卡片,讲解书写格式,并领读单词,学生边书写单词边跟读。 (3) 比一比谁学得快,找小老师领读单词。老师给与口头奖励或纠正读错的地方。 (4) 依次用此方法学习单词summer autumn winter.学完四个季节的单词后,学习单词期间可结合游戏埋地雷,大小声等。

(5)引出句型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summer.或者回答 summer均可。板书并讲解新句型的含义和用法。教师领读句子并操练。学生小组对话联系,师生对话练习。

2.能力提升,自编对话。

1.(1)当学生回答喜欢哪个季节后,可追问 Why? 出示PPT,出示大屏幕词组,继续对话联系每个季节可以做什么事情,拓展对话内容,快速回顾已经学过的这些词组。

(2)尝试编对话

eg:

---Hi,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ummer.I can go swimming and eat ice cream.And you?

---I like spring.It\'s warm.I can plant trees.

(3)尝试英语对话练习。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享受用英语交流。 四.巩固环节

1.出示 Read and match ,学生自己尝试连线,并解说理由,老师辅助。 2.再次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单词和句子。 五.作业布置

1.掌握所学的新单词。

2.调查各个家庭成员最喜欢的季节,并制作表格记录下来。3.预习Let’s talk。 六.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spring Summe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

autumn

---I like summer.I can go swimming .

winter

第18篇:英语说课教案

中职英语说课稿 (华岳电子工程学校—刘会) 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

Hello, everyone.At first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My name is Liuhui.I’m 27 years old.And I am working in Huayue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hool now.I have been working as an English teacher for about three years.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And I like my students, too.Thanks to my English teacher in the middle school.I hope that I’ll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like her.Thank you very much!

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This is a new unit.Unit 4,Welcome to our party!It is made up of three parts.Part 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leon consists of two activities, listening,a dialogue.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By studying the content, Ss can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oral ability, they will do some listening and read a dialogue about how to serve the guests. 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aim: Learn the expreions how to serve the guests and respond the host 2.Ability aim: Talk with each other freely.3.Emotional aim: Make the Ss love English.Key points /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better.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Use English to expre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Part 2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re dealing with this le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 Make the Ss the real masters in cla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 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Teaching methods: Double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Free discuion method Pair work or individual work method Teaching aids:

1.a tape recorder 2.multimedia 3.the blackboard Part 3.Teaching steps / procedures

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speaking, especially speaking ability.The entire steps are:

Greetings, Revision, Lead-in, Listening, Conversation, Homework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 as usual.Step 2.Revision

1.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o review the last leon.2.Check the homework.Through this part we can consolidate what they studied.Step 3.Lead-in

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nd let them talk with each other, and then use the pictures about language to learn new words, for example,host,guest,coffee, and so on.Purpose: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 of study.Bring in new subject: Welcome to our party ! Step 4.Listening ( Dialogue: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Listen to the tape

Train the Ss’listening ability and do the three activities below.Listen carefully and try to get the major information.1) Listen and tick.(Tick the right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Xiaonian and Mrs Smith) ( ) friends ( )teacher and student ( )host and guest 2) Listen and judge.(Listen again and judge the sentences with True of False) ( ) Mrs Smith wants to drink coke without sugar. ( ) Mrs Smith wants to drink coke with sugar. ( ) Mrs Smith wants to drink coffee without sugar. ( ) Mrs Smith wants to drink coffee with sugar.3) Listen and complete.(Listen again and complete the short conversation) Li Xiaonian: Hello,Mrs Smith! _______ to our party! Mrs Smith: _______, Xiaonian! Li Xiaonian: Would you ______ something to drink, Mrs Smith? Mrs Smith: Uh, coffee, _______.Step 5.Conversation 1)Watch the disk about the conversation carefully.Purpose: Catch the main idea.2)Read the conversation carefully Purpose: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Train reading ability) to find out some key sentences.3)Explain the whole conversation carefully, especilly the key sentences.Give some examples to practice the expreions.4)Play in role,work in pairs,in row, in group, boys ask,girls answer, and girls ask, Boys answer.5)Ask five pairs to perform the dialogue on the platform.The other students will be the judges.They give a fair mark to the five pairs according to three factors, pronunciation 10’sound 10’and action 10’Some groups can get 27’or 28’That’s a high mark.If it is the first time,I will encourage them with more marks.So the Ss are full of self-confidence.6)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of serving guests.Step 6.Homework 1.Review what we have learnt today.2.Finish the exercises on the workbook.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 Listening: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1.Persons:Li Xiaonian and Mrs Smith 2.Key words and expreions: welcome drink with or without help yourself Dialogue: Language points 1.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eg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Would you like some fruit?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tea? 2.With or without sugar? eg -- I’d like some pure water,please. -- Ok.With or without ice? In my opini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can reflect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mastering the leon and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leon easily.In this leon,I write the two parts on the blackboard in order to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is is of the importance in this cla.I want to 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That’s all!Hope to get your advice! Good-bye! Thank you so much!

第19篇:英语说课教案

说课样稿(全英文) I Teaching Aims: 1.To develop Ss’ basic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Reading is the focus in this leon.Reading skills for Ss include (predicting, skimming, scanning and digesting.) 2.To encourage Ss to practice, participate, and co-operate in the claroom activities.3.To get S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As for teaching approaches, I think … II Teaching Approaches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Computer-Aisted Instruction are to be used in the course of this leon.And I will try my best to limit TTT, that is, limit Teacher Talking Time and increase STT (Student Talking Time).So during this leon, emphases are to be laid on: 1.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2.Task-based learning 3.Activity-based teaching (individual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 cla work) III Teaching Aids: 1.a projector 2.a multi-media computer system They are for showing Ss some pictures, some audio files, some visual files, some topics or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on withyou.The content of my leon i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1B 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I’ll be ready to begin this leon from five parts.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and Blackboard design.First,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

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This unit is about science and scientists.By studying of this unit, we’ll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serious attitude towards science and develop the interest in science.At the same time ,Let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give instructions.this le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this unit.This is an important leon in Book One.From this leon, it starts asking the Ss to grasp contents of each paage.Therefore, this leon i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If the Ss can learn it well,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the Ss learn the rest of this unit.As we all know ,reading belongs to the input during the proce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The input has great effect on output , such as speaking and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the syllabus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after study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analyzing the rule of children’s growing of mind,I think the

teaching aims are the followings:

1.Knowledge objects: a)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s

b)The S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on.c)The Ss can use the patterns to expre their thoughts in the proper situation.

2.Ability objects: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 To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working in pairs.

(3)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specially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bility.

3.Emotion or moral objects: a)By completing the task,the 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science; b)Teach the Ss what is “science”,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study.

now,let’s come to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the Difficult points.

Well, how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s better, how to stre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ints? As is known to us all,The modern teaching demands the teacher sh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A good teaching method requires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leading effect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students’learning background ,I will

use the following methods .

Part 2 Teaching Methods: In my opinion,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Middle School i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So in this leon I’ll mainly us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教学法),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整体语言教学法)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教学法).That is to say, I’ll let the S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 of the dialogue.According to the modern soci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heories(现代社会交际教学理论), I adopt the TSA method(情景教学) and TBLT method (语言任务教学)in my teaching, namely Total Situational Ac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he former is a “scene —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It establishes a real scen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s .The latter offers the Ss an opportunity to complete the tasks in which Ss 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specific outcome.The activity reflects real life and learners focus on meaning, they are free to use any language they want.At the same time, I’ll make use of the modern electricity teaching equipments and all kinds of teaching means, it can develop the Ss creativity in learning English.

Part 3 Studying Methods: ......

第20篇:英语舞蹈课教案,

英语舞蹈课教案(详案)

——Good morning,my little dog

班级:中班

人数:20人

时间:20分钟

教师:罗兰(Lancy) 鲍长虹(Sahra)

一、教学内容:

① 学习并熟悉三种动物的名称,狗dog,猫cat,猪pig。 ② 学习歌曲“Good morning,my little dog”及其舞蹈动作。 ③ 结合歌曲舞蹈使幼儿熟悉这三种动物的特性叫声。

二、教学目的:

① 让幼儿学习这三种动物的英文名称。

② 让幼儿懂得如何打招呼:Goodmorning,早上好。

③ 通过舞蹈的形体语言让幼儿对此更有印象,模仿动物的叫声可以锻炼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节奏感。

三、教学要求:

① 准确的英语发音:dog、cat、pig。

② 熟唱歌曲并形象生动的模仿着三种动物的叫声

③ 舞蹈动作:右手挥手,做打招呼状,边唱边跳,再一次模仿动物的叫声。 小狗:双手张开置于太阳穴处,并做点头状,边模仿叫声。 小猫:双手五指张开在脸庞做喵状,边模仿叫声。 小猪,用右手大拇指指着鼻子,边模仿叫声。

四、教学道具:

播放器(电视音响,录音机)、卡片。

五、教学过程:

① 引导:warming-up,L:good morning,babies,show you fingers,together please,ready go!(one finger onefinger,turn turn turn。

Two fingers two fingers,ye ye ye。

Three fingers three fingers,look look look。

Four fingers fourfingers,up up up。

Five fingers five fingers,jump jump jump。)

教学步骤:a、L:OK,Great,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的真棒,那Lancy老师和sahra老师为了奖励小朋友们,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可爱的好朋友。

S(拿出卡片,展示给小朋友)Look at this picture,This is dog,this is cat,this is pig ,Read after me。 (小朋友跟着sahra大声朗读)

B、学习歌曲:L:小朋友早上都会和lancy老师和sahra打招呼,说早上好对不对,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那现在要不要跟我们的三位新朋友问好啊。 OK,Let‘sing the song with sahra and lancy。

Sahra把歌词吵到黑板上,并把这三种动物的卡片贴到相应的名称上。 Good morning,my little dog,wow wow wow,wow wow wow。

Good morning,my little cat ,Mew mew mew ,mew mew mew Good morning,my little pig,ho ho ho, ho ho ho

C、学习舞蹈:律动:Lancy 和Sahra 在前面带着小朋友们跳舞。

右手挥手,做打招呼状,再 两手置于两侧。

小狗:双手张开置于太阳穴处,并做点头状,边模仿叫声。 小猫:双手五指张开在脸庞做喵状,边模仿叫声。 小猪,用右手大拇指指着鼻子,边模仿叫声。

③、巩固: 将小朋友分成两组,L带领Group 1,S带领Group2,

面对面唱这首歌,并结合舞蹈动作,互相问好,打招呼。反复练习。 ④、结束环节,L: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跟你小朋友们玩的真开心啊,又唱了歌,又跳了舞,我们的新朋友也累了,Let’say goodbye to our friends。

S:在我们说byebye之前,sahra还要布置一个小人物给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放学回家要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哦,还要把我们学习的舞蹈也展示给她们好不好呀。Ok,(指着卡片),it’time to say goodbye , 全班齐声: Goodbye,my little dog。

Goodbye,my little cat。 Goodbye,my little pig。

六,教学总结:

此次英语舞蹈课我和鲍长虹巧妙的结合,分工合作,共同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这堂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新单词的学习,歌曲的学习,以及最重要的舞蹈教学,舞蹈部分活泼动感,动作也形象生动,相信小朋友们会很感兴趣。从教学引导,到一步步的教学步骤,虽说时间很紧,内容繁多,但我们有条不紊的依次进行, 并巩固学习,相信小朋友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并掌握,这才是我们此次课的目的所在。巩固部分:分组唱时会造成课堂会有点混乱,在这点我们老师要加强教学管理,维持班级纪律。

罗兰(50)

鲍长虹(17)

2011年11月

英语不同课型教案模板
《英语不同课型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