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技能(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1:40:5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师范技能教学设计

12化学02班

12104012031

茹焕浩

【教学背景】面向学生:初三 学科: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概述: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1、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2、石墨是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有滑腻感,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其熔点在3000℃以上,是最耐高温的矿物之一。

3、木炭、活性炭、焦炭及炭黑等都是由细小的石墨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

4、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结合构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它形似足球,因此又被称为足球烯。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碳的不同单质的不同结构,从而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而现象是反映性质的途径。过程与方法

1、能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认识碳的单质。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课前的谈话、调查而做出的。

1、教学人群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向其他同学提出有碳的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3、学生的课外知识较为匮乏,对碳的化合物各种用途、性质等了解不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同一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2、金刚石、炭的重要物性和用途,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系 难点:

对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情景设置] 师:如今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经常提倡低碳生活,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告诉老师,低碳生活中的“碳”是什么呢? 生:碳元素 师:那么下面就由老师带你们进入碳元素的物质世界,去认识更多由碳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

—导入第六单元的课题学习[教学内容]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 [展示]玻璃刀

[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 [设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金刚石很硬,所以可用来裁玻璃。

一、碳的单质

1.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石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引导]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何感觉? [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学生观察]灯泡发亮。

[设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教师]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很广。试总结石墨的重要性质。

[学生]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板书]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板书]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 [设问]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学生发言]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2.冰箱的除味剂; 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展示]防毒面具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并板书]4.性质

用途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另外还有碳管。 [展示]C60分子模型 [投影]

[介绍]这是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

[设问]上面我们认识了三种碳的单质,它们的性质类似吗? [学生回答]性质各不相同。

[总结并板书]5.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过渡]在了解了单质碳物理性质后,本节课重点了解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

二、碳的化学性质

[投影]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知识回顾】

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 [作业] 做一做:

1、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铅笔芯和导线连在一起,接通电池,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2、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在碟子底部上收集炭黑

3、选做题:设计实验证明金刚石、石墨、木炭都含有碳元素。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技能2

黄甫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六期校本培训材料

教学设计技能

(二)

主讲教师

赵佳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使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的设计;既是适用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也是适用于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一堂课的设计。但无论是在什么范围内设计,设计者遵循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程序大体一致。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上述基本程序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4)教学评价

这四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

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 (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由此看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向、评价和激励等多方面作用。在教学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对于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设计教学目标的步骤

(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 (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3)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4)列出综合性目标 (5)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3.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清晰、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说来,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情境或条件 (4)表现水平或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

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本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有助于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调控各种环境因素,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促进起点行为和新的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教师甄别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以便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

确定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认知因素 (2)非认知因素 (3)社会因素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也就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教学内容集中体现在教科书中,由于教科书的编排和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它所呈现的知识内

容和知识结构必须经过教师的再选择、再组织、再加工,才能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由死材料变为活知识,并最终有效地内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有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设计,实际的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以下三类: 1.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这类知识可分三种形式:

(1)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 (2)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

(3)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 2.根据程序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3.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四)教学时间设计 1.设计教学时间的意义 2.设计教学时间的维度

以下几个概念是教师设计教学时间时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它们从不同的维度决定着教学的时间效益。(1)名义学习量 (2)实际学习量 (3)单元课时量 (4)专注学习时间 (5)教学时间的遗失 3.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专注学

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五)教学措施设计

教学措施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组织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措施是否设计得科学、合理、有效。教学措施的设计范围较广,它一般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用,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和教学环境的调控等方面内容。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首先,要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

其次,尽可能广泛地了解和提出有关的教学方法,以便自己考虑和选择。教师收集了解到的教学方法越多,就愈有利于进行优化选择。 第三,对各种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和局限性等。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媒体的支待。教学媒体内涵广泛,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粉笔、黑板等传播媒体,也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和电脑等各种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种类繁多,各种媒体的适用范围、特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使教学媒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2)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媒体。(3)依据媒体的技术特性选择教学媒体。(4)依据经济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3.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检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何种程度?以及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若没有达到,具体的原因在哪里?有没有加以调整的可能和必要等等。由此看来,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无疑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评价采用的具体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和各种测验等。教师究竟采用什么评价方法,运用何种评价手段,还需要根据评价的目标、性质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总之,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应当是设计教学评价时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化的简化形式。现存的教学设计模式有数百种。这里介绍常用的三种基本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属于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设计。虽然是着重从“教”的角度出发,但其主导思想是要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

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缺点是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近年来备受重视。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1)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2)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3)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最好是一项真实的任务。

(4) 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 (5)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6)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

(7) 强调设计能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

(三)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在活动中既

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

基本理念:

(1) 认为教学皆可活动化,至少策略性视听是一种不能不用的学习活动;

(2) 教学活动化的宗旨是促使学习者认知加工(思维)外显化; (3) 活动不是一种可选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它是学习和教学的永恒形式;

(4) 只有丰富的活动才能培养能力,仅仅视听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的;

(5) 教师的讲授如果不围绕一个设计良好的学习活动展开,他的讲授的效果将是最差的。

(6) 学习活动也是教学系统间共享的基本单位,一个完整的活动可大可小,但却可以移植到其他教学系统中。

黄甫学校 2014-4-3

推荐第3篇:生活技能教学设计

《蔬果大变脸》教学设计

五年级五班 崔英英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状和特点,进行有趣的造型制作。

2、主动探究制作果蔬造型的方法,小组合作制作果蔬造型能大胆想象,大胆动手操作。

3、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体验制作蔬菜造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果蔬造型的基本技能。 难点:如何利用蔬果制作新颖的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制作果蔬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茄子,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好吗?师范做小企鹅。用动作表现小企鹅,那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果蔬造型呢?

二、欣赏作品: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些蔬果,以及变了身的蔬果小朋友,咱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小客人,看哪个细心的小朋友能认出它是谁?并看出它是怎么变化的?

(1)依次出示“蔬果作品图1——14”,生欣赏,师适当点拨。 (2)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呀?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可爱的艺术造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指名说说。

再想想,它们是怎么改变形象的?用到了哪些方法?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看法。指 多名生 说(拼、摆、插、接、削、挖、刻„„), 师生 共同 补充。

师:对啊!大家不仅观察得仔细,也很善于思考。拼一拼、摆一摆、削削、刻刻,再巧妙地插 接、组合,就可以把原本平常普通的蔬菜和水果,变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

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再用心观察这幅图,想想,作品中为什么用茄子制作小企鹅呢?指名

2、3生说自己的看法。

对!小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茄子的颜色和形态,做成了生动有趣的小企鹅造型。看来,这大龙虾也是这样,边指图片,边解说:新鲜水嫩的红萝卜就像——,而那些细小的萝卜,正像——龙虾细长的腿。那,如果我们用这个紫茄子来做龙虾,大家说,效果会怎样? 所以, 咱们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蔬果自身的形态和颜色等特点,想好适合表现什么,再用来做什么。

集体归纳制作果蔬造型的方法。

同学们请拿起你手边的果蔬材料,根据它们的颜色与形态,想想适合做什么造型?小组讨论,说自己的创意。 师适作评价。

三、动手制作

边出示“作业要求图片”,边提出要求:大家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四人合作,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最好!并把本组的作品大胆创意把作品加以组合,并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把自己的创意介绍给大家。可以用故事、诗歌等表现形式。 温馨提示:

1、合理的运用各种材料。

2、把你们的作品加以组合,大胆创意,全员参与,团结合作。

3、汇报要有条理,清晰明确。

4、使用各种工具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或别人。

5、保持教室卫生,将不用的材料丢到垃圾袋中.生制作,师巡视,根据学生制作情况,适当提出建议或帮助。

四、展示作品

1、说出作品名称、制作过程和方法、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办法或者作品里的故事„„师适当评价。(展示时间 灵活掌握)

2、小组展示作品,集体评议。

五、谈自己的收获。

六、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地动脑、动手,大胆想象,巧妙制作,把生活中常见的蔬果材料,变成了妙趣横生的艺术形象!咱们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有很多蔬果,回去以后,大家可以把今天所学的知识、收获与家人分享!

七、拓展延伸

欣赏果蔬的造型照片。

推荐第4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教学内容:EEC教材四年级下册 Leon7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教材的第七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是关于讯问地点用语,这一单元的内容承接了上一册书中关于讯问地点的知识,实质为巩固单元。本节课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询问地点的正确表述方式。 教学目标

1、单词:over there / excuse

2、句子:It’s over there. Excuse me. I can see it.

3、能在互相交流中,体会语言交际的快乐,并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教学重、难点

1、Where’s the post office?

2、It’s over there.

3、I can see it.教学准备

录音机、单词卡片。 教学流程 Step

1、热身问候

1、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2、Free talk T: How are you today? How’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候使学生的情绪得以放松,快乐的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

2、复习导入

1、

创设情境:We are in the Centre Street.

2、

出示相应图片,复习已有单词和句型。 Where’s the „„

hospital / library / bookstore / bakery / post office

3、

导入新句型 It’s over there.设计意图:通过创设“We are in the Centre Street.”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觉知识贴近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欲望。同时将书本上的知识找到可以依托的情境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快速学习英语知识。

Step

3、新知传授

1、It’s over there.游戏:Where’s the door/window/blackboard? TPR One buy one.

2、由Can you see it? 引导学生学习“I can see it.” 游戏:TPR One buy one.

3、由向学生问路,引导学生理解“Excuse me.” 游戏:TPR One buy one.Step

4、巩固操练

1、同桌间对话练习

2、Listen to the tape.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扩充单词:supermarket / fire station.

4、创编对话,进行表演。Step

5、Homework “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告诉给爸爸妈妈,看看自己能说出多少地点名称” “Where’s the Post Office?”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EEC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的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已经学习过的有关地点名称的单词来学习如何询问要去的地点。本课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他们活泼、好动,对学习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及英语交际能力。根据四年级学生好动、参与积极性强的特点,本节课利用情景设置、游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点名称以及如何询问要去的地方。在听、说、读、写的各技能综合运用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学习及运用单词:post office, supermarket , ask , know , policeman 学会并能熟练运用询问地址:Where’s the „„?I don’t know ./ Let’s ask him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Ask and answer : Where are you going? I going to……

2、Show the pictures and review , and find what is miing .(找一些图片,最后一次是post office不见了,由此引入新知)

二、知识新授

1、Where’s the post office ?板书

1) 学习单词 post office , 学生比教师多说两次的方式操练。 2) 跟读句子Where’s the post office ? 并且介绍where’s 是where is 的缩写。 3) 由慢到快的练读单词

4) 替换练习:Where’s the library ? Where’s the hospital? Where’s the department store ? Where’s the supermarket ? 5) 学习单词 supermarket , 分解拼读 su / per / mar / ket

2、T: Where’s the post office ? 我们学校附近的邮局在哪儿? Ss: 不知道。 I don’t know .板书 1)教师领读练习

2)学习know , 读音与no 相同, 可以与snow联系记忆 3)小声到大声的练读句子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 What will they do ?

4、There’s a policeman .1)学习单词 policeman 2)跟读句子,练习3)操练: 全班拍手齐说 There’s a policeman .如师说stop,则大家以最快速度起立做敬礼的动作,并说There’s a policeman .4)替换: There’s a teacher .There’s a farmer .

4、Let’s ask him .1) 学习ask,教师领读2) 替换练习: Let’s ask 人名.

5、再听录音,模仿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6、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小对话,并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Where’s the Post Office?

Where’s the post office ? hospital department store supermarket I don’t know。

There’s a policeman .

推荐第5篇:教学技能篇:作业设计技能

教学技能篇:作业设计技能

作业是师生共同耕耘缔结的劳动果实,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的作用好比是秤,能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和少;作业的作用好比是一面多棱镜,能照出教师教学水准的高和低。作业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连结教与学的纽带,它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的作业技能关系到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和完成作业的质量。

一、作业的含义及其分类

作业的分类多种多样,选择的角度不同,作业的分类不同。

从作业发生的场所上看,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从作业表达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

从做作业的时间方面看,可以分为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

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可以分为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

从作业的选择性看,可以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即分层作业)。

二、作业的布置

(一)作业布置的原则

作业的布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机智的体现,其容量和难易程度等对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另外,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而不能在下课铃前后慌忙布置,草草了事。通常,作业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一般来说,每一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只有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才是统一的。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设置作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遗传、环境与所受的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作业的表达形式、目的、内容、要求不同。作业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有个性的作业,以最终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如上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只限于对诗词的理解背诵,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对诗词进行鉴赏。

2.系统性原则

知识本身不成型,通过梳理归纳才系统化∶能力本身不好量化,通过有序的训练才显露其发展轨迹。这种有计划、有条理、成体系的训练过程就是系统化作业,它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能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习惯训导得更好,能力形成得更全面。

3、灵活性原则

作业的形式要新颖灵活,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手写作业外,应是当地运用口头练习(复述、讲故事等)、表演练习(小品、话剧等)、实际操作(课外实验、观察、测量、制作等)等多种作业形式。

4.、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作业选择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颖内容或活泼形式,会使学生“胃口大开”,变“不敢”为“要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做到“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的好,后进生吃得饱”。

6.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学生作业应从书本中走出来,从题海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从学科作业封闭型走向整合作业开放型。新的课程环境要求大部分作业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实践,作业答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注意事项

与课堂作业相比,课外作业布置的难度更大一点,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布置课外作业在遵循作业布置几个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变规范、统一的作业为自主的、个性化的作业。这一点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而言,作业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要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2)变封闭的作业为开放的作业。开放性作业突破书本知识范围狭小的限制,让学生的作业更贴近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变独立完成的作业为合作完成的作业。新课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作业的布置中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因为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往往需要其他人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这里的合作包括了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学生与家长间的合作以及学生与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请学生为自己设计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人翁态度和创新精神。最后,当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自问几个问题,例如,“它值得做吗”、“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它清晰具体吗”、“学生了解做作业的原因吗”、“它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并有可利用的材料吗”、“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等。如果教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布置的作业就是好作业。

推荐第6篇: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小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表现在:

A.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B.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到小学高年级,小学生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为主。 C.小学生的想象一般需要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具有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 D.小学生情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性较强,情感的实践性和持续性较差。 答案【】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是:

A.思想教育的能力:包括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分析预测与引导、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对后进生的疏导转化、协调校内

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影响等能力; B.把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C.对待教师集体:要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支持、顾全大局; D.学而不厌,勤于进取;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严谨治学,诲人不倦。 答案【】

3.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由马斯洛提出的是: A.认知失调论 B.需要层次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

4.导入就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是指: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导入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C.导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 D.导入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答案【】

5.课堂讲授的最高形式是: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答案【】

6.____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反馈的主要渠道。 A.课堂讨论 B.作业 C.交往 D.讲演 答案【】

7.诊断性评价一般指:

A.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教学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B.评价对象根据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所做出判断。

C.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确定教学综合目标的到达程度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全面评定。

D.由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过程。 答案【】

8.教学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是指: A.依据一定的教学规律

B.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义学习C.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D.因材施教 答案【】

9.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的方向,可以分为单向传播媒体和双向传播媒体。 B.按时代特点或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分为印刷媒体和非印刷媒体。

C.多媒体系统是指多种媒体的组合教学系统,它包括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学习包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

D.依据媒体对受信者感官刺激的类型,将教学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以及多媒体系统等。 答案【】

10.听课不是目的,____才是听课的根本所在。 A.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 B.对教师做定性评价

C.以听课为手段来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研究 D.观察教学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4×5)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众多,下面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有: 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 答案【】

2.课堂观察的准确性原则是指: A.计划性; B.去伪存真; C.全面观察; D.及时处理。 答案【】

3.课堂倾听技能的注意事项包括: A.避免不健全的倾听; B.避免虚假的倾听; C.避免错听; D.介入型倾听。 答案【】

4.如何理解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原则:

A.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强调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使其潜能和禀赋都得到不断开发和释放,以评促改。

B.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凭经验和感觉,而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为参照。

C.要注意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主要矛盾,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评价。 D.以开放的教育理念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针对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特征,采用开放性的评价体系,开放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与评价的空间,以多元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答案【】

5.教学目标的运用不仅可以指导教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功能: A.控制功能 B.导向功能 C.测度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C】 2 【A】 3 【B】4【C】5【D】 6【B】7【A】 8 【D】 9 【B】 10【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4×5)

1【ACD】 2【BCD】 3【ABC】 4【AD】 5【ABCD】

推荐第7篇:教学技能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五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2、撰写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

③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例如,单摆可能对于好学生和不喜欢物理的学生讲得都一样,只是练习题难度不同)

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 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② 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4、了解学生的技能

二、课堂教学技能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

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

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

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4、板书技能

①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②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③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

④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三、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布置作业的技能

2、批改作业的技能

3、课后辅导的技能

①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②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评价技能

l、命题技能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五、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3、信息检索技能

推荐第8篇: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

一、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

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撰写教案的技能

①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

③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⑤会编制电子教案,在课上演示和供学生在校园网上学习。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 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② 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

③ 掌握教学软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学生的技能

①掌握了解学生的一般方法;

②熟悉教学对象的总体思想状况和知识基础;

③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编辑本段

二、课堂教学技能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

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

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

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

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板书技能

①板书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②板书设计层次分明、简练、逻辑性强;

③板书布局合理,字迹大小适宜,疏密得当;

④板书文字书写规范,并保持适宜的书写速度;

5、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编辑本段

三、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布置作业的技能

①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

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

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3、课后辅导的技能

①能够及时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

②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编辑本段

四、教学评价技能

l、命题技能

①能够准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②能够根据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题目的难度和题型;

③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①掌握评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合理掌握评分标准,减少评分主观误差;

②能够科学地分析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③能够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编辑本段

五、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 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 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分享:

推荐第9篇: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800字)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技能

一、教学目标:

1法。

2

3

4

1 2

. 了解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并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和方. 掌握教学目标确定、说课及其教案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 掌握教材研究和处理的技巧。 . 形成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教材处理技巧、教学目标处理技巧和教案编写 . 难点:说课的要求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解为主,适当互动。一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解研讨,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二是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进行分项教学训练,逐步形成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技能。

四、课时安排:8学时,其中训练5学时。

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研究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确定教学策略;然后分析学情,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最后,以教案等形式呈现出来。可见,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主要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技能、教学过程设计的技能与教学设计呈现的技能。

一、教材的研究与处理

研究和处理教材就是要从使用教材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去实施具体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技术。所以,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实质是对教材进行加工,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换言之,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组合的结果。研究和处理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关键、明取舍、定角度。

(一)抓关键

抓关键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备的第一大技能。从教学的角度看,教材的关键之处主要体现在教材特点、重点和难点的地方。

1. 抓特点

抓住教材特点使之在教学中更为鲜明,这是处理教材的首要技能之一。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注意抓住教材的特点,以便作为教学的主要着眼点。

案例一: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片段)1[1]

2. 抓重点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抓住教材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作为教学的重心,使之成为教学的重点,也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重要技能之一。同册教材或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重点,那么什么教材内容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呢?

案例二:《〈呐喊〉自序》教学设计2[2]

3.抓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教学的目标要求来判断教材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是教学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化解策略,是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又一重要技能。

案例三:《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片段)

(二)明取舍

语文课程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的不同之处是,后者的教学内容相对确定,知识点是明确的,而语文的教材具有不确定的品质和难以把握的特征,这给语文教师处理教材带来了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进行理性地取舍和明智地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有的第二大技能。那么,如何对教材与教学内容进行理性取舍和明智选择呢? 案例四: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片段)

1.明确取舍内容。

选取教学内容必须为学生的学习需要着想,它要求所选内容必须是: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3)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

(4)有利于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5)有利于学生借助教材范例,领会观察、积累、联想、表达的方法技能,同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遵循取舍的要求。

(1)遵循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时举握的材料可能有很多,但处理教材时应取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与教学目标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甚至“忍痛割爱”。

(2)遵循主体。钻研教材时了解的情况可能比较全面,内容也比较丰富,但处理教材时应取与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放弃与主要内容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

(3)遵循学情。钻研教材时教师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可能掌握得较多,但教学时应取与学生实际(如认知规律、学习风格等)契合机率较大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3.把握取舍途径

取舍教材,可从三方面入手:

(1)取舍内容。如案例四中修改后的设计就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忽略文字较为艰深的6到10自然段,选择了前五自然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2)取舍资料。如案例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参考材料极其丰富,有故事、实例等,但教学时只选取名言和名句,因为名句、名言短小而精警,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也容易记忆。

(3)取舍观点。如案例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很多,如征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融等,在教学中可以简单展示,但教学设计只能从实际出发,选取比较合理的一种观点贯穿教学全程。

(三)定角度

一篇课文虽然内容是固定的,但因为涵义丰富,各人的理解不同,教学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处理教材时,就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这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所应具有的第三大技能。那么,如何给教材确定角度呢?

案例五:《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片段)

以上的教学设计,在选择和确定教学角度的依据方面,一是角度的新颖性,二是学生的兴趣,三是角度的深刻性,衡量标准是教学目标与适宜师生对话。这给我们选择和确定教学角度带来很大启示。首先,最佳的教学角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最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因为选择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教材确定角度。

1.选择有新意的角度

按照常有的规律去阅读,学生的阅读思路也就比较单一,事实上,读者阅读的视角不同,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角度,而应该选择较为新颖的角度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例如案例五,选择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教学,属于常规性的教材处理角度,而叙事形式的角度,就很有新意。因为学生初次接受这样的先锋小说,都反映“别扭”“不习惯”“似懂非懂”,也就是说,这种不一样的叙事形式在深刻地冒犯着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感受世界的方式。而让学生品味甚至接受这种冒犯,无疑是拓展学生审美空间的一个有益尝试,并必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案例五”,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小说起教师就已经是如此教学了,再加上同单元其他传统小说解读大都也如此,所以学生并不感到新鲜,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他们对小说的叙事形式感到“别扭”“不习惯”“似懂非懂”,可就因为其不懂,才更能触发其求知的欲望,也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所以选择小说的叙事形式作为教学的角度,不仅可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利于生本、师生对话。

3.选择有深度的角度

教材的涵义是丰富的,其内涵层面必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视野、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能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的角度。例如案例五,如果选择从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这些角度进行教学,就很容易肤浅地将《十八岁出门远行》处理成一个成长故事的主题来解读,那必然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作为余华先锋小说的发轫之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主要告诉人们小说“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的问题。所以选择有深度的角度进行教学,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把握文本主旨,也更容易实现提高认识、启迪思维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优秀的教学过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弹性”。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超前性、预测性,二是差距性和不确定性,三是创造性和想象性。语文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设计:

(一)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

1.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设计教学过程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可见,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需要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内部动力。所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助于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应看作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己新的经验。

案例六: 《雨霖铃》教学设计(片段)

3.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正如奥苏贝尔说:“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起点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除了对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进行分析,我们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滋味。

案例七:《剪枝的学问》

4.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设计教学过程

尽管处于小学或中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有其共性,但每个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反馈等的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都是个性化的,即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又称学习偏好,指学生对不同学习条件的偏好或需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就必须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例如就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看,农村中、小学生的不自然“口语表达”和“写作”状态就屡见不鲜。因此,农村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创设教学情境时,独具慧眼,选择并引入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且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让他们也能“说”好和“写”好。

5.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于态度情感是教育目标给予了以往所没有的重视,而语文教学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因素。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均文质优美,形神俱佳,其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致。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设计中应该格外注重情感体验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感性思维能力,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注重感性体悟的诱导,提倡多元性的探索。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1.可以通过提炼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

所谓提炼教学主题,实际就是设计教学思路,就是这堂课分几部分(板块)来讲。教学主题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整体教学结构中的一个小单元。它不单纯是指教学内容的主题,它可以说是—个教学目标的主题。它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策略、教学思想的主题。提炼教学主题关键在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富有创意的设计课堂活动。能否提炼出恰当有效的教学主题,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钻研、处理教材的水平和创造力。 在运用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要区别教学主题设计与话题教学。话题设计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问题作为教学突破口,具体说提炼一至两个有关文章整体理解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或者找出课文的关键段和关键句,让学生根据上下语境,前后勾连,反复阅读,仔细体会,深入思考。这一至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

案例八:感知 品味 领悟 提升——《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

2.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支架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支点就是课堂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或学生特点而选择便于教与学行为的枢纽或

平台。有时一篇课文比较复杂,读者一时不易把握文脉,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重难点,选取一个或几个切入口作为教学的支点(教学支点可以有一个,也可有多个),来实施教学过程。有了教学支点,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教与学双方活动就有了平台。

案例九:《晋祠》教学实录片段

3.提炼主问题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这种教学设计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

“主问题”相对于阅读讲析过程中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设置难易适度的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案例十:《窦娥冤》教学设计

(三)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设计教学过程

从教学理论角度看,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艺术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般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为保障,教学艺术的实现一般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等为保障。如“案例九”于漪老师执教《晋祠》,借用了《中国名胜词典》中一段介绍晋祠的文字,这段文字的介入,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了一个比较的对象,所以的阅读活动变得有目的,因而也就更高效了。而于漪老师采用听写的方式来呈现这段文字,很自然地落实了对初中生进行字音、字形教学的基本要求——正音、辨形、析意都在看似简单的听写活动中体现了,所有活动都明确指向了语言文字和语文能力。整个教学环节安排得丝丝相扣,相当完美。新时代的师范生或新手教师虽然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么是方向错误、要么是颠倒主次、要么是方法运用不合理等。如丰自恺先生《竹影》一文的知能难点在解读领悟区别中西美术画的难句上;而年轻的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把童真、童趣作为一个要点来把握,这就完全偏离了这篇文章所要承担的“让学生了解画家丰子恺对中国画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对中国画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教学任务。

(四)根据课堂生成性资源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生成性资源指课堂主要因素(学生、教师、文本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性资源。

1.根据学生质疑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常需要一个切入点,因为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能引发讨论,激活思维。但切入点有时又很难事先预设,有时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地根据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来组织教学。

案例十一:《不妨从“先是”切入》

2.根据错误(包括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错误)设计教学过程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都可能会犯错。在传统教学中,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错误”和意外情况,老师要么尽力回避,要么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错误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即使是面对错误时,教师也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为学生的错误中亦蕴藏着宝贵的教学资源。

案例十二:精心预设,有效生成——一堂作文评讲课的片断

3.根据突发事件设计教学过程

突发性教学事件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前没有预料的并能对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生成性事件。尽管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有些的确具有破坏性,但只要处理得当绝大多数都有

教育性,会是一笔特殊的语文教学资源。

案例十三:《课堂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

三、说课与教案的编写

说课是随着新形势出现的流行的语文教学设计呈现的新形式;而语文教学设计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教案,包括纸质和课件。在本节中我们主要针对纸质教案呈现即编写的技能。

(一) 说课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而言之,即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它集中、简练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是教学智慧生成与表达的重要手段,是智慧型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1.说教学指导思想(为什么这么教学)

一般来说,说课者说教学指导思想要回答清楚这么几个问题:教学本文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 不仅如此,还要用极为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如案例中的李老师就分别阐述了素质教育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布鲁纳的认知理论等。

2.说教材(教什么,学什么)

说教材是说课最基本的内容,即说“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即说授课课题及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说出本课题所在单元结构中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纵横关系和其他背景材料,说清本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上述案例中李老师就在教材分析时就抓住课文的“描摹音乐”特色展开。

(2)说大纲或新课标对本课题的特殊要求。大纲或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说课活动的依据。因此,说课必须说明大纲或新课标对教学的总要求,以及所说课题如何体现大纲或新课标的要求。教科书及其他所有教学内容都是教学和说课的主要材料来源,教师通过深入钻研教材,说明对教材编写的思路和内涵的理解,并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3)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要求说得正确、具体。

(4)说课程开发和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面对新课改下的说课,不可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认真研究和掌握教材的前提下,积极并善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在“说教材”时,将文本课程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案例中的李老师就多次整合并利用现实生活中已有的音乐素材来针对本课文进行教学。

3.说教法、学法(怎样教,怎样学)

说教法、学法是说课最关键的内容。教师必须对此作出明确的说明,还要贯穿着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教、为什么要选用某种学法的理论依据。关于教具及其他辅助手段的运用,则重在说清运用的目的和所起的作用。

(1)说教法。说课必须说明本课题准备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教学方法,这是说教法的主要内容。此外,要说清所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及使用目的,说出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估计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结果,教师将要采取哪些措施等。

(2)说学法。说学法指导及其理论依据体现了说课对促进学法改革的重要作用。说学法

要说出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指导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即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还要说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保证学生进行有效而有趣的学习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气氛和条件(即如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

说学法要与说教法相结合。案例中的李老师根据学情分析和有关认知教学理论的把握,通过采取“启发式教法”“形象教法”“讨论教法”等教学方法,完成了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设问置疑、引导分析——讨论总结、评价鉴赏——知识迁移、拓展训练这四个教学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历经了初读感知——洞察探究——系统小结——创新想象这样四个精彩的生动而又不乏主动的学习过程。整个教法与学法的表述过程,既体现了教学策略,有兼顾了学习策略。

4.说教学程序

这是“怎样教、怎样学”更为具体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说清教学程序的总体框架,说清教学前的预备、教学中的安排、教学后的延伸,说清课堂教学过程几个环节以及各环节所担负的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等,在新课讲解中突破教学重点的主要环节的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及学情依据。如案例中的李老师把他的整个教学程序设定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发现——归纳整理、师生合一——拓展训练、创新想象”这四大板块。每个板块中都把相关的环节所担负的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等问题都一一呈现给我们,既说了教学过程的处理,又说了处理每个过程的理由。形式较新颖,使人耳目一新。

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说课时还要说生成性教学策略。所谓生成性教学策略,是对应生成性目标的非预设性的教学策略。案例中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问发现这一做法就是一个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5.说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

(1)说板书设计要说明板书计划。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去设计板书内容,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板书还是使用黑板出示板书,说清板书设计的构思及其教学内容系,应注意,只有那些匠心独运具有特色或是艺术性强的板书值得一说。

(2)说作业设计。这也是教学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以示重视。说课时,教师应对自己设计的作业,从指导思想到作业的作用,以及怎样处理等等,理论结合实际操作予以详细说明,作业设计也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6.说效果(教得怎么样)

如果是课前说课,说清上述五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果是课后说课就少不了本项内容——说效果。说效果是说课的总结性评价内容。主要说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即对说与操作的结果检测、总结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运用教学理论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丰富说课内容,提高说课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如下:

(1)说落实。说课实践证明,课“说”得再好,即使完美无缺,但在实际操作中,总难尽如人意。所以这就必须找出“说”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问题。

(2)说成败。具体地说,就是说课者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后总结成败,并站在理论的高度说出成败得失及其原因。

(3)说改进。即说经实际操作后的修改意见,也是说者新的设想。

说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概言之,就是要说清“教学什么”、“怎样教学”、“为什么这样教学”、“教学得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在具体的说课活动中,既可以全面地说,也可以选取一两个问题有侧重点地说;内容排列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调整。

“说课稿”是说课前准备的底稿,是以书面形式反映说课内容。说课者既要在事先认真拟好说课稿,充分显示自己理解新课标、教材的扎实功力,又要在说课时挥洒自如,恰到好

处地展示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语文教案的编写

编写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必然结果。语文教案不仅理论上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书面呈现形式,而且实际上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案的编写不仅有传统的纸质形式,更多了一种电子或网络教案。因此,语文教案的编写可以从教案的内容、教案的格式、教案的种类三方面来阐述。

1.语文教案编写的内容

语文教案的内容,一般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等。

(1)确定教学目标要准确具体

目前学界将教学目标分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取向是基于经验、哲学观、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设计教学目标时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目标取向”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动作的教学目标,它是对学生学习之后的行为及学习质量的一种规定。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精确、具体、可操作。“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中的产物和结果,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一般不可能以明确的描述来预设,只能在教师与学生进行的有意义的对话中产生。“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发展的时候,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具体行为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2)设计教学内容要充实恰当

教学内容是教师依据文本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具体呈现的种种材料。教材是按照编者的意图对文本做的一次精加工,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了一定的体系当中,教学参考书是教材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编者对文本的一种解读。例如课文《散步》,如果我们阅读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的体验与感受:家庭的幸福和谐,母子、父子、祖孙、夫妻之间的浓浓亲情,生命的流逝、爱的传承,对生命、爱的珍视,中年人的责任等,都属于文本内容。教材必然要对文本内容做一次筛选整理,教材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文本中所体现的“中年人的责任”。在现实教学中,教学内容首先可能是对教书(教材处理下的文本内容)的忠实传递,旨在将教材中的种种材料完整如一地转交给学生。教师基本上是照搬教材内容,教材上说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可以说是照本宣科。但有的教师认为体会“中年人的责任”,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这时候,他们就会调整教学内容,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亲情的理解与体会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教学内容源于文本内容,却不同于教材内容的情况。但这样创造性的处理显然更符合教学实际。

教学内容还可以既不同于教材内容,也不同于文本内容,而是对文本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创生与开发。即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文本内容演绎成生活,也可以是在文本与教材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探索。比如《归园田居》的教学中,关于陶渊明生平的介绍、自补充背诵的《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生活道路的讨论等,既不是教材内容,也不是文本内容,但它是基于文本内容的,是在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创生,这种创生源于文本,但不局限于文本。这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教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最佳状态。

(3)设计教学过程应紧凑有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思维的生成,因而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的及时生成、动态生成。所以在编制教案时要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

动”(前者服从于后者)两条线索,以引发、探讨、回答学生的问题为重要内容,准备一种或多种设计思路,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

(4)采用教学方法须灵活有效

确定教法的依据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如因目的而异。不同的教学目的会产生不同的教法。试以《故乡》为例,如果以要求学生学会记叙一个连贯动作作为教学目的,可以突出“雪地捕鸟”的内容,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如果确定以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为教学目的,不妨以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外貌描写为范例,训练学生描写人物肖像。如果把学习对比手法作为教学目的,自然要抓住人物和景物的几组对比,进行讲解分析。此外还可以因课文而异、因人而异。

(5)分配教学时间要得当

先要确定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所需的课时数,再预设一个课时中每个教学步骤所需的学习时间。时间安排既不过多过松,也不过少过紧。

2.语文教案的格式

语文教案的编写,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和习惯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篇章式教案、表格式教案、提纲式教案、符号式教案等。教案又称为教学计划。一般地说,教案的整体结构分为两个部分: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一个课时讲完的教材,教案结构可合二为一。

(1)课题计划。课题计划,是指教学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的整体计划。—般包括下列内容: 课题:单元或课文的题目。课题要写全称,并写上作者姓名。

教学目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大方面,分行排列,少而精,切中肯綮。

课型:一类是在一堂课里同时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教学任务的综合型,叫综合课。一类是在一堂课里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单一型:以讲授新教材为主的叫新授课,以复习旧知识为主的叫复习课,以练习技能技巧(如作文、作业)为主的叫练习课,以分析作业或讲评作文为主的叫作业分析课,以考试考查为主的叫检查课等。若属单一型,则要具体标明是哪一种课型。

重点难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项列出。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方法,如讲述法、讲练法、谈话法等。 教具:本课题教学中所需要运用的教具,包括电化教具。

课时安排:本课题教学所需课时数。

(2)课时计划。这是指—个课时的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课时:本课时是整个课题教学中的第几课时。

教学要求:本课时为实现整个课题教学目的所应达到的要求。

教学要点:本课时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也叫教学进程。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时还注明教学所需时间。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板书设计:分课时的是“课时板书”,可分散写在教学步骤之中,或另外写在与教学步骤平行的备课稿纸右侧,也可集中写在本课时计划教学过程部分的最后。最后—课时计划中可写上全课题总的板书,称为“课题板书”。

作业布置:每个课时—般要安排少量作业,可以是思考性的,也可以是练习性的。

教学后记;也称教学小结或教学回顾.是备课和教案实施情况的小结,也是教学心得体会的概括记录,可资以后教学查考借鉴。可以每课时都写,也可以在全课教完之后写。

3.网络教案的制作

上述的语文教案内容和格式一般用于纸质教案,这里说一下网络教案。网络教案是基

于网络背景下利用文字处理软件与powerpoint等软件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的教案。网络教案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电子教案或网络教案还必须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并且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发展的需要。制作网络教案的主要步骤有:

(1)素材的收集:制作图文并茂的网络教案一定要收集大量的图片、录像等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集备课所需要的这些素材。可以利用现成的各种图片或录像,可以自己拍摄图像资料。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从internet上获取相关的资料。

(2)教案的设计与制作:首先进行教案设计。将教案输入电脑,进行文字处理。可以利用frontpage、word、wps等软件进行文本处理。接着是图片、录像的插入。关于课件的制作,下面第十三章将做专门的介绍。

(3)美化和加工:为了使网络教案层次更清晰,更方便于教师阅读,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美化和加工。

总之,不管编写纸质还是网络教案,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补充、调整、修正。所以它不是封闭的、定型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给教学实施留有发展空间的。

四、自测与训练

(一)填空题

1.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超前性、预测性,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2.语文教案的整体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课题计划和________。

3.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和处理教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_______、_______和定角度。

(二)简答题

1.研究处理教材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教学目标的确定遵循了哪些原理?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从哪些角度切入的?

4.一个完整的说课稿应包含哪些内容?

(三)教学设计题(请你根据设计,拟写一份恰当的说课稿)

五、操作实践设计

1.选择一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对该册教科书进行大致了解.先阅读课本前面的编辑说明,了解课本构成和编辑意图;再了解全册教材有几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有哪些课文,各单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单元的特点是什么;教学要求有哪些,怎样落实这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课本介绍。

2.教师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课文印发给全班学生,用两节课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单篇课文的钻研。目的是掌握单篇课文的研究方法。训练的方式和步骤是:(1)说明训练的目的和要求;(2)下发印制的课文、有关资料和钻研课文的测试卷;(3)学生当堂完成教师设计的关于钻研课文的测试;(4)教师讲评测试卷。

3.从自己选择的一册教材中确定一篇钻研的课文;(2)按照钻研课文的方法进行独立钻研(除工具书外,不许参考其他资料);(3)撰写关于所钻研课文的“参考资料”初稿(“参考资料”按照“课文简介→中心主题→逐段内容的具体分析→写作特色→教学设想”的模

式进行撰写);(4)广泛的参考有关所钻研课文的“参考资料”,对自己撰写的参考资料初稿进行修改、誉正,作为一次作业交教师评改。

4.为《我与地坛》设计两至三个教学主题,并设计整体教学结构。

5.设计《再别康桥》的诵读指导方案。

6.给《愚公移山》一课,编写如下作业和练习题:(1)3——5道以巩固文言文知识和积累记诵为目的的习题;(2)2——3道以应用知识为目的的习题;(3)2道评价性的习题。

7.毕业前夕,你面临一个重点中学的选择机遇,该校有关领导给你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要求你在半小时后说出教学方案。你觉得怎样才能使该校领导对你的基础知识、能力结构、语文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乃至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通过你的说课有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推荐第10篇: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学设计技能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学设计技能

北京教师资格: (一)考核知识点 1.教学目标编制技能 2.教案编制技能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⑴教学目标的概念 ⑵教学目标的类别 ⑶教案的构成要素 ⑷教案的基本形式 2.领会

⑴编制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 ⑵教学目标的功能 ⑶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⑷教案编制的要求 ⑸教案编制的程序 3.简单应用 ⑴认知目标的陈述 ⑵能力目标的陈述 ⑶情感目标的陈述 ⑷正确把握重难点 4.综合应用 ⑴编制教学目标 ⑵编制教案

北京人事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教师资格考试阅读资料: 2015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招聘信息

2015

2015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阅读资料 2015库

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报考指导

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题

文章来源: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分校数码学习中心)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点击查询

第11篇:教学技能篇:教学评估的设计

教学技能篇:教学评估的设计

依据一体化系统教学设计应包含着评价设计。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郝建平在探讨教学评价的设计时,谈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学评价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应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教学目标究竟以什么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事实上,教师课堂上看到的是“完整人”的综合行动,这种综合行动即通常所说的“学生表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应当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中,从而成为教学评价的最主要方面。

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生话语

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

2.学生行动

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为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

3.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临场机智

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

二、教学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对全班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若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

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4.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教师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两人互评

两人互评是一种常见的自主评价形式。两人互评可能在所有的两人一组的活动之中和之后发生。

3.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三)家长评价

在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评价主体的基础之上,要逐渐引入家长评价。在很多地区的学校已引入了家长评价。如学生在家里做完作业,家长给予必要的评语;学生在校的一些课业成果拿回家里做展示汇报,家长对此给予评价。此外,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或教师在班上组织各种学习汇报、文艺表演等活动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并让他们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家长参与评价,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要不断地改变家长的评价态度,改善家长的评价行为,改进家长的评价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要实现多样化的改革目标。改进评价方法的指导理念是∶测试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兼顾。同时大力开展质性评价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六种评价方法∶测试、测量、观察、调查、档案袋、轶事记录。

1.测试

在提供质性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测试仍然是日常教学的一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2.测量

虽然教师重视测试的评价作用,但是,他们往往没有重视测量的特定作用。实际上,即使在语言教学中,态度测量,情绪测量,一般智商的测量,都对教学改进有明显的效果。同时,测量方法还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3.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可以采取五种方法∶调查严密组织的系统观察、生态学观察方法、人种学观察方法、同步等级界定观察方法和非正式观察法。下面是一课堂观察考核表,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参考使用,如表4-1所示。

4.调查

观察是在活动过程中同步采集信息,调查则是在活动之后采集信息。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有问卷和访谈两种。问卷和访谈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教师实施此类调查应当说是很有必要的。

5.档案袋

档案袋也可以称为成长记录袋,鲍尔森和麦耶指出,档案袋的概念是“收集、选择和反思”。即从收集的所有作业中,学生自己选择存人档案中的材料,可以是他们认为特别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学生对自己的成品和相关表现进行反思。

6.轶事记录

轶事记录可以用于学生执行解决问题的任务或项目时的质性评价。这项评价活动当然可以由教师来做,但是,通常认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来进行轶事记录,长期做这件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

第12篇:浅谈历史教学的教学设计技能

浅谈历史教学的教学设计技能

老厂中学

徐燕华

【内容提要】教学设计,一般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具体说,就是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经验、风格,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要运用到的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活动安排,是一个系统规划整个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如果把一堂课作为一场戏来看,教学设计则是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分镜头的剧本。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习者学习起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所要教学的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的流程。

【关键词】历史 教学设计 技能 教学资源 教学策略

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学科知识,更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意发展、价值观养成以及历史思维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切性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根本保证。 “教”依据于“学”。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习者学习起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所要教学的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的流程。

一、学生历史学习起点分析

(一)、学生历史学习起点分析的功能与作用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有效利用学生探求新知所需的预备知识和技能,确立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学某一内容之前,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探索这一新知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是确立教学起点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经验之上的学习,才是扎实有效的,所学知识才能成为学生自己再创造的知识链中的一环。

在学习者特征当中,学生的起点水平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的预备能力的分析、学生的目标技能分析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三个起点水平分析的目的指向也各不相同。学生的预备能力的分析,主要用于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如果不具备,教师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学生的目标技能分析主要了解学习者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掌握多少,决定教师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对于教师组织教学以及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能够确定正确的教学起点,因为当教学起点高于学生的起点水平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新的知识、技能之间存在着差距,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有障碍;而当教学起点低于学生的起点水平时,学习内容就会出现重复,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确定了学生的起点水平以后,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学生尚未

1

掌握的预备技能,删除他们已经掌握的部分目标技能。

通过了解学生的起点学习水平可以准确地确定教学起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起点水平的分析既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决定教学设计合理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二)预备能力的分析与技巧

1、学习内容的分析

在从事一项新的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之前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学生学习预备能力的分析。具体操作方式一般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进行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进行分析,形成一个网络系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实施的起点水平线,在水平线以下的部分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预备能力。

2、学生预备能力的分析

(1)预测法。对学生预备能力的分析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预测。预测法一般很少用于平时的日常教学设计过程中,因为作为一堂课的教学属于整个学年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大部分情况下,前后知识与技能都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目前,预测法一般用于学生在升入新的年级段之后,开始新的学习层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前期学习阶段进行检测,以确定学生是否具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的能力。预测法所使用的测试题编制应该严格按照学生原有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编制,不能任意拔高或降低水平,否则都无法实现对学生预备学习能力的了解。

(2)谈话法。谈话法较多地用于平时单一教学单元学生预备能力分析。在进入一个新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在分析了单元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将与本单元教学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列出一个清单,设计相关的谈话提纲,在与学生随意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确定教学补救措施。教师的谈话提纲应该是以开放式的问题为主,封闭式的答案以“是”与“否”面目出现的问题尽量少一些。

(3)预习提问法。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冯梦龙先生每到一地开课前,总是让学生先预习所要学习的课文,并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告诉他,对于一名教师来讲,预习提问是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好方法。

(三)学习态度的分析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目标达成的一项重要的属于非智力因素。历史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与了解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学习态度的分析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况加以关注与了解。通常的办法有调查法、观察法。

(1)调查法: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卷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予以实施。问卷应该涉及到对教科书、教师的教学方法、历史学科的考试、历史学习的价值、历史学习的方法等等。教师也可以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态度,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喜好程度等,访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观察法:对学习态度的观察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言谈举止细致观察,对学生历史作业情况的了解。一般情况下,一位有心的教师,对于班级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记录,基本上能够了解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态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矫正,努力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2

(一)、教学目标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次。总体来说,教学目标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1、导向功能:定向功能是指明晰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指明方向。有了教学目标,课堂上的教与学的方向就明确了,以避免教学中过多的随意性。

2、调节功能:教学活动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变化。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目标来调节教学活动的偏差。

3、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确立了,可以调动教师教及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持久的动力,以尽力实现教学的目标。

4、评价功能: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进行评价的前提。

5、管理功能:即目标教学,通过设计并陈述教学目标,实施目标定向引导,成课堂管理的重要环节。用目标来控制教学,要求学生为达到目标而学,教师为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而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这条主轴而进行。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及制定技巧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它既是课堂学习的终结性目标之一,又是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基础,我们把它比喻为一切目标的载体,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以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认知领域,布鲁姆等人又把目标分成六级,由低到高发展,它们分别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这三维目标不是三大块,不是在知识与技能上加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不可分割,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是知、行、意的统一。同时,在每一堂具体的课里,三维目标也不会均衡地呈现,必会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

3、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编制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的编制应当有四个基本要素 :

行为主体——学生

行为动词——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描述学习行为。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学习水平——学生学习结果的程度,或最低标准(从准确、速度、质量确定)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

3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不存在适合一切问题和内容的万能的教学策略,只有在具体的条件范围下,才能发挥教学策略的价值。当完成了一定的任务,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这一策略就达到了目的,与其相应的手段、技巧不再继续运用,而转向新的教学策略。综合而言,教学策略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通过教学策略的选择,总体考虑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任务的安排和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这三个过程并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每一个过程依据其它两个过程而做相应的规定和变化。这里强调的是教学策略不是某一单方面的教学谋划或措施,而是一堂课内具体教学方式、措施等的优化组合、合理构建、和谐协同。

2、通过教学策略的选择,使得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并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这就要求教学策略必须是可操作的。

3、通过教学策略的选择,增强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调节能力,教师能够根据对教学的进程及其各种要素的认识反思,及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即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的进程及其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推进教学的展开,向教学目标迈进。

四、教学策略的分类及设计技巧

1、教学策略的分类

依据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分类,可以把教学策略分为授导型和探究型。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探究型学习则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思考怎么做,而不是由教师教给他们已经思考好的现成结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启发和诱导学生,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多层面的活动,包括通过观察、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调查研究、实验来收集、分析、解释数据,得出结论或作出评价,以及交流结果。通过个人、小组、班级等多种方式组织活动,发挥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

2、教学策略制定的技巧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1)以相应的理论作指导思想: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作支撑,这一理论基础能对具体的教学策略作出理论解释,它是教学策略的灵魂。比如在案例二十二中,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贯彻教学理论,设计具体操作方案,更好地发挥理论的价值,否则有可能陷入盲目和混乱。

(2)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是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创立的。目标是教学策略结构的核心要素,对其它要素起

4

制约作用。比如授导型教学策略,其目标是通过教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讲解,通过语言的表达,使教学内容简化成易理解易接受的内容,达到学生理解、把握和运用的目的。关于教学目标已在第二节详述,此处不再累述。 (3)要有一定的实施程序:教学策略是针对一定教学目标相互组织起来的程序化设计,因此有其自身的操作序列,它指出教师在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学策略的实施程序只能是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而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教学策略的实施程序有一定的前后顺序,但没有定式,可以随着教学条件的变化以及教学的进程及时调整和变换。 (4)要有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方法和技巧:要保证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和可靠,就必须提出一整套明确易行的行为技术和操作要领,它包括教师在教学策略中的角色、作用或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本策略所需教学手段等。

五、实践中的问题

1、把教学方法简单地等同于教学策略,忽视了教学策略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2、教学策略的选择既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仓促上阵,使得各个环节不能很好配合,达不到预期效果。

3、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中,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尤其是多媒体资源选择不当,只是一味的增加信息量,不考虑教学实际情况,最后导致信息泛滥却教学效率低下。

第13篇:教师招聘面试教学技能:教学设计

中公网校·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网络培训

第一品牌

一、教学设计的本质

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策划,是对学生达成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

对上述定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教什么和学什么,回答的是“我去哪里”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订(也叫目标设计),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教和如何学,回答的是“我如何去那里”的问题,解决怎样教和学的问题,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它们都属于达成目标的各个要素);第三个方面是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回答的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的问题,即教学的评价,解决的是教学效果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分类

一般来说,从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问题来看,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课程(学科)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层面。

课程教学设计,亦称为学科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车学校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设计工作一般需要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共同研究完成,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也就是教案,一般由任课教师完成。

(三)教学设计的过程分析

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阐述、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设计。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应包括∶

1.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设计过程应该比较全面地分析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及认知与发展特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水平及学习动机等。

中公网校学员内部专用资料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网校·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网络培训

第一品牌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的内容主要应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教学内容展示的程序和方式等。 3.教学目标阐述

教学目标阐述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分析,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标准等要素的确定与阐述等。

4.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

现代教学背景与环境的分析,教与学双方活动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与综合应用等。

5.教学媒体运用

教学媒体运用内容主要包括∶多种教学媒体特性与效果功能的分析,教学媒体的优化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策略与方式的确定等。

6.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学活动信息反馈方式与渠道的分析,教学效果检测内容、检测方式的确定,制定总结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策略等。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二)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习者要学习什么内容,学习者将出现哪些学习行为,并为此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实施既定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它常以学生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以问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教学设计应注重调控和教学评价,不断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修改程序。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准确地掌握学习者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便于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优化效果并提高教学绩效。

(三)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是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说它是中公网校学员内部专用资料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网校·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网络培训

第一品牌

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要掌握这门艺术固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尤其是青年教师,而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由此可见,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可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地途径。

(四)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鉴别)问题、选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可见教学设计和传统的备课有明显的差别。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地培养,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

中公网校学员内部专用资料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14篇:教师的业务技能包括教学设计

为了使我校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组应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业务能力,以胜任所从事的教学工作。

4.27日 地点:本教研组 学习人员:本校地理教师

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

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平台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一体,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差异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但是地理学本身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解决地理学的实质问题要通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和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但是,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初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做法是:(1)提炼核心问题、层层剖析;(2)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和“WHAT?WHERE?HOW?WHY?MORE?”的探究模式。让学生学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有方法、有可能、并有“完成”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几何地图”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在用几何地图构建起区域知识的基本构架后,再通过“WHAT?WHERE?HOW?WHY?MORE?”即“这块土地是什么?这块土地在哪里?这块土地怎么样?这块土地为什么这样?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发生什么、现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的探究模式,在几何地图把区域知识丰富起来。

二、追寻地理美学——引领地理学习的思想和行为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因此,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的体系,让他们了解学科的好处,也让他们洞悉学科的缺陷甚至弊病;但是,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更懂得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必须先激发其求知的原动力——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地理学的教师,我深知地理学很美,而美孕育着兴趣,因而在地理美学的追寻与体验中,着力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正确性,而首先是十分有趣;在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中,我不能强求体系的完备无缺,却也努力在各各方面多做追寻探求,在哲学中、在逻辑学中、在自然科学角度、在人文科学角度、在几何图形中等,最大的目的是恢复兴趣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师”地位,从而使读者进而产生一窥其知识领域的强烈愿望,并在以后一旦进入体系后,不仅能较容易地掌握它,而却能能够重新审视它!而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⑴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经验紧密相关的哲学观点。⑵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经验紧密相关的方法论。⑶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经验紧密相关的其他美学要点

三、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来落实,强调以下主要环节:

⑴学习思路(或本课时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⑵知识准备。⑶学习过程(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⑷课后疑问(“我的疑问”、“我想更多掌握的问题”……)

通过学案,落实地理学习的思路、核心问题、准备过程、练习巩固和疑问等细节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双基落实上基本达到“节节清”的预期要求。

四、把生活经验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地理知识形象化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 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自然地开启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五、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

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具体、深刻,设计一定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6.11 地点:本教研组 学习人员:本校地理教师

如何营造和谐、愉快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

“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与个体的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促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运转,可以使人们提高行动的效率,起到推动的作用。夸美纽斯也主张“课堂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培养兴趣,创建愉快学习原动力

1.适时联系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生活进行教学

学生总是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社会生活由于具有较新的时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西亚这一章之前,我联系当时阿富汗反恐战争为社会生活的情况,首先提出问题:现在正激烈进行的“反恐战争”发生在哪个国家呀?学生一致喊到:阿富汗!那么阿富汗位于亚洲的哪个部分呢?学生们便纷纷开始翻查地图,于是,很自然地进入了该章节的学习。再如,在讲巴西一节时,我对巴西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稍作评论,便使学生对巴西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借用诗歌,谜语讲解地理事物

诗歌,谜语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比较特殊的格式、形式。他们能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到《山地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图》时,我选用了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山地气温及热量的垂直变化,这使得地理事物更加直观、鲜明。

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愉快

组织地理知识小竞赛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成功。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地理知识小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学习。例如:讲完行政区域的划分后,举行拼图竞赛,分3个小组,看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正确地完成拼图游戏,学生积极性特别高,准备很充分。在游戏过程中巩固了知识,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合作和竞争意识,又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利用活动,引导愉快的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课成功与否,不只是教师讲得如何,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得怎样。因此,笔者会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是愉快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初一学生,求知欲、表现欲都非常强,如果能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要求,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更进一步。因此,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笔者安排了很多学生能够完成的活动。如制作小地球仪、画中国地图、利用橡皮泥制等高线图等。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作品,及时鼓励表扬。课堂上的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参与,使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快活丰富,学生也易于理解和接受。

加强自身素质,树立“愉快教师”的形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不仅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加强礼仪修养,做到“美其言,慎其行”。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发问,一个循循善诱的举止,甚至整洁、典雅的衣着,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教师要注意精心备课,博览群书,充分准备。课堂上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达到师生间的协调默契,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愉快因素,教师要以宽容、大度的气质融而消之。

通过这次学习,各位老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用知识丰富了自己,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在地理教学中的方法和技能训练。从而为我们的地理教学贡献力量。

9.15地点:本教研组 学习人员:本校地理教师

如何更好地进行评价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评价理念与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相比有显著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重心的过程化等几个方面。

其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最为显著的变化。地理课程标准把地理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关注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的评价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是地理学习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 就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⑴能否充分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搜集与地理相关一手或二手资料;

⑵不仅要看信息的获取量多或少,还要看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何(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

⑶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看地理信息整编的能力,不仅是图、表、文字的转换技能,还要看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科学方法掌握和探索性活动水平的评价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体现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的评价:中国区域地理或世界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最能反映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好坏的章节之一。

三、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水平的评价

“知识是能力、品格、方法的凝结物,知识是形成能力、形成品格、掌握方法的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

1.地理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意义:

学生之间良好的学习合作关系的发展,师生情感的真心相呼,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形成更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和地理学科方面的创造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评价角度与方法:

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一般可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倾向等角度进行;方法上,观察是重要的方式,为使用评语做评价提供依据,教师要把握好语言的使用技巧,多以鼓励、赞许和肯定的语言为主。当然,不是否定适当的挫折教育,设置适当的学习前进路上的挫折,以小组集体的力量解决,也会出现愈挫愈奋的上进势头。

总之,地理学习评价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很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同学一个更科学、更客观、更有利于满足其身心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性的评价,为此也要求我们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贡献我们的力量。

10.26 地点:本教研组 学习人员:本校地理教师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研究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1巧引歌曲。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

2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3巧插趣味故事。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

3、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

第15篇:防火、防触电安全知识技能教学设计

防火、防触电知识技能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掌握一些在家遇到火灾、触电、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防火、防触电、防中毒、防坏人破坏的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地点:教室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 教学流程:

一.小品表演防火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打火警1

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 3.学生列举厨房失火现象 (1)厨房用火时,人离开 (2)购置不合格电器的后果 (3)不正确使用液化气的结果

总结:日常生活中防火知识

(1)同学之间不要随意玩火,或燃烧杂物 (2)要做到人走灯关

(3)不能用明火查找煤气的泄漏外,而应用肥皂火灾涂抹的方法去查找 (4)台灯不要靠近被褥

(5)不要擅自安装铁门将楼房通道、安全出口处封堵

(6)屋内电线太乱或发生问题,不能私自摆弄,一定要找电气承装部门或电工来 (7)拉铁丝搭东西时,千万不要碰附近的电线 (8)损坏的开关应该及时修理或更换,不能将就用

(9)灯头用的软线不要东拉西扯,灯头距地不要太低,扯灯照明时,不要往铁线上搭

(10)大清扫时,不要用湿抹布拭电线各种用电器、电灯和收音机 二.如何点拨打119 1.小品表演 2.总结

(1)要沉着冷静讲清火灾的地点或单位 (2)要讲清楚是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3)要讲清楚是平房还是楼房

(4)报警后要派人在消防车必经路口或村口等候指引

总结:火与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发生火灾或触电,危害人们的生命,我们要小心对待呀。

第16篇:餐饮服务技能铺台布教学设计

餐饮服务技能——铺台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熟练地掌握服务技能是做好餐饮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中餐服务的每项技能和环节都有特定的操作方法、程序和标准,因此要求学生要努力学习餐饮基本理论知识,刻苦训练,熟练掌握过硬的服务技能,做到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本节课属新授课,主要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铺台布的基本技法和要领,起铺路石作用。由于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容易,但要掌握的扎实、过硬并非一朝一夕能见效,因此对教材进行两方面处理:(1)教师边讲边操作演示再收看光碟。 (2)从学生训练实际出发,及时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反复练习,并让其学会在不同场合的灵活运用。

本节课重点、难点: 铺台布的操作程序和要领。

二、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掌握铺台布的方法和要领及要求等相关知识。

(二) 技能目标:

A、能基本掌握铺台布的操作技法,训练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B、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进入角色,在练习中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行业素质。

(三) 情感目标: 渗透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将对客服务的真挚情感融入服务中,培养优质服务理念。

三、教法与学法:

采用演示教学法,以情境练习带动技能学习,贯彻和运用循序渐进及直观性原则,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边练习边理解动作、程序的规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反复训练,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练、互评来不断巩固操作技法的标准化。

四、教学用具/实验用品:多媒体课件、台布、圆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通过创设模拟“职业体验馆”,把学生带入馆中,教师转变为职业体验指导员。学生是体验的学员。通过在体验馆中的活动参与来获取笑脸,换取纪念品。在你们参加各种宴席的时候看到美丽的席面,你们知道是怎么铺成的吗?第一步应该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体会铺台布!

(二)新课讲授:(我知道,我明白)

1、铺台布的方法:

(1)平铺式(演示法) (2)推拉式 (观看视频) (3)撒网式(观看图片) (4)肩上式 (边听边做)

2、铺台布程序:

准备站位→打开抓起→推出 铺台布要求: (1)台布正面向上

(2) 中心线对准主位,十字中心点居中; (3)台布平整。 (4)四边下垂部分均匀。

3、铺台布的要领和要求:

要领:手臂不宜太高,一次定位,减少用手接触台布表面的机会。 要求:中线对准桌子的中线,下垂均匀,平整。

(三)实训环节:

(四)、全课小结:

(1) 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写出本节课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2) 教师全课小结,德育渗透,怎么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第17篇:My new neighbor读写技能教学设计

My new neighbor----读写技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一般过去时态;

2、仿写句子,整合成短文。

教学方法:

1、朗读、问答、讨论、交流;

2、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学习并掌握新句型。

教学重点、难点:

1、动词的过去式。

2、学会运用一般过去时态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1、Students read the new words;

2、Review the grammar: Past tens;

3、Make up sentences by using the new words and the grammar.(这部分起到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作用。主要任务是运用学过的单词和语法知识,既复习了上节课涉及到的词汇,又很自然地进入到今天主要学习目标。)

Step 2 Reading and answering

1、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2、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age careful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

(1)What did the writer see last weekend? (2)What did the new neighbor do? (3)What did the writer do? (这部分利用阅读与问答的方法,复习所学过的单词及一般过去时态。让学生置身语境之中,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所学知识。)

Step 3 Writing

1、Discus in groups:

Topic: (1)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2) How did you do in the past year?

2、Students writer out a short paage about himself/herself.(Mainly about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past time?”)

3、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这一部分的设计属于让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拓展、知识的灵活运用;运用所学词句及语法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通过呈现学生完成的作品,让学生交流,互相点评,取长补短。通过这一写作练习,使学生把所学语言运用于实践当中。)

总结反思: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交流,是学会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听说”是基础,“读写”是提高。古人总结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就充分地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另外,“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新课标更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读、写”结合起来训练,相互促进,提高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朗读、问答、讨论、交流等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使学生能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动词的过去式及一般过去时态),但如果到此为止,不趁机训练,进一步过渡到“写”的训练,就只能使学生停留在读的层面上,理解的深度、广度则受到限制,就达不到写的目的。于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供其练笔。要设计适合多个层次的学生的练习,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想象,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说,读写练习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精心剖析、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逐渐成文,使读写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动。

第18篇: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10)

1. _______________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A.教师素质

B.教学技巧

C.教学技能

D.教学方法

答案【 】

2.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由马斯洛提出的是:

A.需要层次论

B.认知失调论

C.自我效能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答案【 】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下学习方式中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背的是____________ 。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 合作学习

答案【 】

4.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的是_____________ 。

A.先行组织者

B.范例式教学

C.强化原则

D.最近发展区

答案【 】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时,如何判断学生专心听讲:

A.叉臂抱胸,或跺腿颠膝

B.眉头紧锁,摇头挠首或者交头接耳

C.身体后仰,或不自觉摇晃身体

D.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托着腮帮,目光凝视,神情专注

答案【 】

6.分析性提问一般使用哪些关键词:

A.选择、分类、列举、应用

B.阐述、比较、叙述、解释

C.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

D.为什么、什么关系、什么原理、论证

答案【 】

7._____________被誉为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

A.学会交往

B.学会合作

C.学会表达

D.学会评价

答案【 】

8.课堂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

A.组织功能

B.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C.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D.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答案【 】

9.下面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 能迅速无误地 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C(条件) A(对象) D(标准) B(行为)

B.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教师给学生做具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C(条件) A(对象) B(行为) D(标准)

C.依据参考手册,学生能 用正确的格式书写求职信函,无语法错误和拼音错误。C(条件) A(对象) D(标准)B(行为) D(标准)

D.请你 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A(对象) C(条件) B(行为) D(标准)

答案【 】

10.____________是指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以及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等的总和。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A.学情

B.教学情境

C.认知水平

D.教学起点 答案【 】

二、多项选择题(4×5)

1.布鲁纳依据他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答案【 】

2.倾听的全面性是指:

A.倾听方式的全面性;

B.“兼听则明”;

C.倾听内容的全面性;

D.倾听对象的全面性。

答案【 】

3.教学语言首先必须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

A.必须简洁明了;

B.使用当地方言;

C.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国家政策法规;

D.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答案【 】

4.眼神是最具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可以传递出内心深处惟妙惟肖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运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A.注视的方式; B.注视的时间;

C.目光的合理分配;

D.注视的合理。

答案【 】

5.下面有关听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听课者在听课之前不必设定具体的目的和任务。

B.听课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

C.听课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影响听课活动的主观因素很多。

D.听课是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答案【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C】 2 【A】 3 【A】 4【D】 5【D】 6【D】 7【B】10【A】 10【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4×5)

1【ABCD】 2【ACD】 3【CD】 4【ABC】 5【BCD】

8 【A】 9 B】

第19篇:教学技能大赛《秋浦歌》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字词,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的劳动场景。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游戏学生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明确学法 1.板书:秋浦歌

2.明确学法:解诗题→知作者 →释字词→明诗意→悟诗情

三、学习古诗,品读感悟

(一)解诗题 1.学生质疑 2.汇报交流:

秋浦:地名

歌:歌颂、赞美

秋浦歌:歌颂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二)知作者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学生介绍李白

3.教师补充介绍作者

(三)释字词

1.学生初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指导朗读古诗。

3.小组内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

1 / 3

4.交流汇报: ①乱:到处飞溅

②紫烟:冶炼淬火时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 ③赧郎: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④动:荡漾

⑤寒川:冰冷的河水。

(四)明诗意

1.出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

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2.出示“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

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五)悟诗情

1.播放歌曲《劳动号子》,学生想象诗歌画面。 2.引导学生想象工人劳动的情景。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四、感悟写法,品味诗韵 1.学生背诵诗歌。

2.师生共同交流写法、品味诗韵。

①诗歌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你发现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教师小结:诗歌前两句写景,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瑰丽多彩。后两句正面描写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歌曲动寒川”,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在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烘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

五、随堂检测,巩固提升

2 / 3

1.出示智慧岛,学生选择答题。 2.播放歌曲,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歌颂、赞美

热爱劳动

赧郎

乐观向上

不畏艰辛

3 / 3

第20篇:教师招聘面试技能之教学设计

中公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面试技能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本质

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策划,是对学生达成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

对上述定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教什么和学什么,回答的是“我去 哪里”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订(也叫目标设计),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教和如何学,回答的是“我如何去那里”的问题,解决怎样教 和学的问题,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它们都属于达成目标的各个要素);第三个方面是教的怎样和学的 怎样,回答的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的问题,即教学的评价,解决的是教学效果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分类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中公教师考试网

中公教师考试网

一般来说,从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问题来看,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课程(学科)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层面。

课程教学设计,亦称为学科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车学校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设计工作一般需要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共同研究完成,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也就是教案,一般由任课教师完成。

(三)教学设计的过程分析

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阐述、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设计。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应包括∶ 1.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设计过程应该比较全面地分析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及认知与发展特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水平及学习动机等。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的内容主要应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教学内容展示的程序和方式等。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中公教师考试网

中公教师考试网

3.教学目标阐述

教学目标阐述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分析,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标准等要素的确定与阐述等。

4.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

现代教学背景与环境的分析,教与学双方活动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与综合应用等。

5.教学媒体运用

教学媒体运用内容主要包括∶多种教学媒体特性与效果功能的分析,教学媒体的优化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策略与方式的确定等。

6.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学活动信息反馈方式与渠道的分析,教学效果检测内容、检测方式的确定,制定总结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策略等。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二)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学习者要学习什么内容,学习者将出现哪些 学习行为,并为此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和学习者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方法,实施既定的教 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它常以学生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 法,从而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以问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中公教师考试网

中公教师考试网

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教学设计应注重调控和教学评价,不断根据教学过程 中出现的新问题修改程序。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 供依据。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准确地掌握学习者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便于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可以优化效果并提高教学绩效。

(三)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 行,是能够通过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使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选择合适的教学策 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所展示的人格、语言魅力以及表现出来对课堂的游刃有余都给人一种艺术般的享受。要掌握这门艺术固 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却不是几年内所能达到的,尤其是青年教师,而通过教学设计则可以实现新理论、新方法的有效运用。由此可见,学习和 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可促使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也为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地途径。

(四)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中公教师考试网

中公教师考试网

教学设计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鉴别)问题、选 择和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试行方案及评价与修改方案,可见教学设计和传统的备课有明显的差别。在利用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善于发现 教学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谋求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在设计、试行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维习惯得以有效地培养,发 现、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此外,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用于其他相似的问题情境和实际问题。

更多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信息:http://www.daodoc.com/html/jszp/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尽在中公教师考试网

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