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祖父园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1 08:32:3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安宁区刘家堡小学

杨晓玲

1.根据阅读提示自学,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2.精读16自然段,感悟动植物的自由快乐,体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3.课外延伸,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2.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的怀念。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 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走进文本,感悟自由快乐

1.过渡: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划出有关词句,然后写批注。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这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走进童年,自由品悟“我”的自由快乐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近课文3——14自然段,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十五分钟之后全班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如品析“我”是怎么浇菜的?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动作的词和短语“抢,拼尽了力气,往天空里一扬,大喊”。说说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大瓢水落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此刻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把你内心的自由、快乐读出来。

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头发都在滴着水,可你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耍呢!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乱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

接着,让学生通过师生接龙来感悟这份难得的自由: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带着学生漫步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一个可爱、顽皮的“我”。说出只要“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必担心有人责怪。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祖父的园子里“我”完全是自由快乐的。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就拿一个“自由快乐”来说,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字、词、句中体会到,有的甚至可能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验。因此在让学生自由品悟之后,我组织学生来交流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我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将是最活跃的。

3.师:过渡: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由 快乐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

1.过渡:仅仅是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吗?还有什么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请你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

2.指名读第16自然段

哪些都是自由的?还有哪些是自由的?

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黄瓜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玉米愿意______就______,它若愿意______,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______,一会______,一会又从______。

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我就是倭瓜,我愿意______就______;我就是玉米我愿意_____就_____;我就是黄瓜,我愿意______就_______。我就是蝴蝶,我一会儿______一会儿______。

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我要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

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呀!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呀。

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是否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吗?

小结:多么渴望这样的园子里的生活呀,这哪里是一座园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如果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课堂上教师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通过自由读、三次引读、想象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学习表达运用。进一步理解了,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快乐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快乐,这种表达方式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过渡: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2.课件出示一段有关作者的资料。

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阅读了资料,联系全文,你觉得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将出示一段有关萧红的资料,通过资料与文章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来体会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眷恋

怀念

(五)布置作业

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并写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学习完一篇文章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学习的开始。特别是在新课程大力推崇广泛阅读的今天,对于这样一篇节选文章,我们更应义不容辞得带领学生阅读原著。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引用著名作家茅盾的话:《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外读一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并写读书笔记。进而引领学生课外去阅读走近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

四、说板书

自由

快乐

祖父的园子

眷恋

怀念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涵盖了本文的两个要点:1.园子带给我的是快乐和自由2.透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板书简洁,精练,让人对课文内容及主题思想一目了然。

推荐第2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介绍作者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四、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3、请默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五、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诵下来。

六、课外延伸

师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七、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推荐第3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二、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引读第二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3、自由读第13节。

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4、仔细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词句,可以划下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句式有„„就像„„似的„„,„„愿意„„就„„,一会„„一会„„)

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品析,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

(第12段:我是怎么浇菜的?读读课文,找找描写我动作的词“抢拼尽了力气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把水往天空里一扬,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大瓢水冲下来,你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你的心里呢?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头发都还在滴着水,可你却看着祖父傻傻地大笑呢,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尽了力气在玩呢!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淘气的乱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乐的时光。)

3、小结: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种,我就瞎闹,祖父铲地,我就乱勾,祖父浇菜,我就乱闹,漫步在园中,我们看到,无论我想怎么样,就——,想做什么,就——我完全是——。

四、感悟自由的源泉。

1、其实,我在园中做过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大蚂蚱,把腿用线绑上,过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了一只腿,而蚂蚱不见了。我曾经在祖父拔草时,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开的玫瑰,红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还以为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气传得远呢!

2、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3、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指导读句子。

祖父的笑中有慈祥,祖父的笑中有疼爱,祖父的笑中有教育,祖父的笑中有宽容。祖父的笑和爱一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课件出示)

五、抒发对自由渴望。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配乐引读)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愿意„„就„„想„„就„„

六、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

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课题。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

祖父的园子

爱 自由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本文节选自小说却没有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倒更像一篇散文。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找出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

2、品味细节,感受情境。

文中“我”和祖父在园中劳动的情景作者采用叙述的话语,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推敲,往往一个简单动作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文中祖父的“笑”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言语表达的生长点,从这个“笑”字中我们可以读出祖父的爱、和蔼、慈祥、宽容、童心、对孙女的教育,把这个“笑”字读活了,祖父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我们就会自然进入课文叙述的情境。

3、关注表达,学习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对于特别的语句反复品读,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联系原著,适度拓展。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要将学生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推荐第4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运用拟人、排比,语言整齐而优美。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原著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祖父的园子》,本文作者萧红(PPT出示萧红图片)。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呼兰河传》的开头(PPT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八十岁了。 ——选自《呼兰河传》),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童年,来到这呼兰河小镇,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走进祖父,感受慈爱。

1.师: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在这新鲜漂亮的园子里,“我”和祖父是怎样生活的,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默读4-15自然段,你的眼前会浮现出许多有趣的画面。选取你最喜欢的画面,“我”和祖父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学生默读、勾画、写感受,同桌之间交流,师提示:尤其要看看别人的批注。

3.全班交流,过渡:你觉得哪个画面最有趣,使你读着读着就笑了?

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1)师: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我”在学祖父)“我”好像是祖父的什么?(“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老的干什么,小的就跟着干什么,多有趣呀!

(2)师:这相似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再找找看。(学生全部找出后,PPT出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生接:一首小诗)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萧红对祖父的依恋)

(3)师: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这首小诗,行吗?我读祖父,你们读小萧红,怎么样?读完PPT上出示的小诗,师接着读:祖父喝口水,生接——(我也喝口水);师:祖父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生接——(我也做下来休息一会儿);师:祖父抽袋烟,生哈哈大笑,不再接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萧红的那种快乐,当然也完成了儿童诗的创编。)

交流二: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很像狗尾巴。 (1)师:读着这段文字,祖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宽容、慈爱、有耐心)萧红呢?(调皮、快乐)

(2)学生在谈感受时,可能会抓住“慢慢地”体会祖父的耐心,“抛”感受萧红的生气。

(3)师: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如果我们这样做,大人肯定会怪我们的。祖父责怪她了吗?(没有)祖父的表情就一个字——笑,我们把这一部分描写祖父的笑都找出来。(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这一次又一次笑容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的什么?(宽容、慈爱)

(4)师: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要分工,我读谁呢?(祖父)那你们就全做我的孙女儿吧!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读后,师:哎,明明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都是我给惯的呀!

交流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下雨啰!下雨啰!”

(1)师: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感受萧红的调皮、快乐)

(2)师:想象一下,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心情是怎样的?我找一位同学读读这一部分,再指一生:你想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快乐)

(3)师:水会落到哪儿?(花草、萧红身上、祖父身上)追问:祖父会生气吗?(当然不会,把谷穗割掉祖父都不会生气,还有什么能让他生气呢?)

4.领会写法。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园子中的萧红是怎样的?(板书:自由快乐)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叙事抒情。(板书)

三、走进园子,感受自由。

1.师:自由快乐的萧红眼中的园子是怎样的?自由读读

16、17自然段。不知你们有没有发觉,有一个自然段,特别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PPT出示17自然段)

2.师:这段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份自由自在,是哪一句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谁愿意来读读?(生读)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指导朗读。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太阳也不知道。

(1)师:这几个自由的句子还很特别呢,咱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愿意„„就„„)不要小看这个“就”,一个小小的“就”,自由就全出来了,不信我们就来配合配合,我读“愿意”部分,你们读“就”的部分。

(2)师:我们也来写写这样的句子。(PPT出示:蟋蟀愿意 就 ;蜜蜂愿意 就 ;我 就 。)学生练说。(“我愿意 就 ”部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萧红的做法。)

4.领会写法。师:难道作者仅仅是在倾诉园子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板书)

四、再进园子,体会萧红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1.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自由,最最关键的是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所以题目是“祖父的园子”。)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

2.(PPT出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师深情朗诵。

3.师:孩子们,学到这儿,你们觉得萧红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萧红的童年果真那么幸福吗?《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老师从小说中选取了两段话,我来给大家读一读。(PPT出示,音乐响起:祖父非常的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父亲的冷淡,继母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

4.(PPT出示赏析过的精彩语句)

师:孩子们,萧红的一生是寂寞的,她只活了31岁,她短暂的一生受尽了来自家庭、社会的太多屈辱与磨难。父亲冷漠无情,继母恶言恶色,只有祖父给了她温暖和爱。祖父去世后,她对这个家庭已没有丝毫的眷恋,毅然离家出走。当她走投无路、孤独寂寞时,她想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学一学慈爱的祖父呀——(生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遭到丈夫抛弃、悲痛欲绝时,她想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理直气壮地和祖父闹一闹啊——(生读:拔草的对话。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饱受疾病纠缠、弥留之际,她想到的还是——(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开心地喊一声——(生读:下雨啰!下雨啰!文字逐渐消失)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熟悉的画面,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师: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萧红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生她养她的呼兰河。孩子们,去读读《呼兰河传》吧,它一定会把你带进萧红真正的内心世界。

推荐第5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略读整合课

《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领略祖父园子和儿童诗的魅力,感受童年的情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案 教学时间:1课时

一、依据提示

自主学习

(播放歌曲《童年》)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在人生的长河里,这是一段最美的时光。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故事。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二、聚焦重点 互动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品读体验 感悟表达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在祖父的园子的童年无忧无虑,快乐幸福,在诗歌里的童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再一起看一看儿童诗两首。

四 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

1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作业布置

童年是一副美丽的画卷,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儿童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你们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试着写一写,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推荐第6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 父 的 园 子》教学设计

镇巴县永乐镇中心小学 李时森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祖 父 的 园 子》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她《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2、介绍《呼兰河传》(出示课件)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归纳学生的发言)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3、认读生字(出示课件)

4、读词语(出示课件)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出示课件)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①“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②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3).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出示课件)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 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这些句子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排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3.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顾全文,领悟写法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呢?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怡?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好玩 快乐祖父的园子

美丽

自由

热爱 怀念

推荐第7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心灵的花园

——《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生命的园子

作者采用白描的写法,如数家珍似的将园子里的所有东西一点点地描摹与刻画,而这一切东西在萧红笔下似乎都有了光泽与灵性。

这个园子里有诱人的蜂蝶,有神奇靓丽的榆树,活泼可爱的倭瓜、玉米„„在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可以说,这个园子既是一个自由的天堂,又是“快乐”的泉源。

在这里,我可以与祖父快乐地游玩,可以随意地瞎闹、乱闹;在这里,留下了太多太多我和祖父的欢笑声;在这里,留存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也是唯一美好的记忆„„

本文以散文的行文特点,诗化的语言,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再现自己曾经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

另一方面,从本文的出处以及作者的身世背景来看。

本文选自萧红绝世之作《呼兰河传》中的第三章。这一章中开始出现整本小说中的第一个正式的人物——“我”的祖父。《呼兰河传》写成与1940年左右,这时,萧红作家因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阔别自己的故乡十几年了,此时,她身处异乡,感受着祖国正在遭受着战争的灾难。带着国破家亡的忧伤,再加上自己贫病交加,内心涌现出一个女性作家的片片柔情——这个时候,她更希望自己能在心灵上得到精神的慰藉。而在她的记忆中,给过她最美好的温情记忆的,无疑就是自己的祖父。

可以说,萧红作家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坎坷艰辛来形容。不管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但是,这篇课文中,我们读到的却只有自由、快乐。以及那个慈祥、和蔼、爱笑有耐心的祖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是作者。

从本单元看本文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单元的专题是“美好的童年”,取材都是以童年的视角,关注童年的生活。每篇课文都洋溢着童年的纯真与美好。所以,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应该是这个单元教学目标之一。从表达角度关注,应该要学习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叙事以及写景的过程中的一种表达。

回过头来看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本文的教学内容可从以下角度构建:

1、

2、学习归纳梳理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围绕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自由与快乐,在此过程中,指导读好课文;

3、

4、品味课文17自然段,迁移学习作者典型写法;

联系《呼兰河传》,尝试从一段话到读懂一篇课文,到读一本书,到读一个作家。

理念支撑

1、长文短教: 文本信息的梳理归纳 关键内容的品味迁移 一课一得

2、一篇课文 一本书 一个作家

3、言语的关照以及迁移运用——语用

4、学本:单元教学维度 文本教学价值维度 学生已有知识维度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梳理归纳,理清课文内容;

2、通过品读第17自然段,体会自由、快乐的情感,迁移作者写法,想象练笔。(重点)

3、由园子中的自由快乐生活出发,猜想、了解萧红以及其《呼兰河传》,引起孩子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版块构建 板块一:揭题导入

1、出示:《祖父的园子》

2、引导质疑:预设:园中有什么,在园中做些什么 , 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

板块二:整体感知:自由快乐之园 默读课文:

1、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又在园子里做些什么?请你拿起笔圈出相关的词语。

2、交流明确: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 为什么?

板块三:品读自由之园,快乐之源

1、自由读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最能读出这个园子里那自由的味道。

2、交流,重点交流体会17段。

(读出自由、快乐的味道)

(1) 指导朗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

① 指名读:谁能读出这份自由?②齐读;③师生配合读;④配乐朗读

3、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板块四:迁移练笔

1、创设情境练笔:

这个自由的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请你仿照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写下面这些小动物在园子里的自由生活。

小蚂蚁、蜘蛛、蚂蚱、青蛙、蜜蜂、麻雀„„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交流小结: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板块四:回归园子,体会快乐

1、引导质疑过渡:怪不得,作者叫这个园子是“祖父的园子”。怪啊!

2、朗读: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摘花,我就摘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小白菜,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3、明确:( )拔草 ( )种菜 ( )铲地 ( )浇水

(感受 我的淘气、顽皮 祖父的慈爱、宽容、爱笑)

4、出示作者原作中的句子:

“„„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板块四:生命的园子

1、有这样的祖父,有这样的园子,有这样的童年。猜想一下,萧红的一生应该是怎么样的?

2、出示:

萧红的命运十分坎坷,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离家出走,颠沛流离和生活窘迫占据了她大多数的时间。1940年,萧红客居香港,一方面贫病缠身,另一方面祖国、家乡正处于战争的痛苦之中,在这样的境况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不久后,萧红在香港去世。可以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绝世之作。

3、有什么问题? 相信你能在《呼兰河传》中找到答案。

3、出示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

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就没有了。 我所写的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 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作业:必做:阅读《呼兰河传》第三章

选作:阅读《呼兰河传》其他章节

板书: 祖 父 的 园子

自 由 快 乐

推荐第8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博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全班跟唱《童年》。

2、板书:祖父的园子

3、展示学生收集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通顺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作者回忆了在祖父园子里的哪些情景?

三、自主学习。

出示问题:认真的阅读课文,想想祖父的园子留给你的印象怎样?

四、合作学习

出示问题:作者在园子中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段落,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2、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的成果。

4、小结并随机板书 a、漂亮的园子。 ①读

1、2自然段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什么都有的,昆虫丰富多彩、可爱、充满生机、热闹、美丽的园子。) ②指导朗读。 b、自由的园子。 ①读17自然段。

②读“花开了,……似的”指导朗读,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一切都( )。 ③指导写法 c、快乐的园子。 读5-12自然段

五、总结、学生谈学习收获

六、练笔: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片段。

七、板书设计

7 祖父的园子 漂亮

自由

快乐

7 祖父的园子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轿堇锬昧艘桓龉人耄?对兜嘏赘?娓福?担骸罢獠皇且谎?穆?”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蜻蜒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蜒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推荐第9篇: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

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⑴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⑵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⑶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⑷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⑴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B、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D、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②讨论: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⑶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A、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C、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D、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E、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F、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

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

推荐第10篇:祖父的园子设计理念

7*祖父的园子

执教:三明市梅列区青山小学叶金菊

指导老师: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程少波

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吴丽芳

设计理念:

“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如是说,根据《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本课我们把握好教法上的“粗放”, 设计力求简约而不简单:从整体把握,大胆取舍,抓重点段教学,突出开放、自主实践阅读的特点,采用三个教学模块:一读扫除字词障碍;二读教给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三读关注文本语言及表达方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对话,在读中感悟、批注,充分发表充满个性的感悟,教师更关注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结合预习,能认读“蚂蚱、倭瓜”等词语,读通课文。

2.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3.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自身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走进文本,感受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快乐、爱,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反复”等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课余都玩些什么?引出QQ农场

(出示图片:玩过吗?喜欢吗?为什么?)

一、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聊了QQ农场,现在,老师要领大家走进著名作家萧红笔下的——祖父的园子。(读题)

1.出示:倭瓜黄瓜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看这两个词语,谁来读一读?

小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这样预习才充分。

小结:“瓜”的读音规律。

2.检查自然段序号

师:同学们,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9)(幻灯片出示相应段落)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预习,是教师们的常规做法。授课教师有选择、有重点地从“读音”及“自然段序号”等方面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查,既更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又有机地融入了新知识的教学。)

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祖父的园子》,那我们就要弄明白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对吧?接下来,老师要大家浏览课文,你们知道什么是浏览吗?

师:对,浏览,是一种到课文里去提取信息的读书方法。可以扫描,可以跳读,还可以一目十行地读。会吗?试试看,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思考: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概括地说说。

指名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生机勃勃、五彩缤纷、快乐、自由)。

师:这是我们通过浏览,对这个园子的感受,都不错。我们一起说—— 生:美丽、生机勃勃、应有尽有、五彩缤纷、快乐、自由的园子。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要教给学生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本环节让学生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提取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师:那么,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请你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一些句子,然后把这些词语写到句子的旁边,这就叫做批注,明白了吗?

生自主画句子。

(一)走进文本,感受园子的美丽

师:好,找到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的?

出示: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师:你在旁边写的是什么词语?还可以写什么词语?(美丽等)

第一自然段,还让你有什么感受?(生机勃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白作者萧红通过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告诉我们,祖父的园子就是一个——(指板书)

美丽、生机勃勃、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的园子。

(二)感受园子的自由和快乐

1.感受景物的自由

师:那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说是“快乐、自由”的园子?

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你把这一段话都读完了,特别从哪儿感受到自由?

生:愿意„„就„„

师生合作读

填空读

师:为什么这么长的一段话我们才读了两三遍就把它大致地记下来了呢?(板书:反复)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自由,快乐)

师: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 配乐读

2.感受我的自由和快乐

师:那么,园子里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我的自由的?

交流

出示:愿意„„就„„

师:让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子,用反复的句式来说一说,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愿意追蜻蜓——就追蜻蜓,愿意捉绿蚂蚱——就捉绿蚂蚱,愿意采一朵倭瓜花——就采一朵倭瓜花,多么自由,多么快乐!

表演读浇水一段

师:小作者还可能做些什么事?谁再接着往下说。

生:我愿意翻跟头就翻跟头

生:我愿意„„就„„

师:这样的事说得完吗?是啊,千言万语可以汇成这样一句话:

出示:“我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我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

师:这就是一个自由的、快乐的园子!(板书:自由、快乐)

(三)感受祖父的爱

师:既然这是一座自由快乐的园子,为什么作者不用《自由的园子》或《快

乐的园子》做题目呢?

小结:祖父是爱我的,但不是溺爱,我做错了事,祖父会教育我。不过,祖父始终在笑着、耐心地教育他的小孙女,丝毫没有生气。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祖父?

师:是啊,这样的祖父带给我浓浓的爱,所以这更是一个——爱的园子!(板书:爱)

师:让我们充满爱意地(深情地、充满怀念地)读课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地读书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将学习引向深入。本环节问题设置简明扼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静心读书、用心默想,学习与实践阅读方法,教师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1.师:这也寄托着萧红对祖父的爱。了解萧红吗?我们四年级时学习的《火烧云》就是她写的。她的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但是后来的生活却很坎坷,所以萧红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生活,写成了一部童年回忆录,这本有名的书叫——(课件呈现)

生:《呼兰河传》。

师:建议大家课后找来这本书,看过之后,对作者会有更多的理解。

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课前聊到了QQ农场,你觉得这两座园子相比,你更喜欢哪座园子?

师:同学们,我们读书,不仅要走进课文,还要学着走出课文,跟自己的生活相结合,有自己的思考。这是老师读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退出QQ农场,

关上电脑,

和家人一起,

走出四面水泥的墙。

在明晃晃的阳光下,

建一座,

我们,

自己的园子。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可以是一首诗,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一种文化生活,是读那些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是进入到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思考的行为。”本环节通过与课前谈话内容的照应,使整堂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重要的是

促使学生对当下生活状况做一种朦胧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呼兰河传》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写写自己童年的趣事。

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板书设计:

7.祖父的园子

自由

快乐

反复

第11篇: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4)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16—17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引读(17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_________;鸟飞了,就像__________;虫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这

2 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3  激发兴趣,走进作者。

你对萧红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萧红。

师: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初读课文,走进园子。

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形容词回答) (生: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品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

师:课文的第

1、17自然段写了园子。(感受园子的自由)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指名读 b推荐读 c评价读

d为什么读得好?

e这是怎样的画面?(边读边想画面) 师引读:这花园里有„„(生读) 2学习第十七自然段

a指名读,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B作者怎样写出园子的自由? 引读:一切都活了,花开了„„

c分析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进行小练笔。(模仿写句子) 师:这一切都是自由的。

引读: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开了„„

d倭瓜、黄瓜、玉米呢?(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e齐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怕上房„„太阳也不知道。”从“愿意”中感受到了什么?

f举例(哪些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g分析动植物的自由与我童年自由的关系。 h分析写法(借物抒情)

i让我们一同走进园子,一同感受萧红的那份自由吧! 引读:一切都活了,花开了„„ 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开了„„ 

4 师:在作者萧红心中,倭瓜、黄瓜„„是有灵性的,自己为自己做主,是自由的快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由着自己性子生长,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种感受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分不开。

再次引读:一切都活了,花开了„„一切都是自由的,花开了„„ 让学生充分感受动植物的自由与我童年自由的关系。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都是自由的。

四、品读课文,感受“我”的自由。学习第4—15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自由。

园子是自由的,在园子里,萧红同样是自由的,因为祖父给了她自由。请默读第4—15自然段,从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我的自由?

交流讨论: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

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b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

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

c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怎样铲地的呢?引导学生抓住“爬在地上”、“乱勾一阵”两个词,用心读一读。

d抢水瓢浇菜。

我们可以发现,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是自由的 。

五、总结升华。

师: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

1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小练笔。(请用上“想„„就„„愿意„„就„„”) 2为什么课题叫《祖父的园子》? 3补充萧红的资料。

《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六、走进原著。

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七、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园子的自由:动植物

比喻 排比 拟人

我的自由:栽花 拔草 种小白菜 铲地 浇菜

5 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在教学课文时,我从介绍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 激情导入: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一、走进园子,初步感知园子的自由

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通过初读很容易就能感知这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园子。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如: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二、深入园子,感知动植物的自由和我身心的自由

我让学生先学习第一和第十七个段落,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和想象画面中,在一次次的小练笔中孩子们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受到园子的活泼、快乐和灵动。在作者萧红心中,倭瓜、黄瓜„„是有灵性的,自己为自己做主,是自由的快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由着自己性子生长,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种感受与作者快乐的童年分不开。通过交流讨论: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我们可以发现,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都是自由的 。孩子们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劳动时的那份自由和快乐,情不自禁为萧红和祖父的这份纯真亲情而感动。

三、课堂小练笔,走进童年,共享自由的阳光

学习第十七自然段时,朗读感悟 “一切都活了,花开了„„”分析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进行本课的第一次小练笔。在学习“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怕上房„„太阳也不知道。”后,举例:哪些动植物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进行本课的第二次小练笔。在总结升华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第三次小练笔: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请用上“想„„就„„愿意„„就„„”)这种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这种句型的把握,又能充分体会到萧红那颗充满自由的童心,让学生与作者快乐共享。

四、走进原著,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童心

最后我简单补充萧红的资料,《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想让学生通过这些能对作者如此眷恋故土与怀念祖父的认识会更深刻与明白,祖父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心灵中唯一温暖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6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活。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樱桃树,明是没有结樱桃,就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李子树是半死的样子了,本不结李子的,就偏去找李子。一边在找,还一边大声的喊,在问着祖父:“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祖父老远的回答着:“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 再问:“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祖父说:“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我一听了这后,明明是嘲笑我的话,于是就飞奔着跑到祖父那里,似乎是很生气的样子。等祖父把眼睛一抬,他用了完全没有恶意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而且是笑了半天的工夫才能够止住,不知哪里来了那许多的高兴。把后园一时都让我搅乱了,我笑的声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第12篇:祖父的园子

探究、思考、感悟

1、探究: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的园子。(快速浏览课文,吧相应的句子划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相应的词语)

2、思考: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出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为什么作者单单把这件事写得最具体呢?

3、探究: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正是源于这份自由。那么课题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园子”呢?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叫了,就像()。

2、“园子里是自由的。”按要求分别找一个能表达出自由的句子抄下来。 “我”:()植物: ()动物:()

3、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心目中,园子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吃黄瓜、()。园子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园子是自由自在的:()。

第13篇: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南园小学:叶琴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予作者的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现在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阅读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了。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文章中有许多地方是对园子里的动物和植物进行描写,学生应该从中感受一它们的自由,如果结合一些资料背景的话,应该能够感受到这是在借景抒情,更多的是表现作者是自由的,尽而在分析园子里的快乐时,可以体会到这一切都是祖父给他带来的,也正因为此,作者在祖父去世后,十分怀念祖父,体会文章中心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作者起题的用意和中心,而在对文章的学习中,也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2.作者介绍和《呼兰河传》介绍

3.检查预习: 出示:学生发现分别为动物、植物和人做的事三方面的词。 (再由同学补充一个) A: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蛐蛐) B:玉米、倭瓜、韭菜、谷穗。(黄瓜) C: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栽花)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导语: A:萧红曾在《呼兰河传》的结尾这样说:“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指导读好: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出示课件) B: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怎样的园子呢? 1.师指导生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

预设:样样都有的园子、自由的园子、快乐的园子 3.教师相机板书并小结。

三、文本探究,感悟自由快乐的园子。

导语: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出示课件:学生自主学习,圈点批画,探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文字,写出了这样的园子。

1.细读园中之物,感受园中“之美” 出示第一段: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第一部:(从三个方面体会“样样都有”) 说A:(1)祖父的园子“样样都有”都有什么呢?(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2)昆虫“样样都有”,还会有什么?(学生拓展蚂蚁、瓢虫、飞蛾……) (3)生读: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昆虫”样样都有) 读B:(1)还有什么“样样都有”?(颜色“样样都有”) (2)学生找出颜色的词语(白、黄、大红、金、绿) (3)生读: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颜色“样样都有”) 演C:还有什么“样样都有”?(形态样样都有)指导读出好形态句子 第二部:(感悟写法) 导语:这个大花园里动植物的种类、颜色、形态一个都不少呀,来,让我们连起来再读读这样样都有吧…… A:师引读第一段: (1)祖父的园子里昆虫样样都有——(生接读) (2)颜色样样都有——(生接读) (3)形态样样都有——(生接读) (4)师:祖父的园子可是一个大花园!——花园呀?花呢? 引导体会利用蝴蝶蜻蜓写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5)小结:侧面描写 B:配乐读第一自然段

C:总结: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读了《呼兰河传》称赞道,这是一幅多彩的风景画! 这样应有尽有的园子又叫人怎能不怀念呢? 难怪作者这样说道: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2.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自由”

导语:这些景物带给萧红的不仅是“样样都有”还是——自由的。 哪句话直接点出“自由”? 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A:分析 “三活”,体会园子里的自由。

提问: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 (1)花活了,什么样子?

出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指导学生朗读 师小结:在萧红眼中,这些花已经像人一样有感情,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 (2)鸟活了,怎么样?

出示: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指导朗读。 (3)虫子活了,怎么样?

出示: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拓展:听,虫子说什么呢?)学生拓展想象并朗读 B:朗读“三活”,体会园子里的自由。 (1)个体朗读。 师: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 (2)指导朗读。

师: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课件变成诗的形式) C:分析“倭瓜、黄瓜、玉米”的句式,体会园子里的自由。 (1)师: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倭瓜、黄瓜、玉米) 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2)指导学生读好,体会自由。

(3)引导发现“愿意……就……”的 句式,并体会好处。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愿意……就……)画出来 师: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倭瓜……自由生长的样子) 师:对比第一自然段,萧红为什么不写他们长什么样呢? (想体现“自由”这一主题) (4)小结写作方法:根据中心选择材料(板书) D:朗读“倭瓜、黄瓜、玉米”的句式,体会园子里的自由。 (1)感受形式,体会自由。(指导读) 导语: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 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 师: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接)就爬上架, 师: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

师: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 师:愿意结一个瓜—— (生接)就结一个瓜。 师: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 师: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2)抓住心情,体会自由。(指导读)

导语: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

再读这段看似有些“重复”内容,此时你会有一种怎样的的感受? 师:作者表面上来看这是在写景物,其实则是在借助景物来抒发? 写法小结:借景抒情

(3)指导背诵。(出示课件) E:整段感悟,小结自由。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园中的一切在萧红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

其实,在园子里谁才是最自由的?(萧红) (2)师:因为萧红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 在萧红的眼里,园子是自由的,园中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 虫子是——

倭瓜是——

黄瓜——

玉米是——

蝴蝶更是——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架子上长的,在作者的眼里, 一切都是——自由的。

3.品味园中之“趣”,感受祖父的爱 A:感知中心句。

师:最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更是(出示变化了的中心句)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B:梳理趣事。

师:她都做了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4节,并用上“祖父____,我也_______”这样的句式, 说一说萧红在园子做了什么。

师生接读(师读出语速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读好) C:详写与略写。

师:在这些事中,哪些事你觉得最有趣?(学生随意说) 师:没错,其实萧红印象最深的那件事也就是——铲地,详细写的也是它。 D:指导学习详写,出示铲地部分。

(1)分角色朗读。生生评价“祖孙俩”朗读是否到位。 教师指导语气: (“我”没有提示语,联系上下文感受“一本正经”而祖父三次笑体现了“爱”) (2)你看出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师指导联系当时环境,谷穗对家里的重要性,再看祖父的笑 (慈爱的、疼爱孙女的) E:园中之“趣”的小结: (1)慈爱。

师:我犯了这样大的错,爷爷都能一笑对待,都能够宽容,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宽容和原谅吗?所以说这是一个——慈爱的祖父 (2)疼爱

师:萧红在犯了错的情况下都能感受到快乐,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她感受到快乐呢?所以说这是一个——疼爱孙女的祖父,所以萧红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写得特别详细。 (3)想念。

师:难怪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

(出示课件)“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4)怀念。

师:祖父的笑让萧红倍感亲切、温暖,祖父的笑无时不在。 当我把菜种踢飞的时候,祖父在笑。(出示课件)

当我——

指名说。 (5)生华感情。

师:因为慈爱,所以想念,因为疼爱,所以怀念。

师:同学们,看起来是祖父的笑令萧红难忘,其实是祖父蕴含在笑中的爱让作者怀念啊。

再次出示:难以忘却,忘却不了……

四、探究题目,回览全文

为什么以“祖父的园子”为题?(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

师指导学生体会这几个样样都有与快乐、自由、慈爱等之间的联系。

再去体会作者之所以用祖父的园子为题的用意。

师:萧红一生坎坷,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重男轻女,对她极其严厉,继母对她更是百般排挤,祖母有洁癖,不喜欢小孩子。 师:对她很冷淡,唯一疼爱、呵护她的,只有祖父。

师:长大以后,经历千难万苦的萧红,每当忆起祖父,想起祖父那个大园子,萧红就充满了温馨、幸福。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再问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你会说——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1.推荐《呼兰河传》

2.出示一个小故事朗读体会及图片。板书:祖父的园子

样样都有的园子

侧面描写

自由的园子

借景抒情

快乐的园子

详略得当

(

)的园子

第14篇:小学课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作家萧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写了《祖父的园子》。在这座园子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园子。齐读课题

二、感受我之快乐

1、师:在这座园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的哪件事最最有趣?

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件趣事:

⑴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你体会到什么?淘气、调皮。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有时不但菜种被我踢飞了,甚至连鞋子也跟着一起踢飞了。

通过男女生分读体会我和祖父的亲密。

⑵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体会天真,傻的可爱。)

⑶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仔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边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联系小猫钓鱼小猴子下山 体会有趣,你讨厌她吗?)

⑷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指导朗读,下雨了!下雨了!体会快乐。你又看到怎样的情景?可她还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师:过渡: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

师:仅仅是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吗?还有什么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请你在文中找一找。

交流:

重点句子(园子的):

1、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出示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作者更喜欢啦,这不她正得意地向你炫耀呢!

指名读,你不得意,你为什么这么得意?(美、生机勃勃)一起美美地读。

2、根据回答出示第13自然段: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哪些都是自由的?还有哪些是自由的?

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出示图片。

引读:

我就是倭瓜,我愿意______就______;我就是玉米我愿意_____就_____;我就是黄瓜,我愿意______就_______。

出示组图:我就是______,我愿意______就_______

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练说:

我也是自由的,我要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

再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呀!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呀。

3、出示画面,播放背景音乐:

师:嘘!我玩累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此时她正做着甜甜的美梦呢,她梦见了______

师: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是否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吗?

师:多么渴望这样的园子里的生活呀,这哪里是一座园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板书:

乐园

三、品悟祖父之爱

那么是什么给了我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找找文中描写祖父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爷爷?

(勤劳──培育庄稼,慈爱宽容──从不责备。)

师:文章中有好几处写到了祖父的笑,请看课文插图你从祖父的笑中读到了──。

(笑中的慈爱、包容、呵护。)

师:是呀,有了祖父的爱,这座园子才会充满生机,充满乐趣,所以在我眼里──-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板书:

爱园

四、总结

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象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读着这句话,有什么东西深深地触动了你吗?

这是一座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这祖父的园子怎不令她难忘呢?

板书:

家园

课后请继续走进萧红,走进她的《呼兰和传》,下课!

第15篇:课文《祖父的园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课文《祖父的园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祖父的园子》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

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的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她《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1、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2、介绍《呼兰河传》(出示课件)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归纳学生的发言)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3、认读生字(出示课件)

4、读词语(出示课件)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出示课件)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

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①“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②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3).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出示课件)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 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这些句子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排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3.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顾全文,领悟写法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呢?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怡?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二、课文《祖父的园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运用拟人、排比,语言整齐而优美。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原著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祖父的园子》,本文作者萧红(PPT出示萧红图片)。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呼兰河传》的开头(PPT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八十岁了。 ——选自《呼兰河传》),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童年,来到这呼兰河小镇,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走进祖父,感受慈爱。

1.师: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在这新鲜漂亮的园子里,“我”和祖父是怎样生活的,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默读4-15自然段,你的眼前会浮现出许多有趣的画面。选取你最喜欢的画面,“我”和祖父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学生默读、勾画、写感受,同桌之间交流,师提示:尤其要看看别人的批注。

3.全班交流,过渡:你觉得哪个画面最有趣,使你读着读着就笑了?

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1)师: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我”在学祖父)“我”好像是祖父的什么?(“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老的干什么,小的就跟着干什么,多有趣呀!

(2)师:这相似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再找找看。(学生全部找出后,PPT出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生接:一首小诗)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萧红对祖父的依恋)

(3)师: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这首小诗,行吗?我读祖父,你们读小萧红,怎么样?读完PPT上出示的小诗,师接着读:祖父喝口水,生接——(我也喝口水);师:祖父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生接——(我也做下来休息一会儿);师:祖父抽袋烟,生哈哈大笑,不再接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萧红的那种快乐,当然也完成了儿童诗的创编。)

交流二: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很像狗尾巴。

(1)师:读着这段文字,祖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宽容、慈爱、有耐心)萧红呢?(调皮、快乐)

(2)学生在谈感受时,可能会抓住“慢慢地”体会祖父的耐心,“抛”感受萧红的生气。

(3)师: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如果我们这样做,大人肯定会怪我们的。祖父责怪她了吗?(没有)祖父的表情就一个字——笑,我们把这一部分描写祖父的笑都找出来。(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这一次又一次笑容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的什么?(宽容、慈爱)

(4)师: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要分工,我读谁呢?(祖父)那你们就全做我的孙女儿吧!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读后,师:哎,明明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都是我给惯的呀!

交流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下雨啰!下雨啰!”

(1)师: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感受萧红的调皮、快乐)

(2)师:想象一下,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心情是怎样的?我找一位同学读读这一部分,再指一生:你想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快乐)

(3)师:水会落到哪儿?(花草、萧红身上、祖父身上)追问:祖父会生气吗?(当然不会,把谷穗割掉祖父都不会生气,还有什么能让他生气呢?)

4.领会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园子中的萧红是怎样的?(板书:自由快乐)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叙事抒情。(板书)

三、走进园子,感受自由。

1.师:自由快乐的萧红眼中的园子是怎样的?自由读读

16、17自然段。不知你们有没有发觉,有一个自然段,特别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PPT出示17自然段)

2.师:这段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份自由自在,是哪一句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谁愿意来读读?(生读)一切都活了,哪些

事物活了?(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指导朗读。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太阳也不知道。

(1)师:这几个自由的句子还很特别呢,咱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愿意??就??)不要小看这个“就”,一个小小的“就”,自由就全出来了,不信我们就来配合配合,我读“愿意”部分,你们读“就”的部分。

(2)师:我们也来写写这样的句子。(PPT出示:蟋蟀愿意 就 ;蜜蜂愿意 就;我 就。)学生练说。(“我愿意 就”部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萧红的做法。)

4.领会写法。

师:难道作者仅仅是在倾诉园子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板书)

四、再进园子,体会萧红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1.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自由,最最关键的是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所以题目是“祖父的园子”。)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

2.(PPT出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师深情朗诵。

3.师:孩子们,学到这儿,你们觉得萧红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萧红的童年果真那么幸福吗?《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老师从小说中选取了两段话,我来给大家读一读。(PPT出示,音乐响起:祖父非常的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父亲的冷淡,继母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

4.(PPT出示赏析过的精彩语句)

师:孩子们,萧红的一生是寂寞的,她只活了31岁,她短暂的一生受尽了来自家庭、社会的太多屈辱与磨难。父亲冷漠无情,继母恶言恶色,只有祖父给了她温暖和爱。祖父去世后,她对这个家庭已没有丝毫的眷恋,毅然离家出走。当她走投无路、孤独寂寞时,她想

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学一学慈爱的祖父呀——(生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遭到丈夫抛弃、悲痛欲绝时,她想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理直气壮地和祖父闹一闹啊——(生读:拔草的对话。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饱受疾病纠缠、弥留之际,她想到的还是——(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开心地喊一声——(生读:下雨啰!下雨啰!文字逐渐消失)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熟悉的画面,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师: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萧红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生她养她的呼兰河。孩子们,去读读《呼兰河传》吧,它一定会把你带进萧红真正的内心世界。

三、课文《祖父的园子》的优秀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倭瓜、水瓢”等词语。

2.自主探究文本,体会园子的特点,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了解作者“朴实无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3.凭借拓展阅读和启迪谈话,激活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美好的童年,使之永恒”的欲望和动力。

【预设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谈话揭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1.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的园子。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快乐、自由等)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1.探究: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的园子。(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把相应的句子划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相应的词语。(学习旁注)

2.交流。

【第二板块】感悟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3.生快速浏览全文 ,在文中圈出能概括萧红所做事情的关键词。

4.交流(预设结果: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瓜、追蜻蜓、捉蚂蚱、浇菜、睡觉)

5.小结:因为“我”在园子里()、()、()……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1.师:在这么多事情中,作者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一件事?(铲地)从哪儿到哪儿写铲地?请用括号括起来(5至12自然段)。

2.课件呈现:

3.师:为什么你们觉得铲地这件事写得最具体?

写得最长——教师点评

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师生合作情境对话——教师点评

写出了人物的神态——祖父的笑——教师点评

4.思考: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出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为什么作者单单把这件事写得最具体呢?

5.教师小结:是呀,萧红在园子里可以瞎闹、胡闹、捣乱,甚至犯下大错,但是都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1.思考:除了萧红所做的这些事,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快乐和自由之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第16自然段)

2.课件呈现

3.师:自由地读读,有什么感觉?

4.比照阅读,体会写法。(呈现教师下水文)

5.师: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6.教师小结。

7.思考:作者仅仅是在述说着这些景物的自由吗?

8.教师小结:只有自由的心灵才可能有自由的想象(揭示“借物喻人”的写法)此时,萧红正在述说着自己的自由,她想说——(课件呈现)

9.探究: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正是源于这份自由。那么课题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园子”呢?(预设:是祖父的爱与宽容创造了这个自由的园子)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1.师:童年自由的时光让萧红久久难忘,于是,她就用她的笔写成了一部童年生活的回忆录,它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件呈现《呼兰河传》的封面)

2.师:你们猜猜看,在《呼兰河传》里还会写些什么呢?(学生猜文)

3.有一位作家叫茅盾,他是这样评论这部小说的。(课件显示)

4.你们有什么疑惑吗?要解决这一疑惑,请阅读小说《呼兰河传》。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播放歌手罗大佑《童年》;呈现教师“童年”主题的下水文; 引发思考:你将会用怎样的方式来书写你美好的童年,让它永恒呢?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应有尽有 五彩缤纷 充满阳光

快乐 自由 祖父(爱、宽容)

第16篇: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溜”“种”等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利用图片认识“蚂蚱、倭瓜、狗尾草”等动植物,理解“谎花、溜平”等词语意思。

2、抓住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活动,感受“我”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体会祖父的慈爱,领悟“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了解萧红和她的作品《呼兰河传》,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4、选取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说一说并写下来。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家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有一位作家,她最喜欢祖父和他的园子,她在她的著作《呼兰河传》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老师摘录了她的文中的话(出示)齐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萧红《呼兰河传》”

3、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园子对于作者是那么重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课文,走进那让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出示三组词语:昆虫、庄稼、事情。理解“倭瓜”

3、齐读词语

4、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看看你课文是不是也能读得这么好。

5、浏览课文,思考主要讲了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精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机勃勃)

▲动物多:蜂子 蜻蜓 蚂蚱 蝴蝶

还会有什么?(瓢虫、蜗牛、小甲虫、蟋蟀、蝈蝈、蚯蚓)

▲颜色美:蝴蝶——黄、白、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圆圆、小球似的、不动了

2、小结: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美丽的、不太好看的,都聚集在这里,真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板书)让我们再次朗读!

3、总结:这座花园蜂飞蝶舞,大家一定对它很好奇吧,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这座园子,寻找它的特别之处!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四、作业:

1、习字册

2、整理作者在园子中生活的几组镜头。第二课时前置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挑选一个场景,说说你是从哪感受到“我”的自由自在的?圈圈划划,写写批注。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扣住“溜”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领悟课文13小节借物抒情的手法并迁移写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2、领悟课文13小节借物抒情的手法并迁移写法。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自由

1、同学们,上节课,叶老师带你们欣赏了我和祖父园子里的自然景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说。)

用课文中的词来说,这是个怎样的园子?(板书:自由)

2、这节课,叶老师带你们再次步入“我和祖父的园子”,看看在这自由的园子里,萧红和祖父做了些什么?

二、体验自由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在这自由的园子里,我和祖父做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时,相机板书: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2、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我的快乐和自由?请同学们划出文中有关词句,在旁边简要写写自己的感受。交流(重点内容,引导品读):

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反而被我踢飞了。 (1)体会:用相同句式写出了情趣。

相同句式,连在一起,很有情趣。谁来读出这份快乐情趣?(指读)

我像祖父的影子,祖父的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谁再来读?(指读)

有点像《猴子学样》这个童话故事,谁再来读出这份情趣?

引读想象:我俨然一个跟屁虫,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水——我也浇水,祖父抽烟——我就抽烟。(我能跟着抽烟吗?不能。但我也许也会学着祖父的样,假装出抽烟的样子。)寥寥数语,却让我们真切想象到了,在这园子里,我是多么的快乐自由!

(2)祖父下种,我溜土窝,跟着——瞎闹!(板书:溜

瞎闹) 这里的“溜平”,你们怎么理解?(下了种,一般性是用手把土窝抹光滑,抹平整;可这里呢?我是怎么弄平?像溜冰一样,滑行。这样哪里会溜得准啊!)

作者用词是多么形象准确啊!一个“溜”字,又让我们看到了萧红在这个园子里是如此的快乐自由。

B、铲地——乱勾(板书:爬

乱勾)

祖父种小白菜时,我跟在后面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此时,祖父铲地,我跟在后面,会是怎么乱勾的?想象一下? C、祖父虽然教我,我„„又„„又去做别的了。 一连串几个“又”? 这一连串四个“又”,分明写出了我在园子里是多么的自由啊!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D、浇水——乱闹(板书:抢

乱闹) 想象一下,萧红会怎么“抢”?

可她抢来了,却不往菜上浇„„老师都觉得这情形真好玩,真有趣!看看她的动作——抢,拿着,拼尽了力气,一扬,大喊—(指读)

这萧红真是率性自由啊!作者扣住了萧红的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让我们一起用朗读再现萧红的自由率性吧!(齐读)

3、回顾作者所写的这些活动,叙述顺序能打乱吗?(作者是按照植物生长顺序来写的。

三、感悟自由

1、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什么态度?请同学们再默读3-12小节,划出有关句子,在旁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交流

①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

②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 ③祖父大笑起来。笑着够了。还在笑

A、祖父宠我

B、祖父很有耐心,很形象。

C、书上三次写到了祖父的笑,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请看插图上祖父的笑,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看?(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有着无尽的爱——板书心形)

3、当我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杨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心底。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回忆(出示:“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有了我自由快乐的心。(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四、表达自由

1、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有活力的,让我们再来看园子里的景象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

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__________; 鸟飞了,就像__________; 虫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_;

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

2、此时,领会了萧红内心快乐自由的情感,你再来读这段景物描写,是否有什么新发现?(自由形体下,自由心境下,内心有自由,内心有快乐,万物皆有情,一切都活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板书: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借物抒情)

连用五个愿意,相同句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仿写。

这样快乐自由的表达,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出示填空: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愿意

,愿意

愿意

,愿意

。 „„

4、祖父的爱,让我身心自由,所以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1)引读。

(2)你发现作者写得特别吗?

(祖父对作者疼爱,所以作者开头就想突出祖父。)

(3)在萧红眼里,只有祖父,因为祖父给他幸福的童年,作者萧红,从小父亲不喜欢她,妈妈去世了,后妈更不喜欢她。所以文章开头她这样写道:(齐读)

这里突出了祖父的爱。所以文章课题写:《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是自由快乐的园子,这是爱的乐园,这是萧红的精神乐园!如果同学们那用心去阅读《呼兰河传》这本书,相信你的体会肯定会更加深刻。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萧红忘却不了的。难以忘却的,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你们也会体会得更深。

五、课后作业

1、阅读《呼兰河传》

2、仿照课文“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

反思

在上课之前对教材的研读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着读,逐字逐句细细地读,读着读着,渐渐地主题清晰起来:作者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这份美好就在于: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文章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作者首先描写了祖父的园子是个五彩缤纷的昆虫的世界;接着写自己在祖父身边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种白菜,除草,洒水,到处疯玩;结尾处借景抒情,升华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园子是个自由的园子。于是,教学的重点和大体思路也随之顺利出来了:以“自由”为突破口,以文本为抓手,通过“在祖父的园子里在祖父的园子里,一

切都是自由的,(

)愿意(

)就(

),愿意(

)就(

),愿意(

)就(

)„„”这个句式进行多层面的练习,达到理解、品味、积累、运用语言的目的。

但是,光有粗线条的思路是不行的,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文本的语言,提升学生理解的层次,也是设计教学预案时的重点。那就接着再读课文,读着读着,好多地方会突然之间顿悟,灵感顿生。教自己的顿悟过程,恰恰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像园子的自由一部分内容,在多遍的朗读中,找到了中心句,体会园子中万物的自由。

反复多遍的阅读、朗读文字的过程中,我还不断调整教学预案,课堂上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如果我们仅仅考虑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一厢情愿想要达到的理解高度,不管学生的实际水平的话,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学生会不卖你的账,课会上得很累的。因此设计中还要多问几次:这里学生能跟得上吗?我希望学生的回答达到怎样的程度?如果不行,我该怎么引导?

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预设,教学内容的实施比较流畅。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化文本上,学生在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能基本感受文字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意的语言的品味朗读,通过对文字留白处的想象描绘,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

第17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落儿岭中心小学 叶纯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2、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3、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切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重难点:

1、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2、领悟作者表现“我”在院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师:引导法、引读法。

生:识记法、朗读法、交流讨论法。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说到童年,我就会发笑,因为在童年时的我特笨,做过一些傻事,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与老师分享呢?(相互交流)

2、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进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她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顽皮、淘气。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词,指导读音。 (2)开火车读课文。

3、谈话:老师也拿起这篇课文读了几遍,我很喜欢这个园子里的小姑娘,你们知道老师喜欢她的什么吗?(天真烂漫、顽皮淘气、童真稚气、可爱)

4、生自由读课文。

5、反馈。

6、师:这个小姑娘实在是太淘气,哪些地方写出了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处,你就读哪里。(1)学生练读。 (2)指名逐段读。

三、课堂练习

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四、作业

摘抄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段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

2、生简单说说在上节课中知道了什么?

二、研读课文,感受自由快乐。

1、默读课文,勾画批注自己读书的感受。

2、交流、感悟。(1)感受“我”之快乐。

师:在这座园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2)欣赏园子

老师除了羡慕小女孩的自由快乐,还羡慕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园子,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认识祖父

(1)我还羡慕她有这么好的祖父,这位祖父还在哪? (2)找出描写祖父的句子,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爷爷?

(3)师:文章有好几处写到了祖父的笑,请看课文插图,你从祖父的笑中读到了什么? (4)小结。

三、总结全文

1、学生谈感受。

2、教师指课题:这是一座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这祖父的园子怎不令她难忘呢? (板书:家园)

四、作业

拓展:课外阅读《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乐园

爱园

家园

第18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HHZC实验小学 XX 教学内容:《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慈爱的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法设计: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感悟体验作者的美好回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新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生说:园子里的景象以及作者萧红儿时在园子里玩闹的一些事)

二、赏读,感知园子

那这是怎样的一个园子呢?课文第

2、第13自然段作出了具体的描述。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好好感受一下这个让萧红一生都魂牵梦绕的园子,看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好,可以交流了吗?如果你漫步在这个园子里,你一定有怎样的感受? (1)生自由说。(充满生机、充满自由)

(2)园子富有生机!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学生自由说) 出示第2自然段:

1 ① 样样都有,还可能有哪些让小孩子迷恋的小昆虫呢?(生随意说) ② 谁能通过朗读带着我们去感受一番?(指名读) ③ 小结:这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啊!

同学们对园子还有一种印象—自由,这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学生说) 出示第13自然段: ① 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② 读后,相信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真自由!借用萧红自己的那句话来说(学生说) “一切都活了,„„”(课件出示) ③ 园子中的一切事物怎么样自由?(生自由说说)

师:听你说完,我们都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作者萧红用了很多个“愿意”和“就”,平时我们写作时都要避免啰嗦,萧红这样是否有点啰嗦了?(生说感受:是在反复强调事物的自由)

师:原来作者萧红就是想告诉我们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难怪她会说(齐读)“一切都活了„„”

还有哪些语句也给你带来了园子自由的感受?(学生补充说) ④ 指导朗读:

在作者萧红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变得富有了灵气,简直就是一个个没人能管的小精灵了。你愿意做一回这园子里的事物吗?

Ⅰ、指名读(学生选读喜欢的语句)

Ⅱ、愿意怎样就怎样,这该是何等的无拘无束啊!(谁再来体验一回这份自在劲)

Ⅲ、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一下这自由自在的状态!(师生配合读)

2、师小结:这就是一切都那么自由,处处充满着生机的园子!

三、品读,体验情感

萧红在这样的一个园子里,又有着怎样的难以忘怀的回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园子,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3~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难忘的有趣的事情。

1、学生边读边画语句。

2、师:有哪些让你觉得有趣的事?(生交流:铲地、下种、浇水„„)

3、在这些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趣味的?先自己读一读、找一找,再同桌间交流交流,并试着把其中的趣味读出来。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自悟,同桌间交流。

4、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哪件事最好笑?哪些语句中又带给你一些具体的感受的?(学生自由说)

下种:

① 从哪些动作中你感受到的?(七脚八脚、踢飞了) ② 看出来了,她就是在玩、在闹!

③ 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吗?(指名2生读)

除了下种,还有哪些事让你难忘?(生再汇报,随机交流) 出示具体语句(浇水):

① 好好读一读,注意作者当时的动作,边读边想象这一画面。

② 这是在浇水吗?(生自由说:“往天上扬”,方向不对;大喊“下雨了,下雨了”,就是在玩)

③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这有趣的一幕呈现给我们?(指名读) 师:萧红是那样大喊着,多尽兴啊!

④ 来,让我们想象着浇一回,尽情的闹一回!( 学生齐读) 出示(铲地):

① 有趣在哪?(生说相关语句)

② 在该长庄稼的园子里,庄稼被割,留的全是草,这错误真够严重的!如果你们犯了这样的错,家长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③ 是啊,萧红的祖父也看不下去了,对她进行了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祖孙俩当时的对话。

④ 出示对话段,学生再读再悟:在这些片段中,你有怎样的体会? 学生联系“我”的动作、语言来说出感受到的“我”在祖父面前的自由、祖父的慈爱。

⑤ 带着你的认识与理解去读一读这对祖孙俩的对话。(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5、同学们,刚才这几件小事的回忆,其实只是萧红在园子里活动过的场景的一小部分,但已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儿时萧红的──(学生说:自由、快乐、无拘无束„„)

师适时板书:自由、快乐

6、这份自由、快乐来自于祖父对她的爱、宽容。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祖父的园子里,一定还会有许许多多有趣、难忘的回忆! 出示: 在祖父的园子里,

我愿意 就

我愿意 就 我愿意 就 (学生想象写话后交流)

7、这就是萧红想怎样就怎样的童年.这就是萧红永生都难忘的童年!

四、拓展、提升认识:

1、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想想:为什么萧红在多年后仍然恋恋不忘那个园子?(生自由说)

师小结,适时板书:慈爱、宽容

2、是啊,在祖父面前,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园子里,萧红拥有了难得的快乐!其实,萧红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幸,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续娶后对她更是冷漠无情,唯有祖父对她疼爱有加!所以祖父的这个园子不是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是萧红一生都衷情和向往的,一想到这个园子,萧红就想到了自己所曾经拥有过的所有的快乐、轻松、幸福!所以她恋恋不忘——

(齐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3、同学们,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了萧红和祖父在园子当中的那一份快乐!也体会了文字背后的那份情感。它选自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建议你们课后好好去读一读这本小说。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 由 慈 爱

快 乐 宽 容

第19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北留完小 靳丽萍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园子中快乐、自由的生活,及祖父对作者深深的爱。

3、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产生阅读她的其它作品的愿望。教学重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难点:

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之美。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八课,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园子的景象以及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二、赏读,看园中景物之自由。

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

3、自由读第13节。

我想,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悠闲,自由,随心所欲)

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感觉相通了。读着读着,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4、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特啰嗦?(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6、让我们把这种自由的感受带进这一段中,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看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了。)

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物抒情。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

三、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默读课文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读一读,划一划,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

2、交流讨论。

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读着读着,脸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那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

(1)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①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和祖父很亲密„„)

②我就像祖父的什么?(影子、跟屁虫、小尾巴„„) ③读出自己的感受

(2)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被我踢飞了。

①生读句子谈体会。(淘气、调皮、瞎闹„„) ②从哪里你能感受到作者在瞎闹?(抓关键词)

③读出作者瞎闹的感觉。你能体会到它瞎闹时的心情吗?再读。 (3)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①生抓关键词语谈体会。

②把体会到的送到句子中,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③抓住这段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想开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想象画面再来读。

(4)玩腻了,„„下雨了!” ①学生谈体会。

②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读书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读书读出了自己。 ③再读句子。

(5)祖父虽然教我„„跑了几步又去做别的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读出“有趣”的同时你还读出了“自由”,真会思考!把这样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

我们可以发现,(引说)我跟着祖父种小白菜、铲地、浇菜时,和做这些事儿一样,也是自由的,种小白菜,我是在瞎闹,铲地,我是在乱勾,浇菜,我是在乱闹,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板书:自由)

四、想像,悟祖父之爱

1、过渡:其实,我在园中做过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大蚂蚱,把腿用线绑上,过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栓了一只腿,而蚂蚱不见了。我曾经在祖父拔草时,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盛开的玫瑰,红通通足有二三十朵,祖父还以为那年春天雨水大,玫瑰香气传得远呢!

2、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

①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

②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 ③祖父笑了。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看看图上祖父的笑容,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 你有因胡闹而闯祸的经历吗?结果怎样?再看看祖父,体会到什么? 你们理解了祖父的笑,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板书:爱)。” 祖父的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填一填: 当我 的时候,祖父笑了!

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能在园子里自由自在,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五、抒发对自由渴望。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引读)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

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愿意„„就„„想„„就„„

六、拓展延伸。

1.你们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快乐、幸福、回味、眷恋、对祖父怀念)

3、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课题。

4、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

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爱 自由

第20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祖父的园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与能力目标:

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为家庭作业 2.小写作:《我家的花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对很多人来说:童年是一块糖,总是弥漫着甜甜的味道;童年是一挂秋千,飘荡着一串串清脆的欢笑;童年是一架风筝,装载着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希望。而作者童年的乐园则是祖父园子里那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蚂蚱……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思考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在交流反馈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可选择自己最觉得有趣的说。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不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另外,文中许多ABB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遗憾的是由于文章太长,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去读,后面没有时间去积累词语,训练学生说类似的词并用词说话,只能匆匆收场。我想,如果让学生在得到语言文化熏陶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将使学生受益非浅! 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学生都非常羡慕文中的“我”,觉得 “要是我现在的生活如作者的童年生活般快活,那该多好啊!”听了他们的感慨,我不知该为他们生活在这个年代觉得幸运还是不幸。我想,作为老师,我是非常希望他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上班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初中阶段教学,如今到了小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很困惑,便去找资料,查书籍。在找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本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粗略地翻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仔细读起来。这本书针对课改过程中一线教师的关注问题、教学实际中的疑难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运用了大量的正反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指导广大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例如说,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研究的重点、难点。在此书中,作者又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是啊,这些不正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吗?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学生一沾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上交的作文多是“七拼八凑、无病呻吟”,其中不乏“惊人的相似”!象这样的作文,并不是为表达需要,而是为了作文“编作文、抄作文”,这样的作文谁愿意写呢?我发现,其实我原来可以这样做:

一、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认识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写好作文做好条件准备。

二、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确立为生活写作,而不是为考试写作。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所以,习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本的框架去束缚学生,不要急于教他们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知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写什么,怎么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三、在指导学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间接生活的积累。例如,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观看电影电视、参加校内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

通过不断的学习及实践,我终于有点进步了。希望能在我的努力下有更大的收获。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比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12册语文课本中,每册精选的课文都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佳范文,设计爱国、理想、坚强、勤奋、团结、友爱、谦逊、孝敬等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对学生一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奠基。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好地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自己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在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往往被称为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好的课题不仅能显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折射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此时,我们可以把课题当作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教《生命的壮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理解“壮”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根据经验说说见过有那些感人的壮举,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课题、读课题。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理解自然界弱小生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从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中收到感染。

2、在导入渗透德育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颇有一番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应把好教学第一关。对此,我们不妨大肆渲染“开门红”的课堂教学艺术,使德育知识渗透“精而细”,恰到好处。因此,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通过导语感染和教育学生。如:在《颐和园》一文教学中,不妨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提问:“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这样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在探究新知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的德育不是强加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因此,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 (1)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教育,如:在《番茄太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在教到这里时,应引导学生多读,且精读,把它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从而才能让学生了解深深体会到小女孩那颗善良而又美好的心灵。 (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德育。

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小学语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尤其是我国古代、近现代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的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

课文中人物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对丑恶事物的揭露与批判,那些杰出的人物高大的形象会使我们的学生心灵受到深刻的教育。如在执教《祁黄羊》这课时,我让学生找出晋悼公让祁黄羊举荐人才时,祁黄羊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让学生体会从中体会到他是一个顾全大局,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唯才是举,外举不避仇,内举不必亲的人。

(3)在重点词、句的讲解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有些字词在文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不理解,就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字词学习不容忽视。 (4)在欣赏插图,利用图片渗透德育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教《黄果树瀑布》一文,除了书中的插图外,再利用多媒体出示黄果树瀑布不同角度的图片,二者结合,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黄果树瀑布特点,再配之教师的讲述,就能使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产生了自豪之感。 (5)在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中渗透德育

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比如《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在记叙童第周学生时代的两件事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以相似的结构和语言有层次地表现了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和“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教学,有利于将情感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多次对比,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学习意志、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为国争光,为祖国建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3、在课堂练习中强化教育

课堂练习能巩固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形成学生能力。在反馈练习中我们可从抓住训练重点,在突破难点上下苦功夫,巧功夫,恰到好处的渗透德育。如:在《争论的故事》一文教学中,我在课堂巩固训练中实施了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分角色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情境,并让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就在表演中得到了升华,从而让他们在这样的课堂练习中认识到了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的道理

4、在总结回顾中延伸德育

语文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依据。对此,我们应在全课总结、延伸学习内容的时刻,巧妙地渗透总结性的德育教育。如:在《军神》一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小结,让学生在知道刘伯承为了革命而拒绝使用麻醉剂做手术,从而引申教育孩子要向刘伯承一样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5、在习作中诱导德育

新课程教学建议对写作提出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不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可见学生习作要融进学生生活,与学生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写作感知做人道理,学会做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渗透道德教育。例如:写“我的妈妈”,要求大家写出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应该对父母做些什么?从中让学生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习惯于什么事都只从自身这一角度来考虑,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养成自私的毛病。通过作文,惭惭让他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由此可见,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传统美德

6、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德育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口语交际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如:《有礼貌》、《请到我家来》、《打电话》、《买文具》等内容教育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安慰》、《学会鼓励》等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上好口语交际课,也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拓宽视野,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将课堂内外德育做到有机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语文课外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小学生的可塑性强,课外活动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五)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曾发现有位同学用“帮助”造句:“只有别人帮助了我,我才帮助别人。”我把这个同学找来跟他讲明了助人为乐的道理,使他明白了应该如何“助人为乐”。

(六)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源自于自身广博的知识、举止言行、崇高的品德和博爱的心灵。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教师的人格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相对于空洞的道德理论说教,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起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榜样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寻找,恰如其分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社会为课堂,讲课中自然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比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12册语文课本中,每册精选的课文都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佳范文,设计爱国、理想、坚强、勤奋、团结、友爱、谦逊、孝敬等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对学生一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奠基。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好地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呢?

我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源自于自身广博的知识、举止言行、崇高的品德和博爱的心灵。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教师的人格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相对于空洞的道德理论说教,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起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榜样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寻找,恰如其分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社会为课堂,讲课中自然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祖父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园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