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7 08:35:27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特点。历史课它的特点就在于,历史永远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习它的人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感受。结合历史本身的特点、生本教育学习和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增加,我尝试将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老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导演”,学生自己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各小组以组为单位作为受邀嘉宾来接受采访。

1.历史小故事展示;

2.基础知识学习,即谈的阶段; 3.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阶段。

首先,老师由以前的主讲者,变为幕后工作的导演,学生变成了历史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记者以及邀请到的嘉宾,现场交给学生。在学生主持或回答有问题时,老师可以打断,进行补充或改正,就像正式录节目那样,导演可以随时叫停进行指导,指导后“演员”就会及时更正自己的不足,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欲,那样会比老师站在讲台上重复强调好多遍更有效果。其实,幕后的导演未必比以前的主讲者轻松,课前老师要设计本期节目的思路,中间穿插哪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前置性问题该如何设计等等。

其次,选两个主持人,一个专门主持,另一个写板书兼最后探究阶段的采访,即“中央电视台记者”。这样分配的原因很简单,写板书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及时在课本上做笔记,在玩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

现在就将一期访谈节目的整个过程给大家展示如下:

第18课三国鼎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州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2)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

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2)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系。

2、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四、历史前置性问题的设置:

前置性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任务驱动,用荣誉牵引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问题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历史科目在初中比较特别,我们不能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所以,我每一课给学生两部分预习题,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学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一部分是探究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思考探究知识。为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及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课前我将八个小组分成三个大组,各代表魏、蜀、吴三国,课下查有关魏蜀吴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学习,提炼基础知识

(二)学生展示——即谈的过程。由于让学生自己讲课,他们在知识点上把握肯定不到位,所以通过给他们前置性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基础知识,小主持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老师的角色,这样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当“小老师”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学习,主持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抢答、集体回答或是小组派代表回答等等。可以说小故事的表演,是让学生的一个“预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加热”过程,谈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通过以上的准备,探究知识的采访阶段,就会将这节课推向一个高潮。

1.各小组按自己所属的国家搜集资料(魏、蜀、吴三国成立的经过以及著名人物介绍);

2.官渡之战的表演;(学生课下准备) 3.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是什么? 4.了解赤壁之战。

5.了解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的时间、称王者、都城所在地。 6.看课本81页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81页“识图”。 7.“各国”整理出你们各自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措施。

(三)是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过程。历史使人明智。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历史,那就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1.你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可以从三国分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多方面考虑);

2.常言道:“乱世造英雄”,总结三国时期著名人物的一些事迹,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假设你是出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将要怎样治理你的国家? 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就要进行采访,学生以组为单位,作为一组嘉宾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即将接受采访的历史名人,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而学生要总结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主动地接受记者采访,他们不仅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还对前面学习的进行复习。

(四)问卷调查 巩固知识点

推荐第2篇:历史教学设计

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真正实现了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

理想的教学设计是: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为学生活动提供策略支持。这种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建构主义,教师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自主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传递,而是通过建构;学习是基于经略形成的主动过程。建构主义有几个关键词:同化、顺应、失衡、平衡。

“同化”是指将新评戏现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顺应”是指基于不能纳入现有认知结构的信息,而对现有认知结构进行修改的过程。

“失衡”是指由于新信息不能被整合进现有的认识结构而产生的混乱、失调或不适的过程。

“平衡”是指对知识进行重组以顺应或同化导致失衡的信息的认知过程。

之所以要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就是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某次,教学要围绕目标来层层铺开,每个教学环节都从某个角度、某个部分或某个层次来烘托目标;最后,目标是否达成,要通过评价来检测。只有实现了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才能说目标有导向,教学有效果,评价有指向。

教学过程是选用媒体、采用策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进程。只有教学目标的导向正确,教学内容精要,所选媒体有利于信息传递,教学策略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教学过程得以有效推进。

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新课程是从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设置的,它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进一步延伸,它是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理解对象信息和知识内涵的个性化过程。新课程改革中所有的变化都与“人”有关,比如,历史课程的体现了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选择空间,以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在课程设置的高度得到重视,说明新的课程观重视的是人,人的个性、自信、勇敢、尊严比任何知识来得真实、重要,这是教育的返璞归真。因此,教学设计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主体性发挥,创设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与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

第一, 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第二, 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

第三,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况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完成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按照建构主义指引,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它是一种支持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各种真实问题的组合。

意义建构的原则:

第一, 教师要能发现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同时又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

奴隶贩子霍金斯的后代为祖先的行径感到羞耻,为此,他们来到非洲冈比亚,象征性地带上镣铐,在一个纪念活动中向二万五千非洲人民下跪,以示为祖先赎罪,当白人的后代为祖先下跪道歉时,有些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后代却说:“我们感谢白人祖先的贩卖,否则,我们现在还在非洲受苦呢!”

第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真实问题情境下的各种角色的行为,以便将来在真正的问题情境中得心应手。

过程开放的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的帮助下的自我激发、自我促进、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学习方法,而且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因此,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是自由开放的,是依靠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择学习路径的。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科技成果相结合的学习资源日益增多;改善学习人文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的口号日益增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必须开放所有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顺应当代学习生活的变化,最终得以自我实现。对于新世纪的教师来说,他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这是学习过程开放的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一、教师要使学生发现历史学习的内容,能够透过岁月看清现实,可以保持和发展自我,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第二、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习过程,让学生有多元表达的途径,促使学生投入到对历史知识奥秘的探究中去。

第三、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采取开放的态度,开放性的试题评价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中三维目标相互割裂,,而且仍以知识目标为主。

2.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的分析不够。

3.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体现不够明显。大多数的教学设计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许多教学设计停留在历史教案的描述阶段,没有很好地体现历史教学设计的创造性、艺术性、活动性和人文性,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整合。

4.学习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在目前的历史教学设计中:历史教师仍然是历史学习评价的单主体;历史学习评价仍然以知识评价为主,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还没有体现;历史学习评价仍然以结果评价为主,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很少。

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学习需要分析: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

之间的差距,确定总的教学目标。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

◆学习内容分析: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具体考虑如何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学生特征分析:确定初始能力,了解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阐明学习目 标,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很多具体的目标;用一种非常明确、具体的,可以观察和测定的行为术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一个h标体系。

◆制定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顺序,建立教学活动程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依据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描述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学媒体,利用选择教学媒体的模型进行选择,做出最佳选择,阐述运用教学媒体的设想。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评价标准是学习目标,评价对象包括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评价类型町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评价目的是了解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确定“效果如何”。 ;

●修改:根据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对模式中的各个步骤进行重新审查和修改。要特别注意检验“阐明学习目标”和“制定教学策略”这两个步骤。

推荐第3篇: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历史(下)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⑴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 ⑵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 ⑶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

能力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

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

3.正确态度。

同感。

族关系的主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⑵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⑶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教学重点 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重点突破: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视频资料等形式,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比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吐蕃社会发展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

教学难点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归纳唐朝对突厥的宽容政策、唐朝对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所采取的册封政策、及对吐蕃的和亲政策,了解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政策的表现,并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加深理解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的原因。

教学方法

⑴提问引导法。

⑵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⑶讲述法、讲解法。

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⑴分组安排学生查找突厥、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兴起的历史资料、重要人物和故事。

⑵了解我国现今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

⑶了解我国现今的民族政策。

教学渗透点

⑴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具备中华民族的认同情感。

⑵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关系的融洽。 ⑶联系今天现实,使学生初步具备开明、平等的民族交往观。

1.导入 新课

我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爱我中华》,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这节课,我们就讲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民族以及唐朝和它们的关系。

2.讲授新课

(提问)“和同为一家”怎样解释?课文大方框里的揭示都讲了些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并在课本22页和24页两个疆域图中用笔标出唐朝边疆主要民族)“和同为一家”这句话概括了唐朝和边疆各族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唐朝时期,北部和西北地区主要有突厥、回纥,东北有 ,西南地区有南诏和青藏高原的吐蕃,他们和唐关系密切。

一,突厥(投影映出)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冶铁、创字(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他们和以前讲过的哪个古代民族习俗相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课本p23“突厥骑兵”图画,并回答)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5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提示学生在“唐前期疆域图”标出它的地理位置),他们放牧马、牛、羊、驼,饮奶吃肉,强健剽悍,擅长骑射,风俗习惯和匈奴大体相同。突厥人学会了冶铁,善于制作刀矛和甲剑。在我国古代北方各族中,突厥人第一个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强调指出突厥文字自5世纪开始创制和使用,到8世纪时,突厥文字结构已相当完整,词汇也相当丰富。

2.突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汗国何时建立?何进分裂?(指导学生看书,回答)6世纪中期,空厥强大起来。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副板书)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突厥汗国最盛时曾控制了东起辽河上游,西到中亚里海的广阔地区(指“唐前期疆域图”)。但由于突厥汗国是建立在强力征服的基础上,汗国内部各种矛盾尖锐复杂,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不断反抗,贵族之间争斗加剧。6世纪末,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为界,山以东直到兴安岭,

是东突厥辖地;山以西直到里海的广大地区由西突厥控制(指“唐前期疆域图”)。

唐朝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副板书)趁机多次南下骚扰,对唐威胁很大。630年唐军在阴山一战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唐太宗对颉利等芝突厥统治者优以相待,让他们住在长安,赐给田宅,授予官爵,颉利等十分感激。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课本p23“渭水之盟”图画和相关小字部分,使学生弄清:由于东突厥多次南下骚扰,严重威胁了唐的安全,唐太宗才决心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灭掉东突厥。他的开明之处在于:在打败东突厥以后,又给以妥善安置,优礼相待。

西突厥在唐初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奴役当地各族,阴断中西商路,对唐构成威胁。为维护对西域的管辖和保护中西商路,唐高宗时,利用西突厥内部纷争加剧,趁机进兵,于657年灭掉西厥。

3.唐对突厥故地的管辖(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东突厥亡后,唐太宗在其故地任用原东突厥首领进行管理。对西突厥:640年,唐太宗为打击西突厥,派兵攻占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天山南路包括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西突厥亡后,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讲述时,出示两都护府投影片,使学生明 其管辖范围) 两个都护府是唐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护府的官员由唐政府任命,其中一些官员由西域各族首领担任,并统辖着几万边防军。唐朝通过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保障了中西商路的畅通,西域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应向学生强调两都护府设置的历史意义)。

二,吐蕃——藏族祖先(投影片)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农耕、冶作、尚武(边讲述、边投影)

(提问)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哪里?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议论、回答〉强调本目的也是本课的重点)吐蕃是藏族

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他们有的从事游牧,有的从事农耕。饲养牦牛、猪、马和独峰缤纷(可略提独峰驼和双峰驼的区别),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他们用牦牛毛织布,住在毡帐里。他们能制作精美的金属器皿,制作的铠甲坚实耐用,就连劲弓刺刃也很难剌破。其习俗崇尚勇敢,以战死为荣,几代战死之家,被称赞为“荣誉甲门”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如时间不够,该部分内容可略讲,指导学生把课文要点记住)。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青藏高原何时得到统一?完成统一大业的英雄是谁?他把都城定在哪里?(学生看书、议论、回答)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赞普。他平定的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的叛乱,又打败了邻近一些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这是青藏地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完成统一后,松赞干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从此,吐蕃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统一政权时期(讲述时,指导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强调松赞干布是统一吐蕃,而不是开始建立吐蕃政权)。

3.文成公主入吐蕃(板书)

(提问)谁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文成公主入吐蕃是怎么回事〉有何重大意义?(指导学生看书、议论,提示学生注意课本彩图《步辇图》,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松赞干布几次遣使向唐求婚。640年,他又派大相禄东赞为求婚使臣,携重礼再闪求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次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到柏海(今扎陵湖或鄂陵湖)迎接(讲该部分时,要说明《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这是珍贵的形象资料。在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时,要指导学生看p28《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松赞干布还特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华丽的王宫(今布达拉宫前身)。为了尊重文成公主的宗教信仰(文成公主信佛),又为她修建大昭寺(今拉萨大昭寺前身)。如今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保存许多唐朝的珍贵文物(指导学生看《大昭寺》图画,说明大昭寺是汉族人民和吐蕃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

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又与唐通婚结好,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他不愧是吐蕃杰出的政治家。而文成公主入吐蕃意主也深为远大:和亲后,吐蕃贵族放弃了传统的毡裘笨重服装(指导学生对经p28《吐蕃赞晋图》和《回纥贵族》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服装,以说明吐蕃传统的毡裘服装之笨重),改穿华丽轻软的丝绸衣服。吐蕃人民学会了养蚕;改变了的始粗放的农耕操作方法,学会了平整土地和种植蔬菜的技术。松赞干布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和吐蕃历法,还派贵族子弟赴长安学习。在中的文化的影响下,吐蕃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文成公主为发展唐蕃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讲述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彩图,指出他们二人世世代代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以加深学生对其联姻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同时,吐蕃的土特产,如马匹、金银器皿、玛瑙杯等也输入内地,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尺带珠丹联姻金城公主(投影片)

唐太宗以后(松赞干布在唐太宗死后一年死去),唐蕃关系继续发展。710年,唐中宗又应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请求,把宗室女金成公主嫁给他。金城公主入吐蕃,进一步传播了中原文化,发展了唐蕃友谊。730年,尺带珠丹怀着感激的心情上书唐玄宗(时唐中宗已死)说:“外甥是行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唐蕃友谊已情同手足,义为一家(要学生阅读29尺丹上书之语,并适当解释)。 三,回纥(投影片)

(提问)同突厥相比,回纥人的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回纥也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曾受突厥控制,因此他们的习俗与突厥相近。

六、七世纪时,回纥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指“唐后期疆域图”),居无定所,“随水草转徙”。回纥人健朴豪爽,君臣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应向学生强调这点)。受突厥影响,他们使用突厥语言文字。随着和内地的接触增多,8世纪中期,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向学生强调,这是和突厥不同的地方)

2.回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回纥汗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又是在何时瓦解的?(指导学生看书、议论、回答)东突厥亡后,回纥逐渐向南发展,和唐关系密切起来。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各部,建立起回纥汗国。其辖地西起阿尔泰山,东到黑龙江上游,大漠南北尽为所有,可汗王廷设在色楞格河上游(指导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弄清回纥汗国范围)。骨力裴罗和唐友好,唐玄宗封他为“怀仁可汗”。8世纪晚期,回纥上书唐朝,请示改称“回鹘”,意思是像“鹰鹘”那样轻捷勇猛,这反映了回纥民族尚武的精神。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纷争激烈,国力削弱,汗国瓦解。此后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其中迁到今天新疆的一支(西州回鹘),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副板书“西州回鹘”,并提示学生在学习宋元部分时,还要讲到它)。

3.唐与回纥关系(政治、经济、文化)(投影)

(提问)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回纥和唐的关系是亲密友好的?(指导学生看书、回答)回纥和唐长期友好。在政治上,受唐册封,接受唐的领导。安史之乱时(揭示学生,以后要讲到),唐政府曾两次求助回纥骑兵帮助平叛。唐还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课本上提到的太和公主就是第三次出嫁的公主。在经济上,回纥用马匹、皮毛换取唐的丝绸 、茶叶和粮食,双方贸易往来密切。在文化上,回纥受中原文化影响,有了农业、商业,建筑了城市和宫室,从游牧生活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该部分前面已述过,可略提及)。回纥采用唐朝历法,回纥贵族喜穿华丽的丝绸服装(指导学生看“回纥贵族”图画并要求记忆),回纥的某些风俗也被唐朝内地人民所接受。长安、洛阳等都市的汉人爱穿回纥服装。当时一位诗人说:“回鹘衣装回鹘马”,正是汉族和回纥两族人民往来密切和汉族人民喜爱回纥文化的生动写照。回纥人到唐朝内地经商的很多,许多人在长安等地居住,长留不归,与汉族通婚。

四,靺鞨(投影)

1.生活及习俗:狩猎、农耕、穴居(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 人生活在哪里?其习俗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议论、回答) 是生活在我国长白山、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他们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生活,

主要从事狩猎,也从事农耕,种植粟、麦等作物。为了抵御严冬, 人掘地为穴,上在架上覆土,相聚而居。

2.渤海政权的建立(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说一说粟末 的发展和建立政权的情况(学生看书、回答)。 有许多部。唐初,居于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今黑龙江)部(提示学生,在讲辽金时期时还要着重提到)和生活在粟末水(今松花江)的粟末部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粟末部文化程度较高。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与唐通好。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大祚荣就专以渤海为国号。渤海受唐朝文化影响较深,经济文化发达,史称“海东盛国”(讲述时,强调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

3.渤海与唐的关系(投影片)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渤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渤海都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仿唐长安城建筑,布局对称严整,是当时东北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指导学生看“上京龙泉府遗址示意图”和“石灯塔”图画)。渤海政权自建立起,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有的人在唐朝考中进士,有的学成回国在政府中任要职,这些留唐学生大力传播了中原文化(该部分内容系课文小字,如时间不够可不讲。温庭筠诗可着重点一下“车书本一家”的含义)。

(五)南诏(投影片)

1.南诏的统一:(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南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指导学生看书、议论、回答)唐朝时,在云南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在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诏,即六个较大的部落。六诏当中包括有今天彝族(提示学生注意“彝”字写法)、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其最南的一诏称南诏。8世纪前期,南诏势力强大起来,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课本小字“皮罗阁设计灭五诏”的传说,由学生阅读)。

2.南诏与唐的关系(投影片)

南诏和唐关系密切。南诏立国165年,历代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为了发展南诏的经济文化,南诏王不断派贵族子弟到长安、成都(副板书)学习。汉族工匠也大批进入南诏,他们带去了精湛的手工技术,促进了南诏丝织、冶铁和建筑业的发展。著名的大理千寻塔就是汉族工匠帮助建立的。它是汉族人民和西南各族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指导学生看“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彩图,说明其高超的建筑工艺,并强调大理三塔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3.巩固小结

本课通过叙述突厥、加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的历史,以及他们和唐朝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在祖国各民族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唐王朝尤为重要,唐朝时候中央政权和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了显著各强,友好交往是唐与边疆各族关系的主流。唐王朝的这种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边总结边画出“唐朝边疆主要民族及其与唐关系”示意图,请学生回答)。

4.布置作业

1.画出唐朝时期边疆主要民族的分布示意图。

2.简答突厥、吐蕃、回纥、靺鞨、南诏、同唐朝的友好关系。

推荐第4篇:历史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历史组:张文涛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背景,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以及重大的历史意义。重点是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史实,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难点是对\"一国两制\"方针深刻内涵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主权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有关资料,出墙报或历史小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2)分组采访,整理成文或制作电视短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设计发散性的问题,注意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香港和澳门被侵占图\"的识读,深刻体会到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地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处理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或观看录象加深印象。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处理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其内涵。

课前导学:(1)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有关资料,每组办一张历史小报,班级出一期墙报,在上课前一天展示。(2)准备香港、澳门回归的音像资料。(3)制作香港被割占或租借的课件。(4)学唱《七子之歌---澳门》和《春天的故事》这两首歌曲。

教学渗透:将近代史上香港被割占或租借与今天的香港回归作对比,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课前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布置历史小报。(3)张贴香港、澳门区旗。(4)《七子之歌---澳门》和《春天的故事》。

教学方法:纵向联系法、比较法、指导阅读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歌曲《公元1997》

(2)提问: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它反映了中国哪一个盛事?(《公元1997》、香港回归)

(3)导入: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多少次的呼唤,我们的1997年,这是曾经企盼的呼声,这是我们多少年共同的愿望。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完成了重要的一步,今天,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受那份喜悦,共同回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首先请一位同学根据地理课所学为大家介绍香港澳门的自然情况。(包括名称由来、地理位置、组成、面积、人口、交通、风景)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香港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 1098平方千米

居民 人口66

6、5多万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3.旅游业发达

澳门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

24、5平方千米 居民 人口

43、8万,

经济 1.博彩业兴旺;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了解了香港和澳门的自然情况,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在我们收回港澳之前,港澳分别被哪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

出示课件:《澳门被侵占示意图》,说一说澳门被侵占的过程。

(学生答:澳门历来是中国的领土,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萄牙人以爆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这一晒就是400多年。)

《香港被侵占示意图》说一说香港被侵占的过程。

(学生答:香港自古以来也是中国的领土,它是19世纪中后期通过清政府签定的《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

教师讲述:但是上述史实都是列强侵华的产物,无论中国人民还是以后历届中国政府从来都不承认这些不平等的条约。

那么从澳门、香港两地的丧失,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说明了明清政府的腐败、统治者的懦弱、无能导致了国土的沦丧和民族尊严的不保,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教师讲述:每个中国人都忘不了这个民族耻辱,每个中国人都盼望着远离的游子早日回归,还记得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吗?哪七子?

(学生答: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出示课件《七子之歌》

教师讲述:其中一首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那就是《七子之歌》的首篇--澳门。请大家一起欣赏《七子之歌--澳门》。

课件《七子之歌》(学生朗读)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是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此时的作者独居异国他乡,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回归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随着澳门回归的临近,1998年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于是邀请著名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由澳门的培中小学年仅七岁半容韵琳小朋友担任领唱,她以夹带着浓重的澳门乡音的普通话演唱,与曲调设计浑然一体。作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在中华大地上到处传唱。

同学们,远离的游子对母亲的呼唤是多么动情,多么凄婉,子盼回家,母盼儿归,这不仅是闻一多先生一人,也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声!!!

那么从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伴随着祖国的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多次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请同学们讨论:

课件:

1、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① 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②和平解决:和平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意愿。

教师讲述:要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我们必须照顾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才能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呢?

课件:

2、为什么说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必须照顾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从刚才我们讲过的三个不平等的条约中知道,香港和澳门已经遭受殖民统治多年,它们的政治、经济保留着殖民体系: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形式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而香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而且它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中国正是从香港的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实现香港和澳门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维持香港、澳门的稳定。)

那么一边是资本主义制度,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两种完全对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怎能消除这种矛盾,实现港澳的和平回归和顺利发展呢?为了实现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创造的设想:

(学生:\"一国两制\")

教师:\"一国两制\"的含义?(P60)

教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意义?(P60-61)

教师讲述:现在有了好的想法就要付诸行动,下面就来看一看\"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实践。

而中英两国谈判的关键人物是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下面我们就来倾听一下他们二人的一段谈话,找两位同学表演一下:

剧本《谈判中的较量》:

旁白:这一天是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素有\"铁娘子\"与\"钢小平\"之称的两位伟人相遇了……

邓小平在谈判之前与撒切尔夫人握手。

学生(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学生(撒切尔夫人):我们所签过的和约还是合法的,按约定1997年中国收回的是\"新界\"。我们可以让出主权,但中国政府应该考虑未来香港应为\"完全自治\"和\"最大限度的自治\",英国人员可以在未来特区政府中\"担任文职中最高职位\"。

学生(邓小平):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谈的就是什么时间、采取什么形式,和平收回香港。谈判是给你们一个体面,撤出最后一块殖民地。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们就另起炉灶,至于什么时间、什么方式收回香港,我们自己决定。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学生(撒切尔夫人):如果你们搞不好,香港将来可能对你们的现代化建设有影响。

学生(邓小平):你错了,如果靠香港这个小地方发展中国是不可能的。中国发展要靠社会主义制度,靠党的领导,靠人民艰苦奋斗。

学生(撒切尔夫人):将来管理不好,香港会乱的。

学生(邓小平):这是我们预料中的事情。可能会出现骚动、经济下滑等,但主要是你们英国人捣乱。(边说边举起手,做出强调的手势。)我们有思想准备,我们打了22年的仗,这点小乱子我们对付不了吗?何况中国有权派军队武力收回香港。

学生(撒切尔夫人):如果这样,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学生(邓小平):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我们理解港人希望生活方式不变,而且,这种不变,还要有保证。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基本法律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

旁白:会议之后,双方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今天,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稳定和繁荣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从此,中英两国开始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教师过渡:最后中英两国经过22轮的谈判,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学生握手,交换文件。

那么《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内容?(P61)

随着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它对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起着推动作用。中葡两国也经过多轮谈判终于在1987年4月签署了《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那么,《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内容?(P61) 教师讲述: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一个让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 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香港、澳门回归录象、图片。 教师讲述:我们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的这两天,在彩旗、烟花和欢呼声中分别送走了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最后一任总督,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祈盼已久的时刻,那就是在香港的上空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的上空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课件: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从此香港和澳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

教师提问: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p62)

课件: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讲述: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它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前些日子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渝先后各率领代表团来华访问,这说明祖国统一是历史所趋、是人心所向!!!我们衷心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和海峡两岸的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同时我们也坚信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澳门

明天更美好!!!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思维放松:

1、猜谜:英国

邓小平

一国两制

1997年

根据上面的提示猜出哪一座城市?

2、佳作欣赏:

《七子之歌

澳门 》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1)在〈七子之歌---澳门〉中\"妈港\"指的是哪里?它是在哪一年回来的?

(2)在〈七子之歌---香港〉中\"我\"

指的是哪里?它是在哪一年回来的?

我还要说我们这一代人非常的幸运,见证了香港、澳门的回归,这要感谢我们的党、我们伟大的祖国,更要感谢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下面我们来倾听《春天的故事》来缅怀他老人家的业绩!!!

课件:歌曲《春天的故事》

课件:屏幕打出

永远的小平

邓小平晚年曾说过:他想活到1997年,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想活到2000年,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

谁也没有想到,当1997年的春天悄然来临的时候,他的心愿变成了遗愿。

伟大的心愿终会化成绚丽的时代篇章,按照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明的方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

小平,你是中国的骄傲!你的业绩永铸丰碑!

思维放松:

作业:谈一谈你学本课的感受。

推荐第5篇: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伟大的先人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等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思想等等,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你都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历史人物?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年代吗?

出示卡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相信大家都指导它的意思是什么,可是这句话是谁写出来的呢?

授新

孔子的简介

为什么孔子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了,可还有人知道他、纪念他呢?

出示孔子的格言(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对其进行解释。

原来让我们虚心好学,关心他人,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1)礼之用。和为贵(2)不患之人不知己,患不知人也。(3)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这些名言中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所以世人把孔子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孔子的故乡还保留着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大地方还能看到孔子的画像或者是雕像。 除了孔子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接下来我要在为大家介绍他和他的著作------司马迁和《史记》。

其实我们一代代后人了解古人的事情,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史记》知道的,《史记》为我们传承着宝贵的历史记忆,而它的作者司马迁则更令我们敬佩。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自上古传说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一本书为什么会著这么长时间

设想一下,司马迁在著这本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的这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应了他的什么思想?(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坚持不懈,把做学问视作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事。)

在这么长时间内,会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课后作业: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说出理由。)

推荐第6篇:历史教学设计

《 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王春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和影响,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为立足点,以史导论,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通过深人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教学难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正确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影响。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

学习这一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北宋形势图》讲清,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范围,并未统一全国,当时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讲述此节内容时要注意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首先,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扩大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再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两者都由皇帝直接管辖。保证了军权从属于皇帝。同时让统兵的将帅定期调动,互换防区,避免将帅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小的集团。

(2)中央:削弱相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项措施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利:进一步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使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弊: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之间互不了解情况,运转不灵,故制定政策时往往脱离实际,政府效率低下。

(3)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项措施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利: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弊:造成地方贫困。

3.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教师设问: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度)回顾已学过的内容归纳我国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宋太祖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宋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以髙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将文人作为唯一可以信赖的对象,这个基本国策也为后世的宋代皇帝所奉行,影响贯穿整个宋代。

3.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4.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学习此内容时,可结合P31《宋人科举考试图》介绍: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政权基础,同时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有一系列尊崇文人的措施出台。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人仕。而寒门出身的士子一旦登第,多怀忠君爱国之心。宋朝统治者对文人极其尊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俸禄也极丰厚。世人多称宋朝为士大夫政治。在一系列重文措施的鼓励下,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髙。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宋朝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学艺术也发展到新的水平,涌现出的众多的文学家、画家和词人,宋代的名著和名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燦的明珠。

5.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这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主要是从积极的一面来说的,也应该看到它的不利影响: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宋建立以后,宋大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将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柄双刃剑,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宋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 贫弱”的祸根,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推荐第7篇:历史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片断设计

荆州区楚都中学

本设计以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为例。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从编排体例来看也可称为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为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基本体现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传统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按照上述标准,洋务运动实为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作为近代世界转型在东方文明中的表现,洋务运动也较多地被纳入到与西方文明演进的比较之中。本课既是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重要的考点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洋务运动概况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从近代史观的角度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派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 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及其局限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片断设计 步骤一:

本课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难点,即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具体过程如下。 评价洋务运动:

师: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师:原因是什么?

生: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后进行总结。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步骤二:

在学生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后,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文字材料: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将中外近代化的历程进行对比。

此设问虽然已经超越八年级学生新课知识能够承受的范围,但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近代化这个命题是有益的,也为后面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埋下了伏笔。在这样的情景设置之下,“历史比较法”的应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历史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它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分析历史事物和评析历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八年级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比较法往往也作为后期归纳与复习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通过比较、探讨得出结论: 1.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 2.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反映中国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得出上述结论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学生欠缺相关知识储备,则直接板书展示),板书设计如下:

中外近代化进程对比

中国: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西方:思想文化——制度——器物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步骤三:

最后教师进一步阐明洋务运动评价的观点,回到教材,完成本环节教学。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步骤四:课堂作业设置与小结。

1、课堂作业的设置。筛选较好的习题四道,材料型选择题三道与材料分析题一道。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呈现两则文字材料,两小题。当堂完成,在学生的导学案和课件幻灯片中同时显示出来。选择题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一来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二来也有利于缩短学生思考时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材料题采用学生举手自主回答形式,评价方式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的点评,最后在PPT当中展示参考答案供学生校对和参考。

2、课堂小结: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环节在设置加入了历史比较法的应用,使学生粗略地体会到在近代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这样较新的史学维度之下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方式,虽然对于初步系统接触近代史的八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过高,但是较早地引入和后期系统地训练能够使学生较快地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模式和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形成人文素养。历史课程设置的核心目的,恐怕也正在于此。

推荐第8篇:历史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南票区金星中学 谷宏亮 课程标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要求同学们能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包括五节必讲课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列强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深渊的侵略史;仁人志士一次次奋起救国,上下求索的抗争史。

《五四爱国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继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的斗争相继失败之后的一只新兴力量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进行的不屈的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同时,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使五四运动成为了一场具有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的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维能力。

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使学生感知五四运功的情景,理解当时的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五四运动的意义。

采用情景导入法,教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的历史运用联想比较法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爱国青年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本课重点: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本课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为什么上海能取代北京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通过了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影视资料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授本科过程中要使学

生认识到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学们可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及过程的史实。

视频展示:让学生更深刻体会五四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比概括分析:比较五四运动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的不同之处,并总结其特点在哪里。 教学过程: 【导入】

从总结青年阶段性格特征入手,询问五四青年节的来历,用青年人自己的节日把大家带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内容】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通过对内容影响意义的学习使学生感悟那段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按传统的设计分为背景、过程、意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我通过前一章讲授的内容导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取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社会背景)。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的壮大(阶级基础) 问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前期新文化运动开启看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五四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而后期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一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解决战败国问题。

问题二:

1、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会议?

2、中国人对巴黎和会寄予了哪些期望呢?

3、结果怎样呢?

得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五四运动的过程

通过影视资料向学生展示五四运动的过程: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后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广场举行集会举行游行示威。打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学生罢课半月,北洋政府置之不理,并且出动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0余人。从五月五日起北京专科以上学生举行总罢课进行抗议。天津、上海、长沙纷纷响应痛陈国耻,抵制日货。学生运动进一步发展英美等帝国公使的施压下从6月3日起北洋政府大规模的逮捕学生,仅仅北京就有800多学生被抓进监狱。

在这种情况下6月3日上海、九江、天津等工人纷纷举行罢工,五四运动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上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出息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用三幅图片,给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三个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第三部分,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一点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用材料情景法来处理:运用毛泽东的一段话来阐释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通过分析为此次运动定性。第二点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及教师的分析得出。第三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通过表格将“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并分析“新”在哪里?得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就水到渠成了。

【总结升华】

最后让同学进行回答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把知识串联起来,教师进行补充总结,以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推荐第9篇:历史教学设计

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整体感知

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认识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地斗争。中国的资本主义始终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斗争中求发展。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兵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梦想。 历史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推翻落后的社会制度,不实现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各个时期发展的表现、特点及成因,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在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能力。通过阅读材料探究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难点: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

四、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染坊》片段,走进民族企业家,走进民族企业,认识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五、课标展示:了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讲授新课

(一) 课堂展示

师:根据课前预习画出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

(二)自主探讨展示

一、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师:第一组介绍探讨成果 生:

1、原因: (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特点:(1)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 师: 第二组同学展示

1、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2、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年)

3、表现: (1)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470多家; (2)投资总额增加: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深化拓展】根据材料分析: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什么?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皮革、卷烟等。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倡导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三、曲折的发展: 师:第三组展示

1、较快发展:

(1)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

(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过渡: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日益萎缩:

(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2)原因: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战时体制)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官僚资本的垄断和压制)

3、陷入绝境 (3)启示

本课小结: 扼要回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1)时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3)表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2)不利因素: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 2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表现及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其历史地位。 总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业设计:

根据本课学习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二、短暂的春天:

三、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者:商玲玲

推荐第10篇:历史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重难点

二. 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以及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例:高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三.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特点:xx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 设计理念

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节。

后如何办。 五. 教学过程 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活动时间的分配,为什么设计具体的一环六. 教学反思 本课的目标达成度,本课感到成功的地方,本课感到遗憾的地方,今

第11篇:历史教学设计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l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参考答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形成基本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观,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便于理解。 (3)以模拟活动的形式自我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思维,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通过了解丝绸之路,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 2课件:胡萝卜、丝绸、中草药、西瓜、核桃、葡萄、瓷器、茶叶、铁农具。(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商人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如果你从中原出发,可以带以上哪些商品到西域才能盈利?在你归来的时候,你应该把西域的哪些物品销往中原才能赚到钱? 商人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讲述: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课件:佛教、基督教、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针灸。(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文化使者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教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曾深刻地接受了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对丝路畅通的兴奋,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对丝绸之路带来的种种具体感受,成就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交流与开放盼精神,至今仍然存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丝路有关的文章、歌曲、影视、社会活动等。 视频“丝路集锦”: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片段、新丝路模特大赛片段、舞剧《丝路花雨》片段、歌曲《月牙泉》MTV片段、丝路旅游宣传片的片段。 (二)张骞通西域

导入:鲁迅说过,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丝绸之路造就了一批以果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丝路人物。其中开通丝绸之路的先驱是谁呢? 多媒体播放动画短片《张骞“凿空”》。 提问: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住,被迫在匈奴结婚生子,过了十几年,张骞抛妻弃子,逃离匈奴,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如果你是片中的那个孩子,你会恨你的父亲抛下你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真诚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

- 4 -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①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汉朝从此才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情况,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和空前繁荣。 课堂小结:

课件:报纸上有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报道。(扫描制作) 思考:通过重走丝绸之路活动的所见所闻和学习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凿空”之功,你认为丝绸之路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吗?如果你成为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你的理由以获得评审田的认可?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此题即是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学生回答无须面面俱到,说清思路即可,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延伸:

课件: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铁路图。

思考:丝绸之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l0900千米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丝绸之路已渐渐成为历史,虽然当地的人们依然行进在这条古路上,但同一条路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那种沟通世界的干线意义了。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奇思妙想,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如开发大西北、发展旅游资源:建立影视基地和博物馆、开发光能发电等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应予以赞扬。 作业布置:

在网上查找有关丝绸之路的网站,以“丝路花絮”“丝路人物”“丝路风情”“丝路故事”等任一标题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第12篇: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篇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开放创新的活动方式,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巍然屹立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

知道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知道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吗?

学生:虎门销烟。

学生:林则徐。

学生:鸦片战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完全正确。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第一课时──鸦片战争。 (出示:第一课鸦片战争)

【评定: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 自主学习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 ,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 。 2.1839年, 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斤 。6月在 销毁鸦片,虎门销烟的意

义 。

领 。

4、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条约。 内容:①割给英国;

②赔款 ;

③开放 五处为通

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商定。

影响: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是中国 的开端。

5、仔细观察教材第5页两幅地图,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三)展示回报

学生展示、互评,教师给予点评。

(四)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提出希望在本课探究的问题。

1、相距遥远的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3、林则徐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4、鸦片战争中,处处可见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涌现了关天培、陈化成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为什么还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呢? 5《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6、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音像资料,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走私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播放相关音像资料,出示相关问题

学生: 我认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教师:为什么矛头不是其它国家呢?

学生:中国是西方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旅行纪中这样描述过,东方遍地是黄金,更是激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向往。在清康熙帝时,英国曾有使节到中国访问,结果无功而返。

教师:为什么不直接把商品卖给中国,何必走私鸦片呢?

学生:中国当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外国的商品很难在中国销售出去。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中,英国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处于出超。于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

教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学生:官僚吸食鸦片,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

学生: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中国国民素质整体下降。

学生:官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学生:正如林则徐所说,“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御敌之兵,几无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师:面对各种灾难,林则徐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

学生:强迫交出鸦片,并写下保证书。

学生:虎门销烟。

教师: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除了上述以外,林则徐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学生:温家保总理在第一次接见中外记者会上,引用了林则徐的这样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它体现了林则徐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高风亮节。

教师: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鸦片战争。 (出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多媒体演示英国入侵中国的过程)

师生共同归纳,然后出示:

占领: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结束: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

签定:中英《南京条约》。

【评定: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历史,感受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

教师:请看大屏幕,这是有关《南京条约》的一个图表,图表下面是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多项内容,给每个小组两分钟时间准备,然后选定一名代表利用多媒体手段完成这个图表,比比看哪个组又快又正确。

学生:(活动)

【评定: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由上述图表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有请两组同学演绎两场历史的对白。 篇2: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比较战前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情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讨论鸦片输入的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迅速发展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怎样把侵略矛头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没落的中国。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 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跟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1、国际上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作为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2、面对毒品,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而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

4、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政治上领土不完整,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教师出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影响的比较表

【正因为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起讫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发 动者:英国、法国

重大事件: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火烧圆明园。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结果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火烧圆明园 时间:1860年。 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

纵火者:英法联军。影响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

侵略者的暴行:烧杀抢砸,无恶不作。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2.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时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主要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范围面积: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响 : 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

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的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他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背 景: 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

金坛战役:1864年,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

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从太平军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巩固小结】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课标要求】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英、俄两国利用阿古柏入侵新疆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记住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的名字,知道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解析有关“三国干涉还辽”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处理、鉴别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联系当前台湾人民的反台独斗争,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爱国将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的牺牲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使学生认识《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签定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更加严重;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二、难点:怎样认识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

一、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是在1884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新疆的管辖。

(左宗棠,清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民族英雄。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所以说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1、记忆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1894年);理解命名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894年为旧历甲午年)。

3、从邓世昌身上学习的精神: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马关条约》内容和危害

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地点、中日的代表人物

(时间:1895年;地点:日本马关;代表人物:中国是李鸿章,日本是伊藤博文)

2、分析《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1)(运用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四点进行归纳记忆)

(2)三国干涉还辽其目的和实质在于维护其在华的利益,而非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3)危害和影响:(运用具体内容逐一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第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分析: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第三、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第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分析: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论:《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出,认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中国所签定的最不平等的卖国条约。

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于我们当前的建设有什么重大的启示?

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必须加强党的廉正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将遭到失败并将永远铭刻于历史的耻辱柱上,而那些民族的英雄,千百年后,名字依然芬芳。

【巩固小结】 第

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标要求】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大致情况,讲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故事;记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组成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知道八国联军抢掠北京的暴行;记住《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掌握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暴行资料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运用计算 篇3: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要决定简表??学会利用表格的方法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国旗、国徽、国歌、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等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一系列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一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二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要突出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及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开国大典》录像片段,让学生通过展现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来感受和体验当家作主人的喜悦心情。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引导学生利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重点。

难点 如何认识西藏和平解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政策、藏族历史及政治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搜集的资料和课本上的小字部分,先让学生了解西藏解放的过程,然后通过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很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生日吧!(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哪位同学能根据家中的资料(录像带、相册、成长记录袋等)以及长辈提供的信息,说说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生1:我妈妈说我出生时体重很轻,天还下着雪,所以给我起名叫小雪。

生2:我经常翻看我的成长记录册,里面记录了我出生时的情况:体重、身长、接生的大夫,还有我小手、小脚的印记。对了,再补充一条,还有我出生时的照片,很可爱。

生3:我看了我出生时的录像,还听到了我第一声啼哭的声音,很响亮。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把老师的思绪带回了小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处理,说说自己小时候的一二件趣事与同学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祖**亲的生日?

生齐答:10月1日。

师:你们一定也很想知道我们的祖国?d?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一些情况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多媒体展示本课课题: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新课

一、筹建新中国

师:新中国这个大家庭即将成立之时,百废待兴,筹建新中国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这个重担就自然落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全体代表的肩上。下面请出?开心辞典组?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名词。(学生鼓掌)

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称?新政协?,以区别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早在1948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于1949年6月在北平召开,同年9月21日,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活动中发挥作用。

师:同学们,想一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同学们先独立学习,阅读课本,勾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将找到的条目想办法归纳成体系,使其一目了然。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进行归纳?

生1:我们小组采用图示归纳法。

(教师提示学生到实物投影台展示该小组的作品)

生2:我们小组采用表格归纳法(实物投影展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内容简表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大家掌握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内容。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得到了什么收获?

生1:我学到许多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知识。

生2:我学到了两种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图示法和表格法。今后我们再学习这类知识时,我要大胆尝试这两种方法。

师:(望着一名同学,发现该生眼睛中充满疑惑,老师及时调整)同学们可能会对刚才我们共同解决的问题有疑惑,可以大胆提出来。

生:老师,我们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我观察现在通行的一系列法律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讨通过的,为什么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的呢? 师:这名同学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说明他是一名善于思考、非常有勇气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都向他学习。哪位同学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小组之间开始讨论)

生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时,全国领土还没有完全解放,西北、中南、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还在继续顽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选举,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不可能,也行不通。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师:让我们谢谢这位同学。 师:同学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国旗、国徽、国歌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也是对我们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要想进一步了解这些内容,还需要一些相关资料。上课之前老师布臵了搜集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或实物,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将进行资料展示。展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可以挑选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同学比较感兴趣的资料,然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另一种方式就是将我们共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多媒体展示。

1国旗。(多媒体展示国旗图案和有关国旗的文字资料)

新中国的国徽以国旗和**为主要内容。国旗表示革命政权;**象征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也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齿轮和稻麦穗象征工人、农民;绶带紧结齿轮和稻麦穗,象征工农联盟。

3国歌。(多媒体展示国歌词谱及文字资料)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同学们,据记载,代表们讨论确定国歌时,曾经过一番非常激烈的争论,有一些人认为,新中国已经成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建议修改一下。但多数人不同意修改,请说出你的看法。(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时小组的同学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生1:我们小组认为,新中国即将成立,我们的国家已经逐渐强大起来,不应该再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

生2:我们也赞同他们小组的观点。这句话已过时了,不符合新中国成立时的情况。

生3:我们小组持反对意见,尽管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但危险仍然还在,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醒。 生4:我同意他们小组的看法。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还不高,一些强大的国家可能还会卷土重来,我们还需要万众一心,共同战胜困难。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很高兴。其他同学还有哪些看法?

生5:我们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还会有许多挫折,我们还应继续艰苦奋斗。

师:以上同学都发表了自己对国歌歌词取舍的看法,每一名同学都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下面老师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没有过时,不应删掉,因为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大部分领土获得解放,但是我们还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我们还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和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在今天,我们还应居安思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振兴中华民族不断努力奋斗。

二、开国大典

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

生:通过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决议。

师:下午3时,举世闻名的开国大典开始了。(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盛况的录像)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1:我非常激动,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终于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了。

生2:听着熟悉的国歌,我很自豪,我们终于把侵略我们的外国人赶跑了,我们终于有了完全独立的国家了。

生3:我想到了我们学校每周都举行的升旗仪式。作为共和国的公民,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开国大典的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生1: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好经历了28年的历程。28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生2: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耻辱,国家任人宰割,生灵惨遭涂炭。中国人民当了一百多年的亡国奴。一百多年直不起腰杆,这都是因为我们贫穷,我们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惨痛教训,珍惜我们的新国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我们的新中国建设好,让过去受压迫、受奴役的旧时代一去不复返!

师:你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老师很受鼓舞。你们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性的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能分析一下旧中国落后的原因吗? 生1: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

生2:清政府采取了愚昧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自诩为天朝大国,不与任何国家往来。

生3:清政府满足于过去的辉煌,不思进取,不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抵挡不住列强的侵略。 师:你们分析得很全面。新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生1:中国不能再闭关锁国了,要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必须进入世界发展的大舞台,与世界各国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的发展。

生2:我们现在社会也有腐败的现象,国家应该大力惩治那些腐败分子,才能更好地发展。

生3:我们应该发展科学技术,多培养人才,才会有竞争力。

师:善于吸取教训的民族才会强大。中国百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实现经济的腾飞、民族的复兴。

三、西藏和平解放(多媒体展示)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人民解放军继续向西北、中南、西南地区挺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纪录片,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从网上下载制作而成)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中央人民政府为什么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请各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生1:我们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早在近代英美两个列强就窥视西藏,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在英美支持下,积极策划?西**立?,并在1950年1月派出?亲善使团?,赴美、英、印度等国活动,谋求支持,企图以武力阻止解放军进军西藏。

生3:我们学过西藏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解放前实行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度,他们的宗教领袖称?*?和?*?。

师:同学们结合地理学科和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大体概述了西藏解放前的情景。解放前的西藏情况十分复杂,外国的一些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和历史上遗留的民族矛盾插手西藏问题,企图使西藏与祖国分离。所以解放西藏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问题,应采取和平解放的办法。消除汉藏之间的民族隔阂,争取藏族同胞的支持,孤立少数分裂分子。1951年5月,中国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雪域高原,西藏千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师:长期以来,不断有一些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策动西藏叛乱,*喇嘛也出逃国外,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还在1989年授予*喇嘛诺贝尔和平奖,进行反华活动。你们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生1: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对美国等国家干涉我国内政,提出强烈抗议。

生2:我们不能再回到近代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老路上去,屈辱的历史不能重演。

师: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决不会有丝毫让步,企图依靠外国势力达到?西**立?、分裂祖国的活动是背叛祖国的可耻行径,决不能让其得逞。

我们国家正在帮助包括西藏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经济,行动是什么?

生:西部大开发。

师:对,只要我们坚持发展西藏,加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经济的政策,西藏人民就会过上好日子,我们坚信西部大开发会给西藏等西部地区带来生机和活力,西藏的明天会更美好。

学习小结(多媒体展示学习小结问题卡)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3我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有哪些感受?

生1:我学到为了筹建新中国,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生2:我还学到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知识。

生3:我通过看录像亲身感受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生4: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

生5:我尝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经过小组讨论和老师的帮助,解决了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生6:我学到了用列表格来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生7:我学会了通过搜集资料来帮助自己学习的方法。

生8:当我再次听到国歌奏响时,我会有不同的感觉,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

师:同学们谈得非常全面,你们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学到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你们能从内心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学史使人明智?,老师希望你们与历史课共同成长。

课后扩展

以《新中国成立的故事》为题,出一本小册子,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连环画,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反思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即?你出生时的情况?,把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生疑、生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历史带上浓浓的?生活味?,体现?历史源于生活?的理念。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的学生会提出:?我们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据我观察现在通行的一系列法律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为什么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的??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个性,保护他们善于思考和乐于探究的热情。

3历史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如学习本节课第一子目老师让学生讨论国歌歌词的取舍问题、第三子目讨论?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后,把学生的思维由历史引入现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新课结束后,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评价学习成果,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使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获。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

正确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课前收集有关材料,掌握通过搜集、访问获得资料的方法。

通过讨论、讲故事,增强认识历史现象和组织历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难点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13篇:历史片段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七星中心学校

夏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通过理解秦朝制度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到制度的完善对管理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秦朝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三个措施

三、学习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用具:PPT

五、教学方法:图示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

六、教学过程:

1、图说人物:

(出示秦始皇画像):他是谁?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左手拿着宝剑,右手在指指点点······从他的姿态、眼神、微笑,可以看出他对事业的雄心、信心和决心!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2、自主学习讨论探究

快速阅读,了解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的三项措施: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并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得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合称为三公。

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三公下面设置九卿.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课 阅读后,分小组分材料讨论: A、你能从材料中捕捉到哪些信息? B、通过这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教师小结

4、巩固练习:

1.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2.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首” “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3.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第14篇: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学设计

教学构思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注重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人们在此过程中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相结合;本节课设计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认识规律以及教学内容和特点,将毛泽东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成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的再次探索的过程。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区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认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开展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和学习毛泽东等人以天下为己任和为真理而斗争的品德,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本课教材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对毛泽东思想作了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表明,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只有充分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归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才能在此基础上体会、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深远影响。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深远影响,有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多媒体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法;导学案自主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通过温故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推进新课:

一、走西方人的路—资本主义的困境

二、走俄国人的路--没有结合中国国情

三、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脉络(自主完成导学案表格的内容)

(二)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1.科学内涵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问题探究方式辨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通过材料分析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三)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通过材料分析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影响

(1).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而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对中国思想发展而言: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3).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言:

毛泽东思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结:本节课知识脉络

最后通过学生齐声朗读“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近平”,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追随伟人足迹,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作业

第15篇:韶关历史教学设计

篇1: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第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 ,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 ,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 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2.学习新课

①自主尝试,点拨授法。

a.请同学们首先讨论一下,了解一个奴隶制国家,我们应首先了解它的哪些基本情况?

b.大家阅读教材,找到大家所要了解的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相关情况。

c.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共同回顾,夏、商、西周发 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朝代更迭的过程。 ②自主探究,鼓励释疑。

a.经过阅读,大家对夏、商、西周都有所了解,你认为这三 个朝代,有哪些不同于其它朝代的独特之处? b.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能从本课中找到史实来充分验证这句话吗? c.研究历史,以古鉴今,你认为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历史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③自主检测,巩固 评价。 列出夏、商、西周的大事件表,并能熟练说出。 3.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以及他们的更迭过程,从三个 朝中,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4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它的建立者是 。 2.商朝的建立者是,西周由 建立。 3.商朝文化的辉煌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使我感受最 深的是:我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们会经常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古文古句,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往往没有一种意境,让他们产生认同感,致使他们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而已。而在这节课里,我让学生去寻找史实来验证这两句话,通过大量真实的史实,有理有据,学生就更加深切领悟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认同了这样的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历史课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根深蒂固。

八、备课组点评

这堂课思路非常清晰,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这一目的,较好地发挥了历史 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 的优势。通过史实让学生感受历史,学古鉴今。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对教材处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务求最佳组合,依据课 标要求学生实际和本人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课积极转变了教师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要的教学效果.篇2:历史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班级:2011级历史学一班 学号:41103011 姓名: 秦宏玉 a.教学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

的加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措施及具体内容,

认识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及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以及史料,用归纳与比较的方法掌握

基本史实以及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君主专制对中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自己对中西方的了解,认识到君主专

制积极的影响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阻碍。 b.教学思路 1.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突破方法:阅读课文,归纳总结,用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呈现。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突破方法:对比宰相制与内阁制,用表格的方式呈现;联系实际,与

西方对比,归纳出君主专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教学立意: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史料,归纳总结出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的措施,通过对比得出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及君主专制加强的影

响;了解到对比与归纳法的好处,以后遇到同类问题能够灵活运用。 c.教学设计 1.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分发准备好的史料以及问题。

(2)学生准备:阅读史料和教科书。

2.课程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汉时

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丞相赐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

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

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

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认真阅读材料,思考:

(1)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时,礼仪有什么变化,这种

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官员上朝时的礼仪由站着(两汉)→坐着(隋唐)→跪着(明

清)。这种变化说明皇帝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而官员地位

(包括宰相)在逐渐下降。到明清时,君权更加突出,君主专制空前

加强。

(2)材料中的主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

么? 答:汉时是丞相,隋唐时是宰相,宋时是宰相,明朱元璋起是众官,

清朝时是官僚。从汉至宋主体都是丞相和宰相,但从明朱元璋起主体

就变成了众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导入新课,因为朱元璋废 除了宰相制度。

设计意图:(1)让学生认识到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及君权与相权

的矛盾;(2)让学生发现明代以前的材料对象是宰相,而自朱元璋起

材料对象就变成了“众官、官僚”,让他们思考,从而引入我们的新

课——宰相制度的废除。 3.讲授新课:

a.宰相制度的废除:

(1)明太祖时,胡惟庸为右宰相,在位期间,擅自决定官员的升

降,而且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的,一律不予

上呈。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

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

(2)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

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 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史纪事本末》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杀胡惟庸,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明太

祖认为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废除丞相制后,明太祖如何调整中央权

力的分配?这样做的直接政治影响有哪些呢?

理由:(1)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横擅权。

(2)历史原因: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 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

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阅读历史纵横)

(4)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权力分配: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

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直接政治影响:废丞相,权分六部,事权分散,皇帝总揽事务。

设计意图:利用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自己总结,这样更有利于

学生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过渡到内阁出现的背景。 b.内阁的出现:

(1)最忙碌的皇帝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

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 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

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明太祖可能是历史上最忙碌的

皇帝)。

设计意图: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的工作量空前鹏张 ,通过日常事

务的多、杂,引出设置内阁的必要性。

(2)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票拟和批红:“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然后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教学立意:这里需要给学生解释一下,让学生理解票拟和批红的区别及联系,可以用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

司礼监 内阁司礼监 (批红) 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对皇权构成威胁。

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对比:

设计意图:运用对比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阁和宰相制度的区别,并且表格一目了然,便于加深记忆。

(3)史料补充:

皇帝??命那些大学士在每一个奏章或案件上,签注意见,写出对该事的分析和应如何反应的建议,甚至皇帝颁发命令的草稿,都一并拟好呈上。——当时术语称为“票拟”和“条旨”。皇帝即根据这些签注,加以批示。于是,不久之后,大权遂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内阁也成为没有中书省名义的中书省。 篇3: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各国的历史背景不同,由于人文背景、文化的不同,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教学的时候,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在历史领域的知识面,并要善于把历史观点与当代社会实际相联系,本文主要以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为切入点,阐述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历史人文素养。关键词:课改 教学设计 专业素养提高 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结合本人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我就如何上好历史课对教师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

一节历史课的优劣,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在新课改的洪流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善于独立思考,以开阔的视野,人文的情怀给学生以多元的历史视角,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智慧与魅力。许多历史教师在这些方面的做法尚有不足,尤其是在教师设计上历史视角窄、短、历史观点浅,缺乏适当的拓展能力,更缺乏历史教材与现实社会热点结合的意识,如果历史老师的观念陈旧,惟教材与教参为蓝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势必造成教学设计千篇1律,缺乏新意,教学环节机械呆板,目标落空。

常规的历史学案设计均从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影响→评价展开,用平面的、零散的历史知识解释立体联贯的历史现象,拿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设计案例来说,在这种设计思路的指引下,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几乎一样,没有特点,在不少学校听课、评课,以及在省、市观摩一些教师的优质课时,就明显地看到这一点。这样的设计,非常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念不清,认识模糊,思维混乱。

人教版九年级“美国的诞生”这一课来说,前后我听过数十名教师讲解过 这一课,一般的教学设计不外乎按照教材的内容设计流程:原因→导火索→战争的引发→《独立宣言》的发表→萨拉托加大捷→英国宣布投降→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这样来,而对华盛顿的评价则着重强调其领导独立战争获胜这个层面上。所谓出新的一些设计亦无非是课件做得花哨一些而已,其设计思想无任何新意可言。而这些课要想上好,我认为历史老师醇厚的专业素养就非常重要了,各国的历史、人文背景、文化均不相同,教师在讲美国历史时绝对离不开对美国本土独特的人文色彩的审视,美国的开国者在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新大陆的同时也就创造了充满生机的美国文化,首先就体现的个人至上为价值核心的“美国精神”,美国人的骨子里沁着一种牢固的道德观念,“人们必须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加强自我支配、自我控制”美国人一直都视个人的独立、自由看作高于一切的事业。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漫长的八年抗争,给养缺乏,屡败屡战的美国人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胜利了。

因此,在这一课的设计时重点应落脚于对两个文件的诠释即:《独立宣方》和1787《美国宪法》以及对华盛顿的评价。

首先教师要认真剖析《独立宣言》的内容,在教材中不仅有北美13个州脱离英国独立的内容,更有“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这个“一切人”包括白人、黑人、北美各阶层人,它让所有不能自由独立的人都看到了希望,这也是大陆军处劣垫但依旧能够坚持斗争的主要原因,而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其实是《独立宣言》的部分实现,它的颁布,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美国宪法》颁布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期间有修改和订正,至今仍

保存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政体上创立了三权分立这样一种先进的政体,关键在于它授于政府在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的同时,对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施切实的保证,宪法在限制了政府的权力的同时,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力不受侵害。实行分权是为了减少多数人剥夺少数人权利的可能

性??,是这两部文件的诞生,才真正地孕育出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人文文化,我认为教师在设计一课时应该尤其注意。而对华盛顿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他在八年战争结束后,为美国的民主、宪法的制定而努力这个层面上。他拒绝当皇帝,他主动开创了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在奉行的先例,谢任后,主动归隐农庄,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以说,对于美国的成立以及以后的发展,华盛顿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教育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聂动犁先生曾经这样谈过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话:“评价辨证能力是指以评价者为历史的主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这样合理的客观的标准为历史上的人、事物或史学上的有关问题或矛盾作出公正的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方案或建议能力”。华盛顿与林肯至今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保持着至高无尚的地位,对他的赞赏只保留在八年对英抗争上显然有所偏颇了。 《独立宣言》的发布,独立战争的结束,不仅使美国真正的实现了独立,而且也包括美国的民众从精神上从个人权利上真正地获得了解放、自由、独立。我认为从两个文件和对华盛顿的评价上去考虑。则更能有效地讲解好这一课,并且使学生不易与英法等国的劳动保险产生混淆,而对《美国内战》这一课的讲解有一个良好的开启作用。

一个有着良好专业素养的历史老师,不会只是在课堂上把教材的文字更 “明晰”、更有所“突出”地“传达”给学生,不会只是把自己对历史学习的一般思路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旗帜鲜明地树立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真正地体现人文素养。

要想让学生在新课改中体现真正的快乐,除了我们要真正的了解课程,了解历史,从新课改的深处做起,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外,更要让我们的学生们真正的了解历史,喜欢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人文素养,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梳理自己的教学思想,大量的多角度以阅读史学方面著作,丰富自己的史学观点,了解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现象,并及时地引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与时俱进,为新课改添砖加瓦。

第16篇:历史教学情境设计

巧妙创设历史情境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科学技术》的教学情境设计

会盟一中 李利琼

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六种情形:

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的关系创设的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6.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结合我对这六种情境创设的理解,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科学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一、导课

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你的课本是如何印出来的?学生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二、课本内容的学习

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理解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历史知识;同时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我利用课件图片如《金刚经》、毕昇、转轮排字盘、现代印刷机器、打印机、司南、宋代指南针、唐代火药武器、宋元火药武器等等。科学研究证实学生接受知识的最快方式是图片,本节课我利用大量图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形象具体理解。

2、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为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我设置三个讨论题①

雕版印刷术的程序是什么?活字印刷术的程序如何?对比这两种技术那一种更好?说说你的理由。②指南针的发明有何作用?结合鉴真东渡和郑和下西洋说说。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③火药的发明有何作用?(从军事、娱乐生活等方面进行说明)

历史情景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是一段文字的描述,也可以是图片,引文资料的展示,更可以是扮演角色。不管那一种,都可以模拟与真实历史情景相似的历史情景,谋求形似、神似、功能相似,结构相似等。教学中让学生得其“情”而进,观其“景”而入。在模拟的历史情景之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带着情感去体验,带着疑问去思考。历史情景的运用将为历史学科教学掀开新的一页。

第17篇: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

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

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大巫岚初级中学 黄秀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爆发、扩大、转折、胜利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历史材料,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模拟战地采访,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情景和历史人物心态的创造性能力。通过撰写新闻稿件,举行新闻发布会,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独立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搜集和交流材料,培养学生相互之间学习交流的良好习惯。通过模拟战地采访,培养学生的机智、灵敏、善于应对和揣摩人物心态的表现能力。

3.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明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各国人民的相互支持,浴血奋战,只有团结,才能战胜邪恶。

二、活动资源:历史教材,历史资料片,网上资源等。

三、活动准备:

1.由教师将所教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设定组长一人,由其负责将组员按照特长进行活动分工。每组设有记者,负责新闻采访、新闻稿件撰写和新闻的发布。记者的身份分别是苏联、美国、英国、德国四大国记者。每组再找一人,由他们担任苏联、美国、英国、德国四大国首脑的角色(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化装,能模仿所扮角色的言行,效果更好)。余下的组员也编成小组,根据需要分别扮演所需要的角色,如总统助理、首相秘书、总理办公室主任、主席的保镖、二战时期的各国士兵、各国的普通群众等。在角色安排好以后,教师应指导各组组长,要求各组组员认真完成小组布置的任务。

2.采访顺序:可以按照二战的爆发、扩大、转折和胜利几个步骤顺序进行采访(为了增加真实情境,可在采访时设计一些情节以烘托气氛,如听音乐、看报纸等)。要求学生扮演者要态度认真严肃,具有专业素质。

3.采访记者要注意设计一些采访切入点或借助一些话题巧妙地进行采访,力求展示记者的聪明机智。被访者也要注意与之配合,但不可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浪费时间,影响活动的进行。若采访对象是军人,或是医生、军人的母亲,采访者要注意称谓、采访的方式和态度。

4.教师最好能同学生把采访的内容情节设计好,拟出采访的提纲、问的问题、采访的时间。注意所提问题一定要依据当时的历史情境,被访问者也要结合所处时代回答问题,使采访活动具有时代感、历史感。

四、活动过程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在教室里创设反法西斯战争的模拟场景。墙上图画,同学适当化妆,多媒体播放战争场面。经过布置,教室俨然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小战场”。

第二步:参与活动,学习知识。师生双方在模拟的“小战场”中学习。采访活动开始后,可以分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进行新闻发布;二是模拟新闻发布会,安排记者进行一些提问,对新闻内容进行质疑,等等。

第三步:总结教学,转化情感。临下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启发学生通过“反法西斯战争” 的“参与”和“活动”,自然地感悟到战争的残酷,感悟到世界人民的团结、英勇。并通过谈感悟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团结协作的情感和爱祖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活动课结束后,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观众团要对参加活动的演员进行评议表扬,以便于今后活动的开展。

五、活动延伸

看一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这一目的设置,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习惯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第18篇: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材简析

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两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产物,本课紧承12课两宋经济的发展从各阶层的状况、乡村生活、城市风貌三个部分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很多的节日及风俗在宋代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如今天令国人又爱又恨的足球就是宋代蹴鞠的影子。这些都属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教材对宏扬祖国传统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宋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城市习俗多姿多彩,呈现了中国传统的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课可让学生从社会生活的多彩多样去深刻领会宋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学情分析 :

我校七年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一般都比较重视传统的节日,因此,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有切身的体会,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扫墓等,他们有的还亲自参加了,感受比较多,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容易引导他们去探索今天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它们与宋代民间的传统节日有什么联系,积极性比较高。而且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多的学习,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已经对历史有了较高的兴趣,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增加,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查阅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史料来学好这一课。 设计理念:以家乡的民俗资源为依托,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去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有效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多学有所得,同时,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代各阶层的状况,以及乡村生活(主要是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城市风貌。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分析史料、访谈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表演,大体了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状况;学生通过访谈、上网等手段差异、查阅资料,教会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宋代主要民间传统节日风俗与家乡主要传统节日风俗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学会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前准备,增强学生与别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对祖国和家乡传统节日风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每一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通过访问、上网等形式查阅有关家乡主要传统节日的风俗,小组长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用具: 电子计算机、幻灯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宋代乡村生活和城市风貌中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教会学生从相关史料、从身边的现实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是两宋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

(2)在宋代传统节日风俗与家乡传统节日风俗的比较中,掌握比较学习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这是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实际上,在宋代时,我们现在很多的节日风俗当时就已经有了,今天我们来感受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学习新课:

学生表演小品,其他同学从小品中了解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状况。(附小品简介):一士人准备进京赶考,途遇一自耕农正辛苦劳作,摇摇头继续向前,抵城镇入住一客栈,黄昏出外散心,途经一陶瓷作坊,工匠正烧制陶器,已有若干精美成品。几天后,到达京城,发现商贾满道,热闹非凡。

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本第17课《清明上河图》局部图卷③⑤⑥⑦并根据图中人物的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 接着师生共同归纳士农工商四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并让学生明确:士农工商构成社会的主体,其中士普遍受尊重,社会地位较高,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皇室,官僚、地主是宋代的统治阶层,他们大都活在城市中,构成城市居民的一部分,市民中还有哪些人?宋政府是如何管理的?城市的风貌如何呢?

一.城市风貌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宋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依据拥有房屋等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他们构成城市居民的主体。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那宋代的城市有何特点呢?

学生阅读课文P72—73,结合幻灯《北宋都城东京》《唐宋都城长安》引导学生对比得出结论:

(一)打破市坊制,出现市坊混杂,贸易区域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贸易时间不受限制,这是商品经济繁荣的需要和产物

(二)出现娱乐场所瓦舍,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幻灯: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梦梁录》

提问:这则材料描写的是哪一个地方的场景呢?(瓦舍)什么是瓦舍,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结合观察《宋“丁都赛”戏曲砖雕》《赛男女伎乐图》,对瓦舍在人们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宋代体育活动也蓬勃开展起来。

幻灯:《宋蹴鞠纹铜镜》图、《现代足球比赛》图,让学生领会古今足球运动的异同。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但当时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乡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改善,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乡村生活

学生讨论原因,(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科技进步文化用品在农村流行)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经济繁荣的体现。 幻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陆游《小舟游进村舍舟步归》

请一位学生朗诵,之后提出问题:①第一则材料描写了宋代民间哪一个传统节日?②第二则材料描写了怎样一种情景?请你发挥合理想象进行描述。③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另外还有立春、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人们看戏、听书、游乐,文化生活十分丰富。现在请大家根据所查到的资料,对比一下今天我们家乡的传统节日与宋代民间的传统节日有何异同?(学生讨论、比较) 通过比较,大家发现了什么现象呢?(很多节日保留下来了,且风俗基本相同如宋代的元旦和我们的春节;有些加入了我们的地方特色,如清明吃“菠菠”,做夏煮“鼎边”等;有些节日消失了)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吗?(每一小组学生派代表讲述节日的来历)附福州部分重要节日的来历和传统风俗:

1、清明节

清明节,是一个全国性的传统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压纸。扫墓,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还会在坟边种一棵松柏或其他树木。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压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冥钱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人扫过,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有闽诗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诗句既幽默、诙谐,又道出了福州人为什么称清明扫墓为“压纸”的缘故。

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

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要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也叫“清明”。所以,街上的店也大量出售“菠菠”。“菠菠”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掺入米浆内揉成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就是很好的点心。

2、端午节与红肚兜、香袋、雄黄酒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此,端午有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风俗。

但是,福州人对于端午节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汉武帝时期,闽越王余善不堪本民族受压迫,率众反汉。事前在福州城南临江筑台,进行“钓白龙”活动,争取百姓支持。当时余善让人用木头雕成白龙,浮在南台江上,让沿江各部落的健儿驾船夺取,谁夺得谁就胜利。各部落的舟有的彩绘为鱼,有的彩绘为虾,都是水族标志,但都不是龙。后世发展为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龙舟竞赛一般从五月初一到初五,所以,福州人也称端午节为“五日节”或“五月节”。

端午节的家宴必在中午,餐席上必有粽子、雄黄酒、荷叶包、米粉肉等。家宴后,幼儿要穿新衣、红肚兜,佩戴用各色丝线织裹樟脑丸做成的诸如粽子、灯笼等形状别致、色泽鲜艳的香袋,还要洗菖蒲汤,有的孩子还要在口鼻之间贴一块雄黄烟熏的肥肉,然后由大人带着到江边看龙舟竞赛。据传,孩子肚兜、香袋、雄黄等,都用于“避邪”,但以现代的卫生保健的观点来解释,它们对人体的清洁卫生、清凉解毒等起着积极的作用。吃雄黄酒的习俗则是来自《白蛇传》中,法海教许仙叫白娘子吃雄黄酒,使白娘子现原形的传说,认为吃雄黄酒解毒、去邪。

3、七夕节

七月七夕,是我国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牛郎织女的故事,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七月七夕,在福州叫“乞巧节”,又叫“结缘节”。“乞巧节”的活动很别致,很有特色。妇女们以“七”字作为巧的象征,向天上银河的织女“七巧”,即祈求有一双巧手,以发家致富,装点美好的生活。“乞巧”时,要陈列瓜果七盘、茶杯七个、焚香七炷、备针七枚、丝线七色,赛穿针,比引线,谁穿针引线又多又快,谁得到的“巧”就越多,宋梁克家《三山志》中的“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反映了当时妇女七月七夕乞巧活动的情景。

4、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三、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当时的社会生活会如此丰富多彩呢?(学生讨论完教师强调)如果当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大部分人吃不饱、穿不暖、生命没有保障,社会文化生活会如此丰富吗?因此,宋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课后反思:这节课中无论是课前查资料、寻访,还是课堂中的讨论、表演,学生兴趣都比较浓厚,积极性比较高。特别是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熟悉的节日,讨论得非常激烈,使我更加感受到了在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够强,今后要在这一方面多加强训练。

第19篇: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

高坝一中

文综组

赵波波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楚汉战争、刘邦开国的基本情况。

②知道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础知识 。

2.能力培养

①讨论楚汉战争中项羽失败与刘邦取胜的原因在。

②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原因。

③通过观察汉纺车图,描述纺车结构以及纺织动作。

④通过阅读《史记》中有关“文景之治”繁荣景象的描写,将设想的当时情景与汉初呈现的残破景象作一番比较。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楚汉战争是刘邦和项羽争做皇帝而进行的战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战争。刘邦取胜的根本原因是注意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②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宽刑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③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点〗

1.重点 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通过对休养生息原因的分析和内容的了解,使学生对“休养生息”政策有个完整的概念。通过对“文景之治”成效的描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西汉初期的政策为经济恢复和发展,为统一国家的巩固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

2.难点 刘邦和项羽在灭秦时是反秦起义的领袖,到楚汉战争时又为争夺政权而厮杀,这一蜕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这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 师应从农民战争推翻秦王朝与争夺皇位 战争的不同性质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师:我们在第9课学习了中国历史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知道了强大的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倡导者,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远闪耀着历史光辉。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将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

灞(bà) 樊(fán) 沛(pâi)

〔合书布点〕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楚汉战争

项羽

刘邦(汉高祖 汉朝 西汉 长安 公元前202年)

性质

天↙↘人

休养生息 布衣将相 汉初社会 陆贾(“马上” 《新论》)

内容 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 十五税一

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 减轻刑罚

影响 △布点小结

〔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 △快速提问(10分钟)

①楚汉战争的性质?结果?(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刘邦战胜了项羽) ②刘邦建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③何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因此代指平民百 姓。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网罗各方面的人才,包括许多社会下层人士。刘邦称帝后对其下属论功定封,形成了“布衣将相”的局面。 高祖曾为亭长,萧何为县政府小吏,陈平是游士,樊哙是屠夫,周勃为吹鼓手,灌婴为小贩,娄敬是拉车的。韩信曾为乞丐,英布、彭越曾为盗贼。)

④“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陆贾) ⑵他向谁说的?(汉高祖刘邦)

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大意是: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可以采用战争的手段,而治理国家,维持统治难道能用战争的方法吗?陆贾认为打江山与坐江山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

⑷据此言论写的书叫什么?(《新论》)

⑸书中提 出了什么主张?(行仁义、重教化、力求给老百姓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 ) ⑹它给汉初的政治和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成为汉初施政的重要依据)

⑤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哪几个方面?(即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和十五税一)

⑥文帝、景 帝在位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奉行的方针是什么?(安民为本)

⑦文帝、景帝实行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点?(轻徭薄赋和减轻刑罚)

⑧请辨别下列问题:

⑴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的是谁 ?(汉高祖) ⑵减轻田租,把田租改成三十税一的是谁?(汉文帝)

⑶慎用民力,把服役由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的是谁?(汉文帝) ⑷废除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的是谁?(汉文帝) ⑸减了轻刑的是谁?(汉景帝)

⑨文帝、景帝在位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效果如何?(统治者“躬修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指导学生看课本第56页“解释”。“贯朽不可校”:古代的铜钱是用绳子穿的,每一千钱为一贯。穿钱的绳子因年代久而朽料断裂,钱撒了一地,没法数的清。意思是说:国库的钱堆行很多,长期都不曾使用。)

△处理问题(约15分钟)

①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汉墓出土的陪葬陶制牛车”。主观上: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秦的暴政相比有哪些进步?(休养生息一方面可使农民安居乐业,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新统治秩序。)

③“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项羽说的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来。 项羽的说法明显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刘邦善于收买人心,注意择善而从,又以进能攻,退可守的关中为根据地,逐渐由弱而强。 项羽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最后在垓下陷入汉军重围。在汉军“四面楚歌”声中,项羽只得突围,至乌江自刎。 〖小结〗

西汉统治霎时间长达220多年,这与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是 分不开的。本课通过刘邦建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等内容,反映了汉初统治调整统治政策的概况。

第20篇: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作者: 赵政超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

广西崇左龙州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14 发表日期: 2010-12-07 22:06:10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制造的借口,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制造的借口,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西安事变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式讨论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唱的“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

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1931年9月18日,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时间,一个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时间。每到“九一八”,中国人就会产生无比的愤恨和铭心的耻辱。那么,在这个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段纪录片。(播放《九一八事变》纪录片)

教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有两个步骤,首先制造什么事件?然后怎么样?

学生回答

教师: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教师: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个多月后,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东三省沦亡)

教师:东三省沦亡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立什么政权?有什么企图?

学生回答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大屏幕展示)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很快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抗日高潮。在沦陷的东北大地上出现了哪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

学生回答。

教师:抗日义勇军是由哪些人组成的?抗日游击队是中共派谁组织的?

学生回答。

教师:抗日义勇军是自发起来的抗日队伍,抗日游击队时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涌现了赵一曼和杨靖宇等抗日英雄。(大屏幕展示)

三、西安事变

教师: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侵占东北是日本的唯一目的吗?接着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哪里?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人民甘心坐以待毙吗?要不要起来抗日?(大屏幕展示“华北危急”)

学生回答。 教师: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抗日吼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自那时起,在中华大地上抗日救亡的呼声不绝于耳。

中共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军,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是,蒋介石却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心只想剿灭红军。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学良和杨虎城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的境地。张学良和杨虎城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作出了选择。接下来发生的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播放纪录片西安事变捉蒋片段)

教师:西安事变是在什麽背景下发生的?发生于什么时候?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学生回答。

教师:蒋介石被扣押了,但如何处置蒋介石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同学们能想出一个好的主意吗?

结合当时形势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共对此提出什么主张?为什么?(大屏幕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党中央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谈判。我们来看看模拟周恩来在西安谈判的表演。

学生表演(模拟周恩来在西安和平谈判)

教师:从刚才的表演我们可以了解到,周恩来等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宣传说服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确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它的发生,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强烈愿望,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立场,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1927—1936)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

教师: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而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英勇抗敌,涌现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历史教学设计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