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2 08:33:0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穷人》。 【标准相关陈述】

1.基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中提出“ 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关注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结合这一要求,我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除了基本字词的讲解,更侧重于让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和的思想情感的体会。这也是符合六年级学生发展能力的一项要求。

2.基于教材特点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用多种方式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有直接心理描写,又有间接心理描写;既有错觉、幻觉的运用,又有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感人至深。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内容,

在此基础上,从内容中想开去,让学生在深挖文本的过程中 ,真切地感受,做到入情入境。

3.基于学生实际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作者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揍打、魁梧、倒霉、后脑勺、熬”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在阅读中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学习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课时预设】 两课时 【评价方案】

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评价上主要采用课前预习检测和课堂随机观察两种途径。

目标1:检测学生搜集的有关托尔斯泰的资料,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目标2:检测学生对课文生字、词语的把握,通过个人读、小组读、组词、解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测验。

目标3:检测学生理解课文情况以及对课文的写作方法的掌握,让学生学会判断文中的描写属于哪一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在那种情况下适合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目标4: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目标中的比较高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高尚品德并受到感染,进而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吸取优秀的品质。

【学习活动方案】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二、理解:“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

3、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4、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

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课件出示:

⑴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 (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⑵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

(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⑴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⑵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 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 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

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⑴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⑵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⑶同桌分角色读:

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

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⑷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结:

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

文学功底。

评:环境、心理和语言的环节可以灵活调换。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渔夫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还是从“穷”字入手,紧扣文眼,让学生理解他们道德情操的高尚,精神世界的富足,对比出了那些腐化堕落的所谓的贵族才是真正的穷人。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学生续写。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评价检测】

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

穷:屋内装饰、

吃穿、

忙碌 穷

富有:勤劳、善良、有同情心

推荐第2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Unit6 In a nature park?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集镇苏寨小学

于慧丽 2015.12.10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Unit6 In a nature park?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英语第六单元 教学主题:问路与指路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于瑞霞 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来学习单词;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能借助录音、图片、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自然”这一话题开展,使学生掌握与自然有关的词汇并能用英语询问自然公园里的景物。教师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融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第二册第三单元At the zoo,第四册第四单元At the farm的基础上,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学习有关自然公园的话题。本课是Unit6的第一课时,学好本课为更好地学习本单元有关自然公园的话题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两年多的英语学习基础,他们对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学习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喜新好奇,善于模仿。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动物、景物的单词:bird, monkey, giraffe, tiger, panda, bear等以及句型There is ...并且能够运用There is ....正确描述事物——具备了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及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善于用英语思维,在句型整合运用方面还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 评价任务

1.对所学词汇能正确地读的合格率达85%,理解率达85%。2.互相关注、关照、倾听,小组合作责任分工和学习目标明确。

3.学生主动参与面不低于85%,关注身边的学生,不同层面的学生均有操练或展示机会。

4.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5.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听说读写或其他能力中的某一项或多项有所提高。 学习目标

(1).我能借助读音规则,结合音、形、义和字母组合发音,听、说、读、写四会单词forest,mountain,hill,river,lakel,能读懂句子Is there a...in the park?并能在情景中运用,达到语音清晰,语调自然。(重点)

(.2)我能听懂、会说、认读句型Is there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并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Step 1:Warm-up

1.Greeting.

2.Everyday English :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3.Introduce every group name and evaluation system(介绍组名和评价机制)

4.Show the learning aims.5.Let’s chant。 Step 2:Pre-task stage Let’s learn 1.Show the title.

T: 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chant about? Yes.It’s about the nature park.And that’s today’s topic.We’ll learn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A Let’s talk&Let’ learn.

【设计意图】以自然公园这一歌谣创设语境,并以自然公园为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揭题埋下伏笔。

2.Present the task

T:It’s a beautiful nature park.After learning, let’s design our own ideal nature park.OK? 【设计意图】设计真实有效任务,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并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Using the pictures to lead out the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pattern of this leon.(通过图片和熟知的句子,师生以问答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Step 3: While-task stage 1..Let’s learn (1)Listen and repeat (2)Follow the teacher

(3)Read in groups (5) Read with your partner and recite the words

2.Activity 1 大转盘

3.Activity 2 火眼金睛

3.Play a game what’s miing?

Step 4: Post-task stage

1.Draw a nature park and then pratice in pairs。

A:Is there a...in the park? B: Yes,there is/No,there isn’t.2.Show in cla.3.巩固练习,砸金蛋活动。 Step 5:.Sum up

这节课我学会的短语:

这节课我学会用句型: Step6:.Homework 1.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

2.在四线三格中正确抄写 hill, river, lake, mountain, forest 5遍。

Writing design:

Writing design: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Part A Let’s learn

science museum

post office

Where is the bookstore

?

cinema

hospital

推荐第3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册第85页例5及“做一做”和练习十四的第

9、

10、12题。

【课程标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另外,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测和计算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发展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评价任务设计】:

1、利用孩子已有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以及学生的直观观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达成目标1。

2、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游戏的形式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达成目标2。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折一折、拼一拼和摆一摆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并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达成目标3。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和习题第

9、

10、12题达成目标4和目标3。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两个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

(播放课件)在图形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大声叫着:“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但是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

师:动画片看完了,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媒体展示:三条线段在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闪烁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内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达成目标1: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和孩子已有的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达成目标1。多媒体创设的情景也为目标二打好铺垫)

(二)、引导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在课件展示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对话中,你赞同谁的观点?

预设:学生回答直角三角形。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生:我是想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度数是90度、45度、45度加起来是180度,90度、60度、30度加起来也是180度。

(达成目标2:激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猜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不是盲目猜,激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1.确定研究范围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这一个行不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那该怎样去验证呢?请你们想个办法吧!

师:分类验证是科学验证的一种好方法,下面我们就用分类验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看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2.操作验证

教师让每个学习小组拿出课前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先找到三个内角,在每个内角标上序号

1、

2、3。然后请任意用一个三角形,想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启用老师提供的“智慧锦囊”或者寻求同学的帮助。

智慧锦囊:

(1)要知道三个内角的和,只要知道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就可以了,你觉得哪个工具可以测出角的度数?试一试。

(2)180°的角是个特殊的角,它是个什么角?你能想办法将这三个内角转化成这样的角吗?

3.汇报交流

师:谁来汇报你的验证结果? (1)测算法

师小结:用量的方法验证既然有误差、不准,结论就难以让人信服,那有没有办法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猜测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2)剪拼法 (3)折拼法

师小结:用拼和折的方法都能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从而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知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你们真会动脑筋!

(4)推算法

①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课件演示过程)

师: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经证明了是180°,现在我们只要能证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就可以了。

课件演示

②一个锐角三角形,从顶点往下画一条垂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度数和就是360°,减去两个直角的和180°,就是要证明的三角形内角和,肯定是180°。

4.总结提炼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量——拼——折——推”的方法分类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吗?

(板书: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师:那在“三角形的争吵中”谁是对的?

(达成目标3。此环节让学生通过“量——拼——折——推”的方法分类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2、书本85页“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达成目标3和目标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达成目标3和目标4.)

三、目标达成检测方案:

1、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时期,它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物,外形像中文“金”字,故名“金字塔”。金字塔大小、高矮各异,外表有四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人们量得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64度。

四、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们是怎样得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的?

师:是啊,今天咱们不但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方法。咱们从猜想出发,经过验证(用量、拼、折、推等)得到了结论并利用结论解决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数学家的探究历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做最棒的自己

推荐第4篇: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四》

二、目标分解依据

1、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紧抓这一点,我在设计中通过创设情景、图文结合、读文等形式引导孩子识记生字。尤其对本文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通过图文识字、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形声字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孩子一法计多字,体现高效识记。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写字教学采用“观察、范写、仿写、评价、改写”五步教学法,扎扎实实的进行写字教学。

2、教材特点

《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的内容。课文内容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学情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也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的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

三、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学习笔画“竖折折勾”,会写“蚂、蚁”等6个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四、评价活动方案

>指出:“识字教学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自主识字。本课的生字基本都是形声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所以可以利用自己已掌握的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的特点,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而且不稳定,不持久。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可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进行。在《识字4》的教学中,学习生字我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借助拼音识记生字。借助动物形象给学生留下了生字词的感知记忆;第二步,去掉注音。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第三步,通过引导他们对形声字特点的分析来巩固识记。学生在生字的反复呈现与识记中不断识字深化,不仅对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还了解了字的意思。 识字主要是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重字形联系,但是集中识字没有具体语言环境的帮助,这些字学生就不一定能很好地运用,分散识字注重字义的情境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境中进行生字的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可以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来巩固补充。集中识字之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读,如,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干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蜻蜓哪里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再如编成歌曲演唱。利用《小星星》的曲调唱歌。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去读课文,增加了趣味性,避免了枯燥。采用这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将学习方式游戏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生字。可以说游戏的设置,符合儿童爱玩的特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时刻处于兴奋状态,在玩中体验了学的成功,在学中享受了玩的乐趣。

五、教学活动预案

(一)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1、出示单元知识树,了解单元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2、引:小朋友,你们听,听到了什么?是啊,知了叫,夏天到,那么夏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多媒体出现夏天的美景。)你看到夏天有哪些有趣的事?

4、师:这么多有趣的事,有一位小作者把它们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4》 (板书课题)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学生则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二)指导自学 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课文,谁能告诉我们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生:读读拼音;问问同桌;问问老师。

(2) 师:真棒!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在读之前老师要布置一个小任务,请你把儿歌中的动物用括号括出来,现在大家开始读吧。

(三)全班交流 反馈矫正

1、师:谁能说说你都找到了哪些小动物啊? 生说。

2、师:说得真好,看,小动物们都被大家叫出来了,谁的眼睛亮?(引导生看图片识字)

生:我的眼睛亮。

3、师:谁能做小老师读读,读对了大家跟着一起读,读错了大家都别做声。

a,请六位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b,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刚才的小老师教得怎么样。 生齐读。

4、师:咦,现在我们可爱的动物们飞走了,谁还能认识他们?(去掉图片识字)生举手

师:哇,这么多同学认识,那我们男女同学分开来读读。 a男同学读拼音,女同学读词语。 B师:不错,一起来吧。再齐读

5、去掉拼音识字 师:现在谁又飞走啦? 生:拼音宝宝。

师:对了,我们再看看,还认识吗? 生抢读

师:很好,小火车,开起来!

6、师:有一个秘密藏在这些生字宝宝里头,谁发现了? 生:他们都有一个虫字旁;他们都是形声字。 师:说得多好啊,表扬他! 师:对了,这边代表它的读音是声旁,这边代表它的意义,是形旁,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跟老师念形声字。

课件展示形声字,形成之后学生一起读。

(四)重点分析 指导朗读

1、师:我们已经和小动物成了好朋友,那你能把整首儿歌读正确吗?请把儿歌读给旁边小朋友听。评评他读得怎样?送他一句话。

2、一共有几句话?(3句话)你最喜欢的哪个句子,赶快练练吧!

3、说说喜欢的原因。

A、例:第一句

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好在哪里?

(展翅飞,把蜻蜓飞的样子写出来。捉迷藏把蝴蝶当作人来写,写得很生动,有趣。)朗读体会

B、理解第

二、三句话。

下面小动物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读后面二句话,跟旁边小朋友交流(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网忙)让我们配上音乐来读这首儿歌,你可以边读边表演。

小结:这首歌不但写得非常有趣,而且小作者还用了“谁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写。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许老师带你们去参加一场森林音乐会,瞧,森林音乐会开始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五)鼓励创新 拓展积累

1、师:(媒体出示森林图,创设情境)小动物们各自表演了什么节目呢?你能像小作者一样用上“谁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选一个或几个小动物来说说吗?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写成了,今天你们各个都成了小诗人。(六)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蚂”、“蚁”“前”、“空”。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1)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3)“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七)当堂检测 总结回顾

1、检查生字书写情况。

2、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读懂了儿歌,认识了生字,而且还知道许多有关文中小动物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小动物呢?向学生推荐动物网站。

推荐第5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

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让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散文,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想象。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课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现了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学习目标(预期的学习结果)

1.通过结合课文的词句、创设情境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体会他们在一起的快乐;背诵课文。

3.说话训练,尝试表达自己对荷叶的喜爱之情。评价设计(检测这些目标的评价活动方案)

1、针对目标:识字方法:

(1)根据形旁识字。如,草字头跟植物有关(荷);王字旁跟珠宝玉器有关(珠);提手旁跟手的动作有关(摇);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篮);

(2)背诵古诗识字。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做游戏识字。 根据老师出示的字卡做动作:“停” “摇”“蹲”。

2、针对目标2:四个人一小组,把你喜欢的那个自然段读给同组的小伙伴听吧。让大伙帮你提提意见。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重点指导学习小水珠部分。

3、针对目标3:拓展练习: 圆圆的荷叶绿的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快乐,它们都很感激荷叶,它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呢?荷叶又会对它们说什么呢? 美丽的荷叶还会吸引哪些小伙伴呢?他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说: “荷叶是我的( )”。( )。 学习活动方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春天过去了,快乐的夏天又笑盈盈地走来了。瞧,她给我们带来了一池美丽的荷叶。大家认真观察,池中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教师相机勾画荷叶图。

二、自主识字

1.看图说:“这美丽活泼的荷叶姑娘,有许多好朋友和她在一起玩,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听,他们来了”。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你听到了什么?都有谁在说话?我这里有许多的小伙伴,同学们能把他们找出来,送到玩的地方吗? (板贴)

2. 生自读课文。师:这么美的故事,同学们快美美地读一读吧。 3.我有几个字请教小朋友们,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4.交流识字方法:

①根据形旁识字。如,草字头跟植物有关(荷);王字旁跟珠宝玉器有关(珠);提手旁跟手的动作有关(摇);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篮);

②背诵古诗识字。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③做游戏识字。 根据老师出示的字卡做动作:“停” “摇”“蹲”。5.读扩展练习短文,巩固识字:

夏季的早晨

清晨,草坪上静悄悄的。一位妈妈蹲在摇篮旁,笑嘻嘻地看着躺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小水珠也蹲在小草的肩膀上,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只蝴蝶飞来了,停在摇篮边,展开彩色的翅膀,跳着欢快的舞蹈,花儿笑了,小草也笑了。夏季的早晨多美呀!

三、品读领悟

1.荷叶的小伙伴们多可爱呀,你们喜欢谁呢?喜欢谁就把那一段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为什么喜欢他?

2.现在我们四个人一小组,把你喜欢的那个自然段读给同组的小伙伴听吧。让大伙帮你提提意见。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快乐呢?指名读课文。4.指导学习小水珠部分。

①你好,小水珠,我想采访你一下,你喜欢荷叶吗?为什么?

②师板书: 摇篮 摇篮是什么意思?躺在这里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同学们做一下躺的动作。

③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我们就是那一颗颗漂亮的小水珠,躺在绿绿的荷叶上,这时候,风姐姐轻轻一吹,我们就顺着风摇啊摇,像躺在摇篮里?什么感觉?(舒服)那谁愿意读一读小水珠这一段?(指名读)

④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当一当小水珠。(齐读课文) 5.同样的方法学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部分。 6.自由练读,尝试背诵。

四、巩固延伸,指导书写。

1.圆圆的荷叶绿的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快乐,它们都很感激荷叶,它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呢?荷叶又会对它们说什么呢? 2.拓展练习: 美丽的荷叶还会吸引哪些小伙伴呢?他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说: “荷叶是我的( )”。( )。 1.指导写字。荷叶这么美,要把荷叶写美,出示“叶、美”生字卡片。生先读,再说怎样记,师写,问同学发现什么,生自己写,师注意指导写字姿势。师选择展示,小组内交流。

五、当堂达标

1、选词填空。

躺 立 蹲 躲 (1)小青蛙( )在荷叶上。 (2)小蜻蜓( )在荷叶上。 (3)小水珠( )在荷叶床上。(4)小鱼( )在荷叶伞上。

2、按课文内容连线:

小水珠的 停机坪 荷叶是 小蜻蜓的 小青蛙的 小朋友的 小雨儿的 摇篮

凉伞

凉帽 歌台

推荐第6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比活动方案

泗泾中小学分部

一、指导思想: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加强校本研训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搭建合作共享互动展示的平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二、评比内容及安排:

评比分三个内容开展。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上交一份教学设计(详案)。(第

7、8周) (1)选择上课内容,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备课组、年级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探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第

11、

12、13周) (1)试教修改,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在本班进行公开教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目标意识,目标达成度要高;凸显教学的重点,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合理,效果明显;课堂训练精而有效,提高40分钟的效率。评选小组、学校教师一起听课。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评:上交一份教学评价。(第

15、16周) (1)开展一次“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专题式学习讨论活动。 (2)积极参与评课,上课教师选择一课例撰写一份评课报告,字数500-800字。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预初、初一语数英教师。

四、评选小组名单:

组长:车先林

组员:李勇、夏茂进、龚根弟、郭伟峰、朱成兵、赵艳。

五、表彰奖励:

评选产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优胜奖和鼓励奖(各50%)。分部对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通报四中、四小、二小表彰。

2014/2/24

(注:第八周周五,4月4日前上交“教学设计”,并报公开课时间。

第十六周周五,5月30日前交“教学评价”。)

推荐第7篇:《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 《包装设计》是计算机系高职(高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十分注目,不可缺少的需求,包装行业在诸行业中,在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包装流程中的市场调研,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印刷流程,以及运输,销售和计算机制作过程有系统了解.学生能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商品的特点,销售方式,结合市场学,消费心理学,以及包装材料和生产方式,独立进行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包装装潢的统一设计,并掌握系列化,礼品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创意方法和表现技法.为其将来参加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高级技能培养,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塑造.

二、学习领域目标:

(一)专业能力

1、了解包装设计的渊源,认识包装设计的概念和特征以及设计方法,掌握包装设计的设计规律。

2、灵活运用包装设计中各视觉传达要素的方法。

3、综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进行多元设计教学,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强调理性的视觉设计并注重设计的文化价值的提升。

(二)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3、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三)方法能力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具有汇总资料、市场调查和综合制作的能力。

三、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思想 《包装设计》依据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将教学大纲与电子教案在内容的宽度、深度和重点等方面实现安全对接,共设计了 4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排列顺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2、学习情境课时分配 情境序号 情境1 情境2 情境3 情境4 情境名称 了解包装的起源与发展 包装设计概要 包装材料以及结构 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课时数

合计总课时

3、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1 了解包装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数 6 学习目标 包装设计的基础理论部分,要求学生了解包装的起源,掌握包装的基本概念,针对商品拟定市场调研的内容,实施调研方案.了解国内外包装的历史以及古代包装的形式,材料,造型等相关内容;了解现代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制造特点和要求;

学习内容 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包装设计的萌芽时期 第二节 包装设计的成长时期 第三节 包装设计的发展时期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设计标准、案例、软件等。 教学条件要求 光盘资料以及图片文字资料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已有基础 1.美术基础、绘画能力;

2.基本的设计构图能力;

3.基础软件使用的能力;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为丰富的设计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平面设计工作经验。

3.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能将实践经验带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之中。

学习情境2 包装设计概要 课时数 16 学习目标 1.包装设计运用现状的市场调查与评析。 2优秀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3.设计方法、基本程序与练习(实践)。 学习内容 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包装的功能和价值

第二节 包装的分类

第三节 包装设计的绿化 第四节 包装设计的范围

第五节 包装设计的程序

第六节 包装设计的定位设计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软件等。 教学条件要求 光盘资料以及图片文字资料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已有基础 1.美术基础、绘画能力;

2.基本的设计构图能力;

3.基础软件使用的能力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为丰富的设计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平面设计工作经验。

3.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能将实践经验带入包装设计设计课程教学之中。

学习情境3 包装材料以及结构 课时数 16 学习目标 1.分析目前包装材料以及结构形式,并做市场分析 2设计方法、基本程序与练习(实践)。 学习内容 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包装材料应有的性能

第二节 第二节 常用的包装材料 第三节 包装结构的设计要求

第四节 常见的包装结构

第五节 纸盒的结构设计

第六节 特殊用途的包装结构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软件等。 教学条件要求 光盘资料以及图片文字资料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已有基础 1.美术基础、绘画能力;

2.基本的设计构图能力;

3.基础软件使用的能力;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为丰富的设计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平面设计工作经验。

3.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能将实践经验带入包装设计设计课程教学之中。

学习情境4 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课时数 10 学习目标 1.包装设计的规范制作。 2.包装设计的制作技巧与成功经验的掌握。 学习内容 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包装装潢的构思

第二节 包装装潢的构成元素

第三节 包装装潢的构图手法

第四节 包装装潢的构图与视觉

第五节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

第六节 民族风格的设计

第七节 系列化设计 第八节 手工制作 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软件等。 教学条件要求 光盘资料以及图片文字资料的多媒体教学 学生已有基础 1.美术基础、绘画能力;

2.基本的设计构图能力;

3.基础软件使用的能力;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为丰富的设计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平面设计工作经验。

3.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能将实践经验带入包装设计设计课程教学之中。

四、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采用开卷考试形式。

2、过程考核说明: 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综合评定。 由于包装设计是一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注重掌握包装设计的表现方法的学科,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创造力,学生需要辅以大量的实践和练习,因此包装设计的作业训练需要加大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1)平时小练习制作。 2)设计作品分析。 3)小组讨论与考勤记录。 2)期末大作业制作。

3、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本课程考核为期未综合能力考核与平时项目能力考核相结合。总成绩=期未大作业成绩(50%)+平时项目能力过程考核成绩(50%)。

五、教教教教材材材材

使用教材:《包装设计》,编著者:,出版社:,版别(2005年版) 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版别(2007年版)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编 制 人:冯鹏跃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批: 教学单位负责人

推荐第8篇:《UI设计》课程标准

《UI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执笔:甄珍

审核:

时间: 2013-5-

5一、学习领域定位

“UI”热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潮流,近几年国内很多从事手机,软件,网站,增值服务等企业和公司都设立了这个部门。还有很多专门从事UI设计的公司也应运而生。

正是鉴于目前UI行业的发展状况,本专业第一次开设计《UI设计》课程。

《UI设计》是所有与网络通信软件相关专业课程,该课程既可以巩固前期所学的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设计软件应用知识,还重在给学生开拓新的专业知识面,认知一个新的设计领域,从而拓展职业能力和就业选择面。

二、职业分析

目前UI即用户界面设计行业刚刚在全球软件业兴起,属于高新技术设计产业,与国外在同步发展水平。其次国内外众多大型IT企业(例如:百度、腾讯、Yahoo、中国移动、Nokia、联想、网易、微软、盛大、淘宝等众多企业)均已成立专业的UI设计部门,但专业人才稀缺,人才资源争夺激烈。但目前全国UI设计专业的系统教学极其稀少。UI设计师的待遇和地位也逐渐上升。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熟悉UI设计的流程和设计方法,并能使用制作有创意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UI设计作品。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系统规划和全局思维,能够完成一整套UI系统的设计。

素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能从事UI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及独立思考能力。

四、学习内容

四、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思路

(一)设计理念

五、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的评定,以学生平时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及最终考核来核定。评分细则如下表: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上课的表现和各任务的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最终考核成绩所用考核方式为机试,占总成绩的70%。

推荐第9篇: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指导提纲

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指导(提纲)

孙 晔2014.3.24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的必然性

1993年与2013年高考试题对比

2014年高考新课标地理《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

一、考试内容: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课标和考纲内容要求的对应关系

我们必须基于《课程标准》教学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我们要去哪里?(目标)怎样去?(策略)怎么知道我们走到哪里了?(评价)教案叙写(表格可以不连续)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依据

(二)了解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前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战略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三部分、内容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三)课程标准的分解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说明 大气的受热过程

ABCD

A:(前置限定)B:行为动词 C:主题内容D:(后置限定) 前置限定包含:

方法限定:

运用(读)图(资料、数据)

举例(提出证据、联系实际)

程度限定:

初步、准确等(用得较少)

(四)教学目标的叙写

二、重点、难点的确认及突破

三、教学策略设计

(一)根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

(二)重点、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设计

(四)正确选择和使用教材内容

四、评价方式

教学设计例子

 教学设计中的问题

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推荐第10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提高教师基于标准教学的意识与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命题。本研究围绕这一命题,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体探讨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如何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以及怎样实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案例研究。本研究运用历史分析、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回答上述问题,进而提出了如下的主张和结论。现实调查和理论分析表明:教师只有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在理念;才能更好地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在现实中,我们对上海市某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调查发现:当前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关注度还明显偏低;课程标准也没有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依据;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还不强;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和课程标准的应用能力亟需提高。在学理上,我们进一步论证了开展基于标准教学的必要性。课程标准是对传统教学大纲的超越,它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权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依据传统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理念理解课程标准一定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过于依赖个人经验、过于依靠教科书的思想束缚,“像课程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课程标准,实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在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建构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是一种融课程标准、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为一体的设计过程,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理解课程

标准、解析课程标准、应用课程标准的新视角。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保持标准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保持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的一致性;三是依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学习评价调整、补救课堂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循环往复,将评价和教学统一起来,保证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是理论研究,也是实践研究。在基于标准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以上海市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为例,与基层教师一起开发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案例。依据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我们分别选择了“知识与技能”和“综合活动”两个研究主题。通过教学案例,教师可以真切地体验到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过程,在教学实施中反思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研究者在此过程中也对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现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打下基础。课程标准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阐释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它是当前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课程管理的基础。但是任何一个新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对于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来说,就需要努力地去营造课程标准实施的氛围和环境,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标准教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师来说,要在实践中领会、渗透基于标准教学的理念,加强专业学习,将课程标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评价教学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23 【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3引论13-2

3一、研究问题13-1

4二、文献综述14-20

三、研究方法20-2

2四、研究意义22-23第一章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学理解读23-42第一节基于标准教学的辨析23-

31一、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历史的考察23-2

4二、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现实的追问24-27

三、基于标准教学的难为与可为27-31第二节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现实表征31-

42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31-3

5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逆向设计模式35-38

三、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38-42第二章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中的现状分析:本土调研42-65第一节调查设计42-

51一、调查问题及其理据42-

43二、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43-47

三、调查样本选择47-49

四、调查的局限和采取的措施49-51第二节调查结果与问题讨论51-6

5一、调查结果的分析51-6

1二、现实问题及讨论61-65第三章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一致性建构:美国经验65-82第一节美国基于标准教育改革运动的述评65-76

一、基于标准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65-68

二、教育机构对课程标准实施的努力68-7

3三、美国基于标准教育改革运动的启示73-76第二节科罗拉多州基于标准的教学模式76-8

2一、发展背景与应对挑

战76-77

二、基于标准教学模式的特征77-80

三、意义和启示80-82第四章界定学习目标82-114第一节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学习目标82-88

一、目标在教育中的涵义82-8

4二、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目标的特点和功能84-87

三、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目标的关系87-88第二节解析内容标准88-10

3一、教学现象:课程标准带来的困惑88-89

二、解析内容标准的理论依据89-9

4三、解析内容标准:一种分析的二维框架94-96

四、解析内容标准的过程与方法96-103第三节构建学习目标103-11

4一、教学现象:流于形式的学习目标103-10

4二、学习目标的价值取向104-107

三、学习目标的陈述方式107-109

四、依据课程标准构建学习目标的过程和方法109-114第五章设计学习评价114-144第一节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114-120

一、优先设计学习评价的理据114-117

二、课堂学习评价的方法和策略117-120第二节设置客观性试题120-129

一、教学现象:”抄”来的课堂测验题目120-1

21二、客观性试题的特征和类型121-12

2三、客观性试题研制的过程和方法122-129第三节开发表现性评价129-14

4一、教学现象:表现性评价实施的困难129-130

二、表现性评价的定义和特征130-13

3三、表现性评价开发的过程与方法133-144第六章创设教学活动144-172第一节课程标准与教学活动144-150

一、课堂教学观的考察144-146

二、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建议146-150第二节安排活动任务150-16

4一、教学现象:泛化的教学活动任务150-1

51二、教科书与教学活动创新151-1

53三、活动任务设计的过程与方法153-164第三节组织教学活动164-17

2一、教学现象:

过于模式化的教学组织方式164-16

5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165-168

三、教学机智与教学活动的实现168-172结语172-182附录1教师访谈提纲174-175附录2上海市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175-176附录3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案例(一)176-179附录4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案例(二)179-182参考文献182-192后记192 网站。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

第11篇:基于课程标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2012-04-16 17:02:15| 分类: 远程研修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基于课程标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设计人】:马广芳

王贵

【主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9—81页例1,练习十五习题)

【课程标准】: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理念】: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其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培养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转化的方法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

主题图、三角板、剪刀、平行四边形的纸、多媒体。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一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通过活动

二、三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检测目标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主题图,老师非常想知道校园门口的两个花坛谁的面积比较大?谁能帮帮老师想想办法?

小结:既然生活中遇到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操作实验,验证推理。

让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填好课本中的表格,然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初步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操作实验:

1、如何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

2、剪拼后面积有变化吗?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三)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高 s = a×h

三、公式应用,解决问题

1、口算:

平行四边形

底 10厘米

高 17厘米

面积=

出示例题1,让学生根据公式自行解答

完成P82第1题

3、拿出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想法求出它的面积。

四、质疑问难,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第12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学习心得)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相关书籍的体会

广汉市研培中心 蒋玉国

前言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中指出,课程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结果。1992年在美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穿过(地区)教育部长会议中提出:课程标准是对我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它为学校的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

课程标准具有四大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个人努力都需要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它使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者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4、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政策性。

制定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已成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美国学者安斯沃斯(Larry Ainsworth)著写的《解析标准—使标准更易应用》一书开发了课程标准分解的过程与方法,其中包括正确找出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应知”和“应做”的关键术语;分析这些术语的教育含义和相互关系;确定内容标准中所表达的核心观念;明确教师教学中所需要解决的基本教学问题等环节,还以实例说明了将内容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本理念

我国学者崔允漷等人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建构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是一种融课程标准、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为一体的设计过程,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理解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应用课程标准的新视角。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界定学习目标,保持标准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保持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的一致性;三是依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学习评价调整、补救课堂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基于标准的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基于标准的教学不是按图索骥,而是教学创造;基于标准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交流活动,其活动成果既取决于真实情景中的知识生成,也离不开前期的教学准备。于是,我们得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过程:首先设计学期课程纲要,其次设计学科课时教案。都是基于课程标准来编制。

二、基于课程标准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替代以往的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所谓学科课程纲要,就是指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编制的某学期、某门课程、体现课程元素、指导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计划纲要。学科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案往往着重关注内容与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内容安排,都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基本元素。

每一位学科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必须上交一份所任学科、本学期的课程纲要,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与同伴评议。在新学期的第一次上课时,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让学生知道本学期、本学科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计划要点。

第一、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本学期学科教学实施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厘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本学科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

学科教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过程,也是对实施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的审视过程。《学科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对教学实施的预期设计,必须充分地考虑保障教学顺利实施的各种必要条件。教师个人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只是教师个体对教学条件的审视,教研组对《学科课程纲要》的集体审议则是对《学科课程纲要》实施的可行性、合理性的集体评估。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可或缺的过程。

《学科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对于学生来说,《学科课程纲要》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这是国家课程生本化实施的必然要求。

由于长期以来课程意识的淡薄和管理的薄弱,课程管理基本上只局限于教学进度的管理。《学科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对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而《学科课程纲要》确定过程中的集体审议程序保证了课程的全部元素都被纳入学校课程管理的范畴。教研组和教师个体在课程纲要审议中的主体作用使得课程纲要的确定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有利于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行政化的倾向。

总之,学科教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既有利于学科教师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内容,又有利于学科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更有利于学校提升课程管理水平,是学科教师变经验型教学为专业化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的必然要求。

第二、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具备四项基本的教学素养。学科教师要编制高质量的《学科课程纲要》,一是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问题: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二是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教学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不具备这三种基本教学能力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师。三是必须把握三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把握不好这三个前提,《学科课程纲要》的编制设计就无从谈起。四是必须做到三个读懂:读懂课标和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这是学科教师高质量地编制设计《学科课程纲要》的基础。 第

三、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把握基本的构成要素。《学科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一是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设计教师;课程类型;适用年级;课时;日期。二是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是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学校提供的条件。

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关键是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的研究、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教学材及其它资源的分析把握;总体把握教材内容难点、重点等;明确表述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确认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第四、编制和完善《学科课程纲要》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课程纲要是分发给学生的,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编制设计,最好使用第二人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亲切友善的纲要比起防范和限制性的纲要,更容易让学生记住课程信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课程纲要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学期结束时,教师都要在一个学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完善。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程纲要设计与完善过程中的作用。

一份编制质量高并被有效使用的课程纲要,能够规范教师的教,指导学生的学,并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而是一种低碳高效、规范教学行为、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提高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采取逆向设计思路,编制学科课时教案

传统的教案编写,注重教学过程,这是突出“教”的理念在作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采取“逆向设计”思路,即先设计学习目标,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回答“学生要到哪儿去”;其次设计教学评价,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学生“到达了那里”;由目标和评价最后来设计教学过程,回答“通过怎样的方式把学生带到目的地”。

1、学习目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设计学习目标时,要首先对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进行陈述,再结合学情分析细化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以下4个特征:

一是“一堂课”的目标,要从课程纲要、专题计划出发思考和定位;二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是提供给学生的而不是教师的,引导学生去达到并通过评价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因此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三是“学生学习的表现行为和结果”,就是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应取得哪些进步,能够做到哪些原来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描述教师打算教的内容;四是要尽可能是“可以观察”的,即课时目标要尽可能用具体的可测性术语来陈述。

课时教学目标需要在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分解的意义及方法另文赘述。

2、评价标准——检测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活动方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应表述:(1)评价任务,即用怎样的途径或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2)评价标准,即(教师、学生)用以判断任务实现程度的标准或评分规则;(3)评价后的修正措施,即如果没有达到该如何补充教学、补充什么等。

没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明确的评价方案,教师的评价将是随意的,更不可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更何况一堂课40分钟的教学是分前后相续若干环节的。只有根据评价标准对完成的环节及时进行评价,确认这一环节的学习目标达成,才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只能在有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方案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清醒”的。

3、教学活动方案,即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最费教师心思的,我们需要思考:(1)什么样的活动(工作/经验/任务)能有效达到学习结果;(2)什么样的方法、顺序能使该有效的工作最能吸引人;(3)为了确保有效的表现,需要在环节、呈示、对话、指导上给予怎样的预设。

以上是个人的点滴体会,下一步将加大学习和领会力度,在我市推进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方面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

参考书籍:

1、《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李峰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 崔允漷 周文胜 周文叶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3、《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的比较研究》 汪贤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3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专题研讨记录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专题研讨记录

时 间:20

13、

10、16 地 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持 人:赵惠青 讨论记录:

赵惠青:今天我们结合教研室教研员外出学习分享,就“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来进行学习和研讨。 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即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以及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希望教师能够“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

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是该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较多,而对“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探讨得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没有把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来思考,没有整体地、一致地关注着同样重要的上述四个问题。

李卿珍:“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就

是说,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国家课程标准”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即教学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尽管在教师的日常话语中,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教学大纲,但课程标准似乎并没有给教学实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新课程到底倡导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用教材教”);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这些问题还依然存在。更进一步地,关于作为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期望列表”——课程标准如何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讨论,就更是鲜见了。

一、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一)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

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中的课程与教学系于教师一身。教师成为教育内容的活的载体,教师所具有的经验成为课程的内容,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理念左右着课程实施的格局,教师的素养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什么”和“怎么教”都由教师自身有什么可以教和他所信奉的怎么教得好的理念所决定。(2)教师在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中扮演着神圣的角色。也正因如此,在漫长的教育史上,教师往往被看成是某种神圣的或社会主导性观念的传播者。教师有如牧师,是圣训的代言人,或者,是统治者声旨的发布者。(3)在基于教师经

验的课程实施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他所拥有的经验主宰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结果。

(二)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的“课程”几乎等于教科书,大家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把教科书看做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教师在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成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无论是农村的教师还是城市的教师,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也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对新课程带来的教材更是持抱怨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教材改变了,原来他们习惯并熟练了的教学内容都变了,所以给他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3)学生在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成为了一个被不断灌输的容器,他们视教科书的内容为定论的知识,学生的学只是围绕着感知、理解和记诵教科书而展开。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批判、反思和意义建构等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很难得到发展。

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教材”。在奥恩斯坦等人看来,“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教科书依然是课程的重点。如果问教师和类似的其他人,在某年级或某地区课程是什么,他们最普遍的回答会指向教科书。教科书极大地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一

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它的这种影响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经验和获得的知识。”教科书的影响如此之大,以及师生对其极强的依赖性,需要我们对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进行必要的反思。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像有些教师认为的“课程标准涉及到的内容我就教,课程标准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我就不教”。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权力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源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教师需要根据先定的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教科书只是用以支持教学的工具或资源之一。

(二)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努力去证明“教到什么程度”,评估是为了获得“教到什么程度”的证据,它代表着学生需要知道的东西,是与目标紧密相联的。明确学生在结束时能做什么,最终判断表现的指标又是什么,并对学生作出解释,这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起点。也就是说,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评估的设计必须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三)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对表现的评价是根据共同认定的表现标准来判断特定的表现证据,也就是说,对学生进步和表现质量的判断必须反映出课程标准所列举的适当表现的特征。尽管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因个人偏好产生的差异,但学生总是有理由“会被一个教师看成好的,也会被另一个教师看成好的”。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专题研讨记录

时 间:20

13、

10、27 地 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 持 人:赵惠青

赵惠青:我们继续上次的学习交流。

三、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的一般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都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教师经验或教科书的教学。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一般程序

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由以下八个步骤组成:明确内容标准,即“如何分解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选择评价任务,即“证明学生达到上述标准的最好途径是什么”;制定评价标准或开发评分规则,即“用于判断学生表现的准则是什么”;设计课程以支持所有的学生做出出色的表现,即“怎样选择和纰织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规划教学策略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即“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实施规划好的教学,即“怎样实施上述选定的那些方法和策略”;评估学生,即“利用学生表现址据确定上述标准实现程度”;评价并修正整个过程,即“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

(二)基于课程标准编制学年/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个学年/学期某门课程的各种课

程元素,它是教师对学年/学期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课程纲要通常回答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范围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方式与安排以及所需的教学条件等问题。

教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制定学年/学期课程纲要?首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学年/学期某门课程的目标。这样,相关的课程标准便得以贯穿学年/学期课程纲要之始终;教师实施学年/学期课程纲要的过程,也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过程。那么,如何判定一个学年/学期课程纲要质量的好坏?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指标来衡量:对所有学生而言,课程纲要中的目标是否来自于课程标准,且都是易于被检测或证实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的选择是否有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评价方案是否具有准确性与可行性。其次,基于课程标准制定学年/学期课程纲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标准、教材、评价三者的对照分析,获取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年/学期课程纲要。上述工作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表格来进行。

(三)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和传统教案存在四点显著差异:一是关于标准的陈述;二是教学目标指明预期的学生表现或成果;三是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四是引导这些表现或成果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时应当不断追问:关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在学年/学期课程纲要的目标中的地位或作用怎样,“我”是否理解或清楚地表达了课程标准对学生所提的应知和能做的期望,“我”设计的评价方案能否最好地证明预

期的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期望,学生是否能提供达到或超过标准的作业,“我”该设计怎样的教学让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当然,我们不必按照上面的模式按部就班,但它至少表明了一点,我们需要增强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首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充分条件是课程标准本身的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课程标准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品质,必须是经过深入研究、得到广泛认同、便于分解操作的权威文件。就我国而言,由于真正编制国家课程标准尚属首次,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加上时间比较仓促,相关利益关系人缺乏充分的对话,因此,当前已经出版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可喜的是,国家已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订。

其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具有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也好,设计者也好,研究者也好,最重要的素养是课程标准的素养,最重要的能力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

如果不具备上述的充分条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有可能出现“与标准无关”的教学的危险,也有可能导致基于“个人标准”(即人人都有自己理解的课程标准)的教学。如果不具备上述的必要条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也就成了一句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如何提升教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能力?一种有效的策略就是在学校层面让教师在外部的强有力的专业引领下,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关键目标的确定、表现标准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实施

的策略等进行广泛的协商,达成最大的共识。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应该说,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一种所期待的工作条件,而应当是教师的一种专业责任。

第14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荥阳市第四小学

张 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触摸春天》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主题:热爱生命

课时:共2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荥阳市第四小学 张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感受生命的美好。 2.教材分析

作为第五单元“热爱生命”的第一篇文章。如何让学生抓住盲姑娘安静“创造奇迹”----在花丛中触摸春天,感受春光这一事例的描写,懂得“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激发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所以课堂中要通过多元朗读、自主探究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而且,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能理解课题。但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阅读障碍,为此,更要加强对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等训练。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找出重点句子,并说出盲童安静创造的奇迹。

2.能通过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等阅读方法,理解安静创造奇迹的过程。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世界的道理。评价任务 1.能够自主学习,画出盲童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体会。

2.能够小组合作,通过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等阅读方法,理解安静创造奇迹的过程。

3.能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世界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视频《千手观音》片段,谈感受。引出“奇迹”。

2.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盲童安静,她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透过这散发着墨香的文字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准确找出重点句子,并说出盲童安静创造的奇迹。

2.我能通过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等阅读方法,理解安静创造奇迹的过程。

3.我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世界的道理。三.自主学习,勾画奇迹。

1、穿梭在花丛中的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默读2-4段,用曲线画出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标出重点词体会,在旁边做批注。)(完成评价任务一)

2、学生按要求学习、批注。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安静在触摸春天的过程中,创造了哪些奇迹?

四、合作交流,体悟奇迹。

1、小组讨论交流:①安静是怎样创造奇迹的?②安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完成评价任务二)

2、交流汇报。预设:

(一)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A、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呢?

B、在我们印象中盲人是怎样走路的?(请一个学生亲身体会睁着眼睛和闭着眼睛走路,说感觉)

C、可是安静走得不是一般的流畅——很;不是磕磕绊绊,而是——没有一点儿;多么不可思议啊,创造奇迹的是个盲童。

D、品读句子,读出感情

E、一个盲童竟然像正常人一样在花园中走过,是什么原因让他走的这么流畅自如呢?(引出下句)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出示幻灯片)

A、引读,理解“整天”。(板书:流连)) 引读:(早上,中午,下午)这就是整天。 B、一个盲童不是呆在家中,而是整天流连在花丛中,是因为—(板书:热爱春天)

(二)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A、说说体会。

B、“极其准确”是什么意思?

C、为什么安静能“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 D、品读这句话(读准“极其准确”)

(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A、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个奇迹?“竟然”是什么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过捉蝴蝶或者蜻蜓的经历?谁来说说看? C、那安静怎么就能把蝴蝶捉住呢?

师总结: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

D、能够抓住蝴蝶,是安静神奇的灵性,你认为什么是神奇的灵性呢?

指导朗读,体会奇迹。(生配上动作,配乐朗读)

小结:安静虽然看不见,但是从蝴蝶的扑腾中感悟到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受到了生机与活力。这对于安静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五.紧扣“张望”,感受生命的缤纷。

过渡:安静用心触摸了春天,感受到春光的美好。

A、可是后来,她怎么把蝴蝶给放了呢?(板书:热爱生命) B、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张望的是什么?

C、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丰富的想象:安静仰起头张望,仿佛看到了----- 小结:她用心灵的眼睛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看到了整个缤纷世界。(板书:多姿多彩)

六.升华情感,领悟生活真谛。

安静的心中是五彩缤纷的,她用美好的心灵和那份热爱生活的心,告诉站在一旁的我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完成评价任务三)

A、如何理解这句话?

B、还有谁也曾经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C、引读:热爱生命的安静放飞了蝴蝶,因为她懂得---(女生读)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让人敬佩,是因为她懂得—(男生读)

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以顽强的毅力赢得一枚枚奖牌,是因为他们懂得---(齐读) 大家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是因为我们懂得---(齐读)

七、拓展阅读,加强情感抒发。补充资料《我还有一只脚》。

1、介绍周大观的感人事迹。

2、学生自由读。

3、小练笔。

八、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中心。

总结全文:同学们,无论我们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我们身边美好的一切,我们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让我们齐读小诗:

小小盲童创奇迹, 花间流连触春意。 生活权利要珍惜, 缤纷世界属于你。

八、课堂检测

九、作业超市

1、阅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2、观看中国梦想秀第五期《断臂女孩杨佩》。

附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爱春天

奇迹爱生命

流连 放飞

第15篇:《画风》公开课教学设计(有课程标准分析)

15.《画风》教学设计 *****学校 ****8

一、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对语文第一学段对阅读的要求是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分析:在第一条中,需要完成的是“朗读课文”,达到的程度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方法是“用普通话”。在第二条中,需要完成的是“积累词语”,达到的程度是“了解”,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在第三条中,需要完成的是“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教材分析

过去:通过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孩子们已经知道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现在:《画风》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将来:本课的教学将为下一课《充气雨衣》做铺垫,《充气雨衣》这一课也鼓励孩子们爱思考,爱动脑。

三、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劣势: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多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时不到位,领会课文想要表达的感情有难度。

四、重、难点

1、结合课标要求与分析1点以及教学目标第2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标要求与分析的第3点以及学情分析,我将教学难点定为: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五、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找、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了解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六、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看不见, 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谜底:风

(2)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 (3)谁能给“风”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出幻灯片)

2、板书:画风,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 齐读课题

4、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①谁画风? ②怎么画风?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疑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快速浏览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

2、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那他们是在哪里画风呢?(观察书中图片回答)

这三个孩子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画画。

3、他们是怎么画风的?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三个孩子画风的句子。(生找)

(三)汇报

1、宋涛画风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1) 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指名读、范读)

(2)这两幅图,你觉得哪一副是宋涛画的?为什么?(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

谁能把宋涛“斜斜的雨丝”搬到黑板上来?(生画)

(3)这就是宋涛画的风,风藏在画的哪里呀?(师:雨丝斜)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

2、陈丹画风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1) 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吗?

(2) 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

(3) 谁能把“弯弯的小树”画到黑板上?(生画) (4)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四)总结学法,自学赵小艺部分

1、总结“读-找-议-画”的学习方法

2、自学赵小艺画风部分,并进行汇报。

(五)小结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画的风中动的景物吧。(课件展示动画图)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六) 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七)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并根据你的画,来填写课后习题。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

(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六、作业: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七、板书

宋 涛 (生画雨丝斜)

画风

陈 丹 (生画小树弯)

赵小艺

( 生画旗子飘)

(风车转) 读 — 找 — 议 — 画

八、教学后记

一、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始终坚守“让学生读书,以读为主”这一教育理念。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历少,生活素材的来源也就少而又少,所以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们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其次在抓重点句子品读课文的环节,更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要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品读语句,体验情感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体验,从而领会文本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

二、要把语文课上大。一堂课下来,让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还要让他们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感知人物品质或事件的意义,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自觉自己的行为,实现语文课育人这一目标。

三、学习方法的总结非常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化。

《画风》教学设计

姓名:韩慧

学科:小学语文

职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职称:二级教师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江川农场学校

手机:13603690846 地址:黑龙江省桦川县江川农场学校

邮编:154302

第16篇:单元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

单元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1吃透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教和学生必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但在课程改革中,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必须从三维目标的实现的根本立场上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从教材中的单元走出来,将其转化、重组或重新建构适宜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单元,“用教材去教”。如沪教版教材中第二章有关常见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学习,由于气体性质与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关系非常密切,制法中的收集方法的选择、生成气体的检验等内容的学习都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因此考虑构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单元主题学习也就顺理成章,围绕这个主题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再分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课时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

2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

1、以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

3、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

4、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布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

5、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

6、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

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

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逐步得以实现。从教学方法看,单元教学不是对单元内各课题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科学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了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4.2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对化学教师而言,显然单元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单元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阔的单元宏观范畴,能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能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研究表明,美国的教师正在努力探索如何能够使技术以最完美的方式融入到课堂中。为此,英特尔与其它技术公司合作,共同 填补了现有技术与课堂有机融合的空白。1998年,英特尔教育项目惠益了美国6个州的1,200多名教师;1999年,该项目又扩展到另外3个州,培训了 2,400多名教师。到2000年项目结束之时,接受培训的教师人数已达4,300人次。

培训成果:97%的参与者均表示他们在培训中,掌握了多项新技能,这些都有效地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技术与课程相结合;94%的参与者认为自己接受的培训将使学生受益匪浅 。

2000年,英特尔决定大规模扩展其教师培训计划,于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诞生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建立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并由许多具备课程开发专业知识的教师精心设计而成,它免费向全球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

英特尔认为,世界各地的所有学生都应当掌握自己所需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成为下一代创新型人才。为此,英特尔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帮助从 地方学校到全球性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全球的教育质量。仅在过去10年间,英特尔就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和物资,来帮助改进教 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大学的创新发展,尤其在数学、科学和技术领域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来促进其发展。

主题式教学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

1吸收了新的教学理论2教学设计的核心围绕主题展开,以活动来为主要形式。3教学目标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4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5主题教学设计而言,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更为广泛。 6)学习活动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7)学习评价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8)教学组

织形式和教学周期。主题教学而言,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9)师生角色主题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

(1)理论基础。两者相同之处是理论基础仍然是由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这几个方面组成,不同之处在于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以前的基础上引入、吸收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例如多元智能理论、活动理论等。(2)教学设计的核心。基于教材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偏重于让学习者掌握某个学科知识点,教学设计的中心是围绕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而主题教学设计,则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3)教学目标。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制定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对知识的获取。而主题教学设计,则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4)教学内容。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的内容一般是单

一、孤立的学科知识点,而主题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5 )学习资源。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资源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组织的资源,而对于主题教学设计而言,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更为广泛。(6)学习活动。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活动以教师的\"传递一接受\"式为主,而主题教学设计则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7)学习评价。对于一节课而言,学习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它偏重于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形式采用最多的是测验。而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评价则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8)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周期。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课堂集体教学,教学的周期也是以课时为单位。而对主题教学而言,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9)师生角色。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第17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7页和88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程标准】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人】王会玲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其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假设,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比较、验证等活动,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的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转化的方法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用具】

三角板、剪刀、平行四边形的纸、多媒体。 【评价设计】

1.通过活动

一、活动二和活动三检测目标一的达成。2.通过巩固练习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旧知铺垫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幻灯片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在这些图形中,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还记得在学习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吗? 评价要点:

回顾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回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是运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的

2.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回顾平行四边形作高的方法 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引发猜想

1.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谁能想个好办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引导用数方格的方法) 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2.引发猜想:

教师提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想到什么?”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 经历转化(完成目标一) 1.想一想 议一议: 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不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大小。

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 上台演示

(三)活动三——验证猜想 推导概括(完成目标一) 验证猜想 推导概括

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边演示边引导: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板书:s=ah) 想一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强调: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底和高 ④教学例1,:规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一)基本练习

1.计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

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①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一定相等。( ) 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 ⑤下面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对吗?

8×7=56(平方分米)( )⑥下面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对吗?

6×3=18(平方米)(

) 2.选择合适的条件计算面积

(三)拓展练习

比较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S = ah

第18篇: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标准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设置

课程定位:

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及指导策略,设计与开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的活动类型,对幼儿活动水平给予有效指导。

课程关系:前置课程:《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声乐》、《舞蹈》等。同时学习《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演唱》、《幼儿舞蹈创编》等。

课程标准:

知识目标:掌握不同类型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外先进教育活动模式的设计原理及实施方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不断拓宽学科视野、提升其教学反思行动力;增进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设计合理的幼儿园“周活动计划表”;能够设计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有效指导幼儿主动探索。

课程设计:

设计理念:以幼儿教师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活动设计能力与指导策略的运用为目标;以真实幼儿园活动情境为载体。

设计思路:分析岗位能力——基本理论讲解——典型案例分析

——“教、学、做”一体化。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

内容选取:

精简削弱: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强化:教案编写能力及活动指导策略的运用。 补充:多种指导策略的使用技巧。

教学重点:周计划表的合理编排;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教学难点:不同类型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依据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依据活动过程运用恰当的策略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内容序化:

表现形式:

教材选取朱家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008年出版

选取《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袁爱玲,何秀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作为课程的辅助教材 补充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精选经典幼儿园活动教案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

以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为基础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同教学内容相结合、图片) 案例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 情境模拟法 教学评价:

第四部分 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目标: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体育锻炼的目标和主要内容;2.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及技巧;3.增强学生对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兴趣及信心。 操作步骤:

步骤一:通过探讨与问题启发掌握基本理论(1学时) 步骤二:观摩教学视频(1学时)

步骤三:学生交流探讨并总结出体育活动设计的主要模式及组织策略(1学时)

步骤四: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体育活动教案的编写(1学时) 教学效果: 学生满意度较高

掌握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第五部分特色与创新

1、将幼儿园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不断衍生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活动设计的步骤及活动组织策略。

2、教学内容围绕“岗位工作需要”选取针对性、时效性较强的内容讲授。

3、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以现代儿童教育观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

第19篇:茶叶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茶叶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要素

1、课程性质

《茶叶包装设计》课程是茶叶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产品包装的调研、创意、设计、制作的相关知识。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广泛接触茶叶包装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对茶叶包装的审美。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服务茶叶营销行业的岗位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的依据。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依据茶叶产品包装的分类、产品包装的用途、产品包装的工艺、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流程而设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上以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与工艺技术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本线索,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课程编排的基本依据。

二、课程的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包装的存在及其意义; 了解包装的概念及其概念拓展; 了解包装设计对产品销售的价值与功能; 了解现代包装设计的趋势及新理念; 了解包装设计的分类; 理解包装设计的形式特点;

理解包装设计的消费心理、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

熟悉包装设计的市场调查方法; 熟悉包装设计的材料与结构特征; 了解包装设计与产品定位之间的工作方法; 了解包装设计的色彩、图案、文字设计方法; 掌握茶叶包装设计在茶叶营销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要素; (2)能够完成茶叶包装的基本评价。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2)树立优良的专业职业形象;

(3)锻炼基于现代设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四、课程实施意见

1、学时安排: 36学时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集中教学的教学方法,集中教学符合艺术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规律,包装设计教学强调教学的连续性和不可间断性,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持续性可以保证设计的激情和对商品设计感觉的新鲜感,能够

在不间断中分析、审视和调整设计感觉,这是包装设计学习最基本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包装设计教学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掌握多样、正确的设计应用技巧,训练科学的市场调研是学习了解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只有通过课堂理论的传授、课堂作品的讨论和学生对自己设计的陈述,是学生能进行深入的实践和体会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的理论教学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包装设计表现的规律,如何运用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表现,正确了解包装设计的发展历史、包装设计的功能作用和包装设计的讯息传递和审美规律。

(2)教学手段:

理论教学、观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理论教学介绍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知识,掌握基本的包装理论和包装设计方法;辅导教学在于更正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商品包装设计能力,提出和解决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观摩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视觉的方式解决视觉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亲临现场,面对产品进行深入体会,提高审美层次;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画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图片资料的阅读,了解历代大师的包装设计作品,拓宽知识面和审美能力。

3、教学评价与考核: (1)教学评价: 基本思路:

茶叶包装设计是茶叶加工技术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在遵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实践性、应用性、传达性能力,本课程按平时成绩、作品展示成绩、PPT作品解读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

平时成绩(40%):学生出勤、纪律、回答问题、团结合作等方面; 作品展示成绩(30%):在课程期间,由教师将课程模块考核题目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职业目标按阶段内容进行创意设计,绘制设计草图,并将自己设计作品现场展示,加以创意说明。

PPT作品解读(30%)学期期末前,考评方案提供给学生,进行集中考核评分,现场逐个对学生的作品考评。 (2)教学考核:

平时成绩:40%、作品展示:30%、PPT制作解读:30%

4、教材与教参:

[1]凯瑟琳·M·费舍尔.刘玉民,徐蓓蓓译.完美包装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斯达福德·科里夫.世界经典设计50例——产品包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曹方.包装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第20篇:设计速写课程标准交底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设计速写》课程交底

一、【课时情况】共10周,共96课时

二、【教学目的】

学生掌握室内手绘效果图制作、家具设计的室内设计的业务操作,紧扣室内的环境来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的接单、草图设计制作及与客服沟通过程,并具备能适应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潜能。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具体的真实案例、项目来进行授课,该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三、【教学要求】

1、主要采取项目教学法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完整的项目来讲授、完成作业。

2、培养学生手绘表达设计思维的能力,并能按客户(模拟)要求完成草图。培养学生综合整套方案设计能力,通过五个环节:市场调研、分组讨论、设计草图、设计说明、作品展示来完成;这些工作很多要求学生课余完成,课堂检查。

3、主要教学任务:掌握常见透视原理、各种风格的室内空间表现。

四、【教学内容】

1、常见透视表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墙体画法

2、单体家具设计:沙发、茶几、灯、柜子、盆景等单个物体的造型练习

3、室内客厅整体设计:中式、欧式客厅的方案设计(设计说明、多种风格设计稿)

4、室内卧室整体设计:中式、欧式卧室的方案设计(设计说明、多种风格设计稿)

5、室内书房整体设计:书房的方案设计(设计说明、多种风格设计稿)

6、室内办公室整体设计:办公室方案设计(设计说明、多种风格设计稿)

7、咖啡厅设计:咖啡厅方案设计(设计说明、多种风格设计稿)

五、【考试要求】

进行闭卷考试的的方式,学生独立现场完成考试内容。 老师时间90分钟。 办公室设计 考试主题:手绘办公室的设计 考试要求:

1、透视准确: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任选其一表现均可

墙体透视、室内透视都需准确。(30分)

2、用线流畅、肯定、准确。(用钢笔勾线)。(20分)

3、办公室功能表现到位。(20分)

4、色调表现统一,色彩运用合理。(20分)

5、物体质感表现到位,具有一定的特色。(10分)

6、规格:8开大小

7、风格明确,原创效果好的给予适当加分。考试上交内容:

8、一张室内办公室表现效果图。

9、写出清楚的设计说明。(50字左右) 考试时间:

随堂考试,两节课内当场完成。

基本工具:

10、绘图用具:彩色铅笔、自动铅笔、针管笔、签字笔、彩色水笔、麦克笔、金银黑白笔、荧光笔、毛笔、喷笔、排笔、水彩画笔、鸭嘴笔、蘸水笔、铁笔等、马克笔、水粉颜料。

11、绘图铅笔、自动铅笔、针管笔、签字笔: 画设计初稿时,运用最普遍的工具。

六、【空间建设要求】

按系部整体要求建设好以课程名建立一级栏目《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并在下面建设如下子栏目:

1、学生互动:学生交流图片

2、课程资源:存放网络资源、老师的教学资源等

3、课程作业:存放老师每次布置的课程作业

4、其它资料:图片、设计资料等

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