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2 06:08: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 威尔逊因何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古德诺是如何系统论证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古德诺是如何系统论证政治和行政二分法的?

在思想上受到德国政治学家斯坦因和布隆赤里关于政治和行政二者研究的影响。 斯坦因认为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即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 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范围,予行政以权力。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 ;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另外布隆赤里也明确提出对政治和行政应该加以区分,并提出政治史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是技术职员的事情,从微观和宏观事务的角度对“政治”和“行政”做出了明确区分。

另外威尔逊也面临着这样的社会背景:首先,工业革命的产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次,政治上多党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需要同时解决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极大的催生官员腐败和政治勾结,极大的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最后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迫切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催生了威尔逊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

古德诺提出政治和行政是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或基本的政府功能:“政治”——国家意志的表达,也即政策的决定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政策的执行。他通过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第一次澄清了这种“二分”的提法而容易造成的一种误解:一种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之中。第一次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总之,古德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政治与行政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但这种区分只是纯理论上的,而不可能是实践性的。实践中,这两种功能不能被截然分开并分别委以给不同机关;而且这两种功能之间必须取得某种协调。

沃尔多对政治和行政二分法的批判及其研究结论

沃尔多首先认为政治—行政二分法无论作为现实的描述还是作为对行政行为的规定都是不恰当的,这种二分法的目的是试图通过使民选官员负责制定政策而行政人员只是去执行政策来解决官僚制和民主制之间的冲突,另外,政治—行政二分法忽视了行政学应该包括更多复杂现象的愿望,而且沃尔多认为应该鼓励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合作而不是被分离权力之间的对抗。

沃尔多的研究结论:

(1)集权主义的方案:将政府完全一体化并占据支配地位,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加以调和。

(2)无政府主义的方案(更为可取):主权国家被解散,而且其明显的垂直型权威结构被复杂的、契约性的、非正式的水平关系所取代。

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观及其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突破;

弗雷德里克森的社会公平观以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作为理论依据——公平的自由、公平的参与原则,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 当公平的自由原则在由宪法规定的政治程序中得到运用时,就成为公平的参与原则,即所有公民都拥有公平权利参与立宪过程,决定立宪结果,参与政治事务。 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强调:

①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

②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③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

④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

⑤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

新公共行政学期待将“社会公平”价值全面运用于现代公共行政实践,赋予公共行政以伦理内容,以其指导行政官员的行为。

公共行政研究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法上做一次飞跃

突破一:公共行政发展的焦点应定位于如何发展公共政策;

突破二:在促进公共利益、建构民主行政的目标下,公共政策与行政组织的演进、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分析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应是当代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题;

突破三:非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应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

4登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超越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5)责任并不简单;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7)公民权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登哈特的新公共管理服务理论是在对传统的行政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并且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模式来替代当前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为模式,它本质上市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一种扬弃,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理论选择。

四.1.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渐进分析的层次:简单的渐进分析、断续渐进分析、策略分析

渐进决策的原则 :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为大变的原则、稳中求变原则 采用渐进决策的原因

渐进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与政治领袖对基本政策的看法一致的,每一个竞争政党也只是渐进地改变本身的政策。

渐进决策模式基本上是保守的,它以现行的计划、政策、消费为基础。如果每年通过新政策,会引起社会上一部分人之间严重的政治紧张,因此除非要进行重大的政治改组之外,过去成功的政策在若干年内要维持下去。

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不会经常追求惟一的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有可行的途径,就会停止追求。决策者只有在那些自己熟悉的备选方案不能在满足需要时,才会冒险寻求较为根本的政策改革。

社会由各种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种族组织而成,而不同的团体各有其既定的目标。在现阶段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为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不太愿意从事全面性的政策改革,为此,只能做出一些渐进的决策。

2.德罗尔对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和特征的界定

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和特征

学科性质:政策科学或政策研究是一门融合了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研究对象:其“核心是把政策制订作为研究和改进的对象,包括政策制订的一般过程以及具体的政策问题和领域。

政策研究的范围、内容、任务是:理解政策如何演变,在总体上,特别是在具体政策上改进政策制订过程。要用真正一体化的观点把政策与政策制定看成社会问题——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提高的一种有用手段。

政策科学的特征:观察的客观性与科学的态度。政策科学有一个难以实现的明显特征,即在感情、价值因素介入时,必须保持观察的客观性。在具体政策的个人价值观与服从于权力之间,谨慎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以及在知识与权力之间取得协调统一,这些对于政策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3.德罗尔提出的应对逆境的政策原则

A.社会改造原则(核心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含义:社会改造原则是指对一个社会的机构、制度、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运行过程实行广泛而彻底的调整和变革。德罗尔认为,社会改造原则是应付逆境的纲领性原则,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支持应付逆境的创新方案出台以及支持不同于常规的超渐进主义变革出现。 B.达到临界质量的原则 德罗尔认为,逆境的特征都有变化阈限,其阈值取决于逆境特征的原动力、规模、复杂程度以及社会状态是稳定还是*等因素。 C.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

所谓“有选择”是指认真分析逆境的特征,挑选那些足以改变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这些社会变量也常常是造成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 而所谓“激进”则指的是对挑选出的社会变量集中政策资源,采取强化干预手段,促使其朝着良性转化,从而对逆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D.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的原则 E.产出价值优先原则

F.积极性强制干预的原则

4.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看,“渐进决策”与“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应当是统一的,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例证加以说明。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所谓“有选择”是指认真分析逆境的特征,挑选那些足以改变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这些社会变量也常常是造成逆境的主要社会变量); 而所谓“激进”则指的是对挑选出的社会变量集中政策资源,采取强化干预手段,促使其朝着良性转化,从而对逆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正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做出的伟大决策,同时意识对物质有明显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决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很多方面的的阻力,需要决策者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这样才不会触动整个社会的根基,同时,对不会影响到社会稳定的逆境方面采取强化敢于手段,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所以说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渐进决策和有选择的激进主义统一应用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1.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的含义及其特征

含义:一种以法理型权威( 统治) 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设科( 部) 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 官僚制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的专业分工:

(2) 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 (3)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 (5)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

(6) 专业培训:

(7) 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等)

2.马克思·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

官僚制的优是:A.严密性; B.合理性; C.稳定性; D.普适性;

官僚制的劣是:

A.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效率低下; B.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

C.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3.帕金森定律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官僚组织的弊端的剖析

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帕金森定律概括为两条(做为动机要素的)法则:其一是增加水平比自己更低的部属的法则,其二是人为地制造工作、增加工作量的法则。帕金森指出各级行政机构一旦建立,内部势必设满各种委员会、理事会和局、办、厅,而财政上比较重要的问题往往则必须通过他们才能解决。势必会造成工作繁琐,效率低下。另外帕金森认为事实上,一切形式的管理都容易浪费,开支的增加只是为了抵消进款。 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理论——政府失败说 (1)官僚是经济人,与民众间是交易关系 (2)政府会失败:

A、“政府的失败”: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是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那样有效,政府的政策往往并不符合弥补市场不足这一目标。 B、政府失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政策与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 (3)政府失败—政府政策低效率的原因

A、主观原因:政策部门的政治家们有意无意为自身的经济人动机所左右,即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

B、外部原因:缺乏一种“确保任何处于某一特权地位时均不能过多牟取私利”的约束机制来制约政府行为方式。

(4)政府失败—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 A、缺乏竞争机制; B、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C、政府机构自我膨胀; D、监督信息不完备; E、政府的寻租行为。

4.沃尔多对官僚制与民主的冲突的研究;

充分肯定官僚制理论,认为韦伯对官僚制的阐述与其所时代很合拍官僚制与民主的冲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如等级制与平等、纪律监督与自由等等,但两者并非完全不相容,两者之间应该寻求融合,如建立在能力与专长之上的普遍标准与机会等等。

5.人本主义的组织观与超越官僚制

阿吉利斯的人本观:人为组织研究应给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在组织中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罗伯特·戈利姆比沃斯基的人本主义组织观:①批评传统组织理论所主张的自上而上的权威、等级控制及标准的工作程序等个人自由个人道德不敏感;②主张:通过组织创造解决问题的开放氛围以使组织成员正视问题而非争斗与逃避;在组织中的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信任;用知识和能力的权威来弥补甚至取代角色或地位的权威;决策权责应尽可能接近信息源,使竞争有助于满足目标;建立一些既承认组织使命的实现,也承认组织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的报酬体制;努力增强对团体过程及其绩效后果的认识。此观点和超越官僚制有相通之处,两者都反对以官僚制为主要体系的政府过于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忽视对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的关注,但是二者却不同。人本主义组织观是注重人的价值,关注个人的发展,而超越官僚制是反对反对政府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的获取,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异。

六.1.正统时期的行政学和科学管理理论

20世界早期先进的改革者们将科学管理作为一种减少政府部门中贪污受贿,腐败和,浪费的手段。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是以工厂为载体的,而工厂的目标是增加产量,公共机构的目标则是改进机构对公众要求的反映,正统时期的的行政学家像泰罗在制造工厂中所做的那样运用科学方法对政府的运行系统进行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处理,提出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理论,以满足政府对提高效率的需要,尤其是莫里斯·L·库克将科学管理视作履行民主诺言的手段,有力的证明了正统时期的行政学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

其后发展而来的新公共行政学是以弗雷德里克森和德怀特·沃尔多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以非价值中立,致力于社会公平目标,强调公共的使命为特征。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观的提倡是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提到的“公平正义”观作为理论依据的,它坚持公平的自由,公平的参与原则,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同时也要求公共管理者给予公民以服务的平等性和以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新公共行政学将“社会公平”价值全面运用于现代公共行政实践,赋予公共行政以伦理内容,以知道行政官员的行为,同时行政官员及其组织行为应保障公民平等自由权的实现。 另外,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理性人假定,也就是说新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人假定”即个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者,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得出的,从而提出了“新经济人观”也就是说布坎南的新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是“新经济人”即经济理性人假定不总意味着人是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经济利益。

在重塑政府学派中主要以霍哲为主要代表他主张从绩效,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改进的关系和无形因素之于政府绩效改进,到基于公民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和基于回应性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再到基于竞争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之间互动方面全面改进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的综合模型。随后的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也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重塑政府,以企业家政府来取代产生并适应工业社会运作低质低效的官僚制政府,不断以新的方式运用资源来提高效率和效能,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行政效率,以下是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十项原则: 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②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③竞争性的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④有使命感的政府——改革照章办事规则;

⑤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⑥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 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 ⑦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⑧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⑨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⑩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这就要求政府改革要以企业家精神来管理政府,尽量的减少浪费,提高行政效率;以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新公共行政与罗尔斯的政治学名著《正义论》

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在新公共行政学者看来,社会公平应该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为此,他们直接从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思想体系中获得坚实的理论依据。他们完全赞同罗尔斯关于社会公平的基本观点:公平的自由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理想的“正义”社会应拥有最大的公平自由,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公平的自由。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所依据的正是罗尔斯的这种作为正义的公平观念,因为这种公平观念适应了新公共行政学派改造理论体系、推动政府变革的需要

3.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人假设”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人理性人假定,即个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者,经济人假设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借鉴,但是布坎南在此基础上发展提出了新经济人假设,即经济理性人假定不总意味着人是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从而将经济学引入政治之中。经济人假设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借鉴和条件,反过来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又发展了经济人假设的学说。

4.重塑政府学派与企业家政府

重塑政府学派主要以霍哲为代表,他主张从绩效,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改进的关系和无形因素之于政府绩效改进的重要性,到基于公民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和基于回应性的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做了一个全面改进的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的综合模型,另外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也是对政府进行重塑,可以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的,因为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重塑政府,以企业家政府来取代产生并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官僚制低质低效的政府,使公共管理者具有企业家精神,不断以新的方式来运用资源来提高效率和效能,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行政效率。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

掌舵而不是划桨

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

注重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

重产出而非投入

具备“顾客意识”

有收益而不浪费

重预防而不是治疗

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

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

5.等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与公民社会理论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涵:

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具有民主性

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责任并不简单

重视人,而不是只重视生产率

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等哈特认为,公民社会理论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重要的理论来源和概念基础,公民社会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个人对话和评议的地方,也是民主本身的实质。公民正在试图建立彼此之间的新关系和更大范围的政治秩序,同时政府对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公共管理者也正在就公民对政府过程的参与而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

http://www.daodoc.com/ 第一题第一问《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丁煌著

2005年11月第一版

推荐第2篇: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浅析如何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4-02 11:28:00 ] 作者:佚名 编辑:studa071

4摘要: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字: 分析 招聘 使用

一、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资源,人人都想要最好的,钱越多越好,技术越先进越好,人越能干越好,但作为资本,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会在乎成本,会考虑利润。第

三、提到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 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本,资本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

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们正在找工作,我们读十份招聘广告,会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十分雷同: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等等,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我曾听一个年长朋友抱怨过,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那时,这个要求很普遍,为了找工作,他在应聘前还真在口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应聘面试时与考官侃侃而谈,顺利过关,结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类的就没说过什么英文。还有的公司,招聘话务员,要什么:\"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能用关于交流。\"本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对外贸易,资源浪费啊!也许他们是为了长久之计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将人作为资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流利的英语等,只要别人要求,我就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或者会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为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终将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人和一个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人对薪酬的期望会有很大差别,同样,一个营销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和一个MBA或EMBA对薪酬的要求更会大不相同,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使其容易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人才,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一个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这是我们会很自然地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

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英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1)增加工资成本。本来销售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于要满足高素质员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资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并不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吗?

(2)造成流动,增加招聘培训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招来的员工在了解到他们的收入状况后会产生不满,然后另谋高就,这样,不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训费打了水漂,还得不断再去\"浪费\"招聘培训费用,以维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

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个公司招募了一个新员工,在招聘时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该员工却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这是谁的过错?公司?员工?

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一方面的过错,但我们知道,对同一个员工来说,将其视为资本或视为资源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1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的故事。

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甲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过后,被炒了鱿鱼,于是,孙先生又来到乙公司,销售业绩却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招聘过后,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么。

孙先生来到甲公司后,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然后,就让他到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一摞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给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领了笔、本等用具,向他介绍了部门的其他同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并让他坐到办公桌旁开始工作。孙先生没有销售经验,由于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孙先生对产品是什么也不甚了解,只能自己瞎闯,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炒了鱿鱼。

在乙公司孙先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公司发展史、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使孙先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到了销售部,又受到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孙先生不笨不傻,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加上孙先生勤奋敬业,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

甲、乙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甲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乙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叹\"人才难求\",一直忙于苦苦寻找好的\"人力资源\",乙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他们拥有同样的资源,就像他们都招聘过孙先生一样。

现在,我们了解了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我们知道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二、人才招聘

1、招聘前进行规划:现在许多企业尚无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但起码在招聘前应有一个针对本次招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如下内容:。招聘的目的:为什么要招这个人?。 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 对应聘者要求:为完成上述工作,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

2、追求\"门当户对\",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 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 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靠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靠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

三、人才使用

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

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

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

(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

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

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

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

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参考文献:

1.《企业经营战略概论》刘仲康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2

2.《企业管理咨询》刘仲康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3.《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主编 新华出版社,2004.10

4.《现代企业管理》杨湘洪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5.《管理学基础》单凤儒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6.《管理科学基础》吴育华 杜纲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二,关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5-25 14:51:00 ]

作者:王晓东 编辑:Studa_hasgo12

2[摘 要]:本文围绕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了传统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现状及其重要意义,并通过对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研究,提出了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模式。

[关键词]: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物流 板块 EDI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在由生产、流通、消费组成的经济社会中,流通领域(由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部分组成)将起到愈来愈大的作用,特别是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可能代替商流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因为没有比物流更能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时间与空间障碍的了。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跨国、跨地域、跨行业的物流日趋繁忙,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与传统运输、仓储相比,现代物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同步运用,信息化建设成了物流企业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在如此情形下,我国的物流企业应该知道怎样按信息化、网络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即从观念上的信息化到与企业内部管理、运营的信息化、网络化,再到与企业外部联系的信息化、网络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从功能上说,应包括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等;要涵盖信息技术、信息流、信息传输、信息集成库等。通过建立这样的物流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集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检索和输出于一体的数据处理中心及其配套传输网络,是实现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条件。

二、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这给企业的竞争环境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向所有传统企业提出了新的竞争规则。传统的物流企业如何向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新型企业转型也就成了有识者的必然选择。

在信息化时代,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价值比高的产品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同时,传统产业的价值明显处于下降态势,其创造的价值也在变小。目前,就我国物流业来说,虽然只要有仓储、运输等设施就还能赚到钱,但信息化对企业的人才、创新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带来了新的价值增长方式。比如说,人们日渐了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有的有少量的仓库或运输车辆,有的则什么储运设施都没有,但是它们却能创下比仓储、运输企业多几倍、甚至多更多倍的销售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的正是管理信息系统和销售网络系统创造价值,而具体的储运作业则外包给别的仓储、运输公司,这就是创新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所带来的价值。传统的物流企业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落伍,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大概会经历三个变化期:第一是以网络技术为先导的先进物流企业相继出现,传统的业界竞争规则、竞争秩序受到冲击和破坏。第二是传统物流企业由于受到冲击而感受到整个经济模式的变化而开始变革,并逐步走向适应新的信息时代。而没有先期准备的企业改革起来会很难。第三是,传统的物流企业靠自身完成信息化变革,或者和网络企业合作,真正融入新的企业时代。应当说,现在所有的传统的物流企业都处在这个向现代化物流业态的转型和发展的潮流中。对此视而不见、抱残守缺而不能转型的企业会感到钱越来越难赚,到后来难免会走向被挤出市场的结局。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的业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和搬运上,从硬件到软件与企业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国内能够做到提供综合型物流服务的企业尚不普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从有关调查来看,作为物流现代化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是物流需求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

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1]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我国物流企业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我国的物流信息软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不足,使技术进步缓慢;另一方面则在经营理念上未能跟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物流企业不愿意在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上投入资金,而且即使已经建立了一定档次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未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四、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物流企业应注重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的能力以及物流的专门知识,对物流系统进行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从发达国家来看,现代物流重视功能式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

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它是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2]它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企业业务的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物流信息系统正在向信息分类的集成化、系统功能的模块化、信息采集的在线化、信息存储的集中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处理的可视化方向发展。

信息系统首先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其次,物流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需求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形势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背景下,企业的物流活动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生产零库存”、“JIT”、“供应链管理”、“到线结算”、“供应商管理库存”等国际新型物流管理模式已在广泛应用,而这些模式的开展是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分不开的。

五、建设信息系统的目标体系原则

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战略目标是围绕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能够处理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快速准确传递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企业、物流公司、政府部门及客户或代理公司。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要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

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极其复杂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多种不同的作业方式,为了与业务发展同步,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遵循的原则是: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可操作性强。因为物流流程信息系统规模大、使用周期长,所以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具有前瞻性,同时又要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建设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起点要高,不宜反复修改,避免投资损失,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二是信息系统规划要力争纳入本市或本区域城市总体战略规划,适应本市或本区域战略发展要求;三是建设信息系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六、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模式

根据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五类功能,即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建设近期功能(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项目,再建设远期功能(智能配送、GPS货物跟踪等功能)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现代物流宽带网络系统、物流业务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中心内部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及商务信息系统。

1、数据交换功能板块

数据交换功能板块是信息系统核心功能,是指对电子单证的翻译、转换和通信,包括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税、退税、客户与商家的业务往来等与信息系统连接的用户间的信息交换。在这个板块,所有需要传递数据的单位都与信息系统相连,要传递的单证信息先传递到信息系统,再由信息系统根据电子数据中的接收方转发到相应单位,接收单位将收到的电子单证信息经转换后送到内部系统处理。

2、信息发布服务功能板块

信息发布服务功能板块包括水、陆、航空、多式联运价格体系、新闻和公告、电子政务指南、货源程序和运力、航班航期、空车配载、铁路车次、适箱货源、政策法规等。在这个板块应建立内部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组建局域网并通过DDN或拨号方式与信息中心联网,同时在服务现场端,配备工作站,实行计算机全程管理,及时发布、搜集、下载有关信息。

3、会员服务功能板块

会员服务功能板块主要包括会员单证管理、会员的货物状态和位置跟踪、交易跟踪、交易统计、会员资信评估等内容。在这个板块中要建设接口系统,接入合作伙伴信息、客户信息系统及业务管理系统,实行订单管理,物流查询及物流信息反馈。

4、在线交易功能板块

在线交易功能板块即交易系统是为供方和需方提供一个虚拟交易市场,各方可发布和查询供需信息,对感兴趣的信息可进一步洽谈。在这个板块,要建立商务信息系统。以电子数据处理、互联网络、数据交换和资金汇总技术为基础,集信息交流、商谈、订货、发货、运输、报关、保险、商检、动植检和银行结算为一体,加速业务开展,并规范整个商贸业务的发生、发展和结算过程。

5、智能配送功能板块

智能配送功能板块:一是要建设GPS货物跟踪系统。用户能随时随地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查询自己货物的状态和位置,并可动态提供最佳路线。二是建设与结算支付相关的金融、保险、税务运行系统,以真正实现一体化的网上交易。三是EDI及互联网系统。EDI专线方式业务费用很大,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承担,但如果将EDI的应用移植到互联网上,则会大幅度降低费用。因此,通过互联网也能获得EDI服务。

七、结论

物流企业实现运营管理信息化既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实物流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运营水平的关键。随着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推广,不仅会带来整个行业的升级,而且也会有利于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生产加工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搞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有物流,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信息闭塞,物流需求无法与外界进行适时沟通。只有利用信息化管理和网络技术,才有可能使企业将物流需求信息迅速传达物流企业,从而得到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进而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被各级政府提高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推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加快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软件实现高效率的集成化管理,最终目标将是尽快组建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大物流和大流通,从而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增强我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支持。

推荐第3篇:行政管理学本科 论文

行政管理学本科(030302)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日期:2013-03-05] 来源:郑大自考办作者:郑大自考办 [字体:大 中 小]

1.论服务型政府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分析

3.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

4.论公共管理创新的阻力

5.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条件

6.论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

7.论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8.论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9.论政府管理创新

10.论诚信政府建设

11.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2.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

13.试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完善及其途径

14.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15.试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16.试论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及其理论意义

17.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动力分析

18.建设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分析

19.论政府危机管理

20.论政府绩效管理

21.论责任政府建设

22.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23.论行政文化建设

24.政府采购的问题与对策

2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向

26.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

27.论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

28.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的思考

29.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30.论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趋向

31.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

32.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33.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

34.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

35.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36.论公车改革的难点与途径

37.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机制

38.论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

39.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

40.论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监督

41.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

42.论行政领导艺术

43.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4.试析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

45.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廉政建设问题

48.公共权力寻租行为分析

49.健全完善公务员考评机制

50.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建设

51.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52.论构建诚信政府的途径

53. 论公共管理中的听证制度

54.论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应用

55.论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6.试析利益团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57.中外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比较

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

59.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60.公民社会影响政策制定的利弊分析

61.政策执行中的博弈现象分析

62.论公共政策评估的困难与创新

63.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

64.政策变形的成因与对策

65.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66.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67.论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68.当前我国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69. 试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70、试析我国养老保险政策

71.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

72.信息不对称下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

73.中国封建监察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74.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

75.试论《论语》中的管理原则

76.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

77.试析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

78.“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

79.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述论

80.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81.杰佛逊人民民主思想分析

82.洛克政治思想分析

8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分析

84.多中心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85.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

86.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87.行政问责制的对策研究

88.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

89.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90.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思考

91.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模式

92.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

9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

94.公共决策民主化问题

95.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96.关于“省直管县”改革的思考

97.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98.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的提升

9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

100.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调整

以上论文选题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

毕业论文评比等级标准

优秀:观点正确,并有独到的见解,材料丰富,论证充分、深刻,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良好:观点正确,材料丰富,论证充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中等:观点正确,材料较为丰富,论证较为充分,结构紧凑,逻辑较严密,语言通顺。 及格:观点基本正确,能对观点作出一定论证,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不及格:观点有严重错误或者论证与结构上有严重缺陷。

2013年郑大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标准论文格式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2012年公安管理自考毕业论文格式有什么要求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自考也将在今年进行新的考试。相信要在今年自考的广大群体以进入了金锣弥补的准备当中,小编也会更多的发布一些相关信息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到帮助。

推荐第4篇:关于行政管理学论文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所谓政府绩效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指定政府的长期喝近期目标,达成目标的策略,评估绩效的标准,从而对行政机构运作进行管理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政府绩效管理是各国政府面对财政困境和社会对政府提供服务需求的扩大,竟相实行的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价值取向的政府改革运动。绩效管理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通过引入绩效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职能,政府部门作为一个组织必须面临着成本——收益、顾客需求、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政府绩效管理有助于政府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形成竞争机制,对改善政府形象和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政府绩效管理就是在吸纳和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政府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用互相理解的方式,通过协议达成政府机关及其人员的目标、标准及所需能力,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政府机关及人员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使政府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过程。

二、当前政府绩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1,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难统一”。

新形势下,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有着不同的观念,有人认为绩效管理对于政府行政是必要之举,有人认为是一种形式,也有人持“中庸”态度,致使对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呈现出多元化现象,难以达到统一的思想认识。 2,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指标“难确定”。

随着党和政府自身建设在横向上的拓宽、纵向上的延伸,各部门之间在业务上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系统化,呈现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多样化的趋势。在政府绩效管理这把统一的直尺下,难以以一个统一的指标实现对各部门公平科学的绩效考核,从而影响到考核评价的权威性,以至不能达到政府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 3,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方式方法“难把握”。

由于信息来源不准确、一些目标任务较笼统、考核中某些加分与扣分项目未能科学设计、现行的基层绩效目标管理未能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各部门目标任务存在个性的差别大等因素的存在,造成绩效管理在方式方法上难以准确把握,考核方式大多缺乏科学性,手段缺乏灵活性,还处于一种程式化阶段。 4,是公众对绩效管理的信息“难掌握”。

当前阶段,政府信息在多方面还未实现完全公开化。公众对于行政职能划分、政府各项工作和政策都较为陌生。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引入群众评议、民意调查的环节,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很难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不是出现考核结果为空白,就是导致考核结果的不真实。

三.研究政府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积极研究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的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推广新成果,有利于促进行政目标管理的科学化,科学界定各部门考核目标的共性和个性指标,准确设计目标考核的程序和步骤;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更好的服务发展、服务人民; 有利于深化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的满意度。

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

1 更新政府绩效管理观念

政府行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要服务。首先,政府管理要把为社会、为公民服务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责和基本理念,树立服务观念。其次,树立责任观念,突出强调公民参与对公共责任保障的意义和作用,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将公民参与作为公共责任落实的基础。第三,形成效能观念,解决当前各级政府效率普遍低下的客观要求,同时提升政府的竞争能力,推动和促进政府不断快速健康发展。最后,确立公众满意观念,政府执政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群众的眼光来考核对方政府管理的成效。 2 改善绩效管理的制度环境

首先,构建绩效管理的法律制度。绩效管理改进绩效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持续改进过程,要保证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就必须把绩效管理改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确保改革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情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以法的力量来推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 其次,完善公务员制度。地方政府要以《公务员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与完善。

再次,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建设政府网站、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资源库等内容,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要确保信息传播的及时、畅通与公开,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相关的信息,使公民了解政府的执政情况进政府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3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估机构,把专门评估和日常评估结合起来。在政府管理部门内部设立评估机构,主要是负责对公共项目实施的检查、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和建议。此外,在人大建立必要的评估机构,评价和监督政府在公共政策、规范、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把评估作为监督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

其次,设置客观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政府绩效评估相对企业绩效评估和公务员个人的评估而丙,涉及面广、因素众多、工作量大,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全面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就必须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职能履行、依法行政、管理效率、廉政勤政和政府创新等方面合理设置评估指标,建立公民、企业、专家学者、上级政府共同参加的政府评估体系。

再次,运用科学的评估力法,把定性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引进现代管理学和统计学的科学方法,对政府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考核,从而真正使政府绩效管理走向科学化。

五,加强政府行政管理立法是解决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以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现实,归纳起来,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绩效管理主体和客体

绩效管理主体是指组织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活动的人或机构,包括政府绩效管理的领导机构、实施机构和评估机构。绩效管理主体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发挥重要的作用。绩效评估主体应多元化,以避免单一评估主体可能导致的片面性,减少评估误差。评估主体可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服务对象、公众等。政府绩效管理的客体是指绩效管理的对象,它主要依据是否履行行政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来确定。在实践中,政府绩效管理的客体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某项公共政策或公共服务项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应以政府部门为主,特别是要将那些直接向公众提供具体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政府部门和项目列为重点。 2.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管理内容和指标体系的设定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必须依据公民需求、辖区发展战略、政府职责以及实际状况等来确定,要体现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反映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对政府角色合理界定和对政府现有职能重新审视的基础上,而不能只是对原有政府工作任务的简单分解和工作目标的简单设定。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从宏观上看应主要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自身建设等六个大的方面。每一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并作动态调整。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围绕绩效管理的内容,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从投入、产出和结果三个方面来设计。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要注意它的代表性、完备性、可行性。指标的选取不在于多,而在于准确可靠,因为过多的指标反而有可能因其冗繁而导致评估的失真。因此,特别要注意一些关键性指标的筛选,即那些信息承载量大的、稳定性高的、可靠的、可获得的、可测的指标。 3.绩效管理方法和程序

程序性设计是政府绩效管理规范运作的保障,也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重点。程序“是指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而预先设定好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其“基本功能就是限制,甚至取消当事人的选择实现目的之手段的自由,将实现目的的手段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序制定有利于限制实现目的手段的主观随意性,促进其正当性,维护相关人的合法权益。程序性规定因目的、对象、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很难作出统一的规定,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绩效管理的程序设计原则上应包括绩效管理规划的制定、年度绩效计划的编制、年度绩效计划的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绩效评估信息的采集和公开、绩效评估报告的撰写、绩效评估和诊断的施行、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具体方法主要可采取日常监测和年终评估、自我评估和上级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4.效评估结果的使用

绩效结果的公开和使用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政府绩效管理要想真正有效地发挥激励、监督、导向作用,就必须公开并科学合理地使用绩效评估的结果。首先要公开绩效管理计划和绩效评估报告,公开的方式主要有:政府公告、政府网站发布、新闻媒体发布、以印刷品的形式赠阅或查阅、图书馆收藏浏览等。其次要充分合理地使用评估结果,可考虑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人大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下一年度预算、政府确定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行政问责、年终奖励以及职务变动的依据和参考,以使政府绩效管理真正达到优化组织、改进绩效的目的。

5.绩效管理的法律责任和申诉救济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人因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具有强制性。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相关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一种救济途径。对法律责任和申诉救济作出明确的规定,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恣意和滥用,维护政府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一是要明确规定绩效管理主体、客体以及绩效评估结果使用者与其权力相对等的法律责任;二是要设立相应的申诉途径和救济渠道,以保护评估对象和评估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政府绩效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不断研究新形势下政府绩效管理的新模式、新对策,不仅是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本身的发展需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与时俱进,巩固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可信度和满意度以及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举措和迫切要求。

推荐第5篇: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

地方政府优化对经贸管理的策略

1、遵循法律、法规和贸易政策的统一性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间题。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等,都必须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各地不得制定与Wl()规则和我国政府对外承诺相违背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但是,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再向沿边一步一步辐射出去。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各地各行业搞自己的政策,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发布的某些法规、政策缺乏统一协调,导致有关经济贸易的政策相互矛盾,前后不一。地方政府应该审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我国对V门I)的承诺。国务院已于2(Xj1年9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对有关或者影响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9个较大的市修改、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停止执行有关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达195778件。但是,确保地方政府新出台的有关经济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符合叭月D规则和我国对研月D的承诺,仍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是我国法律、法规适用的统一性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一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各地执行时也很不统一。有的地方规章比法律更有效,红头文件比法律更有效,甚至领导的讲话比规章更重要,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有的地方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表现出来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地方法规或规章对外地产品加以歧视,“诸候经济”意识浓厚,全国统一大市场未完全形成,地区封锁和行业割据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应严格遵循国内普遍适用的、确定的法律,在各自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认真屐行法定职责。应该从法律出发,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章上的一些行政文件、操作细则。

2、确保政府行为的非歧视和公开透明

首先是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权问题。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刻,客观上各种不同的市场主体仍然享受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根据我国政府对国民待遇的承诺,政府在管理经济贸易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即任何市场主体都无特权,无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或股份制企业,也无论买方或卖方,地位一律平等,无辈分之别与高低之分。政府应当尊重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权,不能侵犯其合法权益。

其次是政府管理经济贸易行为的方式问题。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经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公布未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程序性规定,长期缺乏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布程序。地方政府及部门目前存在着以内部文件和规定作为管理依据,政府本身透明度不高,许多贸易政策仅为部门内部掌握,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很低,许多所谓的“内部文件”、“内部资料”实际上都是公众应当知晓和掌握的信息。政府对经济贸易的行政管理不为公众所了解,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其相关资料不公开,决策结果不公开,而且执行程序透明度低。我国承诺有关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或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贸易措施,未经公布的不予执行。任何未经正式公布的内部文件或规定都不能执行。凡是不公布的,就不能执行,只能执行公布的,黑箱操作的内部文件不能再搞了,这是我国管理经济贸易方式上一项重大改变。这不仅是Wn〕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国务院信息办公室透露,即将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就是要对政府行政办公信息进行公开,加大透明度和群众监督,这一原则将以法律形式确立。

3、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正的贸易待遇的损害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出于保护其国内产业利益等原因,采取了各种贸易救济手段,以及实施苛刻的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措施,来抑制我国产品对其出口。如2002年1一10月,我出口产品受到4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而且,这些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有恶化的趋向,表现在产品转向更为重点的行业,如钢材、化工产品等;除发达国家之外,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加入。在这些调查和被采取的措施中,我国产品生产、销售商轻者不得不耗上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的应诉,重者则被征收高额税收,最终甚至退出该国家或地区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全国履行入世承诺,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削减,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为通畅,外国产品以倾销等方式采取不正当竞争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形将会进一步增多,国内生产企业面临的不仅是竞争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

政府应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福建省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和外经贸大省,应有条件和必要建立对企业的救助和保障机制。在稳定出口市场方面,应重点关注主要出口市场,掌握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壁垒,并开展相应的工作,为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各国对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法及做法的不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政府交涉,以尽量缓解或减少贸易磨擦。加强应诉指导,加大对企业应诉的指导力度。还应不断完善出口反倾销和保障措施预警机制,对出口产品进行适时监控。此外,应该针对外国产品对我国产业造成损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对国内产业进行正当的保护,消除国外不公平竞争带来的损害。

推荐第6篇: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

行 政 管 理 学 课 程 论 文

课头号:L0288

学号:0615101009

姓名:李家佳

班级:06级英语(1)班日期:2007.12.18

建设服务型政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作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职能转变力度,切实解决服务型政府建设所面临的能力、阻力、责任、基础等问题。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这是非常正确、科学、重要的。

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的问题:(1)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过多;(2)投资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3)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4)公共服务职能弱化;(5)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6)政府应急职能的不完善;(7)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消费者主权地位尚未明确;(8) 权本位、官本位现象严重;(9)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并存等现象。

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首先,我国政府职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不仅涉及宏观调控,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事务,导致政企不分、影响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二,政府职能不能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WTO规则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转变职能。我国加入WTO已经五年,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诺,我国政府都必须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行使其管理职能。严格的WTO规则,迫使我国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职能转变。 其三,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政府机关的行政,执法能力值得怀疑。法律体系不够透明、公正,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识严重。

其四,我国政府行为存在思想意识上的偏差。过去数十年,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注意经济、注意GDP而忽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共医疗卫生和人类的健康问题,从而出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强。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措施)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的审批事项。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建立严格、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规范政府收支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资助体制,提高政府资助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经济社会效益。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机制。

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其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贯穿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要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基层建立“政务超市”;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加重视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探索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新途径;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建立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有效路径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等事务服务,认真履行“人民”政府的宗旨,还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机构设臵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重复管制等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调节、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结果。它的建立与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

(一)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政务必须向公众公开,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

(二)在政府行政功能上,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中,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其中,控制房价是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房地产和房价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这个看似是经济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社会问题。

(三)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首先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活力和效率。政府是一种自然垄断性组织,只有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精神,才能提高效率。其次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后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要求政府制度不断创新。

(四)在政府行政规则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WTO的规则正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它们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的所有权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权,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

国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度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共同做法,特别要认真研究、汲取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再造”、“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服务”方面所取得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新成果。国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呈现出如下趋势:一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范围的扩大。二战后,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相对弱化,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加强,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解决了各种社会问题,给公众带来了实际利益,起到了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近几十年,“福利国家”政策在工业发达国家盛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范围扩大,职能增强。二是社会管理多元化、分散化和私有化趋势。社会管理由政府单独直接管理变为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其他社团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直至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西方国家政府为维持社会统治的合法性,推出了“混合经济的福利国家”、“福利多元主义”、“福利国家私有化”等。“混合经济的福利国家”主要靠公、私部门的直接投资,把社会福利的提供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福利多元主义”是社会福利服务由法定的部门、志愿的部门、商业部门、非正式部门等直接提供,政府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其重在参与和分散化。“福利国家私有化”是指私人营利部门平行或替代公共部门参与社会管理活动。三是法制化与规范化。发达政府都非常重视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类法律和法规,并力图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衔接的法律体系,力图形成法律基础上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机制。政府确定具有超前性、系统性、协调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指标,并力图做到细化和量化,同时做到规范化,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性,提高管理效率。四是科技化和信息化。 国外发达国家在社会管理方面可借鉴的经验主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分权化的管理取向;社会管理的市场化;强大的社会自主管理能力;管理工具多样化;树立危机管理意识等。在公共服务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有:第一,强调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担当促进者、合作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协调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第二,大量公共服务交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来提供,让私人部门也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第

三、为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西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把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比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社区化、有选择地实行公共服务使用者付费制度等;第

四、西方国家把建设电子政府,推进电子政务作为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根本手段,这涉及到电子政府与政府职能转变、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程序改革和电子政府与社区公众服务系统建等。

当然,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各国的具体历史环境因素和意识形态制约。有学者提出,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能把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盲目市场化、更不能放弃政府的社会服务责任。对于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改革中所采用的社会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的措施,我们要有正确的评价。西方国家于1978年前后开始新公共管理改革,人均GNP已经达到7850美元;而且西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市场化程度高、政府监管力量强大。我国目前人均GNP刚刚突破1000美元,我国目前的重点是解决公共服务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问题,而且我国第三产业尚不发达、政府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社会服务市场化必须慎行,必须在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服务总量的前提下逐步开展。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相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老百姓会越来越近,干群关系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P125 [2] 史云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P46 [3] 刘伟,《前沿》,2005年第5期,P39 [4] 江涛,《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P14 [5] 方世南,《学习论坛》,2007年第9期

推荐第7篇: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行政管理学B

课 程 论 文

(行政执法机关“临时工”执法现象研究)

学生姓名:朱玉鹏 任课教师:问延安

级:商121

号:129104089

二〇一五年六月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近年来,在各类引人关注的新闻中,总是不乏“临时工”的身影,他们是打人或者吸毒的城管、发飙骂人的警察、捐赠劣质自行车的慈善组织、“过期”的官员、开豪车套军牌的司机、暴力拆迁的受雇人员„„总之,“临时工”是非在编的、不正式的、有需要可以随时离开的人。如此多的“临时工”执法负面事件和现象的出现,可以说并非是偶然现象,它背后必定有着很深的社会、法治根源,经济利益关系,突显了我国行政执法体制的不健全、行政机构问责制度不完善、民众媒体监督的渠道和力度不够和政府机关责任感的缺失等一系列社会和法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对“临时工”行政执法现象越来越感到不满。所以,政府和社会应该尽快找到该问题出现的根源并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手段解决该问题,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树立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

关键词:临时工

行政执法机关

法治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临时工行政执法事件的出现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临时工”这个特殊的群体,以及它出现并一直存在的现实原因,并因此而进一步恶化的政府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自身立法和行政法规的制定来解决这个问题,为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加砖添瓦。

正 文

近日,陕西渭南高新区综合执法大队数名执法人员驾驶一辆没有牌照的执法车辆,在执法过程中上演全武行,将农民工打成重伤。渭南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事后表示,参与冲突的5名城管队员系协管员,事后全部被清退;在延安,城管队员围殴自行车店的店主,身材庞大的城管队员还在店主倒下以后,对其头部进行踩踏;在安徽,一位高三学生,看见城管队员在街头暴力执法时,用手机进行拍摄,结果,被二十几位城管队员进行围殴,最终因为受伤被迫放弃高考。【1】现如今,类似于这样的事件频繁发生,让人们越来越看不懂的背后就不由得让人问,城管到底有什么样的权力,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和法律的监督到底何在?本人查阅相关规定了解到,城管进行执法的法律规定,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行政处罚法的相关条例。而城管队员的身份,其实是市政管理的下辖机构,也就是说,城管队员,或者说正式的城管队员,其实是事业编制的人员,那么事业编制的人员,在我们国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行政执法权的。而且政府执法机关处理类似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执法当事人均是“临时工”且已被清退。很显然,政府部门这么做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首先,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临时工”是没有执法权的,但是从发生的种种事件来,看他们确实在行驶执法权并在行驶执法权的时候发生暴力执法行为,对公民造成伤害。其次,既然“临时工”没有执法权但是他们这执法的权力是从何而来,难道他们宁愿冒着违法的风险也还要同时做着暴力执法这等为人愤懑的事吗?最后,就算是政府执法部门聘用的“临时工”,难道他们上岗之前聘用单位没有为他们做最基本的培训吗?他们连最基本的道德职业操守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课程论文

都不具备聘用单位如何能让他们上岗?以此看来这便是一种极度不合理的存在,但是它确实存在且频繁发生,因此有政府执法机关的“临时工”只是政府执法机关的“替罪羊”这一说就并不难理解了。

各种“临时工”事件的发生,对政府部门和社会都有着极大地危害。一是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临时工”现象而言,一些公共部门之所以犯众怒,主要源于这些部门遇到问题推卸责任、事故报告苍白无力、处理措施有悖常理,甚至犯常识性错误,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事件处理达不到公众的预期,这必然会影响政府及公共部门的公信力。二是助长了有关部门“庸政”“懒政”的作风。这些官场病常为民众所诟病。

要解决“临时工”的种种问题,就必须找到它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要弄清政府找这个“替罪羊”的动机是什么以及它在被媒体曝光之后为何仍在不断地发生。我个人觉得,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官本位思想依然浓厚,我国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政府部门还没有很好的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作风,他们觉得为人民办事得看他们的心情和脸色,这就是为什么网友说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最直观的体现。再者,政府执法机关与其他社会机构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利益关系,其后就必然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故”,许多城管暴力拆迁,公民被无故“查水表”就是最好的佐证。最后,“临时工”自身的素质还是有待提高

我国政府机关的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远的不说,从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无论从历史资料中还是反映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那官老爷之于普通老百姓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里的官老爷是不是一个廉洁奉公、爱民如子的好官。虽然我国经过辛亥革命之后开始步入现代社会,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大起来,但中国2000多年的官本位思想却还是根深蒂固,并非短时间内可以铲除的,所以现在我国政府机关这“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不难理解了。其次,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便一直实行计划经济,虽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具有西方国家很多不具备的的优势,但是计划经济消极的影子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我国政府与经济主体和市场环境之间的联系依然强大并将持续很长一段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课程论文

时间,这就必然导致政府部门为了某些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有计划地甚至是违背经济规律和民心地干预经济主体与弱势群体,使民主与法治受到挑战,由此就会导致上述“临时工”事件的发生。再者,我国虽然进入现代化已有一段时间,广大人民群众从封建社会的愚昧顽固到开化已经经历了一个转型,但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素质并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法治、自由、民主、平等等先进的思想并未完全深入人心,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这就导致“临时工”暴力执法的可能性得以实现。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事件中的“临时工”真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临时工吗?恐怕不尽然吧!明眼人心里都清楚,这些“临时工”只是行政执法机关为了推脱行政执法机关部分执法人员暴力执法、素质低下给机关带来的责任和负面影响罢了。人无完人,政府执法机关也一样,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是错误还要明目张胆地去犯、面对公众的质疑闪烁其词、不能正面坦荡的去面对和不能及时更正和改正,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行政执法机关“临时工”执法事件是当下政府部门和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和法治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执法机关社会公众和舆论共同努力。首先,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限制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相关的权力,并严厉处置相关部门违法行为,明确“临时工”的定义和权限,保证人民群众和广大媒体合法的监督权;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执法人员合理的执法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对暴力执法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理,以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再次,国家应加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治国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使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意识深入民心,巩固依法治国的基础;然后对行政执法人员要进行更加专业和合理的培训与教育,使文明执法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化解社会矛盾。如此,行政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才能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前进,社会矛盾才能得到缓和,社会才会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政府行政执法机关要本着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在依法治国方针的指导下努力办实事、办好事,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临时工”暴力执法现象的再次发生,为建设“自由”“民主”“和谐”“富强”“博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做贡献。

第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课程论文

现代社会是一个自由、民主、开放的社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临时工”现象必须妥善解决,这样才能不阻碍社会进步的脚步,中国才能长期地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1]【法治周末报】

参考文献

第 页

录(可选)

推荐第8篇:行政管理学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学》论文题目

要求:1.本学期十八周星期二早上准时交到教室。

2.手写,不能打印。

3.字数不低于3000字。

4.每人各选一题,题目不能重复(请在学习委员处登记题目)。

5.需要1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

6.请在论问题下注明自己的班级、学号和姓名。

英语5班选题

1.

2.

3.

4.中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探析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论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去向选择

5.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研究

6.新时期治理腐败的对策研究

7.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执行问题研究

8.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9.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10.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

11.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与反腐败斗争的对策问题研究

12.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13.公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5.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16.面向信息时代的我国电子政府的构建

17.

18.

19.

20.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中国政府信任研究 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

21.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研究

22.行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的变革

23.试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

24.试论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现状和改革构想 25.

26.

27.

28.论我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及其转变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我国效能型政府建设研究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29.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

30.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研究

31.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

32.中国政府信任研究

33.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34.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研究

35.面向信息时代的我国电子政府的构建

36.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37.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8.公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39.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40.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与反腐败斗争的对策问题研究

4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

42.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43.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44.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执行问题研究

45.

46.

47.

48.新时期治理腐败的对策研究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研究论我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去向选择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49.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50.中国公共权力腐败监督机制探析

51.我国公务员制度激励机制初探

52.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论析

53.当前反腐败面临的新特征及其对策

54.当前我国公务员职务消费改革研究

55.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

56.当前中国人事考试管理问题研究

57.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5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59.电子政务的网络信息安全研究

60.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61.论我国机构改革的方向

62.论政府信息化建设

63.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

64.应对WTO与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

65.浅论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

66.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有关问题研究

67.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模式转换途径研究

68.政府绩效评估新论

69.官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的一种解释

70.电子政务与政府再造

推荐第9篇: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2011证书班(淮阴工学院图书馆) 马玲

1、简要阐述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雷格斯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社会形态。与三种不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是三种不同的行政模式,即著名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

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融合型行政模式。雷格斯认为,就像自然光一样,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混沌未开的,与之相适应,其行政行为与诸如立法、司法、军事、宗教乃至于社会经济活动等其他社会行为是混杂在一起的,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专业化的行政机构。雷格斯把这种类型的行政系统称为“融合型行政”。由于缺乏专业化分工,雷格斯认为这种模式下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衍射型行政模式。雷格斯认为,就像自然光线经过光学三棱镜折射过后所形成的单色光谱一样,工业社会各种环境因素的结构与功能实现了高度的分工与专业化,相应地,其行政系统也在结构与功能上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行政系统由有着高度分工的不同行政机构所组成,它们各自执行不同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科学性与效率为追求目标。

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棱柱型行政模式。类似于处于三棱镜折射过程之中的自然光线,雷格斯认为,由于受特定社会形态的形式主义、异质性、重叠性等基本属性的影响,过渡型社会的行政行为有几种常见特性。首先,该社会的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往往难以与其他社会行为区分开来。其次,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许多职能的发挥还需要由其他社会机构,甚至是宗族、同乡会等传统机构来完成。最后一个特点是正式建立起来的行政制度由于各种传统势力的影响而起不到应有的规范及约束作用,往往成为摆设,形同虚设。呈现出由融合型行政模式向衍射型行政模式过渡的趋势。雷格斯借用光学术语称之为过渡型行政模式,又称为棱柱型行政模式。

2、简要分析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

答: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包括的成员越多,则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它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主管直接控制的下属越多,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减小,则管理层次增加。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型结构形态。

1.扁平结构是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优点是:由于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从而可以使高层尽快地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同时,由于信息传递经过的层次少。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也较小;此外,较大的管理幅度,使主管人员对下属不可能控制得过多过死,从而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但由于过大的管理幅度,也会带来一些局限性:比如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每个主管从较

多的下属那儿取得信息,众多的信息量可能淹没了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者,从而可能影响信息的及时利用等等。

2.锥型结构是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态。其优点与局限性正好与扁平结构相反: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以使每位主管仔细地研究从每个下属那儿得到的有限信息,并对每个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但过多的管理层次: (1)不仅影响了信息从基层传递到高层的速度,而且由于经过的层次太多,每次传递都被各层主管加进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可能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

(2)可能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从而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3)往往容易使计划的控制工作复杂化。

组织设计要尽可能地综合两种基本组织结构形态的优势,克服它们的局限性。

3、简要分析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之间的关系?

答:

一、依法行政及其重要意义:

1、依法行政的含义:1)依法行政是一种民主宪政原则。2)依法行政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3)法律规范的规范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于始终是依法行政的精髓所在。

2、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性。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

3、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以德行政及其重要意义:

1、以德行政的含义:是以德治国的国家治理原则和模式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2、以德行政的内容:

1)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2)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3)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行德政。4)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3、以德行政的重要意义:1)以德行政有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化、合理化。2)以德行政有助于增强行政管理者的责任意识。3)以德行政有助于社会风气的优化。

三、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之间的区别。2)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

4、如何正确理解行政授权的原则和方式?

答:授权的原则:

1、权责统一原则。

2、视能授权原则。

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4、单一隶属原则。

授权的方式:

1、充分授权。

2、不充分授权。

3、弹性授权。

4、制约授权。

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推荐第10篇: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 )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 )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抽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

13、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怀特)

14、公共行政环境的(张金鉴)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1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6、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作者是(里格斯)

17、融合型号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农业社会)。

18、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19、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工业社会)。

20、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号(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21、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2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非赢利性)上。

24、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25、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6、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世纪末义时期)。

27、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划分,组织设置,各类政府职权配置)

28、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 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29、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3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31、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3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33、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 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3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的地方政府。

35、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36、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37、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第11篇:行政管理学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行政管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行政

2.管理层次

3.政府绩效

4.行政法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

2.简要说明行政决策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

3.简述西方国家行政监督的特点。

4.简述全球化对行政管理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5.为什么说“行政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说明深化中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2.结合实际,分析中国政府绩效管理优化的主要措施。

第12篇:行政管理学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一、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三、A.泰罗

四、C.威尔逊

五、2.霍桑实验提出了()

六、A.“社会人”假设

七、C.“经济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B.古德诺 D.法约尔

八、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九、A.比较方法

C.规范方法 B.经验方法 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A.微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A.中国

C.日本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三权分立制 B.英国 D.美国 1

A.公共性 B.强制性

C.自主性 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 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 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A.计划和组织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16.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2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A.行政管理制度 B.行政控制技术

C.行政领导方式 D.行政管理方法

22.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

A.无偿性 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 D.透明行政

25.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本规范要求是(

A.廉政 B.遵纪守法

C.实事求是 D.勤政

26.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27.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

A.GDP增长速度 B.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入状况 D.人民收入水平

28.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 )

3A.立法保障

C.信息公开 B.公民参与 D.加强监督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

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

C.以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为中心

30.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C.提升行政能力 B.转变行政职能 D.完善行政体制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完善公务员制度为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

A.新公共管理理论

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E.科学管理理论

32.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分别是()

A.经济力量

C.经济体制

E.国民受教育程度

33.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是一种()

A.公共性权力

C.政治权力

E.从属性权力

34.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体现在()

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与管制

E.公共服务社会化

35.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职能管理

C.机构管理 B.后勤管理 D.人员编制管理 B.兴办国有企业 D.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 B.私人权力 D.本原性权力 B.社会经济结构 D.科技发展水平B.政府治理理论 D.古典行政理论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4E.档案管理

36.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A.流动人口管理 B.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

C.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D.村民自治管理

E.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37.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子系统,其中专门监督包括

()

A.政党监督 B.公民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E.审计监督

38.在下列行政沟通的方式中,属于非语言沟通的是()

A.服饰 B.手势

C.广播 D.面谈

E.标志

39.法律方法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A.灵活性 B.权威性

C.强制性 D.稳定性

E.规范性

40.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A.导向和约束功能 B.规范与控制功能

C.自我调节功能 D.示范与激励功能

E.外在调节功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42.简述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43.简述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44.简述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46.试论述我国加入WTO后行政发展的趋势。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5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7.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1)什么是行政信息公开化?

(2)在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化有何作用?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部向各地情况,普通市民也可以在网上查到。 6

第13篇:行政管理学

对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和权力控制的理解

行政执行也称行政实施,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充分调动政府资源,通过一定运作机制,逐级贯彻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的政策、决策,推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1、行政执行的权力性质

(1) 行政执行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过程

(2) 行政执行的权力内容大部分没有制裁性(制裁性不等于强制性)税收

2、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指运用国家行政权力排除对行政执行的抵抗或妨碍)修路、拆迁,设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权

(1) 必要性

(2) 具体措施

A、行政上的即时强制(行政处置)正在或将要、紧急执法行为

特点:紧迫性、即时性、直接强制性

B、行政强制执行:强制要求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

特点:强制性、保障性

C、行政处罚:

3、对行政权力行为的控制

(1) 必要性(行政执行的支配力和强制力孕育着权力的任意性、腐化性)

(2) 对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三权分立:)

合理性(行政机关必须拥有行政自由裁量权)

第14篇: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概念

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遵循特定的价值取向,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以及对行政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类型:1根据规模和层次,行政环境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类型。2根据其具体类型,行政环境可以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融合型模型----传统农业社会。 衍射型模型---美国 棱柱型模型--菲律宾

行政环境的特点:异质性 形式主义 重叠性

行政权利:各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解决一系列公共问题的能力。

行政权利的特点:执行性,自主性,一元性,膨胀性,限制性。

行政权力的来源:宪法和法律;授权;惯例;法理。

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1行政权力的结构性分配=根据行政权力的层次性而对其所做的垂直性划分2行政权力的功能性配=根据行政权力锁承担的任务、客体的状况而对权利进行的横向分割

行政权力的分配途径:行政授权权力下放 行政委托 行政放权 地方自治

行政责任的追究:1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利:行政权力的行使以行政责任的承担为条件,行政责任的承担以行政权力的行使为依据 2行政责任的类型:政治责任 法律责任 工作责任 道德责任

行政职能: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职能的特点:1政治性和社会性2执行性和创造性3多样性和系统性4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

行政基本职能: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多选)

行政运行职能: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指挥职能 协调职能 控制职能(多选) 自由放任的行政职能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指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行政职能的转变方式:突变式 阵变式 渐变式

西方国家行政职能转变的趋势:1社会职能不断扩大与政治职能相对减弱趋势并存。2 宏观调控职能强化与政府部分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3 跨国政府职能有所扩张并有位于主权国家政府职能之上的趋势。

中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任务:1 实现行政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转变。2 实现行政职能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根本转变。3 实现行政职能向维护社会公平主义的根本转变。 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职能目标 行政人员 行政机构 权利与责任 运行程序 法制规范 物财资源

行政组织的结构:1行政组织的层级化---行政组织系统中纵向管理层次的划分。2.行政组织的部门化--行政组织系统中横向管理层次的划分。

行政组织机构:领导机关 职能机关 办公机关 咨询机关 派出机关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实现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 建立共同愿景 4 加强团队学习5 进行系统思考。

行政领导的类型:集权型 分权型 放任型

领导行为理论:1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2 管理方格理论 3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模型 2 生命周期理论 3路径---目标理论 4领导--参与理论 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政治素质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身心素质

人事行政:国家人事行政机关依法对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政人员和行政事务只见的关系以及行政人员相互只见的关系所实施的一整套管理活动或管理行为。

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1 人事行政是提高行政绩效的关键因素 2认识行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3 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4 人事行政是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人事行政理论:1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2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公务员系统的分类:品味分类着眼于人,职位分类着眼于事。

行政决策: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涉及、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2 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3 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区别:战略决策是指决策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影响深远的决策。战术决策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关于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

行政决策的模式:完全理性决策模式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渐进决策模式 集团决策模式 精英决策模式

决策体制是对承担行政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及规范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的总称。 行政决策体制: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行政决策程序: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2 科学预测,确定目标 3 合理设计,拟定方案4 综合评价,选择方案5 局部实验,完善实施

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2 行政执行是检验和修正行政决策的标准3 行政执行的效果是评估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

行政指挥的方式:口头指挥 书面指挥 会议指挥

沟通的类型:根据信息传递的方向不同==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双向沟通根据传递的方式有无组织系统==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行政协调的方法:酝酿协商 建议说明 思想教育 冷处理

行政控制的类型: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 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其中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是行政控制的基本类型。

★行政监督的含义: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督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有效性所实施的监察、检查和督导活动。

★行政监督的作用:1行政监督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有力措施。2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3行政监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4行政监督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5行政监督是行政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行政绩效:政府为实现公共价值,经过民主与科学的管理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效果、业绩。 行政绩效包括(多选):管理绩效 政治绩效 经济绩效 社会绩效 文化绩效

行政绩效管理的模式:目标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标杆管理

行政绩效的评估要素:行政绩效评估的主体 行政绩效评估的客体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对较为成熟设计原则主要是“SMART”原则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记分卡法

行政发展:是行政管理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遵循行政价值体系的要求,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完善自身功能,提高行政绩效,实现行政价值的过程。

二、人物和一些事件的时间

美国行政学家威洛比《行政学原理》

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美赫伯特·A·西蒙《行政学》

1896年 梁启超突出了“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的倡议

1935年 张金鉴 《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

孙中山五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1943 马斯洛 《人的动机理论》 人的需要层次

1959 赫兹伯格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1964 弗洛姆 《工作与激励》 期望理论

1938 斯金纳 《有机体的行为》 强化理论

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之父

英国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起源

我国:1993-4-24 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8月14号总理签署发布,10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行。

20世纪60年代,网络规划传入中国。

三、大题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论述)

一,科学管理时期

特点:以事为中心,刚性管理,政治与行政分离,重视正式组织,行政效率至上。

缺陷:缺乏对人的尊重。忽视组织动态。把行政机关变成封闭系统,过分重视机械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二,科学行为时期

特点:由重视规则到重视人的因素,重视激发人的积极性。

缺陷:过分重视人的行为因素,忽视了组织结构法制环境等因素。

三,现代行政管理时期

评价重人和重事结合,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主张民主行政,注重行政管理活动和外界环境外在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注重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强调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又强调人的因素。

★★三权分立学说★★

洛克总结了早期分权思想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分权学说1.国家权利可以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2。立法权由民主议会掌握,

执行权和对外权是融为一体,由国王行使。3.对执行权的限制是:政府必须严格按照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行使权力,不得滥用权力。不得强力侵犯或剥夺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 现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学说来自于孟德斯鸠,其主要观点为:1.权利需要制约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3。三种权利应该由三中不同职能的国家机关行使,并且相互制约和平衡4.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后来的学者把三权分立深化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中权利的机构分立、职能分工和人员分离等内容。

★官僚制组织理论 (评述)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认为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

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他还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官僚制的特点有:1专业化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3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4管理活动的非人格化。

缺点:1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要求下级对于上级在职务上绝对服从。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2过分强调了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应付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难以应付社会多样化的社会需求。3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的划分,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4过分强调人员的稳定性,无过失终任职的制度,最终造就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况。 ★★行政指挥★★

内容:1下达目标任务 2 确定权责关系 3 及时发出行为命令 4 合理配置并及时调整各种资源

要求:1有效的行政只会要求树立和维护指挥者的权威 2有效的行政指挥要求合理分配权利 3有效的行政指挥要求合理运用指挥方式 4有效的行政指挥必须坚持以行政决策为依据、统一性、秩序、强制与说服相结合等原则

★行政监督体系(论述)

内部监督体系:

1、一般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地方政府对设在本辖区内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行政机关的监督。2职能监督==职能监督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就自己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行政部门的监督。分为主管监督和平行监督两种 3专门监督==是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以及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的督促、纠举和惩戒,主要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外部监督体系:政党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

★★中国行政监督的优化:★★

加强制度建设==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2完善行政监察制度 3完善协作制度 4完善行政问责制

转变监督方式==1对关键领域额关键环节实行提前介入监督。 2成立提前介入监督的组织机构,为实施预防性行政监督提供组织保障。3建立自我预警和组织预警机制。4行政监督部门加强沟通,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有不良倾向和错误倾向的行政官员,早打招呼,及时提醒。

★行政绩效的提升途径(论述)

1改革机构,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2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3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素质。5实行激励原则,调动人的积极性。6改善行政环境和工作条件。7逐步实现管理工具和技术的现代化。

第15篇:行政管理学

浅谈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0916 段睿 指导老师 原丁

[摘 要]行政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需要运用领导的技巧,这种应用技巧就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中,运用科学理论,熟练而有效实现行政目的的技巧、手段与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的智慧、胆识、才能、经验的综合反映,始终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和领导活动的各个方面,任何行政目标的实施与成功,都离不开行政领导者的组织指挥。然而行政领导者对于各方面的掌握与支配,工作完成的质量与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处事艺术、授权艺术等等,这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领导艺术。因此,研究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行政 领导 艺术

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方式、技能等的操作性综合,也就是那些非程序化、非模式化、非定量化的高潮的领导技能。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者的方法的个性化、艺术化,是行政领导者在工作中结合普遍经验和个人体会而形成的,它属于行政领导方法中创造性、随机性、权变性较强的部分。

行政领导艺术对行政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它本身所具有的超规范和非模式化途径达到的,是通过行政领导对偶发性的特殊情况的艺术化处理而获得的,是将个人经验与科学规则有机结合为领导方法而达成的。

一、行政领导艺术的分类

事实上,领导艺术存在于每一个领导行为之中,有多少种领导行为就会有多少种领导艺术,诸如用人艺术,团结艺术,批评艺术,决策艺术,指挥艺术等等,其实际类型是很多的。从领导事务的类别上进行区分,可规划为授权艺术、用人艺术、运时艺术、处事艺术;从范围影响上进行区分,可规划为总体性、局部性、专业性的领导艺术。

(一)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

1.授权艺术

授权是指领导者将自己一定的职权授予下属去行使,使下属在其所承担的职权范围内有权处理问题,做出决定,为领导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授权员工属参与管理的最高形式,是员工实现自我领导的有效途径。

1)授权的原因。授权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间接性原因。由于领导行为与领导目标的间接性,领导只授权下属,才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有效地完成组织

目标。二是专业性原因。由于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和专业化特点,领导不可能事事精通,因此只有授权给具有管理能力的专才,才能完成组织目标。三是复合型原因。由于现代领导是下属与领导者融为一体的参与型活动,领导者、执行者区分不明显,才能更好的完成组织目标。

2)授权的类型。授权的类型主要有:刚性授权、柔性授权、惰性授权、模糊授权。

3)授权的原则:a.因事择人,视能授权;b.明确权责,适度授权;c.授权留责,监督控制。

4)授权应注意的问题:a.谨防“反授权”:就是下级把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反授给上级,即把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问题、矛盾推给上级;b.防止“弃权”:就是领导者所拥有的决策权、奖惩权、监督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c.防止“越权”:就是大权旁落,下属行使了上司的职权。

2.用人艺术

用人艺术,主要讲究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这是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用人艺术的最低要求。然而,“知人善用”四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如何知人识人,古今中外领导科学中,有太多的理论和具体方法。所谓“知人”,就是全面地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及时地发现和识别人才。人各有“长”有“短”,每个人都有他独到的优点,也有其不可回避的缺点,人无绝对的优点和缺点,关键是领导如何用其所长。“知人”是为了“善任”,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用人原则,其中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有:知其短长扬长避短、了解下属、奖罚合理,适当激励、用养结合。量才录用、能职相称是很值得重视的。人性是最变幻莫测的东西 管理者如果能掌握其中的奥妙 所有管理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在古代有很多杰出的领导者和政治家,都知人善用,诸葛亮的用人的用人艺术: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志。

3)咨之以计课而观其识。

4)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正确的用人不仅在于知人善任,用心地考察干部,确切地了解干部,把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要人尽其才,

领导者要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组织内部协调,密切配合,还要才尽其能,不断地满足下属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能量

3.处事艺术

行政领导者在干好自身领导工作,专心本业,忠于职守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光明正大,因人制宜,宽容处事等等,纵观世界全局,事情零星而杂乱,实际却只有两个因素,一是人,一是事,人要做事,事要人做,做好人的工作,就等于把事情办好。在领导者的位置上所遇到的处事对象是人。人的性格、思想认识、思维方式、精神境界、个人追求各有不同能力也有强弱,不能用同一方式去处理,要视各人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而这些恰恰都是行政领导者处事的要则。

4.运时艺术

运时艺术,既包括领导者对自己本职工作事务处理的时间安排,也包括他对本组织内各类事务处理的时限的了解和运筹。总的来说,对提高领导效率大有帮助的运时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运筹时间。这是提高领导效能的最重要的途径。领导者想要完成组织行政目标,并试图获得最佳的效果,就必须科学运筹时间。在领导工作中科学地运筹时间,是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对于领导效能来说,赢得了时间的主动,就等于赢得了胜利。

(2)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就是领导者合理安排时间消耗比例,把要完成的工作,依据工作的轻重缓急、规模大小进行分类,按照时间先后次序安排好,然后按预定计划逐步完成。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的基本要求有:1)明确工作先后的次序,先主后次。2)建立严格的时限要求,提出了具体工作的明确时限要求,严格规范时限计划,并按预先规定的时限检查或总结完成情况。3)最重要的是安排处理好整体工作与局部工作的日常工作计划。

(3)提高时间利用率。处理工作事务,要专心致志,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延长内在时间,努力提高每一单位时间的利用率,要善于挤时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握高效率的黄金时间段,从而提高效率。

(二)行政范围影响意义上的行政领导艺术

1.总体性领导艺术,即着眼于全局性问题,善于洞察全局形势,善于分辨时机,抓住有利时机,并能够利用良好机遇,这是行政领导有效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掌握好局部性的领导艺术,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解决局部微观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2.专业型的领导艺术。它是各级各类行政领导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加以把握和运用的。任何一个领导,都应真正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部门的现状、问

题、潜力、趋势,也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只有对领导工作了如指掌,才能灵活机动调动各种有利因素,面对问题从容不迫的应对与解决,确保提高效率。

二、行政领导的运用

1.审时度势,多谋善断。

2.行政领导者要履行好领导职能,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就必须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并科学地使用人才。

3.行政领导者要善于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6.巧妙安排时间。

7.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8.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要善于根据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把握最佳适度的领导艺术。

9.各个行政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职权范围,都应该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超越职权。

三、行政领导在行政领导中运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领导活动中唯一有自觉能动性的因素。而领导活动正是通过对人的领导,进而达到对事物的认识和改造的社会实践过程。在领导活动中,如果离开了人,忽视对人的领导和使用任何领导活动都不能进行。在科学社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系统化、人员知识化的当代社会中,领导者的用人职能就显得更为突出了。领导者如果不注重广泛发掘人才,把合适的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从上到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即使个人才高八斗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也很难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现代领导者。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毛泽东也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领导艺术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领导者科学地领导,就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反之,不重视领导艺术,没有任何领导技巧,必然使工作陷于瘫痪,使其处于被动、盲目和混乱。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代,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人才竞争,要建设一个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会经营的优秀人才,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行政领导必须更新用人观念,改变思

维方式,努力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适应的人才观念,大胆启用一代新人,这是摆在每个行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课题。

领导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艺术。正如韩非子所说“下君尽已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能” 能够合理的运用领导艺术是即使领导者管理技能成熟的表现,也是领导者个人取得业绩的基础和条件。作为一个行政领导者,能够运用好领导艺术,发挥其巨大效用,不仅有利于与下属之间建立良好、信任的合作关系,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工作效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使领导者从繁琐杂乱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培养造就领导者的领导技能,是各级行政领导者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现代化的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要实现合乎人情味的管理,就要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重视人的因素。而领导艺术主要就是针对于人的管理艺术,同时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和改进行政部门间的人际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政府机关的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束语

在学习行政管理学学到了很多关于政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可以说关于行政的都有涉及,虽然不是很深入,但足够无门了解行政管理到底是学什么,更让我们了解了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行政领导的课程记忆特别深刻。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组织中的领导人,有很多权利,但也有很多的责任,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做绝对正确的决策,才能保证组织的存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彦主编.行政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百度百科

第16篇:行政管理学

1、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利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政府机构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表现在:

1、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利。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

4、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

5、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组织理论之父”之称的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关于官僚组织的论述对传统管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4、社会人的假设得到霍桑实验的证明。

5、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与意义:

1、行政管理学是掌握行政管理规律的入门课

2、行政管理学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必修课

3、行政管理学是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的基础课

4、行政管理学是提高各行各业管理水平的辅助课。

6、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主要方法:

1、历史的方法

2、理论的方法

3、调查的方法

4、比较的方法

5、系统的方法

6、案例的方法。

7、政府:广义的政府泛指一切国家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侠义的政府,专只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

8、我国政府的基本含义:

1、国家 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由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

2、政府不仅要向本级权利机关负责,而且要向一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和接受其监督。

3、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从范围来说是全方位的。

4、政府拥有法定的执行和管理的行政权利,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指挥活动。

5、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宗旨,是一切行政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9、行政权利的特征:(1)、内在特征:

1、行政权利的阶级性

2、行政权利的社会性

3、行政权利的渗透性

4、行政权利的有限性(2)、行政权利的外在特征

1、行政权利运行的方向与轨道

2、行政权利运行的层次

3、行政权利运用的时效4行政权利运行的统一

5、行政权利运行中的权利膨胀。

10、论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形成、发展和改革。(P41) 所谓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等。 (1) 从静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性质。(2)从动态看,行政职能反映政府活动的过程、作用方式和左右方向。。行政职能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政权组织的一系列职能所构成的,呈层级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其作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1、形成:193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设35个部门管理各工作。行政职能体系的弊端:职能庞杂,运行紊乱 ,职能错位,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 职能膨胀,机构庞大 。

2、发展与改革: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1987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进一步确定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体制改革核心问题。1992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将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宽度深度加深 。2002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新的指导提出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效率2007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新观点举措。

11、政府和市场失效的表现。(1)职能庞杂,运行紊乱 (2)职能错位,政企不分 (3)职能交叉、效率低下 (4)职能膨胀、机构庞大

12、行政组织: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13、行政组织的特征:A政治性它代表国家行使政治职能 B公共性 无论何种阶级特征的行政组织都具有公共事务的职能 C系统性 任何国家行政组织都有 D法制性 行政组织是依法建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 E权威性 国家行政组织通过这个种法定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领导干预。

14、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具体指一个行政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的法定形式

15、行政目标体系:

1、总目标:即反映行政组织基本功能的总体目标,明确规定行政组织成员基本的活动方向,并为人们进一步分解组织目标提供基本点。

2、职能目标:描述了行政组织内部具体的活动项目,指明组织成员应当开展的工作,本质上反映的是组织内部机构的工资职能,因而称为职能目标。

3、工作目标:它主要规定的是目标主体在阶段时间内应所完成的各项具体工作。

16、(选择)行政组织的部门体系:

1、领导机关:行政的领导机关是指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职能机关:指中央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工作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局等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委、厅、局等。

3、辅助机关:是为领导机关或职能机关实现行政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在行政管理系统内部承担辅助性工作任务的机关。

4、派出机关: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省级、市辖区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7、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历程与目标

历程:

1、初期基本格局的形成(1979-1957)

2、三次由精简到膨胀的循环(1958-1987):

1、1958年开始,中央向地方大幅度放权,1960年前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混乱和比例失调现象。

2、第二次精简到膨胀的循环是1966-1981年,3第三次精简到膨胀的循环是1982-1987年。

3、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的机构改革(1988年至今)

目标:

1、转变政府职能

2、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3、提高行政组织的法制化水平

4、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

18、公共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1、政府是国家各种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2、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3、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及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4、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19、公务员:指在各级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0、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则:

1、公平、公开竞争原则

2、党管干部原则

3、法制管理原则

4、功绩原则。

21、论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同:

1、法制管理。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3、功绩制原则。

4、分类管理。

异:

1、不搞政治中立 西坚持中立立场文管任员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中要求公必须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坚决捍卫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四项基本原则。

2、坚持党管干部:中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公务员制度是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是独立之外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中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划分。 西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所谓政治化和事物官的所谓职业化。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特权。西方文官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是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22、行政领导:指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领导活动和从事这种领导活动的人。

23、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2、道德品格素质要求

3、文化知识素质要求

4、身体、精神素质要求

24、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中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管理的实践表明,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行政行为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进行的。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

2、科学的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前提。

3、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名族的存亡。

25、、试论述行政执行是检验行政决策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行政执行的前提是行政决策目标实施前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

1、行政决策合法合理,这是行政执行的前提,决策的制定必须严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2、行政执行的物质条件充足,人和行政执行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作为前提没有物质条件所有的行政执行都将无从说起。

3、行政执行组织条件完备,它能保证顺利开展各种组织措施如机构的建立、人员设备权限划分等。

26、行政公共关系: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

27、行政公共关系的特点:

1、主体的权威性2课堂的复杂性

3、目的的特殊性

4、传播条件的优越性。

28、行政公共关系的基本任务:

1、正确把握公共舆论

2、完善传播机制、健全沟通渠道

3、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

29、行政沟通的作用:

1、行政沟通是消除矛盾、改善关系的必要手段。

2、行政沟通是调解矛盾、提高效能的重要途径

3、行政沟通是鼓舞士气、客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

第17篇:行政管理学问答题

问答题:

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答:(1) 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 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 政府职能的系统性

特点;(4) 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 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2.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① 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②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

济平衡发展的职能;③ 直接产生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④ 管理国

有资产的职能。

3.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 外部性问题;(2) 市场垄断和专制的强制性特点;(3) 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4) 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 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4.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 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 政府干预经济仅

界定在幕布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 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 发展中

国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5.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1) 意识形态职能;(2)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 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

职能;(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 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第18篇:行政管理学试卷

《行政管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环境

2、行政组织

3、行政领导

4、公务员

5、行政首长负责制

二、简答题

1、谈谈行政环境的分类。

2、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行政精神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3、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4、我国政府在行政组织设置上的有哪几点原则?

5、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有哪些?

6、行政领导的作用。

7、行政领导应该具备那些素质?

8、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原则有那些?

9、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三、论述题

1、分析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

2、谈谈领导艺术的特点及内容。

第19篇:行政管理学(小抄)

B被…“行政管理之父”(法约尔)

被…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 C从

从工厂…,科学管理之父(泰勒)。20世纪(70)…行政改革。

D 当事人对…(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对具有…(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对于涉…(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 F 发表了…《行政之研究》…(威尔逊)。

法制行政…(强调行政目标体现国家的意志性)

法制…核心含义是(法律高于行政) 法制…行政目标应当体现(正义性) 法治行政…(行政活动应当体现法的内在价值)

G根据《立法法》…(

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要)30)天…备案 公共服务…(分析公共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共利

益)公共行政环境…(特殊性)…差异性上

公共行政首要特点…(公共性)公共行政…核心问题(政府职能)公共行政学…形成于(公共组织的高级决策…(组织效率)20世纪20

年代) 公共组织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公共组织的中间管理层…(管理效率)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核心环节(建议绩效评估指标)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特点…(目标的多元化) 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行政职位)…联络点 国务院财政决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H 回归后的香港…(特殊型)的行政区

J (机械效率)追求的是…最佳成果

(解制式政府)是通过解除…创造力 K科学管理时期的…(效率)为中心的理论

L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棱柱形)

M(梅奥)通过霍桑…“经济人假设”的不足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进行研究目标管理方法是(德鲁克)…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方法是以(人)为中心…方法 N 内阁制,起源于

能否实施战略…(公共组织的自主性)18世纪的(英国)…采用 P (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办法

平行沟通是一种…(横向沟通) R 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S 涉及国际行政…(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处分

世界上第一个建议…(英国) (市场政府模式)主张建议层级较少…结构

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跟踪监督) 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税法)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

W为了弥补或完善…

为了实现目标…(积极方案)…主要方案(追踪方案)

委员会制又称…(瑞士) 我国第一…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我国法制监督的…(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 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任制) 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史记)上 我国最早提出…(梁启超),…“行政学”

X X

下列不属于机关行政…(公务员管理)理论时期是指(科学管理时期) 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调解行为) 下列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是(服务性) 下列不属于行政改革…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决策权力)(加强政府规章制度的指导作用) 下列不属于政府的政治…(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下列关于效率与…(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下列属于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的)现代意义上…(英国)于

(新公共行政学时期)力图摈弃…民主行政1855年…委员会 (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核心地位 (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程度(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标准行政方法的首要特点是(科学性)行政复议由具有…(上级行政机关)作出

行政改革要以…(体制创新)为核心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领导决策系统) 行政立法的授权者是(立法机关) 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诉三者,即

行政体制的滞后性…(稳定性)演变而来的ABC行政效率更重要…(社会效益)上 ) 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准备阶段) 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各级行政机关)进行

Y衍射型的公共…(工业社会)

1926以提出有限理性的观点对…(西蒙)年怀特出版了…(行政学导论)

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委任制) Z 整个行政执行过程…(实施阶段)

政府全面质量…重点是(以顾客为导向)

政府全面质量…推动力是(政府高层领导者) 政府为公众服务…(非赢利性)上 政府由“守夜人”变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政府再造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 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自有资本主义时期)

在西方,最早提出…(亚里士多德)职位分类最早产生…(美国),…效仿《中国人民…公务员法》…(《中国人民…采购法》…(中国的公共行政…(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20032006年年1月1

月1日)1日)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考任职)著名的总统制,起源于…(美国)…组织形式。POSDCORB…(古立克)

(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A按沟通的线路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

B )。AC 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

BCE )。C从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

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大体上有( )ABCDE ABC )。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利分为(

从工作性质和职责划分,行政领导者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BD ()。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BC

DE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

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利分为(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 ))。。ACEBD可以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 )。ABCE

D( )。ABC 对公共行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ED F 菲德勒的权变模式认为,

ABC与领导有关的情境因素分为()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 ABCDE)。ABCDE

ABCDE )。G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取向包括()。

公共行政的特点有()。ABD公共行政的作用包括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BCDEABCDE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 )。ABCDE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包括() )。ABCD 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HI-- ( ) ABC ABCDE J 机关行政的特征包括()

具体行政环境包括()ACD KABCDE 科学管理时期对公共行政学影响最大的三个管理学派

是()LACD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

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 )。ACD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划分()类型。ABE

M马克斯•韦伯认为合法性权力有三种,包括()。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ACD (目前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有()。 )。ABD

ABCD --NOPQR--S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 )。BE T )。ABCDE ()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

基础,使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UV--AC W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 X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有(

)。)。ABCDEABCD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行政理论的特点主要包括()。 )。ABCDE

ABCDE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

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包括()。 )ACDE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下列属于人事行政机关类型的有( )。BCDBCDE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的是(下列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 )。 )。

BEABCD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AD )。

BCE 行政领导的责任分为以下几种()。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ACDE()。ABE 行政程序从纵向可分为( )。行政区划体制的原则有()。 )。ABEABCDE

行政体制的特点有()。行政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力包括以下因素()。ABCDABCDE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 )。ACD 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包括( ABCE 行政区划的类型可以分为( )。ACE 行政环境的特点是(Y )。ABCE )。)。 ACDABCE依照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监督可以分为(

ADE )。依照监督的主体,行政监督可以分为:

影响公共行政的一般行政环境包括()。ABCDEZABCDE政府的社会职能包括()。

ABCD

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不需加盖印章的文件是会议纪要。(√)

补救作用是行政监督的唯一作用。(√Cⅹ))采用何种行政方法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

情况,具体分析。(D√) 定量方法的运用促进了人事行政的科学化。(

调任包括调入和调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调出人员应保留公务员身份。√) (ⅹ) (对国家公务员来说,ⅹ)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行政道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F√) ) 法制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

服从大局是对的,但应以不损害本部门和自身的利益为ⅹ)

前提。(非理性决策是指通过严密的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后才ⅹ)

做出的决策。(G管理指导领导,领导保证管理。(

ⅹ) 公务员担任特定职务涉及应回避的亲属关系时,必须回ⅹ)

避。(各种行政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行政效率。(√)

各级政府间的层级设置相对比较稳定。(√)J√)简政放权是行政改革的准绳。(

金钱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财富。ⅹ)

(坚持适才适用原则,必须做到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因√)

事设人。(近代分权学说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其理论基础是社√)

会契约论。(Lⅹ) 例行性决策是指没有遇到过的,无先例、程序、成规可

以遵循的决策。(Mⅹ) 没有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就很难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目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

要根源。(目标管理注重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领导就可以撒手不√)

管。(目标管理程序第一步中,制定的目标越高越好。(ⅹ)

梅奥认为,Q正式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ⅹ。)) 权变组织理论认为,

R组织管理中不存在最好的方法。(√) 人际关系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成员为政治人。(

任何行政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沟通。(S√)ⅹ) 社会环境仅向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政治条件和精神条

件。(社会监督是一种内部监督。(ⅹ)

司法机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其领导的主要中介机构。ⅹ)

(司法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ⅹ)

税收实行分级征管,中央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共享√)

税和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随着民主与法制的进步,行政决策的权力和责任逐步走ⅹ)

向统一。(√)

审计监督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特种监督,是一种经济监督。(W√)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

发放在首位。(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观认为,行政领导的权力来自法律ⅹ)

制度。(违法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是行政相对方。(ⅹ)

X系统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

ⅹ) 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是行政咨询之本。(ⅹ现代政治体系一般实行司法独立的原则。(现代议行合一制的雏形是巴黎公社。(√)√))现代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提高使咨询机关的作用趋于微√)

弱。(许多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行政管理来加以改变。(ⅹ)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在强调组织结构的同时,忽略了人员√) 行为的重要性。(行政系统中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表现出相对性。ⅹ)

行政首长享有调整行政组织结构的权力。((√。) 行政决策权力高度集中,由行政领导者独立行使的领导√)

类型是集权型。(行政效率的定性研究是不必要的。(√)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不是行政管理要素。ⅹ)

(行政权力的实现程度是成功的行政权力行为与全部行ⅹ)

政权力行为之间的比率。(行政职能的实现程度与行政效率的高低成反比例关系。√)

(行政程序可以随时变动。(ⅹ)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ⅹ)行政执行就是行政管理。(√)行政执行就是行政决策。(ⅹ) 行政法律责任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ⅹ)

行政道德总是从属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ⅹ) Yⅹ) 优化的行政领导群体结构有利于发挥行政领导群体的

整体功能。(运用√)

性。(\"蹲点、种实验田一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政决策都是无效的行政决ⅹ)

\"的方法,\"点\"的选择应具有随机策。(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同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是√)

相互矛盾的。(应根据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的原则,按利润划分中央与地ⅹ)

方的收入。(Z职能机关享有的决策权力属于执行性决策权力。(

ⅹ) 中国的立法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军事系统与政府系统政治关系的中ⅹ)

介。(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组织规模与层级设置成正比例√)

关系。(转任是轮换的一种特殊方式。(ⅹ)

专家意见法属于反馈型预测类。(ⅹ) 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在行动上反对政府,但有反对政府的ⅹ)

言论自由。(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参加反对政府的罢工、罢课、罢市等ⅹ)

活动,但可以表示同情和支持。(指挥者只要大胆便能取胜。(ⅹ)

ⅹ)

第20篇:K行政管理学

南开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招生专业:行政管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日本人事行政的体制、职能和特征。

2.分税制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

4.行政领导创新的主要内容。

5.机关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6.集权制与分权制及其优缺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7.从政府职能转变出发论述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调整。

8.试述行政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招生专业:行政管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

1. 日本人事行政的体制、职能和特征。

答:人事行政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民主国家都以公务员制度(或称文官制度)为其人事行政制度的基本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事行政就是公务员制度或文官制度。日本国家人事院是中央人事行政统辖机关,相对于内阁具有独立地位,实行合议制,其准立法权、准司法权和人事行政权是由法律授予的。

(1)日本人事行政的体制:

当代西方各国的人事行政管理机构,从组织形式、权力划分、功能配置等方面来看,可以说有着千差万别。若从其功能表现方面考察,可以将这些机构分为四种类型,即:决策和综合管理型、协调和咨询型、监督和仲裁型、部门执行型。

若从这些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来考察,则可分为部内制、部外制和折衷制三种类型。所谓部外制,也称独立制,是指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设立于政府组织系统之外,不受政党和行政首长的干涉和控制,独立掌握整个政府的人事行政事宜。日本就是典型的采用部外制的国家。

(2)日本人事行政的职能:

(3)日本人事行政的特征如下:

①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试录用制度的确立,使日本行政机关找到一条选拔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建立一只精干,稳定和高水平的公务员队伍,保持行政系统的高效率和连续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关录用考释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均已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法定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这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大支柱,也是人事行政的一大进步。

② 职务常任。经过长期党派斗争的痛苦教训,日本终于找到了即不妨碍党派斗争又有利于政府工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办法,这就是在实行政务类公务员任期制的同时,实行业务类公务员的职位常任制。这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行政管理的连续性,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管理专家队伍的成长。

③ “政治中立”。“政治中立”是与职务常任相联系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斗争的产物。所谓“政治中立”是指公务员不参与党派斗争活动,不参加党派竞选。这有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