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项目中期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8-03 18:01:2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项目中期报告

“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2011年6月我校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报了“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同年10月得以立项,2012年10月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领导下顺利开题。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课题改为: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学校紧扣研究目标,注重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 与本地学生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开发、利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乡的人文资源, 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养成教育与学校的科技特色活动相结合,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营造一个平等和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环境, 让他们都能受到平等教育, 融入城市的教育环境中。从而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市民素质, 维护地方安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诱导不好,就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我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中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此伴随出现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面临不良的生存环境,与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子女存在更强烈的自卑和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上也出现更多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他们是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义务。经过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

(1) 实现均衡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应该是平等教育。在教育中,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独立性强等优点。能教育与影响本地学生的成长,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改掉不良习惯,使他们更好地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2)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教育,可以进一步融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间的关系,促进他们融入本地区经济、文化等领域,加深与本地居民的相互了解。消除无形中存在的歧视、自卑、对立等情绪。建立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

(3)促进文化交流的需要。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他们家乡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地研究。能发掘这种多元文化。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改进教育方法的需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群体”, 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能力,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5) 创新学校管理的需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 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师生的教育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与调整等诸多问题。学校管理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日益增多的新形势。才能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充分调研,课题组认为本课题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改变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现状。根据调研,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随地吐痰、扔垃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学习上缺乏信心、自暴自弃、厌学甚至逃学。课题组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产生的根源,探讨外来民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有效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发展他们健康的心理,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改变教师的观念,寻找合适的教育策略。在教育中,好多教师还是老观念、老的教育方法。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心愉悦地接受教育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平等的成长条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全校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3、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众所周知:父母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师,在对孩子的意志品质、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道理而不是粗暴地打骂,让子女在友好和睦的环境里成长和学习。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外来务工子女:就是指从经济落后的地方流入到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的劳动力,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外来人员,被人们约定俗称为“外来务工人员”,而他们的子女就被称为“外来务工子女”。

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在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简言之,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意志品质、情感意识等方面素质形成与提高的一种教育。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而形成的针对性问题,课题组提出改进农村初中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改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现状,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课题组拟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目标:(1)通过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现状。

(2)通过研究和实施,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全体学生素质的提升。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研究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内容:(1)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内容包括:学生籍贯、民族分布、学习基础、学习目标、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家庭经济等情况。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成为自律的主人。探索如何发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应用目标激励法、自我教育法、相互教育法等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激励他们化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 培养生活习惯, 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要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理论的学习,探索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的方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习习惯,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研究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符合科学规律的学习习惯,探究怎样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挖掘、整理家乡的人文资源, 既丰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又发展他们的交往、创新等能力;如何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主动地阅读经典书籍, 让他们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怎样在课堂学习中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鉴别能力,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研究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为2011年2月——2011年5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的调研论证。具体工作为:

1、为了丰富研究人员的知识,帮助他们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造就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群体。学校聘请太仓市教师培训中心的专家严乃超老师来校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

2、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推荐下,阅读了一些理论书籍,通过自学、集体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不断夯实理论素养。

3、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相关情况,为我校的主课题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课题组成员在不记名的情况下,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对每道题目都进行了细致的数据统计。

第二阶段:课题设计申报阶段

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领导机构,落实研究计划,确立课题方案,完成开题论证工作。具体工作为:

在2011年6月,以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年级组长为基本研究人员成立了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在2011年11月成立了6个子课题组,制定各自具体的研究方案,各子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在2012年5个课题成功申报了太仓市级课题(1个重点课题、两个规划课题、两个微型课题)在2012年10月举行开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并启动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时间为2012年11月——2013年7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研究和调整课题研究,具体工作为:

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重点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班主任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在校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原因,研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方法;二是任课老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从而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课题中期报告阶段

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1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研究初步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并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有序有效进行,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了一些扎实有力的举措,主要有: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课题组利用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邀请苏州市家长学校的心理学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座。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千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在教学上,课题组通过“教研活动”、“同伴互助”等形式,引领教师在课堂上对外地民工子女进行因材施教,并且适时地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下面着重介绍课题组调查分析和实践策略这两方面的具体进展。

(一)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课题组的成员们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书本收集了国内外在“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相关资料。我们在资料的收集中发现:关于农村初中的外来民工子女的资料少有介绍,这也是此课题独特性的具体体现,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我们学习了《心理学导论》、《走进新课程》、《人本主义理论》等理论知识。在了解了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历史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资料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撰写了文献综述。

(二)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

自2011年初确定课题方向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外地民工子女及家长都做了许多调查和访谈。我们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访谈,了解他们的籍贯、年龄、家庭成员、父母的职业和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问题;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印象(学习、行为习惯)、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区别、是否关注外来务工子女、是否接触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印象如何等等;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是否关注孩子的学习、平时会不会主动和老师联系、孩子如果有不听话或不守规矩的行为你是怎么教育的、对老师或学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等;同时,还对学校领导进行访谈,问题大致是学校现有学生人数、外来务工子女人数、在班级间是如何分布的、学校招收了较多的务工子女,是否加重了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负担、日常教学管理中,针对务工子女有没有采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对教师的安排有无特殊要求和做法、教学管理存在哪些困难与问题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外来民工子女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优势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需要改正的行为习惯。这为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找到了着力点和方向。

(三)子课题的研究

在主课题申报以后,各教研组成立了子课题组,各组长分别撰写了子课题的方案,并且进行了申报。申报的结果是:包志凌的课题《农民工子女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是太仓市的重点课题,她以她们班级中的外来民工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各种策略,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曹磊的课题《提高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能力》是太仓市的规划课题,他研究的内容是:在历史的教学中,针对外来民工子女在性格、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探索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新型人才。施巧燕的课题《体育课中对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指导的研究》是太仓市的规划课题,他研究的内容是:研究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指导,提高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三个课题都是从不同学科来探索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习惯的策略,充实了主课题的内容,也为我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陆涛老师的太仓市微型课题《如何提高外来民工子女音乐素养问题的研究》和朱巍老师的太仓市微型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外来民工子女信息素养研究》在今年已经顺利结题。以上两个课题主要从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研究的,是我们主课题研究的一个方面。

(四)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随着外来民工子女的不断增多,为了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努力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同时也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使每位教师在教书、育人两方面水平不断共同提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学校制订了《浏家港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五)学校举办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活动

在外来民工子女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孝心、关心和爱心三方面做得并不尽人意,特别是同学之间往往为了一件极小的事情大打出手,容易冲动。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来自学校及社会的爱心和关心,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也为了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学校特举办了“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活动。并且规定每学期都必须举办一次。

三、阶段性成果

自研究实施以来,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调查分析结果

从我们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调查不难发现:我们学校的外来民工子女来自于五湖四海。年龄相应比本地小孩大1或2岁。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在家里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有些学生回家要帮助父母干农活,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强。他们的父母在固定单位上班的不多,部分父母个体经营,还有部分家长承包种蔬菜。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子女接触的时间少,交流不多。对子女的教育更少。所以好多学生表现为:语言低级、粗俗, 礼貌缺失;满口土语、俗语;行为蛮横、粗野;遇事缺乏思考、喜欢动手动脚、甚至拳打脚踢;不尊敬老师;同时撒谎、不诚实、欺负弱小现象也时有发生。从父母的文化程度可以看出: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应都比较低。但是他们都比较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但仅仅是问一下子女,很少主动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当然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外来民工子女在家都要做家务,一般在生活上都很节约,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但是好多外来民工子女自卑、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在穿着、学习等方面,总觉得自己落后一等;有的觉得自己言语十腔十调,穿着土里土气,担心同学笑话;本地孩子见多识广,自己显得孤陋寡闻,于是害怕抛头露面,再加上成绩较差,见识不广,更感到自己差劲。自卑导致他们特别介意别人的说话,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变成了挖苦、讽刺。从而导致打架、斗殴。在学习方面,外来民工子女的异地就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稳定,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教育的管理体制、教科书的选择使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势必造成他们在知识的衔接、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与人的相处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一部分外来民工子女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科上新旧知识断档情况非常严重,以上种种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决定成立学校、年级组二级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转帮工作。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

我校的受导学生一般是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女优先予以考虑。我们学校的导师一般是学生的任课老师。在德育主任的安排下,任课老师先到班主任那里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大致情况,然后确定与任课班级结对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是外地民工子女)。那么任课老师就成了结对学生的“德育导师”。

1.导师聘任制度:

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年级组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年级组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先行推荐,后由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

2.德育导师的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作业)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2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

(4)小组活动制度。小组活动分小组内活动和小组间活动两种。

小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缺的更好的德育效果。

3.定期例会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决定事项,总结工作。校级一般每学期召开二次,年级组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班级一般每二周召开一次。

4.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5.导师考核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根据下列四种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1)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

(2)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

(3)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

(4)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

6.导师奖励制度:

每学期学校将对导师进行考核。具体分值分配:工作手册(30%)+受导学生与家长评分(20%)+受导学生实际表现(30%)+其他教师评分(20%)。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教育方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1)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德育导师,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另加分。(由校教代会讨论后确定)。

(2)设立“优秀德育导师奖”。

7.德育导师的工作方法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身教重于言教”,导师只有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导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导师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根据导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有的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一些导师则通过周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一些导师则利用电话、“心灵寄语”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分担烦恼和忧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导师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导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三)“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道德规范、宣传道德楷模、引领道德风尚,“道德讲堂”建设活动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报道学校各类先进的优秀事迹,创造浓厚的道德氛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增强“道德讲堂”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我校决定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学校道德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班会主题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2、“学校道德讲堂”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以及“学校道德讲堂”建设覆盖的目标。

2)“学校道德讲堂”的具体目标为: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把对学校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学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3)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4)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3、“学校道德讲堂”活动目的

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2)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3)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4)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针对学生,我校着重以“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为主。重点对学生进行“三心”教育,即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以“我学、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形式。通过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对教师进行“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传承我市教育行业精神。

4、“学校道德讲堂”活动安排。

1)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统一安排一次班会课开展活动,初一以“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为主题,初二以“友善互助、自强自立为主题,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制作一个“道德讲堂”的课件。

2)在开展活动之前,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一名“典型学生”,并对他的事迹进行故事编写、拍照或制作成PPT课件,确定一批宣讲学生,主持和开展此项活动。

5、“学校道德讲堂”活动要求:

1)每次活动开展前,各班需提供的活动资料如下包含道德故事、道德短片或照片相关歌曲、相关经典诵读等环节内容的道德讲堂教案一份。

2)活动结束后各班需提供:学生感想文章5篇

(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改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如:姚云娟老师撰写的论文《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学习效率》发表在2013年的《科学大众》;闻红英老师撰写的论文《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在“对外地民工子女的教育中”的运用》获2012年度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比赛三等奖;朱巍老师撰写的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奏响自主学习旋律》获江苏省第十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二等奖;朱巍老师撰写的论文《信息素养,漫漫长路需求索——农村初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三等奖;闻红英老师撰写的论文《体育教学中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抗挫教育》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二等奖;陆涛老师撰写的论文《用爱浇灌他们心中的音乐之花》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柏育红老师撰写的案例《耐心走进内心真心换得信心》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张瑾老师撰写的案例《为你打开一扇窗》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许爱林老师撰写的案例《老师帮我拍张集体照吧》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王芳老师撰写的案例《逃学**》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姚云娟老师撰写的案例《宽严相济---“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柏育红老师撰写的案例《给你一个机会,还我一个奇迹》获太仓市班主任案例评比三等奖。

四、问题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总结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

2、本课题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策略;如何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校教师的年轻化,经验不足,缺乏专家的引领,教师研究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4、进一步加强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传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整理、归档、上传。

五、后期设想

1、再次开展课题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学习与分析、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和交流。

2、围绕《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进一步开展好“德育导师制”工作,督促好教师做好各方面的记录工作。充分利用我校的品牌特色——科技教育,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养成教育。

3、开展课题的交流研讨会,发挥教师群体自主教研作用,做到以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学校课题研究的发展。

4、结合课题研究,请专家讲座,组织研讨交流活动。课题组将分教研组进行分别研讨,开展以学校教师与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活动,促进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

5、进行课题的开发和评估,认真总结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

推荐第2篇:项目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项目研究进展报告

一、项目研究进展

1、完成了酵母泥原料的预处理

啤酒经发酵后回收的酵母,含有麦芽壳、酒花沉淀与析出蛋白质沉淀等物质,同时在酿造过程中,由于一些酒花及代谢产物吸附在酵母上,酵母呈淡咖啡色,带有苦味与令人不愉快的酵母味,对成品有不良影响。因此,在提取之前,酵母泥必须先经过洗涤、除杂、脱苦等处理。将废弃啤酒酵母泥用蒸馏水进行淘洗离心,至离心上清液基本无色为止,经处理后,啤酒酵母呈乳白色,色泽好,无苦味用玻璃称量皿称取一定质量的淘洗干净的酵母泥置于恒温烤箱中70℃烘烤干燥至恒重,计算含水量。预处理工艺过程如下:啤酒废酵母→2-6℃水洗3-4次→沉淀酵母→加2倍体积5%酒石酸→离心→干净啤酒酵母。经处理后的啤酒酵母呈乳白色,色泽好,口尝无苦味。

2、采用不同方法酵母细胞壁的破壁

提取核酸的原理:酵母菌外层是厚达1.2μm的细胞壁,其化学成分是葡聚糖(30-40%)和甘露聚糖(30%),此外,脂类8.5-13.5%,蛋白质6-8%,还含有几丁质,酵母菌的葡聚糖,分子是为240000道尔顿,是一种分枝聚合物,葡聚糖与甘露糖之间由蛋白质维系起来。近10%的甘露聚糖的侧链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磷酸边接,所有这些连接方式都使得酵母提取物首要的也是关键的是如何破坏细胞壁。本研究采用浓盐法、溶胀法和稀碱法。浓盐法:用高浓度盐溶液处理,同时加热,以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解放出来。食盐起到自溶促进剂,以及防腐与脱臭的作用。冷冻溶胀法:通过冷冻和加热引起细胞壁破坏的物理方法。它既不产生污染,又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操作步骤是取适量啤酒酵母泥,投入预先搅动的等量沸水中,保持温度84℃,迅速加入液氮或碎冰,降温至25℃以下,啤酒酵母的细胞壁不能经受剧烈的迅速热胀冷缩而破碎,使细胞内的核酸游离出来。当温度降至25℃以下,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90%以上的酵母细胞已破坏完全,能适用下一步核酸的提取分离。稀碱法:啤酒酵母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组成,加入NaOH溶液溶解多糖以破坏细胞壁,增加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溶出。具体操作步骤是取啤酒酵母泥适量,加入8倍体积的1%NaOH溶液,于20℃以下反应1.5h,然后用6mol/L的HCL中和,核酸溶于水中。此方法中要注意碱的浓度和用量,8倍体积1%的氢氧化钠已足以使细胞壁大部分溶解,方便下一步的核酸提取,无需过浓和过量的碱,否则不仅为后面的中和、提取带来大的工作量,而且反应过强,会引起核蛋白严重水解变

性,影响提取效果。

3、啤酒废酵母中RNA的提取与测定

RNA提取的方法:预处理后的湿酵母泥→加水调成菌悬液→盐析→自来水冷却→离心分离(4000rpm,15min)→上清液→加盐酸调pH2.0-2.5→4℃冷沉过夜→RNA沉淀→pH2.0-2.5酒精洗涤两次→粗RNA。

RNA的测定方法(紫外分光法):核酸类含有双键的物质在260 nm 处具有最大紫外吸收。把离心后的上清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测定其在260 nm 处的紫外吸收值,计算上清液中的核酸量。核酸含量(mg) =(A260/0.024)×上清

液体积×稀释倍数×10-3,其中0.024 是浓度为1μg/ mL 的RNA 溶液的OD值。

二、阶段性成果

1、完成了酵母泥中核酸提取工艺的研究,啤酒废酵母→蒸馏水洗2 次→沉淀酵母→加2 倍体积5 %酒石酸→离心水洗2 次→离心→干净啤酒酵母→沉淀→加水调成菌悬液→盐析→自来水冷却→离心分离(4000rpm,15min)→上清液→加盐酸调pH2.0-2.5→4℃冷沉过夜→RNA沉淀→

pH2.0-2.5酒精洗涤两次→粗RNA。

2、利用浓盐法从酵母提取RNA,最优工艺条件为:盐浓度为10%,提取时间为4小时,酵母浓度为10%,冷沉温度4℃,提取温度95℃,抽提液pH2至2.5,将RNA沉淀用pH2至2.5的乙醇洗涤。

三、存在问题

1、酵母泥细胞壁破壁的方法有很多:浓盐法、冷冻溶胀破碎、稀碱法、超声波破碎、和高压均质法,但本实验只是对浓盐法破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应通过几种破壁方法比较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方案。

2、还需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RNA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

3、还要考虑RNA提取的纯度问题。

SRP课程组成员:张雪培、刘红丽、蓝尉冰、胡明亮、赵鑫

二〇〇八年六月三十日

推荐第3篇:项目中期检查

“GD5015C电热水器的智能化改造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阶

段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1月

2、项目进度:按时初验(完成局部设计测试阶段:独立键盘控制数码管动态显示)

3、项目各成员角色::负责技术研究和小型实验测试(数码管显示);

:负责元器件采购及行政工作。

二、本阶段项目情况:

1、继续学习单片机开发板及其相关应用,自学单片机方面的教材了解其原理和基本构造,通过这学期的微机原理课程了解最基础的8086CPU控制芯片,掌握有关单片机硬件和软件部分的编程。

2、自行设计数码管动态显示程序,并在开发板上调试基本成功,观察到动态变化,但仍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

三、本阶段关键阶段:

1、2012年6月~9月:自学单片机教材:51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应用及其基础、单片机学习视频,购买单片机开发板辅助学习,参加电子展板设计大赛加强对单片机编程的体会和认识。

2、2012年9月~2012年11月:完成该项目传感器传输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后输入单片机系统部分的电路设计,并完成Protel电路绘制;完成独立按键输入数码管编程,观察到数字动态显示并实现消抖功能。

四、本阶段完成的内容:

1、自学单片机:为后一阶段实验的实施和设计奠定基础。

2、自学Protel等功能软件:为下一阶段电路印刷版绘制,设计电路图和仿真模拟试验效果和设计编程带来方便。

3、按键消抖式键盘键入控制数码管显示:为项目中的温度和时间显示屏做好小模型,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准备。

4、采购实验所用的元器件,部分已调试成功。

五、本阶段未完成的内容:

1、单片机的控制驱动部分,即继电器开关控制不同阻值的电阻丝加热部分。

2、红绿指示灯和蜂鸣器的电路连接部分。

3、单片机对于模数转换器传输进来的数字信号的相关处理(温度的设定,计时器等)。

4、PCB板尚未完成。

六、偏差原因及解决措施:

1、实验所产生的偏差:数码管在动态显示过程中未显示数字“0”和“8”,在按键操作时跳变得不规律,即显示不同数字时同时有好几个数码管亮,而且每键入一次,就亮至少两个。

2、偏差产生原因:软件因素:程序有问题,但至今未找到出错点;硬件问题:由于该实验在开发板上执行,该开发板的数码管位选和段选管脚接在一起,可能会有问题。

3、解决措施:自行焊接设计一个四位位选——八位段选的数码显示屏,用74HC573,利用89SC51上的不同管脚口(P0~P3)控制。

七、工作量统计:

1、本阶段计划工作量:单片机基础知识已基本掌握,元器件购买齐全,小型局部实验测试完毕,电路图出单片机驱动控制继电器部分外,其余部分应均设计好。

2、本阶段实际工作量:单片机知识还有一些未掌握,一个实验测试完毕还存在问题,采购了实验用部分元器件,温度控制部分原理还在研究中。

3、工作量偏差分析:前一阶段小组成员学习紧张,部分成员参加本院的电子展板设计大赛耽误了一些时间,不过这学期学习微机原理等课程对于项目的进程具有推动作用。

八、下阶段工作内容:

1、单片机核心内容(温度控制、定时计数器等)原理搞懂,并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

2、完成实验模型的制作并调试成功。

3、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偏差问题。

九、团队建设情况:

小组内成员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学习上的一些原因,大家在每周一次的实验实践中都不能满勤,今后我们会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课余时间,把兴趣和热情发挥到极致,努力完成智能化改造设计控制系统的项目研发,处理好工作、学习和项目研究的关系,控制好时间,不会让我们的老师失望。

指导老师:

推荐第4篇:项目中期验收报告

北方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期检查报告 篇2:创新项目中期检查报告

创新与特长教育(一级项目)

中期检查报告

项 目 名 称: 小型多功能厨房切菜机设计

负 责 人:

联 系 电 话:

所 在 年 级:

班 级 名 称:

指 导 教 师:

课题性质、来源: ■导师指定 □学生自选

项目起止时间: 2014年6月-2015年4月

机械工程学院 教务科 制

2014年12月

一、项目情况 篇3: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中期检查报告

迎秋里实验学校 戴晶

自本课题立项以来,本课题组所有研究成员认真、落实地完成各项研究工作,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围绕理论学习、问卷调查、主题案例、展示课、学生作业展五个方面展开。现将本课题2个月来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如期完成了课题开题论证书,并于9月20日召开了课题研究成员分工会议。在进校教科室老师的组织下,于9月26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课题开题论,并获批准同意开题。

二、为了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并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思想指导、理论支持,确定研究方向,本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自主学习、问题讨论、集中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并对该阶段的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撰写了课题理论学习阶段性总结。

三、问卷调查工作汇报

我们成立了调查问卷制作小组、问卷调查工作小组和调查结果分析小组。在问卷制作小组组长本人的负责下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制作工作。在问卷调查工作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下,按时成功完成了对本校四年级八个班48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最后在结果分析小组合作下,形成了问卷调查报告,同时及时总结了本次工作成功的经验,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更好的进行。撰写了课题问卷调查工作阶段性总结。

四、对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

(一)错误类型分析

根据学生收集的错题研究情况,具体错误类型可归纳如下:

1、口算错误

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这种错误主要以下两种情况。

(1)计算失误。例如: 154-78=88 (2)口诀混乱。例如: 5×9=54

2、方法错误

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这种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计算法则错误。

(2)运算顺序错误。

例如:100-16+14 =100-30 =70 (3)算理不清。

3、其他错误

(1)误认。误认这种错误是属于感知性错误,是由于学生审题时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在计算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举例

错误:123-15=100 12+9=19 132-15=115 123-15=138 错误情况分析;抄错数或符号

正确 :123-15=108 12+9=21 132-15=117 (2)误写。误写也叫笔下误,就是本来计算正确,但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了笔误而产生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也经常发生。例如: 957-709=284 957-709= 248 (3)误算。误算多发生在多位数加减的过程中,在某一位进行计算时,发生了加减的混乱,该加的减了,该减的加了。比如计算时进、退位搞错,有的该退位的不退,不该的退的又偏退了;不该进位的进了,该进位时又忘了。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用减数的个位减去被减数的个位。

二、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计算的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发生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粗心,根据以上的错误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学生的计算能力来看

(1)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出现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

(2)对计算法则不明确,算理理解。运算法则是根据实例总结出来的,如按一般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计算的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

(3)没有形成技能技巧。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计算多样性,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质量。但很多学生只是掌握了形式,而没有形成技能,所以也会发生计算的错误。

2、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

(1)感知比较粗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感知开始。人类的知识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同样,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如把 54 写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

(2)受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影响。由于受小学生本身的年龄、个性、兴趣、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据统计在一节课内学生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并且注意也不容易分配,要求他们在同一个

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上来时,他们往往会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3)记忆的影响。小学生记忆具有不清晰,持久性差的特点。学生因记忆因素所造成的错误,主要是由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储存或提取出了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时,忘了加1或退1;有时在草稿上计算是正确的,可抄到作业本上抄错了等等。

(4)负迁移的影响。比如:学习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时,学生有可能会把一道本不能进行简便计算、而要按原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题,而去随意改变顺序从而出错。运算要避免这类错误的产生,要在学习中把后来学的知识信息与原先的知识信息,进行不断比较,用比较来鉴别知识的异同。

3、从学生的习惯来看。

(1)重智力开发、轻习惯养成。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各种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各种特型玩具也层出不穷,这些固然有开启孩子智力的优势,但它们均以活动的、跳跃的方式出现,以多彩的外表吸引孩子们,这些东西长期出现在孩子的眼前,他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不稳定状态,时间一长,将影响到精力集中地观察某一物体,或者虽然观察了,也是大概的,不会细细区别,缺少稳定性。这些不良因素,让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出现不知所措或浅尝辄止,使孩子缺乏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2)缺乏认真、仔细、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由于写字潦草,结果0、6不分,

1、7互变,

4、3混合等。书写时乱涂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竖式,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将竖式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于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3)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有些学生受经常计算错误失败的影响,每当遇到大数目的计算问题时,就缺乏了计算的信心和继续坚持计算的意志,在心理上产生了烦躁、不耐烦、厌倦,畏难等情绪,致使计算的错误大大增加。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平时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计算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比较单调。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

及时和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而白忙一场。 认真书写、审题和计算,特别演草本要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必须先审题,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这样能保证计算的正确率高。

六、研究的困惑和今后的思路。

研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课题组的教研活动课中的课型与我们平时“日常数学课”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区别,两方面的衔接与融合还很不到位,所以在所有老师的所有课中都体现我们课题的重点还是很大的问题。另外,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感觉自身的素质也限制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深度。让我们课题组所有老师体会“充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继续钻研,为这一课题后期的纵深研究而不断努力,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完成。篇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期验收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 期 验 收 报 告

项目名称: 绿色印刷实施方案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属学院: 英才学院

资助总额: 0.2 万元,已拨款额: 0 万元 执行年限:

电 话: 18004502391 填表日期: 2013年12月1日

哈尔滨商业大学

填 写 说 明

1、中期验收报告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 正文部分请按表格要求填写,并可根据需要加页,要求层次分明, 内容准确。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进展或研究成果、计划调整情况等,须在报告中如实反映。

2、对不按要求填报《中期验收报告》,或项目执行不力,或研究内容调整不当而影响项目顺利进展的,中止拨款。

3、学院专家组认真评审, 签署意见后,按时将《中期验收报告》(一份)留存本学院存档,同时在项目管理网站提交电子版《中期验收报告》。

推荐第5篇:项目中期检查

1.项目的研究进展

项目的研究工作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的前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关于硅烯的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实验材料;查阅文献,及时掌握关于硅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实验部分。利用化学气相法制备硅烯薄膜,同时利用XRD、扫描电镜分析所制备的硅烯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流/电压测试装置和霍尔效应研究硅烯的光伏特性,并根据结果不断改善制备条件。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分析总结实验数据,完成论文1-2篇,撰写结题报告。 按照项目的工作安排,第一阶段的前期实验准备工作已经如期完成,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硅烯研究的最新动态。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综述了硅烯的研究进展。 2.研究成果

从申请项目到现在,按照项目安排的工作计划一步步地进行,工作认真严谨,已经取得了如下成果:

(1) 认真研读国内外有关硅烯研究的参考文献,及时掌握了国内外研究硅烯的最新进展。

(2) 通过研读有关硅烯的国内外参考文献,整理归纳硅烯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分成实验部分和理论研究部分。

(3) 汇总整理归纳的内容,撰写综述类论文《硅烯的研究进展》,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微纳电子技术》,已于2014年10月见刊。 (4) 完成实验的的前期工作,整理数据。 3.经费的使用情况

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费用为1800元。

参加2015年国际材料科学与应用会议(苏州),费用为2400元。 4.下一阶段计划安排

(一)归纳总结实验的结果分析样品的质量,通过各种测试设备测试样品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

(二)对实验部分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三)在得到初步结论的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整理样品,汇总实验所有内容及数据。

(四)由于实验方面遇到较大的阻力,所以稍微地调整研究计划的工作内容,加入了一部分理论研究的工作。在理论方面进行一些有关硅烯的理论计算,填补实验方面的不足。

(五)准备材料,汇总所有的实验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撰写和准备该科研创新项目的结题报告。

推荐第6篇: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期报告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研究进展报告

立项年份及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学院年级专业: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教务处制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中期进展研究报告要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二、格式要求: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报告书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字迹清楚,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打印。

四、中期进展研究报告上交。电子档传shjjxk@yahoo.com.cn和纸质材料一式三份。

一、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说明(条文列述,可附照片)

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条文列述,可附照片)

三、项目日常运作情况(项目的组织管理,成员的合作和科研日志的填写等)

四、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五、目前存在问题和困难

六、下阶段研究计划及主要措施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七、指导教师意见

八、学院意见

九、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 签字盖章:年月日签字盖章:年月日

推荐第7篇:医疗研究项目中期评价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临床研究项目中期评价报

一, 计划项目执行情况

1.项目主要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项目名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临床研究》。项目承担单位: 1.1项目主要开展的技术工作

(1).本报告期内,本项目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例筛选工作。

(2).本报告期内,本项目研究已经基本完成病人的分组治疗工作。 (3).本报告期内,本项目研究已经基本完成病人的疗效观察工作。 1.2项目实施具体内容

(1).多次召开项目组成员协调会议,优化临床试验观察方案,并定期进行临床试验的监督管理

(2).多成员分工明确,协同开展病例收集,治疗及分析工作,填写JOA评分等各种临床数据量表工作。

(3).临床三个试验组汇总已完成病例的临床数据。

(4).对已完成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查阅文献及临床调查研究发现:髓核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表现,因此传统的看法认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对神经根的直接压迫是疼痛的原因,其疼痛程度取决于髓核突出的类型和大小。但是,在临床上可见到,有些病人其神经根受压并不严重,而根性疼痛十分剧烈;另一些病人其神经受压颇重,但根性痛不重。由此可见,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性疼痛还有其他病理机制参与。

临床分析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与其引起的临床疼痛症状和神经根体征似乎无直接关系,而与神经根炎症有密切关系。神经根呈急性炎症反应的病人中重度疼痛高达80%,但是,神经根炎症肯定与突出物对其反复的机械刺激有关,而无论突出物或大或小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神经根性疼痛。另外,腰椎间盘突出,有人认为,慢性反复机械刺激可导致感觉神经的致敏,表现为延时反复放电。

间盘髓核对神经根的直接压迫是疼痛的原因,其疼痛程度取决于髓核突出的类型和大小。但是,在临床上可见到,有些病人其神经根受压并不严重,而根性疼痛十分剧烈;另一些病人其神经受压颇重,但根性痛不重,由此可见,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性疼痛还有其他病理机制参与。

2.项目考核指标实现情况

本项目的考核指标有治疗方案、疗效评价、资料汇总,论文等。累计到本报告期内,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等指标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完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未进行大的调整。

二.项目研究成果

直至本报告期内,该项目实施已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1.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

(1).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病因、分期分型的总结研究 (2).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的总结研究 (3).超微创针刀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4).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愈后效果的观察研究。, 2.项目成果的应用及已取得的效益

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临床观察,此技术已初步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体现出了本项技术的安全、可靠、有效、廉价的特点,患者认可度日渐提高,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日渐明显。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本项目的研究,得益于医院及科室的大力支持,累计到本报告期内,项目使用资金0元。因此期间内主要工作为前期讨论及准备工作,及中期的病例筛选,疗效观察及数据统计工作。本报告期内,硬件设施如电脑,打印机,宽带上网等,皆暂由科室及医院提供。为保证资金准确使用避免浪费,前期涉及到的办公用品,耗材等,包括各项评分表格的制作、劳务费用等,皆暂由科室及科研小组成员承担,并保留票据,待病例筛选工作全部结束后,再统一使用资金弥补。因筛选病例患者皆为医保入院患者,多项检查为入院必查项目,固此类费用均由医保及患者承担,降低了项目的研究成本,也保证了之后的研究工作能顺利进行。下阶段工作以病例分析,资料汇总,研究讨论,论文书写发表为主,经费计划主要用于书籍购买,论文发表,材料费,耗材费,劳务费等。科研领导小组负责监管项目进展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完成。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建议

1.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原计划项目涉及的相关书籍,耗材,资料查阅费,劳务费等均相应上涨,存在经费不足,使用超出原有预算的可能。

2.病例收集工作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患者影像学检查不可避免存在误差,或化验结果存在其他因素干扰,或由于经验不足,造成漏诊或误诊,可能会对病例收集筛选工作造成一定影响。3.因患者主观意识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要休息就可患者而延误治疗,以及因超微创针刀镜技术因推广力度不够,使部分患者对此治疗有一定顾虑,影响了病例收集筛选工作的进行。 4.因患者未遵医嘱配合治疗,如治疗期间休息不够,饮食不洁,影响治疗效果,或患者刻意隐瞒病情,导致对疗效评估存在误差。 5.患者自行终止治疗过程,或未按要求完成治疗项目,导致部分病例剔除,使得病例收集工作难度增加。

6.因自身水平有限,资料总结及论文书写过程中,可能出现分析不全面、逻辑性及科学性欠考究等问题。

综合以上各因素,可能出现病例剔除,病例脱落等情况,故存在病例收集数量及时间可能无法按照预期完成的可能性。建议通过增加科研资金,或延期收集病例来完成最终的数据统计工作。对于资料分析及论文书写方面的问题,建议请相关专家进行科研把关,使科研小组进行进一步归纳修改,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实用性。

推荐第8篇: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期报告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研究进展报告

立项年份及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学院年级专业: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教务处制

填表日期:

填写说明

一、中期进展研究报告要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二、格式要求: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报告书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字迹清楚,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打印。

四、中期进展研究报告上交。电子档传shjjxk@yahoo.com.cn和纸质材料一式三份。

一、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说明(条文列述,可附照片)

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条文列述,可附照片)

三、项目日常运作情况(项目的组织管理,成员的合作和科研日志的填写等)

四、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五、目前存在问题和困难

六、下阶段研究计划及主要措施

项目负责人(签名)

七、指导教师意见

八、学院意见

九、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签字盖章:

日 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

推荐第9篇:中期报告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

中 期 报 告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自2010年3月申报《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课题至今,从开展到实施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课题从申报、立项到实施以来,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校的大力关心和帮助,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努力。我们在实际研究中,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前阶段对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研究,落实重庆市创建“五个校园”的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了师生人文精神的展现;为提升教师、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师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提升了学校精气神;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全校教师一起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一、前期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的宣传和规划

自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我们课题组拟定了课题方案,学习了课题方案及相关理论;宣传发动,让师生明确了人文校园建设的目的意义。着手规划了校园蓝图,拟定了人文校园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课题顺利立项和开题

我们的重庆市级规划课题《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于 年 月 日立项。2011年3月18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了开题会,该课题经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2010年10月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参加开题会的有区教委邓茂才主任、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赖丽华同志、区教科所所长许元芳同志、副所长武德瑞同志、南平片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张虹同志以及全体主研、参研教师。张校长对课题研究工作做了表态发言,表示会带领课题组成员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学校将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开辟一条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之路,提升学校品位,提高办学效益,推进“五个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三)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究

自2011年3月到现在接近两年的时间,我校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在课题组成员的带动下,不断修改、完善了以前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案,建立了人文校园新的制度和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师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系列主题活动,探索了活动的有效性,总结了经验,形成了案例;人文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好的规划,正在逐步实施和完善;正在收集资料,准备组织编写校本人文教材。

二、研究工作阶段成效

(一)环境文化建设显成效 ⒈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前阶段,我校课题组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绿化、美化、优化了各教学室,让墙壁成为学生个性的展示台,图书角成为学生知识的殿堂,黑板报成为学生知识的沃土。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受到了熏陶,每班的班级精神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都刻骨铭心,从中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迪,让他们的人生观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⒉功能室的打造

各功能室的布置适合其功能。如:音乐舞蹈室、科技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书法室等让人耳目一新,都有各自的特色,突出体现了该功能室的功能,让学生在该室内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

⒊办公室文化建设

本阶段学校统一新制了办公桌、安装了新的窗帘,各办公室的建设,做到了整洁大方,绿化、标语、杂志等布置规范,有文化气息,给人以美感,每间办公室都有各自的特色(即有办公室精神),让教师们办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温馨。

⒋校园的美化

人文校园的建设,首先是校园环境要有人文气息,能让师生在一个幽雅温馨的大环境中乐学乐教。本阶段我校进一步绿化了校园,打造了学校的空白墙体,美化了每层楼,创建了走廊文化,建了学校赋和“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的屏风等。

通过对校园内建筑、绿化,墙报、口号、标语、文化长廊、班级布置等学校环境的人文教育因素分析,探索了学校环境建设中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营造了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二)活动文化的打造气氛浓厚

1.学生的唱、读、讲、传、书活动

我校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练书法活动,着眼于建设高品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将“唱、读、讲、传、书”融入第二课堂并作为艺术节、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班队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家校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利用课前、每周一国旗下的表演、每周二或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阅读活动等坚持开展“唱、读、讲、传、书”活动,实现“唱、读、讲、传、书”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精品化,着力培养师生求真、扬善、尚美、务实、高效、创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升校园人文精神的张力、活力、魅力,激荡师生顽强拼搏的志气、开拓创新的勇气、团结奋进的豪气、干净干事的正气,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的有效载体。

2.每天的课外活动

从2010年春期起,下午第三节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坚持了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了学生参加阅读或书法活动;深入实施体育、艺术和科技创新“2+2”项目计划,严格课程标准、改善设备设施、强化常规管理、抓好“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落实考核评估,确保每个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爱好特长;学校、年级、教师都有计划,并且认真备了课,上好了每一堂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师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也展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

3.师生人文素养活动

一年来,我校利用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节和每周升旗仪式等,开展了主题鲜明的人文教育活动。如凭吊先烈、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队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小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师生在活动中都受到了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弘扬了师生民主、自主、创新的主体精神,培养了师生人文精神、人文意识,并且收集了活动方案,研究提炼了相关的策略、方法。

(三)师生行为文化得到了提升

⒈学生礼仪

我们通过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做人的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及人格力量,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学校专门制定“小学生在校礼仪规范”,如:在每条走廊上都有标语“漫步轻声”、“上下楼梯靠右行”、“静”、“净”„„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小朋友注意礼仪规范,巩固礼仪教育的成果。学生做到了言行文明,举止得体,讲普通话,展现出朝气蓬勃,体现了时代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师同时做好学生文明习惯现状分析调查,有转化记录和转化个案。

⒉教师礼仪

作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意各方面要成为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老师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做到了言行文明,举止大方,说话做事有涵养,为人师表,宣起了戒掉一个不良嗜好的好风气。

(四)管理制度更具人文性

学校管理必须把师生看成活生生的个体,要彼此尊重、理解。因此,自研究以来课题组从人文校园建设的角度整体构思学校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初步建立了体现人文关怀的、激励的、发展的管理和评价制度,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校在执行制度的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与欣赏,体现对教师的关怀,把尊重教职工、信任教职工、理解教职工、关心教职工、支持教职工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合情合理地解决困难,拓展了为教师服务的空间,使管理工作浸润着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关心教师的工作,鼓励他们上研讨课、示范课,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落实“学科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引领一般教师”的梯级培养策略,实现差异发展。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使其积极热情主动地反辅其他教师。同时建立客观评价制度,人人都会找到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人人都有用武之地,让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宽松、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张扬。解决教师工作困难,让教师有信心把工作干好。下力气解决好老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真正做到不让一个老师带着闹心事工作,带着烦心事上课,不让一个讲台充满火药味,切实让老师们专心工作,安心授课,保证师生关系和谐,保证课堂气氛温馨。

(五)学校精神文化得到了充实

自研究以来,课题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风、学风、校训、校徽、校歌等重新定位或编制。尤其是办学理念,它将指导学校的一切,我们面向学校全体教师征集,同时请专家指导,最终确定为“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我校坚持“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爱的教育;坚持“培养爱心加信心,合格加特长”为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坚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宗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课改理念,强力推进课堂改革;坚持以“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三把尺子为检验工作标准,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限于课题组成员的水平,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理论学习的时间可能得不到保证,实践操作过程可能不够规范而显得比较随意。物质条件的限制,可能也会带来不便。另外,作为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体现“乡镇”这个特点时还不够突出,将怎样体现出“乡镇”这个特点还需加大探究力度。

四、后期研究工作思路

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了总结提炼阶段,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内容,不断充实理论,让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后期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有:

1.收集资料,组织编写校本人文教材。

2.通过人文校园建设的总结、提炼人文校园建设的经验,撰写论文和案例。3.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总结,能在全区、全市有推广价值。 4.完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接受上级领导专家的评审鉴定

总之,我们课题组有决心,有信心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一如继往求真务实地深入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五、重要变更说明

六、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人文校园建设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人文校园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中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方法是有效的,成果是显著的,在后面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优化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为创设优美的校园文化而不懈追求。

推荐第10篇:中期报告

《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郓城县职教中心王书贵

我所负责的研究课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自被列为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以来,在各级教研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认真踏实的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汇报如下,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一、前阶段概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与时俱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构建中职教育的新模式,以形成一个适宜我校乃至全县、全市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的新机制,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

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研制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②、构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课程体系。

③、构建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①、建构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

②、建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③、构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④、研制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①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

②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力人才,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到别的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同时还邀请了专家来我县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四﹚、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①问卷调查表(自编)②观察记录表(自编)③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自编)④学校综合评价量表(自编)⑤学生测试(含学生心理、能力与态度测验)量表等。

2、方法选定:

本课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

用调查法以问卷方式搜集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分析综合以利研究。用经验总结法,依据课题研究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概括各种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用个案研究法,选定部分典型的学生群体,以他们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用实验法按照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影响改变学生,从而验证本课题的假设,探讨因果关系。用观察法,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搜集资料第一手资料。用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

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对培养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有效机制的设计

建立健全学校对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学生的管理机制,具体分为:学习初重意识和习惯培养指导;学习过程中建立并加强学生个体档案的管理,拟定并完善学生能力达标管理细则,分段分类实施并进行检测;学习后期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优先推荐机制和校企联系制度,跟踪学生的实践行为,找准能力缺陷,查漏补缺。

2)、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的设计:

广泛搜集用工单位对中职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对所搜集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形成一套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为各专业制定本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内容选定、师资配备提供依据。

3)、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专业,合理开设课程,合理分配学时,合理选用教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完善评估体系,以此建立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的课程体系。

4)、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①、从岗位需求出发,以任务引领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任务引领型课堂、课程的教学模式

②、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③、基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④、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教学课堂模式

4、研究措施:

首先摸清学校学生现状;二是收集、编纂有关课堂教学效益的模式研究等方面的资料,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三是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形成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有关问题;四是定期召开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

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五是开展专题讲座;六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和外出学习、交流;七是将构建出的模式应用于教与学的实践中,验证其效果。

5、具体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人员学习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收集整理资料,汇集成册;落实人员分工,制定《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方案,拟定研究计划,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论证和立项阶段

聘请专家开展课题论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实施初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观察分析等方法进行前测,并对整个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写出前测报告,确立研究起点。

实施过程:①分析建构学生就业能力体系,并用于教学实践。②对研究对象进行阶段性测试总结,逐步完善就业能力的构建。③不断对用人单位和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因素。如此反复,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形成一套完善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第四阶段:课题的总结阶段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实验的总结。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工作报告、测查报告;收集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形成校本教材;专家评审。

﹙五﹚加大实习课的力度

﹙六﹚立项以来的活动

1、查找资料,把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的资料文献都查找出来,课题

组的所有成员聚在一起讨论研究,得出一些初步的知识。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拟定研究的实施框架,召开课题研究论证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在总结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实施方案

3、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开展三个骨干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与实践研究

4、课题组分别对学校600余名学生和毕业生就业较多的企业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问卷调查与调研。在对中职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中,共发出问卷636份,收回有效问卷628份,调查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核心(关键)能力为主题,具体询问了学生对交际与沟通、交往与合作、自信与信任、耐挫折与承受、创新与创造、独立与计划及适应与调节等七大方面的问题;在对现代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共发出问卷28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调查内容也主要以企业对劳动者核心能力要求情况为主,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走访了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并就学校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七)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通过查找资料,在领导和专家的协助下阐述综合职业能力的外延和内涵。

2、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以问卷的方式的调查了解到中职学生培养的方向性,和具体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本课题虽然选题方向正确,现实意义强,但同时本课题的涉及的面大而广,这就导致课题在规划设计的初期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研究的开始阶段对研究的主要问题把握上存在一定问题,

2.由于学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课题组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的数量还偏小,且问卷的设计还不尽合理与完善,企业对劳动者能力需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因此我们还需要在今后与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时调整实践研究的策略与方向

三、对课题研究后阶段的几点设想

1、课题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①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调查结果,首先从课程入手,研究课堂的内容,以及课堂的主人和课堂的操纵者,构建以综合就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②、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中职教育以实践为主,因材施教,从实践中学到知识,所以要从实践中找知识,其次的研究计划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③、教师是课堂的操纵者,对教师培训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可预期成果

初步构建了培养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促进了学校的内涵提升

第11篇:中期报告

中 期 报 告

题目:

报告人:年月日

撰写毕业设计的两个多月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己积极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真正的掌握了铁路运输安全,论文脉络清晰、进展顺利。现就毕业设计的进展做以介绍。

一、总体设计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铁路要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适应保障国防建设的需要。通过分析中间站技术设备缺陷、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等现状,以自己学得的铁道交通专业知识结合现场实习的成果为证,浅析中间站行车安全各方面的隐患,提出自己对中间站行车安全的观点及措施。

二、框架(框图)

1、分析车务行车的安全现状

主要从现场正在运用的行车技术设备、行车组织方法、车务行车及调车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2、车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主要包括:行车、调车安全隐患两个方面。

3、面对中间站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提出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设备投入、增强行车安全培训、加强班组管理等。

4、通过增强安全管理以确保车务行车的安全

三、进展情况

论文撰写已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补充与修改,预计可按进度计划如期完成。

四、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

第12篇:中期报告

毕业论文 中期报告

空中乘务员工作压力管理

1 毕业设计中期进度概括

1.1 2010年12月初确定毕业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和压力也正在逐渐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工作人群。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会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可能产生如适应性障碍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空乘专业的学生,我想通过通过对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分类认识的深入,着重分析空中乘务员这一特定职业所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可能对空中乘务员造成的压力及解决方法,对自己及他人有效的缓解减轻压力提供参考,因此我的毕业课题为《空中乘务员的工作压力管理》。

1.2 2010年12月中旬完成论文资料搜集与调研

毕业课题选定之后,通过学校图书馆及校园网络资源,共查询到相关研究资料十余篇,英文文献2篇,空中乘务员工作压力案例分析2例。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和整理,明确了毕业课题写作的具体切入点。在资料搜集的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对空中乘务员进行学术调研,得到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总体上完成了对毕业设计课题内容资料的搜集。

1.3 2011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

1月份,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初步完成了约为5000字的开题报告,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写作方向,通过开题报告,明确了论文写作要点,理清了写作思路,为毕业设计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1.4 2011年3月中旬完成实习报告

3月中旬,我完成了实习报告,通过对这段实习期间的总结,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实习期间我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习,踏实工作,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将通过以后的学习工作加以改进。

1.5 2011年3月底,确定论文大纲,完成译文

在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我确定了论文大纲,明确了写作要点。在此期间,通过对已经搜集的英文文献的整理,完成了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这为我毕业课题国外研究现状的介绍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6 2011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

4月份我完成了论文的初稿。一万字的论文初稿包含了引言、理论综述、现状分析、对策4个大的版块,在每一版块下又通过小的论点对版块加以解释和支撑,有效地解决了论文在严谨性逻辑性方面的要求。

2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具体的写作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思路太窄、理论描述过多、写作方向偏离等,这些问题给我论文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了问题就要努力去解决,在我论文写作出现困难时候,我的指导老师高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建议,在老师指导后,我打开了写作思路,写作工作回归到正轨。针对理论描述过多的问题,我理清了理论内容,将理论压缩,又通过图书馆及学校电子资源搜集实例分析,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行性的要点。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们互相讨论了各自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对方提供了建议,这些都为我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巨大帮助。

3后期工作计划

论文初稿虽然已经完成,但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与瑕疵,我将充分利用

现在的时间对论文进行完善和补充,征求老师的指导和建议,继续搜集相关资料,为论文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同时加大对课题的学习和理解,做到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也为自己的将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我后期的主要工作计划为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写几篇实习日记,继续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踏入社会积极就业做好准备。

4 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这段时间充实又忙碌,我完成了课题确定、资料查询、开题报告、实习报告、论文大纲、英语文献翻译、中期报告、论文初稿等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这段时间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我增加了很多相关专业知

识,并通过对空中乘务员工作压力管理的分析使自己能正确看待工作压力,应对工作压力,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妥善应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好的投入工作。

第13篇:中期报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检查时间:2014年10月30日星期五上午 2015年5月8日星期五上午

2、检查地点: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四楼会议室

3、评议专家:校 长 石如云 中学高级职称

副校长 罗霞 中学高级职称

4、参与人员:工会主席:张红

教导处主任:祝慧敏

教导处副主任:苏玉池 韦育红

教师:李珍 李小玉 童慧 李秀娟 徐慧娟

1、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① 2014年5月申报此项课题。

由课题组主持人张红牵头,各成员协同合作、出谋划策,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完成课题申报。

② 2014年8月26日该课题立项。

自课题立项以后,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规定一个月至少一次,采用自习或集中学习的方式。

③ 2014年9月3日该课题开始开展研究。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本课题的开展进行了集中学习。对本次课题的开展是一次飞跃性地进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次进行实践方案设计修改,使实践方案的设计得到了完善。目前基本定型,因为学生比较喜欢,操作得心应手。

立项通知书下达后,课题负责人及各成员分别收集和整理各种课题资料,保证个人工作资料充分齐全。还对全校的各学科教师针对本课题进行了访谈和相关问卷调查。

2、课题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完成了第二阶段工作,现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课题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撰写实验方案,申报立项和开题。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0月)实验探究阶段。 ① 课题组成员编写调查问卷,对学校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② 理论学习与实验研究阶段,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并采用研讨课的交流方式,感受网络资源带给教师幸福感的实验过程。 ③ 课题组成员再次对一线教师抽样调查,了解教师在实验后,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④ 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编撰论文、反思,整理综合,形成最终成果,并发表相关论文。

三、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点

课题研究现状:信息技术已列入中小学课表,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普及,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软硬环境条件已具备条件。以计算机为主的多种教学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策略也在不断被探讨、研究、论证。目前来说,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在常规教学中的潜能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没有形成体系。

可能的创新之处:

⑴对根据不用课程选择合理的教学媒体给出指导策略。

⑵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课堂后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⑶开发校本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程。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不断地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的传播媒体,以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最优化、课堂效率最大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整合,需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和发现整合的本质和特点。按照学科教学论所阐述的学科性质、学科教学的目标、学科教学的规律、学科教学内容等的要求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整合的教学活动体现出学科教学的个性特点。

实践价值: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应该提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太多,计划的时间总在不断调整,老师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保障。

2、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平时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课件,没有足够的时间制作较好的教学课件。

3、教师们还不善于整理科研成果。教师往往干得很积极,但不善于积累素材、经验,有很多事做了,但不会写,只限于表面现象,无法深入挖掘,这也需要教师的深入学习与专家的指导、帮助,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六、下一阶段研究工作安排

对教师进行高品质课件制作的培训,继续学习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使实验教师能随时积累材料,写出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实验教师上课题研究课,积累研究素材;组织教师进行定期研讨、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变化;进行课题的总结与结题工作,撰写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科研文章。

7、课题的可预期成果

报告、论文和反思。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课题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撰写实验方案,申报立项和开题。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0月)实验探究阶段。

① 课题组成员编写调查问卷,对学校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② 理论学习与实验研究阶段,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并采用研讨课的交流方式,感受网络资源带给教师幸福感的实验过程。

③ 课题组成员再次对一线教师抽样调查,了解教师在实验后,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④ 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编撰论文、反思,整理汇总,形成最终成果,并发表相关论文。

论文: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李小玉

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绽放的光芒 徐慧娟

论文:多媒体,课堂因你而精彩 李秀娟

论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李珍

教学反思: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反思 李珍

教学反思: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的反思 童慧

四、

1、过程性评估(改0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向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一线教师进行了两次的抽样调查,用于了解,实验前后,全体教师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通过对课题的检查,我们看到,教师幸福感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渠道,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非常必要的。

2、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

课题组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形成最终成果:论文、反思及相关研究报告,并对所撰写的论文进行了发表。

3、可持续性评估

教师幸福感源于教学中的成就感,教学中的成就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二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后者更能给教师带来满足和幸福。看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就会感到自身有价值,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教师幸福感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渠道,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4、调整研究计划建议

学校追求的是综合的育人效果,教师不但要不断提升自我业务能力,还要具备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去体现出教师的职业价值,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感受教育工作中的幸福。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第14篇:中期报告

树立“以学为主”的新概念 构建“自主作文”的新模式

——“构建自主作文模式”教改课题阶段性总结

黄俊伟 李清翠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写,高效低耗”的被动局面。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难于无材料可写,教师难于有效地写作指导,学生难于思维过程的快速有序展开,教师难于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难于写作习惯的养成。针对这种被动局面,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要给作文教学注入应有的活力,就要进行教学改革。

我校自主作文课改组在快速作文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认真领会“以学为主”的新观念,努力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确立了“能力来自于训练,材料来源于生活,方法来自于课文”的教学策略。

二、实施方案

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鉴于此自主作文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使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构建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作文教学主要有三种课型,即双课型自主探究课,双课型“魔鬼”训练课,单课型放胆作文写作课。

(一)双课型自主探究课

该课型100分钟内完成命题、构思、写作、交流评改过程。

1、学生参与命题过程

这一过程一改过去由教师单一命题,学生不会做、不能做也得做的被动局面,把作文命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更容易贴近实际生活,使之有话可说。有一次读写训练课,我让学生阅读的材料是《艰辛的历程》并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些自己的母亲。有一名孤僻的男生,不去认真作文,而是低声的唱小调。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先观察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眼神之中含有悲伤和无奈,我突然想起这个学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根本得不到母爱,我为自己的课前没有考虑细致而感到自责,便告诉同学可以写其他的家人、同学或老师。该生写了自己的奶奶,这篇文章感情真挚其中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虽然得不到妈妈的关怀,但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比妈妈还疼我,关心我的奶奶。”这篇文章的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且别具一格,被评为优秀作文。课件吧命题选材的权利还给学生,多么的重要。

正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作文训练一般给学生提供写作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学生自由选择文体,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命题。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才能够把个人的风采展现出来。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确定了写作标题后,小组交流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等,教师适当点拨,这样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材料布局安排做到心中有

数,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基础。

3、自主创新,展现思维,快速作文

学生作文40分钟完成600字的任务。实验证明要做到快速作文的“快速”并不难,因为人的思维有时要超越时空,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即是,但这种思维往往又瞬间即逝。所以让学生把思维即是付诸文字是关键,但快速并不是摒弃了作文“质量”,相反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因为快速的同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最活跃的,这种思维状况下的作文一般是高质量的而且往往能出现令人砰然心动的精彩文章。快速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快速展现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的主要形式,真正体现作文的“自主”。

4、自主探究的评价过程

“写”如果到了“尽情”、“投入”,那么这个过程是很幸苦的。但这个过程更应该充满一种愉悦之情、一种享受,即写作的“快感”。怎样让这种“快感”。怎样让这种快感延续下去进而化作写作的动力呢?那就考写作之后的“评”。“评”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有老师的点评,有个人的自评。 (1)、学生之间的互评

学生之间的修改课依据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而不能是学生东拉西扯,而导致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明确评议原则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画出错别字、病句,并共同商议给每篇作文写出评语及修改方案,最后要求小组成员在评语后签名,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教师点评

教师的点评要提倡鼓励性原则,要多给学生肯定行的评语,“精彩”的评语,即使学生的作文再糟糕。如看到好的作文我会写“大家手笔”、“我看到了语言大师的文章”、“棒极了”„„如看到差的作文我会写“作文进步了”、“作文在某些方面破有功夫”、“你的作文让我好惊喜” „„这种肯定行的批语增强了学生自主作文的信心。另外要多给学生打分数,要尊重学生。对作文中的不足以建议形式提出。

(3)学生自评,我们叫它“写后记”

“写后记”是学生对自己作文得失的一个总结、评判,它是学生有写作实践向写作理论的一次飞跃。在“写后记”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或倾吐“快感”或者把失败的原因全盘托出或者写修改方案,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能归纳出一些写作方法、技巧来。“写后记”使学生走出了“庐山”作为局外人识出了“庐山真面目”。而写后记本身又是作文训练。

可见自主探究快速作文训练,100分钟完成自主命题,自主写作,自主批改的过程,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二)双课型“魔鬼”训练课

这是一种高强度、高效率作文训练模式,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写作前准备。作文课前两三天把训练重点、训练范围告诉同学们,学生可下做好些钱准备,标题、材料、主体结构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第二阶段,集中精力快速作文。100分钟内完成三篇大作文,共1800字。第三阶段,小组交流。在自己完成三篇大作文选出最好的一篇来,小组间交流,互评互改互相借鉴。大部分同学

对“魔鬼”训练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日记中写到“魔鬼训练万岁!”

(三)单课型放胆作文

所谓放胆作文就是放开胆子写作文,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不受任何约束,尽情的挥毫泼墨,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体现自主作文。再一次写作文交流课上一位同学的好朋友因病未能到校(写作交流课分组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同学们一般是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有说有笑的交流着写作感受,他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放胆作文,原文如下:

朋友离开我的时候

最亲切、最好的朋友在今天离开了我,我非常寂寞,孤独,痛苦。

今天又是作文课,交流作文是和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一起进行的。作文课开始了,别人的朋友都在自己的身边,我在自己的座位上等了许久,亲切的朋友管林燕没有来到我的身边,我转回头一看,响了起来,他今天没来,听到我旁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说:“管林燕病了……”

这时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了,泪水夺眶而出,像刚开闸的河水一下子用了出来,一滴滴的落在我的作文本上浸透了上面的字迹。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可又怕别人看到,脸上满是泪痕,模糊的眼帘里别人朋友间在指着作文上的字细细的品着作文的内容,仔细分析着,他们脸上布满了快乐,可我呢?一看别人,心里就充满悲伤痛苦。看看别人想想自己,眼泪又用了出来,那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不由得想起往日与朋友在一起谈笑风生,钻研问题,共度快乐等。

亲爱的朋友,我真的希望你永远在我的身边。

这样感人肺腑的文章不也正是自主作文所绽放的灿烂的花朵吗! 放胆作文有写父母闹矛盾的,有写教师拖堂给同学们带来痛苦的,有写自己瞬间感悟的,因为学生写此类的文章放得开,一般都能做到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为了上述三种课型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校作文教学有以下要求:

1、学生每周写日记不少于1500字,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字,根据年级的高低适当增减,目的是让学生多读,勤读,多写,勤写,养成一个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师写下水文,品尝写作的甘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写作着想。

3、学生定期办手抄报“百草园”、“七色花”、“雏风声”等年级不同各具特色。

三、自主作文教改中的几点认识

1、生活是“自主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如果照本宣科,仅限于书本课堂,那么作文教学就会沉闷毫无生气,学生兴致索然。写作是运用,是服务于生活的,让学生的作文与火辣辣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才是作文教学的节拍,也正是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脱离了生活,作文教学就陷入了低谷,学生“自主作文”就无从谈起。以学为主,就是指导学生自主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写起来才有话可说,有一吐为快之感。如表现父爱、母爱为主题的作文学生写起来就很尽情,下面摘录作文中的一些佳句。

生活的路上,堆积的衣服,母亲总是耐心的洗。

我爱父亲,他是我生命的桅帆,帮我渡过暗礁,载我到成功的彼岸! 屋内幽暗的灯光下,母亲正在一针针的为我织着毛衣,我清晰的看到母亲头上一根根银发正向我发出刺眼的光。忽然母亲的身子抖动了一下,我知道母亲的手扎了一下,我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对于作文的重要,原来作文就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自主作文与自主阅读相结合。

读可以促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对写的帮助,反过来,写也可以促进读,自己有了体会,自然就是提高了理解欣赏能力,阅读和写作应结合起来,阅读文章我们了解了学生把注意

力放在体察,领悟作者命题立意的观点,选材布局的方法,表情达意的语言上,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文章写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怎样写的,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味、仿效,边读边练习写作。“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如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一类的文章,让学生练习赞美父亲、母亲、老师的文章。这类文章读起来入情,写起来也就尽情。

3、自主作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新课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正确的指导学生“自主作文”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运行。教师的指导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要交给学生作文的技巧。如古人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如考场作文要有简洁的开头,严谨的结构,生动的表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相比说的写法;如《枣核》的巧设悬念法,如《藤野先生》的典型事例和明线暗线相结合。如每次作文要“贯一”,即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突破一个训练重点,不宜太多条条框框,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审题障碍。

(2)作文指导又要“无法”。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不受任何约束,尽情挥毫泼墨,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体现自己自主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3)指导学生理解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教师要通过写作态度,写作思想素质,作文品质等教育来加强学

21

生的“作文即做人”的意识。作文教学要坚持正面引导。如鲁迅的“民族魂”,朱自清的“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作文服务,要勤奋,做学生的榜样(如写“下水文”),多开作文教学的思路、方法。

4、自主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自主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主作文是学生个性的抒发,使学生风采的展现与千篇1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有质的差别,着重作文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过程。

常规作文教学模式对学生影响较深,学生思维定势,写出创新型等,应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一个展现个性。如学生在写《朋友》这篇文章时,大部分学生写自己在交往过中不慎伤害了朋友,得出珍惜友情的主题而有写学生则独辟蹊径。有的则写到书是我们的朋友,它可以使我们汲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见闻,书无时无刻不伴我健康成长。还有同学写到:朋友,你不是一张纸,浸水则湿,透风则旋,这些包含着个性的文字形象的展示了自主作文的成果,突破思维定势展示个人风采,自主创新是作文的基本训练方式。

四、实施效果

“自主作文”教学改革以来,成效显著:

1、学生作文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由“教师难教,学生难写,高耗低效”变为“教师爱教,学生乐写,快速高效”。

2、90%的学生能完成每周1500字的日记和1500字的读书笔记,一学期下来每位同学往往能写厚厚的几本,课外阅读量写作量都有了明显大增。

3、100%的学生能在40分钟

22

内完成600字的大作文。90%的学生能在100分钟内完成三篇大作文。

4、大量学生作品在县市获奖,学生的阅读品味不断提高,不少学生阅读了中外名著。

5、教师下水文大量获奖

6、我校多名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多人获市县优质课或指教观摩课,或参加全县送课活动。

7、(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中,语文组教改成果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8、连续几年来我校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列全县前三名,这也许最能说明“自主作文”的成效。

9、“以学为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被广大师生认可,更新了教学观念。

五、下一阶段课题组工作计划

1、加强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工作

课题组将有计划有步骤学习“以学为主”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学习领会运用王景华和张伟忠老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备课手册》,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为课题研究充电加油。

2、学习和借鉴其他实验学校的经验,努力深化课题研究 我校“自主作文”教改课题组经过半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为了少流不必要的汗水,还需要我们打开视野,借鉴外来经验,吸收兄弟单位的成果。

3、继续深化课题研究

以理论为先导,结合其他学校成功经验,逐步深化课题研究,将“自主作文”课题按课型分解为三个子课题,即“双课型自主探究

23

课”研究、“单课型魔鬼训练课”研究、“单课型放胆文写作课”研究。分课型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完善“自主作文”教学模式。

4、切实抓好教改成果展示和教改材料整理工作

定期举行教改成果展示活动。如举行观摩展示课、优秀案例征集,教师下水文,学生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及时将教改成果整理成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

以上是我们在自主作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几点认识。作文教学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耕耘,不断地注入活水,愿我们的“自主作文”教学改革能在这片黑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 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0 第203页

【2】 伊为民《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4 第4页 【3】 王景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 第4页 【4】 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第217页

【5】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 第203页

24

第15篇:中期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期报告

忠县三汇中学校生物教研级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本课题于2012年1月以《新课程理念下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题向忠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同时被确立为忠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忠教科规办函[2012]01号文件)。同年1月20日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确立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格局,探究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精心制订研究计划,同时提出各年级的研究子课题,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整个研究步骤井然有序,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推进。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教研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今课题研究已开展将近半年,研究方向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

在研究中,我们以“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走“求实、求精、求新”的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有效;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得有效。以科研求发展,以质量树品牌,有效调动生物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开创我校生物教学研究新局面。

(一)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围绕“严”字下功夫

1.建立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集体

课题开题初,成立以校长为课题组组长,教研组长、生物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充满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信心。研究中课题组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担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同时还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制度

为更好地规范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2012年3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制定了《课题学习制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教育科研课题考核、奖励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还刺激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激情,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落实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和保障。

(二)强化课题研究培训,围绕“需”字抓落实

针对教师的工作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紧紧围绕“需”字做文章,想课题教师所想,做课题教师所需。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新配置电子备课室电脑,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发挥远程教育的巨大优势,让老师下载课件、教学设计、教育心得等,与全国各地的教师讨论一课甚至一题的教法,让最新的思想占领阵地,最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走进课堂。

2.加强课题研究新理念的培训

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的基础上,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学校充分发挥校内的网络资源和“本土专家”资源,采取网上学习、骨干教师讲座、上示范课、课标知识学习等方式,学习有效性理论及课改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建立外出学习“二次培训”制度,凡是参加县级或以上的研讨活动回校必须作主旨发言,时间段主要设置在每周周前会教师论坛或每周三教研时空。近半年来,学校共选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培训达30人次。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充分利用“本土专家”进行辅导讲座,半年来骨干教师主持和主讲的培训活动近10次,有刘俊国副校长主讲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黄德虎副校长主讲的“怎样参加网络教研”。

(三)丰富课题研究活动,围绕“精”字促发展

努力参加各级各类生物教学比赛。学校尽其所能为教师创造条件,帮助、支持老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种比赛和交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课题组教师申华蓉、方林明、王术雄、岳浩等人参加校、片区和县讲课比赛均获不的等级奖;课题研究参与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参加各级论文评奖,获县、省级及以上奖励七篇,具体是:杨宗福撰写的《小议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手段》2012年4月《中国教育探索学刊》(第8卷第2期)上发表;申华蓉撰写的《新课标下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反思刍议》2013年5月《读写算》上发表;王术雄撰写的《高中生物课堂讨论的几点体会》2012年12月有《新课程》上发表;方林明撰写的《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2013年3月在《新课程》上发表;黄国权撰写的《浅谈新课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2012年4月荣获“第八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三等奖;杨宗福撰写的《浅谈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中的原则》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申绪斌撰写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互动课堂

教学初探》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方林明撰写的《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王术雄撰写的《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张琦撰写的《在生物教学中对新课堂理念的思考》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岳浩撰写的《浅谈构建高效课堂》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四)规范课题研究流程,围绕“实”字作文章

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严谨、科学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开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课题研究教师要抓好三点:热点论坛——各位老师均举行“怎样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课堂”的论坛;难点探究——开展“学困生”转化策略细化探究活动;亮点展示——每学期期末举行优质教案、优秀学习心语展示活动。做好四项:创设良好的生物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生物化的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达成五度:

1、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完成六种: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并完成读后感;写一份优质教案;上一节优质研讨课;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案例或教育叙事;组织和参与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参与一节研讨课。按照“整体规划、专题研究、分项实施、滚动发展、逐步深入”的策略,不断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要事记录:

1.2012.1确立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申报工作,形成课题研究工作合力,有效推进;

2.2012.3组织学习课题确立批文、方案,制订研究计划,拟定研究各子课题;3.2012.4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再次明确课标要求; 4.2012.4整理归档课题研究材料;

5.2012.5教委办教研员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6.2012.5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再次重温课题方案,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再落实研究的步骤;

7.2012.6召开课题辅导讲座,杨宗福老师主讲《生物课堂教学互动性的研究》;8.2012.9-2012.10 各课题组成员上研讨课。

9.2012.10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交流课题实践心得;组织学习课题研究材料,研究成果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10.2012.11拟定中期报告,形成材料。

二、开题以来的研究成效

(一)加强学习,提升实验教师的素养

课题成功与否,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坚持以理论为先导,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生物课程标准》,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发展性教学的相关理论。组织教师认真观看新课改前沿省市新课程培训光盘和名师执教光碟、专题讲座。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采取自下而上的“参与式”、“互动式”的模式,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层次。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有:《新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录像、专家讲座等。

(二)活用教材,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

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教师首先是要用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把文本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基本凭借,老师要做到按课程标准的精神来“用教材教”,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题、习题,分析教材和教参中没有交代清楚的知识点和例题。教师在关注新授内容的同时,还得重点关心教材中每一个习题的训练意图和作用。老师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三)讲究互动,落实学习过程的有效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必须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物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讲究互动,提高把握课堂的能力

教师讲解要清晰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生物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生物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如王术雄老师执教《光合作用》,教师就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关于植物一天的生理变化,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用学过的知识来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请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学生达成共识。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生物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适时点拨,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中学生,是不完全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3.利用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生物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但要避免合作学习中的形式化和表演化,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怎么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2)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当遇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与别人交流探讨的欲望,寻求更多的思维支持,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课题实验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反思,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

(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四、后期工作思路

今后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使每一位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以利于学校生物发展。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方法,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全面、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

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本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开支了3000.0多元。其中资料费800.0元,调研差旋费700.0元,小型会议费600.0元,计算机使用费100.0元,印刷费200.0元,管理费300.0元,其他费用300.0元。

第16篇:中期报告

《提高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信息

化水平的研究》中期报告

同乐镇初中课题研究组

核心提示: 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边远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扩大信息技术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题概述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的是课题组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希望通过此课题,借东风,带行动,全方位进行信息规划与改革。利用二年左右的时间,探索一种可推广的模式: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农村教师教师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环境下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丰富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

(二)理论准备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教育传播理论

3、系统论

4、最优化理论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理论研究法

(四)研究内容

1、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区教师信息化水平状况及改进策略。

2、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的优化整合。

3、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设想

4、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心理研究

5、农村初中信息化教学案例及反思

6、如何优化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7、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促进信息化教学水平发展

(五)研究思路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研究信息化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法

3、研究与学科整合的模式方法

(六)课题组成员变动。目前课题组成员:李少华、田宗年 兰胜云

黄金鉴

杨桂月 黄仕介 张柏瑾

罗万将

黄素娟 杨再领

杨胜钦

黄艳海

罗小萌

黄丽霖

黄会清

二、中期研究过程及成果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1、跟踪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进一步获取数据

2、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3、指导教师制作优秀课件,参加市级学科优质课件评比

4、收集不同学科优质课件。

5、采访调查各个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对课题效果初步评价和感受。

6、教师撰写教学小论文、案例、反思、感悟、随笔等。

7、组织交流,开展阶段成果汇报和观摩课等活动。

(二)中期研究成果:

1、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我校成立了由兰胜云校长亲自挂帅的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小组的职责就是及时处理在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扎扎实实而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我校建立了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如:《同乐镇初中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电脑室管理制度》、《多功能电教室管理制度》、《校园广播室管理条例》、、《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以及各个学科专用功能室管理制度。

2、完善了场室及硬件建设。

在原有基础上,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10间;教师电子备课室2 间;常规课室都配有液晶投影仪、投影幕、实物投影仪、高档次的电子平台、广播系统。同时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和可移动磁盘,全校电脑总数为80台。各种电教设备齐全,拥

3 有电教平台15个,投影机20台,双卡收录机5台,打印机7台,数码相机5台。此外,安装了三个电子屏幕,全天候滚动各种信息(以中考信息为主),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成果、宣传中考信息等,成为学校重要的宣传窗口。

3、收集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有《同乐镇初中及本县同级学校教师信息化办公现状分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一) 》、《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二) 》、《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分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

(二)》等,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4、分析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针对教学环节)。有《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一)》、《同乐镇初中及本县同级学校教师信息化办公现状分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分析》等。其次,把信息技术作为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与量化考评挂钩。

5、跟踪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制定了《同乐初中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要求教师电子备课必须格式规范,采用统一格式:16k纸张,页边距为上下各1.5cm、左右各2cm ,单倍行距,教案具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具体格式不得随意改动。并且,不定期的地对单个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反馈,量化分析。尤其是课题研究汇报课活动,各学年组、学科组每月至少开

4 展一次,而且同组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听后要站在新课程的高度对照所研究的课题进行交流、研讨,使讲课人、听课人得到共同进步和提高。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展示研究成果、相互交流研究体会的平台。学校对所有课题组汇报课情况集中整理,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反馈,以引起全体教师随时借鉴,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除此,我们还有效地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周三下午集体备课,可窜不可占。学年组长或学科组长为组织者,每次指定中心发言人,教学有关业务领导深入年段参与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后大家研讨,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中心发言人再进行课堂展示,展示后进行反思交流。学校更加重视课堂展示后的反思交流,通过这样的反思交流更有利于推动科研和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研究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6、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制定了《同乐初中课题组培训方案》,和《同乐镇初中课题研究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信息技术组集体备课记录》等。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教改,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领略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坚持与校内外软硬件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软硬件资源。同时,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

5 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开展了《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Ppt制作资料下载》、《Word文本处理》、《电子表格基本电脑维护》、《白板使用》等相关的小本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收集不同学科优质课件。我们手机的课件都集中存放于教务处的档案管理电脑,按学期分科目分教师进行系统管理。自从开展研究以来,每科每册每章每节的教案,一应俱全。其中,不乏很多优质课件。

8、组织教师优质课评比。为了检验和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我校《提高老少边远地区农村教师信息化水平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学习、创新与发展,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使用统一的《同乐初中信息技术化教学竞赛评分表》,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

9、采访教师学生对课题效果的评价。为了掌握我校《提高老少边远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水平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实践性效果,准确把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当中技能是否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在教学实践中所得到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以及教师们的建设性的建议;为了了解学生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当中学习是否便捷高效,存在哪些困难以及合理的建议;为了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的后期工作,特别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采访。并做好了采访记录。有《课题效果采访记录》。

10、教师撰写小论文、案例评析、反思等

经过本阶段的研究实施活动,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绝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100%的教师都会上网查询资料,98%以上的教师会制作课件。100%的教师都参与过培训,60%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教师们在运用中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自觉学习、不断提高,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高。随着学校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学生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竞赛辅导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深入开展“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研究”,我校在乐业县乡级初中的教学综合成绩近两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三、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一堂CAI教学课,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成果的推广,并非所有的课都能利用多媒体。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教师实际的操作能力有差距,培训方式与培训效果难以达到课题实施的理想状态。

虽然,我校的课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坚信,在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的鼎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四、下一阶段研究重点:

下一步的设想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应以硬件为基础、以培训为先导、以教学工作为纽带,在比赛中促交流,在总结中促反思。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效果,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相结合,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更新培训内容对教师进行flash动画和网页制作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广泛地接解信息、使用信息并得益于信息,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

总之,本课题的实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老师们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信息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我们将继续寻找课题的切入点,加强实践研究。确保课题按预期目标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朱乐平.《在职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研究》 [2]朱学增.《计算机智能的教学应用》.四川教育出版社

[3]刘晓中•《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2012.10

第17篇:中期报告

基于music算法的DOA仿真及探究

姓名:陈望桥 廖正松

院系:工学院

学号:1200011011

指导老师:黄迅

摘要:基于传统music算法进行DOA估计与仿真,并根据music算法提出二维波达方向角跟踪的初步模型;在最后对数字麦克风(sigma-delta)的在DOA中的使用进行模拟与初步的仿真探索,并提出假设。

关键词:DOA跟踪,music算法,sigma-delta工作原理,数字麦克风;

引言:波达方向估计,又称为谱估计、波达角估计。一个信源有很多可能的传播路径和到达角。如果几个发射机同时工作,每个信源在接收机处形成潜在的多径分量。因此,接收天线能估计出这些到达角就显得很重要,目的是破译出哪个发射机在工作以及发射机所处的可能位置。

通过测量辐射信号的波达方向来估测辐射源的位置。理论上这种估计只需要两个接收阵元就可以确定辐射源的位置,但在实际中,由于受到角度分辨率、多径和噪声限制,所需阵元通常要多于两个。

Music算法是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一种利用了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构造空间谱函数,通过谱峰搜索,检测信号的DOA算法.它具有此前传统列阵算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利用空间正交性可以大量减少运算并提高运算速度。并且也摆脱了传统阵列现行排布的局限。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基于music算法的圆形阵列DOA估计。在music算法问世后涌现了许多根据空间正交性进行DOA运算的算法。所以Music算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 Music算法概述 假设在空间中某点存在一个声源,该声源向各个方向发出声音信号,并在空间中另一位置存在以一组以已知顺序排列的接受器,接受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在声源据接收器组足够远时可以近似认为声源发出的声波在接收器位置为平面波。波达方向角是空间信号的到达方向(各个信号到达阵列参考阵元的方向角,简称波达方向)。估计波达方向角的算法称为DOA算法。

MUSIC算法是一种基于矩阵特征空间分解的方法。从几何角度讲,信号处理的观测空间可以分解为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显然这两个空间是正交的。信号子空间由阵列接收到的数据协方差矩阵中与信号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噪声子空间则由协方差矩阵中所有最小特征值(噪声方差)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MUSIC算法就是利用这两个互补空间之间的正交特性来估计空间信号的方位。噪声子空间的所有向量被用来构造谱,所有空间方位谱中的峰值位置对应信号的来波方位。MUSIC算法大大提高了测向分辨率,同时适应于任意形状的天线阵列,但是原型MUSIC算法要求来波信号是不相干的。

假设,空间中存在的信源点在O点(阵列参考点)产生的信号为s,第i个信源点产生信号为si,由于接收器阵列几何分布与波达方向角共同影响,导致各个接收器接收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具有相位差,这一相位差与波达方向角有关。设X为接受信号向量;A为阵列方向矩阵;S为信源向量;[1] 其中 A=[ a1,a2,a3,….aN];ai阵元对第i个信号的响应;N为信源数; 有:X=A*S+N; 对于圆形阵列有aij=exp(i*w*r*cos(∅i)*cos(−θi)/c); 其中 θj=2∗n∗j θi 为经度角∅为纬度角

由于各阵元的噪声互不相关,且也与信号不相关,因此接收数据X的协方差矩阵为 R=E(x*x’);因为R=A*P*A’+σ2*I;P为信号的协方差阵;P=E(s*s’);σ2>0,而APA’的特征值为正,R为满秩阵,因此R有n个正特征值u1,u2,….un,它们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l1,l2,l3,….ln,且各特征向量是相互正交的,这些特征向量构成n*n维空间的一组正交基。与信号有关的特征值有N个,且u1…uN为P的特征值与σ2之和,而矩阵的其余En=(n-N)个特征值为σ2,也就是说σ2R的最小特征值,它是(n-N)重的。因此只要将天线各阵元输出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找出最小特征值的个数En,据此就可以求出信号源的个数N,即有

由于R的最小特征向量仅与噪声有关,因此由这En个特征向量所张成的子空间称之为噪声子空间,而与它正交的子空间,即由信号的方向向量张成的子空间则是信号子空间。将矩阵R所在的n*n维空间分解成两个完备的正交子空间,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且易知两空间正交。利用正交性,可以用En个小特征值对应的En个噪音特征向量与信源向量正交,进而得到:U=[lN+1,….ln]’;U*ai=0;[1] 由于协方差矩阵R是根据有限次观测数据估计得到的,对其进行特征分解时,最小特征值(噪声方差)和重数En的确定以及最小特征向量的估计都是有误差的,当U存在偏差时,式U*ai右边不是零向量。这时,可取使得U*ai(θ,∅)的2-范数为最小值的kˆ(θ,∅)作第k个信号源方向的估值。连续改变(θ,∅)值,进行谱峰搜索,由此得到N个最小值所对应的

π(θ,∅)就是N个信号源的位置角度。通常做法是利用噪声子空间与信号子空间的正交性,构造如下空间谱函数

=

1 ,∅ ∗∗′∗ ,∅ ′

[1] 对P进行峰值搜索即可得到N个信号的波达方向角。

二 music算法模拟

利用MATLAB软件,生成信号并进行模拟实验。 模拟生成信号:

s0=exp(j*2*pi*(f0*t+0.5*u0*t.^2)); s1=exp(j*2*pi*(f0*t+0.5*u1*t.^2)); s2=exp(j*2*pi*(f0*t+0.5*u2*t.^2)); s3=exp(j*2*pi*(10*t+0.5*u3*t.^2)); S=[s0,s1,s2,s3]; 对于圆形阵列,阵列方向矩阵A:

a_theta0=exp(j*2*pi*d*cos(thetaa(1)/180*pi)*cos((thetaa(4)-a*e)/180*pi)/lamda0); a_theta1=exp(j*2*pi*d*cos(thetaa(2)/180*pi)*cos((thetaa(5)-a*e)/180*pi)/lamda0); a_theta2=exp(j*2*pi*d*cos(thetaa(3)/180*pi)*cos((thetaa(6)-a*e)/180*pi)/lamda0); a_theta3=exp(j*2*pi*d*cos(thetaa(7)/180*pi)*cos((thetaa(8)-a*e)/180*pi)/lamda0); A=[a_theta0 a_theta1 a_theta2 a_theta3]; X=A*S+N; 根据music算法,得到普空间函数的图像为:

可清楚看到有四个峰值。并经过检验得这四个峰值对应的经度纬度角与模拟信号给出的经度纬度角相同。 对此我们针对music算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计算量大,对于全平面进行遍历,缺少表达式。 2不利于进行实时反馈不利于进行实际操作。 3 对于相干源缺少解决办法。 4 对于非相干源具有超分辨能力。 5 对于阵列排列要求很低

6具有比较良好的低信噪比下的分辨能力。

三 DOA跟踪算法(基于协方差矩阵跟踪算法)

3.1 选择协方差矩阵跟踪算法原因

由于实际中我们无法预知信源发声频率,进而难以确定均匀线阵的阵元间距。从而不防使用Music算法,采用均匀圆阵,采用协方差跟踪算法可以很好的根据协方差矩阵估计出信源运动方向,从而减少了大量的计算。

3.2算法原理

在每一个周期内拥有M个采样,每个周期时长为T,假设在每个周期内信源位置不变,则有对于KT与(K+1)T时刻信源位移为小量,可根据协方差差值计算得到该位移。

3.3二维协方差矩阵跟踪算法

算法原理(基于均匀圆阵)

利用每一个采样周期得到每一个周期内的协方差Rk,通过Rk差值的泰勒展开保留的一次项得到所需的线性方程组。进而得到估计的位置。 通过泰勒展开及矩阵运算有:

H=[H1,H2;H3,H4] H1(I,j)=γ1, +1

H2(I,j)=μH1(I,j)=γ1,+1 +1 ,1H2(I,j)=μμ,+1,1

=∗∗cos ∅ ∗ cos −∗ −cos −∗ ∗sin ∅ ∗(cos −∗

+cos −∗ )

γ=∗∗cos ∅ ∗ cos −∗ −cos −∗ ∗cos ∅ ∗(sin −∗

+sin −∗ )

α∗=∗/ ∆R=[R i+1 −R i ]

∆x= ∆∅1,∆∅2….∆∅N,∆θ1,∆θ2……∆θN ′ ,∆y=[∆R12,∆R13……∆R1n,∆R21,∆R22……∆R2n]′

∆x=(H′∗H)−1∗′∗∆

H通常为非奇异阵,可得:

∆x=H−1∗∆

由上可知:在得到初始波达角后,可以不再进行矩阵特征分解即可得到波达角变化量。并且波达角与协方差矩阵变化量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上诉步骤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普遍的,经纬度变化率不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较为实用。对于经纬度变化率的变化较大,即泰勒展开时不能忽略二阶项时,上述过程应该进行更改,并不能写成线性表达。

四 基于sigma-delta ADC的阵列探索

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过程控制、称重等,都需要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和低价格的ADC、新型∑-△转换技术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然而,很多设计者对于这种转换技术并不十分了解,因而更愿意选用传统的逐次比较ADC。∑-△转换器中的模拟部分非常简单(类似于一个1bit ADC),而数字部分要复杂得多,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数字滤波和抽取单元。由于更接近于一个数字器件,∑-△ADC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廉。

4.1 sigma-delta ADC运用基础

针对DOA实现,我们通常采用模拟信号接收器,然后通过ADC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我们抛弃模拟信号接收器,直接采用sigma-deltaADC就可以省去模数转换过程进而节省很多成本。

在数字麦克风的使用中,我们对于采集到的高速数字信号的处理的意义。我认为,数字麦克风与传统麦克风的主要区别和优势也在于它可以输出超高速信号的特性,但是数字麦克风输出的信号并没有位数的概念。数字麦克风它只是保留了频域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频域信息还原成初始信号的,那么,我们在使用中,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说将其认为成n位二进制信息,因为它本事并不是作为二进制信息生成的。

对于这一特点,进行了一些仿真和计算,发现,sigma-delta过程完美的将信噪比降低并将噪音信息推至高频,那么,可以通过它在频域中所保留的特性来进行信息的比对。对比了一下之前的传统Doa算法的过程,在这些算法中,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采集到的信息的强度来进行分析而得到相位的差值。

但是根据FFT变换中延迟定理,同一信源点发出信息,在忽略幅值变化的时候,它的时延是可以在频域中体现的,我们可以根据频域特性来求出相位的变化,并且不再需要滤波过程和进制转换过程。

通过MAtlAB进行了一些仿真,实现一个模拟圆形阵列数字麦克风的在频域中分析相位差的程序,并且计算结果和设定的相位差基本相同。

4.2 MATLAB模拟sigma-delta 阵列DOA 1 基准初始信号:s(m)=exp(1i*pi*m*2*w/n);保留实部即为cos函数 2 sigma-delta ADC转换: 转换后信号图像如下(w=10)

3 模拟接收信号,并进行相位差运算

(麦克风数 10 经度角 40 纬度角 20 半径 100 频率 1000) 接收器还原出的相位差:

106.2394

37.9350 114.4446 128.3194

99.0509 106.2394 114.4446 128.3194

99.0509;

实际模拟生成相位差:

105.8438

37.5729 114.1146 127.9471

98.6451 105.8438 114.1146 127.9471

98.6451;

构造范数并输出图像:

37.9350 37.5729

可知存在一个声源点,且经纬度与设立相同。

4.3 利用sigma-deltaADC DOA与传统DOA差别

对于静止声源点,sigma-delta ADC DOA算法中缺失了经度角(-360,-180)即,目前只能完成半个空间的DOA估计。并且对于相位差较小(r较小)的情况误差大于传统算法。但是对于较大的相位差(r较大)精确度相比传统算法大幅增高。并由于sigma-deltaADC自身特性,不再存在迭代更新的过程。对于动声源点,sigma-deltaADC DOA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到动态经纬度。这一特点是传统DOA算法不具备的。并且sigma-deltaADC DOA 采用FFT算法进行运算,摆脱了大规模矩阵运算的运算量,使得运算时间减少,并且可以根据FFT算法直接得到各个声源点的声源频率。对于多个相干声源的DOA计算仍然缺乏较好的解决办法。

五 预期与假设

由于sigma-delta ADC具有的高速数据传递特性,频域完整的特性以及噪音频率特性我么可以利用频域进行DOA估计。并且这些特性保证了sigma-delta ADC 可以实时传递信息,采样频率极高,保证了动态DOA估计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由于sigma-delta ADC 输出信号是一维数字信号,没有位数与分辨率的概念,导致了使用sigma-delta ADC 如果采用传统算法的数据意义的模糊。所以我认为采用频域分析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并且有某种方式使得缺失的经度角被补充回来。并且有某种方式可以避免低相位差时高误差现象的出现。

处于成本以及时间等等方面考虑,数字麦克风或sigma-deltaADC 在DOA中的使用时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专注于sigma-deltaADC 的工作过程以及它的种种特性来设计并完善现有DOA算法。最终达到快速,准确,稳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Schmidt R.O.Multiple emitter location and signal parameter estimation [J].IEEE Trans AP,1986

附录一 music算法仿真程序(MATLAB) %阵列接收数据: clear; clc; close all; tic;

M=10;L=1024;N=4; thetaa=[15 20 40 0 25 21 30 46]; snr=20;

f0=10e6;C=3e8;fs=200;Ts=1/fs; lamda0=C/f0;d=5*lamda0;

%%%%%%%%%%%% 产生信号%%%%%%%%%%%%%%%% u0=-15;u1=0;u2=15;u3=30; t=(0:L-1)*Ts;

s0=exp(j*2*pi*(f0*t+0.5*u0*t.^2)); s1=exp(j*2*pi*(f0*t+0.5*u1*t.^2)); s2=exp(j*2*pi*(f0*t+0.5*u2*t.^2)); s3=exp(j*2*pi*(10*t+0.5*u3*t.^2)) S=[s0;s1;s2;s3;];

%%%%%%%%%%% 生成导向矢量矩阵%%%%%%%% a=[0:M-1]\'; e=360/M; a_theta0=exp(j*2*pi*d*cos(thetaa(1)/180*pi)*cos((thetaa(4)-a*e)/180*pi)/lamda0); a_theta1=exp(j*2*pi*d*cos(thetaa(2)/180*pi)*cos((thetaa(5)-a*e)/180*pi)/lamda0); a_theta2=exp(j*2*pi*d*cos(thetaa(3)/180*pi)*cos((thetaa(6)-a*e)/180*pi)/lamda0); a_theta3=exp(j*2*pi*d*cos(thetaa(7)/180*pi)*cos((thetaa(8)-a*e)/180*pi)/lamda0); A=[a_theta0 a_theta1 a_theta2 a_theta3]; X0=A*S;

%%%%%%%%%%%%%%%%%%%%%%%%%%%% %%%%%%%%%%% real_noise=randn(size(X0)); imag_noise=randn(size(X0));

noise=(real_noise+j*imag_noise)/2^0.5; noise=1^(-snr/20)*noise;

%%%%% 阵元接受数据 %%%%%%%%%%%% X0=X0+noise;

%%%%%%%%无噪声经典MUSIC算%%%%%%%%%% Rx0=X0*X0\'; [V0,D0]=eig(Rx0);%%%%%%%% 求矩阵的特征值%%%%%%% E0=diag(D0);%%%%%%%% 提取D矩阵的对角线构成一个一列矩阵%%%%%%%%

Un0=V0(:,1:M-N);

%%%%%%%%%%%%%%%%%%%%%%%%%%%%%%%%%%%%%%%%%%%%%%%%%%%%%%%%%%%%%%%%%%%%%%

theta=-5:0.05:60;%%%%% 从-90--90,每格取0.01 %%%% for ff=1:length(theta)

thetab=-5:0.05:60;

for gg=1:length(thetab) a_theta=exp(j*2*pi*d/lamda0*cos(theta(ff)/180*pi)*cos((thetab(gg)-a*e)/180*pi)); Pmusic0(ff,gg)=100*log10(1/abs((a_theta\'*Un0*Un0\'*a_theta)));

end end %生成三维图; xa=-5:0.05:60; ya=xa; [theta,thetab] = meshgrid(xa,ya); surf(theta,thetab,Pmusic0); colormap(\'jet\'); shading interp; toc;

附录二 sigma-delta ADC DOA仿真程序 function [y]= ADC( f,w ) %UNTITLED 进行sigma-delta转换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y(1)=1;u(1)=0;n=100000;T=1; for m=2:n;

s(m)=exp(1i*pi*m*2*w/n)*exp(1i*f/180*pi);

u(m)=u(m-1)+(s(m)-y(m-1))/n;

if u(m)

y(m)=-1;

else

y(m)=1;

end end plot(y) end function [ f ] = phase( N,v,u,r,w) %UNTITLED3 此函数描述给定圆矩阵,各个接收器的相位差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v为纬度角,u为经度角

for i=1:1:N; p(i)=2*pi*i/N; f(i)=w*r*cos(v)*cos(p(i)-u)/340*180/pi; while(f(i)>360)

f(i)=f(i)-360; end while(f(i)

f(i)=f(i)+360; end if f(i)>180;

f(i)=360-f(i); end end end function [o] = micGet( f,w ) %UNTITLED5 接收器接收信号计算相位差值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y(1)=1;u(1)=0;y1(1)=1;u1(1)=0;

%%%%%%%%进行sigma-delta转换 y=ADC(0,w); y1=ADC(f,w); %%%%%%进行频域分析

y1fft=(real(fft(y1,100000))); yfft=(real(fft(y,100000))); if max(y1fft)>abs(real(min(y1fft)))

if max(yfft)>abs(real(min(yfft))) [y1max,tp]=max(y1fft); [ymax,tp2]=max(yfft);

else if max(yfft)

[y1max,tp]=max(y1fft);

[ymax,tp2]=min(yfft);

end

end

else if max(y1fft)

if max(yfft)>abs(real(min(yfft))) [y1max,tp]=min(y1fft); [ymax,tp2]=max(yfft);

else if max(yfft)

[y1max,tp]=min(y1fft);

[ymax,tp2]=min(yfft);

end

end

end end t1=real(y1max/ymax);%%%%%两个极值点的比值,为exp(j*2*pi*f)

o=acos(t1)/pi*180%%%%%得到f*360.单位为度 end

function Get( N,u,v,r,w ) %UNTITLED7 遍历查找声源位置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f=phase(N,v,u,r,w);

for i=1:1:N; o(i)=micGet(f(i),w); end [x,y]=meshgrid(1:1:180); for i=1:1:180;

for j=1:1:180;

t=phase(N,j,i,r,w);

z(i,j)=(abs(t)-o)*(abs(t)-o)\';

z(i,j)=1/z(i,j);

end end mesh(x,y,z); o i=phase(N,v,u,r,w) end

第18篇:中期报告

“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研究的研究

中期报告

孟丽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当今局势: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深入,在陵县教育局提倡的课堂改革模式推动下,我们糜镇中学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糜镇中学的现状: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抓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中小学教学质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校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很不容乐观,与周边中学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中考中时距县局领导和老百姓的期望还差得很远。因此,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深知传统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的策略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教学实践的需要,急需革新和寻求与教学有效性相联系的师生教学行为策略。因此,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旨在使学校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实践新课程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课题的实验、研究,揭示和探索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模式和优化策略,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有效、高效、优质。 因此,如何组织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就成为我校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行为策略就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行为调节方式和行为模式。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的实施策略”等行为方式的研究和实施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㈠.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进一步增强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二是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三是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育管理策略、教师教研策略、教学行为策略群。 ㈡.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导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以探究“有效的教学行为策略”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两个方面,以及为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学校层面形成的教育“管理行为”和教师层面形成的“教研行为”展开研究:

1.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研究。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首先,管理行为不同于交往行为,它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性行为”,每个管理者总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并作出规划、决策,采取行动,试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其次,它还是一种“规范调整行为”,从目标的达成要求出发,从提高效益的需要出发,建立团体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并对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与调节。

⑴.有效课堂规则的研究。

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在合理而明确的课堂规则基础之上,是在课堂规则的生成与执行过程中实现的。没有适宜的课堂规则,就不会有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规则内容丰富,层次复杂,具有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育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的功能。适宜的课堂规则对课堂学习同样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⑵.课堂时间科学管理的研究。

科学运筹课堂时间就是要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就课堂教学而言,要解决好教学时间限定性与课本知识容量丰富性的矛盾、知识的积累与能力形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

⑶.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时,就要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教学机智——表现随机决断才能和应变能力的典型形式。 2.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

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是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课堂中利用一定的条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应用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⑴.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从学生心理过程来看,学习活动主要依靠学生内在动力的驱使,但外在动力机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动力因素。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甚至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行为艺术的重要方面。 ⑵.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行为的指导研究。

知识的获得,不是在学校教育、学生时代一次就能完成的,现代社会是终身教育的社会。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远远胜过掌握知识本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习惯又是学生的某些学习行为经过不断重复而达到的一种自动化行为。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⑶.教学过程(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简单呈现课本知识结构,而内容学习的思维过程被压缩,甚至被忽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难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法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课本本身所包含的丰满的内容,更要体现知识认知和迁移所需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 ⑷.有效的课堂交流研究。

教学交流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也就是古人所讲的“教学相长”。它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教学主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交流是规范化的教学交流,合理进行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有效的教育管理策略、教师教研策略研究。

⑴.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培训、加强管理等措施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在学校层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策略。

⑵.通过学习、交流、指导等方式,加强教研组建设,探索出不同学科的各具特色的教师教研策略。

四、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区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教师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及教材观。 2.加强组织管理,保障研究实施,力争取得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增大管理力度,健全教科研组织,形成研究制度,加强教科研考核,实行奖励机制,提供实验条件,保证研究经费。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中心组,中心组成员具体负责研究工作。 ⑴.课题小组组长负责制定研究、论证、修改、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情况,调控研究措施,进行阶段检查测控,总结研究成果,负责课题过程管理,保障课题顺利实施。

⑵.培训教师。组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研究实施方案、吸取先进经验、定期开展研讨,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研究操作,增强实施方案的自觉性。

⑶.课题研究与学科课堂教学密切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建立课题组活动制度,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建立课题工作台帐。

⑷.认真做好课题材料的备案、存档工作,通过分析资料,及时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工作。督促各子课题组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学期行事历的制订及履行。

3.建立课题研讨固定日,课题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制度。 我们将每周半天教研组活动日整合为课题研讨日,安排教研组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及研讨。以理论学习、听课评课、主题研讨、学术沙龙、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为主。力求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4.加强与各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的联系,及时取得对研究课题的咨询指导,定期聘请相关领导、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及主题研讨。 5.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和经验文章,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⑵.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初中、高中各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重点进行实验。

⑶.调查法。在实验研究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⑷.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⑸.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⑹.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安排 1.前期准备阶段(2013.3~2013.4)

通过调研明确研究方向,选定实验课题;搜集相关理论材料,完成学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动员,组织学习;完成学科组和教师承担的子课题方案制订和课题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及前期研究工作。 2.中期实施阶段(2013.5~2013.10)

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开展课题实验,实施和深入开展各项子课题研究;组织教改实验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论文评比等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和实验情况的第一次调研;梳理、整理过程性资料:问卷调查材料、实验数据、活动记录、活动评价、活动图片、课例录象、工作台帐,阶段性成果材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校本教材、教学论文;进行中期总结、评估;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提升和推广转化;针对课题研究和实验情况调研,提出新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不断深化课题实验工作。 3.后期总结阶段(2013.11~2013.12)

梳理、整理事实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归档;分析、处理事实资料,进行归纳、提升研究成果,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形成物化成果,宣传推广成果;组织结题鉴定。

六、课题阶段性成果

1.加强研究管理,规范行动研究。

首先学校完善了课题研究三级管理网络。坚持课题研究自主申报参与制,调动每位研究者的主动性。修订了多个校本化教科研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和《教科研成果奖发放规定》,着力体现奖励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追求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有效。其次学校出台了《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出版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扫描专刊》,下发了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学校《关于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区教育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用以指导、规范教师平时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研究。

2.教师确立了课改意识。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主要理论文献、著作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郭)、《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肖川)《新课程视野下优化教学时效的策略》(宋秋前)、《实施有效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袁东升)、区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等,通过学习,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和教材观,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课题研究水平。学校还搭建了“教师论坛”这一新型的理论学习交流的平台,它既是专家学者的讲坛,更是参与研究者交流互动的阵地,也是各子课题组将课题研究成果向全体教师展示推广的舞台。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教师讲坛”活动,其中校外专家3次,校内教师20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个层面的理论学习,思想交流,广大教师确立了改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意识。更愿意遵循新课程理念去探寻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 3.研究活动多样,物化成果显现。

在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成员共上校内研究课360节,校际公开课30节,如成功举办了以“关注学生需求,提高课堂实效”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展示活动,承担省级观摩活动1次,市级公开研讨活动1次,区级公开研讨活动3次,校级研讨活动9次;教师评优课区级以上获奖24人次,发表教学论文48篇、教学论文区级以上获奖316篇、教学设计区级以上获奖57篇,学生个人竞赛获奖区级以上118人次,团体获奖区级以上28次;制订并印发了《无锡市荡口中学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汇编》,印发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扫描专刊》,汇编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课题方案集,出版了8期校刊《学海教育研究》,校刊中以“学校管理”、“ 实践反思”、“ 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等版块刊登了学校指导性意见,如“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关于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等,以及大量的教师研究成果和反思文章;两年中,学校新增了1名市教学新秀、2名区教学能手。

4.教学实施中初步形成的策略。

根据总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实验,归纳总结了各子课题实验研究的初步共性成果,即在教学实施中初步形成的策略。 ⑴.创设氛围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追求民主、和谐、生动、高效的学习氛围。

②提倡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和探究,反对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做法。

③提倡师生、生生之间有价值的互动,鼓励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对话和交流,反对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做法。

④提倡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反对让学生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的做法。

⑤提倡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有适当的高期望,反对过度拔高教学难度的做法。 ⑵.开展活动

①提供实践、实验、操作、讨论等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

②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对话交流,形成体验,探究运用,加深理解。

③对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事件作出判断,敏锐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并加以充分利用。

④在提供多样化机会的同时,要不断提醒学生创造自己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⑶.规范语言

①课堂语言要严谨简约。表述要准确、科学、清楚,尽量减少口误;要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讲述他们容易接受、领会、理解的话。

②课堂语言要声情并茂。要注意语调的变化,根据内容的特点,时而严肃,时而轻松,时而高亢,时而舒慢;要讲究节奏感,把握好语速;要融入教师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 ③课堂语言要生动幽默。既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又有优美形象的描述。创设生动和谐、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用幽默方式提高批评的效果。 ⑷.时间管理

①提倡为学生节省时间,每个学科应最大限度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②提倡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反对用过分耗费学生时间、精力去换取考试成绩。

③提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个别辅导,反对缺乏针对性地低效教学。

④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反对课堂中无效的教学行为。

⑤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增加学生专注学习时间。如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阶段性的督察,对指定的学习任务作出明确的指示,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反馈,适时安排课堂提问,适时环绕课堂走动,适时改变教学节奏等。

⑥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现行每节课时45分钟的体制下,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大体可安排为,“学”和“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其中“学”和“教”环节中完全由教师单向传授的时间宜限在15分钟以内,而其余15分钟以上时间用于教师迅速简明地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等。 初步建立了课堂教学的“3个1/3”评价标准来引领我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第1个1/3是一节课中,教师的累计讲授时间不超过1/3;第2个1/3是一节课中,学生的独立参与人数不少于1/3;第3个1/3是一节课中,学生的集体训练时间不少于1/3。例如,我们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理念下,参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主要分为六个教学环节:一是揭示学习目标(2-3分钟);二是自学教材(5分钟左右);三是自我检测(5分钟左右);四是小组讨论(5分钟左右);五是全班交流(20分钟左右);六是当堂训练(7-8分钟)。 ⑸.指导学法

①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并参与评价,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

②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③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互动。

④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心向。 ⑤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与经验,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并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⑹.行为管理

①提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树立教师威信,让教师优秀的品格、才能、信念、价值感、行为举止,都被学生所认同、吸收、模仿,让学生敬重你,自然形成对教师的向心力。

②提倡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则,明确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对课堂不良行为有明确的约束,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 ③提倡采取富含学科特点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课前演讲、课堂提问、分组讨论、演角色剧、问题抢答、探究活动、小组竞赛等,防止教师长时间只管对着黑板自己讲。

④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眼神接触,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行为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如走近暗示、突然停讲、提问学生、幽默语言等,让教师教学智慧产生力量。

七、后阶段研究思路

在继续实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为契机,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重点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基础工作。指加强课题研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第二,重点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提升我校课题研究水平,以点带面,力争在个别学科有大的突破,并以此向其他学科拓展。 1.基础工作

⑴.组织建设做到有层次,有网络,职责分明。

完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课题中心研究组,做到人员合理,职责清晰明确。 ⑵.制度建设

坚持课题研究日制度和参与课题自主汇报制度,制订和完善教科研课题评价奖励制度和课题管理制度。 2.重点工作 ⑴.实施措施。

①分层展开,分步推进。

“分层展开”指学校中心研究组、学科课题组分层次各施其责开展研究;“分步推进”指本阶段、后阶段课题研究成果逐步从重点突破学科向其他学科推广实施。 ②学习引领、文献指导。

自学为主、解读为辅。在前期经验成果不断总结推广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改改革先进经验,聘请专家顾问定期来学校指导引领,保证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开展。 ③加强行动研究。

以课例为载体,同案异教、同题异构。以班级、学科为载体加强跟踪研究,进行前后测对比,以求通过量化分析,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有效。 ⑵.成果形成。

成果一:多层次的课题研究资料,如参考学习文献,问卷调查材料,实验数据,活动记录,活动评价,活动图片,课例录象,工作台帐。 成果二:发表和获奖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的汇编; 成果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八、困惑与反思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对此,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所以老师们自主科研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的课题研究和教科研活动不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实施的活动,事实上我们也通过这些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实的评价机制和短浅的竞争模式,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出现两难的境地,也有了许多的困惑之处。 1.在教师定位上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一直认为自己只要教好书、会教书、能教书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把教师也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并以此来影响别人,引领学校的职责。另一方面,过去的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很少涉及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一方面缺乏研究的意识,把教科研看成是教育专家的事、教研人员的事,另一方面也缺乏教科研的能力。

2.研究能力和方法上的问题。

一些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教科研行为、课题研究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教师缺乏科研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科研能力不强,失去了不少课题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机会。 3.“研究共同体”的形成意识淡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每个小课题都是提高“教学成绩”课题的子课题,,研究者之间实际上构成的是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这一共同体主要表现为教育专家与教师合作、与教师的合作、学校教师之间合作三种类型。从目前情况看,教师很少有机会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共同探究,专业研究人员对学校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从教师共同体形成来看,由于过去教师习惯于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对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体的形成意识淡薄,目前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制度,因而教师共同体的形成是松散而不稳固的,所以教师间研究成果的共享、借鉴很少。特别是当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时,许多教师往往把课题研究看作了额外负担,当实验效果不明显时,许多教师往往对教科研的功能产生怀疑,以至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半途而废。 4.子课题研究内容与总课题研究目标承接问题。

各子课题研究内容与总课题目标的承接不够顺畅自然、贴切达意,目标意识不强,内容针对性不够;有些子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有重复;有些子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学科特色体现不够明显。 5.简化步骤,缩小研究范围。

建议研究者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些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及时与组内外教师交流,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的研究

中期报告

孟丽凤

2013.10

第19篇:中期报告

“拓宽课程资源,挖掘学生潜能”课题实验中期报告

海阳二小王莹莹

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们实验小组在调研、宣传、实践探究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类与课程资源相关的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课题实验以来所做的工作

(一)、成立“拓宽课程资源,挖掘学生潜能”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实验工作小组,及时组织课题实验小组全体成员深入调研,制定“拓宽课程资源,挖掘学生潜能”课题实验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本课题方案,研究其理论的指导意义,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深入探究。

(二)通过课题组的深入研究,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拓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和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实现新课改目标的目的。

1、多渠道丰富教材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2、多方式扩展知识视野,加大社会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学生求知欲望。

3、多方面鼓励互帮互学,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不断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4、多层面增进家校交流,营造良性和谐氛围,不断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根据课题要求,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通过对学生在班级、学校的学习习惯、学习要求,进行全面的跟踪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学生对社会环境的了解与感知度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奥运会、神七飞天等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到状元县建设和市树、市花、市鸟评选等家乡要事,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打好基础。

2、调查法。课题组把调查作为拓展课程资源的重要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一是开展“啄木鸟”行动。2007年,在开展普通话推广周时,课题组组织学生上街,找出店面招牌、商业广告、各类标志上的错别字,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劝导其改正,起到了规范用汉字、净化语言文字环境的作用。二是开展课外阅读调查。为了摸清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找出准确、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资料,课题组设计了《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参加课题实验的五个班级进行了随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为学生开列出适合的课外读物目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丰富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为挖掘学生潜能做好较充分的准备。

3、实验法。课题组还结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要求,在课文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学生特点相结合的实验活动。如“每天新闻发布”、学生自编自演童话剧、“用相机记录家乡的变化”、参观状元博物馆、福利院慰问等。以各种方式增进学生对社会的关心,

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的知识素材,从而实现拓展课程资源的目的。

二、课题实验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自从课题实验以来,参加实验的 学生在拓宽课程资源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①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每天在午间阅读时间、课余时间自觉地阅读,做到一边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的良好读书习惯;②教师对每周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格外重视,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更具有针对性;③部分学生家长开始重视子女的阅读,能够支持或主动为孩子购书书籍,丰富学生的阅读书籍。“每天新闻发布”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关注“奥运会”召开、“神七”遨游太空这样令人鼓舞的事件,也关心“三鹿问题奶粉”、“禽流感”这些令人心情沉重的话题;不仅关心汶川地震这样举国关注的焦点,也参与到市树、市花、市鸟这样家乡热点的评选之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既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拓展了知识面,还积累了不少作文素材,起到了把“窗外事”与“窗内学”相结合的效果。

⑤学生视野开拓了,学会知识的积累、迁移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④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我校有了浓厚阅读氛围,学生有了一定阅读爱好,学生把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能够积极的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本阅读,主动购书和收集喜欢的书;

三、课题研究实验状况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的课题实验工作,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重点选择

四、

五、六年级为实验班级,实验班级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实验教师的敬业精神好,善于积极进行课题研究。

四、实验中面临的问题

在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创设良好的拓宽课程资源的环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且单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语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教材动员一切可行的力量是拓宽课程拓宽资源的关键。

五、下阶段的实验做法

课题实验不能搞花架子,应是确确实实地做研究,这才是拓宽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幅良药。结合前阶段实验情况,下阶段我们主要做法是:

1、继续拓宽课程资源,营造人人参与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要持之以恒,教师更不能虎头蛇尾。课外阅读的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不断地辅导。

2、继续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重点做好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推荐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课外读物。

4、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拓宽课程资源。每节课前,让每位教师保证3分钟的读书、看报、观看新闻的交流时间,内容可为自己读过的精彩片段,观看新闻的心得体会,说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等等。定时

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5、举办各种交流、展示会。我们实验小组拟定举办读书心得体会交流会,优秀作文选,建立学生“阅读袋”。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资料袋取好听的名字,如“采蜜集”等。“袋”里可存放优秀范文、读后感、摘录的优美词、句等。

6、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做到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把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把“窗外事”与“窗内学”相结合。

8、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实验小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有真情的回报。

第20篇:中期报告

中期工作总结

根据前期工作计划书,中期的主要主要工作有:

一、第一次全体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分工。讨论与协调。

二、通过文献以及网络资料,查找和了解新华书店渠道的基本构成且整理好资料,对新华书店的渠道有大概的了解以便于对实地进行考察。

三、给漳州市胜利西路新华书店客服打电话,其店员对于新华书店的渠道不了解,得不到想要的信息,索要负责人电话受阻。

四、下一步的计划是全体组员对漳州市新华书店进行实地考察。

新华书店渠道的基本构成

一、实体店销售渠道

(一)大型书店

面积大,图书种类齐全,一站式服务,多元化经营.一般选址在市中心,交通便利。

(二)社区书店

新华书店系统伸入社区文化中心自建或与社区文化部门共同组建,以卖书,阅览出借,网上书店的配送站按需印刷的交换点,甚至将书报刊,电子出版物一揽子经营,通过连锁配送支持,实现网点的增量,服务的延伸。

(三)团购

团体购物,新华书店根据薄利多销的原理,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新华书店通过利用团购这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消费者自行组团、专业团购网站、商家组织团购等形式,提升用户与商家的议价能力,并极大程度地获得商品让利,引起消费者及业内厂商、甚至是资本市场关注。

(四)馆配

以公共图书馆为龙头,配套职工书店,农家书屋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乃至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图书配送市场。

(五)联营

新华书店与与其他企业或事业单位之间进行实体型联营、合同型联营、合伙型联营以及复合经营、品牌经营和租赁经营等联营方式,得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六)平台合作

新华书店充分利用互联网较成熟的销售渠道和模式,选择与经验丰富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夺取已经失去的部分市场份额。

(七)书城网点建设

新华书店在不仅在全国各地设立连锁书店,还在一些地方的中心网点进行书城网点建设,像农村书城网点建设,县城书城网点建设,以及流动汽车书店等。

二、网络销售渠道

(一)建立网上书店

新华书店总店的网站,于2007年11月开始运营。最初主要致力于有关书籍的咨询活动。经过准备阶段之后,网站把重点放在书籍的销售上,书籍的网上价格将比传统书店中书籍价格低很多。2008年9月27日,经过长达一年的准备工作之后,新华书店最终开始了网上销售业务,与7家书店合作,包括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和中关村书店。新华书店开网上书店,是为了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更好地提供多渠道服务平台。早在2006年,浙江新华就突破传统书店经营方式,创办了“博库书城”网上书店,搭建了一个集B2C个人购书、B2B商户批发、B2G单位团购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2008年起,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文轩(新华书店网上商城:新华文轩旗下新华书店.COM-专业网上书店,网上买书,文化用品网上购物商城,提供网购图书,数十万种商品的网上购物,快递送货上门,支持货到付款,网上购书更便捷)在线分别在淘宝网、拍拍网等网站上开设了多个“平台+自营”模式的双料网上专营店。2009年4月,文轩在线以“新华文轩官方旗舰店”名称正式入驻QQ商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华书店除了自有独立的B2C网上书店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和模式,选择与经验丰富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强强联合”,以创新的网络连锁模式在外部激烈竞争的夹缝中生存。如借助淘宝网或其他在线B2C电子商务购物平台,开设网上书店等。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经营策略

随着当当、卓越以低廉的价格、先进的物流体系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一种有趣的现象是,一些消费者时常先去大型传统书店寻找所要购买的书,从装帧到内容都称心后,再从去网上以较低的价格购入,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传统书店变成了当当、卓越的现实体验店,这对传统书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打击。但同时可以看出,网上书店并没有取代传统书店,反而有一种共融的趋势,网上书店与传统书店的结合更能发挥协同优势。

几年来,新华书店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根据中央确定的总体改革思路,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改制和连锁做了大量工作,在一些方面实现了突破,为下一步改制和连锁经营的全面推开奠定了基础。全国以区域为中心,形成了几个比较强势的发行集团:西南有四川,东北有辽宁,长江三角洲有浙江、江苏、上海,珠江三角洲有广东、福建,环渤海地区有北京、山东和天津等。这些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自身改革逐步做大的发行集团,构成了未来国内书业的重要影响力量。由此可以设想,新华书店在拥有丰富的图书营销经验、良好的客户资源、实体店网络营销、物流基础、供应链资源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区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以连锁店与网上书店为依托,率先实现网上书店全国连锁的经营模式,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发挥集群优势。在构建自己网上销售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网络书店常采取的送货方式以及新华书店遍布全国的连锁网店优势,建立一套书店连锁网店配送体系,就近配送,节约物流成本,为顾客省掉不必要的邮费支出。这些措施有利于拓宽经营渠道,降低采购成本,进而在价格方面缩小与当当、卓越的距离。

三、进货渠道

在十年前的中国,实体图书渠道的分类只有两种:主渠道和二渠道。主渠道就是走新华书店,二渠道的书是走各地民营书店、图书商城等。因为历史与政策的原因,主渠道曾经在图书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新华书店利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教材约占40%,属于垄断经营部分;一般图书(包括电子、音像制品、文化用品等)约占30%。从2004年开始,新华书店积极弥补自身不足,不仅大兴土木,更在服务质量、图书种类上下功夫。同时,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革拉开帷幕,2007年改革完毕。改革后的各地新华书店从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转轨到自负盈亏的模式,与民营书店基本相同。因为原有的土建直接划分给当地书店,所以即使自负盈亏,新华书店也带有一个先天优势,不需要付房租。省去了房租的烦恼,新华书店系统内的书店成本比民营书店下降了很多,竞争力自然提高了。

各省新华书店在新一轮改革的连锁系统中的连锁总部无一例外定位于图书市场中盘,连接着供货商与各连锁分店,发挥着“蓄水池”的功能,这必然要求连锁总部拥丰富的备货品种,以支持整个连锁系统的日常经营。新华书店连锁系统的供货商包括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以及各种图书发行总代理商。具体如下:

1、常备常销书的进货以发货店(含大型看样仃货会)征订目录报订为主

2、热点书和畅销书的进货以批销中心为主

3、向出版社进货的原则

4、拿到了该商品当地的代理权,直接从厂家进货

5、通过当地级别较高的代理商进货

6、发行代理制。新华书店出版社是图书发行的主要渠道,与作者协商,自己发行 新华书店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是重要特征。对新华书店的连锁经营提出“六统一”(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信息、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要求。新华书店的图书供应渠道是一条典型的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其流通渠道是间接渠道,即经过图书发行中间商,向读者销售图书的一种发行渠道,也就是“出版社图书批发商零售书店读者”这种模式。

四、渠道管理

我国图书发行市场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要充分发挥新华书店作为主渠道的基础和优势在党和政府在方针、政策上确定了新华书店的性质、任务和服务方针,肯定它的主渠道地位,并多方面子以支持。而企业市场营销渠道是一个关键性的企业无形资产。渠道管理是指制造商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能力合作的一切活动,其意义在于共同谋求最大化的长远利益。新华书店在渠道管理这一方面也将成为此次研究的重点。新华书店渠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对地方新华书店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地方新华书店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图书的流通速度。

2、加强对新华书店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图书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重要利润源。

3、对地方新华书店负责,为新华书店解决图书销售中的实际困难。如对滞销图书的调剂、破损图书的调换等作及时处理。

4、建立数据库。根据与书店多年的合作经验,为客户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将有助于对客户的科学管理。数据库包括书店的基本情况,销售情况,回款情况,营销能力,相关情况的备注等。通过数据库管理,可以对书店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及时完整的把握,有利于来年对渠道进行调整。

5、其他管理工作,包括对新华书店渠道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对新华书店理念、价值观的认同。还要负责协调出版社与新华书店之间、新华书店与新华书店之间的关系,建立稳定的图书进货渠道。认真对待新华书提出对待建议和对图书促销的要求,帮助书店做好宣传工作,协调与出版社关系,对书店提出的签名售书等活动积极配合,尽量做好协调工作。

新华书店渠道研究

中期报告

10营销2 101206201 樊露丹 101206202 胡娟娟 101206204 林丽君 101206208 谢晓梅 101206210 冯惠新 101206221 王玉丹 101206233 陈德霖 101206240 林威

项目中期报告范文
《项目中期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