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9:53: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生“乡土作文”指导和实践研究

中期报告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秉承新课改理念,我们东宋镇中课题组于2015年12月开展了《农村初中生“乡土作文”指导和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文献资料搜集工作。针对东宋镇具体乡村情况,结合东宋镇中学生实际作文水平。我们从乡村风俗、名人轶事、乡村美景、奇人奇事、民间艺术、乡村特产、平凡人生、特色美食等几方面进行了文献资料搜集工作。针对课题研究方向,课题组展开了文献资料搜集工作:搜集东宋镇全套乡志,从中遴选乡村素材;拜访民间宿老,搜集民间异闻;访问民间老人,搜集民俗风情,记录成册;到餐馆去搜集美食菜谱;到农家去记录农业知识„„一个月走访下来,课题组成员瘦了一圈,却收获颇丰,笔记记了八大本子,为课题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课题培训。为使课题工作顺利开展,就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面对纷繁复杂情况的耐心和智慧。为此,东宋镇中课题组多次举行培训工作,邀请县内知名的课题工作者前往我校传经送宝。2015年12月28日,邀请县城名校实验二中的崔小利老师、张彩霞老师、孔莹老师等到我校进行课题培训。并把培训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每周三定为课题学习时间。全体课题组成员抛开繁杂事务,一心投入到课题学习中去,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和经验,保证了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调查研究。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之上,需要我们既有理论也要有实践经验。于是课题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间特产的种植及耕作情况,如官庄西瓜的栽培;请教民间艺人,怎样制作剪纸;深入程家祠堂,了解省级文物程家大院的历史;前往明代宋尚书墓前,领略贤人风采;深入农家厨房,学习洛宁蒸肉的制作方法;前往杜阳河边,欣赏落日美景;坐在农家炕头,和老乡唠唠家长里短、喜怒哀乐;走在东宋街头,观赏民间艺人的曲剧表演„„在我们的脚步中,纸上的知识一点点具体化、生活化,慢慢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身边为课题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具体考察。课题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从前期工作中挑选了适合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的乡土风情。从学生中挑选了40名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别到乡村去、到民间去。真正了解乡土文化,走进乡村人生,看程家大院,拜宋尚书墓,赏杜洋美景,尝官庄西瓜,做洛宁蒸肉,听洛宁曲剧„„让真真切切的乡村生活融入到学生的眼里、心里、生活中„„考察归来后,由学生代表做具体介绍。并由语文老师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乡土实际,具体制定个人的乡土考察计划,让每个人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乡土实际,为乡土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

二、前期研究成效 课题组成员经过半年的认真钻研 ,也取得了令人称道的业绩。在实践方面:全体成员走访乡村人物100余人,行程几百公里,拜访名胜古迹及风景一百余处,搜集资料一百余万字,做笔记记录20余万字,学生习作3000余篇,业务培训一百余次,业务活动30余次,600余名师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在理论研究方面,集体的力量得出了智慧的结晶。课题组成员对乡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学生实际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对乡村作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对乡村生活充满了热爱。新的教学模式实验展开,新的理论在生根发芽,对农村、对学生新的认识正在展开,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在实践中的收获化作成果,与广大师生进行了分享。

1、对乡土作文新的认识。校园生活(同学、教师、宿舍、食堂、教师、操场等)、家庭生活(父母、祖父母、兄弟姊妹),这些素材看似不少,但在以前学生写作的几年里大多用过,而且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历和感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雷同作文比比皆是,学生难以写出新意。所以,学生作文需要活水源头,那就是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寻觅丰富的乡土素材。了解乡土资源,运用乡土素材,使乡土文化得到保存继承、创新发展。程向朝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根据自己的实践以及课题的研究收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县级获奖论文《我手写我心》中指出: 写作兴趣的引导,是唤醒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农村的热爱。爱乡土生活,才会歌唱生活,爱乡村自然,才会赞美乡村自然。写作真情的体验,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让他们以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乡村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味乡村生活。写作技巧的锤炼,要让学生明白,好的作品是作文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的写作就像玉器一样,还需要琢磨和打磨,要加以反复的润色和修改。这应该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和重点。这一观点在论文交流中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共鸣。

2、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前的作文教学,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支笔、一本本子、一个脑袋的写作。学生局限于教室之内,局限于自己的眼睛之内,没有直观的看、听、触、说,写出来的作文为新时代的八股文。金玉香老师改变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看蓝天白云,听小桥流水,感生活悲喜交集,诉心中喜怒哀乐,为作文教学打开了新的天地。她在论文中写到:在一节作文课上,我带领学生走进春暖花开的田野,孩子们沸腾了,犹如一匹匹小马驹,在田野中尽情的撒野。有的同学将手伸进小溪中感受水的丝滑;有的同学摘下一朵小花,轻嗅花的芳香;有的同学纵情狂奔,感受泥土的松软;有的同学躺在地上,体味天空的辽远„„活动结束的时候,同学们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快乐,汗浸浸的额头洋溢着热情。在作文训练中,有个同学这样写道:小溪里的水如丝绸般柔滑,我的手掠过溪水,犹如一条鱼在水中遨游„„当我批改这篇作文时,那一瞬间,我真心感受到了一个女孩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我在批语中写道:感同身受。我相信,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们今后会慢慢的欣赏一朵朵小花,品味一口口甘泉,善待一棵棵小草。因为鲜花,小草,甘泉,白云在他们心中活了。那么在他们的笔下,写出的也必将是一个鲜活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在金玉香老师的带动下,作文教学的改革热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3、对乡土资源新的研究策略。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在为乡村文化骄傲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危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正在日渐衰落,乡村古文化正在凋零,一些艺术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课题组成员对乡土作文教学也产生了新的思考。要在作文教学中对乡土文化进行传承和抢救。东宋镇中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的搜集和整理,出版了乡土文化教育读本,在东宋镇中700余名师生中免费发放,让乡土文化代代传承,并且为乡土作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计划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传承活动,让乡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通过研究开发利用本地乡土文化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丰富新课程建设理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部分家长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同时一部分家长认为我们不务正业,耽误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讽刺者有之,指责者有之,甚至有的家长动员学生退出研究小组,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安全工作的忧虑。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带学生到乡村去,到实践中去。但同时,对安全工作的忧虑也让我们缩手缩脚。社会对安全工作谈虎色变,都尽可能的想让学生待在校园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前的社会氛围给教育工作者太多的压力,我们也感触颇深。

3、调查对象的不确定性。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人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我们的每一次调查走访都需要调查对象的配合,有时需要耽误调查对象的时间,可我们也没有能力进行经济补偿。虽然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进行了积极的理解和配合,但我们也遭遇了闭门羹和不理解,有的调查工作举步维艰。

四、后期工作思路

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将把前期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转向教学实践,对前期研究的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在全校范围进行推广,把理论成果转化为文字材料,在更大范围进行交流推广。力争把乡土作文教学优秀成果进行大胆展示,以促进农村乡土作文教学的开展,树立乡村学生作文的信心。

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截止2015年6月30日,学校已划拨课题经费5000元。其中差旅费1000元,采访费用500元,出版作品费用1000元,开展各种活动500元,培训费用1000元,剩余2000元。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