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言文策论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10 21:06:3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如何写好策论

如何写好策论

我个人认为,写好申论必须要有“宏观的思维,细致的情感”。所谓宏观的思维是指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中所展现的相关问题,整体把握,全面总结;而细致的情感是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行政性举措,且所提举措不仅需要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应具论证性,同时,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好的文字组织表达能力。

因此,提高申论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一下申论行文中所出现的常规性问题,希望能给予公考路上的朋友以参考性帮助:

一:缺少主题或主题不够鲜明。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策论部分,策论和议论文一样,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即立论点。申论行文的立论点就是行文的主旨,是应试者思维的“结晶”-最为直观的表露,同时也是贯穿全文的中轴。因此,主题必须明确。

二:总结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要点有所遗漏。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细致的阅读材料,在稿纸上简要的总结出每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三:条理性与层次性不好,行文逻辑性不强。这是一个思维定势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意识上的问题。在下笔前简单的列一个提纲一般能增强行文的条理性与层次性。

四:简单的罗列材料,阐述相关内容过于笼统,缺乏论证性。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不能深入的分析,只是简单的罗列材料,要解决这类问题只能加强阅读,提升自己的分析总结能力。可多多参看新闻的播报。

五:没有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举措。这主要是指所提措施不够具有针对性,过于宽泛。

六:缺乏总结性阐述,主题不够深化。主要是指策论的最后部分缺乏必要的总结,不能简要的总结概括主要论点,并在主题上有所延伸。简单的说就是策论的深度不够。写作文讲究“凤头豹尾”,同样,申论有一个好的结尾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七:语法错误,行文不够规范,措辞不够严谨妥当。

八:常识性错误,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够熟悉。公务员考试是为了选拔政府行政性人员,因此,应试者必须关心时政,对国家的常规性政策较为熟悉。

九:理论不能结合实际,脱离材料。

十:看题不够清楚,没有准确把握题意。这是申论行文中最为忌惮的问题,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下笔如有神”。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写好申论的关键性问题,希望能给予大家以参考。但需要明晰的是任何经验都只能提供一个参看的范式,具体的问题还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分析,即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推荐第2篇:1对策论的基本概念

§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

对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1.局中人:参与对抗的各方;

2.策略集:局中人选择对付其它局中人的行动方案称为策略;某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策略全体称为策略集;

3.一局势对策的益损值:局中人各自使用一个对策就形成了一个局势,一个局势决定了各局中人的对策结果(量化)称为该局势对策的益损值。

“齐王赛马”齐王在各局势中的益损值表(单位:千金)

§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

其中:齐王的策略集: S1={ 1, 2, 3, 4, 5, 6 }, 田忌的策略集:S2={ 1, 2, 3, 4, 5, 6 }。 下面矩阵称齐王的赢得矩阵:

1 -1

1 -1

A=

1 -1

-1

1 -1

1 -1

§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

二人有限零和对策(又称矩阵对策):

局中人为2;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的策略数目都是有限的;每一局势的对策均有确定的损益值,并且对同一局势的两个局中人的益损值之和为零。 通常将矩阵对策记为: G = {S1, S2, A} S1:甲的策略集; S2:乙的策略集;

A:甲的赢得矩阵。

“齐王赛马”是一个矩阵策略。

§2 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

在甲方的赢得矩阵中:

A=[aij]m×n i 行代表甲方策略 i=1, 2, …, m;j 行代表乙方策略 j=1, 2, …, n;aij 代表甲方取策略 i,乙方取策略 j,这一局势下甲方的益损值。此时乙方的益损值为 -aij(零和性质)。

在考虑各方采用的策略时,必须注意一个前提,就是双方都是理智的,即双方都是从各自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情形选择一种最为有利的情况作为决策的依据。

§2 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

例:甲乙乒乓球队进行团体对抗赛,每队由三名球员组成,双方都可排成三种不同的阵容,每一种阵容可以看作一种策略,双方各选一种策略参赛。比赛共赛三局,规定每局胜者得1分,输者得-1分,可知三赛三胜得3分,三赛二胜得1分,三赛一胜得-1分,三赛三负得-3分。甲队的策略集为S1={1,2,3},乙队的策略集为S2={1,2,3}。根据以往比赛的资料,有甲队的赢得矩阵为A,如下所示,

请问这次比赛各队采用哪种阵容上场最为稳妥?

§2 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

矩阵A中每行的最小元素分别为1,-3,-1。

在这些最少赢得中最好的结果是1,故甲队会采取策略1,无论对手采取何策略,甲队至少得1分。对于乙队,{1,2,3}可能带来的最少赢得,即A中每列的最大元素,分别为3,1,3。乙队会采取2策略,确保甲队不会超过1分。

1和2分别称为局中人甲队、乙队的最优策略。由于双方必然选择这一种策略,所以,这种策略又称为最优纯策略。

这种最优纯策略只有当赢得矩阵A=(aij)中等式

成立时,双方才有最优纯策略,并把(1,2)称为对策G在纯策略下的解,又称(1,2)为对策G的鞍点。把其值V称之为对策G={S1,S2,A}的值。

§2 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

例 某单位采购员在秋天决定冬季取暖用煤的储量问题,已知在正常的冬季气温条件下要消耗15吨煤,在较暖和较冷的天气下要消耗10吨和20吨。假定冬天的煤价随天气寒冷程度而有所变化,在较暖和、正常、较冷的气候条件下每吨煤价分别为10元、15元、20元。又设冬季时煤炭价格为每吨10元。在没有关于当年冬季准确的气象预报的条件下,秋天储煤多少吨能使得单位的支出最少?

解:局中人I为采购员,局中人II为大自然,采购员有三个策略,买10吨、15吨、20吨。分别记为1,2,3。大自然也有三个策略:暖、正常、冷,分别记为1,2,3。

§2 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

赢得矩阵如下:

在此表上计算,有

故(3,3)为对策G的解,VG=-200。

设矩阵对策 G = { S1, S2, A }。当

max min aij  min max aij

i

j

j

i 时,不存在最优纯策略。

例:设一个赢得矩阵如下: min 5 9 5 A = max 6 策略

2 8 6 6 i

max 8 9 min 8 策略1

j

当甲取策略,乙取策略1时,甲实际赢得8比预期的多2,乙当然不满意。考虑到甲可能取策略2这一点,乙采取策略2。若甲也分析到乙可能采取策略2这一点,取策略1,则赢得更多为9 … 。此时,对两个局中人甲、乙来说,没有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平衡局势,其主要原因是甲和乙没有执行上述原则的共同基础,即 max min aij  min 2 max aij 。

i

j

j

i 一个自然的想法:对甲(乙)给出一个选取不同策略的概率分布,以使甲(乙)在各种情况下的平均赢得(损失)最多(最少)-----即混合策略。

求解混合策略的问题有图解法、迭代法、线性方程法和线性规划法等,我们这里只介绍线性规划法,其他方法略。

例:设甲使用策略1的概率为X1′,使用策略2的概率为X2′ ,并设在最坏的情况下,甲赢得的平均值为V(未知)。

A=

STEP 1

1)

2)无论乙取何策略,甲的平均赢得应不少于V:

对乙取1: 5X1’+ 8X2’ V 对乙取2: 9X1’+ 6X2’ V 注意 V>0,因为A各元素为正。 STEP 2 作变换: X1= X1’/V ; X2= X2’/V 得到上述关系式变为:

X1+ X2=1/V (V愈大愈好)待定 5X1+ 8X21 9X1+ 6X21 X1, X20

建立线性模型: min X1+X2 s.t.5X1+8X21 X1= 1/21 9X1+6X21 X2= 2/21 X1, X20 1/V= X1+X2=1/7 所以,V=7 返回原问题: X1’= X1V= 1/3 X2’= X2V= 2/3 于是甲的最优混合策略为:

以1/3的概率选1, 以2/3的概率选2,最优值V=7。

X′′

1+X2=1

X′1, X′20

例:求解“齐王赛马”问题。

已知齐王的赢得矩阵A

求得

故不存在纯策略问题下的解,可求其混合策略。

A中有负元素,可以取k=2,在A的每个元素上加2得到A’如下:

建立对G={S1,S2,A}中求甲方最佳策略的线性规划如下: ′′ Min x1+x2+x3+x4+x5+x6

约束条件:

5x1+3x2+3x3+x4+3x5+3x6 ≥1 3x1+5x2+x3+3x4+3x5+3x6 ≥1 3x1+3x2+5x3+3x4+3x5+x6 ≥1 3x1+3x2+3x3+5x4+x5+3x6 ≥1 x1+3x2+3x3+3x4+5x5+3x6 ≥1 3x1+x2+3x3+3x4+3x5+5x6 ≥1 xi ≥ 0,i=1,2,…,6 可解得解为:x1=x4=x5=0, x2=x3=x6=0.111, v=3, x1=x4=x5= 0,

x2=x3=x6=1/3, 即X=(0,1/3,1/3,0,0,1/3),所以甲的最优策略为作出策略

2、

3、6的概率都为0.333,而作出

1、

4、5 的概率为0,此时VG=V=3。

′′′′*

T

同样可以建立对策G={S1,S2,A}中求乙方最佳策略的线性规划如下: Min y1+y2+y3+y4+y5+y6

约束条件:

5y1+3y2+3y3+3y4+y5+3y6 ≤1 3y1+5y2+3y3+3y4+3y5+y6 ≤1 3y1+y2+5y3+3y4+3y5+3y6 ≤1 y1+3y2+3y3+5y4+3y5+3y6 ≤1 3y1+3y2+3y3+y4+5y5+3y6 ≤1 3y1+3y2+y3+3y4+3y5+5y6 ≤1 yi≥0,i=1,2,…,6 可解得解为: ′

′ y1=y4=y5=0.111, y2=y3=y6=0, v=3, y1=y4=y5= 1/3, y2=y3=y6=0,即Y-k=1。 ′′′′*

′′′′ =(1/3,0,0,1/3,1/3,0)。

T 所以田忌的最优混合策略为作出策略

1、

4、5的概率都为1/3,而作出2,3,6的概率为0,此时VG=VG

齐王赛马问题的对策最优解可简记为X=(0,1/3,1/3,0,0,1/3),Y=(1/3,0,0,1/3,1/3,0),对策值VG=1。

例 两个局中人进行对策,规则是两人互相独立的各自从

1、

2、3这三个数字中任意选写一个数字。如果两人所写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则局中人乙支付给局中人甲以数量为此和数的报酬;如果两人所写数字之和为奇数,则局中人甲付给局中人乙以数量为此和数的报酬。试求出其最优策略。

解:首先计算局中人甲的赢得矩阵如下表:

*T

*

T

即甲的赢得矩阵为A:

可知无纯策略意义的解,下面求其在混合策略下的解。 A的各元素都加上6,得到

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Min x1+x2+x3 Max y1+y2+y3 S.T.8x1+3x2+10x3 ≥1 8y1+3y2+10y3≤1 3x1+10x2+x3 ≥1 3y1+10y2+y3 ≤1 10x1+x2+12x3 ≥1 10y1+y2+12y3≤1 x1,x2,x3 ≥0 y1,y2,y3 ≥0

得到

x1′=0.25, x2′=0.50, x3′=0.25; y1′=0.25, y2′=0.50, y3′=0.25。 即此对策的解为

X* =(0.25,0.50,0.25)T, Y* =(0.25,0.50,0.25)T。 VG=VG′-k=0。

例4 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甲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措施有:(1)降低产品价格;(2)提高产品质量;(3)推出新产品。乙企业考虑采取的策略措施有(1)增加广告费用;(2)增设维修网点,加强售后服务;(3)改进产品性能。由于甲乙两个企业财力有限,都只能采取一个措施。假定这两个企业所占有的市场总份额一定,由于各自采取的措施不同,通过预测今后两个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变动情况如下表,试求出这两个企业各自的最优策略。

解:

易知此对策无纯策略意义下的解。把A的每一个元素加上12,得到A

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Min x1+x2+x3 Max y1+y2+y3 S.T.22x1+20x2≥1 22y1+6y2+15y3 ≤1 6x1+17x2+22x3 ≥1 20y1+17y2+7y3 ≤1 15x1+7x2+20x3 ≥1 22y2+20y3 ≤1 x1,x2,x3≥0 y1,y2,y3≥0 得到:

x1=0.027,x2=0.020,x3=0.023;y1=0.0225,y2=0.0225,y3=0.025。V=14.29。 x1=0.3858, x2=0.2858, x3=0.3286;y1=0.3215,y2=0.3215,y3=0.3572。 即此对策的解为 X=(0.3858,0.2858,0.3286),Y=(0.3215,0.3215,0.3572)。 VG=VG-k=2.29。

′*

T

*

T′′

优超原则:

假设矩阵对策 G ={ S1, S2, A } 甲方赢得矩阵 A=[aij]mn 若存在两行(列),s 行(列)的各元素均优于 t 行(列)的元素,即

asjatj j=1,2 … n ( ais  ait i=1,2 … m ) 称甲方策略s优超于t ( s优超于t)。

优超原则:当局中人甲方的策略t被其它策略所优超时,可在其赢得矩阵A中划去第t行(同理,当局中人乙方的策略t被其它策略所优超时,可在矩阵A中划去第t列)。

如此得到阶数较小的赢得矩阵A’,其对应的矩阵对策

G’= { S1, S2, A’} 与

G = { S1, S2, A } 等价,即解相同。

例.设甲方的益损值,赢得矩阵为

0

0

被第

3、4行所优超

0

被第3行所优超 A= 7

7 5.5

0

3 得到

被第1列所优超 A1= 4

7 5.5

被第2列所优超

0

3

对A4计算,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

(注意:余下的策略为3,4,1,2) 甲: X* = (0,0,1/15,2/15,0)T

V=5

X*’= (0,0,1/3 ,2/3 ,0)T

乙:

Y* = (1/10,1/10,0,0,0)T

V=5

Y*’= (1/2 ,1/2 ,0,0,0)T 。

注:

– 利用优超原则化简赢得矩阵时,有可能将原对策问题的解也划去一些(多解情况);

– 线性规划求解时有可能是多解问题。

推荐第3篇:主席竞选策论(演讲发言稿)

竞选策论

2013.5.19

策论

外联部部长

竞选职位:分管外联部实践部副主席 个人工作内容&部门工作内容

1.新生宣传手册

2.第四届“淘你所爱”拍卖会项目小组成员 3.“好会计”长期合作商 4.“职场精英挑战赛”外联 5.5.21情人节鲜花 6.新东方讲座

从2012.5.14正式成为外联部部长已经一年。在工作方面,从个人角度看,经过一年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与正确方法,想来留下来正确引导,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应用于实践。特此,来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先说一下实践部:对于由招聘时间部门与就业发展部门合并而成的新部门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充满了可塑性。所以对实践部门的正确引导对于实践部在职协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从这个词来出发,可以联想到的职能有企业参观、职业培训、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企业参观,我们曾经合作过的喜来登酒店,可口可乐公司,苏宁公司,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组织不规范化

1

竞选策论

2013.5.19 等问题。什么时候去,去多少人要在暑期写工作计划时就规划好,并且提前与之预定联系,这种管理同时也为之后打下基础。有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不再是想到才去做。

对于职业培训,就算有一个商业型的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指导一些关于培训话的知识,但是不够系统化,因为讲座只要不是长期合作内容上都有重置性。而且我们要在宣传上花上很大的人力物力,所以,综合看来我们可以考虑电子培训。即每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个教室放映关于培训的内容,事先我们要搜集资料、合辑、规划、放映培训内容。因为成本低,宣传时我们只需一张彩喷(内容是2个月的放映标题)就可以了,也可以根据大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对于开展实践活动,里面包含集体素拓与商业团队。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秋天时开展暴走活动,由协会内部成员以及校内成员一起参加,活动时间、流程、路线事先已经由实践部部长及部员规划好,并且可以成为实践部的特色活动,一学期或一学年办一场校级的素拓活动;商业团队属于实践一方面,将商业团队属于一个可靠安全的兼职。

下面谈一下外联部。外联部主要负责的有以下两个大方面: 1.外联部资源搜集 2.校外公关

主要就是负责这两个职能,下面我来详细分析这两个方面以及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看法。

对于外联资源搜集,以前的外联部一只局限于寻找资金资源。或者外联部面临一个这样的问题:现有的活动提前通知若是在时间很赶

2

竞选策论

2013.5.19 的情况下外联部只能选择用资金流动最快的讲座方式。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管理方面,若是没有合理分工,外联部是在缺乏精力去开拓新的外联,所以,外联部的外联若是未合作过的赞助商需要大约45天,合作过的赞助商谈判到成功也需要30天。也就是说我们在时间上是一个问题,那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起假期时间以及充分利用起部员让他们来进行。以前的外联资源一直局限于寻找资金资源,比如说最近的“中公”“好会计”“华图”以及最近的“奥弗”“新东方”都是一些教育类的资源,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资金筹集的最快方式,但却不一定是最能推动协会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应该也将目光投放在非教育类的方面,系统建立起外联资源备忘录(这个我已经做了一个通讯录,里面有所有的联系过的未联系过的号码,并且已经传给下届部员)所以,外联资源要分两方面,一面要尽可能的吸金,这样我们才能有资金去办我们的活动,另外一方面就是联系有实力的知名的高的企业我们帮他们来办一场活动,从这之中一为我们积攒人气,而为我们以后吸金做好准备。

对于校外公关,比如说通过校外邀请去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来搜集大学生信息,交流对方的成功经验,搜取对方的外联信息,并且宣传我们。当然也包括可以适时开展一个交流会邀请成功的协会到我校进行交流。

因为曾经做过一年的外联部部长对于外联部有一些经验,我想这可能也是管理部门的“通病”,有些同样对新成立的 实践部门同样有用。

3

竞选策论

2013.5.19 1.分工合理化。部长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在活动上面并且部长部员间达到最大配合,提高效率。不要以为部员不会做,他是不会做,你要告诉他怎么做然后让他去做,而不是看你做。

2.资源搜集。不远也要充分利用,可以采用一男一女搭配制,轮流联系,评绩效。然后第二个月重新组队。

3.在校外公关中寻找资源。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实践、外联不仅独立而且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表现在:

1.对于企业参观,外链可以在对外联系中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由实践部、外联部共同寻找,而不是只是单独的丢给哪个部门。2.外联部负责对外交流,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带上实践部的部长或者部员共同去考察,丰富经验。 3.两个部门之间还会有商业团队之间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于外联主席职能以及管理的一些看法。谢谢观看。

推荐第4篇:形势与政策论海峡两岸

形势与政策论海峡两岸

作为一个闽南人,我能够较为深刻的体会海峡两岸的发展,两岸的形势一直在变,从紧张到缓和,再从缓和发展到和谐,这一切都是需要两岸同胞的努力。在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努力,终于迎来了两岸发展的新纪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岸的新发展: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推荐第5篇:主席竞选策论(演讲发言稿)

竞选策论2013.5.19

策论

外联部部长

竞选职位:分管外联部实践部副主席

个人工作内容&部门工作内容

1.新生宣传手册

2.第四届“淘你所爱”拍卖会项目小组成员

3.“好会计”长期合作商

4.“职场精英挑战赛”外联

5.5.21情人节鲜花

6.新东方讲座

从2012.5.14正式成为外联部部长已经一年。在工作方面,从个人角度看,经过一年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与正确方法,想来留下来正确引导,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应用于实践。特此,来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先说一下实践部:对于由招聘时间部门与就业发展部门合并而成的新部门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充满了可塑性。所以对实践部门的正确引导对于实践部在职协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从这个词来出发,可以联想到的职能有企业参观、职业培训、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企业参观,我们曾经合作过的喜来登酒店,可口可乐公司,苏宁公司,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组织不规范化

等问题。什么时候去,去多少人要在暑期写工作计划时就规划好,并且提前与之预定联系,这种管理同时也为之后打下基础。有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不再是想到才去做。

对于职业培训,就算有一个商业型的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指导一些关于培训话的知识,但是不够系统化,因为讲座只要不是长期合作内容上都有重置性。而且我们要在宣传上花上很大的人力物力,所以,综合看来我们可以考虑电子培训。即每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个教室放映关于培训的内容,事先我们要搜集资料、合辑、规划、放映培训内容。因为成本低,宣传时我们只需一张彩喷(内容是2个月的放映标题)就可以了,也可以根据大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对于开展实践活动,里面包含集体素拓与商业团队。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秋天时开展暴走活动,由协会内部成员以及校内成员一起参加,活动时间、流程、路线事先已经由实践部部长及部员规划好,并且可以成为实践部的特色活动,一学期或一学年办一场校级的素拓活动;商业团队属于实践一方面,将商业团队属于一个可靠安全的兼职。

下面谈一下外联部。外联部主要负责的有以下两个大方面:

1.外联部资源搜集

2.校外公关

主要就是负责这两个职能,下面我来详细分析这两个方面以及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看法。

对于外联资源搜集,以前的外联部一只局限于寻找资金资源。或者外联部面临一个这样的问题:现有的活动提前通知若是在时间很赶

的情况下外联部只能选择用资金流动最快的讲座方式。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管理方面,若是没有合理分工,外联部是在缺乏精力去开拓新的外联,所以,外联部的外联若是未合作过的赞助商需要大约45天,合作过的赞助商谈判到成功也需要30天。也就是说我们在时间上是一个问题,那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起假期时间以及充分利用起部员让他们来进行。以前的外联资源一直局限于寻找资金资源,比如说最近的“中公”“好会计”“华图”以及最近的“奥弗”“新东方”都是一些教育类的资源,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资金筹集的最快方式,但却不一定是最能推动协会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应该也将目光投放在非教育类的方面,系统建立起外联资源备忘录(这个我已经做了一个通讯录,里面有所有的联系过的未联系过的号码,并且已经传给下届部员)所以,外联资源要分两方面,一面要尽可能的吸金,这样我们才能有资金去办我们的活动,另外一方面就是联系有实力的知名的高的企业我们帮他们来办一场活动,从这之中一为我们积攒人气,而为我们以后吸金做好准备。

对于校外公关,比如说通过校外邀请去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来搜集大学生信息,交流对方的成功经验,搜取对方的外联信息,并且宣传我们。当然也包括可以适时开展一个交流会邀请成功的协会到我校进行交流。

因为曾经做过一年的外联部部长对于外联部有一些经验,我想这可能也是管理部门的“通病”,有些同样对新成立的 实践部门同样有用。

1.分工合理化。部长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在活动上面并

且部长部员间达到最大配合,提高效率。不要以为部员不

会做,他是不会做,你要告诉他怎么做然后让他去做,而

不是看你做。

2.资源搜集。不远也要充分利用,可以采用一男一女搭配制,

轮流联系,评绩效。然后第二个月重新组队。

3.在校外公关中寻找资源。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实践、外联不仅独立而且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表现在:

1.对于企业参观,外链可以在对外联系中也搜集这方面的信

息,由实践部、外联部共同寻找,而不是只是单独的丢给

哪个部门。

2.外联部负责对外交流,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带上实践部的

部长或者部员共同去考察,丰富经验。

3.两个部门之间还会有商业团队之间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于外联主席职能以及管理的一些看法。谢谢观看。

推荐第6篇:形势与政策论 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13级城规一班 宁致远 20135221

摘要:中美关系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60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从敌对到和解再到战略合作,中美关系走过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如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则是全球头号发达国家,利益交汇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展望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仍不可避免,但不会是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处理好各个方面的矛盾,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才是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中美关系 历史与现状 合作共赢

正文:60年甲子一轮回,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则一直左右着新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选择这个视角来看待中美关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影响。该电视剧讲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国共两党的地下斗争,而美国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篇论文,就从这段历史开始谈起吧。

日本投降后,中国内战爆发。美国表面上派出马歇尔将军和国共双方代表组成协调小组,调停国共两党的矛盾。由于国党走的是资本主义路线,且当时国民党是当时的合法政府,美国当局决定扶植蒋介石领导的政府。但由于蒋介石专制独裁搞得民心涣散,而共产党选择了民主路线救中国,这其实与美国的基本理念相符合,所以美国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的帮助国民政府,仅仅是以经济上的援助为主。国共内战时的美国颇有种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

可惜国民党的败军之势兵败如山倒,早已是扶不起的阿斗。纵然有美国人的经济援助,也逃不脱败北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拉开了新的篇章。当时中国刚刚从黑暗中走出来,一切的经济建设都是空白,而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正是美苏两强争霸之际,中国站在了共产主义的阵营中。美国出于冷战时期反苏反共的战略,在把主要矛头对准苏联同时,也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封锁。对华政策虽然有时友好,但是更多是遏制和对抗。七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美国开始与这个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接触,72年国务卿助理基辛格访华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1979年1月1号,中美正式建交。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可见中美关系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中美关系从中美建交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苏联则日渐衰落最终走向解体的厄运。90年代,美国陷入了战胜苏联的喜悦之中,此时的国际形势是一超多强,美国一家独大,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而中国则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段时间美国的态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有所体现。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公然的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如此的蛮横激发了中国国内的大规模反美浪潮。由此可见当时的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当成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情况进入千禧年后似乎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说之前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是大国,那么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强国的名号了。中国日益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又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开始对中国变得警惕。美国害怕中国的崛起会给美国的称霸带来冲击和影响,于是美国开始想方设法的阻止中国的发展。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宣称中国的崛起是对他们的威胁,蓄意夸大中国的国家实力,使得各个国家对中国敬而远之。

美国为了制约中国,想尽一切办法干预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问题。比如在台湾问题上,虽然美国一直宣称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美国却一再坚持对台出售军火,并暗中资助台湾政府,其目的不言而喻。同时美国还暗中自助与中国有矛盾或冲突的国家。日本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争的不可开交,而日本恰恰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的立场上一直态度暧昧,其用意在于混淆视听,搅乱中国的局势。

在军事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集中了美国的精锐力量,意图在海上封锁中国。利用在盟国的土地上建立的军事基地形成三大岛链的封锁体系。同时在南海地区,菲律宾等国均是美国的盟友。依靠美国的支持,菲律宾的国不断向中国挑衅并制造摩擦。

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得不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经济增长率超过7%,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这个全球经济的引擎左右着世界经济局势。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出售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也对中国的产品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其头号债主就是中国。除了经济方面,双方在许多国际事务上诸如反恐问题等要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目标。

正是因为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情况,才造成美国对我国政策的暧昧不明、摇摆不定。美国利用日本、台湾及疆独、藏独分子来牵制中国,通过外交手段对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势力渗透,形成包围圈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从其对待大陆与台湾问题的态度—主张不分离不同意也可以看出,美国最希望的状态不是绝对的势力偏向,而是寻求各方力量的平衡。这也与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可以看出,双方相争,美国才好坐收渔翁之利。美国的意图是为其重返东亚、称霸全球扫除障碍。 那么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美方的挑战呢?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路线,在面对主权问题和国家战略发展问题时,我们决不能退缩,也不能忍让。而对于美国,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消除矛盾,争取实现合作共赢。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积极寻求合作,这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理好当今中美关系的不二法则。

学习心得: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当今国内外的局势的变化。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美关系和南海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国内和国际上的大事小情,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1.袁鹏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 现代国际关系 2005(04)

2.潘锐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 世界经济研究 2003(12)

3.邱苗 《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孙哲 《亚太战略变局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2

5.王鸿刚 《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与中美战略博弈》 现代国际关系 2012(05)

推荐第7篇:策论文章写作的思路规律

策论文章写作的思路规律、思维支点及思想空间

——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当下申论考试中的变化与规律(第三部分)

首先,界定一个基本前提,申论考试中最后的大文章,在没有相反或特定要求的情况下,其实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以对策为核心的策论文章。原因有二:

一、申论测查的一个最高目标就是考生是否具备潜在的宏观决策能力,如果说概述题考查的是,公务员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你是否能够承担起一个为他人决策提供参考的问题的梳理者和信息的整理者的角色任务,既能全面、准确、思路清晰、语言简炼地将复杂、琐碎、凌乱的问题加以概括整理,又能忠实于问题的原貌,克制自我,不做太多的主观发挥,以致扭曲事实原貌,你只需客观真实地将问题加以概括,以供决策者参考;那么,相对于概述题而言,文章需要考察的是,考生能否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和广度发挥,能否由一个具体问题而思考全局,并作出宏观决策,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是因为这点,文章在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策论文章是最合理的选择,以此展现出你最好的一面或别人最想看的一面;第二个原因在于,很多时候,文章的题干中会明确要求你就如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写篇文章,如2006中央申论这样要求,“ 当前,如何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请你就如何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写一篇议论文 ”,此刻,必须是策论。

这个基本前提界定之后,我们来看看一篇策论文章由于涉及复杂琐碎的材料、需要有深度和广度,怎样来为文章写作寻求思路策略、思维支点及思想空间?

一、策论文章的思路规律。策论文章以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宏观决策为核心,已经不是单纯的文章写作,而是涉及到公共权力运作的基本原理,当公共权力作出决策方案时,它不但需要其对策具有良好的针对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如何去说服社会公众接受这些决策,如何让人大或议会表决通过这些方案,通常,我们会以问题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存在哪些问题不足为逻辑上的铺垫和政治上的游说,以使人们更好地接受这些决策,在具体写作结构安排上则可以有两种情况安排:

1、先交待正面意义,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引出对策;

2、先交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指出正面的意义,从而引出对策。

这样,我们就为文章的写作寻找到了一个清晰而富有逻辑力度的思路策略,正如大纲中所言:“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二、策论文章的思维支点。策论文章以对策为核心,对策需要既有具体内容和良好的针对性,又要富有高度,理论上说,我们可以自己写对策,只要有说服力,可实际上,我们对每一个问题并非都是专家,完全自己空思冥想,是写不出比较全面、具体和针对性对策的。那怎样为提出对策寻求一个思维的支撑点呢?

材料,考试大纲中这样规定,“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 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所以,给定材料为我们如何写对策提供了思维支点,比如,材料中提到专家的建议、国外政府的经验做法等都可提炼加工为对策。

三、策论文章的思想空间。申论是一种思维的能力,说的是学生能够体现出从给定材料中如何捕捉并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材料的碎玻璃片上学会曼妙的起舞;申论也是一种思想的境界,你能从材料中将信息运用和驾驭到什么程度,能否敏锐地挖掘发现材料中隐藏着的对策,依赖于你的思想积累和知识背景,你是否对我们所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社会转型有过关怀和思考,从市场自由到公共责任、从行政监管到正当程序……。

正如2010国考大纲中的规定,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种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可以理解为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总结出的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改革的六大理论角度。六大角度正是一种社会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它是我们对中国社会转型、经济改革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反思总结,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和社会经验,让大家更好利用材料、更好地自己思考、合理发挥。

比如,你懂得市场经济意味政府职能需要正确定位,需要避免过多的干预和介入或直接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导致权力寻租、权力滥用,而是使政府主要承担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那么,以2007中央申论土地问题为例,材料告诉我们,“福建厦门市海沧区霞阳村的许说,村里的3000多亩地都被征光了,他希望,……政府要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不要与农民争利,更不能把农民的土地抢走给开发商,他期望征地制度改革能让农民拿自己的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

面对这个材料,由于我们的思想积累,可以将该材料提炼为政府职能方面的对策,这样表述,“正确定位政府的功能角色,避免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政府过度干预、与民争利以及直接介入土地交易过程,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及权力寻租,而是使其主要承担起引导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确保其能拿自己的土地进入市场交易流转”。

又比如,2008年中央,材料在两处琐碎提到,“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写道:力争珠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测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以及“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录: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一方面,你可以充分利用该材料,以形成你的对策;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你自身的知识经验或思想积累对材料进行提炼升华,如果你对中国的社会转型有过思考关怀,懂得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过度市场化、唯市场化的倾向,忽略了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的公共责任,单纯以市场效益为标准,现代社会应该是公正、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那么你的这种思想积累不但可以让你将两段琐碎的材料加以整合,而且能升华提炼到一定高度,政府的公共责任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故而,在利用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升华提炼,可以写出这样一条既有具体针对性,又富有理论高度的对策, “明确政府在生态安全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公共责任,把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水土保持作为地方政府和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单纯追求GDP、唯经济效益的做法和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所以,如何更好地发现挖掘材料背后的价值,更好地对材料进行驾驭和提炼,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思想空间。我觉得在自己从事的申论研究和培训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我,需要的不仅是方法、技巧,还有对这个转型时代真诚的关切与思考。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这是对的,但一篇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公共权力运作的策论文章应该为自己寻求一种写作的思路规律、思维支点及思想空间,所谓三思而行,申而论之。

推荐第8篇: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

从‚团伙腐败‛和‚网络反腐‛说开去

——时事热点相关1:

‚团伙腐败‛说明腐败也是慢性病、传染病

近日,河南许昌东城区征地办、动迁中心60余名工作人员的腐败窝案曝光,引来广泛关注。

一端一窝,虚造协议骗取拆迁补偿款、助人编造虚假拆迁补偿协议收受贿赂,许昌拆迁领域两个科级单位的团伙作案,让人发问:他们的胆子何以如此大?干部之间的内部监督缘何失效?公民、舆论、法制等外部监督为什么没能及时介入?‚一窝‛腐败的曝光,再次凸显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湖南耒阳矿征办窝案、重庆校长集体贪腐案、广东棠溪村18名村官集体受贿……近年来,团伙腐败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2011年,社科院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指出,腐败主体从个体向团伙化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这成为贪腐发展的新走向。

与个体腐败案相比,团伙腐败显然性质更恶劣、社会危害更严重,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在许昌这起团伙腐败案中,不仅负责拆迁的官员之间,甚至官员与被拆迁的村民之间也达成罕见默契,衍生出集体贪腐的利益链。表面上看,人人得好处,仿佛利益最大化了;仔细推究,少部分人发了拆迁补偿财,公共利益却在无形中蒸发。这笔账,怎么算? 当每个人都放弃互相监督,集体贪腐便有了可乘之机。集体掩护、集体失声、集体串供,部门内部风险共担,成员之间拧成一股绳,如同蚂蚱一样被捆绑在一起。另一方面,外部监督形同虚设,也让利益共同体‚内部安全‛的心理机制被强化。以此案为例,如果拆迁过程中要拍照、录像的规定能执行,审计、监察的力量能加强,这一窝腐败,恐怕也难以发酵、成形了。

‚团伙腐败‛说明,腐败也是慢性病、传染病。当‚公共利益部门化、集体利益个人化‛,部门成员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这让一些本

想保持干净的人担心在单位内部被逆向淘汰,被迫‚打湿了鞋子‛。正

如当事人所说,‚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不做会显得不合群‛。而‚一起捞过钱‛,更能形成攻守同盟,扩大腐败范围,演出‚一抓一串、一端一窝‛的剧情。

防范腐败传染病、慢性病,不能仅依赖于官员的自觉、自律,更须从法律制度给以警醒:反腐利剑高悬,无论腐败个案还是窝案,‚伸手必被捉‛。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决策制定、落实执行、考核审计、监督反馈等行政程序的透明公开,用阳光照亮暗角。增加监督话语权,动员公众并创造可行形式让其参与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过程中,才能破除内部利益共同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论断时刻警醒我们,筑牢反腐的防线,必须堵住腐败利益源、斩断腐败利益链,让各项制度真正管得住人。 [原作者:李浩燃]

——时事热点相关2:

网络反腐须告别偶然性步入规范化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功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突破传统舆论监督困境的反腐形式,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制度性安排,难免会呈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碎片化缺憾

近期以来,一场强劲的反腐风暴席卷全国,短短几周内就有多名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微博举报而东窗事发。继2008年网络反腐兴起之后,微博举报、网民围观、部门调查再度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显著特征。这种格局既折射出民间参与反腐的强大力量,也显示出党和国家反腐治贪的坚定决心。

微博新型平台的崛起,深刻改变了普通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的方式,其便捷的自媒体属性,也激发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极大拓宽了舆论对官员监督的渠道。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投进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产生蝴蝶效应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令人

惊叹。有资料显示,微博举报已成为网络反腐的一个前沿阵地,让一些涉贪涉腐的官员感到坐立不安。这种反腐效应的形成,网民的力量功不可没。

网络反腐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但也开始引发社会各方更多的期待:雷政富的不雅视频据说拍摄于5年前,原是当地商人想要挟他才公之于众。这些基于私人恩怨而触动的反腐,虽然客观上产生奇效,但也存在举报失实、打击报复等现象,在普遍意义上终究难当大任。由此决定了网络反腐需注入更多的责任和理性,寻求一种更规范、更畅通的网民监督如何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反腐的领域和渠道,如何使依靠激情、带有选择性的网络反腐步入理性化、制度化轨道,如何从末端的腐败揭发过渡到常态化的源头预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而这些网络反腐舆情的背后,反映出民众对反腐规律认识的升华,对反腐法治化目标的深度期许。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功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突破传统舆论监督困境的反腐形式,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制度性安排,难免会呈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碎片化缺憾。对法治国家而言,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最终威慑力,也不是来自‚躺着也中枪‛的偶然性,而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必然性。

网络监督的‚无处不在‛固然能够让官员产生恐惧感,但反腐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举报者及围观者的‚兴趣‛。综观此轮网络举报的诸多案例,从涉及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委书记,到涉嫌性侵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从被曝向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到涉嫌滥用职权包庇儿子的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被查官员大多因艳照、情妇、名表、豪宅等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事发。难怪一位网络举报人曾发出感叹,网络反腐如同‚撞大运‛,如果没有‚猛料‛,很快就石沉大海。这种引起舆情围观效应所需的‚猎奇感‛,预设了网络反腐的选择性局限,问题官员最终能否绳之以法,从网络举报到网民围观再到媒体传播及至部门调查,这中间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因素。人们对撞上‚枪口‛的落马贪官,也多抱以‚倒霉‛的心态,而并非‚伸手必被捉‛的执法信赖。

就网民监督本身而言,网络反腐也需要进一步拓宽普通公民的参与渠道。在如火如荼的网络反腐中,并不是所有举报人都出于正义感。现实中,一些网络反腐的成功案例背后往往是利益冲突或分赃不均产生的泄愤行为所致。例如举报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的是被他‚抛弃‛的情妇,机制。

就当下的网络反腐格局而言,网民汇聚的参与热情弥足珍贵,媒体持续关注的责任值得珍惜,相关部门查处的决心和力度更值得提倡。但在网络反腐的热潮涌动下,我们还需要对成绩和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反腐的制度化缺憾保持理性的建设态度。网络反腐只能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贪腐的病灶。如何在网民更高的期待上回应反腐的制度化诉求,如何在官员财产公开、政府信息透明、权力运行监控等方面作出令人满意的立法完善,如何将反腐的法规制度在执法实践中悉数激活,这是决定网络反腐持续热情的关键,也是反腐治贪的必由之路。(原文作者:傅达林)

——习近平总书记反腐‚要论‛梳理 ——‚危害论‛。习近平在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三天两提反腐。他说道:‚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民生与反腐工作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和领域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与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严查腐败有助改善民生‛。 ——‚警世论‛。 除了三天两提反腐,总书记还三天两次提醒全党要警醒,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责任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习总书记指出,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其中在

对党的责任中,总书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重点论‛。习近平在上海履新大会上发表就职感言时曾强调:‚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反腐倡廉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和作风建设。‛为了保证上海良好的发展环境,习近平在各种场合特别强调反腐的重要性。他告诫领导干部,‚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开弓论‛。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后,他决心清除‚摆在马路边的腐败‛,确定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查处的突破口,刹住这股不良风气。这里面也面临着许多难题,清房可能会涉及到二三千名干部;当时民众对这些"看得见的腐败"意见很大。但习近平下决心解决此问题,‚要干就干成,义无反顾,开弓没有回头的箭‛。 ——‚得罪论‛。习近平在地委工作会议上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我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300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二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宁肯得罪这二三千人。 ——‚官僚论‛。8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宁德官员也有不少人意欲为之。习近平当时在柘荣县考察时告诫官员当官不要以钱为念,要以理想为基础,‚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 ——‚乌纱论‛。2004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省一次党内重要会议上从海宁"2.15"特大事故的教训引申开去,语重心长地与参加会议的浙江省党员领导干部共勉: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做官。在场人士描述称,话音落地,全场无声。 ——‚干净论‛。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曾取"浙江创新"之意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署名‚哲欣‛的短评。其中,涉及廉洁和反腐的短评有6篇,分别是《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关口前移》,《惩防并举、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要"干事",更要"干净"》,等等。

——‚软骨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的谈话用语生动活泼,引用民众常用来互相嘲笑的"缺钙",透露其贴近民间与务实的作风。细心的人发现,自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开始,总书记的每一次讲话都没有大话、套话,"责任"、"人民"成了高频率的词语,其中的反腐声音尤为引人关注。"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总书记的铿锵致辞,让民众对中央打击腐败的力度和广度充满期待。

《之江新语》‚哲欣‛有关文章三篇—— (系习近平同志于浙江省委书记任上所作) 1:要‚干事‛更要‚干净‛

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对事业要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上级推着干、群众推着干,首先是自己要始终充满激情、充满干劲,这样去干事业,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工作职能的转变,‚有为‛和‚无为‛发生了一些变化,党委、政府抓管理和服务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加重了。这在我省这样的市场经济先发地区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更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干事,怀着如临如履的心态保持干净。领导干部手中握着权力,权力用得好可以用来干大事,为人民谋利;用得不好就会被污水沾染,有时不知不觉之中就会陷入了‚温水效应‛之中。这样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

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廉洁自律,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而且还要负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指导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2: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

这些年来,腐败问题在一些经济工作部门屡屡发生,对此我们要注重探索特点,寻求规律,切实加强腐败多发领域和重要部位、关键岗位的廉政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努力把反腐倡廉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

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党的建设的经验证明,加强党内监督和纪律建设,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党内监督工作和纪律建设持续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两个《条例》的各项规定,从浙江实际出发,抓紧制定与两个《条例》相配套的具体制度,该强化的要强化,该修订的要修订,该废止的要废止,特别要盯住那些腐败问题的多发领域和重要部位,配好配强在关键岗位担负责任的领导干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狠抓防范制度和有关规定的落实,把反腐倡廉工作的关口前移,使党内监督和纪律处分的各项制度更为完善、更加健全、更具实效。

3:生活情趣非小事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德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这方面的逸事较多,有两则小典故至今读来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一则是《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俶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俶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俶大惭服。

另一则是《南村辍耕录〃缠足》记载:李后主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

令窅娘以帛绕脚,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不为者为耻也。‛这两则典故一正一反,说明了领导人在生活细节上体现出来的态度,决不是小事。

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引导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推荐第9篇:【遴选策论写作题】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护林员”

【2017遴选策论写作题】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护林员”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宣传部门身处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要自觉肩负起“护林员”的职责使命,维护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木秀山青”,切实做到“五个不失”。

不“失魂”。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丢掉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角力,是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交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较量。在道路、方向、立场这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宣传思想战线旗帜一定要鲜明,态度一定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

不“失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把党的理论信仰、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执政理念、施政方略、政策主张等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共识,从而使党的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和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这既是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政党自信的思想理论之源,也是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认识前提和观念基础。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党管意识形态。这一重要原则要求我们要时刻树牢“四个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爱党、为党、护党,听党指挥、替党发声、为党分忧。

不“失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较量,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争夺与较量。谁拥有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优势,谁就拥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就是领导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我们要积极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主动设置议题,集中时间、资源、力量,加大宣传的力度、强度、频度,切实增强意识形态的传播力。“不失语”还意味着在一些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争当“战士”、不当“绅士”,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

不“失守”。意识形态斗争,既是思想的持久战,也是阵地的争夺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牢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要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正能量是总要求,积极抢占网络阵地,加强依法管网和网上舆论引导,努力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不“失察”。意识形态领域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的,而且斗争呈现出目的更明确、内容更蛊惑、渠道更多样、手段更隐匿、影响更广泛等新的特点。宣传思想战线肩负着“站岗”“放哨”的重要职责,思想上一定要特别敏锐、行动上一定要特别敏捷,始终装备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透视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敏锐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动向,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处置,掌握工作主动权,防止一般性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全党动手,要坚决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的利剑作用,推动形成全党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动格局。

推荐第10篇:“四位一体”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策论

肖利秋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四位一体”

作者简介:肖利秋(1968-),女,湖南湘潭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面向中小企业、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号:08JT113,主持人:肖利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 (2011)08-0068-02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职能。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高速增长和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发展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重新洗牌。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学院可利用资源和社会声誉等问题,还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未来生存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日益突出的根本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构建一个由市场化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机制、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性的教师专能开发系统四个有机部分组成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策略体系,才能确保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持续性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实现不断提高。

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机制

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职业院校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能否符合社会需求的前提。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但要密切联系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适当发挥高等教育对生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同行业间联系日渐紧密,边缘学科、复合性专业不断出现,跨行业的新职业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确保专业设置能够符合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突破原有学科体系和专业限制,根据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出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深度参与的灵活高效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机制。具体而言,该机制应包含以下几个逐阶递进的环节:首先是新专业需求分析。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要求,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与当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社会服务中介保持紧密联系,密切关注社会不同时期各种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同时,通过市场调研或参与项目合作和科技开发等多种形式与企业保持联系,共同研制新专业设置、新课程开发或是更新现有专业和课程内容等,以确保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相适应。其次是成立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筹备小组。由企业、行业和学院三方人员共同参与组成专业筹备小组,其工作职责包括:根据社会、企业需求提呈新专业建议;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确定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名称与学时分配:做出课程简要介绍。第三个环节是提呈批准。首先由系主任在听取各方意见并与学院领导沟通基础上进行初步审核,之后提交由企业成员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针对新专业设置或是专业修改建议给予认可或提供咨询建议:然后,再由学院院长及高层管理人员、各系主任以及各系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负责从学院学术管理角度研讨并批准专业新课程计划或专业课程修改建议:最后报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第四个环节是课程设计与教学准备。成立包含企业人员在内的课程教学团队,制定课程标准,准备教材和教学计划,做好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的采购与准备工作。最后环节是反馈与改进。由学生反馈、任课教师反馈以及企业反馈三方面共同构成。学生在每学期课程临近结束时对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师授课等情况进行反馈:教师根据讲课经验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毕业半年后,组织专门人力深入用人单位充分听取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并根据企业反馈意见对专业和课程及时做出修改和完善。由于这种专业和课程设计与开发机制企业从始至终参与其中,并始终以服务于市场需求为核心,因此能够确保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产品与客户需求高度一致,也由此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前提保障。

二、采取能够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了行业与教育本身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除了要建立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和课程设计与开发机制以外,还应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共同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德国、澳大利亚等高职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既不具有经过充分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院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紧密联系,同时也缺乏政府政策扶持的制度优势,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开展合作尤其是希望通过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来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方面难免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尽管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日益加强,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且各有所长,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订单培养”模式虽然成效显著,但毕竟面窄量小;“2+1”模式固然有利于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如受专业所限,实习单位难以“批量”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所导致的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加大,部分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被实习单位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难以在所有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大面积推广等问题。因此,随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逐步走向纵深发展,对于其中合作一方的高职院校而言,除继续积极谋求与校外基地长期、稳定的合作之外,如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以及着眼于为学生提供长期运行良好且切实能保障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的实训模式也日益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大力兴办校园内“教学工厂”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并大力推广。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基础上,南洋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在校园内建立融学院、培训中心和企业三方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工厂”,将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教学之中,以环境逼真、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生产科技中心为教学背景,将核心教学和企业项目及研发项目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融教学与实操为一体的真实工作环境。这种“教学工厂”理念既能将高职教育所要求的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广“教学工厂”办学模式,在现有实训中心项目建设基础上,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大量开展教学和技能训练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三、建立“企业化”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确保作为教育服务机构的高职院校提供的产品质量(其核心产品应该是各类独具特色的课程和专业)能够符合其“顾客”(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工商企业界业已成熟的管理经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和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牢固树立起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而且可以确保其对“产品”实现有效的质量监控。“IS0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m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于1994年正式发布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和遵守的一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迄今为止,该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制造业、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的管理领域。该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以顾客作为关注焦点,将“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重要依据:按照PDCA的过程管理模式运行,其特点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按照计划( 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的顺序循环往复,不断改进。在教育领域,IS09000规定所有专业的实施与学生服务程序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在其严格监督、定期审核程序的监管下,学院逐步建立起结构严谨、运行成熟的教学程序、完善的系统化公文处理体系以及全方位的质量审核体系。可以说,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管理内涵,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目前教育部对各高职院校进行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都具有极大的相容性。因此,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起基于IS09000族的外部系统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从计划、实施、检验到改进的规范化、闭环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在高校管理机制上与国际接轨,而且还有利于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精神形成有效对接,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外促内、内外互动的长效发展。

四、建立确保教师专项能力得以持续性开发和提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理论技术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决定性因素,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在专业理论知识层面,还是在专业技能和科技开发方面,均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对高职教师要求标准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要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以外,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提升专任教师的职教能力,为此,首先应该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放在学院发展的战略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积极营造终身学习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乐于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职业素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宿感;其次,建立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着眼于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发展系统,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法,为他们提供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进修,使他们及时掌握一套可灵活使用并具实用价值的技能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后,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出的新需求,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采取灵活有效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从个人到部门再到学院内跨部门之间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与科技项目开发与运行机制,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这种多元化、系统性项目开发与运行机制中得到持续性提升。这种持续性教师专能开发机制不仅可以确保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且由于这种项目开发机制始终都有社会、企业参与,因此还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市场价值”,从而推动学院校企合作的项目开发与教学活动不断向纵深方面发展,学院在社会上和企业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也随之提升。教师这种持续性得以提升的专能以及由此拥有的“市场价值”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和创新的不竭动力。

五、结语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机制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需求的前提:采取能够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建立基于IS09000族的“企业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和持续性改进的制度保障:而基于教师专能得以持续性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则可以内化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因此,构建一个涵盖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策略体系将有利于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预期目标相吻合,与社会行业需求相一致。

第11篇:《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策论意义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策论意义

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吕西安·若姆访谈录

编者按:自《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成为热点以来,相关讨论在大陆持续升温。本刊之前曾刊发专文探讨此书的价值及现实意义,现再次刊发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吕西安·若姆(Lucien Jaume)的访谈,将讨论推向深入。

吕西安·若姆教授专长于法国大革命政治史和政治理论,专治托克维尔政治思想,出版了包括《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渊源》等著作,在法国学界和知识分子圈有重要影响。该访谈由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博士生潘丹在巴黎访学期间所作,与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讲师郑寰共同翻译整理,并由北大历史系教授高毅审校。

潘丹:最近,中国高层政府官员在一次反腐败座谈会上,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阅读和讨论此书的热潮。作为一名研究托克维尔的专家,您是否对此感到意外呢?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若姆:这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中国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是不是意味着对国家监控(la tutelle de l’Etat)的反思呢?因为这本书主要讨论的就是国家监控所造成的社会问题。我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旧制度与大革命》所着力阐释的,是1789年革命为何爆发,并在持续10年之后又为波拿巴所终结。我还以为人们会推荐托克维尔的另一本书,即《论美国的民主》,毕竟这本书讨论地是现代社会的问题。

你提到中国官员是在一次“反腐败”的座谈会上推荐这本书,我想,托克维尔虽然在书中讨论了旧制度下特权阶层的衰落,但似乎从未用法语中的“腐败”(corruption)这个词来描述过特权阶层。或许我们应当进一步界定“腐败”的含义,以便在讨论中相互理解。如果依据法语的使用习惯,“腐败”一词主要指担任公职的人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要么因此得以中饱私囊,要么获得权力或威望。因此,腐败意味着不当利益输送。例如一位教授收受贿赂,在考试评分时给出不切合实际的高分。根据调查显示,法国目前的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并涉及到高层公职人员。可见,腐败并不是中国及其政治体制下的特有现象。

那么,法国是如何展开反腐败斗争呢?为此,人们曾探讨是否有可能颁布一项旨在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由尼古拉·萨尔科齐任命的一个委员会曾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草案。利益冲突往往出现在公职人员与其职权范围内的某件事、某项决策曾经有或仍然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该委员会认为,在这一情况下,人们有权怀疑公职人员,并使之接受公众监察,要求其回避与其利益相关的事务处理。但到目前为止,这还仅仅是一个草案!

我们还应当注意,托克维尔在本书中明确区分了旧制度下的特权阶层及政府机构。尽管旧制度下确实存在卖官鬻爵的情况,但这与现代法语中“腐败”一词的确切概念是不能等同的。在旧制度下,卖官鬻爵是人们在背地里干得勾当,并不是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托克维尔讨论的不是腐败问题,而是一个行政化程度过高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利益竞争的各个小团体彼此隔离、相互孤立。

潘丹:在中文里,“腐败”除了包涵以权谋私的意义外,还有更复杂的意义。中国读者如此关注这本书,是与当下中国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的。那么,回到著作本身,托克维尔当年尝试回应的时代问题是什么呢?

若姆:托克维尔是在目睹了第二共和国民主政治实践的挫败之后而动笔撰写本书的。第二共和国创立于1848年二月革命之后,这场革命驱逐了七月王朝的君主路易·菲利普,以及当权的奥尔良派。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当选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之后发动政变,并进而终结共和制,建立第二帝国,尊自己为“拿破仑三世”。托克维尔目睹了这场政变,并为此感到恐惧而忧虑,因为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竟是如此深得民心。他思忖,为何自由总在法国屡遭挫败?为何法国人对平等的热望总是远高于对自由的追求?斯塔尔夫人与夏多布里昂也曾提出同样的困惑。

这涉及到英法两国最大的差异之一。英国分别在1640年、1688年爆发了两场为自由而战的革命——在托克维尔看来,这更多地是为自由而战、而非为平等而战的革命。而在英国,这两场革命是在贵族的帮助下完成的。这就是造成英法两国革命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人从未抛弃贵族,但在法国革命中,人们憎恶贵族、攻击贵族。事实上,英国贵族与法国贵族是两种不同的贵族。

托克维尔所探讨的,实际上是波拿巴主义的问题。所谓波拿巴主义,是指这样一种专制体制,尽管有一部宪法,却并没有选举自由,也没有言论自由;而与此同时,拿破仑,或者说波拿巴却忠于平等的理念。专制甚至有助于平等的发展。当拿破仑三世将普选权作为手段,以动员民众抵制地方上的奥尔良派自由贵族时,就从客观上促进了平等的发展。英国历史学家苏迪尔·哈扎吉萨(Sudhir Hazareesingh)就很好地证明了拿破仑的举措促进了普选权的发展,并为公民身份地位的迅速提高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当托克维尔在1849-1850年间探索这个问题时,他发现要解释清楚这一点,就必须上溯至对整个法国大革命的研究,而在研究法国大革命时,他发现大革命竟然是从旧制度中产生的——这就是《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的症结问题所在——大革命是法国君主们所作所为的结果,是革命前诸位君主,尤其是路易十四的执政态度、治国方针及其政策举措的结果。

他研究旧制度,是为了探索波拿巴体制。他的分析常常与贡斯当在拿破仑一世时期的分析十分类似。在《论政府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中,贡斯当认为:路易十四以强硬的手腕在法国进行了改革,而在120年后,我们能够看到,法国大革命正是这一强硬改革的后果。为什么呢?贡斯当解释到:路易十四试图取缔一切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权力,路易十四依凭其行政官,主要是总督(人们称其为国王在外省的耳目)来压制各省及各市镇的地方贵族;与此同时,路易十四也极力压制巴黎高等法院及各地最高法院的权力,因为在路易十四之前,法院有权审核国王制订的法令,并在必要时拒绝实施。这样,法院权力就对君权形成抗衡。正如宪章与各市镇的权力曾对君主形成制约一样,君主并未能如愿取缔一切地方权力,但大多数都被取缔了。

因此,在1789年革命之前,路易十四已尝试建立起一个“由孤立的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游离于团体组织之外,并最终反对团体组织。君主使国家权力从中央延伸到地方,并不断取缔团体组织,使整个社会只剩下孤立的个体,正如勒蒙蒂(Lemontey)戏谑的那样,就这一举措而言,路易十四是一位“革命的国王”。基佐自己也写道: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推动了平等的发展,就这一点而言,他对资产阶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托克维尔推进了基佐的论述,他还很有可能读过贡斯当的作品,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证实这一点,但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几乎没人会忽略这本反对拿破仑“专制与僭越”的小册子。

托克维尔所尝试回应的问题,是这样一个看似悖谬的现象:在一个国家机器强大,尤其是行政能力强大,而公民社会弱小、个体从众而驯服的国家中,革命爆发了。这些个体早已习惯路易十

四、路易十

五、路易十六统治下的君主政体,他们更愿意获得平等,而非自由。正因为此,法国出现了托克维尔所言的“民主的专制”。在托克维尔之前,人们把民主与专制对立起来,但托克维尔认为,在民主制下也有可能出现专制,早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作的16年前,他就在《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中详尽地论述了这一点。

潘丹:如您所说,托克维尔认为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呈现出某种一脉相承的一致性,革命后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特征,早在路易十四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了,那么这种历史的延续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之间产生了某种“由平等精神引发的嫉妒之情”。而在托克维尔看来,这种由平等引发的嫉妒已经是民主社会的先兆了。在嫉妒情绪的驱使下,每个人都渴望比他的邻人拥有更多,享有优先权,哪怕只是一点点。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争抢第一排座位的情况之外,还有诸如剃须匠、裁缝等各个行会之间争抢谁能首先接待总督或者国王的其他代表。在今天看来,这一切是荒谬可笑的(事实上今天仍然存在这种情况!),但每个人都渴望多有一点权力,并为此相互嫉妒,这正是民主社会平等精神的负面影响,而旧制度下的法国社会已经具备这一特征了。在这里,托克维尔注意到,激起人们不快、甚至引发*的,往往是极其微小的不同,而非显而易见、既成惯例的大的不公正。拥有革命精神的并非必然是极为贪婪的人,甚至恰恰相反。

此外,同样是由于君主的举措,才使贵族的存在变得可憎而荒谬,君主迫使贵族离开外省、离开村庄,到凡尔赛进宫侍奉。这样,贵族们就被禁闭在凡尔赛宫,而非像过去的那样在各自的领地上照顾农民,为他们提供医疗帮助,照看、教育农民的孩子,带他们到巴黎增长见识,逐渐地,贵族就失去了对农民的感情,不再爱护关照他们,不再怜悯他们的境遇。

用托克维尔的话来说,正是君主使各个社会阶层彼此隔离。在本书中,他不断谈到这一点,君主依据“分而治之”的原则,有意识地促使各个社会阶层彼此分离:贵族与农民彼此隔离,贵族与资产阶级彼此隔离,资产阶级与农民彼此隔离;而在贵族内部,世袭贵族与新受封的贵族也彼此隔离。同样地,在各个集团之间,以及集团内部,集体精神和家族纽带也日渐消逝,人们走向一个由彼此孤立的个体组成的社会。

本书第三卷第6章的题目就是“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这里的政府就是指君主。悖论就在于,正是路易十四的继承者们对民众进行了革命教育,也就是说,正是他们教育民众憎恶特权,却又嫉妒特权者,嫉妒教会、尤其是贵族的特权。这些由不满者组成的各种团体或行会起而反抗特权阶层,却又渴望自己能获得特权。这就导致了托克维尔所言的“集体的个人主义”。

法国君主惧怕贵族,因为这是一支能与之抗衡的封建势力,因此选择将它变成社会的寄生虫。至于资产阶级,法国君主则通过向其出售政府职位,从而将之转化为君权的支持者,向资产阶级开放的职位包括各市镇的政府部门、法官职位、行政官员、律师等。当君主出售这些职位时,富有的资产阶级就能购买一个能被国王授封为贵族的职位。这样一来,资产阶级往往是支持君权的。但资产阶级分子做了高官或当了“穿袍贵族”后,就成了人们憎恶的特权者。正是这些特权者拒绝税收改革,也正是这些特权者对书报进行审查,并当众烧毁让-雅克•卢梭等启蒙哲人的著作。穿袍贵族把持的刑事法庭还贿赂公行,毫无公正可言。

当君主让资产阶级进入政府时,就已然开启革命之路了。接下来要做的不过是驱逐贵族,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占据了国家机关。在托克维尔看来,这也是革命从旧制度中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君主使民众具有革命精神,是君主让世袭贵族变得毫无用处,是君主让资产阶级进入权力机构。在法国,人们有一种渴望在政府中谋得一官半职的热忱,人们渴望进入政府部门,成为总督,成为部长,成为部长顾问,成为各种高官。我不知道这一点是否能与中国的情况作比较。正是由于君主的所作所为,使法国社会形成了崇尚仕途的价值取向:人们渴望成为公务员,渴望在有权势的政府机构握有大权。(注意:这一社会风尚——即当公务员是令人钦羡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国际化的冲击下稍有变化。)从那时开始,直到1789年之前,人们都无法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因为它极力捍卫自己的特权。例如,因为由特权者所把持的政府机关不愿意,路易十

五、路易十六尝试让贵族缴纳赋税的举措就失败了。路易十四造就了一批人为的贵族,他们是政府机构中的官僚贵族,是为凡尔赛宫服务的行政人员,不久后,他们将继续抵制十八世纪的改革。因此,托克维尔认为,君主在强化国家机关的同时,也削弱了国家机关。

潘丹: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旧制度时代法国中央集权的强化,是通过取缔以贵族为代表的各种“中间团体”的方式来进行的,但旧制度王权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彻底,实际上这一过程是在大革命时代才最终完成的?

若姆:我们可以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阐述托克维尔的论题:君主的一系列举措,使法国只剩下政府——这已是一个十分现代的、理性化的政府——以及彼此孤立的个体。因为各种团体、行会都已经被逐渐侵蚀,尽管它们仍然存在,但已十分衰弱。大革命将决定性地让一切团体最终消逝:教堂、修会、享有特定权利的市镇当局、工会组织、雇主协会等,一切社团生活也随之消逝。旧制度是一个由团体组成的社会,但自大革命以后,只剩下彼此孤立的个体。例如,1791年宪法的绪言就明确宣称:人们取缔了一切行会、一切工会,正如人们取缔了一切特殊权利,即特权。1791年6月,勒沙普利埃促使一项法案表决通过,该法案决定性地取缔了所有工会和雇主协会;接着,1791年9月,在他的推动下,又取缔了民间社团的大部分权利。对于勒沙普利埃来说,真正的集体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不过是相互联合的个体而已。尤其是在推介其取缔工会和雇主协会的法案时,他曾说,从今往后只剩下个体利益,以及由国家政府代表的整体利益,二者之间什么也不存在。这些革命者们否弃了孟德斯鸠所言的中间团体。根据这一观点,唯一可以言说“自我”的集体,只有国家,或其代表国民议会,其余的都有篡权之嫌。

法国大革命不认可结社权,无论是在《人权宣言》当中,还是在《1791年宪法》当中,由于大革命的原因,以及后来共和派对宗教团体的担忧,结社权在法国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甚至相对自由的1901年法案,也对宗教团体有诸多限制。直至1971年,宪法委员会才在结社自由问题上作出独立于政府的决定,认为政府不能再宣告“授权”一个团体成立。

应当注意的是,伴随着旧制度的崩溃,国家权力在1789年革命中赫然崛起。并不是由于君主、贵族、天主教会遭到抨击,国家权力就随之衰落了;恰恰相反,大革命意味着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国家权力,尽管革命后确实经历了一段混乱无序的时期。概括地说,这种新的国家权力将分化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一条是宪政之路,制宪议会的改革者们与斯塔尔夫人等遵循的就是这条路线;另一条则是大恐怖、例外政府,它自1793年12月开始运作,并持续至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倒台;拿破仑也继承了这一路线,并因此建立行政集权,强化政府权威。

潘丹:所以,大革命对国家权力的强化,实际上遵循着旧制度时代的既定方向,并通过进一步牺牲个人权利的方式来实现的?

若姆:没错。对此,人们或许会反驳我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不就是捍卫公民权利不受国家侵犯的壁垒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没有一项条款是确保公民有权反对代表们制定的法律的。人们的自然权利都是由法律重新定义的,如果人们不能对代表们制定的法律表态,自然权利也就失去意义了。革命者们本应当再设立一名独立的法官,负责审查代表们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和人权宣言,但革命者们最不想设立的恰恰就是法官,因为这让他们联想到旧制度下的高等法院!人权宣言宣称:法律就是“公意的表述”,没有任何一名法官能够阻止或监督公意。

在法国,迟至1791年,才设立了合宪审查机构,即宪法委员会,它负责审查法律是否合乎宪法及人权宣言的规定。而美国人早在19世纪就已经采纳合宪审查措施了。倘若没有一个独立的仲裁机构来监督政府和议会,就算法律文本写得再漂亮,也不会有什么效力,或发挥什么实际作用。还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设立这一独立的仲裁机构:在法国,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如何任命宪法委员会委员的程序,这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十分钦羡美国法官的权力,无论在哪一级法院,美国的法官都可以在怀疑一项法律是否合宪的情况下,搁置实施这项法律。2008年,在萨尔科齐的推动下,我们引入了一个类似的程序,所有法官都能够审查一项法律的合宪性。这一点在级别较高的机构中已经存在了,例如宪法委员会,和负责审查行政法令的国务委员会。这是一项对公民有利的措施,它与大革命的精神迥异,因为它赋予司法机构更多的权限。

潘丹:这样看来,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本书中,托克维尔主要批判了中央集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那么它在法国是否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呢?如何客观地看待中央集权的作用呢?

若姆:托克维尔所言的“中央集权”究竟指什么呢?就是地方上一切事务,都交由中央政府来决定。我们可以通过中央集权的后果来理解这一词的内涵:只有处于首都巴黎的中央政府,能够在所有外省、所有地方捍卫与特殊利益相对的整体利益,因为地方权力机构很可能成为特殊利益和腐败的牺牲品。这也意味着,国家首先是一个行政国家,然后才是一个代议制国家,即政治国家。在法国,无论对于革命者们还是对于拿破仑来说,政府是国家的支柱,实际上至今也如此,哪怕弗朗索瓦•密特朗1982年的改革,及其后让-皮埃尔•拉法兰在雅克•希拉克任职期间的改革曾把分权引入法国,但基本情况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人们曾说,在法国颁布的15部宪法背后,有一部永恒的宪法,即行政集权,这意味着政府的权威。由于坚信只有在国家机关的捍卫之下,公共利益才能得到尊重这一理念,人们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行政司法机关,即由波拿巴创立的最高行政法法院,它负责解释什么是公共利益。

近三十年来,这一理念遭到挑战。因为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政府不再能够干预所有问题,对社会生活的介入越来越少。公权力不再能够垄断公共利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它还将许多职能授权予有私人利益参与的机构。这样,公共利益成为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对话与妥协,而国家不过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这就完全改变了大革命中所盛行的哲学原理与规范准则。

此外,还应当承认,中央集权曾在法国历史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发展出一套理性而有序的行政机构;此外,它还在法国各地(继而在殖民地)推进了一项强有力的教育措施,因此,当时的公共教育部长有一支名副其实的“教师军队”;托克维尔的同时代人维克多•库森曾开玩笑地说起他的中学哲学教师“军团”。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学校是实现社会升迁的重要门径,人们得以通过教育进入城市、进入首都。农民的孩子首先成为小学教员,教育乡村的居民,或者成为职员;他们的下一代,则有可能成为大学教授,也有可能在巴黎或外省当公务员。通过两、三代的努力,他们有可能担任要职,或者在工商业领域干一番事业。因此,中央集权是促进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元素,尤其是在第三共和国的时候(1871-1940),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上,托克维尔一方面在批判波拿巴主义,而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他和许多法国人一样,对拿破仑为法兰西带来的荣耀感到骄傲。但他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沉溺于这种荣耀,为了法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入第二阶段:分权改革。

潘丹:中国读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改革与革命之间的联系,因为人们都知道了托克维尔的这句名言:“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这句话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若姆:改革之所以会在法国引发革命,那是由旧制度的脆弱性造成的。上面的讨论已经说明,君主在旧制度下怎样通过卖官鬻爵,通过让世袭贵族与新贵彼此对立,人为地使各个阶层彼此隔离,使社会分化为原子化的个体。这个由君权塑造的社会,是一个被嫉妒吞噬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希望比他的邻人拥有地更多。这样,当大臣开始改革时,情况就急剧恶化了。

因为促使这个社会运转的,正是这种嫉妒之情。当人们尝试将改革付诸实施时,每个人都希望从中获益,每个人都希望保住既得利益。例如,当人们试图令贵族纳税时,必然遭到贵族及高等法院的拒绝,是他们成为改革者的对立派。当卡隆尝试进行改革时,国家已经负债累累。1787-1788年间的改革遭到特权阶层的抵制,这使国王威仪受损,并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并很快丧失了控制局面的能力。基于高等法院穿袍贵族的叛乱,很快就招致第三等级的叛乱,尽管他们与贵族的利益不同,也从既有权力中得到了些许好处,但改革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权力太小了,因此也图谋从改革中攫取更多利益。

潘丹:也就是说,尽管改革确实是革命爆发的一个诱因,但更深层的决定性原因还是旧制度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是由中央集权的消极作用造成的,它一方面致使人们彼此妒恨,一方面使人们对公共生活漠不关心。不过,特权阶级或既得利益者对于改革的抵制确实激化了矛盾,这迫使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并导致革命情势最终失控。作为旧制度下享有特权的阶层,贵族在大革命爆发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有趣的是,托克维尔本人也是贵族出身,这样的身份对他评价贵族阶层有什么影响吗?

若姆:托克维尔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先要么是穿袍贵族,要么是佩剑贵族,他毫不赞成买官卖官的行径,也不赞成君主出售贵族头衔的行为。此外,身处19世纪,他不太喜欢与自己同时代的那些自命不凡的贵族,因此,他拒绝接受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贵族头衔,但他还是保留了托克维尔家族流传下来的城堡,从他的通信中不难见出,他为自己家族的城堡感到十分自豪。 在托克维尔的祖先当中,有一位十分著名的穿袍贵族,即他的外曾祖父马尔泽布。马尔泽布先生曾经担任法官,还是一位权臣。当高等法院以君主之名行使书报审查权时,他曾暗中保护过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但在大革命期间,他也在路易十六受审时自愿为这位国王做过辩护,结果招致灭顶之灾——不久之后,马尔泽布和他的家人就被送上了断头台。托克维尔认为,马尔泽布在君主面前捍卫民众,在民众面前捍卫君主的做法,正是他极为珍视的“贵族精神”。

托克维尔是一名有些奇怪的贵族,他在书里不停地批判君主、批判贵族。托克维尔是有独立精神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旧制度与大革命》看问题的态度并不是很客观,它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著作。我在《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渊源》这本书里曾引用过基佐对他说的一句话:“您在谈论、批判现代民主的时候,是站在一名被制服的、被说服的贵族的立场上,而不是作为一名理直气壮的战胜者。”而基佐自己是拒斥民主的,又希望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精英的政府。托克维尔的内在矛盾就在于,他一方面拥护民主,一方面却憎恶资产阶级。他希望现代民主能够通过汲取一些传统贵族的价值来完善自身。

潘丹:可见,托克维尔并没有完全否弃贵族存在的意义,甚至肯定了封建制度下贵族自由的价值。您认为托氏的这一观点对于思考革命后法国社会的问题有什么启示?如何才能实现自由与平等的融合,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若姆:托克维尔认为,拒斥民主制是毫无意义的。美国已证明民主制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注定的命运。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来是防止出现“民主的专制”,为此,我们应当捍卫贵族的一些价值,并以此教育民众、驯化民主。这方面托克维尔自己也曾身体力行,例如他当过议员,还当过外交部长,试图忠诚地为民主制、为共和国效力,尽管在内心深处,他似乎更喜欢君主制(遵循分权制衡原则的立宪君主制)。而托克维尔自己的父亲,就曾在复辟时期出任行政长官,在他眼中,这就是贵族为现代社会效力的榜样。

事实上,托克维尔所肯定的贵族只是中世纪的封建贵族,而非18世纪变得对君主奴颜婢膝的贵族。他对封建贵族的看法既是理想化的,又没有完全忽略实际情况。说他理想化,是因为他在封建贵族身上看到许多美好的品质,例如大公无私、乐于奉献,以及高贵的灵魂;说他没有完全忽略实际情况,是因为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封建社会是一个罪孽深重的时代,又是一个不乏崇高美德的时代。”封建贵族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构成王权的制衡力量,而现代民主则倾向于强化国家权力,缺乏制衡力量。此外,封建贵族的价值,还在于其富于责任感,讲究对集体、对上级封建领主、对上帝都要负责任。托克维尔认为,应当在民主制中引入对集体的责任感,但这种责任感的诞生,有赖于“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他认为,美国人正是基于“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才为地方性的团体即乡镇这一共同体服务的:人们为集体服务,是为了因此得到认可,获得好评,获得赞赏;或者因此获得权力,能够干一番事业,或者得到丰厚的经济报酬。就个人而言,托克维尔不喜欢这种功利主义的生活,但他意识到,这一原则在美国的实践颇有成效:通过为整体利益服务,来获得个人利益的满足。

与托克维尔不同的是,贡斯当曾极力推崇无私的品德。但托克维尔认为,这在民主社会,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现代民主必然要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财富积累,必然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也必然会追求个人福利、寻求生活安逸、谋求发财致富。然而,现代民主的这一倾向是与政治自由相冲突的,因为醉心于发财致富的公民将会逐渐忘却自由,忘记了正是基于自由,才建立了资本主义,才具备寻求个人福利的可能性。在沉溺于更安逸的生活、享有更多福利的时候,他们忽略了政治自由。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前言中所谈论到的那样,正是这种对物质享乐的沉溺、对政治自由的忽略,使拿破仑三世轻而易举地建立起专制。这体现了现代民主的矛盾性,为此,托克维尔强调结社的重要性,因为这让人们能够共同行动;而“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也是促使人们为集体服务的动力。因此,应当教育人们,使他们明白为了个人利益着想,应当为集体服务,应当相互合作、彼此结社,从而构成国家权力的制衡力量:这是从美国的经验中获得的启发。而对于托克维尔来说,在他的先辈当中,外曾祖父马尔泽布,和在路易十八时期出任行政长官的父亲,都是为集体服务的榜样。

总之,托克维尔认为,现代民主的悖论就在于,它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却又倾向于摧毁自由;它同样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且对平等的热望远高于对自由的渴望,甚至为了追求平等不惜牺牲自由,直至建立起“民主的专制”,在这里,所有的公民都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却是平等的!对他而言,波拿巴主义是令人恐惧的,因为它在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剥夺了人们的自由。

依照托克维尔的想法,当下社会应当十分重视结社自由,因为结社让我们得以共同行动;此外,还应当注重分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公民社会的活力,让人们重树自信;第三,应当接纳那些卓越的个人,无论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还是艺术家,允许他们从“民主的平等”中稍稍脱颖而出;应当鼓励、认可这些卓越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压制到平均水平。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可以从托克维尔那里获得的三个启示:结社、共同行动、接纳卓越的人物。而这一切,都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公民在权力面前保持个人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对此,我希望人们也能关注托克维尔的另一本书,即《论美国的民主》(1835-1840),在这本书里,托克维尔探讨了民主制下的社会生活、社会交往、公共舆论、信仰等问题,对他来说,民主既是一种政治体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我在《读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民主-社会与民主-政治权力——托克维尔的直觉意识》。

第12篇:文言文

24页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24页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们而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30页魏郑公(魏征)进谏劝阻唐太宗前往泰山封禅,说:“如今有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将要痊愈。此人瘦得皮包骨头,却想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肯定做不到。隋朝末年社会*,不止是十年的时间,陛下作为天下良医,百姓的疾苦虽然已经解除,但还不很富裕。要祭祀天地(向它)报告大功完成,我心里还是有疑虑。”唐太宗无言反驳。32页水更浅,行船不通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过了两夜,就沿着小溪,再从山的东侧出来,淌过溪水,四周被大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36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后我唯独对碧(青绿)色却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娟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裕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38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的时候 ,朝廷正在整顿治理结党行为,因此士大夫都不敢到他那里去(辞行,安抚),只有侍制王质带病到国都大门(即国门)去为他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您是一位忠厚长者,怎么做这种结党的事。”王质回答说:“范公乃是天下贤者,我王质岂敢和他相提并论,如果能够有资格成为范仲淹的同党,那真是范公对我莫大的恩赐呀”听到这话的人都不再说什么了。40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44王欢字君厚,是乐陵(这个地方的)人.安于贫困的现状而喜欢学习.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中的句子.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米的储蓄,心意却一如既往.他的妻子担心这件事,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坚守他的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46译文: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世祖召唤文天祥到宫殿中.文天祥见了元世祖,只是拱手长揖而不跪拜.元世祖的侍臣强迫他,他仍坚定挺直地站立著,不被他们的威势所动摇.并且极力陈述宋朝没有不遵循仁道的国君,也没有需要抚慰的人民;不幸的是谢太后年老而皇帝年纪又太小,掌权的奸臣(贾似道等人)耽误了国家,用人,行政措施都不恰当,元朝又利用宋那些叛国的将军,臣子,攻陷宋的国都,毁灭宋的宗社.文天祥在宋朝力图振作时担任宰相,现在宋朝亡了,应该尽快以死殉国,不该长时间苟且偷安./皇帝派人告诉文天祥说:「你如果肯像侍奉宋一般的来侍奉我,立刻让你当中书省宰相.」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的状元宰相,宋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如能一死就心满意足了.」皇帝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麼可做的了.」皇帝就命令他退下.第二天有臣子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臣服,应该判处他死刑.」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他建议的判决,於是皇帝就批准了这个奏议./文天祥即将被押出监狱时,写下自白的遗书,绑在衣带上.文词说:「孔子说要成全仁德,孟子说要为正义而牺牲;因为该负的责任都尽了,所以才达成了仁德.读圣贤经典,所要学习的(不是成仁取义)又是什麼事呢 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已经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集时,气概神色自如,态度从容,围观的人多得像墙壁一样.即将受刑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向行刑的官吏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又向围观的人询问南北方向,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但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当时凡是看见,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48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52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

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56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君子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凭着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的存在,君子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求学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60 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欺负鲍叔牙,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62七年的时候,岳飞觐见皇帝,皇帝向岳飞问道:“爱卿获得过上好的马没有?”岳飞回答说:“我原有过两匹上好的马。一匹马每天能吃几斗草料,喝一斛(当时以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泉水,然而如果草料不是精制品、泉水不清洁,那么它们就不接受。给它们披上甲衣让其驰骋,刚开始跑得并不快,等到跑了百来里,才振奋精神撒腿飞跑。从午时至酉时(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还可跑完二百里。(跑完之后)把鞍子和甲衣卸下来,它们既不喘气,也不冒汗,好像没什么事儿一样。这样的马,它食量大,但不乱吃;力气大,但不乱用。这才是日行千里的好马啊,可惜它们不幸相继死了。我现在所骑的马,每天吃的草料不超过几升,而且喂养时它并不选择精良的食料,给水喝时它也不选择干净的泉水。(骑行时)缰绳还没有拉直,它就跳起来迅猛奔跑,可刚刚跑了一百里,它就力气用尽、大汗淋漓、喘气不止,现出一副立即要死的样子。这样的马,吃得不多并很容易满足,喜欢炫耀力气,但跑不了几下就累趴了,这是低能蠢笨的劣马啊!”宋高宗听后夸奖岳飞说得好。64越国遇上大灾年,越王很害怕,召范蠡来商量。范蠡说:“您对此何必忧虑呢?如今的荒年,这是越国的福气,却是吴国的灾祸。吴国很富足,钱财有余,它的君主年少,缺少智谋和才能,喜欢一时的虚名,不思虑后患。您如果用贵重的礼物、卑谦的言辞去向吴国请求借粮,那么粮食就可以得到了。得到粮食,最终越国必定会占有吴国,您对此何必忧虑呢?”越王说:“好!”于是就派人向吴国请求借粮。没有过三年, 吴王夫差被擒。66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68 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书信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回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从织布机上下来迎接他,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这都是苏秦的罪过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在读书就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破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最后终于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联手反抗秦国,带上了六国的相印。70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皇帝的藏书,然而皇帝读书的有几个?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其余那些祖父、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因而就忧惧地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停,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占有,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来看吧。”如此而已。

第13篇:文言文

《陈元方候袁公》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孟母三迁》

【原文】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î,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翻译】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翻译】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画蛇添足》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翻译】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北人食菱》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翻译】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愚人食盐》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翻译】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之理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父善游》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翻译】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截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世无良猫》

【原文】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蘮。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翻译】

有人十分讨厌老鼠,破产讨得一只好猫。用大鱼大肉去喂猫,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过着很安逸的生活,都不去捕鼠了,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猫赶走后,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人有亡斧者》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翻译】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曾子杀彘》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译】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掩耳盗铃》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翻译】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杀骆驼破瓮》

【原文】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翻译】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嫦娥奔月》

【原文】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 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 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人有负盐负薪者》

【原文】

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翻译】

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精卫填海》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吴起守信》

【原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翻译】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杨氏之子》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伯牙绝弦》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学弈》

【原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ï)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

现在你把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好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矛与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鹬蚌相争》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译】

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一个死蚌。’河蚌对鹬说:‘今天不让鹬嘴出去,明天不让鹬嘴出去,就会有一只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抓走了。现在赵国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就会蒙蔽老百姓的眼睛,看不清危险的形势,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王说:“好吧。”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第14篇:文言文

1.【陈元方侯袁公】——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君(对他的尊称,谦词)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2.【孟母三迁】——刘向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î,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解释

舍:住处。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安顿。

复:再,又。

是:这。

焉:在那里。

译文

(释文)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文言文启蒙读本答案

1.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直接继承人

2.翻译;是亦非所以居子矣

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文言知识

焉。焉是个文言虚词,常用在句末作语气词,相当于了。但有时又相当于于之,即在这里,在那里。上文遂居焉,即遂居于之,意为就住在这里。又,《曹刿论战》夫大国,惧有伏焉。惧有伏焉,即俱有伏与之,意为担心齐国在那里有埋伏

文化常识

我国古代统治者十分讲究礼制,家庭有礼,官府有礼,堂上更有礼,所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孟子小时候在学堂里,除了识字外,还要学习揖让揖退,这些都是朝堂上的规矩,比作,姿势都有规定,不合礼制轻者斥责,重者处刑。

3.【揠苗助长】——孟子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长者寡(13)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5)无益(16),而又害之。

注释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5、谓:对„说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8、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9、趋——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3、寡:少

14、耘苗:给苗锄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

16、益:好处。

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3.【画蛇添足】——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4,【北人食菱】——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 ,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5.【愚人食盐】——伽斯那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字词 更:改变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缘:因为 空:空口

薄暮:靠近傍晚

具:准备好,准备

口爽:口味败坏

昔:从前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之理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文言知识

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为“反而,反倒”。 6.【父善游】——吕不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注释

①善:擅长

②岂:难道

③这:的人

④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⑤遽急:立即。

⑥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任,对待。任物:对待事物。以:用。

7 悖:违反。

⑧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⑨引:带着,抱着。

10 之:代词,指婴儿。

翻译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含义

1.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对待,否则就会犯错。

2.无论做什么事情,对待事物如果不做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必定会犯错误。

3.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做出 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4.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

7,【截竿入城】——《笑林》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字词解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但是

以:用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事实可以一手拿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的另一头放在地上,成一个斜坡,进入城门,如果把竹竿放平进去,容易扎瞎别人的眼睛,有害他人身体。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 1: 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 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cagd语言来讲就是piecewise.

或者是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子的人了。

含义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

8.【世无良猫】——乐钧著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蘮。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词意

某:某个人;有个人。

恶:厌恶,讨厌。

破家:倾尽所有的家财。

益:更加。

厌:饱食。

以:用。

腥膏:鱼和肥肉。

毡毯:毯子。

率:全部。

畜:养。

以为:认为。

暴:凶暴。

逐:驱逐,赶走。

遂:于是;就。

天下无良猫也: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凶暴。故:原因。益:更加。暴:凶暴。

翻译

有人十分讨厌老鼠,破产讨得一只好猫。用大鱼大肉去喂猫,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过着很安逸的生活,都不去捕鼠了,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猫赶走后,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寓意

故事告诉我们:溺爱是不可取的,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猫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环境过于安分,人就会懒散,不思进取。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全是他一手造成,他没有想过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给人以深思启示。对人太过迁就会适得其反,对动物也是如此。

9.【人有亡斧者】——吕不韦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

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

谷:山谷。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行为举止不像偷斧子的。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而: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皆:都

行:走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随便猜疑别人。

10.【滥竽充数】——韩非子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②使③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⑥之,廪食⑦以⑧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⑨立,好⑩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释

⑪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混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混子就难混。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⑫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⑬使:派,让,指使。

⑭ 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⑮ 这里是戏 称。请:请求。 ⑯说:通“悦”,喜欢。

⑰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廪:粮仓。食:给东西吃。以:同“与”。

⑱以:给。

⑲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

⑳好∶喜欢,爱好。

(11)逃:逃跑。

(12)立:继承王位。

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寓言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11.【曾子杀彘】——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⑴也。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

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④特:不过,只是。

⑤戏耳:开玩笑罢了。

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⑴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赏析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反思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治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12.【掩耳盗铃】——吕不韦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13.【杀骆驼破翁】——伽斯那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

翻译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

14.【人负有盐负薪者】——李大师 (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注释

①负:背。

②薪:柴。 ③释:放下。

④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⑤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⑥顾州纲纪: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

⑦群下:部下,属员。

⑧咸:都。

⑨实:事实,真实的。

⑩伏:通“服”,文中指趴在地上认罪。 遣:派,此处指打发。

译文

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补充

(1)同释重担息(下)树荫

(2)惠令人置羊皮在席上

阐述道理

①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②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③处理问题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常识、经验,再加之细心观察,以及善于思考。 15.【嫦娥奔月】——淮南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

注释

斫:zhuo,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 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 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16.【精卫填海】——山海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湮:填塞

古今异义词

赤足: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17.【吴起守信】——宋濂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 (16)

解释

加点字词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理解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8.【郑人买履】——淮南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ï)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ï):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ï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19.【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常用字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20.【两小儿辩日】——列御寇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辩日启示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中心思想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 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 片面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科学解释

原因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两小儿辩日》里的一个小孩说因为早晨太阳冷,中午的热所以早上远中午近另外一个说早上的太阳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远 而且事实的观察的确如此,那么如何解释?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初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为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层折射角比较大,我们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太阳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原文:看起来早晨的太阳比中午时大些是因为眼睛的错觉。我们看白色图形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些。这在物理学上叫“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是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比中午时大些的原因。]总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

事实上由于中午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的大小是不现实的。这可能也是造成了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午的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点,而日出日落的太阳是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圆形。

还有,中午比早晨时热,是不是因为中午时太阳离我们比早晨时离我们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中午时比早晨热,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

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每天中午较热,早晨较冷,并非太阳离我们地面有远有近之故。

在学习的时候,可能老师都会说是一样的距离,但真正的答案却有2个:相对论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在一个点做对照。也就是说在文中应该有2个中心点,一个就是地球,一个就是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如果以地球为中心点,那么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不变的在早上还是中午时都是一样的。如果以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为中心点那么就应该是中午的时候会更近些。都知道太阳和地球都是球体.那我们先把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假设到地区圆行的正上方,而太阳就假设到地球的左边。这时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看到的太阳就是早晨的太阳。而只要把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假设到太阳的正下方那么这时的太阳就是中午的太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时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在以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为中心点时。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离两个小儿所在的地区较远。而文中当时的两个小孩根本不知道地球,所以他们是以自己所在的地区做中心点。这就能判断出谁对谁错了

21.【杨氏之子】——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句与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甚:非常。诣:拜见。未闻:没有听说过。示:给„„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于是。曰:说

(3)对题目的理解杨氏之子杨氏:姓杨的 之:助词,相当于“的” 子:儿子 把它连接起来.

整个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指:拜见 乃:就,于是 示 :给 看 曰:说 未:没有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朗读方法

/=停顿的地方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2.【伯牙绝弦】——吕不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3.【学奕】——孟子

1.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ï)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弈:下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数:指技艺。

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

不得:学不会

善:善于,擅长。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惟:同“唯”,只。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为:因为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弈者:下棋的人。

通国:全国。

使:让(动词)。

之:他,之前一个人。(指第一个用心听讲的人)

俱:一起。

弗:不。

若:如。

矣:了。(语气词)

为:同“谓”,指有人说。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同“欤”叹词,相当于“吗”。

然:这样。

也:是。

译文

现在你把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来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三层意思。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第二层(第

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第三层(最后两句)是自问自答:是不是后一个比不上前一个聪明呢?我可以说:完全不是。联系第二层可知,后一个只因为他不肯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落后的啊!只有四句话,却层次分明地讲明白了不专心致志便学不好本领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文言文的简洁精炼由此可见不一般啊。

《学弈》通过弈秋教学生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老师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绝对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读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 援弓缴[zhuï]/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24.【刻舟求剑】——吕不韦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寓言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25。【矛与盾】韩非子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1、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誉:夸耀。

4、曰:说,谈。

5、吾:我的。

6、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后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7、或:有人。

8、以:用。

9、子:您,对人的尊称。

10、何如:怎么样。

11、应:回答。

12、利:锋利,锐利。

13、其: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14、弗:不。弗能:不能。

15、之:语气助词。

16、鬻:(yù):卖。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中心思想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26.【鹬蚌相争】——刘向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释义

方——刚刚。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且——将要。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禽——通“擒”,捕捉。

恐——担心。

为——替,给。 翻译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第15篇:文言文

2012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学期工作即将结束,在这学期中,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教学,我都是尽心尽力地去做,为了使我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做出以下总结:

一、政治业务学习方面:

首先我不断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以及报纸、报刊、收看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其次更要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二、工作态度:

认真对待各项工作,完全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每天提前到等候学生的到来.认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纪律教育等,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

三、工作作风:

在本学期不管是校领导分配的任务,还是主任分配的,我都尽力做好,从不怠慢或打折,有时任务很多就抽时间,挤时间完成。该给学生讲的都是利用第一时间去讲,让学生尽快去接受。

四、安全工作教育:

安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之重,因此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利用周会,队日和课前一分钟讲安全小常识,如:楼道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和水火电的安全以及自身保护安全。并且把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如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清楚,同时,把学生监督检查的不安全记录汇总起来,形成文字给学生公布并上报给学校。

五、家访情况: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沟通的方式,有①打电话②家长到学校③家访。这样不但能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还能增进家长和老师的感情,因此我根据班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有的不带作业,有的学生经常到小卖部买零食,有的学生课间总是打打闹闹,还有的学生卫生情况等。我通过和家长分析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沟通交流和家长一起想办法让孩子如何改正不良习惯,家长表示一定要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改掉孩子的这些缺点。

六、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只有把他们教育好,培养好,祖国才能繁荣昌盛。所以,我经常利用周会,队日和课前一分钟,进行安全教育,卫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人生形成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使学生掌握了许多知识,知道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同时,提高了安全法律意识,本学期学生秩序良好。

时代在前进形式在发展,我也在提高。首先我精心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想方设法把课备透备活,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课堂传授知识过程中个,根据教材内容利用新的教学理念,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我经常采用故事教学法,游戏传授法以及小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这种形式的运用犹如孩子们喝了八宝粥,增加了多种营养,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了。

总之,我在本学期中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工作。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第16篇:文言文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曹刿论战》(节选)

先秦·左丘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孟子》三则(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庄子》一则(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礼记》一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列子》一则(节选)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两汉·刘向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内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出师表》(节选)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桃花源记》(节选)

东晋·淘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神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微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峡》(节选)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杂说》

(四)(节选)

唐·唐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岳阳楼记》(节选)

宋·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醉翁亭记》(节选)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爱莲说》(节选)

宋·周敦顾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河中石兽》(节选)

清·纪昀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第17篇:文言文

文言文

【原文①】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予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选自《说苑·复恩》)

【译文】

吴起作为魏国的将军进攻中山,士兵有得病的,吴起跪地为他吸去的伤口的脓,士兵的母亲看见就哭了,其他的人问:“将军对你的儿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呢?”士兵的母亲说:“当初他的父亲有病时将军也是这样对待的,他的父亲为报答将军之恩战死了,今天将军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他也会奋战而死的,所以我才哭的。”

字词解释:

⒈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当;任

⒉将军于若子是:这样

⒊今是之又将死也,吾是以泣:因此,之所以

【原文②】

吴起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

吴起做了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裹粮:背着粮食。

病疽:恶性毒疮。

然:这样,这么说。

不旋踵:脚跟不向后转,指奋勇杀敌。

所:何处。

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与士座最下者同衣食 衣食:( 同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食。 )⑵将军自吮其疽 自:( 亲自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卒母闻而哭之

译:( 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此事后,大哭起来。 )

⑵遂死于敌

译:( 最终战死在敌阵之中。 )

3从上文可以看出吴起是一个怎样的将领?

( 吴起是一个性情率真、心胸开阔 ,善于与同僚沟通,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的人.)编辑本段联接《说苑》

《说苑》,西汉刘向撰。向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

的哲理性。?

《说苑》一书,刘向《叙录》记载为二十篇,宋曾巩校书时仅存世五篇,大部份已经散佚。经曾巩搜辑,又恢复为二十篇。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在每一标目之下,作者集中纂辑了先秦至汉初有关的遗文轶事若干则。一般以第—则或前数则为一卷的大纲,杂引前

人言论陈说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历史上的实例加以证明。

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

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记事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相出入,对考寻历史者足

资参考。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为可贵。如《君道篇》载师旷言云

:“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

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早已散佚,师旷的这段议论,疑即出自《师旷》六篇。此类例子,还可找到不少。?

第18篇:文言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

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 维 唯32已、33矣、34犹、35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今译为: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例释: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先进》

3>多么(参见P3)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 《孔雀东南飞》 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 今译为:喝斥、谴责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

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 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 《论语》

7>表肯定 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 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 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战国策》

(3)介词 相当“于” 今译为:在、对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 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 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无义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 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今译为:岂、难道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今译为:将、将要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3)连词 1>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吕氏春秋》

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例释: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让步今译为:尚且例释: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列子?力命》

(4)助词 1〉 附在代词“彼”“何”后,不译。 例释:①赐!汝来何其晚也 。《孔子世家》

②何其毒也

2〉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 今译为:有多么,非常

例释:①羊肉其鲜乎。

②北风其凉,雨雪其滂páng。《天下春秋》

6.且

(1)副词 作状语 1>表将发生的动作 今译为:将要例释:①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战国策》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动作的暂时今译为:姑且、暂且 例释:①民劳,未可,且待之。《伍子胥列传》②吾今且报府,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表时间、数量的接近今译为:几、近

例释: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后汉书?刘玄传》

4>表事物的唯一性今译为:只、但

例释: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

(2)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又、与、及例释:①河水清且涟漪《诗经》

一边„一边②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淮阴侯列传》

2>表递进今译为:而且、况且例释: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选择今译为:还是 例释: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4>表让步今译为:尚且、还、即使、纵然例释: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狂风横雨且相饶,又恐有彩云迎去。《杜安世?胡捣练》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且静郭君听辨(人名)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6>表转折今译为:却例释:王公直虽无杀人之事,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王公直》

(3)助词 用在句首同“夫”,不译 。 例释: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史记?魏世家》

7.若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的例释: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这个、这些例释: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②南宫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连词 1>表选择 今译为:或、或者例释: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2>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如 例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隐:怜恤)《齐桓晋文之事》

3>表他转今译为:至于例释: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臣,则不可入矣。《左传》

(3)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 乃、才 例释:①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国语》②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老子》

(4)附动词 表比况今译为:像、如同例释: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所

(1)特指代词 1>所+动词,组今译为:所„的人例释:①彼所将中国人《赤壁之战》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成名词性结构所„的事③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所+介+动,表今译为:„的地方例释: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处所、工具、方法 „的原因例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因、对象。用来„的例释:①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近臣礼,所以报也。《左传?成公三年》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也解惑也

3>为„所„ 今译为:被(表被动)例释: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②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项羽本纪》

(2)附名词处所、位置 今译为:地方 例释: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左传》

(3)附数词表约数今译为:许例释:①从弟子女十人所。《滑稽列传》②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后汉书》

9.为

(1)介词 1>表对象今译为:替、给、对例释:①为君翻作《琵琶行》。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

2>表原因今译为:因为、因此 例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

3>表目的今译为:为了例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4>表被动今译为:被 例释: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2)助词 语助、提宾无实义不译 例释:①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球之为听。《孟子》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

(3)连词 表假设今译为:如、如果例释:①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

②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战国策?楚策四》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做、作例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

2>治、治理例释: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国语》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担任、充当例释: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②董卓自为太师《后汉书》

4>变为、变作例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

5>当作、作为 例释: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墨子?公输》

6>算作、算是例释: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公孙丑下》

7>叫做、称为例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8>是例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二章》

9>有 例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小人焉。《孟子》

10>参与例释: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1>认为例释: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10.焉

(1)代词 1>作宾语相当“之”今译为:它 例释: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表疑问今译为:哪里、怎么例释: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2)兼词 兼“于之” (前面的动词没有宾语或需要有介宾短语做状语而没有时)

今译为:于是、于此 例释: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3)助词 1>表语气 今译为:了、呢、啊

例释: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柳毅传》

2>a词尾 今译为:„地、„的样子 例释:①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信天下之壮观也。《东京赋》 ②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阿房宫赋》

11.也

助词 句中表句读句尾表判断。例释:①有梦也难寻觅《长亭送别》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也”前是名词,表判断)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2.以

(1)介词 1>表原因今译为:因为例释: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廉蔺列传》

2>表处所今译为:从、在、于例释: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3>表时间今译为:在„时候 例释: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报任安书》

4>表处置今译为:把、拿、用 例释: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②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表手段今译为:凭、凭着 例释:亚夫以中尉为太尉。《绛侯周勃世家》

6>表依据今译为:按照、根据例释: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

(2)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并且、而且 例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目的今译为:来、用来例释: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3>表结果今译为:因而、以致 例释:①孝公德商君,地以广,兵以强。《韩非子》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修饰今译为:地 例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3)助词 1>表时间、方位 相当“之”

例释:殷夏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后汉书》

2>句中句末语气

不译 例释:①欢欣踊跃,以歌以舞《韩愈?贺册尊号表》②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

3>通“已”今译为:停止、已经、例释:①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②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后汉书》

太、甚③四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4)附动词 作谓语今译为:1>认为例释: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例释: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

3>率领、带例释: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

4>连及例释: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国语》

5>有 例释:农民以鬻子者。《管子》

(5)附名词 作宾语 今译为:原因 例释: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良:的确)《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13.因

(1)介词 1>表依据今译为:按照、利用例释:①更延英俊,因才授爵。《刘玄传》② 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孙子吴起列传》

2>表条件今译为:趁、趁着 例释:①因其无备,卒然击之《三国志》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3>表原因今译为:因为、由于例释: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②伺者因此觉之。《张衡传》

4>表由来今译为:由、从、通过 例释:①如因荣木变为枯木。《灭神论》 ②西倾因桓是来。《尚书?禹贡》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蔺列传》

5>表凭借今译为:依靠、凭借例释: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后汉书?邓寇》

(2)副词 连接强调今译为:于是、就例释:①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廉蔺列传》

(3)附动词 作谓语今译为:沿袭、顺着例释: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批大郤,导大髋 ,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今译为: 如同、犹例释: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战国策》

(4)附名词 作宾语今译为:机会、机缘例释: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14.于

(1)介词 1 >表处所今译为:在、从、到 在„方面例释: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②鱼跃于渊 。《诗经》

③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蔺列传》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2>表方向、对象 今译为:向、对、对于例释: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3>表比较 今译为:比 例释: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被动 今译为:被 例释: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

5>表原因 今译为:由于例释: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2)助词 句末表疑问 相当“乎”例释: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

句中凑音节 不译 例释: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15.与

(1)介词 1>表介进对象 今译为:跟、和、同、替、为 例释:①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②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陈涉世家》

2>表方向对象、今译为:向、对、例释: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孟子?公孙丑下》

3>表比较今译为:跟„相比例释: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

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4>表处所今译为:于、在例释: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吴越春秋?阖闾列传》

(2)连词 1>连接名词结构表并列 今译为:和、同 例释: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②功与日月齐光兮《后汉书》

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例释: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

(3)助词 通“欤”今译为:吗、吧、啊例释: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季氏将伐颛臾》

(4)附动词 作谓语今译为 1>亲附、跟随例释: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给予 例释:①与之璧,使行。《左传》 ②与斗卮酒。《鸿门宴》

3>交往例释: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例释: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 例释: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

6>帮助 例释: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

7>等待 例释: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

8>参加、参与 例释:①蹇叔之子与师。《左传》②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汉书》(咸与维新)

9>称誉例释: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5)附名词 作宾语 今译为:党羽、同盟者 例释:约结以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荀子》

16.则

(1)连词 1>表承接今译为:就、便、那么 例释: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周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对比并用 不译例释: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荀子》

3>表转折今译为:然而、反倒、却例释:①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表让步今译为:倒是例释:①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② 难则难矣,然而未人也。《墨子?鲁问》

5>表意外今译为:竟、却例释: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②公使阳处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

6>表假设今译为:假如 例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记》

(2)副词 1>加强判断 今译为:就是 例释:①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范围今译为:仅、只例释: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劝学》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效法 例释: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周本纪》

(4)附名词 作宾语今译为:准则、法则 例释:①合散消息,安有常则?《汉书?贾谊传》②以身作则

(5)附量词例释:《论语》二则

17.者

(1)特指代词1>组成名词短语今译为:的、的人、的事 例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用在数词后今译为:个、样例释:请君择于斯二者 《孟子?梁惠王下》

3>用在时间词后 今译为:„的时候 例释: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近士为务。《报任安书》

4>用在否定词后 今译为:„的话 例释: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5>用在主谓短语之后表原因今译为:„的原因

例释: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1>引出判断不译例释: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

2>定后标志不译 例释: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

18.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她、它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

3>表近指今译为:这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表结构今译为:的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 今译为:来、用来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3>宾前标志 不译例释:宋何罪之有?《公输》(凡是何„之„均为前置)

4>定后标志 不译例释: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调整音节 不译例释:①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②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附动词 作谓语今译为:到、往 例释:①吾欲之南海《为学》②行不知所之(到„去)《庄子·马蹄》

19.安

(1)副词 作状语表疑问 今译为:哪里、怎么 例释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

(2)代词 作宾语表疑问 今译为:1>哪里、哪儿例释①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

2> 什么、什么人 例释:泰山其颓(如果崩塌),则吾将安仰?《礼记》

(3)连词 不作成分 今译为:于是例释:因(因为)久坐,安从容谈三国之相怨。《战国策?魏策一》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安抚例释: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2>安置、存 例释: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芙蕖》

(5)附形容词 今译为:1>安定例释:①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安全 例释: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

3>安稳 例释: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徐缓、慢慢例释: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20.但(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但是”,无转折义。

副词 作状语表范围今译为:1>只、仅 例释: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

2>只是、只管 例释:①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②此系私室,但坐无妨。《红楼梦》

21.耳

(1)语气词 1>表限定 今译为:而已、罢了例释:白起,小竖子耳。《毛遂自荐》

2>表肯定 今译为:了(或不译) 例释: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3>表感叹 今译为:啊例释: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连词 相当“而”例释: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22.夫

(1)语气词1>句首提示下文不译例释: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庄子?秋水》

2>句中缓冲语气不译 例释: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3>句尾表示感叹不译 例释: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2)指示代词1>近指 今译为:这、这个例释: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2>远指 今译为:那、哪个、那些例释: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3)附名词 1>成年男子 今译为:男人例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今译为:丈夫例释: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札记》

2>复音词“夫子” 今译为:老师例释:夫子何命焉为?(老师有什么指教呢?)《墨子》

23.盖

(1)语气词 句首发议论不译 例释: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2)副词 作状语表揣测今译为:1>大概因为例释: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2>大概一般例释: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喜欢开头的人确实多,坚持„)

(3)连词 表推论原因 今译为:因 例释: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4)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覆盖、遮盖、掩盖 例释:万变其情,岂可盖兮。《楚辞?九章》

2>压倒、胜过例释:威盖海内,功彰万里之外。《战国策》

3>崇尚、重视例释: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纵逸王志。《国语?吴语》

(5)附名词 指车盖、伞具、器物盖 例释:①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院记》 ②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商君列传》

24.故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1>仍然、依旧例释: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附乡党,„累官故不失洲郡也。《赤壁之战》

2>故意例释: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3>特意例释: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4>通“固”本来例释: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5>必定例释:吴不亡越,越故亡吴。《战国策》

6>从前例释: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

(2)连词今译为:因此、所以例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伐颛臾》

(3)附名词 今译为:1>缘故、原因 例释:凡物之然也,必有故。《吕氏春秋》

2>事故、变故 例释:王室多变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孟子》

3>老朋友、旧交情例释: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②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附形容词今译为:旧的、衰老例释:①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②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25.或

(1)无指定代词 代人代物 今译为:有人、例释: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今译为:有的人例释: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时例释: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史记?封禅书》

(2)副词 作状语今译为:或许、也许例释: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3)连词 1>与“既”并用 今译为:既„又„例释: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诗经》

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或僧有所记录,当作数句留院中。《苏轼?答谢民师》

26.即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立即立刻 例释:①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②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幕碑记》

2>表强调 今译为:就、就是 例释:①欲勿予,即怕秦兵之来《廉蔺列传》②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汉书》

(2)连词 1>表让步 今译为:即使例释: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君即不能,愿君坚塞两耳,无听其谈也。《战国策》

(3)介词 1>表时间 今译为:当例释:①项伯许诺,即夜复去。《汉书》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表某时某地 译为:就在例释: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斩义头。《汉书》

(4)附动词 作谓语 译为:1>接近靠近例释: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诚意伯集》

2>登上 舍 离 例释:①安釐王即位,公子为信陵君。②文公即世。《左传》

27.既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已经 例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屈原列传》

2>表范围 今译为:尽、完全 例释: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

(2)连词 1>顺承今译为:既然 例释:既来之,则安之。《季氏伐颛臾》

2>与“且”并用既„且„例释:三军既感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完了 例释: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 《韩愈?进学解》

28.然

(1)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那样例释:①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②鞣使之然也。《劝学》

(2)副词今译为:竟、便例释: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庄子?天地》

(3)连词 表转折 今译为:可是、但、却例释: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汉高祖本记》

(4)助词 1>用于句尾表示比拟 今译为:1>„„一般例释: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

今译为:2>„„似的例释:其视杀人如艾,草菅然《汉书?贾谊传》

2>形副词之后表状态译为: „„的样子例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见梁惠王下》

3>拟声词词尾今译为:地例释: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附动词 作谓语表肯定 今译为:对的 是的 是 例释:①成然之。《促织》②虎以为然《战国策》

③太后曰:“然”《触龙„》

29.虽

(1)连词 1>表假设让步今译为:即使例释:①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

2>表转折今译为:虽然例释: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无词相答。《与妻书》

(2)副词 通“唯”

今译为:只 仅

例释: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有能塞之。《管子》

30.遂

(1)副词 作状语今译为:1>终于 竟 例释:①遂定从于殿上《毛遂自荐》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三国志》

2>于是 就例释: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蔺列传》

3>索性 例释: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璧之战》

(2)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1>实现 成功例释:①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 ②四者无一遂。《报任安书》③吾闻先生事魏,不遂。

2>成长 养育例释;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老,以遂群生。《论衡》

31.惟 维 唯 [在“思”的意义上,“惟”“维”通用;在“只”的意义上“惟”“唯”通用;语气词三字通用]

(1)副词 今译为:1>只要 只有例释:贵可以问贱,贤可以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问说》

2>只 例释:①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②惟德是依。《左传》③惟利是图(成语)

(2)语助 句首表祈使 译为:希望 例释: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议之。《廉蔺列传》②陛下未有续嗣,子无贵贱,唯留意。《汉书》

表肯定今译为:是例释:楚王曰:“唯,唯!诚诺先生之言„„”《毛遂自荐》

32.已

(1)副词 1>表时间 今译为:不久例释: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项脊轩志》②韩王成无军功„废以为侯,已又杀之。《项羽本纪》

今译为:已经例释:①天下既已治也《逍遥游》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今译为:之后例释: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

2>表程度 今译为:甚 太例释: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2)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停止 废止例释: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②死而后已(成语)

今译为:完成例释:千品万官,已事而逡(退)《东京赋》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译为:了 例释:祸如天发,不可追已《汉书》

33.矣

语气词 1>表陈述、感叹今译为:了 例释:①余病矣。《左传》②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

2>表命令、请求今译为:吧 例释:①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34.犹

(1)副词作状语 今译为:1>尚 还 仍 例释:①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尚且 例释: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②臣少时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也已矣。

(2)连词 1>表让步 今译为:虽、虽然例释:①诈犹可以偷利,而后无报。《说苑》②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杜甫)

2>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例释:犹有鬼神,此必败也。《左传》

(3)附动词 作谓语 今译为:如同 好像例释: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②记忆犹新(成语)

35.哉

语气词 1>表感叹 今译为:啊 呀例释:①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2>表疑问 今译为:呢 了例释: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3>表反诘 今译为:吗 例释:①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

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第19篇:文言文

刘伶病酒

刘伶①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②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③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④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⑤,一饮一斛⑥,五斗解酲⑦。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⑧然已醉矣。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解】①刘伶:魏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闻名。②捐:倒掉。③摄生:养生。④祝:祷告。⑤名:通“命”。⑥斛:音hú(胡),量器名,一斛为十斗。⑦酲:音chéng,因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⑧隗:通“颓”。

【问题】

2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2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具酒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涕泣谏曰——扶苏以数谏故

C.隗然已醉矣——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供酒肉于神前——所欲有甚于生者

2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

24.上文中刘伶的故事对我们求学、处事和为人有何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21.(2分)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22.(2分)B

23.(2分)您喝酒太过量了,这不是养生之道,必须要戒酒!

24.(2分)“启发”应紧扣这一层意思:在我们求学、处事和为人中,只有痛下决心,主观上有明确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有效果,否则仅靠外界的压力或促动是于事无补的。联系实际略。

有钱村牛

春秋间,麟①出鲁西郊,野人不知为瑞,乃击杀之。孔子往观,掩袂而泣。门人恐其过伤,乃以铜钱粘一牛,告夫子曰:“麟尚在,可无伤也。”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明墨憨斋主人《广笑府》卷七)

[注释]①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身披龙鳞。

【问题】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秋【间】(中间,表示时间,可解释为时期)

B.乃击杀【之】(它,指麒麟)

C.掩袂而【泣】(眼泪)

D.门人【恐】其过伤(担心)

22.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3分)

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23.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21.(2分)C

22.(3分)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每处1分,多断或错断1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3.(3分)示例:村牛粘了铜钱,依然是村牛,说明外在的东西不能决定本质。麒麟被野人(乡野之人)所杀,说明人应当择邻而处(或者说应当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生活环境)。等等。(启示合乎生活逻辑、源于本则故事即可)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④,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⑤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⑥,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④感怆:感伤而凄楚。⑤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⑥陇、蜀:都指四川。

【问题】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两句是(

)(

)(2分)

A为【之】作故蜀技

B旁人皆为【之】感怆

C人【之】无情

D不能辅【之】久全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何乃似郤正语邪!

17.对待刘禅的乐不思蜀,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如何看待刘禅的呢?(2分)

【参考答案】

15、AD

16、为什么你刚才所说的,像是郤正的话呢

17、反面:毫无心肝,乐而忘本。正面:故意装傻,以求自保。

【译文】

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他要是不这样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又另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郤正知道了这事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着。’”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④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⑤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出售、成交。③直:价值,价钱。④蚩:傻,无知。⑤翦翦:小气。

【问题】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居善药(聚积,搜集)

B.冀速已(希望)

C.未尝诣取直(前往)

D.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快活)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清逐利以活妻子耳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清之取利远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其远取利皆类此

其如土石何

D.则怫然怒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②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22.宋清经商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D(3分)

20.AB(4分,各2分)

21.①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

②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特点:为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

例如: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而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附:文言文翻译

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头痛、皮肤痛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

市场上的一般人因为宋清的奇特,大家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白痴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白痴的人也错了。我买卖药材四十年了,所烧掉的债券、欠条有数十到数百人,他们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管理好几州大的地方,他们的俸禄好多好多,他们要送礼物给我的人真是不绝于户。我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甚至)即使赊欠到死的人成千上百,也不妨碍我宋清成为富有的人啊!我赚钱取利是看得长远,因为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那里像一般的小商人呢?偶尔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大为愤怒,接着就相互詈骂而成为仇人。他们的赚钱取利,不是很肤浅很狭隘吗?依我看来,真正的白痴,大有人在啊!”

宋清实在是因为这个样子而获得大利,又不胡作非为,保持这样的作风而不停止,最后也因此而富有。来向他求药的人愈来愈多,他应人之求也就愈来愈广。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宋清赚钱取利看得长远,大都像这个样子。

第20篇:文言文

(2011·温州)文言文阅读。(10分)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__________ (2)故中辍耳 __________ (3)外皆严装已毕 __________ (4)上尝得佳鹞 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2011·梅州)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12分)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踢 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解析:警告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不准再卖出。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2011·苏州)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4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扩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聊城)文言文阅读。(7分)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楚庄王欲伐越A.齐师伐我王之伐越,何也C.无丝竹之乱耳

此智之如目也

B.

其家甚智其子

庄王乃止 D.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策论范文
《文言文策论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