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7:3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9

1、罗生还镯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⑤届(jiè):到。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质为费 2.仆叩首;且屈指曰

3.竟寻至其家 4.鞭笞流血

5.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 6.举家感激

二、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译文

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举人的身份去考试。奴仆在路上捡着一个金镯子。走到第5天的时候,罗生担心旅费不够,奴仆说:“不用担心,我在经过山东的某个地方捡到一个金镯子,可以变卖成旅费。”先生很生气,要亲自还给失主。奴仆磕头劝阻,而且算了算日程说:“往返必定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不行。”罗生说:“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个仆人遗失的,万一主人拷打询问,因为这个死人,是谁的责任呢?我宁愿不去考试,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啊。”竟然寻到失主的家,原来是因为女主人遗落在洗脸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女主人怀疑是奴婢偷的,用鞭子打奴婢到流血,奴婢几次寻死。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不停,妻子愤怒而跳河自尽,多亏得到他人相救。 罗生到了,把镯子给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急急忙忙赶到京城,考试的期限已经开始了。罗伦慌慌张张交了试卷,竟然中了状元及第.答案

一、1.典当、抵押 2.弯曲 3.最后 4.打 5.先前 6.全

二、拾金不昧,先人后己。

三、1.先前在山东某处拾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 2.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

。19

5、高山流水

伯牙子①鼓琴,其友钟子期②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③,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④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⑥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释】 ①伯牙子:春秋时精于琴艺的音乐家。 ②钟子期:春秋时精通音律的音乐鉴赏大师。③方鼓而志在太山: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鼓,动词,弹奏。太山,指泰山。 ④少选:一会儿。 ⑤汤汤(shāng shāng):形容大水急流的样子。 ⑥奚由:“由奚”的倒装,即“由何”,从何。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伯牙子鼓琴 2.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3.伯牙破琴绝弦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三、文中的“骥”是比喻 ,“伯乐”是比喻 。

四、对下列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哉”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贤者奚由尽忠哉! A.(1)表示感叹,(2)表示反问。 B.(1)表示感叹,(2)表示设问。 C.(1)表示设问,(2)表示感叹。 D.(1)表示设问,(2)表示反问。 19

5、《高山流水》 译文

伯牙子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子在弹琴时想着泰山,钟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一会,伯牙子又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好,就像那汪洋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伯牙子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贤者也是这样。虽然有贤者,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f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等待伯乐然后变成千里马。

答案

?、1.弹奏 2.能够,值得 3.断

二、1.琴弹奏得真好啊!好像看到了巍巍的泰山1 2.不但弹琴是这样,贤人也这样。

三、贤人 赏识贤人的人。

四、A

三 [注释]

①师鲁:尹洙的字。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诚为清佳 2.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3.赖以示予 4.不然,吾几失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______,______”一句中。

2.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诚然

2.引起

3.依靠

4.失误

二、

l.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可以不谨慎啊。

2.但是现在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

19

9、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①,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注释】①知举:主持考试。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乃先具姓名以白上

2.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

3.取舍汝当自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欲托上旨以自重。

2.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三、回答问题。

文中太祖的一段语义正辞严,语气激烈,使用了“ ”和“ ”两个反问句,以及两个祈使句,其作用是 。

19

9、《宋太祖怒责宋白》 译文

宋太祖时,宋白主持科举考试,收受他人的贿赂,在评选时偏袒他人。他怕红榜贴出后,别人会有争议,于是先列出中举人的名单报告给皇上,想要借皇上的旨意抬高自己的身价。皇上愤怒地对他说:“我让你去主持科举考试,中举的名单应当是你自己决定,为什么要向我报告?我怎么知道这些人合不合适呢?如果红榜贴出后遭到别人的非议,我将你斩首向天下人谢罪!”宋白很害怕,就将榜单上的名字都改掉,使它符合大家的意愿,然后将榜单贴了出来。 答案

一、1.列出,报告 2.招致,砍 3.决定

二、1.想要借皇上的旨意抬高自己的身价。 2. 宋白很害怕,就将榜单上的名字都改掉,使它符合大家的意愿,然后将榜贴了出来。

三、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使宋太祖责备的语气更加强烈。

19

6、治国安民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遂得徭役不兴 2.征求无已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此皆朕所目见:

2.夫治国犹如栽树:

三、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四、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五、找出文中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相呼应的句子。

参考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还牵着牛来责怪踩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了些时候,王冕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靠着寺庙住了下来。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的长明灯诵读,高声诵读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19

6、《治国安民》 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答案

?、1.兴起,发生 2.停止

二、1.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的。 2.治理国家就好像种树。

三、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四、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五、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

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我于是写下了《哀溺文序》。

编辑本段注释

永:永州。

水暴甚:江水猛涨

寻常:像以前一样

汝:(代词)指代你

后:落后。

吾:我(代词)

何:疑问代词,为什么

甚:表示程度之大

其:代词,指代那个腰缠千钱的人

之:指代\"此人为钱送命的事\"

已济者:已上岸的人 者:....的人

氓:百姓,人,人物。

最也:(游得)最好。

绝湘水:横渡湘江,湘水,湘江,纵横湖南南北。绝:过,渡。

尽力而不能寻常:尽力游却游不出多远。能,到。

寻:古八尺。

常:两个八尺。

寻常:指很短的距离。

货:财货,财宝。

咸:都 ,

济:渡。

号:大叫

且:如果

是以:所以,因此。

益:更。

作:写。

且:而且。

怠:疲惫。

去:丢掉 。

遂:于是 。

蔽:蒙昧。

作:创作,制作。

咸:全,都。

有项:一会

且:又

济:横渡

1.妄自加以主观的猜测。臆度:主观猜测。

2.如此则终其一身,都几乎没有可以询问的事情了。是:代词,代“这样”。几:几乎。

3.与他亲近而不甘愿问他了。狎:亲近。甘:情愿,甘愿。

1.认为自己对,别人错,这是一般人的通病。

2.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而不愿意问他;不如自己的人,轻蔑他,而不屑于问他。 17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①与鲍叔贾(与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②多自与(多分给自己。自与,即与自),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③更穷困(使事情更难办。此穷非缺钱),鲍叔不以我为愚,知④时有利不利(时运有顺利不顺利)也。吾尝⑤三仕三见逐于君(多次做官多次被君主撤职。见逐于君,被君逐),鲍叔不以我为⑥不肖(不像样、不成才),知我⑦不遭时(没有遭遇好时机)也。吾尝⑧三战三走(多次作战多次逃跑。走,指跑),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⑨召忽死之(召忽为公子纠而死),吾⑩幽囚受辱(被囚禁受屈辱。幽、囚同义),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⑾不羞小节(不以小节为羞),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⑿既进管仲,以身下之(鲍叔推荐了管仲之后,让自身地位比管仲低下。既,指之后)。子孙⒀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在齐国世代享受俸禄,有封地的)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⒁多管仲之贤(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三)答案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与鲍叔一起经商,每逢分财利我常常多分给自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使事情更难办,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运有顺利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君主撤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成才,知道我没有遭遇好时机。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还有年老的母亲。公子纠失败,召忽为公子纠而死,我被囚禁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以功名不显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之后,让自身职位比管仲低下。(降低身份)管仲的子孙世代在齐国世代享受俸禄,有封地的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人往往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藏孙施行严酷的政令,子贡表示不同意,对他说:“难道你没听说子产做郑国国相的事迹吗?(子产的做法是)推举善良的、有实材的人,打击坏人赞扬好人,有治国才能的人不去过份计较他的短处,口碑好的人不去说他的小缺点;(这样一来),每家每人都能自给自足,监狱里几乎没有犯人。子产去世了,全国的人们都伤心的落下了眼泪,全国三个月内都听不到弹琴娱乐的声音。(由此可见,子产)活着受人热爱,去世了也让人悲哀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文言文百篇 文言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