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文选doc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礼记》

大同(礼运,页210)

《礼记》是一部资料彙编性质的书,是孔门七十子及其后学者和汉代学者记录的战国秦汉间儒家的言论,尤其以礼制方面的言论为其侧重点。有的是对礼经(即《仪礼》作解释的,有的又是考证三代(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的。也有关于社会法律制度的条文,内容十分庞杂。此外,还有一些是专门记录孔子和七十子的言论和行踪事迹的。从整体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宗法制度、阶级关系和儒家各派的思想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礼记》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两种版本。《大戴礼记》是西汉戴德辑录的。原有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也是西汉人戴圣辑录的,共四十九篇,这就是现在通行的《礼记》。东汉·郑玄为之作注,唐·孔颖达等人作疏,《十三经注疏》用的就是郑注和孔疏。另外,元代有陈澔《礼记集说》、清代有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可资参证。

本篇选自《小戴礼记》第九篇《礼运》。《礼运》篇记载的是五帝三王时代的变迁,阴阳五行运行之规律。显然带有阴阳家的味道,阅读此篇要有批判的眼光。不能盲目接受。

此篇为孔子的社会观思想的表白,孔子向往“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同时也赞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按今天所说的小康,与此文所讲的小康完全不是一回事,此文的小康社会带有封建世袭制度的痕迹,即文中提到的“世及”,父子相继为世,兄弟相继为及,带有宗法血统的意味。)孔子所推崇的“大同”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见注[1],但“天下为公”的思想带有民主的进步的因素,深刻地影响过清末民初的政治改革家。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把这四个字奉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昔者仲尼与於蜡zhà宾:“昔者”也是追溯往事的惯用语。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与,参与。蜡,是一种祭名,郑注曰: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亦祭於宗庙。陆德明《经典释文》补充说:“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朱彬《礼记训纂》上,页331,中华书局,1996),从郑注和陆德明《释文》可知,蜡是一种岁末腊月的祭名,相当于今天农村的吃腊八饭。这一天要把干腊制品拿出来做成不少于八样的混合食品,以饗祭祖宗神灵。宾,宾相,即助祭者。孔子当时在鲁国做官,故参与到了鲁国国君的蜡祭之中。

事毕,出游於观之上,喟然而叹:观,门阙。又称象魏。按古代的城池有五道大门,由里到外的顺序是:路门(接近路寝的门),应门(造访者等候待召的门)、库门(与宗庙平齐的门)、雉门城墙内侧的门,皋门,城墙外侧的门。(见T—1) 观一般设在库门之上,一是变于守城士兵把守,二是给城中人提供观赏游览的地点,也有在库门两边设观的,中间留有缺口,供人马行走,城墙修有门楼,可以悬挂帝王国君颁布的法令,故又称象(法象)魏(高),高悬法令的门楼,可供国人阅览。孔子助祭完毕,登上的观,当是库门之上的观,不是宗庙门外两边高大的建筑物,注[3]所释误。(参考钱玄《三礼通论名物编》,页157,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喟,《说文·口部》:“大息也。从口胃声。嘳,喟或从贵。”(大徐本,页31)喟本义就是长声叹息。喟然而叹,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而,连结状中结构。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仲尼作出长叹,大概是为鲁国而叹息。盖,表推测的语气副词。之,用在主谓结构(不是定中,因叹具有动词性)中的介词。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言偃,孔子的弟子。字子游。在《论语》一书中, 129 孔子的弟子称孔子是没有称“君子”的,此疑“君”字为衍文。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即先王的古道,是从唐尧虞舜时代留传下来的公社制度,君主由民主推选,官员由君主委派。能者上前,不能者止。这是孔子最为欣赏的社会制度。大禹的儿子启打破了这种制度,君主的地位是世袭的,人们有了尊卑等级的观念,私欲之心起,但有了严格的礼仪制度约束着人们,人们的行为遵循礼制的规范,社会在等级森严的秩序中井井有条地运行着,这也是孔子所赞同的。到了周代衰微的春秋时期,诸候不统于周王,以力征伐,强权霸道者横行天下,而盗贼之行遍于国中。这是孔子最不情愿看到的社会现象。三代之英指的夏禹、商汤、文武,即夏、商、周三朝的开国国君,他们当政的时代被孔子认为是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可惜自己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光。英,孔颖达正义引《辨名记》曰:“倍人曰茂,十人曰选,倍选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傑,倍傑曰圣。”(十三经注疏,下,页1414,中华书局,1981)这里不是指的能力超过一千人者,而是指的夏殷周三朝的开国君主,他们是俊选之尤者(优秀人才中的出类拔萃者)。逮,赶上。《说文》训及为逮,可证逮有赶上之义。志,注[10]讲为有志于此,是以今释古。志,是“识”的古文(见《周礼·保章氏》郑注,今《说文》“识”字下不载此古文字体,而大徐本又在《心部》增添一“志”字,都是欠妥的,见段注,页502),识是记取之义。《周礼》曰“掌四方之志”,就是用的记识之义,“掌四方之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掌管各个地方的文书记录(档案)。今县志、方志还保留古义。所以这里不应讲为志向、向往。孔子原意是我没赶上那个时代,却有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记载,比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故下面这一大段就是引用的上古文献资料。“大道之行也,丘未之逮也”的“之”是用在主谓结构中的介词,“三代之英”中的“之”是用在定中结构中的介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几句是说,先王的古道通行的时代,天下是大家的天下。民主推选举荐贤能之士成为管理者,人与人之间讲究诚信无欺,和睦相处。这是无阶级、无私有财产的公有制社会。也是儒家最理想的社会。“与”本来就有“举”义,《说文·舁部》:“与,党与也。从舁从与。”(大徐本,页59)是一个会意字,段注曰:“党当作攩,攩,朋群也。与当作与,与,赐予也。从舁与,共举而与之也。”(页105)舁为共举之义。与从舁,自有共举之义。王引之《经义述闻》是这样说的:“选贤与能之与当作举。《大戴礼·王言》篇:‘选贤举能’是也。举、与古字通。”(转引自朱彬《礼记训纂》上,页331,中华,1996)按:王引之据《大戴礼记》校此“与”字当作“举”,这是在校订讹字,后又说经典举、与二字相通,是说的这两个字音近义通,并不是说这两个字就是同音替代的通假,教材以此作为举、与为通假字的根据是不可信的,这两个字的意义联系十分明显,如果说通,当是同源通用之字,而不是同音替代的通假。故注[2]不妥。与能之“与”,亦有共举之义,共举就是大家投票选举,而不是由一个人的意志来决定其候选人,就是今天村民选举中常用的一个词—“海选”。在早期原始公社时期,就曾经实现过海选部落首领的民主制度,故民主这一专利并非西方才拥有。孔子这里是赞美当尧之时,有禅让之德,不私授其子孙,而重用其贤人舜,舜又将天下禅让给禹的这种美德。这样做的结果是民风淳朴,整个社会都诚信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郑注:孝慈之道广也。孝是对父母的,慈是对子女的。尧舜之时,人们孝敬老人不止限于自己的双亲,抚育子女不只是自己的子女。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几句意思是说:大家都能做到四海如一,无所独亲的话,就能让老人有能终养其余年的保障,青年人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小儿有成长的物质保证。鳏寡孤独残疾之人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矜” 130 通“鳏”的说法,暂可从。“矜”的本义是矛柄(见大徐本,页300),与无妻之鳏本无意义上的联系。“鳏”的本义是一种鱼(大徐本,页243),在《本草纲目》中称为“鱤鱼”,是一种独往独来的鱼,故可引伸出单身、光棍的意思来(尽管矛柄之矜也可引伸出光棍之义,因缺乏文献证明,故暂可认为矜与鳏只是同音替代的通假。等到有了充分的文献依据再来推翻这一结论。大家也可以寻求矜鳏的意义联系的线索。) 男有分,女有归:郑注:“分,犹职也。”孔颖达《正义》曰:“无才者耕,有能者仕,各当其职,无失分也。”即是说男子各安其本分,该种地的就安心种地,该做官的就当好官。归,女子出嫁为归,夫家才是女子真正的家。在儒家看来,一个国家如果有旷夫怨女,就是政令不行的表现。

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于己:货与贿在古代典籍中是有意义差别的,天然物化的财宝称货,人工创造的财富称为贿。但笼统地说,都是财富。这里是用的笼统之义,即财产。恶,厌恶,当时的人们厌恶痛恨那种把财产随意弃置于地上的行为,但收捡时并不都是往自己的包里藏,即是说都会把捡到的东西交到公家。其,指代词,当它(货)讲。恶的宾语是其弃于地这样一个主谓结构。

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此句注[12]可从。郑注曰:“劳事不憚,施无吝心,仁厚之教也。”即俗话所说:气力是肉财,去了又来。年轻人就不要舍不得出力气。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帝王有禅让之心,不以天下为自家的天下的缘故,社会阴谋奸诈之心就闭塞消失而不兴起,抢劫盗窃、犯上作乱的叛逆现象就不会产生。孔颖达《正义》曰:“有乏辄与,则盗窃焉施?有能必位,则乱贼焉作?”(转引自朱彬《礼记训纂》上,页331,中华,1996)也就是人人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就没有社会的纷争,兄弟父子之间的残杀了。这在无阶级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更是不可能实现的。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按远古时期,人们居室只有一道柴门,用竹木编成,其功能是起抵御风寒,遮挡灰尘的作用。后来才重门击柝(设置两道门,晚上敲打木梆),以待暴客(以防止偷盗抢劫)。远古民风淳朴,故人们的居室,只需从外掩门而已,无需上锁加闩。注[15]可从。是根据郑注和孔疏作出的注解。

是谓大同,这就叫做(天下)大同。郑注:“同犹和也,平也。”《正义》:“率土皆然,故曰大同。”(朱彬《礼记训纂》上,页331,中华,1996)天下都出现一种政通人和,歌舞升平的景象,这就是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

最后这一段是与上一段对比着说的,我就不打算讲了。同学们可参考注释和前人古注,把这一段翻译出来。作为作业。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

此段选自《礼记》第十八篇《学记》,论述了教和学可以互相促进的道理。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是互动的,教学互相促进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教师没有在教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的提高,那就等于白教。如果学生没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所收益,那就等于没学。学,查《说文》要查哪个部首?——《教部》,《说文·三下·教部》:“斅,觉悟也。从教、冂,冂,尚矇也,声。学,篆文斅省。”(大徐本,页69)可见“学”(斅)是从教衍生出来的。是在教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形符“冂”,和一个声符“”构成的一个形声字。“教”的本义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古人讲究身教,最初无学堂时,人们是看官府中的官员的行动而仿效之,去学到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即上行下效。这就是“教”的原旨。因此“教”一词身兼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在上者为下面的人作出表率,二是指下面的人要摹仿着上面的官员的言行去做。有时还可单指“下 131 效”《释名·释言语》:“教,效也,下所法效也。”(清疏四种合刊本,页1048)《释名》不释“学”字,这不是刘熙的疏忽,而在他看来,“教”和“学”本来就是一回事。“教”字实际上就兼有“教”和“学”两个方面。后来才分化成两种意义,用两个字形来代替。可以这样说“教”和“学”本为古今字的关系。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让步转折连词,可译为虽然、即使。肴,《说文·肉部》:“啖也。从肉,爻声。”按徐锴《系传》曰:“谓已修庖之可食也。”(大徐本,页89)段注疑“啖”字下夺一“肉”字(页173),也就是烹饪的肉食,佳肴,就是美味可口的鱼肉。弗,否定副词,一般性的否定,否定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旨,本义是“味美”(大徐本,页101),这里用的正是其本义。至道,在道家眼中是指揭示宇宙生成原理的大道,这种道浑而无迹,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在儒家眼中的至道是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其,指代词,分别指代佳肴和至道。这几句是说,即使有再好的美食,不去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思想理论,不去学它,就不知到它妙在何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故,因此。然后,是一个连词性的结构,“然”有指代的意味,和时间词“后”连用是“如此而后”的意思。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只有通过学习,才会看到自己的短处,只有通过教,才会感到自己知识的欠缺。郑玄注曰:“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训纂》,页546)意思是说学习的过程是发现自己行为过失以及改正的过程,教导别人同时也是充实自己学识的过程。善教者就象良医一样,从事的教学经历越长,教学经验就越丰富,学识也就越渊博,原因就是他们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知不足”与“知困”,意思相近,都是指发现自己的缺陷。好学的人永不知足,这就是有的人为什么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因,只有无知的人才最狂妄。“自反”,是自我反省的意思,郑注:“自反,求诸己。”即自己找自身的差距。反,《说文》解释为“覆也”(大徐本,页64),不与字形造意合,此字从厂、从又。厂为山崖的象形,又为手,以手抓住山崖,干什么?——攀缘之义。反的字形造意为“攀”,而不是返回的返。攀缘有时可能要反复多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引伸为“反复”之义。在反复义上进一步引伸,才引伸到返回的词义上来。后来造一个从辵、反声的后起形声字。自强,通过自学来不断地充实自己。即郑注所云:“修业不敢倦。”两年以后,你们中的不少人也会有知困的经历,这时身边没有随时可以请教的老师,就只能靠自己自学。所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死记硬背书本子上的知识更为有用。 故曰:教学相长也:因此可以这样说:教与学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呀。相,副词,表示双方彼此的对待关系。孔颖达《正义》曰:“教学之时,知己困而强之,是教能长学也。学则道业成就,於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训纂》,页546)孔颖达只说对了一个方面,一个人在教的同时,知困而能自强,就能增长自己的学识,是教能长学,在学的同时,增进了知识,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能助教。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他忽视了,那就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从古到今,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例。师不必贤于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身三大乐事之一,名师对弟子的选拔是十分严格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好学深思的弟子往往会给导师以启发、以促进。三十年代黄侃拜章太炎、刘师培为师,章、刘、黄三人真是教学相长的典型。章太炎作《文始》,还是黄侃给老师出的点子。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9]讲学学半是教佔学的一半,未免太肤浅了。以教人释斅,没有去查证《说文》,故此注不可取。段玉裁在“学”字下注也引了《兑命》的这一句,他的解释是:教也就使自己的学问增加了一半。这才合乎《兑命》此句的原意,也与上文“教学相长”的命题吻合。如果说教与学各占一半,与教学相长 132 的命题就不相干,其此之谓乎,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指代的是教学相长,教与学各占一半能扯得上教学相长吗?以“教人”直接解释“斅”也不妥,《今文尚书》上一“学”字作“斅”,我前面讲过,“斅”的本义是觉悟也。就有两重含义,自己觉悟称斅,使人觉悟也称斅,斅字同时包涵教与学两种意义。后来才分别这两个字,那是在齐梁以后。斅读xiáo,与“教”音近,就以为是教,那就错了,东北有的地区直到今天还把“学”读成xiáo。“学”、“斅”与“受”、“授”一样,古本不分,后来才区分为不同的字,不同的音义。这里只能解释为上一学(斅)字用如教。

133

古代汉语教案 文选 巫山巫峡

古代汉语教案 文选 谏逐客书

古代汉语背诵文选 译文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古代汉语上册重点文选翻译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总结

《古代汉语》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教案 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

第三单元教案

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文选doc
《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文选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