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工运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4: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工会宣教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

工会的宣教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职工群众、服务与工运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会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促进和保证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宣教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

一是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工会宣教干部整体素质中的第一素质。工会宣教干部不具备这个第一素质,就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分别是非的能力。强化政治意识,必须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职工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疑惑,努力加以疏导和解决,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多做贡献。

二是要增强群众意识。工会宣教工作的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主要工作是开展对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职工科学素质教育和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等,核心是要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工会宣教工作的对象和性质决定了绝不能脱离群众,必须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就要求工会宣教工作必须植根基层,贴近职工,从基层工作和职工群众的实际和需求出发,不断增强工会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就要求工会宣教干部要带着对职工群众的升后感情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开展正面宣传和引导,实事求是地为职工释疑解惑,满腔热情的帮助职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千方百计的开展满足职工群众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思想。

三是要增强阵地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工会文化教育阵地和工会宣传舆论工具反映出的水平下降、功能降低、吸引利差等问题日益明显。工会宣教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就必须强化工会宣传工作的阵地意识,加强工会宣教工作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工会自身的文化宫、俱乐部、图书室、职工学校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报刊、板报、文化长廊、广播和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工会宣教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四是要增强与时俱进意识。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改革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各种矛盾的错综复杂、职工群众物质文化的新需求和新期待,都给工会宣教工作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宣教工作,必须强化与时俱进意识,不断的推进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找准工会宣教工作在公会整体工作中的位置,进一步找准工会宣教工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位置,进一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体现现代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宣教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努力扩大工会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实现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新突破

(1)把握三个结合。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一个载体,必须与实际工作有机

结合,寓竞赛与日常工作实践中。首先,劳动竞赛要雨情页的生产经营活动

有机结合,把劳动竞赛的成果体现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到提高企

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其次,劳动竞赛要与企业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

必须紧扣企业的中心任务,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关键和薄弱环

节,确定劳动竞赛活动的重点或主题,为企业中心任务服务。再次,劳动竞

赛要与职工素质工程有机结合,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或建议等活动,培育职工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

和创新能力,让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强企

业的后劲和竞争力。

(2)抓好三个层面。即劳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三个层面。竞赛的主体是

劳动者,要不断引导职工明确竞赛目的和意义,发挥主人翁积极性创造性,

把紧紧抓住企业和职工最关心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职工群众开展劳动竞赛的自觉行动。就管理者而言,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引进劳动竞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运用管理目标,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应到加快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来。此外,劳动竞赛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参赛者最求先进是劳动竞赛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有可能出现数据虚构、成绩不实的情况,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层面,保证竞赛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使竞赛活动得以健康的开展。

(3)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劳动竞赛目标要有速度形象效益型转变。船东劳动竞赛往往把眼光盯在数量、速度上。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江赛必须向以质量、技能、安全、效益、管理、文明等综合目标的评价转变,注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此促进劳动竞赛全面上水平。而是职工素质结构要有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新形势下的劳动竞赛既要发扬广大职工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更要倡导用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自己,克服劳动竞赛重生产、轻管理,重工人、轻干部的倾向,由苦干变巧干,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激励机制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4)深化劳动竞赛内容。一是要强调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坚持以职工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开展劳动竞赛,推动企业的发展。二是要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劳动竞赛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在劳动竞赛中发挥更大凝聚、激励和创造作用。三是要重视职工收入分配。企业内部和谐,必然要求企业与职工及职工内部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劳动竞赛要与职工的收入分配相结合,统筹兼顾好各方面利益。职工和企业应该共同分享通过劳动竞赛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做到共创共享共赢,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5)丰富劳动竞赛形式。一是长赛不断线。以被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能够吸引职工踊跃参加的竞赛内容和形式为前提,坚持常年、长期组织劳动竞赛部不断线。二是突出短平快的公关赛。适应经济形势的经常变化,突出竞赛重点、缩短竞赛周期,大力抓好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攻关竞赛。这种短平快的攻关竞赛,往往会对促进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起到好的效果。三是年年有新招。对开展劳动竞赛的情况要及时总结提高,要更具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在竞赛形式上要注重科学性、适用性、实效性,服务于内容和效果。

(6)加强劳动竞赛的机制建设。一是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强化竞赛领导。劳动竞赛的工作格局要从过去以工会组织为主向党政领导、工会为主、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全新格局转变。二是要加强过程管理,突出竞赛目的。要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市场形势和企业实际的竞赛方案、考核办法,建立竞赛周报和竞赛台账制度,增强对竞赛活动的过程控制,体现劳动竞赛规范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三是要奖罚分明,注重竞赛的公正性和激励性。要制定合理可行的竞赛激励制度和评估机制,严格兑现奖励,保护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劳动竞赛的激励作用。四是要强化宣传,营造竞赛氛围。大力宣传劳动竞赛中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

迹,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促进劳动竞赛的深化。

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做好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思想征工作,必须找准出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增强针对性。

一、深化认识,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 一是要把思想

政治工作如入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牢固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引发的一些思想疑虑、观念碰撞、矛盾摩擦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只能放在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解决,只能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去启发引导教育职工。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牢固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从社会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及时化解矛盾,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和谐的“润滑剂”和“助推器”。三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工队伍结构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中。适应农民工队伍迅速发展的形势和农民工队伍的现状,把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着力点,帮组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在社会系统工程建设中使他们有归属感。

二、拓展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和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要与开

展劳动竞赛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愿望和需求,为他们学习技术创造条件、交流技能畅通渠道、全面发展助推加力。二是与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把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和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着力点,切实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开展职工读书论坛、主题演讲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武装思想充实知识、完善自我,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三是要与维护职工权益和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相结合。推动维权机制建设,畅通职工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拓展帮扶困难职工思路,深化帮扶工作内涵,延伸帮扶工作的链条,着力搭建爱心平台,深入实施“阳光工程”,使广大职工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要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大力倡导和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大力宣传职工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建设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职工在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升华,生活更加充实。

三、创新思维,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新作为 一是要实现由

“被动等上门”到“主动找上门”的转变。要坚持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尤其是要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的企业中去,倾心听民声,倾情解民忧,倾力促稳定。二是要实现由课堂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要围绕职工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展平等对话,进行双向交流,在对话交流中缓解实现由单纯说教向心理疏导转变。尤其要通过运用现代传媒,开通心理热线,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心灵沟通,排解心理症结,防止矛盾激化。四是要实现由定位思考向换位思考转变。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探讨问题,善于运用启发引导、循循善诱的方式唤起人的觉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

中国工运学院校徽

工运论文

工运论文

中国工运事业承前启后的新起点

海宁工运信息

工运调研论文

二公司工运调查报告

工运理论调研成果

新矿工运信息

朱晓莲工运论文

中国工运
《中国工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工运学院 工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