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望江南 虞美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8: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单元诗词诵读

《望江南》

温庭筠

1、介绍词的知识

2、“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因句式不齐,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望江南》等。

作者温庭筠,首先看“筠”。“筠”共有两种读音jūn和yún。读作yún时,意思的“竹子的青皮”。读作jūn时,则用在地名里,如“筠连”、“筠州”。 由此易见,当读作jūn时,“筠”仅用作地名。在古代,有地位在才华的父母是不会把地名作为儿子的姓名的。而且这样庭筠的意思也不通。读作yún时,庭筠的意思就明畅多了“庭院中的一杆翠竹”。竹名列花中四君子,它本身的特性象征了一种文人的骨气。虽然温庭筠的有些行径不能称为“君子”,不过他骨子里流露出的气概还是让人佩服。如果他没有这份骨气,那又怎么会有捅破冒名之事?怎么会有“中书省内坐将军”之典?怎么会有“金步摇”“玉条脱”之对?如此说来,温庭筠“筠”的读音就显而易见了。温庭筠: 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诗词兼工。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 ,却常替人作文。他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俗所重,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4、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这首词使你想到哪些画面:

镜头一:阁楼上,一美妇临境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她面含娇羞,想到思念的爱人即将回来,心里不时泛起一阵阵甜蜜。

镜头二: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 1 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三: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四: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五: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6、自由赏析课文

7、概括内容主题: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 这首小词,只有二十七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 “肠断”的。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

8、课外延伸

学生比较《望江南》与《错误》。

《虞美人》

李煜

1、由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导入课文

2、介绍词牌

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3、介绍作者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

2 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4、朗读课文

5、概括课文(板书结构) 上片

实景:春花秋月 “何时了 ” 虚写:回忆往事 “知多少”

时光易逝 悲

眼前景物:登楼远望 “又东风” 虚写:回忆往事 “不堪回首” 时光消逝 亡国之恨 恨

下片

虚写:雕栏玉砌 “应犹在”

朱颜已改 “人事非”

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

发问:愁思如水 “向东流”

------------------愁

特点: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

实 小楼 “物是”

东风 (自然永恒)

明月 --------景

虚 故国 “人非”

雕栏玉砌 (人生无常)

朱颜

3 一江春水

------- 情-

6、解读诗句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3)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6)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设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问、比喻。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作者用滚滚东流的春水比喻自己不尽的哀愁,这愁是亡国之痛,是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是沦为阶下囚的痛苦,是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是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7、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酢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望江南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学设计

《词曲五首》之《望江南》、《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望江南 虞美人教学设计
《望江南 虞美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