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虞美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虞美人

李煜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词的意境美,情韵美。 2.能力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鉴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探究词的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鉴赏词中的千古名句。

(二).教学难点: 1.探究李煜为何而愁。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到南唐后主李煜,我们一定会想起他的那首《虞美人》,想到《虞美人》,我们一定会想起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这句词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他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愁情如春水般常流不断,无穷无尽,更是因为他写出了词人的无尽的心酸和满腹的愁情。那么李煜究竟愁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知人论世

读懂一篇作品,首先应该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入手。有一句诗这样形容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可见李煜不仅是个词人,还是个君王,更是个薄命的君王,据史记载,李煜做皇帝时,好声色,不事国政,最终导致国破,成了一个亡国之君,阶下囚,但正是因为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帝”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整首词的内容。配乐朗读全词。

四、分析全词

词的首句作者追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在文学中“春花秋月”历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但李煜却希望他尽快结束,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囚徒,他要忍受无尽的屈悔,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不过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而往事体现了他对往昔的追忆,李煜作为一个国君时,纵情神色,不理朝政,不难看出,他追忆的不仅包括物质上的锦衣玉食,后宫佳丽,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欢乐,风花雪月,和最最重要的至尊的地位。

词的第二句,写出词人亡国之后,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刮起了东风,“东风”就是春风,借指春天,这刚好与上文的“春花秋月”相呼应。一个“又”字,写出了归宋后又过了一年了,季节的变化引起了他无限的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词的第三句,通过回忆故国那华丽的雕栏玉砌想来仍然存在,但自己却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改了朱颜,其实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那由“一国之君”成为“阶下囚”的地位。和“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的心情。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真可谓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词的第四句,是写愁的千古名句。今天的读者并无李煜那样的遭遇,为何也能被他的词感动?首先,那是因为所有具有深悲剧痛的人都怕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都可能因愁苦不堪而容颜憔悴„„尽管他们与李煜的愁思未必相同,但都可能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悲愁心态 。这句词正是真实形象的写出这些人的感情痛苦,和读者产生了共鸣,从而撼人心魄,传诵千古。其次,这句词的魅力还在于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让抽象的愁有了重量,有了数量,也体现了古代诗歌创作方面的继承和发展。例如: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苏轼《虞美人》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休问离愁轻重,寻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它们把愁放到水里,放到船上,放到马背上,放到车上,体现了古代诗歌创作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五、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词人在整首词中极力要表现的是人世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从变与不变中抒发万千的愁情,整首词中变的是“故国、往事、朱颜”,不变的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通过变与不变的对比哀叹往事,感慨万端,亡国之痛,悲愁满腹,故国凄凉,物是人非。全词从问天,问人到自问自答,充满了深深的往事之叹,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这种愁情如春水般,绵绵不断,无穷无尽。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